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中國在疫情中的科研成果

中國在疫情中的科研成果

發布時間:2021-03-24 12:37:06

1. 中國在醫學上誕生了哪些重大科技成果

1、脊髓灰質炎系列疫苗的研製及應用:讓脊灰與中國兒童絕緣

2000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WHO)西太平洋區域消滅脊髓灰質炎證實委員會宣布中國為無脊灰狀態。這是繼全球消滅天花之後,世界公共衛生史上又一偉大業績。

由於我國政府的大力推廣及免疫規劃策略的實施,自1994年10月以來,全國未有由本土野毒株引起的病例報告,曾被醫學界稱為「威脅兒童生命和健康的最大殺手」的小兒麻痹得到有效控制。

2、全國控制和基本消滅麻風病:向恐懼和絕望宣戰

麻風病,一個曾經讓人談之色變、聞風喪膽的重大傳染病,如今已難覓蹤跡。1957年,為防治在我國多地大面積流行的麻風病,中國醫學科學院成立了皮膚病研究所,根據我國麻風病流行情況,與國家的發展戰略密切結合。

在幾代人的共同努力下,提出了符合我國麻風病流行情況的防治策略、技術和措施,並取得顯著成果。

3、根治絨毛膜上皮癌化學療法的創建與推廣:從死亡率90%到治癒率90%的顛覆性突破

北京協和醫院向陽教授帶領團隊對絨癌耐葯機制、耐葯標志物篩查和耐葯逆轉等開展了深入研究,並對耐葯與危重病例的治療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綜合治療方法,使耐葯及危重絨癌病人的治療效果得到顯著提高,完全緩解率達70%以上,治療效果達國際領先水平。

4、屠呦呦發現了青蒿素,開創了瘧疾治療新方法

屠呦呦團隊與中國其他機構合作,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並從《肘後備急方》等中醫葯古典文獻中獲取靈感,先驅性地發現了青蒿素,開創了瘧疾治療新方法,全球數億人因這種「中國神葯」而受益。

以青蒿素為基礎的復方葯物已經成為瘧疾的標准治療葯物,世界衛生組織將青蒿素和相關葯劑列入其基本葯品目錄。

5、難治性心血管疾病的臨床救治體系

以冠心病、瓣膜性心臟病和復雜先天性心臟病為代表的心血管疾病是我國的第一大病,也是第一致死病因。近60年來,隨著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的創建和發展,我國心血管疾病的救治水平和防治體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阜外醫院幾代人對建立心血管疾病救治體系進行了大量開創性工作。

參考資料來源: 中國科技網-中國醫學科學院建院60周年 十大科技成就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報道屠呦呦獲諾貝爾獎

2. 在此次疫情中,李蘭娟院士做出了什麼貢獻

2020年的一場病疫,讓我們記住了無數的"逆行者",更記住了兩位德高望重的老人:84歲的鍾南山爺爺,73歲的李蘭娟奶奶。

"李蘭娟口罩下的勒痕"一度占據了熱搜榜單很久,這位慈眉善目又雷厲風行的奶奶,是這場疫情中的靈魂人物之一。

2月4日,李蘭娟抵達武漢的第三天,她的團隊發現了"阿比朵爾、達蘆那韋能有效抑制病毒。"這無疑,是一項重大突破。可是,臟水也隨之而來,矛頭直指李蘭娟。

"我沒有時間對付這些謠言。"李蘭娟在接受訪問時,只是匆匆地說了這樣一句話。謠言止於智者,在李蘭娟看來,這些謠言總會不攻自破,與新冠肺炎爭分奪秒的關鍵時刻,決不能浪費在這些無聊的謠言上。

有些人把自己看得比一切都重要,而李蘭娟把病人看得比自己更重要。夜以繼日地對新冠肺炎病毒進行研究,不顧疲憊地進入"紅區"探視病情,在李蘭娟的人生字典上,對自己的標記永遠是一個醫生。

3月31日,李蘭娟院士團隊撤離武漢,但她依舊繼續關注著疫情。無症狀感染者應該怎樣管理和治療?會不會出現第二波疫情?這些問題李蘭娟都還在和她的團隊一起研究並給出合理化建議。

李蘭娟院士就像披甲上沙場的巾幗英雄一樣,值得人們尊敬。

3. 中國在抗擊疫情過程中都採取了哪些舉世矚目的行動

第一階段:

迅即應對突發疫情(2019年12月27日至2020年1月19日)湖北省武漢市監測發現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容,中國第一時間報告疫情,迅速採取行動,開展病因學和流行學調查。

第二階段:

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勢頭(1月20日至2月20日)全國新增確診病例快速增加,中國採取阻斷病毒傳播的關鍵一招,堅決果斷關閉離漢離鄂通道,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全面打響。

第三階段:

本土新增病例數逐步下降至個位數(2月21日至3月17日)中共中央作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序復工復產重大決策。

第四階段:

取得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決定性成果(3月18日至4月28日)以武漢市為主戰場的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基本阻斷,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解除,武漢市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第五階段:

全國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4月29日以來)境內疫情總體呈零星散發狀態,局部地區出現散發病例引起的聚集性疫情,境外輸入病例基本得到控制。

4. 除開在抗擊疫情方面有突出貢獻,鍾南山院士還有什麼科研成果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爆發之後,84歲高齡的鍾南山院士在第一時間就趕往武漢,因為時間緊迫,他還是在高鐵上隨便找了一個靠近餐車的位置,爭分奪秒,在高鐵餐車上面研究文件。鍾南山院士的出現,彷彿一劑社會情緒的鎮定劑。在民眾眼裡,他代表正直,代表科學,代表權威。鍾南山院士對抗擊新冠肺炎有著巨大的貢獻,不過,他不僅僅是在抗擊疫情有突出貢獻,他在其他領域也是得到豐碩的科研成果。

鍾南山院士多次獲得中國國家、省市各級科研成果,在2005年獲中國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4年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特等獎,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並獲得了廣東省和廣州市科技進步個人特等獎。2003年獲何梁何利科技獎。

5. 如何看待中國疫情防控成果重要分論點

如何看待中國疫情防控成果重要分論點。疫情防控的成果重要分論點。我們國家要堅持疫情防控工作。

6. 中國抗擊疫情的成果如何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的重大價值

中華民族淵源流長的歷史激盪著興旺與苦難,多難興邦讓這個國家和民族日益堅強。疫情肆虐,頑強抗擊,採取果斷措施,方法科學嚴謹,有條不紊的應對突如其來的公共衛生事件,打響了全民戰役。
公開透明高度負責讓這場新冠疫情得到快速的控制。每一天新增確診病例,每一位疑似病例隨時隨刻向社會公開,在網路公布,讓人民知曉。每一天的實時動態就是抗擊疫情的無聲宣言,時時刻刻警醒著社會上的每一人,本著公開、透明、負責的態度,是抗擊疫情的重要手段。我國將疫苗研製、診療方案的科研動態及時公布,是對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高度負責,是穩定社會心態的重要舉措。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中華民族,天下一家。當武漢封城消息震驚世界,我國各省卻在積極籌備醫療物資等用品全力支援武漢。各省的「英雄兒女」、「白衣天使」紛紛奔赴前線,救死扶傷。他們建築起來火神山、雷神山醫院,他們救助了一個又一個被病毒侵襲的患者,他們一直守護著路口、大門和各個通道,他們用自己的血肉築起了堅固的城牆。他們從一開始,就已經和這場病毒開始了生死較量。
抗擊疫情,人人有責。抵抗新冠病毒,沒有人會是旁觀者。組織動員群眾,竭盡全力降低疫情傳播的人群數量,全力以赴對生活的居住地消毒殺菌,充分發揮網路宣傳自我保護的高效作用,認真落實全民動員、聯防聯控的重要要求。全民都是護衛者,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每一個人都要為抗擊疫情提供力所能及的力量。
疫情之下,沒有人能獨善其身,同舟共濟,才能贏得明天,中華民族是一個團結頑強的民族,我們要努力克服當前困難,才能共創美好的明天

7. 這次疫情 我國取得了一定成績這其中創新創造成果有哪些

我國在信息技術科研開發方面取得豐碩成果,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全面進入自主創新階段,重大成果不斷涌現。吳基傳介紹說,我國集成電路直追世界先進水平,已具備0.25微米晶元設計開發和0.18微米晶元規模生產能力,以「方舟」、「龍芯」為代表的高性能CPU晶元開發成功,標志著我國已掌握產業發展的部分重大核心技術。許多軟體技術已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計算機開發生產水平也已進入國際前列

8. 在疫情前線的段正澄院士去世,他為國做了哪些巨大貢獻

2019年年底,中國武漢爆發了新型冠狀病毒,中國各地的科學家紛紛奔赴前線,做貢獻,可是無情的病毒,悄悄的侵入了抗擊前線的醫護人員,還有專家,這次疫情中國經濟也受到影響,國家損失了不少錢,也損失了中國的大功臣。他的一生的時間都花在了科研上,他的去世,是國家的巨大損失。因為疫情,無數的人從年前到現在一直堅守崗位,他們休息時間極短,非常辛苦,醫生大年三十也在醫院,警察大年三十還在堅守。經過此次疫情中國人眾志成城抗擊疫情,一切聽從安排,不為國家添亂,如果不是疫情我們早就開始上課了,該上班的也上班了,希望疫情趕緊過去地球母親快快好起來,我已經不想再看見再有人無辜的死於病毒,真的太恐怖了,每一個人都是家裡的重要成員這該對一個家庭一個國家要有多大的影響,所以之後希望大家可以管好自己不要亂吃野味。

閱讀全文

與中國在疫情中的科研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招商地塊南側公共服務項目批前公示 瀏覽:208
盤錦公交投訴電話 瀏覽:607
馬鞍山到宿遷汽車時間 瀏覽:215
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 瀏覽:813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
警察管詐騙叫民事糾紛 瀏覽:650
馬鞍山胡駿 瀏覽:110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