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權轉讓利好還是利空
事實上,在一般情況下,股權轉讓對於現持有人來說是利好消息,對場外散戶是利空消息。
第一,公司有計劃的轉讓股權可以改善財務結構,提升現股東每股權益,那麼可能構成利好。
第二,公司經營出現問題,重要股東減資,轉嫁投資風險,那麼可能構成利空。
第三,上市公司轉讓子公司股權是利空,還是利好,不能一概而論。主要看是對什麼人轉讓。
第四,定向轉讓,引入大資本,那就是利好。
2. 上市公司非控股股東收到監管函影響公司重組嗎
要看為什麼收到監管函,如果和上市公司重組有關,肯定有影響。如果是與上市公司無關的事情,肯定影響不大。希望採納。
3. 大股東協議轉讓特定股份是否要遵守出讓方、受讓方在6個月內繼續遵守減持比例的限制
根據《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第十條第二款的規定,大股東通專過協議轉讓方式減持其所持屬有的特定股份,出讓方、受讓方應當在6個月內共同遵守任意連續90個自然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合計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的規定,即共用該1%的減持額度。受讓方持股5%以上或者為控股股東、或者為董監高的,還應當遵守《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減持股份實施細則》關於大股東減持、董監高減持的規定。
4. 國有股權無償劃轉和協議轉讓的區別
處理某事項時,發來現題述問題有源些老資本市場律師都沒搞清楚。與國資高手討論了下,總結如下:
1、無償劃轉只適用於全資子企業(公司);協議轉讓也可絕對控股子企業;
2、無償劃轉可不給錢;協議轉讓必須給錢,基準可以是評估值或審計值,且不得低於基準值。
3、既可無償劃轉又可協議轉讓的情況下,其選擇出於平衡利益考慮,一定得給予劃出方補償時就用協議轉讓。
4、協議轉讓也得進場交易。《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第十八條經公開徵集只產生一個受讓方或者按照有關規定經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批準的,可以採取協議轉讓的方式。
5. 大宗交易與協議轉讓的區別
1、含義不同
在證券市場領域,「協議轉讓」是相對於「做市轉讓方式」而言的一種制度安排,是新三板掛牌股票買賣的一種形式。
大宗交易是指達到規定的最低限額的證券單筆買賣申報,買賣雙方經過協議達成一致並經交易所確定成交的證券交易。
2、內容不同
大宗交易在交易所正常交易日限定時間進行,有漲幅限制證券的大宗交易須在當日漲跌幅價格限制范圍內,無漲跌幅限制證券的大宗交易須在前收盤價的上下30%或者當日競價時間內成交的最高和最低成交價格之間,由買賣雙方採用議價協商方式確定成交價,並經證券交易所確認後成交。
股票轉讓可以採取協議方式、做市方式、競價方式或其他中國證監會批準的轉讓方式。經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公司同意,掛牌股票可以轉換轉讓方式。
3、持股不同
協議轉讓大股東減持或者特定股東減持,採取協議轉讓方式的,單個受讓方的受讓比例不得低於公司股份總數的5%。
大宗交易大股東減持或者特定股東減持,採取大宗交易方式的,在任意連續90日內,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大宗交易的出讓方與受讓方,應當明確其所買賣股份的數量、性質、種類、價格,並遵守本細則的相關規定。受讓方在受讓後6個月內,不得轉讓所受讓的股份。
6. 非控股股東權益是什麼意思和少數股東權益有區別嗎
非控股股東權益即少數股東損益,是一個流量概念,是指公司合並報表的子公司其它非控股股東享有的損益,需要在利潤表中予以扣除。利潤表的「凈利潤」項下可以分「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和「少數股東損益」。
非控股股東權益和少數股東權益的區別入下:
1、影響因素不同
非控股股東權益是直接影響市場容量大小的重要因素。會計年度一方面受制於宏觀經濟狀況的影響,另一方面受國家收入分配政策、消費政策的影響,債務性負債。少數股東權益直接決定消費者購買力水平。
2、包括的范圍不同
非控股股東權益:一般指個人生產的全部數量金額,包括未銷售、尚未形成收入的庫存價值;
而少數股東權益為主營業務收入、和營業收入、還有其他業務收入的總和,有的流通居民總收入核算的是差價收入、即毛利。
3、計算方法不同
非控股股東權益計算公式為:
經營凈收入=經營收入-經營費用-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
出租房屋凈收入、出租其他資產凈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凈租金等。財產凈收入不包括轉讓資產所有權的溢價所得。
而少數股東權益計算公式表示為: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率= (報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0%。
4、特點不同
非控股股東權益誕生於20世紀九十年代末北美及歐洲等經濟發達國家,因其業務拓展不以實體網點和物理櫃台為基礎,具有機構少、人員精、成本低等顯著特點,
而少數股東權益有著存款利息高和實時、方便、快捷、成本低、功能豐富的24小時服務的特點,獲得越來越多客戶的喜愛,其自身數目也會迅速增長,成為未來銀行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少數股東損益
網路-少數股東權益
7. 協議轉讓轉出方為上市公司大股東,轉入方何時可賣出股票,是否受證券法6個月內不得賣出的規定限制
1、為保護眾多小股東的利益,證券法對大股東在法定期限內買賣其所持有公司股票的行回為答予以必要的限制和監管。由於大股東在決定公司重大問題上有較多的表決權,是證券法所規定的對公司經營情況的內幕知情人。為了防止其利用所持大比例股份的優勢地位,通過頻繁地買賣本公司的股票而影響公司的股票價格,損害其他小股東的利益,證券法專門規定持有5%以上股份的股東,反向進行股票買賣,其間必須間隔6個月的時間;如果未間隔6個月,在該股票買賣中獲取的收益,即差額收入,歸該公司所有。但有一種例外情況,即證券公司承銷股票發行,因包銷購入售後剩餘股票而持有5%以上股份的,賣出該股票時,不受6個月的時間限制。
2、股權轉讓點價值完股權轉讓手續需要間(工商章程變更等)實際完股權交割兩都點價值價值內涵同。
8. 企業出資比例怎麼區分控股股東和非控股股東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百一十六條第二款:控股股東,是指其出資額佔有限責任公司專資本總額百分之五屬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總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東;出資額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雖然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依其出資額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決權已足以對股東會、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的股東。
9. 非控股股東和控股股東的區別
非控股來股東和控股股東的區別為:提自名不同、持有股份不同、表決權不同。
一、提名不同
1、非控股股東:非控股股東不可以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監事候選人進行提名。
2、控股股東:控股股東單獨或者與他人一致行動時,可以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監事候選人進行提名。
二、持有股份不同
1、非控股股東:非控股股東持有股份有限公司30%以下的股份。
2、控股股東:控股股東持有股份有限公司30%以上的股份。
三、表決權不同
1、非控股股東:非控股股東沒有股份有限公司的表決權。
2、控股股東:控股股東單獨或者與他人一致行動時,可以行使股份有限公司30%以上的表決權。
10. 什麼是非控股股東
根據《公司法》第217條(二)的規定:控股股東,是指其出資額佔有限責任公司資本總額百分之專五十以上屬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總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東;出資額或者掙有股份的比例雖然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依其出資額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決權已足以對股東會、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一的股東。
他必須具備的條件:根據《上市公司章程指引》(證監[1997]16號)的規定,「控股股東」是指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股東:
1、此人單獨或者與他人一致行動時,可以選出半數以上的董事;
2、此人單獨或者與他人一致行動時,可以行使公司30%以上的表決權或者可以控制公司30%以上表決權的行使;
3、此人單獨或者與他人一致行動時,持有公司30%以上的股份;
4、此人單獨或者與他人一致行動時,可以以其它方式在事實上控制公司。
上述所稱「一致行動」是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人以協議的方式(不論口頭或者書面)達成一致,通過其中任何一人取得對公司的投票權,以達到或者鞏固控制公司的目的的行為。
只要不是控股股東的都屬於非控股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