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20中國產業新城運營商研究成果發布會暨第五屆產城融合發展高峰論壇什麼時間開
2020年5月13日
② 2019年中國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
2019年,國家發展起得了重要成就。主要成就有克隆雜交稻種子、盾構機穿海工程、國際頂尖機場、海射型固體運載火箭發射、高速磁浮試驗樣車、人造太陽」等。
1 、造福世界 我科學家成功克隆出雜交稻種子
1月,中國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王克劍團隊,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建立了水稻無融合生殖體系,成功克隆出雜交稻種子,首次實現雜交稻性狀穩定遺傳到下一代。該成果在線發表於《自然·生物技術》雜志。
4 、超級裝備 最聰明盾構機挑戰穿海工程
離大連市中心不遠,有個梭魚灣,大連地鐵5號線要穿過這個海灣,考慮到巨輪出入,不能架設跨海橋梁,因此採用海底隧道。而這項工程催生出一台超級裝備。
1月18日,海宏號盾構機在大連始發,它堪稱中國研發的最聰明的盾構機。海宏號盾構機是中國中鐵專門為該工程研發、也是世界上現有功能最全的盾構機,核心部件設計全球領先。
5、 時速600公里 國產高速磁浮試驗樣車下線
「高速磁浮列車」成為2019年點擊率頗高的關鍵詞。5月23日,我國首輛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青島下線,實現了我國在高速磁浮技術領域的重大突破。
6、 中標ITER 中國企業為「人造太陽」裝「心臟」
7月16日,中核集團收到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俗稱「人造太陽」)組織中標通知書,由中核集團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核工程)牽頭,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等參與,攜手法國法馬通公司等單位組成國際聯合體,以工程總承包形式正式中標在法國建設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TAC1安裝標段。
③ 我國在衛星領域取得哪些成果
如今,中國已獨立自主發展了多種應用衛星,並在多領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中專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屬多的全面掌握高端航天技術並擁有空間系統的國家。以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為例,擁有以近5000項發明專利為代表的核心技術,在星船回收、熱控、姿軌控、電推進等領域躋身世界前列;
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面向全球服務的四大衛星導航系統之一,系統建成後性能與GPS相當,將使中國衛星導航系統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中國目前已成功完成了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步和第二步計劃,計劃到2022年前後建成中國自己的空間站;中國探月成就在國際航天界廣受好評,嫦娥四號探測器計劃今年在月球背面著陸,將是「前無古人」的創舉……
④ 為什麼稱趙九章為"中國航天事業先行者"
2008年9月25日,我國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成功發射,三名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順利升空。27日,翟志剛身著我國研製的「飛天」艙外航天服,在身著俄羅斯「海鷹」艙外航天服的劉伯明的輔助下,進行了19分35秒的出艙活動。中國隨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空間出艙活動技術的國家。2008年9月28日傍晚時分,神舟七號飛船在順利完成空間出艙活動和一系列空間科學試驗任務後,成功降落在內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上。神舟七號載人飛行任務獲得圓滿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了空間出艙技術的國家。雖然起步晚了幾十年,但中國的神舟飛船總體性能優越,其「三艙一段」的結構與總體方式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可用空間大,智能化程度高,適用性強,可一船多用。載人航天,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創舉之一。從長征火箭、神舟飛船到「飛天」艙外航天服,載人航天征程中涌現的一個個奇跡,無一不是中華民族在偉大復興征程上的標志性創造。
趙九章(1907-1968),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祖籍浙江吳興,1907年10月15日出生在河南開封。1921年9月,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考入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今河南大學附中),1926年畢業,19歲時父母相繼去世,在愛人吳霞女士支持下,1929年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1933年畢業後留任助教。1935年7月公費赴德國柏林大學留學,攻讀動力氣象學、高空氣象學和動力海洋學。1938年獲得氣象學博士學位。同年9月回國,任清華大學、西南聯大教授,兼清華大學航空研究所研究員。把數學、物理學和流體力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引進到大氣科學研究之中,作出顯著成就。1945年赴美國講學,次年回國,任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新中國成立後,趙九章歷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理事長、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等職。努力加強我國氣象台站的建設,並建立了聯合大氣分析預報中心和聯合資料中心,使我國數值天氣預報研究工作迅速達到國際水平。
入獄,姨夫戴季陶保釋了他1907年10月15日,在古城河南開封一戶原籍浙江湖州的中醫世家,一個男嬰呱呱誕生了,他就是趙九章。數年之後,正值滿清王朝覆亡之時,辛亥革命剛剛成功,軍閥混戰烽煙又起,中國大地到處戰火紛飛,民不聊生。趙九章的家境也漸漸衰落,幼年的他,在私塾中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勉勵自己發奮讀書,立志長大以後要成為國家的棟梁。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以後,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對趙九章的思想影響很大,少年趙九章不僅因此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並且產生了憂國憂民的思想。他放棄了學習文學的初衷而改學科學,以「科學救國」的遠大抱負為己任。到了1921年,生活更為艱難,十四歲的趙九章不得不輟學去一家商店當了一年學徒,但他從未放棄學習,反而對科學和知識更加如飢似渴了。功夫不負有心人,1922年,趙九章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河南留歐美預備學校(即河南大學前身),三年後,他又考進了浙江工業專門學校電機系(即浙江大學工學
八十年代,中國科學院為人造衛星事業的成功,申請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特等獎。為此列出對該項目做出重大貢獻的人員名單為:趙九章、錢蜞,錢學森、王大珩、陳芳允、關肇直……。從這張功臣排名表可以看出,中國衛星的第一功臣是巾圍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聽的首任所長趙九章教授。 嘔心瀝血衛星上天 l 957年¨月4門,前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這標志著人類征服宇宙空間時代的來臨。1 958年1月31日,蔓國也帶一次成功地發射了「探險者1號」衛星。在蘇美劇烈開展空問競,f}的氣氛下,叫_j國作為一個大國當然不會坐視不動。l 958年5月1 7日,毛澤東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會議上提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 根據巾央的精j神,中國科學院把研製人造衛星列為1958年的第一項重點任務,成立了以錢學森為組長、趙九章和衛~清為副組長的領導小組「58l組」。在他們領導下,開始了研製中國衛星的前期工作。
中國衛星通信廣播電視用戶協會今年成立2 0周年了。協會通過組織「第十屆中國衛星通信廣播電視技術國際研討會」,「中國衛星應用產業技術交流暨成果展覽」,發布《中國衛星應用技術產品采購推薦目錄》和表彰為中國衛星事業作出貢獻的先進單位和個人等系列活動來紀念協會成立20周年。這項活動得到了工業和信息化部領導和機關的指導,得到了廣大會員單位的支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會後,記者就協會的歷程、貢獻和願景采訪了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侯慶國先生。在改革開放中應運而生侯秘書長介紹說,協會作為中國衛星應用領域惟一的國家一級行業協會,是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新形勢和航天衛星事業的快速發展而應運誕生的。1984年中國發射第一顆試驗通信衛星之後,國內衛星企業如雨後春筍蓬勃興起,外國衛星產品趁機蜂擁而入,搶佔中國市場;同時,中國也急需打開大門,與技術先進的歐美國家開展交流與合作。於是,一批對中國衛星通信、廣播電視事業懷有強烈使命感和責任感的重點用戶
請採納謝謝
⑤ 如何推動衛星應用產業的發展
據報道,目前我來國在軌衛星已超過自200顆,今年又將迎來航天發射的密集期,高分五號、高分六號、多顆北斗衛星等將陸續升空。
目前我國已提出建設航天強國的目標,未來隨著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衛星應用產業將迎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發展前景,各地也制定了當地的衛星產業扶持政策,這些都有力地促進了我國衛星產業鏈的快速發展。
此外,要進一步推動衛星應用產業發展,除了健全完善政策體系、制定關鍵技術標准、應用服務標准和構建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之外,還要堅持創新發展,通過機制創新、管理創新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航天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
同時應支持各類企業在衛星應用產業、數據服務業等領域的商業模式創新,扶持打造一批技術過硬、市場潛力巨大、產業帶動性強的衛星應用龍頭企業,提升衛星應用產業競爭力。
文章來源:央廣網
⑥ 中國衛星應用發展的階段
(1)我國應用衛星體系基本形成
我國航天事業發展40多年來,經過航天科技工作者的艱苦努力和頑強拼搏,應用衛星從無到有,逐漸發展。對地觀測衛星系列、導航衛星系列、通信衛星系列和科學與技術試驗衛星系列構成了我國應用衛星體系,為我國衛星應用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2)衛星應用產業化受到重視
隨著我國航天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衛星的不斷發射與成功運行,我國的衛星應用水平不斷提高,在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國家各有關部門對於衛星技術的應用給予了較大重視,各產業部門應用衛星技術來改造傳統產業並力求有所突破,積極引導社會需求以擴大應用廣度和深度,促進產業化發展。國家已經把空間技術作為國家總體發展戰略的一部分,列入2000年至2020年《國家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綱要》中。在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視下,衛星應用進入了一個較快的發展階段。
(3)衛星應用產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與國際衛星應用市場相比,我國的衛星應用產業尚處於幼年階段:技術不夠成熟、用戶不夠廣泛,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的深入都主要依靠政府投資和推動,還沒有形成在市場上競爭的能力。盡管如此,我國的衛星應用產業已經具有了一定基礎:研製和發射了應用衛星,建立了一批應用機構,鍛煉了一批應用人才,摸索了一套適用的應用技術,培育了市場,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十五」期間,我國衛星應用產業發展的總體目標是:逐步形成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衛星應用產業體系,擴大衛星應用領域,較大幅度地提高衛星應用規模和應用水平,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迅速改變應用衛星和衛星應用相互脫節、相互制約的局面,基本滿足「十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對衛星應用產業的需求,形成國民經濟的增長點,帶動國民經濟相關產業的發展。
⑦ 求2019年第十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的議程安排
年會期間有
? 高峰論壇:開幕式(領導致辭、頒獎)、主旨報告、各GNSS主管部門報告;
? 學術交流:大會特邀報告(Naser El-Sheimy,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教授、PatriziaTavella,法國國際計量局,國際著名時頻專家,李德仁院士,武漢大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陸明泉,清華大學,教授),11個專業技術分會交流(S01 衛星導航行業應用、S02 導航與位置服務、S03 導航信號與信號處理、S04 衛星軌道與系統誤差處理、S05 空間基準與精密定位、S06 時間基準與精密授時、S07 衛星導航增強技術、S08 測試評估技術、S09 用戶終端技術、S10 PNT體系與多源融合導航、S11 抗干擾與反欺騙技術),國際學術交流專場(中美衛星導航聯合論壇(CSNC-ION JOINT PANEL)、IGS國際會議:多模衛星導航與電離層專題研討會、上合衛星導航合作論壇等)。
? 科普活動:「北斗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北京市地方科普(會前)、衛星導航專題講座(5月21日下午)、科普展覽(會期)
? 成就博覽版塊:導航年會同期舉辦的第十屆中國衛星導航成就博覽會(CSNE2019),是目前全球最大規模、最具影響力和權威性的衛星導航領域專業展覽。推動衛星導航系統與地理信息產業、互聯網、人工智慧、行業信息化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促進導航技術成果轉移轉化,打造成果展示和應用推廣的服務平台。展覽規劃設置七大展區:綜合展區,企業、科研院所分立展區,地方展區(順義主導),科普展區,互動體驗展區,導航人才交流區,論文張貼區。
? 高端論壇版塊:第十屆導航年會圍繞北斗的產業應用或商用,從環境營造、技術融合、拓展產業鏈、商業應用論壇這個主線條進行打造和設計十個平行高端論壇。【H01 北斗應用產業化論壇】、【H02政策法規、標准及知識產權論壇】、【H03衛星導航與移動通信協同發展論壇】、【H04 北斗產業園發展論壇】、【H05 北斗軍民融合創新論壇】、【H06 衛星導航應用與投資論壇】、【H07 北斗+智能網聯汽車論壇】、【H08 北斗+數字農業論壇】、【H09 北斗+高分融合論壇】、【H10北斗+智慧冬奧論壇】
? 北斗之夜活動:建設中國的北斗,世界的北斗是北斗人共有的使命和擔當。「北斗之夜」是屬於北斗人的夜晚,是屬於夢想的夜晚,是屬於榮耀的夜晚,「北斗之夜」已成為中國衛星導航年會最精品的活動之一。在這里匯聚了國內外最頂尖的導航人才,集聚了參與北斗建設的各方資源,揭秘最具影響力的北斗大獎,展現最具地方特色的藝術節目。在這里大家圍桌暢聊,共話北斗未來。在這里大家共同見證行業精英榮譽而歸。活動期間將舉行頒獎典禮和授牌儀式。按照歷年的形式依次頒發第X屆年會「青優二三等獎」、「北斗衛星導航應用推進獎」、「展覽展示最佳創意獎」、「學術論文組織獎」、「北斗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等各獎項,並向贊助單位授牌等。期間將穿插大會舉辦地具有地方特色的節目和承辦方自行組織的活動等,形式載歌載舞、豐富多彩。
⑧ 第三屆軍民融合發展高技術裝備成果展覽暨論壇活動在北京開幕嗎
近日,第三屆軍民融合發展高技術裝備成果展覽暨論壇活動在京開幕
近年來,軍地積極創新制度機制、降低准入門檻、完善信息交互、培育競爭環境、強化監督管理,協調推進國防知識產權、軍用軟體計價、裝備采購信息發布、軍民標准通用化等規范出台,裝備領域軍民融合發展取得創新性成果,發展勢頭良好。
⑨ 2019世界VR/AR產品和應用展覽會暨中國國際通信電子產業博覽會 什麼時間開展
2019世界VR/AR產品和應用展覽會暨中國國際通信電子產業博覽會
開展時間是:2019年10月19日到22日,地點:江西南昌綠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
⑩ 中國衛星控制技術日益成熟,衛星控制技術在哪些領域發揮著作用
中國衛星控制技術日益成熟,衛星控制技術在多個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在航天工程中航天器的研製和衛星應用技術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衛星技術的發展,都是無數的科學家每日每夜,辛辛苦苦的勞動成果。他們堅持不懈,有著對中國航天事業的一份熱愛與執著,他們不僅為自己而工作,還為全中國的人民服務。中國衛星控制技術日益成熟,意味著我們國家在航空領域又更進一步,中國人民的自信力又增強與加固。讓中國在世界之巔上有著另一種不同的風采。
總之,隨著科技的發展與進步,衛星控制技術在火箭研究,軍事,甚至是我們生活中,或者更廣的范圍都發揮這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