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突破成果轉化瓶頸
在當前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科學技術已成為關鍵因素。近年來,在國家及地專方各級政府的大屬力支持引導下,高校科技成果發明數量和實際應用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但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率、貢獻率還有很大差距。高校作為科研人才和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場所,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創新科研方式,面向市場需求,提高科研成果的實際應用水平,形成教學與科研相互促進,科技成果與市場主體緊密結合的良性發展局面。
Ⅱ 成果內容以及研究方法有何特色,有何突破,有何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
1、先確立一個論點。全文圍繞這一論點展開論證。對「開卷有益」這種說法,既不能全盤否定,寫駁論文;也不宜全盤肯定,寫成立論文。因為這種說法既有它正確的一面。又有它不夠全面的地方,所以對這個看法要採取「一分為二」的方法進行分析,肯定其有益的一面,否定其有害的一面,從中總結出正確的論點來。只有這樣才能對這一說法作出合乎事實的評價,最終達到以理服人的目的。 2、運用「一分為二」的方法進行分析,要防止出這樣一個毛病:自相矛盾。一會兒說開卷有益,一會兒說開卷有害,令人不知所雲。為了避免這種現象,文章中還要將二者的聯系點明,才算把道理真正說透。 3、從論證方法看,如果所讀的書是壞書,則開卷未必有益,這里可以採取例證法,並輔之以引證法和喻證法,用前幾年社會上黃書泛濫成災毒害青少年作為事實論據,用名人名言作為理論論據,充分論證黃書的害處和讀好書的益處。在此基礎上,再把這兩者辯正地統一起來。說明我們中學生既要多讀書,又要慎重地加以選擇、讀好書。這樣從正反兩方面進行論證,就將問題說得比較全面而深刻,文章也就具有了不可辯駁的邏輯力量。 導思:這是一篇給材料作文。該題雖然規定了作文題目,但仍給學生思維留下了很大的空間,從文體來看,寫議論文是最好的選擇。學生可以從是非觀、處世態度、治學精神等方面談自己的看法,闡述自己的見解和主張。要寫好議論文,必須做好以下三點: 1、確定論點。根據命題提供的材料,可從不同角度提煉出諸多觀點,但短短600字的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一定要選准一個論點充分論證。 2、選好論據。論據能起到充分證明論點的作用,論據選擇要遵循兩個原則:①真實確鑿,不能有虛假成分;②具有典型性,有說服力,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3、組織好論證結構。最常用的結構一般為「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Ⅲ 怎樣使測試工作取得突破性的成果(請大家給點建議)
您好我來解答您的問題1.你的理念和宏願上講出了產品質量第一位是首當其沖的,版也是理所當然權要為核心的問題點。這點必須要做到很好。2.從我了解的貴公司的測試人員的不完整性及技術方面的缺陷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對於這樣的問題,不知貴公司是否有可行的培訓研究計劃。3.選擇合適的軟體測試也是要解決的問題,不能識別只能說明你沒找到合適的,而不是沒有。4.本人不是從事軟體測試的,但是研發產品和測試產品都是家常便飯,良好的工作態度是能把事情做好的首要素質。所以每天都要保持微笑。給自己一個好的心情喔!回答完畢。請給分。
Ⅳ 聽說北京譽美腎病醫院還獲得了國家重點專科成果突破獎
是,三級甲等中西醫結合醫院,能醫保報賬。
Ⅳ 突破點在哪
第一問是送分的就不說了~
第二問還是有點難度,突破點在如何做輔助線內,思路是讓AB+AF變到容一條線上便於與CF比較。
方法:連接DG,與CE相交於O,連接BO。
很顯然我們可以看出角BDO是45度,BO=CO,所以現在我們只需要證明三角形ABD全等於三角形BOD就可以間接證明出AF=FO, AB=BO=CO,因此很顯然FO+CO=AF+AB=CF,得證。
中間過程需要倒一倒角,這個我就懶得寫了,反正你要求的突破點我已經給你了。
Ⅵ 如何找准著力點與突破點,全力推進精準扶貧
准著力點 推進精準扶貧
農村扶貧
明年將啟動「百村萬戶」行動,倒排100個相對貧困村,確定10000戶相對貧困戶。同時,把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成為扶貧開發的重要載體。
城市扶貧
進一步深化北城改造,改善低收入群眾生活,為低收入群眾創造更多發展空間和更好的生活條件。大力實施「創業天府」行動計劃,為城市貧困人口創造更多發展機會。
對口支援
作為全省經濟發展的排頭兵,成都的職責決定了既要管好自家「責任田」,還要擔當起全省扶貧攻堅排頭兵的責任。
市民高婆婆最近心情特別好,因為不久後,她將告別居住多年的老房子,搬進新居。11月22日,中車汽修(集團)成都7436工廠片區(含八一服裝廠、紅旗橡膠廠宿舍)棚戶區自主改造項目拆遷動員大會在錦江區菱窠路小學舉行,項目搬遷工作正式啟動。
棚戶區改造將為低收入群眾創造更多發展空間和更好的生活條件,這是我市高標准推進扶貧開發的重點工作之一。
省委十屆七次全會提出,打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3+10」組合拳,讓貧困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在「減少相對貧困」的征程上,我市將根據實際,以更高標准瞄準農村扶貧、城市扶貧、對口支援三大目標,推進「三駕馬車」並進,深化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
找准攻堅突破點
一系列精準扶貧項目將啟動
省委、市委關於新一輪扶貧開發的重心,聚焦在「精準」二字。為此,我市將啟動一系列精準扶貧項目,徹底改變低收入人群的生活狀態。
在農村扶貧方面,我市明年將啟動「百村萬戶」行動,按照2014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10000元的標准,倒排100個相對貧困村,按照201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本區(市)縣同期水平50%的標准,確定10000戶相對貧困戶。同時,將把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成為扶貧開發的重要載體,一方面要堅持小規模、組團式、微田園、生態化的理念,科學制定貧困村的新村建設規劃;另一方面,著力培育糧油、茶葉、葯材、果蔬、水產等特色「天府農產品」,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與此同時,「互聯網+農業」創新創業行動計劃,也被寫入新一輪扶貧開發計劃之中。
在城市扶貧方面,將進一步深化北城改造,改善低收入群眾生活。由於城市貧困人口零星分布於棚戶區、城中村和老舊院落等特殊區域,我市將著力聚焦城市貧困,以深化北城改造為龍頭,全面推進棚戶區、城中村(城邊村、城郊村)、老舊院落、老舊市場和小城市、老舊小城鎮改造,加快城市有機更新,破解城市二元結構,為低收入群眾創造更多發展空間和更好的生活條件。同時,我市還將依託城市形態的有機更新,同步推進城市業態的有機更新,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大力實施「創業天府」行動計劃,為城市貧困人口創造更多發展機會。
強化對口支援
擔當起扶貧攻堅排頭兵重任
作為全省經濟發展的排頭兵,成都的職責決定了既要管好自家「責任田」,還要擔當起全省扶貧攻堅排頭兵的責任。在此之前,我市錦江區、成華區、龍泉驛區等10個區縣,已分別對口支援甘孜州10個縣。截至2015年6月,已有8.72億元援助資金足額劃入共管賬戶,助推藏區民生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並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按照我市扶貧開發工作部署,接下來成都幫扶甘孜的關鍵點,將是大力推進甘孜州實現自身的「造血」功能。為此,我市將通過對口支援項目,支持甘孜州發展壯大特色旅遊、藏區農牧業、特色加工業等藏區優勢產業;開展聯合招商、引導成都企業到對口支援地區投資,以重點產業發展項目為載體,將當地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發揮成都產業、信息、物流、市場優勢,加快規劃建設「成甘工業集中發展區」等,努力打造「飛地園區」新樣板。
為了讓阿壩州也搭上成都發展的「快車」,我市提出將大力推進與阿壩州「聯動式」發展。除了提出要將成阿工業園打造成「飛地園區」示範標桿,成都還將與阿壩州樹立「利益共同體」的理念。在此理念下,雙方將以同塑旅遊「大品牌」、同推旅遊「大線路」、同優旅遊「大環境」的方式,展開區域旅遊合作,共興旅遊產業,帶動阿壩州的貧困戶脫貧、普通老百姓致富。
Ⅶ 現代技術的成果到底靠的是哪幾項技術和物理的突破和發展
就說電腦。
成像需要電子在磁場中偏轉的知識,還有,網路信號的使用是在法回拉利電磁感應定律答理論的基礎上得以實現的。
我只是個高中生,懂的不是很多。但,我知道,物理才是決定科技產品產生革命性變化的因素。至於化學找個什麼材料啊,數學設計個什麼程序啊,那都算不了什麼。
Ⅷ 如何理論突破首創成果
飛機速度的提高依然困難重重。最大的攔路虎便是「音障」問題。所謂音障,是在飛機的速度接近音速時開始產生的,這時飛機受到空氣阻力急劇增加,飛機操縱上會產生奇特的反應,嚴重的還將導致機毀人亡。渦輪噴氣發動機的研製成功,沖破了活塞式發動機和螺旋槳給飛機速度帶來的限制,但卻過不了「音障」這一關。
奧地利物理學家伊·馬赫曾在19世紀末期進行過槍彈彈丸的超音速實驗,最早發現了擾動源在於超音速氣流中產生的波陣面,即馬赫波的存在。他還將飛行速度與當地音速的比值定為馬赫數,簡稱M數。M小於1,表示飛行速度小於音速,是亞音速飛行;M數等於1,表示飛行速度與音速相等;M數大於1,表示飛行速度大於音速,是超音速飛行。
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受空氣溫度的影響,數值是有變化的。飛行高度不同,大氣溫度會隨著高度而變化,因此音速也不同。在標准大氣壓情況下,海平面音速為每小時1227.6千米,在11000米的高空,是每小時1065·6千米,於是科學家採用了馬赫數來表達飛行速度接近或超過當地音速的程度。
各種形狀的飛行物體,在速度接近或超過音速時,受力情況怎樣?眾多的空氣動力學家和飛行設計師們集中力量攻克了這個課題。
我國著名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名譽校長沈元教授,當時在探索從亞音速到超音速的道路上,做出過突出的貢獻。
1945年夏天,沈元以博士論文《大馬赫數下繞圓柱的可壓縮流動的理論探討》通過了答辯,在倫敦大學接受了博士學位。他的論文用速度法,證實了高亞音速流動下,圓柱體附近極限線的存在。他從理論上和計算結果上,證實了高亞音速流動下,圓柱體表面附近可能會出現正常流動的局部超音速區。
這就意味著,只有在氣流馬赫數增加到一定數值時,圓柱體表面某處的流線,才開始出現來回折轉的尖點,這時正常流動就不復存在。這一研究結果顯示了在繞物體流動(如機翼)的高亞音速氣流中,如馬赫數不超過某一定值,就可能保持無激波的、含有局部超音速區的跨音速流動。它針對當時高速飛行接近音速時產生激波的問題,從理論上揭示出無激波跨音速繞流的可能性。
沈元的這項研究,第一次從理論計算上,得出高亞音速繞圓柱體流動的流線,得出它的速度分布,以及在某一臨界馬赫數以下,流動可以加速到超音速而不致發生激波的可能性。通過這方面的研究,可以掌握高速氣流的規律,了解飛機機體、機翼形狀和產生激波阻力之間的關系,探索是否可能讓飛機在無激波的情況下接近音速,從而為設計新型高速飛機奠定理論基礎。這是一項首創性的成果,對當時航空科學在高亞音速和跨音速領域內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結構改進突破「音障」
面對重重困難,科學家們進行了無數次的研討和實驗。結果發現,超音速飛機的機體結構同亞音速飛機大有不同:機翼必須薄得多;關鍵因素是厚弦比,即機翼厚度與翼弦(機翼前緣至後緣的距離)的比率。對超音速飛機來說,厚弦比就很難超過5%,即機翼厚度只有翼弦的1/20或更小,機翼的最大厚度可能只有十幾厘米。而亞音速的活塞式飛機的厚弦比大概是17%。
超音速飛機的設計師必須設計出新型機翼。這種機翼的翼展(即機翼兩端的距離)不能太大,而是趨向於較寬、較短,翼弦增大。設計師們想出的辦法之一,是把超音速機翼做得又薄又短,可以不用後掠角。另一個辦法是將機翼做成三角形,前緣的後掠角較大,翼根很長,從機頭到機尾同機身相接。
美國對超音速飛機的研究,集中在貝爾X-1型「空中火箭」式超音速火箭動力研究機上。X-1飛機的翼型很薄,沒有後掠角。它的動力採用液體火箭發動機。由於飛機上所能攜帶的火箭燃料數量有限,火箭發動機工作的時間很短,因此不能用X-1飛機自己的動力從跑道英國設計的第二代超音速運輸機上起飛,而需要把它掛在一架B-29型「超級堡壘」重轟炸機的機身下,飛到高空後,再把X-1飛機投放下去。X-1飛機離開轟炸機後,在滑翔飛行中,再開動自己的火箭發動機加速飛行。
1946年12月9日,X-1飛機第一次在空中開動其火箭動力試飛。
1947年10月14日,美國空軍的試飛員查爾斯·耶格爾上尉駕駛X-1飛機完成人類航空史上這項創舉,耶格爾從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飛得比聲音更快的人。耶格爾駕駛X-1飛機在12800米的高空,使飛行速度達到1078千米/時,相當於M1.015。
在人類首次突破「音障」之後,研製超音速飛機的進展就加快了。以美國和前蘇聯為代表,各國在競創速度記錄方面展開了競爭。
Ⅸ 科學上的許多重大突破,都是一點點細微的成就積累起來的.英語怎麼說
科學上的許多重大突破,都是一點點細微的成就積累起專來的。
A lot of breakthroughs in science field are built up through accumulation of daily achievements.
Many quantum jumps amongst science circle are accumulated by achievements bit by bit.
Many a key scientific breakthrough is piled up by little achievements.
。。屬。
供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