⑴ 光電測距儀主要有哪3項系統誤差
(1)儀器誤差:由於儀器本身的原因造成的。。(2)理論誤差(也叫方法誤差):理論公式的近似性。(3)個人誤差:由於測量人的心理、生理特點造成的。
⑵ 視距法測距原理
電子測距即電磁波測距,它是以電磁波作為載波,傳輸光信號來測量距離的一種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儀器發出的光波(光速C已知),通過測定出光波在測線兩端點間往返傳播的時間t來測量距離S:
S=Ct/2 (4.15)
式中乘以1/2是因為光波經歷了兩倍的路程。
按這種原理設計製成的儀器叫做電磁波測距儀。根據測定時間的方式不同,又分為脈沖式測距儀和相位式測距儀。脈沖式測距儀是直接測定光波傳播的時間,由於這種方式受到脈沖的寬度和電子計數器時間解析度限制,所以測距精度不高,一般為1~5m。相位式光電測距儀是利用測相電路直接測定光波從起點出發經終點反射回到起點時因往返時間差引起的相位差來計算距離,該法測距精度較高,一般可達5~20mm。目前短程測距儀大都採用相位法計時測距。
通常是開機後將觀測時的溫度和氣壓輸入全站儀,儀器自動對距離進行溫度和氣壓改正。
測定氣溫通常使用通風干濕溫度計,測定氣壓通常使用空盒氣壓表。氣壓表所用單位有mb(102Pa)和mmHg(133.322Pa)兩種,而1mb=0.7500617mmHg。氣溫讀數至1度,氣壓讀數至1mmHg。
小知識:《溫度和氣壓對測距的影響》
在一般的氣象條件下,在1Km的距離上,溫度變化1度所產生的測距誤差為0.95mm,氣壓變化1mmHg所產生的測距誤差為0.37mm,濕度變化1mmHg所產生的測距誤差為0.05mm。濕度的影響很小,可以忽略不計,當在高溫、高濕的夏季作業時,就應考慮濕度改正。
注意:
1、只要溫度精度達到1度,氣壓精度達到27mmHg,則可保證1Km的距離上,由此引起的距離誤差約在1mm左右。
2、當氣溫t=35度,相對濕度為94%,則在1Km距離上濕度影響的改正值約為2mm。由此可見,在高溫、高濕的氣象條件下作業,對於高精度要求的測量成果,這一因素不能不予以考慮。
3、由於地鐵軌道工程測量以「兩站一區間」分段進行,從導線復測到控制基標測量,再到加密基標測量所涉及的距離測量都屬短距離測量,上述改正值較小,只要正確設置溫度值和氣壓值即可滿足規范要求。
⑶ 若用"光電測距高程導線"替代"四等幾何水準測量"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查下 工程測量規范。看看。
能替換四等水準
四等水準最後的 每公里偶然中誤差是 5mm
*******全中誤差是 10mm
⑷ 全站儀角度誤差問題
電子全站儀是一種集光、機、電及精密機械加工等高精尖技術於一體的先進測量儀器,用它可准確、高效、方便地完成多種工程測量工作。它不僅精度高,而且速度快、操作簡便,還帶有豐富的內置軟體,具有常規測量儀器無法比擬的優點,在測繪、測試、監測等領域應用日漸廣泛。 本文就拓普康全站儀來簡述一下全站儀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拓普康公司2002年最新推出的全中文化全站儀——GTS-330系列全站儀。其機身小、畫面大、全中文顯示,最適合一線作業的需求。它的特點是:①GTS-330W是世界首創採用藍牙無線通訊技術的全站儀,野外使用更方便,數字輸入更簡單。②優越的距離和角度測量功能:測角精度:±2」/5」,絕對法測角,無需過零檢驗;測距精度:±(2mm+2ppm*D);測程:3km/一塊棱鏡;高速測距:精測1.2秒、粗測0.7秒、跟蹤0.4秒。③裝有雙軸補償器,可提供電子氣泡用於整平,並可自動改正由於整平誤差對水平角和豎直角觀測的影響。④裝有應用測量程序,可做偏心測量、對邊測量、後方交會以及面積測算等項目。⑤特別耐用,防塵等級達IP66級。⑥結構緊湊,重量輕(主機含電池僅4.9KG),攜帶方便。⑦充足的內存空間供數據存儲用,可存儲8000個觀測點16000個坐標點。⑧裝備長效電池(BT-52QA),作業時間達10小時。⑨操作面板簡單,屏幕顯示全中文化,易學易用。 1全站儀基本原理 全站儀是全站型電子測速儀的簡稱,又被稱為「電子全站儀」,是指由電子經緯儀、光電測距儀和電子記錄器組成的,可實現自動測角,自動測距、自動計算和自動記錄的一種多功能高效率的地面測量儀器。電子全站儀進行空間數據採集與更新,實現測繪的數字化。它的優勢存在於數據處理的快速與准確性。 全站儀自身帶有數據處理系統,可以快速而准確的對空間數據進行處理,計算出放樣點的方位角與該點到測距點的距離,全站型電子速測儀簡稱全站儀。它是一種可以同時進行角度(水平角、豎直角)測量、距離(斜距、平距、高差)測量和數據處理,由機械、光學、電子元件組合而成的測量儀器。由於只需一次安置,儀器便可以完成測站上所有的測量工作,故被稱為「全站儀」。 全站儀上半部分包含有測量的四大光電系統,即水平角測量系統、豎直角測量系統,水平補償系統和測距系統。通過鍵盤可以輸入操作指令、數據和設置參數。以上各系統通過I/O介面接入匯流排與微處理機聯系起來。 微處理機(CPU)是全站儀的核心部件,主要有寄存器系列(緩沖寄存器、數據寄存器、指令寄存器)、運算器和控制器組成。微處理機的主要功能是根據鍵盤指令啟動儀器進行測量工作,執行測量過程中的檢核和數據傳輸、處理、顯示、儲存等工作,保證整個光電測量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輸入輸出設備是與外部設備連接的裝置(介面),輸入輸出設備使全站儀能與磁卡和微機等設備交互通訊、傳輸數據。 2 全站儀的操作與使用 電子全站儀裝備有中央處理單元、存儲單元和輸入輸出單元等等,可以根據田野測量的水平角、豎直角、傾斜距離等數據,實時計算、顯示和輸出所需要的點與點之間的方位角、水平距離、高差或點的三維坐標等測量成果。通過輸入輸出單元,能夠輸入測站點坐標、起始方向的方位角等基礎數據,並將測量結果直接輸出到電子計算機中進行計算、編輯和自動成圖,同時可以根據需要自動生成等高線。測量的圖形既可以存儲在計算機中,也能夠根據需要以多種比例尺列印輸出,同時還能夠輸入到地理信息系統等軟體中作進一步的加工、處理和應用,生成數字地面模型.所以電子全站儀配合計算機測圖能夠提高測量和成圖的精度,實現測量的高度自動化。 2.1 水平角測量 2.1.1 按角度測量鍵,使全站儀處於角度測量模式,照準第一個目標A。 2.1.2 設置A方向的水平度盤讀數為0°00′00″。 2.1.3 照準第二個目標B,此時顯示的水平度盤讀數即為兩方向間的水平夾角。 2.2 距離測量 2.2.1 設置棱鏡常數 測距前須將棱鏡常數輸入儀器中,儀器會自動對所測距離進行改正。 2.2.2 設置大氣改正值或氣溫、氣壓值 實測時,可輸入溫度和氣壓值,全站儀會自動計算大氣改正值(也可直接輸入大氣改正值),並對測距結果進行改正。 2.2.3 量儀器高、棱鏡高並輸入全站儀。 2.2.4 距離測量 照準目標棱鏡中心,按測量鍵,距離測量開始,測距完成時顯示斜距、平距、高差。 應注意有些型號的全站儀在距離測量時不能設定儀器高和棱鏡高,顯示的高差值是全站儀橫軸中心與棱鏡中心的高差。 2.3 坐標測量 2.3.1 設定測站點的三維坐標。 2.3.2 設定後視點的坐標或設定後視方向的水平度盤讀數為其方位角。當設定後視點的坐標時,全站儀回自動計算後視方向的方位角,並設定後視方向的水平度盤讀數為其方位角。 2.3.3 設置棱鏡常數。 2.3.4 設置大氣改正值或氣溫、氣壓值。 2.3.5 量儀器高、棱鏡高並輸入全站儀。 2.3.6 照準目標棱鏡,按坐標測量鍵,全站儀開始測距並計算測點的三維坐標。 3 全站儀在工程測量中應用 全站儀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還提高精度。應用有很多種,例如:施工放樣、後方交會、導線測量、對邊測量、懸高測量等。本文簡單介紹施工放樣、後方交會。 3.1 施工放樣 在現代交通土木建設中隨著測量儀器的不斷發展和更新,從而使測量技術人員的工作強度越來越小而工作效率越來越高,就施工放樣這方面,由過去的經緯儀交會法到運用全站儀直接輸入坐標放樣,工作效率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近幾年出現的自帶中樁邊樁計算軟體的一系列全站儀在放樣過程中只需輸入曲線要素就可以直接進行放樣了,使測量工作基本實現了傻瓜化。拓普康GTS-330系列就具有此項功能,全站儀可以進行三維x、y、z的放樣,通過已知點建站和後視點(或後視方位角)進行坐標的放樣。 操作程序:施工放樣模式——輸入站點坐標——輸入後視點 坐標—輸入放樣點坐標——實施放樣。 放樣時應注意:在一點放樣完畢後應進行放樣點坐標測量工作,測出x、y、z與放樣點原始數據進行比較,應做到步步校核。另外,在整個放樣結束後,需再測一次其他導線點的 x、y、z坐標,比較所測數據,以保證儀器在放樣中沒有錯誤。 3.2 後方交會 一般可由二個以上已知點建站,輸入儀器高,依次輸入已知點坐標及高程,並用全站儀測出未知點與已知點的水平距離。當已知點全部輸入後,全站儀會自動計算出建站點坐標、高程以及自動保存計算結果。 測站點坐標由多個已知點計算而得,要獲得坐標,至少必須兩個水平角,一個距離或三個水平角,否則就會顯示「計算所需數據不足!需要2個角和1個距離或者3個角」。 全站儀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外業計算、記錄和外業工作時間,而且提高了作業精度。提高了人們對全站儀的認識,使全站儀更好的應用於工程測量。 4 結語 電子全站儀是近年普遍使用的一種新型的測量儀器,它同時具備了光學經緯儀和電子測距儀的功能,能夠方便、快捷地進行高精度測距儀的測量工作。 而工程測量則是一項專業性很強,帶有普遍性的工作。隨著技術的進步、儀器工具的更新和改進,促使工程測量工作越來越簡化,精度也越來越高。而合理科學的運用全站儀進行測量,仍需我們進一步的積累經驗和繼續探討。
⑸ 水準復測和中線復測的區別
這個問題很嚼口,我發個資料你自己看看中線測量是在定線測量的基礎上,將道路中線的平面位置在地面上詳細地標示出來。它與定線測量的區別在於:定線測量中,只是將道路交點和直線段的必要轉點標示出來,而在中線測量中,要根據交點和轉點用一系列的木樁將道路的直線段和曲線段在地面上詳細標定出來。定線測量一般由勘測設計單位實施,然後把有關樁位和測量成果交與施工方,由施工單位進行中線及施工測量。路基開工前應全面恢復中線,根據恢復的路線中樁和有關規定釘出路基邊樁。關於中線復測和邊線放樣,應注意做好以下幾點;一是應注意各交點之間的距離、方向是否與圖紙相符;如一個工程項目有幾個標段,應注意與相鄰標段的中心是否閉合,中線測量應深入相鄰標段50~100米;應注意與橋涵等結構物的中心是否閉合;應注意與房屋等建築物的相對位置與圖紙是否相符。如果發現問題及時聯系設計單位查明原因。二是護樁的設置。道路中線樁護樁的設置,是路基施工的重要依據,但是在施工中這些樁又容易被破壞,所以在路基施工過程中經常要進行中線樁的恢復和測設工作。為了能迅速而又准確地把中線樁恢復在原來的位置上,必須在施工前對道路上起控製作用的主要樁點如交點、轉點、曲線控制點等設置護樁。所謂護樁,就是在施工范圍以外不易被破壞的地方釘設的一些木樁。根據這些護樁,用簡單的方法(如交點、量距等),即可迅速地恢復原來的樁點。設置護樁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在道路的每一直線段上,至少應有三個控制樁要設置護樁,這樣即使有一個控制樁不能恢復時,仍可用其他兩點,把該直線段恢復到原來的位置上;兩方向線的交角盡可能接近90°,不應採用小於30°的交角;護樁應選在施工范圍之外,但不宜太遠;護樁之間距離不能太遠;所設護樁必須牢固可靠,樁位要便於架設測量儀器和觀測。曲線段邊樁的護樁設置。對於曲線段,由於邊樁的確定較麻煩,重新測設耗費時間較多,因此在一次精確放線以後,對曲線段的邊樁中有代表性的樁位也應設置護樁,這樣可減少重復測量工作,減少測量工作量。三是里程樁的布設。中線樁定出以後,可以在此基礎上做好里程樁的控制布設。里程樁的布設原則是:在直線段,一般布設在每隔100米的整樁號的橫斷面上,類似於公路施工常見的百米樁的布設;在曲線段樁位要適當加密,在曲線段起訖點、中點的里程樁位必須布設;里程樁可採用大木樁,上面用油漆或墨汁標上里程樁號,打入道路兩側施工范圍以外的地上,最好是每側各打一個。在保證施工中不易被破壞的情況下,離路基邊線應盡量近一些,以方便使用,一般為1~2米。關於里程樁的布設,在大部分施工手冊的測量放線章節中沒有論述,在許多工地上不太重視。我在某些工地發現,有些施工技術人員在進行施工測量時,里程樁號的確定是從很遠距離一尺一尺排過來,既浪費時間又容易出現累積誤差。如果里程樁號定不準,那麼標高、坡度的質量控制也無從談起。三、校對及增設水準點其一,使用設計單位設置的水準點之前應仔細校核,閉合差不得超限,如超出允許偏差應查明原因並及時報有關部門。設計單位交付的水準點一般是幾個月前設置。這些點位處於野外很容易被人為撞動或因地面自然沉陷而發生變化,所以使用之前一定要認真復核;其二,水準點的增設原則:相隔距離一般為150~200米,以測高不加轉站為原則。增設水準點應與設計單位交的水準點閉合,如一個工程項目分幾個標段,還要與相鄰標段的水準點閉合,閉合差不得超限。水準點位置,應設於堅實、不下沉、不碰動的地物上或永久性建築物的牢固處。亦可設置於外加保護的深埋木樁或混凝土樁上,並做出明顯標志。水準點應每月復核一次,對懷疑被移動的水準點應在復測校核後方可使用。四、縱橫斷面測量通過中線復測、邊樁放線和水準點的布設,就可進行縱橫斷面的測量。縱橫斷面測量的主要目的是進行土方量的計算,所以縱橫斷面測量結束以後,測量結果應與設計圖紙核對。凡是與原來的成果在允許偏差之內時,一律以原有成果為准,只有當與原有成果有較大差異時,才能報監理工程師驗證後改動。需要說明的是:該項工作,必須在施工前進行。如果實測土方量與設計不符報請監理核准時也應在施工前進行。有些工地路基開挖以後才向監理提出實際土方量與設計不符,要求增加簽證,但最後監理拒簽。所以一定要注意該項工作的時效性。五、施工測量做好以上工作以後,就為施工中的測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關於施工測量的具體方法,有關測量的書籍上講得很多,不須我多講。只就此項工作提以下幾點注意事項:第一,應根據施工工序和施工工藝的要求及時將中線、邊線撒灰線放出,如果被破壞掉時要及時恢復,應使施工始終能有「線」可依。道路的結構層均為大放腳式,每層結構層的寬度、邊線與中線的距離不同,放出線以後又很容易被施工的材料覆蓋或被施工機械碾壓破壞掉,所以每道工序施工前應放出,如果被破壞應及時恢復。第二,每層結構層的標高在施工前應根據設計圖紙推算出來,實踐證明:這樣做會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可有效避免測量出現錯誤。看圖紙一定要細致,推算的結果要注意復核。我在某些工地上見到,有些技術人員一邊推算高程一邊進行測量,工地上很多機械、人員、材料都在等著,在這種比較急的情況下,很容易忙中出錯。所以標高應提前推算。要盡量把能夠做的工作在施工前就做好。要勤測、勤量、勤校核,使施工質量得到保證。 一、線路復測
線路復測包括線路中線和路線水準復測,它與定測的工作內容和方法基本相同,
1、交接樁點:
首先與設計院交接有關測量資料(初測、定測資料), 並在實地交接樁點(導線點、水準點、中線樁)
2、復測:
(1)用與初測和定測相同的方法測定導線點、水準點;
(2)用與定測相同的方法檢測或恢復被破壞的中線點( JD 、 ZD 、曲線主點、百米樁、公里樁、曲線樁等)。
復測與定測成果不符值的限差如下:
a.水平角:±30″;
b.距離:鋼尺 1/2000,光電測距 1/4 000;
c.轉點的橫向差: 每l00m不應大於5mm, 當距離超過400m時,不應大於20mm ;
d.曲線橫向閉合差: 10cm;e.水準點高程閉合差: ±30mm;
f.中樁高程: ±10cm。 在施工之前須進行路線水準測量。
復測結果與定測資料比較相差不大時,應採用定測成果。
當復測與定測成果不符值超出容許范圍時,應多方尋找原因。如確屬定測資料錯誤或樁點發生移動時,則應改動定測成果。
3、橫斷面加密:由於在施工階段對土石方的計算要求比設計階段准確,在平坦地區為每50m一個,在土石方數量大的復雜地區,應不遠於每20m一個。在施工中線上加密里程樁,每50m或20m一個樁。
⑹ 野外導線測量步驟及注意事項
1、導線施測前的准備工作
(1)業務准備:
1)學習技術設計書,了解工程的性質、來源、目的、技術要求、質量要求、工期要求等。
2)學習所涉及的各工程類別的相關規范,了解基本技術要求。
3)學習各工種操作、配合基本要求。
4)依據設計書要求,在已有的地形圖上大概設計出導線點位。
5)檢查已知點平面成果的投影帶號是否正確,各批已知點成果坐標系統是否統一,水準點等已知點高程系統與設計要求是否一致。
(2)儀器設備檢查及生產資料准備:
1)了解經緯儀、全站儀等型號,測距、測角精度,檢查儀器加常數、乘常數等參數設置是否正確。
2)在平坦的地面上鋼尺量距4~5m,用全站儀測量平距,檢查棱鏡常數是否設置正確,若有問題應及時向生產負責人匯報,以獲得正確棱鏡常數,重新設置。
3)實測前檢驗儀器在經過長途搬運後各項指標是否正常。
4)檢查棱鏡、覘板、基座、腳架是否正常,數量是否滿足生產要求。
5)檢查記錄手簿是否帶夠,若為電子手簿,應熟悉記錄手簿軟體,檢查軟體運行情況,與台式機數據傳輸情況等。
6)檢查輔助測量的物品是否齊備,如記錄板、鉛筆、鋼捲尺、做標記的紅布、木樁、油漆、毛筆等。
7)全站儀及對講機等需充電設備應及時充電。
2、導線測量的外業工作
導線測量的外業工作主要有踏勘選點並建立標志、測量導線邊長、測量轉折角和連接測量。
(1)踏勘選點並建立標志:首先調查搜集測區已有地形圖和高一級的控制點的成果資料,然後將控制點展繪在地形圖上,並在地形圖上擬定出導線的布設方案,最後到野外去踏勘,實地核對、修改、落實點位並建立標志。若測區沒有地形圖資料,則需到現場詳細踏勘。根據已知控制點的分布、測區地形條件及測圖和施工需要等具體情況,合理選定導線點的位置。實地選點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使相鄰點間通視良好,地勢平坦,方便測角和量距。
2)將點位選在土質堅實處,便於安置儀器和保存標志。
3)點所在處應視野開闊,便於進行碎部測量。
4)導線點的密度應夠,分布較均勻,便於控制整個測區。
5)視線中間應無隆起,視線距地面最低不少於2m。
6)導線各邊長應大致相等,相鄰邊長的長度盡量不要相差太大,導線邊長應符合有關技術要求。
選定導線點後,應馬上建立標志。若是臨時性標志,通常在各個點位處打上大木樁,在樁周圍澆灌混凝土,並在樁頂釘一小釘;若導線點需長時間保存,就應埋設混凝土樁或石樁,樁頂刻「十」字,作為永久性標志。
為了便於尋找,導線點還應統一編號,並做好點之記。即繪一草圖,註明導線點與附近固定而明顯的地物點的尺寸及相互位置關系。
(2)測量導線邊長:可用光電測距儀(或全站儀)測定導線邊長,測量時要同時觀測豎直角,供傾斜改正用。若用鋼尺量距,鋼尺使用前須進行檢定,並按鋼尺量距的精密方法進行量距。
(3)測量導線轉折角:導線轉折角分左角和右角,在導線前進方向右側的轉折角為右角,在導線前進方向左側的轉折角為左角。可用測回法測量導線轉折角。
一般在閉合導線中均測內角,若導線前進方向為順時針則為右角,若導線前進方向為逆時針則為左角;在附合導線中常測左角,也可測右角,但要統一;在支導線中既要測左角也要測右角,以便進行檢核。各等級導線測角時應符合其相應的技術要求。
(4)連接測量:當導線與高級控制點連接時,須進行連接測量,即進行連接邊和連接角測量,作為傳遞坐標方位角和坐標的依據。若附近沒有高級控制點,則應用羅盤儀施測導線起始邊的磁方位角,並假定起始點的坐標作為起算數據。
(6)光電測距成果改正擴展閱讀
選擇相鄰點相互通視的一系列控制點構成導線,直接測定導線的各邊邊長及相鄰導線邊的夾角,已知一個點的坐標和一條邊的方位角就可以推算出所有其他控制點的坐標.
測法
三角(三邊)測量:在地面選一系列控制點,相互連接成若干個三角形,構成各種網(鎖)狀圖形。通過觀測三角形的內角或(邊長),再根據已知控制點的坐標、起始邊的邊長和坐標方位角,經解算三角形和坐標方位角推算可得到三角形各邊的邊長和坐標方位角,進而有直角坐標正算公式計算待定點的平面坐標。
導線測量: 將控制點用直線連接起來形成折線,成為導線,這些控制點為導線點,點間的折線便稱為導線邊,相鄰邊的夾角稱為轉折角。於坐標方位角已知的導線邊線連接的轉折角稱為連接角。通過觀測導線邊的邊長和轉折角、根據起算數據經計算獲得導線點的平面坐標,稱為導線測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導線測量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導線測量
查看全部3個回答
最普通的電子導線有哪些?天貓..
買電子元器件,上天貓電器城,旗艦精選,匠心品質,優質更耐用,買的放心,..
3c.tmall.com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導線測量外業測量的步驟是哪些?
導線測量外業測量的步驟是:
1.踏勘選點及建立標志
現場踏勘選點時,應注意下列各點:
(1)相鄰導線點間通視良好
(2)點位應選在土質堅實並便於保存之處
(3)在點位上,視野應開闊,便於測繪周圍的地物和地貌
(4)導線點在測區內要布點均勻,便於控制整個測區
導線點應分等級統一編號,以便於測量資料的管理。對於每一個導線點的位置,還應畫一草圖,該圖稱為控制點的「點之記」。
2.導線邊長測量
導線邊長可以用檢定過的鋼尺丈量,一般用往返丈量的方法,相對誤差不應大於1/3000。加尺長改正、溫度改正、高差改正或傾斜改正。當用光電測距儀測量導線的邊長時,也應進行各項改正。
3.導線轉折角測量
導線的轉折角是在導線點上由相鄰兩導線邊構成的水平角。導線的轉折角分為左角和右角,在導線前進方向左側的水平角稱為左角,右側的稱右角。
23 瀏覽5208
導線測量的計算步驟是什麼?
閉合導線:
名稱 表示 原理
(導線長) D 實測邊長總合
(角度總和) ∑β 實測左角相加的總和
(角度閉合差) Fβ 實測左角相加的總和的秒位數
(坐標閉和差) Fx △x計算出的坐標增量之合
Fy △y計算出的坐標增量之合
(距離閉合差) F Fx平方加Fy平方開根號
(導線精度) K F/D(1÷F×D)
附合導線:
名稱 表示 原理
(導線長) D 實測邊長總合
(角度總和) ∑β 實測左角相加的總和
(角度閉合差) Fβ 實測推算出的終點方位角減理論的終點方位角
(坐標閉和差) Fx △x總合減(終點x坐標減起始x坐標)
Fy △y總合減(終點y坐標減起始y坐標)
(距離閉合差) F Fx平方+Fy平方開根號
(導線精度) K F/D(1÷F×D)
坐標增量計算:
△x12=D12×cosa12
△y12=D12×sina12
D :實測兩點間的距離。
a :實測兩點間的方位角。
近似平差方法:①將角度閉合差除以測站數:Fβ÷N(N表示測站數)=∩(角度均值),然後將角度均值加到實測右角中。
②將Fx平方加Fy平方開根號,得出距離閉合差,用距離閉合差除以觀測邊長數得出距離均值,然後將距離均值加到每一條實測邊長中。
③從起測點開始,再通過公式△x12=D12×cosa12 、△y12=D12×sina12求出坐標增量。用上一測站的坐標加上坐標增量就得出平差後的坐標
不知道給你幾個腳架,如果是三個,就分別布設在H2,B1,A1上,測角,量邊,然後H2腳架移到H1,繼續測角兩邊,採用導線網布設,條件平差計算。應該是這么算
瀏覽612
全站儀導線測量步驟
全站儀導線測量步驟並不復雜,下面講解一下詳細的測量方法,具體步驟如下所述: 1、到達指定觀測點後,首先要把全站儀的支腿調整平穩,觀察一下圖中手指的(紅框處)圓盤位置,只要裡面保持在中心位置就可以了。 2、接下來是要調節全站儀的上部分,使其保持平衡,觀察一下位於紅框處的中間小球是不是處於正中間,處於中間就滿足要求了。 3、再調整圖中的紅框位置,手指旋轉旋鈕,注意不要碰到下側的支架,以免重新調整支架。 4、當上部分調整完畢,接著摁主菜單按鈕,根據顯示器上的提示進行接下來的操作,選擇放樣。 5、接下來就是觀測和調整了,使用旋鈕來調整,此次要調整的部分是鏡頭,注意從鏡頭里要可以看清楚。 6、最後進行讀數和記錄就可以了,此處要注意前視和後視的靈活運用,剩下的就是抗桿放點。這樣全站儀導線測量就完成了。
⑺ 測距高程導線
(1)代替四等水準的光電測距高程導線,應起閉於不低於三等的水準點上,其邊長不大於1km。高程導線的最大長度不超過四等水準路線的最大長度。
(2)高程導線邊長的測定,應採用不低於Ⅱ級的測距儀或全站儀,往返觀測各一測回,讀數4次。一測回讀數較差不大於10mm,每站應讀取氣溫和氣壓值,使用全站儀時,氣象常數可以安置在儀器上。垂直角測回差和指標差較差均不大於7",對向觀測高差較差不大於40,D為測距水平距離,以km為單位。儀器高覘標高讀至1mm,垂直角觀測2測回。垂直角不大於15°。
(3)高差計算:觀測距離應施加加常數和乘常數改正、氣象改正。
氣象改正採用儀器廠方提供的參數和計算公式,並已預先設定,觀測時輸入溫度和氣壓值,儀器自動改正。加常數和乘常數採用儀器鑒定的數據進行改正。
每點設站時,相鄰測站間單向觀測高差h按下式計算:
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工作指南與技術要求
式中:h——高程導線邊兩端點的高差(m);
Di——經過氣象改正的平距(m);
k——大氣折光系數(一般取0.11~0.14,如不符可採用實驗值);
R0——地球平均曲率半徑,一般採用6369000m,可根據各地緯度和投影面計算;
i——儀器高(m);
υ——覘標高(m);
zi——觀測垂直角(")。
相鄰測站間對向觀測高差中數h12按下式計算:
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工作指南與技術要求
由測距高程導線測定的水準點或其他固定點的高差,應加入正常水準面不平行改正,計算方法與四等水準測量相同。
每點設站高程導線測量限差按表3-10規定。
表3-10 測距高程導線測量限差(mm)
(4)三角高程測量:隨著測量儀器的進步,三角測量的方法一般不宜採用,對於原有的控制網使用三角高程測量的成果視為合理,精度達到現行標準的可以使用。
(5)測距高程導線觀測手簿格式見附錄G。
⑻ 測量員考試試題
2010年測量員考試試題摘要
(隨著建築類考試的臨近,知識的熟練掌握很重要。在重慶測量員培訓班學習的同學,你們除了要熟練掌握測量員知識以外,一些考試方面的試題也要去多做下,會給你們在考試的發揮帶來很好的幫助,下面這些資料僅供參考!)
一、2010年測量員考試試題-名詞解析題
(1)三角測量
(2)圖根點
(3)圖根控制測量
(4)大地點
(5)導線
(6)導線測量
(7)坐標增量閉合差
(8)三角高程測量
(9)高程閉合差
(10)兩差改正
二、2010年測量員考試試題-填空題
1、土地勘測定界外業測量工作程序一般是( )、( )、( )、( )。
2、地籍調查按區域范圍分為( ),比例尺一般分別為( )。
3、地形圖應用的基本內容包括量取( )、( )、( )、( )。
4、地籍圖根控制網通常採用導線布設方式。為減少圖根控制點的二次擴展,應優先布設導線網,布設( )然後採用( )在建築物稀少、通視良好的地區,可以布設( )。
5、地籍細部測量的內容( ) 、( )、( )和( )等內容。地籍細部測量的方法( )、( )、( )三種。
6、在等精度觀測中,取值作為觀測值的最可靠值。設觀測值中誤差為m,觀測次數為n,則最可靠值的中誤差為( )。
7、假設A點坐標X=3225463.473,Y=6463264.132 B點坐標X=3226483.643,Y=6462945.154 請問B→A的方位角應為( )平距為( )m。
8、圖根控制網布設規格,應滿足( )的精度要求,與( )基本無關。地籍圖根控制點密度應根據( )而變化。通常,每平方公里應布設( )地籍圖根控制點。
9、( )完成後,進行土地勘測定界放樣,其作業方法一般分為( )、( )、( )。
10、地籍圖的主要內容要素為( )、( )和( )。
三、2010年測量員考試試題-選擇題
(1)斜坡上丈量距離要加傾斜改正,其改正數符號( )
(a)恆為負; (b)恆為正;
(c)上坡為正,下坡為負; (d)根據高差符號來決定
(2)由於直線定線不準確,造成丈量偏離直線方向,其結果使距離( )
(a)偏大; (b)偏小;
(c)無一定的規律; (d)忽大忽小相互抵消結果無影響。
(3)相位式光電測距儀的測距公式中的所謂「光尺」是指( )
(a) f; (b) f/2; (c)λ; (d)λ/2
(4)某鋼尺名義長30m,經檢定實際長度為29.995m,用此鋼尺丈量10段,其結果是( )
(a)使距離長了0.05m (b)使距離短了0.05m
(c)使距離長了0.5m (d)使距離短了0.5m
(5)雙面水準尺的黑面是從零開始注記,而紅面起始刻劃( )
(a)兩根都是從4687開始;
(b)兩根都是從4787開始;
(c)一根從4687開始,另一根從4787開始;
(d)一根從4677開始,另一根從4787開始
(6)水準測量時,長水準管氣泡居中是說明( )
(a)視准軸水平,且與儀器豎軸垂直; (b)視准軸與水準管軸平行;
(c)視准軸水平; (d)視准軸與圓水準器軸垂直
(7)從自動安平水準儀的結構可知,當圓水準器氣泡居中時,便可達到( )
(a)望遠鏡視准軸水平;
(b)獲取望遠鏡視准軸水平時的讀數;
(c)通過補償器使望遠鏡視准軸水平
(d)包含(b)與(c)兩項的內容。
(8)水準測量記錄表中,如果∑h=∑a-∑b, 則說明下列一項是正確的。( )
(a)記錄; (b)計算; (c)觀測
(9)水準測量中的轉點指的是( )
(a)水準儀所安置的位置; (b)水準尺的立尺點;
(c)為傳遞高程所選的立尺點; (d)水準路線的轉彎點
(10)觀測值的中誤差,其概念是( )
(a)每個觀測值平均水平的誤差; (b)代表一組觀測值的平均誤差;
(c)代表一組觀測值中各觀測值的誤差;(d)代表一組觀測值取平均後的誤差
(11)算術平均值中誤差比單位觀測值中誤差縮小n倍,由此得出結論( )
(a)觀測次數越多,精度提高越多;
(b)觀測次數增加可以提高精度,但無限增加效益不高;
(c)精度提高與觀測次數成正比;
(d)無限增加次數來提高精度,會帶來好處
(12)誤差傳播定律是用數學的方法建立( )
(a)各種誤差之間關系的定律;
(b)觀測值中誤差與它函數值中誤差關系的定律;
(c)觀測值中誤差與最或是值中誤差關系的定律;
(d)各種誤差相互傳遞的定律
(13)所謂等精度觀測,一般是指( )
(a)相同技術水平的人,使用同精度的儀器,採用相同的方法,在大致相同外界條件下的觀測;
(b)相同技術水平的人,使用同一種儀器、採用相同的方法,在大致相同外界條件下所作的觀測;
(c)根據觀測數據,計算觀測結果的精度是相同時
(14)計算中誤差時,一般多採用最或是誤差(似真誤差)來計算,其原因是( )
(a)觀測值的真值一般是不知道的;
(b)為了使中誤差計算得更正確;
(c)最或是誤差的總和等於零,可作校核計算
(15)觀測值的權是根據下列確定的( )
(a)根據未知量的觀測次數來確定的;
(b)根據觀測值的中誤差大小來確定;
(c)根據觀測所採用的儀器精度來確定,儀器精度高,權給得大
(16)辯認等高線是山脊還是山谷,其方法是( )
(a)山脊等高線向外突,山谷等高線向里突;
(b)根據示坡線的方向去辯認;
(c)山脊等高線突向低處,山谷等高線突向高處;
(d)山脊等高線較寬,山谷等高線校窄
(17)在地形測圖中,為了測定山頂某一古塔的位置,當不便量距時,可採用( )
(a)前方交會法; (b)側方交會法;
(c)後方交會法; (d)極坐標法
(18)測繪1:1000比例尺地形圖時,平板儀對中誤差不得大於下列數值( )
(a)0.4mm (b)0.5mm (c)0.6mm (d)0.7mm
(19)平整土地時,設計高程是按下列方法計算( )
(a)取各方格頂點高程的平均值;
(b)各方格點高程按方格點的不同權數加權平均;
(c)各方格點高程按其邊長加權平均;
(d)各方格點高程按方格面積加權平均
(20)建築方格網布網時,主軸線布設在( )
(a)大約場區中部,主軸線應處於南北方向;
(b)大約場區中部,主軸線應與主要建築物的基本軸線平行;
(c)大約場區中部,主軸線應沿原有道路敷設
四、2010年測量員考試試題-判斷題
(1)測量成果的處理,距離與角度以參考橢球面為基準面,高程以大地水準面為基準面。( )
(2)在10km為半徑的圓范圍內,平面圖測量工作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準面。 ( )
(3)在小區域進行測量時,用水平面代替水準面對距離測量的影響較大,故應考慮。( )
(4)在小地區進行測量時,用水平面代替水準面對高程影響很小,可以忽略。( )
(5)地面上AB兩點間絕對高程之差與相對高程之差是相同的。( )
(6)在測量工作中採用的獨立平面直角坐標系,規定南北方向為X軸,東西方向為Y軸,象限按反時針方向編號。( )
(7)高斯投影中,偏離中央子午線愈遠變形愈大。( )
(8)六度帶的中央子午線和邊緣子午線均是三度帶的中央子午線。( )
(9)地形圖的比例尺精度愈低,表示地物、地貌愈簡略。( )
(10)水準儀的水準管軸應平行於視准軸,是水準儀各軸線間應滿足的主條件。( )
五、2010年測量員考試試題-簡答題
(1)試繪圖說明跨山頭的定線的步驟。
(2)試比較串尺法丈量距離和整尺法丈量距離的優缺點。
(3)鋼尺刻劃零端與皮尺刻劃零端有何不同?如何正確使用鋼尺與皮尺?
(4)簡述鋼尺精密量距的方法?
(5)寫出鋼尺尺長方程式的一般形式,並說明每個符號的含義。
(6)鋼尺的名義長度和實際長度為何不相等?鋼尺檢定的目的是什麼?尺長改正數的正負號說明什麼問題?
(7)簡述鋼尺一般量距和精密量距的主要不同之處?
(8)視距測量的精度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響?觀測中應特別注意哪些問題?
(9)簡述視距常數K的測定方法。測定時鋼尺丈量地面距離要達到什麼精度?
(10)簡述相位法光電測距的原理。
六、2010年測量員考試試題-計算題
(1)檢定30M鋼尺的實際長度為30.0025m,檢定時的溫度t。為20℃,用該鋼尺丈量某段距離為 120.016M,丈量時的溫度t為28℃,已知鋼尺的膨脹系數α為1.25×10-5,求該綱尺的尺長方程式和該段的實際距離為多少?
(2)用30M鋼尺丈量A、B兩點間的距離,由A量至B,後測手處有7根測釺,量最後一段後地上插一根測釺,它與B點的距離為20.37m,求A、B兩點間的距離為多少?若A、B間往返丈量距離允許相對誤差為 1:2000,問往返丈量時允許距離校差為多少?
⑼ 全站儀的測距離應該注意什麼
全站儀即全站型電子速測儀。它是隨著計算機和電子測距技術的發展,近代電子科技與光學經緯儀結合的新一代既能測角又能測距的儀器,它是在電子經緯儀的基礎上增加了電子測距的功能,使得儀器不僅能夠測角,而且也能測距,並且測量的距離長、時間短、精度高。全站型電子速測儀是由電子測角、電子測距、電子計算和數據存儲單元等組成的三維坐標測量系統,測量結果能自動顯示,並能與外圍設備交換信息的多功能測量儀器。由於全站型電子速測儀較完善地實現了測量和處理過程的電子化和一體化,所以人們也通常稱之為全站型電子速測儀或稱全站儀。 電子測距的基本原理 電子測距即電磁波測距,它是以電磁波作為載波,傳輸光信號來測量距離的一種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儀器發出的光波(光速C已知),通過測定出光波在測線兩端點間往返傳播的時間t來測量距離S:
S=Ct/2 (4.15) 式中乘以1/2是因為光波經歷了兩倍的路程。 按這種原理設計製成的儀器叫做電磁波測距儀。根據測定時間的方式不同,又分為脈沖式測距儀和相位式測距儀。脈沖式測距儀是直接測定光波傳播的時間,由於這種方式受到脈沖的寬度和電子計數器時間解析度限制,所以測距精度不高,一般為1~5m。相位式光電測距儀是利用測相電路直接測定光波從起點出發經終點反射回到起點時因往返時間差引起的相位差來計算距離,該法測距精度較高,一般可達5~20mm。目前短程測距儀大都採用相位法計時測距。 通常是開機後將觀測時的溫度和氣壓輸入全站儀,儀器自動對距離進行溫度和氣壓改正。
測定氣溫通常使用通風干濕溫度計,測定氣壓通常使用空盒氣壓表。氣壓表所用單位有mb(102Pa)和mmHg(133.322Pa)兩種,而1mb=0.7500617mmHg。氣溫讀數至1度,氣壓讀數至1mmHg。
小知識:《溫度和氣壓對測距的影響》
在一般的氣象條件下,在1Km的距離上,溫度變化1度所產生的測距誤差為0.95mm,氣壓變化1mmHg所產生的測距誤差為0.37mm,濕度變化1mmHg所產生的測距誤差為0.05mm。濕度的影響很小,可以忽略不計,當在高溫、高濕的夏季作業時,就應考慮濕度改正。
注意:
1、只要溫度精度達到1度,氣壓精度達到27mmHg,則可保證1Km的距離上,由此引起的距離誤差約在1mm左右。
2、當氣溫t=35度,相對濕度為94%,則在1Km距離上濕度影響的改正值約為2mm。由此可見,在高溫、高濕的氣象條件下作業,對於高精度要求的測量成果,這一因素不能不予以考慮。
3、由於地鐵軌道工程測量以「兩站一區間」分段進行,從導線復測到控制基標測量,再到加密基標測量所涉及的距離測量都屬短距離測量,上述改正值較小,只要正確設置溫度值和氣壓值即可滿足規范要求。
全站儀測距的精度問題
測距精度,一般是指經加常數K、乘常數R改正後的觀測值的精度。雖然加常數和乘常數分別屬於固定誤差和比例誤差,但不是測距精度的表徵,而是需要在觀測值中加以改正的系統誤差,故從某中意義上來說,與標稱誤差中的A和B是有區別的。因為測距的綜合精度指標,一般以下式表示:
MD=±(A+B×10-6D)
每台儀器出廠前就給了A和B之值,再行檢驗的目的,一方面是通過檢驗看某台儀器是否符合出廠的精度標准(標稱精度),另一方面是看儀器是否還有一定的潛在精度可挖。這與加常數K、乘常數R的檢驗目的是不一樣的。前者是為了檢驗儀器質量,後者是為了改正觀測成果,決不能用檢定精度的指標A與B去改正觀測成果。小知識:《標稱精度》
測距儀都有一個標稱精度,他是儀器出廠的合格精度指標,僅一般地說明儀器的性能,而決不能理解為只能達到這樣的測距精度,尤其是不能代表現場作業時的邊長實測精度。
注意:
1、加常數K、乘常數R改正值從儀器的檢測結果得來。加常數K與實測距離大小無關,乘常數R應與實測距離相乘得到改正值,乘常數R單位為mm/Km,實測距離單位為Km,所得改正值單位為mm。
2、外業作業時應進行加常數K、乘常數R改正。
⑽ 用相位式光電測距時,在成果計算時,要加入哪些改正
相位式復光電測距是通過測量制調制光在測線上往返傳播所產生的相位移,這些項目如何進行請參考《測量學》教材相關內容,第五章全站儀測量,包含有測量的四大光電系統,2、全站儀測量主要誤差包括哪些?應如何消除?,全站儀測量主要誤差包括測距誤差和測角誤差,由於實際測量時的氣象條件一般同儀器設計的參數氣象條件不一致,在測量中,第六章測量誤差的基本理論,1、在角度測量中採用正倒鏡觀測、水準測量中前後視距相(2)用望遠鏡瞄準直線另一端點的標桿。(3)松開磁針制動螺旋,將磁針放下,待磁針靜止後,磁針在刻度盤上所指的讀數即為該直線的磁方位角。讀數時,刻度盤的0刻劃線在望遠鏡的物鏡一端,應按磁針北端讀數;若在目鏡一端,則應按磁針南端讀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