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接手一家私人開辦的音樂培訓學校
往年的這個時候,正是暑期培訓班最為紅火的日子。鋪天蓋地的廣告,開展得如火如荼的各種培訓,有關人士甚至將此稱之為「暑假經濟」現象。然而,今年暑期培訓班表面的風光無限卻無法掩飾其遭遇的尷尬處境:暑假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一,不少暑期培訓班卻無人上門。惠安縣螺城鎮的陳先生目前就經歷著這樣的困境。
臨近暑假,看到近年來暑期家庭培訓班異常熱鬧紅火,有著美術方面特長的陳先生心動了。在經過簡單的培訓市場了解後,陳先生就開始為暑假的兒童美術培訓班忙碌開來了。他以500元/月的價格在縣城中心位置租下一套閑置房屋作為教室,並把自己不少的得意繪畫之作張貼於牆壁之上,過去的得獎證書也在教室顯眼處擺出。「教室」里繪畫用具、小桌椅、黑板和畫架都裝備好了,陳先生又找來以前一起學美術的一朋友當老師。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為了吸引生源,陳先生在宣傳上下了很大工夫。他先是在自己的電腦前忙碌了幾天,終於設計出一張通俗、極具誘惑性又不失藝術性的招生傳單和張貼畫。招生傳單和張貼畫製成之後,為了擴大傳單覆蓋面,並且防止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的干涉,陳先生選擇一個月黑人靜的夜晚,約上要好朋友提著糨糊桶上街了。陳先生和幾個朋友一直忙到清晨,才把手裡的張貼畫以一個較好的姿態張貼出去。「總算大功告成了。接下來就可以在家裡等學生上門求學了。」可是,幾天過去了,暑假已經開始了,打電話來詢問的家長、學生寥寥無幾。怎麼回事?
疑惑的陳先生跑到廣告欄一看,驚呆了:偌大的廣告欄上貼滿了花花綠綠的培訓班廣告,自己精心設計的那張招貼廣告已早不見其影蹤。陳先生只好於某個天黑之際再充當了一次「偷貼族」,可是沒過多久,眾多花花綠綠的培訓班招生廣告又覆蓋了它。
眼看著暑假已過去三分之一,陳先生美術培訓班的學生人數屈指可數。望著空盪盪的「教室」,陳先生叫苦不迭。□實習記者朱瑋傑本報記者梁泉偉黃雯靚文/圖
暑期培訓班背後的故事
暑假一到,各種培訓班粉墨登場。這其中正規的培訓班有多少,兩個月的培訓效果又如何?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了這樣一些有關暑期培訓的幕後故事。
漫天撒網:傳單的故事
為了在激烈的培訓班市場立足,強大的廣告攻勢必不可少。一位培訓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暑期培訓大戰到來之前,他們投入了2萬元用於廣告。「光傳單就印製了好幾萬張,此外還需要製作大量的廣告宣傳版。」這些都製作完畢後,他們還招募一些人來分發及張貼傳單,為此又付出一定的薪酬。
然而,正當他們信心十足地准備發動廣告攻勢的時候,不巧碰上了連日大雨。等天晴之後,已經過了預定的開班日期了,「兩萬元算是泡湯了。」原本請的幾名分發傳單的人也不見了,他們不得不臨時再高價聘請其他人。
接下來,他們把希望全部寄託在二期招生上,重新趕制一些傳單到處張貼、分發。可惡的是,幾天之後,他們發現自己的很多傳單被其他培訓班的宣傳單所覆蓋,有的雖然擺脫被塵封的命運,卻被人偷梁換柱,在聯系方式一欄上換成其他培訓班的聯系電話。於是,在報名那幾天,他們的報名處都是門可羅雀,他們原本雄心勃勃打算在泉州市區建立起的網狀似的培訓班基地,最後只能降格保留兩個班的規模。
「其實培訓班並不像有些人認為的那樣,是個掙錢的好去處。」這位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實習記者郭小鳳本報記者黃雯靚
工地課堂:教學的故事
一間未加裝修的磚坯房子充當教室,幾條窄長的板凳充當課桌,搬來一些小塑料凳子充當椅子,一位尚未畢業的師范院校學生自己充當教師,就這樣辦起一個鄉村暑期培訓班。在泉港區峰尾鎮,雖然事先有所耳聞,但到達現場時,記者仍對在類似建築工地的地方上開辦培訓班驚詫不已。
據了解,這個培訓班主要招收小學畢業正待步入初中的學生,學生有十來個,而開辦這個培訓班的是一位尚未畢業的師范院校的學生。她告訴記者,她開辦這個培訓班是為了讓自己的暑假生活過得更充實一些,同時也為了增添一些授課經驗,為畢業後從事教學工作積累一定經驗。
為此,暑假一來臨,她就借用了親戚的一幢還沒裝修的空房子,同時招集鄰居家的一些孩子,辦起這樣一個簡陋的培訓班。至於教學設備———桌子、椅子和小黑板,也是向親戚家借的。
采訪中,記者發現,類似這樣簡陋的家庭培訓班還為數不少。往往請來幾位教職人員,就近招來一些學生,就可以在家庭餐廳中堂而皇之地辦起暑期培訓班。□實習記者陳美香郭小鳳本報記者梁泉偉
連升六級:考級的故事
「去年還只是國家鋼琴一級,今年就准備報考七級;去年是國家鋼琴二級,今年就准備報考八級。現在很多家長望子成龍,一些暑期培訓班也跟著拔苗助長,其實這對孩子並不是好事。」在接受采訪時,市青少年宮葉副主任給記者講述了發生在去年的鋼琴考級中的一幕。
葉副主任介紹說,鋼琴被稱為「樂器之王」,學習鋼琴對人的身心極有裨益,因此它一直是我市暑期培訓的一大熱點。1992年國家實行鋼琴考級制度後,鋼琴培訓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去年我市參加鋼琴考級的就有1400多人,至於參加培訓的人數則要遠遠超過這一數字。」但不少學習鋼琴的人卻陷入為考級而學琴的誤區,盲目追求快速通過考級,跳兩三級的現象很常見。「有的培訓教師為了迎合家長提出一步登天的要求,讓學生拚命加量,一天坐在家裡連續練習好幾個小時。這樣做,即使勉強通過考級,學生又能學到什麼真正的技藝呢?」□實習記者陳美香本報記者梁泉偉
悶得慌也不上培訓班
在一些暑期培訓班招不到學生的同時,不少中小學生卻終日呆在家裡悶得發慌。「整天除了看電視還是看電視,真想學校早點開學還比較好玩一些。」今年12歲就讀於泉州市晉光小學五年級的李同學抱怨說。
面對漫漫暑期長假,與李同學一樣感到無所適從甚至發出「假期無聊」感慨的中小學生並不在少數。9歲的黃玉泉是西隅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她一天的活動安排是這樣的:早上8:00-10:30做作業,10:30-12:00看電視,12:00-13:00吃飯,13:30-15:00午睡,15:00-18:00做作業,19:00-21:00看電視或逛街,21:00開始睡覺。「除了吃飯、睡覺,就只有看電視、做作業了。作業很麻煩,又枯燥。」黃玉泉說他蠻喜歡旅遊,也想去參加古箏、武術一類的暑期培訓班。但暑期即將過半,父母仍沒讓他報名參加培訓班,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
李同學的母親吳女士這樣解釋她為什麼不讓小孩報名參加暑期培訓班:「現在培訓班的廣告滿天飛,很多都是為了騙錢。再說一個暑假能夠學到多少知識呢?還不如讓小孩自己玩。不過,現在小孩能玩的地方實在不多。」
采訪中記者發現,目前對暑期培訓班表示懷疑的家長並不在少數。在中山路經營飲食店的劉女士告訴記者:「現在社會上開辦的培訓班很不可靠,學校開辦的又很多是應付考試用的。我覺得假期就是假期,我寧可讓小孩呆在家裡睡覺也比上培訓班好。」□陳淑華陳貴紅
問題多看來得降降火
「目前我市取得辦班許可證的各類培訓班有150多家,而社會上舉辦的暑期培訓班目前沒有哪一家取得辦班資質。」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如是說。
在隨後的采訪中,記者發現我市針對中小學生開辦的暑期培訓班問題多多。
據調查,目前培訓班的開辦者形形色色的都有:有的是高校教師,有的是從事某些專業技術性職業的工作人員,有的是退休教師,有的是中專或幼師的畢業生,等等;培訓班的種類更是五花八門:鋼琴、小提琴、書法、國畫、舞蹈、唱歌(包括合唱、美聲等等)、英語、計算機……「什麼流行就辦什麼;什麼需要考級就辦什麼;什麼能吸引家長、孩子的眼球,就辦什麼;辦班場所也是多種多樣:有的開在家裡,學生上門,老師教課,此類集中在音樂、美術等培訓班中;有的在交通便利、人流往來熱鬧之地租房授課。
目前,泉州的暑期培訓班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但競爭存在著一些不規范的地方。據市青少年宮葉瑞芳副主任介紹,有些培訓班在暑期未開始之前就跑到學校、幼兒園招攬學員,或是散發小廣告。有的學校自辦培訓班,老師要求學生參加本校的培訓班。此外,一些家長對培訓班的不了解,也導致許多不規范的培訓班大行於市。
葉副主任無奈地說,目前福州、廈門兩地的青少年宮,每年暑期培訓招生人數在6000人至8000人之間,而作為全省規模最大、開辦的培訓科目最齊全的青少年宮,泉州青少年宮招收到的人數則不到2000人,不規范競爭的影響由此可見。□實習記者李雅琴本報記者黃雯靚
暑期培訓在泉州
暑期培訓班並不是這幾年才有的新鮮事物。它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很早就佔有一席之地。我市的一些中年人,甚至老年人,都曾參加過暑期培訓班。而暑期培訓班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時代的發展和進步。
據了解,1956年,泉州青少年宮就開始成立暑期、節假日的培訓班了。當時,培訓的項目只有唱歌和跳舞,比較單調,學員也不是很多。在上世紀80年代,由於很多中小學生有「將來當個科學家」的理想,航模、空模、車模等科技類的培訓班紅火一時。不過,現在不少家長認為模型培訓主要是「玩」,對孩子幫助不大,科技類培訓班因此萎縮很大,幾乎招不到學生。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泉州的培訓班進入快速發展期。當時是時興什麼就辦什麼培訓班,由於電子琴、鋼琴最火熱,培訓班也主要是關於電子琴和鋼琴的。不過,音樂培訓班的種類現在已基本涵蓋了各類樂器。音樂培訓班的火爆,考級是一個重要因素。1994年,泉州只有幾十人參加音樂考級。1997年,約有200多人參加。從1998年開始,考生幾乎每年成倍增長,今年音樂類的考級者達到2200多人,其中鋼琴最多,約有1400人。
近年來,泉州的美術類、英語類、電腦類培訓也很熱,特別是英語類,發展很快,大有後來居上之勢。
1993年,泉州青少年宮同時開辦了英語和電腦的培訓班,英語班平均每年有500多名學生,電腦班平均每年有300-400人,但學生人數不如社會上辦的培訓班。其原因在於,社會上開辦的同類培訓班太多,不少更是以高校老師、外教為「賣點」,吸引了不少學生;而且,家長在心理上先入為主地認為,青少年宮主要是教歌舞、樂器的,學外語還是外邊的專門培訓班好。此外,這幾年電腦教育已經融入中學甚至小學的日常教學,電腦培訓班逐漸趨於平淡。以前,青少年宮電腦培訓班的200個名額供不應求,2000年後逐漸冷卻,現在一班只能招到70多人。
『貳』 裝飾畫屬於商標轉讓多少類
北京五一國際知識產權解答,屬於第十六類
紙和紙板;印刷品;書籍裝訂材料;照片;文具和辦公用品(傢具除外);文具用或家庭用粘合劑;藝術家用或繪畫用材料;畫筆;教育或教學用品;包裝和打包用塑料紙、塑料膜和塑料袋;印刷鉛字,印版。
【注釋】
第十六類主要包括紙,紙板及某些紙和紙板製品,辦公用品。
本類尤其包括:
——切紙刀和切紙機;
——夾持或保護紙的套、封皮或裝置,例如:文件夾,夾錢用夾子,支票簿夾,夾紙曲別針,護照套,剪貼集;
——某些辦公用機器,例如:打字機,速印機,辦公用郵資蓋印機,削鉛筆器;
——藝術家和室內外油漆匠用繪畫塗漆用具,例如:藝術家用水彩顏料碟,畫家用畫架和調色盤,房屋油漆用輥子,顏料盤;
——某些一次性紙製品,例如:紙圍涎,紙手帕和紙桌布;
——某些不按照功能和用途分類的紙製品和紙板製品,例如:包裝用紙制袋子、封套和容器,紙制或紙板制雕像、塑像和藝術品,諸如紙制小雕像、鑲框或未鑲框的平版印刷品、油畫和水彩畫。
本類尤其不包括:
——顏料(第二類);
——藝術家用手工具,例如:抹刀,雕塑鑿刀(第八類);
——教學儀器,例如:視聽教學儀器、急救訓練用人體模型(第九類),玩具模型(第二十八類);
——某些按其功能和用途分類的紙製品和紙板製品,例如:相紙(第一類),研磨紙(第三類),紙制百葉簾(第二十類),桌用紙制杯盤(第二十一類),紙制床單和枕套(第二十四類),紙衣服(第二十五類),卷煙紙(第三十四類)。
『叄』 請問在深圳大芬油畫村開一個油畫工廠需要多少資金
油畫加工廠不需要設備。。但你要給畫師提供《畫桌》《椅子》《畫架或3合板》日光燈!等等.都是不什麼大花銷.。就是你租的場地的價錢比較多而已!
圖像處理軟體!應該不關你這個老闆的事。是你請來的設計師的事!
畫布顏料等等都是你請到油畫師的話!油畫師會告訴你的!!這個叫他寫張單給你就可以了。這個一般都是你先出錢買顏料。然後畫師在跟你買這些顏料來用的!所以不要你的錢。但也有老闆是包畫師顏料和布的。一隻顏料10塊錢左右。就看你的貨物多不多了!顏料盒的話。是印刷的吧!這個我就不知道了!包裝的話要請包裝工人。要買一些打包裝的機器。這些也不貴!
一般畫廠的話。就是畫師畫完,然後裝框,然後包裝,然後出貨。也有不一樣的。
我是搞油畫的!不是數字油畫的,也不是老闆。就不知道了。
專業人士應該要吧!如果你自己要印刷的話。肯定需要印刷機器。就要請管那機器的人。還要請設計師。找跑業務的。會計啊什麼的。
請畫師就看你自己要幾個咯,畫師一般是按件收費的。你也可以給固定工資。這個價格就看你請的畫師水平怎麼樣了。
一般設計師都可以吧,不過要接觸過油畫懂油畫的才行。。現在市場上好像有人在招聘油畫設計師。我感覺就是你們數字油畫的要求吧!
大風村裡面的貴哦。而且不是貴而已!而是你根本找不到店面!那些店面轉讓費一般都十幾萬,二十幾萬,三十幾萬。而且都是不轉讓的。一有轉讓的就像餓狼看到小白兔一樣搶。我老師有個店面,轉讓費30萬都很人搶著要。但他根本不想轉。
天貓那些我不太懂。但知道一點。也告訴你吧。一般的不要錢。普通店要教1000押金。天貓那些好像要幾萬吧。然後要買那模版《網頁模版》價錢不清楚幾十到幾百吧。然後想推廣要交錢《幫你打廣告》基本就這樣了
我不是會計。就不幫你算了。也有一些我是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