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國家林業科技推廣成果庫

國家林業科技推廣成果庫

發布時間:2021-02-09 17:27:38

A. 葯用金銀花有哪些好的品種

各種金銀花都有葯用價值,只是含的葯用成分不盡相同,樹型金銀花「金花3號」它的葯用價值比較大,它綠原酸的含量大於其他品種,綠原酸含量:5.5%以上,葯典里規定1.5%,木樨草苷:0.16%,2011年葯典里規定0.05%。
楊凌金山農業公司成功選育出的樹型金銀花「金花3號」是目前國內金銀花品種中的優良品種,被入選國家林業科技推廣成果庫,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被陝西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為「林木良種」,經專家評審認為:「技術創新點突出,綜合效益顯著,達到金銀花育種研究的國內領先水平; 榮獲第二十二屆楊凌農業高新技術成果博覽會「後稷獎」;被陝西省科學技術廳確認為陝西省科學技術成果。
樹型金銀花「金花3號」葉大、厚、花蕾碩大、徒長枝少,節間短,生長快,50天可長到0.5厘米粗;產量高,產量是傳統金銀花品種的2倍。花蕾中綠原酸含量等有效成分比親本大幅提高30%。
金銀花-金花3號:葉片蠟質層厚而多,根系發達,具有極強的抗旱、耐瘠薄能力,具有很強的水土保持、防風固沙能力; 適應性強,耐嚴寒、耐鹽鹼,平地、山坡地均可栽植金銀花。 莖葉粗大,葉色濃綠,光合作用強,莖葉絨毛粗硬而長,尤其金銀花幼葉絨毛粗長,極抗忍冬圓尾蚜,抗逆性強。

「金花3號」易管理、採收省工,產量高,樹壽命長達40年。每畝栽植220株,當年栽植當年見效,3年進入盛產期,畝產金銀花達260公斤以上,一年開5茬花,畝投資500元左右,畝效益達20000元以上。

B. 國家科技成果資料庫的文章怎麼下載

我也想下,但是說是欠費,怕是要收費吧!

C. 中國發布林業科技成果有何亮點

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5日發布了5項林業科技成果。其中一項關於森林對PM2.5調控作用的研究顯示,針葉林對PM2.5等顆粒物的沉滯效果更顯著。

近年來中國頻繁遭遇大范圍的霧霾污染,有效調控和消除PM2.5等顆粒物是急需解決的重大環境問題。森林被譽為「地球之肺」,在防霾治污方面有其獨特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了釐清森林對PM2.5等顆粒物的調控作用,原國家林業局於2013年1月啟動了國家林業公益性行業重大科研專項「森林對PM2.5等顆粒物的調控功能與技術研究」。

此外,不同樹種滯留PM2.5等顆粒物有能力差異,多數針葉樹種的滯塵量高於闊葉樹種。滯塵能力較強的前十種為雪松、白皮鬆、油松、圓柏、側柏、紅松、欒樹、丁香、山桃、刺槐。

研究還顯示,森林能夠有效調控PM2.5等顆粒物的最佳半徑是3000m,森林對PM2.5等細顆粒物下午的阻滯效率高於早上,建議人們在城市森林晨練變成下午鍛煉。

來源:中國新聞網

D. 葯用金銀花哪個品種好

1、最好就是忍冬,大毛花這個品種葯效最好,我給你看看我養的圖,就是大毛花,葯典叫忍內冬的植物,我自己養容的,藤本壯,野生金銀花,缺陷是,花期集中,花量少,但是葯效這種是最好的,並且廣州養,其實,金銀花,葯典寫明,不區分地區的,實際上,廣州的華南植物園就有,有金銀花,山銀花,如果廣州的朋友,可以去華南植物園的葯園鑒別下。權威的專家鑒定過。有牌的。

2、千萬不要買樹狀,或者是紅色,或者不是我這種毛特別多的金銀花,最佳品質就是沒開花的時候採集,越新鮮越好,缺陷是太貴了。

3、我這個品種,也可以泡茶,但是具體的,最好不要吃太多,畢竟是葯,凡葯三分毒,小量問題不大,我自己都喝的。如果泡茶,要求沒那麼高,山銀花也是可以的。如果不錯的,麻煩幫忙點個贊。

4、如有錯誤的,請舉出具體例子,最好發圖回復,謝謝。

E. 國家科技成果轉化有分公司嗎

福建沿海屬亞熱帶海洋和大陸架淺海,海洋優勢十分明顯。海域面積.6萬平方公里,比陸地面積大12.4%;海岸線長3752公里,居全國第二位。全省水深200米以內的海洋漁場面積12.51萬平方公里,淺海灘塗可利用養殖面積達225萬畝;已知的海洋魚類745種,貝、藻,魚、蝦種類的數量居全國前列。福建陸域水系密布,為發展淡水漁業提供了良好條件。全省共有29個內河水系,663條河流,河流總長13569公里,較大河流有閩江、九龍江、晉江、汀江、木蘭溪、交溪,江河水域面積30.64萬公頃,通過近幾年來魚、蝦、蟹的放流增殖,現已成為我省淡水漁業捕撈基地。此外,全省有各種水庫101.4億立方米、湖泊2270公頃、池塘面積36801公頃以及各類墾區等大中型水面。【漁業經濟】2009年以來,全省漁業系統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按照中央關於擴大內需的部署要求,以服務保障為重點,積極調整漁業結構,切實提升漁業產業效益,促進漁民增收,扎實推動現代漁業建設。2009年全省漁業經濟總產值達1194.85億元,比增4.14%;增加值636.29億元,比增4.11%,佔全省GDP5.32%;漁民人均收入8291元,比增6.86%,比全省農民人均收入高出1611元;全省水產品總產量569.67萬噸,比增2.79%。【水產養殖】開展標准化水產養殖池塘建設改造工作,2009年累計完成4.09萬畝池塘標准化改(擴)建工作,投入資金超過2億元。積極創建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區(場),2009年新增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23個,並加強對已批準的26個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的指導和監督檢查,增強示範場的輻射帶動作用。開展全省水產技術推廣體系運行機制創新試點,繼續推進漁業「五新」推廣工作,推廣、指導面積近9萬公頃。強化重大水生動物疫病監控,加強養殖病害防治指導工作。2009年處理重大水生動物病害事件13起,通過有針對性地進行病害防治技術的跟蹤指導、咨詢、培訓以及科普宣傳,維護了病發區社會安定穩定。【海洋捕撈】切實增強我省外海捕撈開發能力,新開辟了閩東北、彭釣、東沙等外海漁場和省外東海外海、海南島漁場、濟州漁場等。2009年全省外海捕撈產量達91.99萬噸,占海洋捕撈總產量的44.89%,近內海產量從三十年前占捕撈產量的91.3%下降至2009年的55.11%。【水產品加工】2009年全省水產加工總量213.4萬噸,實現產值276億元,其中出口15.42億美元,繼續居我省大宗農產品出口首位,佔全國水產品出口額的14.3%,居全國第四位。項目建設持續推進,通過現代漁業發展項目、海洋漁業重點項目等,扶持水產加工項目建設,部分新、改、擴建加工項目陸續投產,帶動新增投資約15億元。品牌建設卓有成效,評審確定2009-2010年度省級水產產業化龍頭企業77家,31個水產品入選省名牌產品,14個水產品入選省著名商標,4家水產加工企業獲得省「品牌農業企業金獎」稱號。漁業標准化工作扎實開展,2009年共下達省級漁業地方標准制修訂任務12項,發布實施漁業地方標准13項。【水產品質量監管】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獲准籌建農業部漁業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東南沿海);投入420萬元扶持7個設區市局建設水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全省5個縣級水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建設項目獲得批准。加大執法檢查力度。扎實開展全省水產品質量安全整治暨執法年活動,強化養殖執法監管,全年產地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檢合格率為98.9%,7個設區市城區水產批發市場100%納入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大力推進無公害水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新認定無公害水產品產地76家、10.3萬畝,新認證無公害水產品80個、1.3萬噸。加強海水貝類養殖區域劃型和管理。目前全省已有12600多公頃的海水貝類養殖區域完成劃型工作,全年安排貝類有毒有害物質監控200批次。【休閑漁業】與廈門市政府、中國漁業協會共同舉2009中國(廈門)國際休閑漁業博覽會,加強休閑漁業產業合作與交流。聯合省體育局、寧德市人民政府、省釣魚協會成功舉2009海西「水鄉漁村」杯海之星磯釣賽。這是迄今為止全國規模最大的海釣比賽。加快推進我省水鄉漁村創建工作,與省旅遊局審定並公布了第二批水鄉漁村項目11個。截至2009年我省已先後公布了2批23家水鄉漁村,遍布22個縣(市、區)。【外向型漁業】積極推動閩台漁業合作。成功舉「2009海峽(福州)漁業周暨漁業博覽會」,參觀漁業博覽會的人流量超過8萬人次,參展和采購客商簽約貿易定單達8億元,取得了很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2009年出口台灣水產品4.18萬噸、金額2.51億美元,同比增幅高達62.65%和158.76%,台灣成為我省第二大水產品出口目的地。努力拓展國際市場空間,構建多元化的市場體系,水產品出口逆勢增長。全年全省水產品出口創匯額達15.42億美元,比2008年增長37.56%,我省成為全國水產品主要出口沿海省份中少數出口量和出口額均大幅增加的省份。【科技推廣】在科技產業化方面,實施「鮑種質改良優化及生態養殖工程技術」研究,進一步豐富我省鮑魚養殖品種結構,使福建鮑魚養殖產量穩居全國首位,約佔全國的68%。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充分利用6•18平台開展項目成果對接,共徵集到國內外海洋與漁業科研成果200項、精選海洋與漁業關鍵技術難題48項和企業技術需求31項,實現對接87項,總投資共計15.3億元。對接項目中,有30多項已落地實施,逐步轉化為現實生產力。2009年共有18項成果通過省部級鑒定和驗收,3項科技成果獲2009年度省科學技術獎,其中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深入開展漁業科技入戶示範工程,全省6個縣(市、區)共培育發展科技示範戶1146戶,輻射帶動漁戶21460戶。【防災減災】扎實推進海洋與漁業防災減災「百千萬工程」建設。加快「百個漁港」建設。晉江深滬、祥芝、連江黃岐中心漁港已建成;東山大澳中心漁港正在進行掃尾工作;惠安崇武中心漁港和莆田石城一級漁港項目正抓緊建設中;1個中心漁港、2個一級漁港、1個內陸漁港和1個漁政執法碼頭項目已獲農業部批准立項。頒布實施國內首個地方性的《漁港建設標准》,編制完成全省漁港建設布局規劃。著力防災減災。成立福建省海洋預報台,不斷拓展和完善海洋災害預警預報信息系統的建設,風暴潮漫灘預警輔助決策系統、赤潮預警系統、海面風浪流數值預報系統、海上突發事件應急輔助決策系統均已進入業務化運行,為防禦海洋與漁業災害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推進「萬艘漁船應急系統」建設。全省捕撈漁船共完成終端推廣29957台,實施率已達94.5%。至今通過系統已經成功實施海上漁業安全救助16起,被救漁船16艘,獲救漁民160多名,挽回直接經濟損失數千萬元,應急指揮系統在保障海上漁業安全生產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漁業安全管理】認真組織「漁業安全生產年活動」,深入開展漁業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產大檢查,共登臨檢查漁船約2.5萬艘次,組織漁業安全應急演練20場。開展全省性漁業安全宣講活動,成立省廳漁業安全宣講團和九個設區市局分團,開展大型漁業安全宣講活動52場、各類漁業安全座談會近350場、船東船長培訓班60期、「四小證」培訓班約90期,參加人數達5萬多人次。全年全省共發生各類漁業船舶水上事故57起,同比下降了17.4%,事故造成死亡失蹤35人,同比下降了22.2%,沉毀船25艘,同比下降了19.4%。【漁船信息化管理】實施「福建省海洋漁業船舶管理信息化系統」建設,實現漁船數據有效統一、合法規范、網上公開、信息共享、隨時查詢的信息化管理目標。全省漁船管理信息化系統建設分階段推進,截至2009年漁船信息化管理泉州試點實船核查工作已全部結束,並順利轉入系統試運行階段。寧德、福州兩市的實船核查工作進展順利。【漁業保險】通過與省財政廳、人保財險福建省分公司聯合下發通知,將政策性漁業保險工作任務層層分解到市、縣(區),切實把為民實事工作落到實處。全年全省沿海市、縣(區)共政策性漁工保險121675人,占應保漁工的93.27%,政策性漁工保險覆蓋面達93.27%;政策性漁船保險7647艘,占應保漁船的76.24%;政策性漁船保險覆蓋面達76.24%。共政策性漁業保險理賠939起,賠付2230.8萬元。【漁政執法】加大執法力度。扎實推動以「護漁2009」為重點的漁業執法行動,制定了量化指標,並要求各設區市建立常規化海上巡航機制。護漁行動期間,全省共出動執法船艇883航次、執法人員8813人次,登臨檢查漁船13101艘次,罰款165.36萬元,維護了正常漁業生產秩序。加大非法捕撈作業打擊力度,組織省、市、縣三級在閩江和九龍江流域開展聲勢浩大的專項整治行動,共出動漁政執法船艇52艘次、出動執法人員800多人次,查獲沒收電魚工具32件,暫扣電魚船4艘,拆除銷毀違禁漁具376件,漁民自行拆除違法捕撈設施和漁具達236件。強化伏季休漁監管,確保調整後的伏季休漁制度順利實施。

F. 中國科技成果資料庫的合作單位:

數據主要來源於歷年各省、市、部委鑒定後上報國家科技部的科技成果及星火科技成果。

G. 梁輝的主要成果

1987—1990年紅河州農業科學研究所從事農作物遺傳育種工作,參與「小麥高產優質多抗新品種選育」課題,1991年新品種「84—420」獲州人民政府科學進步二等獎,主持「早地麥新品種引種示範研究」課題,1993年新品種「872—232(71)」獲州人民政府科學進步三等獎;1990年至今,紅河州風景園林(旅遊)管理處從事園林、綠化、旅遊業、歷史文化名城(名村)、風景名勝區(國外稱國家公園)規劃、建設、管理工作,一直致力於「山水城市」建設和大地景觀和人類生存空間的研究,探討風景園林理論及學科體系建設。1994-1998年間還從事植物生長調節劑ABT生根粉系列推廣與研究工作,曾獲國家科委科技成果司和林業部科學技術司的推廣特等獎和一等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林業部科學技術司科技進步特等獎,中國林科院二等獎,兩篇論文獲中國林科院三等獎,一篇獲中國林科院ABT生根粉綜合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優秀獎。1998年7月被中共紅河州委、紅河州人民政府評為群團工作先進個人。2000年分別被建設部和中國風景名勝區協會評為先進個人。2001年被中國科協和國家經貿委評為先進個人。《紅河州城市綠化美化園林病蟲防治的對策及措施》一文,1998年11月被中國園林學會植物保護學術專業委員會評為二等獎,被世界文化名人成就金像獎評委會常設機構、中國國際名人院評審委員會、中國國際名人協會評審委員會、北京市名人文化研究中心授予「世界文化名人成就獎」;撰寫的《風景園林師體系建構初探》(載於《中國市容報》1998.3.11)已錄入《世紀論典——當代中國領導幹部文選》、《世界學術文庫·華人卷》和《中國當代戰略文典》等書籍,《現代風景園林科學的學科建設》已錄入《中國改革發展文庫》一書,《紅河州旅遊業發展戰略及對策》(州「八·五」計劃和十年規劃分課題)已錄入《呼喚新的朝陽》一書,《園林風景名勝CI戰略》(載於《經濟地理》1997年旅遊專集)已錄入《中國社會科學文庫·十四大以來中國改革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和《中國世紀發展文論大系》等書籍,《紅河州草(坪)業發展的地位及作用》(載於《經濟地理》)已錄入《改革開放與市場經濟文選》和《面向21世紀的中國草坪科學與草坪業》(中國農業出版社)等書籍,《芻議紅河州花卉產業的地位及作用》(載於《中國花卉報》主辦的《中國園林花卉信息》等)已錄入《中國農業發展文庫》一書,《盤活集鎮土地,加速鄉村城市化建設》(載於《雲南土地》1998.2)一文被評為州土地局、《紅河日報》社徵文三等獎,已由中央電視台-7改編拍攝成電視紀實片,並錄入《中國現代企業管理科學研究文庫》和《中國改革與建設研究文庫》等書籍,《紅河州風景名勝產業發展問題及措施建議》(《城鄉建設》1999.3),已被收錄《中國當代興國戰略研究》、《中國新世紀理論文獻》、《世紀文典》、《二十世紀中國社會科學典範文獻》等多部大型典籍,還撰寫了《紅河州風景園林事業發展研究》(《中國建築科技與經濟管理》2006.8),《雲南屏邊大圍山風景名勝區資源調查評價報告》,《開遠南洞風景名勝資源調查評價報告》,《瀘西縣逸圃鄉農業發展問題研究》(原載《紅河州委黨校學報》並被紅河州科協評為1996-1999年度優秀論文三等獎),《雲南石屏歷史文化名城調查報告》。承擔編制了《雲南省城鎮體系規劃(紅河州部分)》,參與編制了《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旅遊業發展規劃》,參與編輯出版《紅河建設大觀·風景園林篇》、《華夏城市之花》和《錦綉中華萬里行》等大型畫冊,組織《植物立體扦插育苗試驗》並獲1998年紅河州政府科技成果二等獎和1998年雲南省建設廳科技成果三等獎。事跡已被上級有關單位(部門)推薦編錄入《中國當代社會科學專家學者大辭典》、《世界名人錄》、《世界文化名人辭海·華人卷》、《中國人才辭典》、《華夏英傑》、《中國專家大辭典》、《中國當代學者風采錄》、《國魂——跨世紀中華興國精英大典》等辭書典籍。

H. 中國科技成果資料庫的資源收錄:

收錄了自1980年以來的國內的科技成果及國家級科技計劃項目,總計62萬余條(截至2011年10月),每月更新。

I. 中國科技成果庫包括電力科技成果庫嗎

中國科技成果資料庫是國家科技部指定的新技術、新成果查新資料庫。數據的准確性、詳內實性容已使其成為國內最具權威性的技術成果資料庫,不僅可以用於成果查新和技術轉讓,還可以為技術咨詢、服務提供信息源,為技術改造、新產品開發以及革新工藝提供重要依據。

J. 如何查詢國家林業局林業科技推廣成果儲備庫成果

怎樣查詢國家林業局林業科技推廣成果儲備庫

閱讀全文

與國家林業科技推廣成果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蘭州經濟糾紛律師 瀏覽:994
沈陽盛唐雍景糾紛 瀏覽:973
工商局生態市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757
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規定 瀏覽:553
招商地塊南側公共服務項目批前公示 瀏覽:208
盤錦公交投訴電話 瀏覽:607
馬鞍山到宿遷汽車時間 瀏覽:215
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 瀏覽:813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
警察管詐騙叫民事糾紛 瀏覽:650
馬鞍山胡駿 瀏覽:110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