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成果英雄

成果英雄

發布時間:2021-02-03 11:54:55

『壹』 誰能舉幾個成功者不一定是英雄的例子

這個的含義有2個,1不能因事業的成功或失敗來判斷是不是英雄。2不用英雄是成功多還是失敗多來看英雄是不是真的英雄。
諸葛亮自古以謀略見長,六齣祁山而沒有出來周渝被諸葛亮三氣而死曹操火燒赤壁落荒而逃關羽敗走麥城不能以成敗論英雄自古以來沒有長勝將軍
論點:1.失敗是成功之母(古人總結出來的,是富有經驗的)2.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事事成功,必有失敗。如果失敗多次,只是給自己積累更多的經驗,經過多次失敗,終究會成功,不能以成敗論英雄3.愛迪生電燈的發明,一次就成功了么?4.在辯論過程中,反方必定舉出一些一次成功為英雄的例子,要以這類人是少數,是特別為理由,反駁掉。(例:一次成功為英雄的100個人里能有幾個?所以,從總的來說,不能以成敗論英雄)
「英雄,是個迷人的充滿魅力的稱號,大千世界、芸芸眾生,誰不盼望自己能成為英雄,用敵人的鮮血和生命熔鑄自己的輝煌,讓自己的英明能鐫刻於汗青之上,留傳後世,為萬人傳頌。然而,在戰場上,單憑個人的勇武就能成為英雄嗎?在面對敵人排山倒海的攻勢,在面對敵人槍林箭雨的殺戮,一人之力可以力挽狂瀾嗎?顯然不能。
『一將功成萬骨枯』,為了成就英雄的一世英明,有多少默默無聞的將士付出了他們的汗水、他們的青春、他們的熱血、他們的生命。他們又得到了什麼,一個頭銜,一筆微薄的撫恤,一群無人照顧的孤兒寡母,他們得到的很少很少。有很多將士甚至連姓名都沒有留下,他們有很多人的屍骨還流落在異鄉不能回歸故土。他們也曾經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啊。他們知道,自己也許就會這么默默無聞地走了,那些專為祭祀功臣良將的凌煙閣上,是絕對不可能留有他們一席之地;那些專門撰寫功臣將相的丹青史冊上,是絕對不可能為他們多添一筆,但是他們卻甘願為國犧牲!因為他們清楚,他們的責任就是——保家衛國。可是誰又知道他們?誰又會為他們流淚?他們活著的時候是平凡的,普通的,渺小的,不為人知的,他們的價值也許就是在於用自己的生命點燃一支火把,照亮『英雄』前方的路。
誰才是英雄?
誰才真正值得人們稱頌?」

我就舉一個例子吧.
知道阿拉法特么?他是中東不死鳥,為了巴勒斯坦的民族解放事業奮鬥了終身,不管是面對以色列的暗殺,還是圍困,他始終堅強不屈,他也曾經和拉賓為了和平握手言和,他始終是代表巴勒斯坦民族了利益但是,他是帶著遺憾走的,死前和平仍是那麼暗淡但我們能說他終究沒有成功而不是英雄么??待解決

『貳』 古代戰爭成就英雄

1,李牧

或許是因為《史記》是漢朝人寫的,所以對於春秋戰國時代的諸多名將的記錄就顯得淡化了。事實上,在春秋戰國時代,李牧是一個絕不能被忽視的人物。戰國時代他是趙國對秦作戰最具戰功的將軍,廉頗趙奢皆不及他。不過今天講的是對外戰爭。對秦的作戰就不必贅述了。

李牧的赫赫功業是對匈奴的戰績上,此前的趙國一直受匈奴威脅。趙軍屢敗於匈奴,以至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知恥而後勇。趙軍從裝備和作戰方式上高度學習匈奴,建立了讓六國震驚的騎兵部隊。但騎射終非漢人所長。任趙國騎兵如何在中原縱橫馳騁,對匈奴戰爭依然是屢戰屢敗。畢竟,以騎兵對抗匈奴,對於當時騎兵戰法還相對幼稚的漢人來說,無疑是以己之短擊彼之長。這種情況直到李牧戍守長城後才得以改變。本來李牧被發配北疆,是趙王中了秦國反間計的結果。但感謝秦國的反間計,因為李牧的到來,從此中國有了農業民族戰勝游牧民族的第一個成功戰例。

李牧真正意義上的與匈奴一戰只有一次,但僅僅是這一次,就打的匈奴幾乎十年不敢南下。此戰中李牧將孫子兵法的智慧發揮到及至,先是連敗五陣,丟棄牛羊輜重無數,將匈奴主力從他們擅長的草原引誘到漢人所擅長的長城外圍來進行決戰,並以示弱於敵的手段麻痹對手。接著火速出擊,深夜集合人馬,夜襲匈奴大營,把那些在馬上縱橫的匈奴騎士在睡夢中殺死。同時重裝戰車包圍匈奴營地出口,以密如蝗蟲的箭矢射殺匈奴逃亡者。此戰打的匈奴主力幾乎全軍覆沒,幾年難以恢復元氣。更重要的是,此戰是漢族軍隊步騎車兵協同作戰的經典戰例,為日後漢政權與匈奴作戰提供了可借鑒的範本。

2,蒙恬

秦朝戰將如雲,蒙恬則是其中閃亮的將星。秦始皇掃六合時,蒙恬只是秦軍里的小字輩。只是到後期才在滅燕國和齊國時建立功業,但當時他也只是副將。然而,面對與匈奴的一戰,秦始皇卻選擇了他領兵出征。我想原因大概有二,其一,青年時代的蒙恬長年在北方邊境守衛,對匈奴的戰法極其熟悉,這是那些長年征戰中原的老將們所不能比的。其二,蒙恬是秦軍里最富有進攻精神和野戰能力的將領,秦朝其他將領打的多時中原地區的攻堅戰,對於塞北草原上與匈奴的野戰並無多少經驗。而蒙恬也不負眾望,一戰定河套。打的匈奴魂飛魄散。賈誼也曾稱贊說「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正是對河套戰役功業的稱贊。後來中原大亂,匈奴卻不敢深入漢境,不能不說與此戰有很大關系。

歷史上對蒙恬收河套的戰斗記載非常簡略,但我們相信那一定是與漢朝反擊匈奴不同的一種戰法。因為秦朝並沒有漢朝那樣多的戰馬,騎兵的數量遠遠少於漢朝。這就註定了秦國的攻擊還是以步騎和戰車相結合的戰法為主的。《史記》中曾記載,秦以戰車開路,箭矢如蝗,步騎大軍隨後掩殺,匈奴大潰。可見這是一種以重裝戰車為主的戰法。秦的重裝戰車體型高大,上載各式努箭,發射起來密集如雨。電影《英雄》已清楚的再現了這一過程。其效果就如今天的坦克,單一兵種的匈奴又怎能不大潰。漢朝反擊匈奴打了二十年,經過傾國之力的漠北會戰才解除了匈奴威脅。而秦國只經此一戰,就將匈奴重創。當然兩者也不可同等而論,秦時的匈奴控制區域只有漢朝時三分之一大,實力也比伊稚邪時代弱小的多。

3,衛青

衛青並不是殲滅匈奴最多的將領,但是他確實漢匈戰爭里貢獻最大的將領。漢朝反擊匈奴的第一個勝仗就是衛青打的,龍城戰役雖然只消滅敵人七百人,但卻粉碎了許多漢朝主和大臣卻宣揚的「匈奴不可戰勝」的神話,使漢朝將士樹立了必勝匈奴的堅定信念。

可以說,衛青是一位人品與才華具佳的將領,他性格謙和,禮賢下士,從不居功自傲,體恤士卒,因此很得部下的擁戴。這樣的將領在中國歷史上可謂稀少。也許這與他自小貧苦的出身有很大的關系。他去世後,漢武帝為他修築的林木茂密的陵墓,也許正象徵了他謙謙君子的品格。

衛青最被人熟悉的戰例是漠北大決戰,可以說這是一場把他的智慧與勇氣發揮到極至的戰斗,他在戰斗中體現了他謹慎小心的作風,和關鍵時刻超乎尋常的果敢。當時的一切作戰條件都於他不利。漢軍遠征作戰,鞍馬勞頓,匈奴以逸待勞,且背水一戰,士氣高昂。並集中了所有精銳部隊。為出奇制勝,衛青令李廣從側翼出擊,誰想李廣部兵馬又迷失方向,失去聯絡。這等於是漢軍大戰未開先自損三千鐵騎。面對種種不利條件,衛青制定了固守的
戰略,以堅固的戰車防禦抵擋匈奴騎兵的沖擊。在苦苦支撐一天一夜後,急噪的單於終於拿出了其所有精銳。而當黃沙突起的時候,衛青卻展現了他少有的果斷一面,抓住稍縱即逝的戰機,命令主力部隊迅速進攻,在匈奴陣腳已亂的情況下發動突襲,終使得匈奴完敗。單於只帶三百衛隊逃逸。漠北決戰殲滅匈奴軍三萬多人,俘獲匈奴數萬,堪稱是漢匈戰爭的決定性勝利。從此,漢朝取得了對匈奴戰爭的主動權,匈奴則退縮在大沙漠以北,再也無力發動南侵。盡管這一戰績不及霍去病的狼居山戰役戰果輝煌。但它對漢朝匈奴的戰爭卻是決定性的。

4,霍去病

霍去病將軍可以說是當代許多青年人崇拜的偶像,他少年得志,平步青雲,22歲就指揮了決定漢匈戰爭命運的狼居山戰役,將匈奴左賢王部隊幾乎趕盡殺絕。18歲從軍,與匈奴共經六次大戰,殲滅俘虜敵人累計達十五萬,幾乎是他的舅舅衛青的一倍,而他的英年早逝,又使得多少人扼腕長嘆。電視劇《大漢天子》里,漢武帝一聲長嘯「還我冠軍侯」,聞者多少人仰天長嘆,淚如雨下。

史書上對霍去病的作戰過程記錄的十分簡略,但是僅僅從這只語片言里,我們也足以想像戰斗的艱苦和霍去病用兵的巧妙,第一次河西戰役,南路軍張騫行動緩慢,李廣隻身被圍,霍去病毅然改變原有作戰計劃,冒險從渾邪王的地區直插過去。當時霍去病只有一萬兵馬,而渾邪王與休屠王兵馬合計不下六萬人。霍去病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搶在敵人主力部隊集結以前迅速突進,各個擊破。使得匈奴人雖然不斷調兵遣將,其兵馬卻只能象羊羔入虎口一樣被漢軍一隻一隻吃掉。更為重要的是,此戰從精神上徹底摧毀了匈奴兵的抵抗力,使其畏懼漢軍如虎,後來第二次河西戰役,匈奴軍幾乎失去抵抗,被霍去病一路追殲屠殺,損失高達三萬兩千人,是第一次河西戰役的整整四倍。後來渾邪王歸漢,所部四萬兵馬中有親匈勢力發動叛亂,霍去病僅用一萬兵馬就將其收服,斬首叛亂者八千人,使渾邪王徹底歸降。此事件在漢匈戰爭史上具有重大意義,此後,匈奴投降漢朝者日益增多,大批匈奴牧民也南遷長城請求內附,匈奴勢力日益土崩瓦解。後來漠北會戰,霍去病一路急行軍,在深夜時分鑽到左賢王眼皮底下,拂曉發動攻擊,一日之內消滅匈奴七萬人,將匈奴左賢王部隊幾乎滅族。至此,匈奴左右賢王兩只臂膀被徹底斬斷,只剩下匈奴單於懸孤漠北。勢力江河日下。

今天人們對霍去病還有眾多的詬病,如指責他對士兵疾苦置若罔聞,指責他性情狂傲,奢侈腐化,冷血無情,事實上,很多的評價都是過分的。說到對士兵的體恤和為人,假如霍去病真的不通情理,那他的部下又怎會誓死為他效力,酒泉慶功的一幕,他將御賜美酒分與全軍痛飲,其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情懷令人感佩。而所謂的奢侈腐化,則是生活上的小節和習慣,又何必強求呢!重要的是,他是漢匈戰爭里殲滅敵人數量最多的將領,只此一項,他就無愧於民族英雄的稱號。

更多:http://www.bbs.sogou.com/488312/7iqZ1uii8gvHBAAAA.html

『叄』 英雄成就時代的事跡

邱少雲
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5軍第29師第87團第9連戰士邱少雲,在抗美援朝戰爭秋季戰術反擊戰中擔任潛伏任務,卧火海忍劇痛,視紀律為生命,壯烈犧牲。戰後,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文藝工作團贈給特等功臣邱少雲烈士錦旗上寫道:"獻給中國人民志願軍偉大戰士邱少雲永垂不朽"。志願軍第15軍全體指戰員獻給邱少雲烈士家屬的錦旗上寫道:"祖國人民的光榮"。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四川省抗美援朝分會給邱少雲烈士家屬的錦旗上寫道:"光榮之家"。四川省軍區司令部、政治部給小英雄雨來
1967年10月9日,拉丁美洲著名革命家、「游擊中心」理論倡導者切·格瓦拉在前一天戰斗中負傷被俘後,被美國支持的玻利維亞軍人政權槍決。
早在20世紀60年代,切·格瓦拉的名字便在世界傳揚。當年中國也曾稱贊過他在古巴推行的游擊戰道路,而西方對他則冠以「紅色羅賓漢」、「共產主義的堂·吉訶德」等稱號。直至2000年,北京舞台上演的話劇《格瓦拉》還曾轟動一時。那個生活在地球另一面的傳奇革命家,其戰斗和生活的軌跡其實曾與我們緊密相關,其悲歡也值得國人品味反思……

■以毛澤東著作為師,為窮苦人的利益而拋棄了醫生的職業到古巴打游擊

在古巴革命中聞名的格瓦拉,原本是阿根廷人。他於1928年生於較優裕的家庭,畢業於醫學院,在行醫中痛感人民苦難非葯可治,在閱讀了馬列著作後決心從事政治斗爭,以解放整個拉丁美洲為己任。1957年,他在墨西哥結識了古巴革命者卡斯特羅並與其結成密友,兩人很快便率一支小隊乘船潛回古巴,登陸後他們上山進行游擊戰,一年多後就推翻了親美的獨裁政權。

在「七支步槍起家」的斗爭中,格瓦拉讀過西班牙文本的《毛澤東選集》後深受啟發,後來他一再說:「毛澤東是游擊戰大師,我只是個小學生。」1959年,古巴革命勝利。翌年,格瓦拉便來華訪問。他見到了被自己奉為導師的毛澤東,兩人親密地拉著手說話。回國後,格瓦拉便拿起甘蔗刀下田,宣布這是仿照人民公社的榜樣,並號召民眾學習中國專家不計較工資只講奉獻的精神。

格瓦拉做體力活並不是裝樣子給群眾看的,而是實實在在地真干,業余時間特別是星期六下午,他的時間主要用於義務勞動。他公私分明,年幼的孩子生了急病,他也絕不許用自己的公車送醫院。在當時物資困難的情況下,政府發給每個高級領導人一張特殊供應卡,位居國家第二把手的格瓦拉馬上退回,而且始終要求家人到商店同普通百姓一樣排隊買東西。至於他那些同戰士一樣站崗,治療被視為瘟神的麻風病人從不戴手套一類的故事,更是廣為傳揚。正是這種毫無利己動機的獻身榜樣,使格瓦拉能夠超越時空,被貧困國度的民眾和許多富足的西方人同時接受和稱贊。卡斯特羅對這位戰友的評價則是:「一個在行動上沒有一絲污點,在舉動中毫無瑕疵的典範就是切!」

■理想主義與現實的矛盾,使他離開古巴進入他國叢林

在革命勝利後的古巴,格瓦拉在取得古巴國籍後只呆了六年。當時,中蘇論戰勢同水火後,他感到兩面為難,便在1965年2月再次來華訪問,他主張同蘇聯停止論戰,但他的建議未被接受,他也沒見到毛澤東。帶著憂郁離華後,格瓦拉便在公開場合消失,並登報宣布放棄職務和國籍,使古巴政府不必對其行為負責。

後來人們知道,1965年春,格瓦拉進入了剛果(利)東部,指導當地的左派游擊隊。幾個月後,他失望地離開,因為他感到當地人不願認真打仗,所以失敗無法挽回。隱蔽回古巴休整幾個月後,1966年11月,格瓦拉又帶領幾十個說西班牙語的外籍人進入玻利維亞,在叢林中展開游擊戰。

對於格瓦拉為什麼出走,三十多年來不少研究者有過多種解釋。多數意見是,他想擺脫國際共運的分歧,在南美洲再樹立起一個革命榜樣。不過,從近些年發掘出的他的一些當年的文件筆記中看,格瓦拉其實有更深層次的想法,他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有諸多疑問,想另闢一條新路。

古巴革命勝利後,格瓦拉是首任國家銀行行長,可他卻主張廢除貨幣建立「不用錢的文明」。從事建設時,他反對「物質動力」,主張消滅個人主義,要求用勞動競賽來驅動。由於美國的封鎖,經濟難以自給的古巴不得不大量接受蘇援,在體制和指導原則方面也學習蘇聯模式,對此格瓦拉很失望,認為從列寧推行「新經濟政策」起就開始了「資本主義復辟」的先例,而只有戰爭條件下同志關系才是真正純潔的兄弟關系。他這類理想主義的主張,在和平建設的現實生活中註定難以實行,到另一個國度用以往的戰爭方式再做新探索就勢在必然。

拋棄古巴優裕且安寧的城市生活,再進入毒蛇蚊蟲出沒的南美叢林,對從小便患哮喘病的格瓦拉絕非易事,但是為了理想他義無反顧。在近一年艱難的山區游擊跋涉中,格瓦拉只靠一匹騾子馱行李,忍受了諸多困苦,面對追剿和陷入絕境也毫不動搖,並宣布絕不讓敵人活捉自己。在1967年10月8日的最後戰斗中,他因負傷並犯了哮喘病,才當了俘虜。

■「游擊中心」理論隨著他的犧牲而終結,忘我的人格魅力卻長存人間

格瓦拉學過中國的游擊戰理論,他提出的「游擊中心」論卻又有一些不同之處,其中特別強調少數精英的作用,認為到處游擊示範便可讓民眾一涌而起推翻反動政府,而很少注重根據地建設和深入細致的群眾工作。格瓦拉最後在玻利維亞的犧牲雖然悲壯,卻說明了外籍人到別國輸出革命很難成功,實踐標准也對其游擊理論做了最無情的檢驗。

記得20世紀70年代後期國內曾翻譯過格瓦拉的《游擊筆記》(內部出版),筆者曾問過許多熟悉游擊戰的老前輩的觀後感,回答都是嘆息不已。從書中可看出,格瓦拉最後近一年在山區到處游動,他想「解放」的當地農民對其卻非常冷淡,沒有一個人參加游擊隊,甚至向政府軍告密。這支隊伍成了無水之魚,人越打越少,能堅持那麼久全靠頑強的毅力和信念支持。

格瓦拉的小隊遭伏擊覆沒,本人被俘後,美國中央情報局特工同他談了話,出於敬佩曾主張送到關塔那摩關押,玻政府卻堅持處決。因該國已取消死刑,劊子手便於10月9日把格瓦拉帶出來,迎面用沖鋒槍向他掃射,然後拍照後公布說格瓦拉是陣亡。面對槍口,格瓦拉昂首挺胸,無愧於一個戰士的形象!

格瓦拉犧牲後,比生前獲得了更多的榮譽,在世界范圍內特別是亞非拉國家有了眾多崇拜者。在許多國家的群眾集會上,經常可看到他的畫像和毛澤東像並列。那幅穿作戰服留鬍子的照片,成了為擺脫苦難而奮斗的許多人的精神偶像。

蘇東巨變後,全球雖出現了意識形態趨向淡漠的情形,眾多人卻仍有「格瓦拉情結」。1997年是他犧牲30周年,恰好其遺骨在玻利維亞被發現,南美許多國家都舉行了盛大的紀念活動。阿根廷還專門為他拍攝了故事片,並在國會大廈前舉行詩歌朗誦會。更有成千上萬各國青年聚集到格瓦拉犧牲的玻利維亞尤羅山谷,昔日冷寂的失敗之地召開了歡聲鼎沸的大會;古巴的悼念活動更是盛況空前……隨後,在北京話劇舞台上出現的格瓦拉,也造成過轟動效應。劇中主人公譴責種種社會不公後大聲說:「不革命行嗎?」觀眾(多是年輕人)立即報以一陣掌聲和呼喊。當然,劇場內同時也有笑聲和嘆息,表現出中國新時期價值觀念的多元化和情感的多樣性。

國際范圍內「格瓦拉熱」幾十年不衰,比格瓦拉本人的勝利和悲劇更值得人們思考。如今,在我們這個喧鬧的世界上雖然物慾橫流,人們需要物質利益,然而對美好精神境界的追求卻沒有泯滅。只要社會還存在著壓迫和不公,切·格瓦拉那種為解放苦難者不惜獻身的精神便永遠會受尊崇,眾多青年人仍會高呼著:「切!切!」

『肆』 英雄造就時代,時代成就英雄。 是什麼意思

有一個環境,人才能有發揮的餘地。當他發揮能力的時候,世界都因為他改變。比回如說麻花藤,答當年他窮困潦倒,差點幾十萬賣掉企鵝。這就是時代局限他的發揮。可是互聯網跟電腦手機迅速普及,網路時代到來,什麼企鵝阿里菜鳥都大獲成功,這就是有類似英雄的人物在發揮作用。當企鵝足夠普及時候,比如說王者榮耀微信,他們就在前者的引導下推動時代更新。如果把什麼英雄放到一萬年前,他們什麼都做不到,這就是時代局限。

『伍』 短文的結尾說成就英雄夢想的除了自己還有母親你同意嗎請結合短文內容和生活實

幾乎每一個人,從小都會有一個英雄夢,我也不例外。小時候的英雄,在動畫片:我幻想著如孫悟空一樣七十二變,我也想葫蘆娃一樣擁有超人的本領,我還 想像黑貓警長一樣遇事都能化險為夷。再長大一些,我的英雄在教科書里:狼牙山五壯士用生命換來大部隊的勝利,邱少雲被烈火燒身紋絲不動的堅強意志,江姐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寧死不屈------ 再後來,我的英雄在電視新聞里:13年餘姚水災時,15年天津8.12特大火災爆炸事故時,今年麗水遂昌的山體滑坡時------當看著電視里那一抹抹的橄欖綠跳入滾滾濃煙,深入廢墟時,這些都深深地觸動了我。小時候的我會疑惑,是什麼可以讓他們不顧痛楚,拋棄生死,後來,我漸漸的了解到,他們的心中都有一份信仰,一個英雄夢想,這個夢想,叫做「共產黨員」。

其實第一次是從外公的口中聽到「共產黨員」四個字,而第一次深刻認識共產黨員是在參觀金維映故居的那天。金維映是我們岱山籍的傑出女革命家,她參加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我懷著肅穆的心情走進故居。故居內陳列著金維映烈士生前用過的床、衣櫃、櫥等部分遺物、生平經歷的展板和珍貴照片。從一個海島女兒,成長為一名共產主義戰士,在漫長艱苦的革命斗爭歲月中,在金維映身上,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優秀的品質和崇高的精神風貌。我們當代青少年必須謹承革命先烈的優秀品質,將愛國主義精神發揚光大,為社會主義發展做出貢獻。

那時的我,幼稚地想,如果現在是動盪年代,我還 可以上陣殺敵、名留青史,如果現在發生了驚天動地的大事,我還 可以挺身而出,義無反顧,用自己的行動為這個英雄夢增添光彩。可是我,平平凡凡,還 是個學生,什麼時候可以成為一名英雄呢

『陸』 時代的英雄牛頓的主要成就是什麼

哈雷曾經問牛頓,他為什麼能夠作出這么多發現?牛頓回答,關鍵在於他從不依賴靈感或運氣來給他提供洞察力。他依賴的是全神貫注,對難住他的問題作不懈的思考,決不放鬆——利用每一個可能機會,從每一個角度進行探索——直到最終有了答案。

他解決問題的名聲是如此之大,以至於他即便匿名提供答案,也能被人一眼認出。有一次一位瑞士科學家提出一系列問題公開競猜,牛頓用了一天時間就解決了,並且匿名遞交上去。興奮的挑戰者認為,只有牛頓,不會是別人:「我認得獅子的爪子。」有一次萊布尼茲設計了一個復雜的問題,專門為了難住牛頓,但是牛頓用了一個下午就把這道難題解決了。

牛頓常常吵架,又很小氣,這確實是真的——和胡克吵架;和惠更斯吵架;和萊布尼茲吵架,為的是誰先發明了微積分(他們兩人幾乎同時獨立完成);和弗拉姆斯提德吵架,為了誰有權使用皇家天文學家豐富的天文觀測記錄。他私下裡鼓勵他的朋友參與爭論,給他們提供「炮彈」,在一旁煽風點火,而很少自己出面進行自我辯護。牛頓的崇拜者常常不滿地看到,牛頓的偉大被這些卑下的爭吵所玷污,在他們看來,既然一個人已經功成名就,他就應當處處都表現得像一個超人那樣。但也許正是牛頓那種自我主義,既迫使他捲入如此之多直言不諱的爭論之中,又驅使他全神貫注作出如此之多的成果,以至今天的我們依然受益匪淺。無論如何,牛頓是人,不是神。僅僅這一事實就應該鼓勵我們達到他那樣的高度。

1689年牛頓成為國會議員,1696年成為造幣廠的總監,並且制定一系列改革措施。3年後,他辭去劍橋的職務,成為造幣廠總管。1703年牛頓被選為皇家學會會長,這個職務一直保留到去世。1705年,他被安妮皇後封為爵士。

牛頓爵士1727年3月20日在倫敦逝世,被當做英雄厚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聲名遠揚的法國哲學家伏爾泰(Voltaive,1694—1778)當時正訪問英國,對此他表示極大的驚奇,這里竟以大多數國家只用來對待國王的禮儀來對待一位數學家。他把對牛頓的熱情帶回到了法國,在情人查特勒特(Emilie Chgtelet,1706—1749)的幫助下,傳播牛頓的著作,查特勒特曾經把牛頓的《原理》譯成法文。

在20世紀的愛因斯坦之前,沒有人能夠成功地解決牛頓物理學留下的許多問題。在牛頓《光學》重出的一個版本的前言里,愛因斯坦寫道:

「對於他,自然界是一本打開的書,一本他讀起來毫不費力的書。他用使經驗材料變得井然有序的概念,彷彿就是從經驗本身,從那些精緻的實驗中自動涌現出來的那樣,他擺弄那些實驗,就像擺弄玩具,並且還以無比的細致入微描述了這些實驗。他集實驗家、理論家、工匠尤其是講解能手於一身。我們眼前的他,堅強,有信心,而又孤獨:創造的樂趣和細致精密體現在每一個詞句和每一幅插圖之中。」

毫無疑問,牛頓爵士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柒』 寫出抗日戰爭不同時期的英雄事跡或抗戰成果 各舉一例

在電影〈血戰台兒庄〉中曾有個細節,打退敵人數次進攻以後,一名老兵拌下半節斷了的柳根吹響了那段讓人盪氣回腸的陝西小調,斷牆上那「生在陝西死在山東」的醒目標語令我不止一次的熱淚盈眶。陣守台兒庄的是以陝西人為骨乾的西北軍炸掉浮橋以血肉之軀抗擊日軍的裝甲部隊。為主力部隊反攻贏地寶貴時間,終於迎來抗戰以來首場大勝利!

1937年7月7日,侵華日軍發動了「蘆溝橋事變」後,以閃電般的速度攻城略地……1938年3月,日軍牛島、川岸師團兵臨山西風陵渡。接楊虎城掌管西北軍的孫蔚如向國民政府和陝西民眾盟誓:余將以血肉之軀報效國家,捨身家性命以拒日寇,誓與日寇血戰到底!但聞黃河水長嘯,不求馬革裹屍還……

1938年7月,一支由三萬多名「陝西冷娃」組成的隊伍夜渡黃河,開進了黃河北岸的中條山。中條山,曾被侵華日軍稱為「盲腸」。在抗戰初期,日軍傾十餘萬兵力,苦戰三年,竟未能越過中條山一步。這在抗戰初期確屬罕見。而堅守中條山的,竟是武器裝備低劣、受蔣介石排擠的雜牌軍西北軍。

一群清一色的號稱「冷娃」的陝西子弟兵,在中條山堅持抗戰近三年,先後粉碎了日軍的11次大掃盪,把不可一世妄言三個月佔領中國的日本鬼子拒阻於潼關以外,使其進入關中掠佔西北的夢想死於胎中。抗戰八年,日軍占據了東、南、北大片領土,卻一直無力西進,這一切都得之於中條山戰役的偉大勝利。日本鬼子不僅未能踏進潼關一步,而且付出了慘重代價,僅「6·6」會戰一役,日軍排長以上軍官的骨灰盒層層疊疊壘堆了1700多具。這是八年抗戰中取得重大戰果的戰區之一。在中條山堅持抗戰近三年,陝西子弟兵也有2.1萬人犧牲在中條山下、黃河岸邊。

由徐劍銘等三位陝西本土作家創作的長篇紀實作品《立馬中條》中,孫蔚如將軍率領關中子弟與日本侵略軍「6·6」 血戰里有一個八百壯士投身黃河的細節:

177師新兵團有一千多名士兵被兩倍於己的鬼子包圍,經過拼殺後死亡200,餘下的800人被逼到黃河岸邊的懸崖上,三面都是絕壁。這800士兵在短暫的一瞬里從懸崖上跳了下去。下面是被稱作母親的黃河。黃河以母親的慈愛襟懷包裹了這800個殊死搏鬥後誓不投降的關中「冷娃」。他們都是16-18歲的孩子。

他們沒有一個人活下來。他們800人集體投河的那一幕,被山裡的村民看見了。活著的這個村民,尤其清晰地記得最後一名士兵跳河的情景。懸崖上只留下最後一個關中籍中國士兵。這是一位旗手。他的雙手緊緊攥著他的部隊的軍旗。軍旗已經被槍彈撕裂被硝煙熏染,他仍然雙手高擎著。他在跳河前吼唱了幾句秦腔。那位活著的當地村民還記得其中兩句戲詞,是《金沙灘》楊繼業的兩句——— 兩狼山———戰胡兒啊……天搖地動———

好男兒———為國家———何俱———死———生啊……

孫蔚如將軍率官兵在800壯士跳河的河灘上舉行公祭。黑紗纏臂。紙錢飄飄。香蠟被河風吹得明明滅滅。有人突然發現黃河水浪里有一桿軍旗,詫異其為何不被河水沖走。士兵下河打撈這桿軍旗時,拖出兩具屍首來。旗桿從一個人的後背戳進去,穿透前胸,這是一個被稱作鬼子的日本兵的屍體。壓在鬼子屍體上邊還緊緊攥著旗桿的人,是中國士兵,就是那個吼著秦腔最後跳入黃河的旗手。

當時,西安的新聞媒體則代表關中百姓發出真誠的感嘆:「西北整個得以安定,皆賴我第四集團軍英勇將士在黃河北岸艱苦支撐所賜……」。

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衛立煌將軍親臨平陸慰問第四集團軍官兵、熱情盛贊陝軍為「中條山的鐵柱子。」

陳忠實曾評論道:

「這些關中將士無論性格性情具備什麼樣兒的地域性特質,在民族生死存亡的血戰中體現出來的凜然不可侵侮的大義,正是中華民族輝煌千古存立不滅的主體精神。」

在關中一部縣志中,滿滿十餘頁的抗戰烈士名錄,他們全部死於中條山戰役。那個時候,該縣人口不滿一萬,而在此戰役中捐軀者竟有一千多人。百團大戰 亦作晉南遊擊戰,是指在1940年8月至12月中國抗日戰爭期間由中國共產黨率領八路軍主力一百餘個團與當地民兵共約40萬人發動的以破襲戰為主的對日戰役。戰役所在地大約在山西省南部。戰役成果這場戰役的指揮官彭德懷最早並沒有向中共中央通告,而是臨時決定的。但在戰役打響後得到了中共中央的嘉獎與支援。事後國民革命軍也發來賀電,祝賀百團大戰所取得的輝煌戰果。 據統計,八路軍(包括當地民兵在內)共進行戰斗1800多次,日軍死傷20000多人;偽軍五千多人;俘虜日軍280多人、偽軍18000多人;破壞鐵路900多里、公路三千里;破壞橋梁、車站258處;並繳獲了大批武器和軍用物資。共產黨所控制的華北抗日根據地也隨之大幅度擴大為華北437個縣中的10個縣。

『捌』 有一首歌歌詞中有一句是成就英雄夢想那是什麼歌

追日
作詞:李蔚瑋
作曲:萬軍
演唱:馬條 李天騏 萬軍

歌詞如下:

黎明一聲長嘯
撕裂這五更寒內
堅定的腳板踏碎晨霧容迷亂飛揚
凜冽的寒風
是驅趕雙足的絕唱
狂奔的腳步
追趕那不落的太陽

跨過滄海桑田
穿過了歲月時光
縱然傷痕累累
永不言棄剛強
烈焰滾滾撲面
那是痛苦的希望
我就是
生生死死浴火的鳳凰

冰雪覆蓋的大地
成就英雄夢想
抓一把熊熊的烈火
在胸膛
任狂風暴雨猖狂
彩霞滿天揚

那是我
一腔熱血日出東方

『玖』 現在lol成就最高英雄有什麼用

英雄來聯盟成就系統目前最高的等級源為5級,當成就到達5級的時候,可以在游戲里跟隊友展示,同時也能夠獲得一些獎勵。

冠飾,官方將為每個已解鎖的英雄推出其成就的前五個階位,當等級5的成就的時候,載入界面綬帶、自定義表情、通告橫幅。英雄聯盟成就解鎖達到一定的等級後,在游戲中按Crtl+6鍵就可以在游戲里展示出自己英雄的成就徽章,還是非常酷炫的。只有你擁有該英雄,才可以將其成就提升到5級,如果是使用周免自己並沒有購買英雄,最多隻能提升到4級。

『拾』 lol英雄七級成就英雄怎麼獲得

解鎖英雄成就7級條件:先將某個英雄達到6級成就,之後每當在對局中獲得一個S以上評價(包括S和S+)時,將免費得到一個7級英雄成就代幣。在海克斯戰利品庫中,可以通過合成操作解鎖英雄成就7級。
如下三種配方中的任一種均可以合成7級英雄成就:
解鎖英雄成就7級
=
3個該英雄的6級成就代幣
+
10000
藍色精萃

解鎖英雄成就7級
=
3個該英雄的6級成就代幣
+
1個該英雄的永久版戰利品

解鎖英雄成就7級
=
3個該英雄的6級成就代幣
+
1個該英雄的碎片戰利品

閱讀全文

與成果英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庸為什麼不要版權 瀏覽:305
蘭州經濟糾紛律師 瀏覽:994
沈陽盛唐雍景糾紛 瀏覽:973
工商局生態市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757
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規定 瀏覽:553
招商地塊南側公共服務項目批前公示 瀏覽:208
盤錦公交投訴電話 瀏覽:607
馬鞍山到宿遷汽車時間 瀏覽:215
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 瀏覽:813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
警察管詐騙叫民事糾紛 瀏覽:650
馬鞍山胡駿 瀏覽:110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