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艾滋病的最新研究進展和迄今為止的成果!
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愛滋病病毒的自身免疫識別,即提高T4細胞或CD4細胞當量。取得了版一些進展,但很遺權憾,道路艱辛。最近的研究成果據我所知,是生物治療,概念有如以毒攻毒,在自然界也發現了一些能剋制愛滋病病毒的生物,不過制葯效果不理想,篩選和試驗工作還在進行中。也有從基因路線走,最有希望的可能是調整所謂的信息識別素,以達到CD4細胞能識別愛滋病病毒,並加以防範。至於最新預測的攻克時間可能會讓樓主失望,接近於30年。不過科學有時候有跳躍式發展,請別失去信心。積極配合治療,現有的手段能把從發病到死亡的時間提升到40年,或者更久,不是個例,所以請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在這里祝福你
2. 艾滋病的最新治療研究成果。
就目前中國的醫療科技水平,對於艾滋病的治療方法:早發現、早治療,一回般情況下都答是聯合三種以上的葯物進行的抗病毒治療,效果可以的話和正常人的情況基本是差不多的 ,當然免疫力肯定是不一樣的。不過最近好像在傳美國那邊八月份左右會研究出來一種艾滋病的疫苗,就和現在的大部分疫苗類似,作用是:打了疫苗後就不容易感染,疫苗在體內產生了抗體,不過具體是真是假就無從考證了。希望能幫到你....
3. 艾滋病研究成果如何,何時有望攻克
2004年,隨著分子醫學的進展,有關艾滋病的研究涌現了許多嶄新發現——全球艾滋病研究成果集粹
從天花流行探艾滋病源頭
2004年2月,科學家發現,中世紀天花流行後存活的一代北歐人,尤其是瑞典人,存在罕見的基因缺陷,使他們具有對抗艾滋病的能力。
如果父母雙方都有這種基因變異,兒女對艾滋病幾乎具有與生俱來的免疫力。雖然這對艾滋病葯物的研究沒有直接指導作用,但是有望找出艾滋病的源頭,從基因變異的角度預防艾滋病的發生。
艾滋病葯物治頑症出人意料
2004年4月,研究人員在積極研製新葯的同時,還驚喜地發現,現有的艾滋病葯物可能對其他一些頑症有預想不到的治療效果。在加利佛尼亞召開的美國化學協會年會上有報告稱,治療艾滋病的葯物有望治療病毒性白血病。這種T細胞白血病因尚無相關的治療葯物,目前是死亡率最高的一種白血病。
口腔細菌抑制HIV影響人體
2004年5月,美國細菌協會年會上有研究表明,某些在人體口腔內自然產生的細菌可以抑制艾滋病毒影響人體細胞。伊利諾斯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人們在用口水濕潤信封和郵票以用來粘貼信封和郵票時,口水中某種能粘附在糖上的細菌有抑制艾滋病毒入侵人體免疫細胞的作用。這一研究成果使艾滋病的母嬰傳播渠道有望得到控制。
免疫蛋白提示葯物線索
2004年6月,美國明尼蘇達州立大學的研究表明,一種被稱為APOBEC3F的細胞蛋白質可以使導致艾滋病的HIV病毒發生變異,從而使人對艾滋病產生抵抗能力。HIV病毒對人體內的免疫系統(APOBEC家族)本身有侵害能力,但是APOBEC3F卻是個例外,可以躲過HIV病毒的侵害。試驗還表明,APOBEC3F和其極為相似的另一細胞蛋白APOBEC3G一起發揮了對病毒的抵抗功能。這為進一步研究抗艾滋病的葯物提供了線索。干雯
【相關新聞】
HIV病毒檢測列入新加坡孕婦體檢
面對艾滋病例的上升,新加坡政府正准備將HIV病毒檢測列入孕婦體檢的必需項目。新加坡衛生部的高級官員預測,如果所有的孕婦都接受HIV病毒檢測,並及時地對HIV陽性的孕婦開展治療,那麼新生兒感染艾滋病的風險將從25%下降至2%。雖然新加坡是亞洲HIV感染率最低的國家之一,但是2004年前10個月的增長數已明顯超過2003年同期。因此新加坡的衛生部門將致力於艾滋病預防的公眾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的工作重點主要有四個方面:忠實於配偶;強調性交時使用安全套的重要性;有多名性伴侶的人要經常接受HIV檢測;艾滋病毒攜帶者和患者故意傳播疾病是犯罪行為。
4. 艾滋病最新研究成果
新華網巴黎2月復10日電 法國研製究人員日前報告說,他們研製的一種新型艾滋病疫苗在雌性獼猴身上實驗成功。實驗結果表明,疫苗能夠有效防止艾滋病通過性途徑傳播。
法國國家科研中心以及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美國最新一期《免疫》雜志上報告說,為了驗證疫苗的有效性,研究人員對5隻雌性獼猴進行了鼻部和肌肉注射。結果顯示,在疫苗的保護下,雌性獼猴對陰道感染艾滋病產生了免疫,其血清化驗始終呈現陰性。此外,進一步的實驗表明,這種新型疫苗對預防普遍存在於歐美和印度的艾滋病B亞型和C亞型病毒效果明顯。
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的摩根·邦塞爾表示,這種疫苗目前僅在雌性獼猴身上實驗成功,而且獲得這一結果的前提是實驗對象的陰道沒有創傷,如果要進一步確認疫苗的有效性,還需要對雄性獼猴展開實驗。
5. 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類首次感染艾滋的時間被提前,這個研究到底有什麼用
艾滋病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它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大量破壞該細胞,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因此,人體易於感染各種疾病,並可發生惡性腫瘤,病死率較高。HIV在人體內的潛伏期平均為8~9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沒有任何症狀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這一重大的發現將是有望治癒艾滋病的關鍵。科學家們通過對它們進行遺傳分析,探尋其艾滋病感染以及進展的機制將對於我們理解艾滋病、開發艾滋病預防疫苗以及治療艾滋病將有重大意義。科研是一個探索真理的過程,每邁出一步,我們都將離真理更近,所以在對艾滋病的研究中,每一個關鍵的研究成果,對於我們探索艾滋病治療途徑都是關鍵性的。
6. 艾滋病最近科研成果
目前艾滋病被國際公認為慢性病,國際上已經有葯物控制艾滋病情發展,艾滋病是可以治療版控制權的。魔術師傑克遜感染艾滋22年,便是一個好的例證。日前,我國武漢大學也開始啟動科研項目,進行艾滋病研究。相信會有好的結果。
在檢測領域,國內也出現唾液艾滋自檢產品進入OTC 市場,人們可以去天貓、京東、葯店等渠道購買愛衛檢測試劑,在家自己檢測。
7. 「治癒」艾滋病中國科研人員有新發現,到底是人類福音還是禍音
2007年,一名同時患有白血病和艾滋病的「柏林病人」在接受具有CCR5-Δ32突變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後,血清中的HIV病毒得到有效清除,實現了艾滋病的「功能性治癒」。因此,通過基因編輯敲除成體造血幹細胞上CCR5基因,
該研究組進行了ClinicalTrials.gov網站上臨床研究注冊(NCT03164135)。據了解,CRISPR/Cas9系統是一種存在於古細菌中的針對入侵病毒和質粒的適應性免疫系統,可通過其gRNA定位於DNA靶序列上的PAM,直接與DNA靶標鹼基配對對目標基因進行剪切以形成DSB,隨後啟動機體的自我損傷修復機制,並產生敲入或敲除的效應。
8. 2016艾滋最新研究成果
艾滋病染急性期、症狀期艾滋病期()急性期:通發初染HIV2-4周左右臨床主要表現發熱、咽專痛、盜汗、惡屬、嘔吐、腹瀉、皮疹、關節痛、淋巴結腫及神經系統症狀數患者臨床症狀輕微持續1-3周緩解(二)症狀期 期持續間般6-8建議高危朋友別六周兩月檢測 貓aware唾液檢測試紙全球7921例、內3276例臨床測試99.84%准確率助您擺脫恐艾 祝您健康
9. 今天既然是世界愛滋病日,那麼誰發明了愛滋病這個詞
1.1959年,在現在的剛果共和國,一名成年男子在進行血漿測試時發現一種怪異病毒,但當時仍不知道艾滋病毒的存在。
2.1969年,在美國的聖路易斯,一名15歲非洲籍美國少年突然病死,其體內組織發現了HIV病毒。
3.1976年,一名挪威水手病死,發現其體內HIV病毒。
4.1981年,美國洛杉磯的五名同性戀身上發現了艾滋病毒,這意味著人們正式發現艾滋病毒的大規模傳播。
5.1983年,法國科學家蒙塔尼爾從同性戀卡氏肺囊蟲感染者的血漿里分離出了一種新的病毒,成為最早發現病原體的科學家。
1999年2月,法國、英國、美國的醫學家在芝加哥聯合發布了一條振奮人心的消息:經過多年的考證,終於弄清了艾滋病病毒的起源。殊不知,在這條消息的背後,有著一個令人拍案叫絕的當代科學傳奇——。
據世界衛生組織《流行病學周報》報道:自1981年美國發現首例愛滋病到1998年底,全球感染艾滋病病毒者或艾滋病病人數為3500萬人,1998年間每天新增感染者16000人。雖然10多年來,世界各國的醫學家們在為艾滋病的治療絞盡腦汁,在葯物治療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但目前尚無有效治癒艾滋病的葯品;許多研究者退而求其次,以期研究出一種能有效抵制艾滋病病毒的疫苗,但遺憾的是至今也未能獲得突破性的進展。在「圍追堵截』不能奏效的情況下,人們只得另闢蹊徑了。艾滋病是從哪裡來的呢?找到源頭,也許會柳暗花明。於是在醫學家們的不懈努力下,他們終於得到了寶貴的傳播艾滋病病毒的「第一滴血」。緊接著歐美和非洲的醫學家們聯袂在非洲大舞台上演了一場空前的「尋人」大戲——
■ 歲月之災
『尋人』大戲的故事還得從頭說起。1959年3月,位於非洲西部的扎伊爾叛亂四起,局勢動盪民不聊生,不少人生活難以為繼,只得賣血度日。在一個酷熱的下午,有一看上去還十分健壯的黑人悄然出現了,他來到了現在的扎伊爾首都金沙薩市內的一家醫院要求賣血。抽了200毫升鮮血後,他顧不上休息,一把抓起錢匆匆而去,等到醫務人員回過頭來要他留下姓名和聯系地址時,他早已走得無影無蹤了。從此他就像「天外來客』一樣神秘地在地球上消失了。
彈指一揮間。近30年的時間過去了,人們早已忘記了這位無名獻血者,然而在一夜之間他突然成了「世界級」名人。80年代末的一天,那家醫院的一名血液化驗員在清理血液樣品庫時,發現在血庫中一個不為人注意的角落躺著一個玻璃瓶,就下意識地拿起來瞧了一眼,就是這不經意的一眼,使這個冷藏了20多年的玻璃瓶猶如漁翁撈起的魔鬼瓶般重見了天日。他看見玻璃瓶上標明的抽血時間竟然是1959年,心陡然一跳。似乎在神差鬼使之下,他決定重新對這個「舊玩意兒』進行成分分析。當自動分析儀打出檢驗結果時,他頓時驚呆了:「上帝啁,這是真的嗎?」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檢驗報告明明白白地標明這瓶1959年留下的血液中竟然含有艾滋病病毒第一型:HIV—1。要知道已知的第一例艾滋病患者是在1981年才被確診的,而現在世界上大部分艾滋病病例正好屬於該型病毒。在興奮之下,他又重新進行了一次化驗,結果與上次一模一樣。他這才相信奇跡發生了。原來那位「天外來客」留下的血液當時經過醫生的簡單檢查處理後,除了很大部分在臨床上使用外,其中的一部分被裝入玻璃試管中冷藏了起來。「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正是這位化驗員的無意之舉才得以「逮」住了全球醫學家們苦苦尋覓的傳播艾滋病病毒的「第一滴血」。「天外來客」的血液讓醫學家們欣喜不已,醫學家們看到了解開艾滋病不解之謎的一線曙光。
艾滋病病毒的「第一滴血」面世的消息傳出後,一下就在醫學界引起了強烈「地震」,西方一些國家紛紛要求扎伊爾政府和他們進行合作,同時要求其他非洲國家也和他們一道尋找那位神秘的「天外來客」。雖然他們估計這個不知從哪裡來也不知到哪裡去了的「天外來客」早已不在人世,但他們認為就是找到他的遺骸也不錯,因為醫學家們知道在他的身上有著不可估量的科研價值,也許找到他就找到了解開艾滋病病毒之謎的金鑰匙。
於是,一場規模浩大的「尋人」大戲在廣袤的非洲大地上緊鑼密鼓地上演了。然而那個「天外來客』就像飄忽不定的艾滋病病毒一樣跟人們玩起了「迷藏』,盡管人們想了很多辦法:提供線索的重金懸賞,找到遺骸的高額酬謝.......,興師動眾,然而一無所獲。不甘心的科學家們又動用了最有名的偵探和富有經驗的軍警人員參與尋找,甚至連高科技的衛星定位技術也用上了,然而幾經折騰,耗資甚大,不僅沒有找到他的藏身之處,就連與他有關的一星半點的確切消息也沒有得到。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也許是天意,亦或是巧合,就在科學家們為他們與「天外來客』失之交臂而沮喪不已時,一條驚人的消息又讓科學家們再度興奮了起來。幾乎就在人們尋找那位神秘的「天外來客」時,美國軍方對猩猩進行了一項艾滋病檢測研究。他們驚異地發現:一隻名叫「瑪里琳」的猩猩身上帶有「猿猴免疫系統缺陷病毒」。他們查了它的身世,結果更是讓人大吃一驚:這只黑猩猩剛出世不久,就在西非的一個山區被美國軍方捕獲了,並為它取名「瑪里琳」作為寵物飼養了起來。到了1985年,「瑪里琳』和其他猩猩一起接受了一項艾滋病試驗,檢驗結果頓時讓人對這只毫不起眼的猩猩「刮目相看」起來。人們「如臨大敵」,對它絲毫不敢怠慢,立即「驗名正身」後「隔離審查」了起來。逍遙自在了20多年的「瑪里琳』卻受不了這種「非遇」了,不等科學家們下手,在一個平靜的夜晚,它無聲無息地一命嗚呼了。大幹世界,芸芸「猩」生,好不容易才找到作為「神秘來客」替身的猩猩,豈能輕易放過?科研人員對它的屍體進行了認真的解剖,並從它的肚皮中取出了兩只「胎死腹中」的小猩猩,但令人意外的是小猩猩身上卻沒有發現科學家們要找的艾滋病病毒。「居然有這等怪事?」他們在吃驚之餘,靈感突然而至:也許艾滋病的病源就在這猩猩身上了。從此,峰迴路轉,科學家們對艾滋病的研究便開始步入了一個新天地。
果然,沿著這一思路深入研究下去,越來越多的科研成果展示在人們面前,生活在非洲的黑猩猩便是艾滋病病,毒之源,正是它們害得全球3500萬人感染上了目前還無葯可防也無葯可治的艾滋病病毒。然而戰斗還未結束,科學家們還來不及品嘗階段性勝利的快樂,又一個問題讓他們緊鎖眉頭--
■ 蒼蠅的狂想
蒼蠅的神氣在於它們到處傳播病菌而自身卻安然無恙。
如果弄清了黑猩猩在凶惡的艾滋病病毒面前能夠泰然處之(即使感染了也不發病)的原因,無疑對於人類預防和治療艾滋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日前,美國伯明翰亞拉巴馬大學的研究人員宣布:他們擁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艾滋病病毒源於西非的大猩猩。他們利用分子分析技術對分離出的4種病毒樣品進行研究後發現,其中的3種病毒在遺傳特性上與人體內的艾滋病毒極其相似,這3種病毒采自於非洲黑猩猩四個分支中的一個,屬於這個分支的黑猩猩生活在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剛果和中非共和國一帶,多年觀察結果發現人類艾滋病最先就發生在這里。而且那條屢屢「製造」病毒而讓人驚恐不安的埃博拉河也在這里無聲無息地日夜流淌,據有關科研成果表明:多次向人類「叫板」的埃博拉病毒也是猿猴嬉戲後的「傑作」。
其實科學家們早就在懷疑黑猩猩是傳播艾滋病的「元兇」了,只是假設需要科學驗證。以「雞尾酒療法」而名聞遐邇的美國洛克非勒大學艾滋病研究中心的美籍華人何大一教授等人就曾說過,人類可能早在四五十年代就感染上了這種令人恐怖的病毒。歐美和非洲醫學家密切合作,對那名「神秘來客」的「第一滴血」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之後認為,此人可能在抽血前10年就已經是艾滋病病毒的攜帶者了,他們由此推斷人類未知的第一例艾滋病病例至少應在50年前便已出現了。去年初,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艾滋病專家比特賴斯·哈恩也根據他們的研究成果斷言:艾滋病病毒從黑猩猩進入人體可以完全肯定發生在西非。他說,當地的土著居民可能是為了獲取食物而獵殺黑猩猩等動物,在獵殺過程中不慎受傷而感染了病毒並使病毒得以蔓延,繼而在全球「星火燎原」,最終釀成「撲不滅的火焰」。
以法國專家為主的醫學研究隊在去年2月宣布「黑猩猩是艾滋病病毒之源」理論時也強調指出:非洲人在狩獵和屠宰獵物時,極有可能被黑猩猩等獵物抓傷,它們身上的艾滋病病毒便為進入人體打開了通道。他們還指出:黑猩猩攜帶這種可怕的病毒估計已有數十萬年乃至上百萬年之久的歷史了,但奇怪的是黑猩猩並沒有發病。是什麼東西讓它們練就了一副「金剛不壞之軀」,從而使其具有天生抵抗艾滋病病毒的能力?或許又有什麼「靈丹妙葯」使它們能化腐朽為神奇?黑猩猩又是怎樣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這「十萬個為什麼」讓科學家們迷惑不解也讓他們心馳神往。總之,只要破解了黑猩猩是如何戰勝艾滋病病毒感染這個千古之謎,人類便可能像阿里巴巴獲取了「芝麻開門」咒語而進入取之不盡的寶庫那樣,得到了不口艾滋病較量的致勝法寶,從而讓人類徹底戰勝這一傳染性強,蔓延速度快、范圍大,治療困難的「世紀絕症」。
科學家的傑出貢獻,昭示著經過漫漫長夜,啟明星已在東方閃爍。猶如足球場上的生死搏殺,起初在不經意間艾滋病病毒突然掩殺過采,絲毫沒有準備的科學家們一下就被打蒙了,傾刻間人仰馬翻,眼睜睜看著球門失守。但好在眼下早已不是「華佗無奈小蟲何」的時代了,毫不示弱的科學家很快就振作了起來,迅速組織起有效的反攻。驍勇的科學家們越過重重阻截,擺脫種種羈絆,層層推進,勇往直前已將足球攻至禁區,囂張狂妄的艾滋病病毒在科學的強大沖擊下早已潰不成軍,面對偌大的空門,勝負已經分曉,剩下的只是科學家們一劍封喉的起腳勁射了。如是,人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人類徹底降服艾滋病這一「世紀絕症」已指日可待了。現在我們已全體起立,做好了為輝煌時刻到來而歡呼叫好的准備!
10. 目前艾滋病的研究有新成果嗎
艾滋病初期症狀不是診斷艾滋病的標准,艾滋病初期症狀只能作為參考,還需要進行艾滋病檢測判斷,這樣才能確診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