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科技方面一句話新聞和最新的科技成果。
戶縣果農上科技課
本報訊(通訊員 張晴 席方圓)秋忙結束後,戶縣農技中心就結合實際情況和農民的需要,在蔣村鎮郝寨村、同興村等瓜果種植專業村舉行了10多次科技講座,深受群眾歡迎。
宏耐地板首推360°地熱專業解決方案
Rhino推出1 to 1內襯防護塗料新品
都是最近的.
B. 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新成就有關新聞
人類基因研究成就巨大
2000年6月26日,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個基因組草圖終於繪制完成,我國科學家參與並高質量地完成了人類基因組工作草圖繪制百分之一的測序任務表明中國科學家有能力起躋身國際科學前沿,並做出重要貢獻。
2000年12月21日,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二顆「北斗導航試驗衛星」發射成功,它與2000年10月31日發射的第一顆「北斗導航試驗衛星」一起構成了「北斗導航統」。這標志著我國將擁有自主研製的第一代衛星導航定位系統,這個系統建成後,主要為公路交通、鐵路運輸、 海上作業等領域提供導航服務,對我國國民經濟建設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2001年1月10日,我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二號」
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並成功進入預定軌道。1月16日,「神舟二號」無人飛船准確返回並成功著陸。這是中國航天在新世紀的首次發射,也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次飛行試驗,它標志著我國向實現載人飛行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我國科學家在納米科技研究方面,居於國際科技前沿。最近的一次,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直接發現納米金屬的「奇異」性能—超塑延展性,納米銅在室溫下竟可延伸50多倍而不折不繞,被譽為「本領域的一次突破,它第一次向人們展示了無空隙納米材料是如何變形的」。
2000年11月29日,我國獨立研製的第一台具有人類外觀特徵、可以模擬人行走與基本操作功能的類人型機器人,在長沙國防科技大學首次亮相。類人型機器人的問世,標志著我國機器人技術已躋身國際先進行列。
2001年3月,國家在北京展覽館舉辦了「863」計劃15周年成就展。「863」計劃自1986年3月實施以來,共獲國內外專利2000多項,發表論文47000多篇,累計創造新增產值560多億元,產生間接經濟效益2000多億元。863計劃重點支持的高技術領域的研究開發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的整體距離明顯縮小,開始在世界高技術領域佔有一席之地,60%以上的技術從無到有,如今已進入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另有25%仍然落後於國際先進水平,但在原來的基礎上也有很大進步。
C. 科技成果簽定會的新聞報道怎麼寫
吉林省白抄城一中尹鍾祥襲《學習報告》匯編(四)(2006) 作文教學問題與策略的碰撞——全國創新寫作教學浙江德清現場會學習報告 吉林省白城一中 尹鍾祥 2005年12月9—12日,筆者在浙江省武康鎮,同時參加全國中語會召開的「創新寫作教學觀摩研討暨首批實驗學校結題現場會」和「十一五」重點科研課題研究指標分配工作會。東道主湖州市德清縣介紹了他們「小縣辦大教育」的經驗,德清一中展示了課題研究成果;全國中語會理事長陳金明、「創新寫作教學研究與實驗」課題組長趙明、首都師大附中鄭曉龍老師等在大會向近二百位與會者作了專題報告;20位來自各地的初、高中參賽教師展示了作文教學研究課。筆者領取並學習了專家組對我校課題的鑒定書,又有幸成為高中競賽組的評委,因此,對此次研討活動顯現出的高中作文教學問題與策略的碰撞,有了如下新的感受。
D. 科技新聞是什麼。
定義:復
科技新聞是科制學技術領域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所謂科技事實可以是科技成果及其推廣應用,可以是黨和國家的科技政策,也可以是科技工作者的成就、科技界的活動。這些科技事實經過報道、傳播,才成為科技新聞。
種類
科技新聞有許多種類,常見的有科技消息、科技通訊、科技評論、科技人物專寫、科技特寫等。
E. 搜集反應國家科技進步的新聞,5條
2016年度衛星導航定來位科學技術源獎在成都頒發
統籌部署 扎實構建國家氣象科技創新體系
中國氣象局 2016年09月30日 07:00
國家林業局:2020年林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將達55%
新浪財經 2016年09月25日 06:02
廣西實施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 推動形成新格局
廣西新聞網 15小時前
新能源汽車 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浙江科技新聞網 2016年09月30日 09:59
中科院納米能源園區懷柔開建
網易新聞 2016年09月30日 00:02
「武漢造」晶元榮膺衛星導航定位科技獎一等獎
中國日報 2016年09月30日 18:36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暨發射火箭模型在河南魯山落成
中國新聞網河南新聞 2016年09月30日 12:00
你也可以找技術研究、技術開發、技術創新、推廣應用先進科學技術成果、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學技術工程、計劃等其他科技進步方面的新聞。
F. 新中國科技成就大事年表
1、兩彈一星
1960年11月5日,中國仿製的第一枚導彈發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時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有原子彈的國家;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時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時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中國的「兩彈一星」是20世紀下半葉中華民族創建的輝煌偉業。
2、神州五號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是「神舟」號系列飛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國首次發射的載人航天飛行器。
它於2003年10月15日9時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將航天員楊利偉及一面具有特殊意義的中國國旗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返回。
這個飛船標志著中國成為前蘇聯(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的第三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它標志著我國在航天技術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3、神舟七號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於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04秒988毫秒從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神七上載有三名宇航員分別為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和景海鵬。
翟志剛出艙作業,劉伯明在軌道艙內協助,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太空漫步,令中國成為能進行太空漫步的國家。
神舟七號飛船共計飛行2天20小時27分鍾,飛船於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
4、量子通訊衛星
2016年8月,中國科學家將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這有朝一日或許有助於建立一個極其安全的全球通信網路。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被正式命名為「墨子號」。
2016年8月16日,中國造量子衛星發射成功!
2016年8月16日01時40分,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主導研製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
「墨子號」是中科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中首批確定立項研製的4顆科學實驗衛星之一,它的成功發射和在軌運行,不僅將助力於我國廣域量子通信網路的構建,服務於國家信息安全,還將開展對量子力學基本問題的空間尺度實驗檢驗,加深人類對量子力學自身的理解。
5、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2017年11月5日,中國第三代導航衛星順利升空,它標志著中國正式開始建造「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2018年8月25日7時52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征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三十五、三十六顆北斗導航衛星。
北京時間19日晚22時07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征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37、38顆北斗導航衛星。這兩顆衛星屬於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中國北斗三號全球系統第13、14顆組網衛星。
在這兩顆北斗導航衛星上,還首次裝載了國際搜救組織標准設備,將為全球用戶提供遇險報警及定位服務。
2019年5月17日,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第四十五顆北斗導航衛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兩彈一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量子通訊衛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神舟五號飛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神舟七號
G. 張亞平的什麼科研成果被評為1999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之一
張亞平系統地研究了我國許多瀕危和非瀕危物種的遺傳多樣性,發現遺傳專多樣性的缺屬乏與物種瀕危之間沒有必然的對應關系。他們將這種現論6成果用於幫助和指導遺傳多樣性保護的實踐工作,如鑒定大熊貓的「家譜」,參與大熊貓的異種克隆研究,負責其中重構胚的分子鑒定,這項科研成果被評為1999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之一。
H. 有哪些關於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化類新聞的網站
bu/////??
I. 什麼是科技類新聞
科技類新聞是科學技術領域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
所謂科技事實可以是科技成果及其推廣應用,可以是黨和國家的科技政策,也可以是科技工作者的成就、科技界的活動。
這些科技事實經過報道、傳播,才成為科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