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關責任教育的手抄報資料
8.責任讓孩子充滿愛心 9.責任讓孩子找到人生目標 10.責任讓孩子更主動 11.責任給孩子一顆上進心 12.責任讓孩子明白為誰而學習 第二章 言傳身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1.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2.給孩子心中栽下責任的種子 3.搞好鄰里之間的關系 4.父母應該是有愛心的人 5.父母要有一顆包容的心 6.家庭關系要保持和諧 7.父母要給孩子理智的愛 8.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主張 9.父母要控制自己的情緒 10.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第三章 「明星」效應,不要忽視榜樣的作用 1.榜樣越多,孩子責任心越強烈 2.幫孩子找到合適的榜樣 3.肯定孩子心中的「英雄」 4.讓孩子「接近」心中的榜樣 5.孩子學習榜樣的時候需要鼓勵 6.用榜樣的事跡來教育孩子 7.多了解孩子的榜樣 第四章 關注細節,責任教育要從小事做起 1.讓孩子專心致志做「小事」 2.改正孩子過強的依賴性 3.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 4.讓孩子適當做一些家務 5.孩子的事,讓他們自己做 6.讓孩子養成認真做事的習慣 7.讓孩子對自己的話負責任 8.讓孩子講文明懂禮貌 9.對孩子不能有求必應 第五章 諄諄誘導,養成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1.助人為樂是一種品德和責任 2.微笑的力量 3.巧妙藉助事例引導孩子 4.糾正孩子的行為應找正面典型 5.引導孩子一定要及時 6.對待孩子犯錯應講究批評方法 7.引導孩子需要技巧 8.引導需要掌握孩子的心理 9.引導孩子正確面對困難 第六章 敢於放手,相信孩子承擔責任的能力 1.讓孩子的生活多一些挑戰 2.相信孩子的能力 3.孩子的成功來源於嘗試 4.過度的保護是一種傷害 5.理性地對待孩子 6.和孩子進行溝通是最關鍵的 7.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 8.與孩子之間多一些民主 9.對孩子要適當放手 10.有一種愛也叫放手 第七章 勇敢承擔,教育孩子不做責任的逃兵 1.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2.做錯了事不要逃避 3.人生的真正意義在於承擔 4.承擔是勇敢的一種表現 5.讓孩子學會用正確的方式去承擔 6.孩子犯錯時,與孩子一起承擔 7.讓孩子心中多一份感恩 8.承擔不是負擔,壓不倒人 9.先有自尊,然後才會承擔 第八章 讀懂心理,責任教育避免走人誤區 1.不要讓孩子做力不能及的事 2.教育孩子時不要專橫武斷 3.不要經常責備孩子 4.不要情緒化處理孩子的錯誤 5.不要忽視孩子的任性行為 6.不要總拿孩子和別人比較 7.不要盲目地贊美孩子 8.不要賄賂自己的孩子
② 責任教育
問的不具體
③ 寫一篇責任教育的感想三百字作文
以前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責任』的問題,這次考作文才認真思考什麼是『責任』。」省泰中附中考生小佳說,看到作文題,腦海里立刻浮現出很多東西,但是又好像很模糊。
小佳說,平常的生活和學習中,每天都是由父母和老師在身邊陪伴,從來沒有體會過應該承擔責任。中考以後,從初中升入高中,也將步入成年人的行列,中考作文題給我們提了醒---到了好好思考人生價值、思考責任的時候了。
「作文材料中舉了甲型流感的一個事例,實際上是說個人與群體、社會之間,每個人都應該負有的責任和義務,維護社會的秩序。」小佳說,這個作文題目讓她想了很多。以個人為例,如遵守交通規則、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不隨地吐痰,都在責任范圍內,每個人都應該遵守規則並履行義務。
市二中附中考生小義說,「懂得責任」的作文題目讓他想到了感恩教育,題目看起來既熟悉也陌生。「和作文中的事例一樣,許多責任都是和社會、家庭有關。」他說,看到作文題目,思考了十多分鍾,想到了爸爸和媽媽。「現在自己還是個學生,每天的生活都由家人照顧著,以前總覺得他們是應該的。」「今天中午,他們還把飯菜送來學校,想盡一切辦法照顧好我,這是家長對家庭負的責任,而我也應該體會父母的辛勞,回報父母,學會感恩。寫完這篇作文,感覺自己成熟了好幾歲。」
省泰中附中初三(2)班學生小高說,按題意,她寫了一篇記敘文,用自己親身經歷的一個故事開頭,寫主人公如何把感冒帶給同伴,引發了種種後果,與題目的提示形成對比,反襯出一個人對社會應負的責任。「懂得責任」是中考作文,更是一堂思想課。「馬上就要升高中了,應該學會懂得盡責任。中考作文讓我開始思考成長及以後的路。」
家長:提醒我不要「太負責」
今年的中考作文題也引起了考生家長的普遍關注,一些家長在思考如何按題意寫好作文的同時,也在思考自己對孩子擔負的責任是不是「太過了」。
昨天下午,記者在省泰中附中門前,遇到了考生家長盛中傑。他說,感覺今年的作文題目不僅僅是在考孩子的寫作水平,更是在考孩子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是在考孩子的思維。「孩子今年16歲,到了應該懂得責任的年紀了,應該讓他們懂得怎樣對自己負責、對家庭負責,向大的方面講,還要對國家、社會負責。」
市二中附中考生家長李泰祥說,想不到一個16歲的少年,能主動自行隔離,這不由讓他想到自己把16歲的兒子一直都當小孩子看待,對於遇到的社會上的問題,大多已替他想好了答案。「可能是美國和中國的教育制度不同,造成孩子們對責任的想法不同。我們的許多家長,只知道為子女付出,卻忘了教會孩子擔起責任。」
家長朱順義說,聽孩子中午回來談起作文題目中的事例,第一感覺就是自己平時「太負責」了,從小就什麼事都幫孩子做好,上幼兒園挑離家遠、口碑好的,報培訓班挑對學習最有幫助的,「就連吃什麼穿什麼,都是由我們家長安排好的,以至於孩子現在自主選擇的能力太差。」平時沒有把責任交給孩子,中考作文考責任,讓孩子怎麼去寫?孩子沒法對自己負責,就更談不上對家庭、對社會負責了,「今後我也該放手讓他自己去做選擇,讓他懂得自己應負的責任。」
「不光孩子不懂責任,我發現連我自己都不太懂得劃分自己和孩子分別該負擔什麼責任。」泰州實驗學校學生家長花旭說,一直以來,作為孩子的長輩,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把應該是孩子負擔的責任分擔了。「這就不怪孩子不懂責任,似乎我們家長都沒有好好思考過責任的問題。」
在給你一篇
如果有一天,為夜行人指路的星星厭倦了夜空的寂寞,它會選擇什麼?它是否會選擇墜落? --題記
責任是什麼?
英國王子查爾斯曾經說過:「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情,這就是責任。」「責任」不是普通的詞彙,因為它有著沉甸甸的份量;「責任」不是一句空談,因為它需要我們用靈魂去肩負。
究古溯源,凡能成就大事者,沒有不用靈魂去肩負責任的。責任使後羿舉起神箭射向太陽,責任使精衛化作青鳥投石入海,責任使始皇攻克七國統一天下,責任使蘇軾放下尊嚴北海牧羊。責任是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責任是李密「烏鳥私情,願乞終養」的孝,責任是昭君大漠深處的身影,責任是王安石田埂上的喟然長嘆。
能用靈魂去肩負責任的人是偉大的。作為「年度十大法治人物」之一的梁群蘭,在丈夫騎摩托車撞了人並選擇逃逸的情況下,毅然肩負起了給受害者何慶支付醫療費的責任。她拿出了家裡的全部積蓄,賣了家裡所有值錢的東西,並外出打工,甚至沿街乞討……梁群蘭說:「既然事情發生了,就應該正確面對,做人要有良心,要講責任。」她的責任心打動了全社會,在各界熱心人士的幫助下,何慶得救了。當得知自己被評為「年度十大法治人物」時,梁群蘭笑了,笑得如此開心,笑得如此燦爛。梁群蘭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如山的責任,這是她知道的!可她用自己的行為給全社會留下了無價的精神財富,令全社會為之感動,就是她不知道的啊!
當我們有許多責任需要肩負並且這些責任又相互抵觸時,就要做出選擇。正如《天職》里的那位醫生,他給到自己家裡偷東西的小偷免費治療了兩個月,卻把手術刀插進了法西斯軍官的胸膛。面對自己肩負的雙重責任,那位醫生知道,與將小偷送到拘留所比起來,救死扶傷更重要;與救死扶傷比起來,反抗侵略者才是重中之重啊!由此可見,我們對責任的選擇,決定了我們肩負責任的意義。於是在責任面前,我們要做出正確的選擇。
很喜歡一首題為「責任」的小詩:
掛在嘴上/不如記在心上/記在心上/不如扛在肩上/它不一定/能使你的前程燈火般輝煌/但一定會/給你一份厚厚的人生禮物。
於是,也悄悄地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了責任,不求像陳健一樣感動中國,也不求像劉翔那樣震撼世界,只求讓自己的生命綻放光芒。
朋友,讓我們一起心系責任,肩負責任,共同迎接明天最美的陽光
④ 責任教育的作文
責任教育
我記得這樣一段話:責任心就是關心別人,關心整個社會。有了責任心,生活就有了真正的意義。
對於教師而言,首先就得有責任感。離開了責任感的愛猶如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空中樓閣一座!正是這樣高度的責任感使教師擁有了對教育事業的滿腔熱情和無比熱愛。責任心能讓愛變奇跡,能讓小小的教師工作變得非常偉大。把責任植根於教育,能讓平凡大放異彩。
但是為什麼有些孩子總是不能堅持把一件事從頭至尾地做完?為什麼有些孩子過於任性自我?為什麼有些孩子缺少克服困難的毅力?為什麼有些孩子對別人漠不關心?……究其原因,是孩子缺少責任感。父母應當要求孩子勇於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只要他具備承擔責任的能力,就要讓他去勇敢地面對,不能讓他逃避和推卸,更不能由大人越俎代庖。
而今,教師諦聽著自己踩踏的足音,搖搖晃晃地在這條路上已走了十一年,她被周圍的人感動著:她喜歡走在路上,聽學生們遠遠地面帶微笑向她問好;她喜歡登上講台,看台下幾十雙期待和信任的目光;她喜歡拿起粉筆,為年輕的航船導航,為我們開啟智慧之門,幫我們點燃理想之燈……而我們也在影響著她的靈魂,豐富著她的生活,美麗著她的人生……也讓她更加明白了,作為一個教師,責任感多麼重要。只有擁有高度的責任感才能奏出快樂的音符。回顧教師自己十多年的教學歷程,她能始終保持著不斷進取的高昂鬥志與蓬勃向上的工作激情,正是源於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源於 「干一行,愛一行,干好一行」的信念。只有擁有高度的責任感才能閃出成就之光。教師能否做到有責任心,是決定教師是否有工作成效,能否更好地教書育人的重要因素,也是決定其個人能否有所成就的關鍵。只有擁有了高度的責任感,才能對自身的素質水平有一個理性認識,才會不斷完善自身,實現個人的騰飛,在平凡的崗位上有所作為。擁有高度的責任感,能以情動人,事半而功倍,傾之以情,才會回饋以愛,收獲成功。
真因為她們有責任教育,所以我們要尊重教師,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著學生的未來,國家的未來、民族的未來。這個職業更需要高度的責任感和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每一個教師都愛崗敬業,傾注所有的愛心、耐心、細心、誠心、責任心,教育好我們,使之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
讓我們攜起手來,用責任成就明天的人生,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快樂工作、樹立積極負責的心態,發揚團結拼搏的精神,共同努力,積極主動承擔起屬於自己的責任。一同把「雲南民族民間工藝品交易市場」這艘文化航母駛向更加光明的彼岸!讓我們相信,責任將會成就更加光明美好的人生!做一個具有高度責任感的人也將會在人生的長河中汲取更多的財富!
感謝教師,教師的職業是祖國的驕傲,只有教師才有一種高尚為人犧牲的精神。
我們要向教師學習,學習那種精神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做的,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所以我們應該謝謝教師,他們用責任教育我們,我們應該對老師說聲——————謝謝我的老師!!!!!!!!
⑤ 如何深入開展責任教育有何目標或打算
步驟之一:發現或搞清楚你的主要人生目標是什麼。
所謂主要人生目標,應該是一個你終生所追求的固定的目標,你生活中其他的一切事情都圍繞著它而存在。對於一些學生來說,這個工作是一個自我發現的愉快的過程;但對於另一些人來說,它也許更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因為他們需要把其心緒拉回到年少的時代,在那個時候他們還沒有對自己所懷抱的夢想產生疑惑。為了找到或找回你的人生主要目標,你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比如「我是誰?」 、「我想在我的一生中成就何種事業?」、「臨終之時回顧往事,一生中最讓我感到滿足的是什麼?」 、「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是哪一類的成功最使我產生成就感?」。
也許你很快就可以知道你的終極目標是什麼,但是大多數人則不是這樣的。他們在找到自己的終極目標之前往往需要在不同的場合對自己重復上面的這些或其他類似的問題。每一次向自己提出這樣的問題的時候,隨意地記下你的所得。開始的時候,它們可能沒有什麼意義,但是,多次的累積會讓你茅塞頓開。
學習上幸福的人通常是這樣一類的人,即他的學習方式與他的學習目標相一致。比如,一個有著很強組織意識、文字天賦的人,就很可能從語文、英語等科目學習中得到最大滿足。
步驟之二:當你能夠用一個簡單的句子表達出你的人生目標了,那麼你就該著手准備實現這項目標了。
在這方面,職業的選擇就是你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你應該知道,學歷是一個工具,是幫助實現你終極目標的工具。你規劃自己將來職業的重要性,就像將軍籌劃一場戰役一樣,也像一個足球教練確定一場重要比賽的作戰方案一樣。
學生可以問自己:「 我的學習生活正在幫助我實現人生的最終目標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要學習其他知識或者換種學習方式。倘若更換學校是不現實的,那你可再進一步問一下自己:「是否有一種途徑可以讓我現有的學習生活與我的人生基本目標一致起來?」 對於第二個問題,答案常常是肯定的。例如,一個羞澀靦腆的學生為了將來能從事像新聞主播這樣需要外向性格的職業,會在與同學交往中注意培養自己與人溝通的能力。
我們也該切記:只要你還沒有到安享晚年的地步,任何時候開始你的人生規劃都不為晚。無論你是高一剛入校,還是高三即將離開高中生活,現在仍然是你進行人生規劃的好時機。
步驟之三:在弄明白了你的學習將會幫助你實現人生更大目標之後,你應該著手考慮你的人生規劃中的具體細節了。
你需要有一個詳細的個人學業發展計劃。這個計劃可以是一個三年的計劃,也可以是一學期的計劃。不管是屬於何種時間范圍的計劃,它至少應該能夠回答如下問題: 1、我要在未來一學期或三年內實現什麼樣的一些個人學習的具體目標? 2、我要在未來一學期或三年內有什麼樣的一種學習方式?
對於這些問題的回答將給你提供一份有關你自己的短期目標的清單。在形成這些目標的過程中,不要純粹地依靠邏輯思維。這一類的抉擇,需要發揮學生的創造力,應該把學生的情緒、價值和信仰等因素全部調動起來。
步驟之四:在形成了上面的具體的短期的目標之後,你應該策劃一下將如何去達成它們。
比如,你現在是一個班級學習中等的學生,你的未來三年規劃要求你成為一個優秀學生。那麼,怎麼才有可能實現你的目標呢?如果你能夠回答好如下的各項問題,那麼你就應知道自己該怎樣做了。這些問題是: 1、我需要哪些科目的特別訓練才能使我夠資格做一名優秀學生? 2、我該增加哪些書本知識? 3、為使自己學習順利,我需要排除哪些人際關繫上的障礙? 4、我目前的老師在這方面能給我提供多大的幫助? 5、在目前的這個班級我最終成為優秀學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比起本班來,我在其他班級會是什麼位置? 6、優秀學生的標準是什麼樣的?
步驟之五:行動。
這是所有步驟中最艱難的一個步驟,因為要求你停止夢想而切實地開始行動。我們知道良好的動機只是一個目標得以確立和開始實現的一個條件,但不是全部。如果動機不轉換成行動,動機終歸是動機,目標也只能停留在夢想階段。要想實現人生的終極目標,有兩個方面的陷阱需要謹慎避免,一個是懶惰,另一個是錯誤,哪怕是小的錯誤。懶惰是事業成功的天敵。
很多人不息地奮斗一輩子都沒有能夠完美地實現自己人生目標,更不用說懶惰者了。要想有一個無悔的人生,除了認准目標外,還要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在實現人生終極目標的過程中,難免受到各種妨礙或各種誘惑,任何的閃失或偏差都會使你遠離你的既定目標。然而,人非聖賢,誰人無過?只是在通往理想的艱難跋涉途中,盡可能少地犯錯誤。這樣就可以盡可能快地達到你的目標。
步驟之六 : 不斷地修改和更新你的人生發展目標。
人生目標的確定往往是基於特定的社會環境和條件的。這樣的環境和條件總在變化,確定了目標也應該做出修改和更新,況且這樣的目標雖然寫出來了,但是並未鑲刻在石頭上,它的存在只是為你的前進提供一個架構,指示一個方向。學生是它的創造者,可以在它看起來正把自己引向歧途的任何時候更改它。
⑥ 關於責任教育的演講稿
有一種愛叫做責任
同學們,今天我和大家談談責任。
責任並不是一個甜美的字眼,它僅有的是岩石般的冷峻。一個人真正地成為社會一分子的時候,責任作為一份成年的禮物已悄然卸落在他的背上。它是一個你時時必須付出一切去呵護的孩子,而它給予你的,往往只是靈魂與肉體上感到的痛苦,這樣的一個十字架,我們為什麼要背負呢?因為它最終帶給你的是無價的珍寶——人格的偉大。
20世紀初的一位美國義大利移民曾為人類精神歷史寫下燦爛光輝的一筆。他叫弗蘭克,經過艱苦的積蓄開辦了一家小銀行。但一次銀行遭搶劫導致了他非凡的經歷。他破了產,儲戶失去了存款。當他帶著一個妻子和四個兒女從頭開始的時候,他決定償還那筆天文數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勸他:「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件事你是沒有責任的。」 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許我沒有責任,但在道義上,我有責任,我應該還錢。」
償還的代價是三十年的艱苦生活,寄出最後一筆「債務」時,他輕嘆:「現在我終於無債一身輕了。」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責任,而給世界留下了一筆真正的財富。
責任的存在,是上天留給世人的一種考驗,許多人通不過這場考驗,逃匿了。許多人承受了,戴上了荊冠。逃匿的人隨著時間消逝了,沒有在世界上留下一點痕跡。承受的人也會消逝,但他們仍然活著,死了也仍然活著,精神使他們流芳百世。
責任,讓即將沉淪的浪子回頭;責任,讓弱不禁風的幼苗逐漸承受風吹雨打。
責任是苦澀的,是沉重的,然而,它也是一種愛,甚至是一種最為崇高的愛。
願我們所有的人都把責任之心攜帶在人生的道路上,讓人生散發出淡淡的,金子般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