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顏寧有哪些個人成就
顏寧當選為美國抄科學院外籍院士。
對做獨一無二的自己的執著追求。顏寧曾說過:「清華畢業生每個人毫無疑問都是優秀的,但是一定要去做別人眼中那個優秀的你嗎?我們是不是一不小心就變得隨波逐流、人雲亦雲了?在這個微時代,希望大家保持勇氣,勇敢地去做獨一無二的你自己!」
『貳』 科研能力十分強悍的顏寧女士為何沒評上中科院院士
說起顏寧,人們就會想她的科研成就,她所帶領的團隊攻破了生物領域多年來都沒有解決的問題,為生物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顏寧還曾擔任清華大學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在頂級學術期刊《自然》等上發表過19篇論文,那麼科研能力突出的顏寧為什麼在2017年評選中科院院士時落選了呢?其實,評選中科院院士不單單只看科研成績,資歷是否足夠和影響力如何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在評選中落選雖讓一些人驚訝,但按評選條件來看,這也是情理之中。
不管怎樣,我們都要承認顏寧所帶來的科研貢獻,無論她是否評上了中科院院士。
『叄』 顏寧教授離開清華,2種猜測不成立,本人給出回應了嗎
顏寧教授在清華大學已經任教長達10年之久,而一個人的一生有幾個10年?顏寧教授把自己一生當中的青春時光都奉獻給了清華大學,但可惜的是,她卻沒有選擇繼續留在清華大學。
對於顏寧教授離開清華大學,有下面的這兩種猜測:
第一:跟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評選有關顏寧教授曾經入圍了中國科學院院士的候選人名單,但是令人感到可惜的是,她卻最終沒有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或者落選的結果,也是顏寧教授本人沒有想到的。
因此有的人猜測,顏寧教授之所以會選擇離開清華大學,是因為藉此來宣洩自己落選院士的不滿。
確實評選院士不能夠論資排輩,要麼多給年輕人一些機會,按照對國家和社會的貢獻大小來評選是最合理的,雖然顏寧教授還較為年輕,但是她在生物領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是許多科學家比不上的。對此,大家是怎麼認為的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好啦,本期的分享就到這里。記得關注小匠老師,解鎖更多教育小知識。對於本期內容,如果大家有不同的觀點或看法,歡迎在評論區和小匠老師一起分享、探討。若是本期內容對您有所幫助,別忘了點贊和收藏哦,我們下期再見啦!
『肆』 回國後又出走美國的顏寧教授,在醫學生物領域的成就,貢獻有多大
雖然現如今實在的發展,我們國家的人才是層出不窮。在之前我們的國家百廢待興的時候,就有一批又一批的先進科研工作者通過自己努力學習的知識回報祖國,報效國家。但同時也有在我們國家正需要人才的時候,一些學習知識分子因為國外的優秀環境去往國外。這不得不說是對我們國家的一種人才的流失,也是對我們國家的一種傷害。而我們今天所說的這個故事主人公就非常特殊,當年從國外回國為祖國貢獻之後,又選擇出走美國的顏寧教授。那麼她在醫學生物領域的成就到底有多大呢?
三、再次回到美國
可是即便如此,一些人對於顏寧的質疑仍然沒有停下,她們覺得顏寧的成就是在已經有了基礎上創造出來的,並不能夠證明她的實力。還有人覺得她的研究成果就只是成果,並沒有應用到實際的生活中。也就是說,並沒有得到真正的收益,而為她研究的投資那些費用就都沒有辦法收回來。雖然外界的質疑我很多,但是顏寧也憑借著自己的能力獲得了很多的稱號。然而,在2017年的院士評選當中,顏寧還是落選了。在之後不久顏寧就受到普林斯頓大學的邀請,隨後顏寧就前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任職教授。對於顏寧再次出走美國這樣的事情,顏寧並沒有真正的回應,她只是表示希望能夠換一個環境繼續自己的科學研究。
『伍』 如何看待清華大學顏寧課題組2014年5月在Nature發表的研究成果
這是非常厲害的生化研究,屬於基礎科學研究。當然,雖然這篇報道拿治療癌症當話題,其實這個研究和癌症治療還是非常遙遠的。當然,搞清楚這個GLUT1的結構可以為抗癌葯物的研究提供一個新的思路,相信不久就會有人進行相關的實際應用研究。相比之下,感覺對糖尿病葯物治療相關研究的幫助大一些。
當今(其實一直以來)癌症治療的最大困難是靶向性差。由於癌細胞也屬於自體細胞,所以很難和正常細胞區分開來。所以讓葯物可以識別癌細胞是一個比較大的研究方向,而系統性的治療是另一大研究方向(使人體不適合細胞增值)。
我是學生醫工程的,我就簡單介紹一點基於工程學的靶向治療:
先簡單說下靶向治療。從生化學方面,研究癌細胞的生化特點,例如血管增生,代謝增加的生化特性,可以幫助准確定位癌細胞。同時,控制這些特性可以幫助抑制癌細胞生長和擴散。十年前FDA批準的Avastin是一個經典的血管生成抑制劑,可是副作用大是個問題。
沒有針對性的葯就像錘子,可以暴力開門。而如果你想優雅的開門那必須找到鑰匙。
針對這些副作用強的葯物,通過工程學對葯物進行改進就成為了一個新的發展方向。
正對前面提到Avastin做出的改進就是使用納米級的liposome把葯物包裹來輸入進人體。這樣,由於腫瘤病灶區域的血管結構疏鬆,大多數liposome會被困在病灶區,從而減少葯物對整體的副作用。這個應用已經在臨床上廣泛使用了。
還有一大類改進是給葯物(或者上面提到的)安裝針對癌細胞的抗體。這些抗體可以准確定位癌細胞並附著在癌細胞表面,效果拔群。
並不是所有癌症都容易擴散,有些生理結構註定限制了癌細胞的擴散,例如腦部腫瘤就相對不易擴散。不易擴散同時意味著葯物不容易達到病灶,針對這一問題,葯物輸送的工程學方案就是使用高分子可降解的緩釋材料攜帶葯物植入腫瘤區域,進行持續葯物釋放達到治療效果。這也是研究的一個方向。
以上只是三個簡單的教學例子,科學發展日星月異,各種神奇巧妙的治療你想都想不到。
嘛,更多的前沿資訊不容易理解,如果有興趣可以深入學習。前幾天發現了個不錯的中文網站介紹前幾天召開的某大會,有興趣可以看看:美國臨床腫瘤學會第50屆年會。
來源:知乎,作者:野合菌
『陸』 赫赫有名的美女科學家,3年前出走清華後,顏寧為啥赴美當院士
01、父母的鼓勵
1977年,顏寧出生於山東章丘一戶普通的農村家庭。
原本顏寧未來的人生就是在村裡相夫教子,面朝黃土背朝天。
不過彼時高考恢復,村裡的知青挑燈夜讀,准備坐上改革開放第一班快車。
顏寧的父母在這種氛圍的熏陶下也逐漸懂得教育的重要性。
長大後的她被父母要求在家裡念書,有時候留村的知青還會上門輔導。
「當時同齡人都得下地幹活,我覺得太累了,我還是喜歡在家念書。」
在父母的督促下,顏寧開始苦讀經典,自己的讀書天賦也被不斷發掘。
同樣地,顏寧當選院士這一消息很快又上了熱搜,只不過這一回更多的是感嘆:
在自己的國家得不到科研承認,卻在異國他鄉成了科學院院士。果然錯不在顏寧身上,中國科研體制本身就存在問題。...
其實,在我國以資歷作為衡量標準的情況下,許多年輕人其實很難有發展空間。
不是被專業勸退,就只能出國「支援」他國,科研人員的日子過得並不好。
如果要大力發展科研事業,就不得不認真研究一套切實可行的晉升機制。
讓年輕人有更多機會、更多動力參與到科學研究的前沿領域。
顏寧的經歷更多是一個提醒,在社會高速發展的現階段,我們更需要關注這群「新人」。
『柒』 如何評價清華大學顏寧研究團隊的科研成果
其實顏寧自己在博客裡面說得很清楚。科研的三重境界:生計、興趣和永生。這項工作是她進清華開始就想做的,現在做出來了,而且是可以寫進教科書的工作。毫無疑問,這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算是有些「永生」的味道了。對於純粹的科學家來說這就足夠了。
『捌』 2007年回國建實驗室的教授顏寧,再次去美國立新功,後來怎麼樣了
如今的中國在世界舞台上擁有很高的話語權,擁有的國家實力能夠跟其她國家進行較量,這是因為中國發展得越來越好,很多外國人都希望來到中國留學,同時出國留學的中國人也希望回到祖國,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有一部分人在回到祖國之後,卻再一次去往其她的國家,甚至還拋棄了中國的國籍,成為其她國家的人,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2017年回國建實驗室的清華女教授顏寧,再次去美國立新功,破解50年世界難題!
很多人認為,顏寧選擇去美國是因為自己沒有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然而有一部分人選擇理解顏寧,因為那一部分人知道中國科學水平並沒有比美國要好,很多設備以及實驗室又或者國家的政策,還有其他之類的資源相比較於美國來說中國確實是有差距的。再者搞科學不應該因為有國界而讓科學也出現界限。最後是選擇留在國內還是國外,其實這是個人的選擇,無可厚非。或許能夠引起那麼大的轟動完全是出於人們愛才的心理,畢竟優秀的人才非常少,更何況全世界各國其實都非常希望能夠有優秀的人才為自己的國家做貢獻,同時也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
結束語:當顏寧進入美國之後,她就有了非常顯著的成功,甚至解決了困擾國際50年的難題,這一項成就其實就是因為她去了美國,擁有了更好的科學條件,又或者是研究環境。在未來,顏寧也會在生物研究系做出更多的貢獻,而這些貢獻是對人類的一種貢獻。顏寧也告訴所有人自己,並不是因為沒有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而來去往美國,她去往美國的唯一原因就是搞科研,她的心永遠都熱愛自己的祖國。
『玖』 顏寧落選中院士,負氣出國成美教授,如今怎樣了
不因幸運而固步自封,不因厄運而一蹶不振。
真正的強者,善於從順境中找到陰影,從逆境中找到光亮,時時校準自己前進的目標。
顏寧就是這樣的強者,落選院士後選擇離開清華大學前往普林斯頓大學擔任教授,卻被謠言認定為負氣出走。
她不想糾結於世俗當中,她想要做的是一心研究科學,在自己研究的領域取得傑出的科研成果,她是一個純粹的學者,純粹想要研究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罷了。
當像她這樣的學者被謠言圍攻時,我們要做的就是保護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