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江蘇大學教學成果獎

江蘇大學教學成果獎

發布時間:2021-03-25 22:50:11

㈠ 揚州大學和江蘇大學哪個更好

揚州大學和江蘇大學各有優勢專業。

1、揚州大學王牌專業名單

國家級特色專業:回動物醫學、答農學、化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水利水電工程、漢語言文學

江蘇高校品牌專業一期建設:漢語言文學、農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化學、動物醫學、生物技術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生物工程、車輛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工程

2、江蘇大學王牌專業名單

2019年度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3個):數學與應用數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金屬材料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農業電氣化、環境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醫學檢驗技術和公共事業管理。

2019年度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5個):思想政治教育、復合材料與工程、工商管理、產品設計和葯物制劑。

㈡ 王若平是哪個大學的老師

江蘇大學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導師介紹:王若平
王若平教授,女,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1983.6畢業於吉林工業大學汽車工程系汽車設計與製造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1983.6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轎車分廠設計科技術員;1987.3江蘇工學院汽車教研室教師;1995.4江蘇工學院汽車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獲工學碩士學位;1998.4晉升副教授;2010.5晉升教授;在職博士。曾任江蘇理工大學(江蘇大學)汽車學院(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汽車工程系(車輛工程系)副主任、黨支部書記;現任江蘇大學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車輛工程系黨支部書記,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會員、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汽車空調分會會員、江蘇省汽車工程學會會員、江蘇省公路學會會員。

王若平教授長期工作在教學和科研第一線。在教學方面有著豐富的教學研究與教學改革的實踐經歷,先後主持校級教改項目5項,江蘇省教改項目1項;獲校級教學成果獎3次;校級優秀課程及優秀課程群各1次,江蘇大學教學質量獎一等獎1次,二等獎1次,江蘇大學優秀教案一等獎。主編十一五國家規劃教材《汽車工程學I》、汽車學科規劃教材《汽車空調》。科研方面主要從事現代汽車設計理論與方法、汽車道路譜重構等方向的研究,先後在SAE和國內核心學術期刊上以及國際國內學術會議發表論文20餘篇,主編著作《汽車評估師》、《汽車結構與工作原理》;主持或參加完成部省級科研項目等各類研究項目8項,其中「膜片彈簧離合器概率優化設計方法研究」獲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㈢ 江蘇大學的特色專業是什麼

第一流體,流體是全國第一的專業,第二車輛,全國前十的專業吧,第三機械,相當強大的專業,江大最古老的專業之一,全國27名,很強勢,第四嘛,醫學檢驗吧,好像也是全國前十

㈣ 李洪波的江蘇大學學工處處長

李洪波,河南夏邑人,中共黨員,1993年7月參加工作,先後獲得經濟學學士、法學碩士、管理學博士學位,研究員,碩士生導師,英國雷丁大學訪問學者。2015年任江蘇大學校長助理、黨委學工部部長、學生工作處處長。 2008-2015年任江蘇理工大學團委副書記,江蘇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江蘇(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江蘇大學團委書記。曾獲全國優秀共青團幹部、江蘇省新長征突擊手、江蘇省委黨校優秀學員等榮譽稱號。近年來主持完成省部級課題三項,主持在研省部級課題四項,主持和參與市廳級課題十餘項。獲得「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等教學科研成果獎多項,在核心以上期刊和國際會議發表文章三十餘篇,出版專著一部,主編教材四部,十餘篇文章被EI、ISTP、SCD檢索。

㈤ 江蘇大學和南京曉庄學院數學師范專業哪個好

江蘇大學比較好。

江蘇大學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88所重點大學之一,1981年成為全國首批碩士、博士學位授予單位,1982年及1994年先後更名為江蘇工學院和江蘇理工大學,2001年8月與鎮江醫學院、鎮江師范專科學校合並組建江蘇大學,作為國內最早設立農機專業、最早系統開展農機教育的高校,培養了全國第一批農機本科、碩士和第一位農機博士。

截至2020年3月,學校佔地面積3000餘畝,建築面積120萬余平方米,設有研究生院和25個學院,93個本科專業,有1所直屬三級甲等醫院,在校生37600餘人,專任教師2600餘人;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7個學科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

(5)江蘇大學教學成果獎擴展閱讀

學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8項,形成了以13個國家一流專業和一批國家特色專業、國家級精品課程、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優秀教學團隊為代表的優質教學資源;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

學生在全國大學生重大賽事中表現優秀,「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連續7屆喜捧「優勝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連續4屆獲得雙金獎,校大學生男子排球隊屢獲全國冠軍,女子沙灘排球隊獲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第7名,女子足球隊獲世界大學生「五人制」足球錦標賽季軍。

㈥ 江蘇大學到底是不是211

江蘇大學並不是「211工程」學校。「211工程」學校名單如下:

1、1995年12月,第一批入選「211工程」的大學共15所: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西北工業大學。

2、1996年12月,首批增加12所,總數變為27所:

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同濟大學、東南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中山大學

3、1997年12月,第二批(67所):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醫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央音樂學院、北京工業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天津醫科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內蒙古大學、東北大學、遼寧大學、大連海事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延邊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大學、上海醫科大學、第二軍醫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中國葯科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江南大學、河海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蘇州大學、南昌大學、安徽大學、廈門大學、福州大學、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鄭州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廣西大學、重慶大學、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四川農業大學、雲南大學、蘭州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長安大學、西北大學、第四軍醫大學、新疆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4、2005年,第三批(12所):

西南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央財經大學、華北電力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貴州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北京體育大學。

5、2005年末,第四批(1所):陝西師范大學。

6、2008年,第五批(5所):

寧夏大學、海南大學、青海大學、石河子大學、西藏大學。

(6)江蘇大學教學成果獎擴展閱讀

榮譽稱號

江蘇大學屬於江蘇省人民政府和農業農村部共建高校、首批江蘇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全國本科教學工作水平優秀高校、首批全國50所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和首批全國來華留學生質量認證高校,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

也屬於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和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

㈦ 江蘇大學有哪些學院

1、辦學起點高,綜合實力較強

2001年8月,原江蘇理工大學、鎮江醫學院、鎮江師范專科學校合並組建成為了江蘇大學。學校雖然並不是211、985和雙一流高校,但在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江蘇大學在全國排名第72名,省內排名第13名,是本省有一定名氣的綜合類大學。

2、辦學水平高,擁有高水平學科

江蘇大學目前設有25個學院和93個本科專業。學校重視學科建設,共有工程學、材料科學、臨床醫學、化學、農業科學、葯理學與毒理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7個學科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在2020年1月公布的中國內地高校ESI排名中,江蘇大學排在第50名。

㈧ 江蘇大學的特色專業是什麼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金屬材料工程、車輛工程、醫學檢驗都是江蘇大學的特色專業。江蘇大學是2001年8月經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蘇理工大學、鎮江醫學院、鎮江師范專科學校合並組建。

學校學科門類齊全,涵蓋工學、理學、醫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文學、歷史學、教育學、藝術學等10大學科門類。

設有24個學院,87個本科專業;學校博士學位授權點涵蓋1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涵蓋42個一級學科,有10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26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

㈨ 09年江蘇大學成人教育教學點

簡介
江蘇大學是2001年8月經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蘇理工大學、鎮江醫學院和鎮江師范專科學校合並組建的以工科為特色的教學研究型綜合性大學,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02年劉坤一、張之洞、魏光燾在南京創辦的三江師范學堂。2002年5月,江蘇省委、省政府為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江蘇大學等9所從三江師范學堂發展而來的高校隆重舉行辦學百年慶典,並贈鼎紀念。
江蘇大學的前身是鎮江農業機械學院,創建於1960年。當時為了適應農業機械事業發展的需要,經國家計委、教育部和農業機械部批准,以南京工學院機械工程系的農業機械,汽車與拖拉機等專業的師資、設備為基礎,籌建南京農業機械學院,並在同年開始招生。1961年校址遷至鎮江,改名為鎮江農業機械學院。1963年6月,吉林工業大學的排灌機械專業和排灌機械研究室從長春遷至鎮江,並入鎮江農業機械學院。1970年9月,南京農學院(中大衍生學院)農業機械化分院並入。隨著學校規模不斷擴大,系科、專業逐步增加,向多學科方向發展。為了確切反映學校學科內容,1982年8月,經機械工業部批准,改名為江蘇工學院,1994年1月更名為江蘇理工大學。1999年1月江蘇冶金經濟管理學校(成立於1958年)並入。2001年8月與鎮江醫學院、鎮江師范專科學校合並成立江蘇大學。
[編輯本段]學校概述
學校坐落風景秀麗的江南著名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鎮江市,佔地面積3045餘畝。現有教職工江大風光4500餘人,其中特聘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5人,博士生導師160人,教授及其他正高職人員310餘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職人員970餘人。全日制在校學生38000餘人,其中研究生7000餘人。設有24個學院、73個本科專業,覆蓋工學、理學、醫學、文學、經濟學、法學、管理學、教育學、歷史學等9大學科門類。擁有6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3個博士點,100個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4個江蘇省國家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建設點,1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0個江蘇省重點學科,10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擁有18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和MBA專業學位授予權。
圖書館藏書235萬余冊。投資1.6億元、建築面積4.3萬平米的新圖書館即將投入使用。建有電子文獻檢索中心、高速寬頻校園教育科研網、多功能體育館和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擁有一所集醫療、教育、科研、預防為一體的三級甲等附屬醫院。學校是江蘇設有出版社的7所高校之一。
2008年以前校徽
學校辦學特色鮮明,工科優勢明顯,在長期的辦學實踐過程中積淀形成了「秉承為農服務辦學傳統,堅持走工科院校為農服務道路」的鮮明特色,構建了工科、生命醫葯、理學、經管、人文五大學科板塊,形成了重點突出、交叉滲透、板塊聯動、優勢互補的綜合性大學學科格局。
學校秉承「博學、求是、明德」校訓,始終堅持把培養具有全面素質的創新型人才作為根本目標,牢固確立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優化人才培養模式,著力提升大學生的創新思維、科學精神、文化素質和實踐能力,歷屆畢業生都以基礎實、知識寬、素質高、能力強,肯干、能幹、實干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學校多次在全國英語、數學、物理、力學、計算機等競賽以及「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取得好成績。學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國本科教學工作優秀學校」,被江蘇省政府授予「江蘇省文明單位」,校團委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五四紅旗團委」。新校徽
學校高度重視科技工作。近年來共有400餘項成果獲國家和部、省級科研成果獎,近200項成果獲國家專利。年到帳科技經費總額列全國高校前50位,專利申請、授權數列全國高校43位。學校在2003年中國科技事業單位自主知識產權競爭力排行榜中名列第44位,學校躋身「中國專利江蘇十強院所」。
目前,學校全體師生員工正緊緊抓住經濟、社會及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堅持教學質量優先、拔尖人才優先、強勢學科優先、自主創新優先,提升內涵、強化特色,凝心聚力、開拓創新,為把學校建設成為以工科為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若干學科國內一流的高水平、開放式教學研究型綜合性大學而努力奮斗!
[編輯本段]科研概況
學校堅持「教育創新、科技強校」的指導思想,堅持「以人為本,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工作原則,積極構建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究互為支撐,傳統特色和前沿領域共同發展,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相得益彰的科研格局,通過創新機制,獎勵冒尖,形成一批結構合理、團結奮斗、朝氣蓬勃、求真務實的科技團隊,在激發科技活力的同時,為教學改革、隊伍建設、人才培養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江蘇大學組建以來,學校堅持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並重,一方面高度重視、重點扶持原創性基礎研究,先後獲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縱向科研項目,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在國家及部省級科研項目的數量和類別、科研成果獎的數量和層次、申請與授權專利的數量與質量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另一方面,學校還高度重視科技工作主動服務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積極參與西部開發、南水北調、沿江開發等國家、省重大工程項目,為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科技進步作出了積極貢獻。
[編輯本段]綜合實力
2008年中國大學綜合排名第79,2008中國大學工學100強排名第59,2008中國大學管理學100強排名第84,
自從2006年起,江大已經連續三年獲得一篇「全國百優博士論文」。其中,在江蘇各大高校中,僅有南京大學,中國礦業大學,江蘇大學連續三年上榜。
2008年
江蘇大學(1篇)
學科: 食品科學與工程
作者: 鄒小波 指導教師:趙傑文
2007年
江蘇大學(1篇)
學科: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作者:仇寶雲 指導教師:袁壽其
2006年
江蘇大學 (1篇)
學科:機械工程
作者: 周 明 指導教師:蔡 蘭
教育部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從1999年啟動以來,至今已舉辦10屆。由於該評選強調科研創新性,而且篩選程序極其嚴格,各高校都將獲獎篇數作為衡量博士生培養質量高低的重要指標之一。
學校領導
袁壽其 江蘇大學校長、黨委常委
袁壽其,上海市人,中共黨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江蘇省人大代表。1980年就讀於鎮江農業機械學院,1984年獲學士學位;1990年畢業於江蘇工學院,獲碩士學位;1995年畢業於江蘇理工大學,獲博士學位;1995年至1996年在英國Cranfield University作高訪。歷任江蘇工學院排灌機械研究所副所長,江蘇理工大學流體機械工程技術中心主任,校研究生部主任。2001年8月任江蘇大學副校長,2006年12任江蘇大學校長。先後獲得江蘇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留學回國人員先進個人等表彰。
長期從事排灌機械工程和流體機械工程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曾主持完成國家863項目、國家自然基金、國家「九五」科技攻關、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基金、江蘇省青年基金、江蘇省自然基金等國家和省部級課題30餘項。目前主持國家863項目、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等課題4項。在《農業工程學報》、《機械工程學報》等雜志和美國ASME學術討論會等發表論文220餘篇,被SCI和EI收錄85篇。出版專著1部,參編2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部級二等獎12項、三等獎3項。申報及授權國家專利10項。1995年被列為原機械部高校跨世紀學科帶頭人;1998年獲江蘇省青年科技獎;2001年被評為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006年被評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7年被列為江蘇省「333工程」中青年首席科學家。現為國家重點學科流體機械及工程學科帶頭人。兼任中國農業機械學會副理事長兼排灌機械分會理事長、中國機械教育協會熱能與動力工程教學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流體工程分會副理事長兼泵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排灌機械》主編、《江蘇大學學報》(自然版)主編、《農業機械學報》副主編、《機械工程學報》編委、《流體機械》編委等。培養和指導博士後4名、博士生23名、碩士生36名,其中1篇論文被評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5篇論文被評為江蘇省優秀博士、碩士論文。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范明 江蘇大學黨委書記
范明,江蘇金壇人,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蘇省黨代表,江蘇省人大代表,江蘇省人大法制委員會委員。1982年1月畢業於江蘇工學院;1987年7月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2003年畢業於河海大學,獲管理學博士學位。歷任江蘇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副書記(主持工作),校學生工作處處長,校學生工作部部長,江蘇省阜寧縣人民政府科技副縣長。1995年7月任江蘇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2001年8月任江蘇大學副校長,2002年1月任揚州大學黨委書記,2008年6月任江蘇大學黨委書記。先後被表彰為上海市優秀畢業生、原國家機械工業部教書育人優秀獎、江蘇省優秀科技副縣長。
長期從事管理科學的教學研究工作。先後在 《管理世界》、《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理論版、《中國軟科學》、《管理現代化》、《中國高等教育》等雜志發表論文50餘篇,出版專著6部,主持完成省部級課題8項,並獲江蘇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江蘇省高等教育科研成果二等獎1項,江蘇省人民政府優秀社科成果三等獎2項,江蘇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

[編輯本段]師資力量
學校師資隊伍雄厚。現有教職工4500餘人,專任教師1950餘人,具有高級職稱的1100餘人,其中教授300餘人,特聘兩院院士7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人,全國優秀教師9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首席科學家1人,博士生指導教師150餘人。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日本理化學研究院院長野依良治教授受聘為我校名譽教授。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34100人,其中本科生29200人,碩士研究生4300人,博士研究生600人。網路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㈩ 江蘇大學的排名

江蘇大學在《中國管理科學院》排名國內41名,ESI排名江蘇大學歷年處於40名至58名之間,軟科排名江蘇大學位列國內第50名,校友會排名對江蘇大學不太友好國內88名,QS排名江蘇大學位列中國高校61名,USnews排名中國第88名。此外在國內各大競賽獎項等排名江蘇大學表現均非常出色,基本是國內前50名。目前江蘇大學有7個學科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盡管因為機械工業部拆分等歷史問題未能進入211工程建設,但學校作為老牌部屬高校和國家重點大學(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88所重點大學之一),綜合實力相當於211高校前列。
江蘇大學(Jiangsu University)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位列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首批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全國「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全國本科教學工作水平優秀高校、首批全國來華留學生質量認證高校。
江蘇大學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02年劉坤一、張之洞等創辦的三江師范學堂,南京大學、南京工學院等校續其弦歌,1960年由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分設獨立為南京農業機械學院,次年遷至鎮江並更名為鎮江農業機械學院(鎮江為民國時江蘇省省會),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88所重點大學之一,1981年成為全國首批碩士、博士學位授予單位,1982年及1994年先後更名為江蘇工學院和江蘇理工大學,2001年8月與鎮江醫學院、鎮江師范專科學校合並組建江蘇大學,作為國內最早設立農機專業、最早系統開展農機教育的高校,培養了全國第一批農機本科、碩士和第一位農機博士。 此外江蘇大學也是國內最早開設醫學檢驗專業的高校。
截至2020年3月,學校佔地面積3000餘畝,建築面積120萬余平方米,設有研究生院和25個學院,93個本科專業,有1所直屬三級甲等醫院,在校生37600餘人,專任教師2600餘人;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7個學科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
江蘇大學在《中國管理科學院》排名國內41名,ESI排名江蘇大學歷年處於4058名之間,軟科排名江蘇大學位列國內第50名,校友會排名對江蘇大學不太友好國內88名,QS排名江蘇大學位列中國高校61名,USnews排名中國第88名。此外在國內各大競賽獎項等排名江蘇大學表現均非常出色,基本是國內前50名。目前江蘇大學有7個學科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盡管因為機械工業部拆分等歷史問題未能進入211工程建設,但學校作為老牌部屬高校和國家重點大學(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88所重點大學之一),綜合實力相當於211高校前列。

閱讀全文

與江蘇大學教學成果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招商地塊南側公共服務項目批前公示 瀏覽:208
盤錦公交投訴電話 瀏覽:607
馬鞍山到宿遷汽車時間 瀏覽:215
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 瀏覽:813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
警察管詐騙叫民事糾紛 瀏覽:650
馬鞍山胡駿 瀏覽:110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