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阜新市育才中學的教學成果
十年來,學校發展迅速,以特有的辦學理念,優異教學成果,倍受社會觀注和矚目。
育才初中建校幾年來,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2004年遼寧省初二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在阜蒙縣賽區育才初中包攬了前8名(第一名劉實秋),前百名中有育才學生25人;2004年初三數學奧賽復賽中,阜蒙縣賽區前10名中有育才學生5人,前20名中有育才學生11人,前百名中有23人;2004年初三化學化學奧賽預賽中在阜蒙縣賽區前十名有5人,前100名有26人;2004年全國英語能力競賽初一、初二、初三百名榜中育才學生84人,居全縣第一。呂晶晶初三組第一名。苗億博、閆春曉獲初一第三、第四名;2005年初三數學奧賽中,在阜蒙縣賽區前5名中育才佔4名,前10名中佔6人。,包攬前2名第一名師聖賢,第二趙亞楠;2005年第十五屆全國初中生應用物理知識競賽中吳天宇獲全市第一名張紅玉獲全市第二名。55分以上獲表獎的考生中育才43人居全縣第一;2005年化學奧賽中阜蒙縣賽區,劉賽楠獲第三名,孟磊、師聖賢、劉陽或並列第四名,前百名中育才有33人居全縣第一位。2006年12月全國初中英語能力競賽復賽中桂鵬獲九年級全市第一名。
2000年,周宏偉同學在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物理、英語競賽初賽中分別獲一、二、三等獎,2001年高考以688 分優異成績獲阜新地區理科狀元,名列遼寧省理科第三名,被清華大學錄取。2002年,呂春杉又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這對一個剛剛起步的民辦學校來說是個奇跡。在連續八屆高考中均取得了優異成績,入本率達90%以上;二本以上上線率及高考平均分連續六年居全市第三,(位居阜、彰兩縣第一名),連續七年,阜、彰兩縣漢生高考第一名均出自我校。有400多名學生考入全國重點大學,短短幾年來,數學、物理、化學、英語等科在全國奧林匹克競賽中19人次獲國家級二、三等獎、38人次獲省級一、二、三等獎。2005年美術和書法獲得國家及省、市級獎。多名指導教師獲省級一等獎。
⑵ 王志宇的教學成果
主要教學成果:《中國博物館學教學改革與實踐》獲:遼寧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本人第五完成人,2005年遼寧省政府頒獎
⑶ 省級教學成果獎項有何用途
一封我的老母親的來信,
譯者:陳黎張芬齡
苦悶,苦悶是我的遺產,
這里連鍾乳的分秒也停止了滴落。
以及他們分量極微的不相似。
透是別離;哈哈
⑷ 遼寧文化藝術學校的教學成果
二00六年:
2006年年初,我校與韓國KR公司簽訂了聯合創辦國際學校的協議。
2006年3月,我校建立了獨具特色的專業課、文化課教學模式。
2006年5月,我校為大連歌舞團定向培養的專業舞蹈演員於當月赴大連歌舞團工作並出國演出。
2006年,我校被沈陽市教育局評為「2005年度沈陽市民辦星級學校」
2006年5月,我校張殊老師的民間舞蹈課和鄭艷榮老師的語文課被推薦為市優秀課。
2006年6月,我校鋼琴專業學生李思韻以4+的優異成績被世界名校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破格錄取。
2006年7月,我校參加由文化部、北京電視台、青少年時代節目中心、中國兒童網聯合舉辦的中央電視台錄播的「蒲公英」第六屆2006中國青少年優秀藝術新人選拔賽中,我校分別獲得了四金、三銀、十優、十佳及優秀獎。
2006年8月,我校組織參加了全國文華藝術院校獎第八屆全國「桃李杯」舞蹈比賽。學校選送學生董玲鈺的劇目《天藍藍》獲得全國二等獎;學生於弘洋的劇目《阿呷妹》獲得全國三等獎。單項成績名列東北各院、校、團之首,名列全國民辦藝術類院校榜首。
2006年10月,我校舉辦「遼寧文化藝術學校舞蹈專業教學展示暨頒獎晚會」,並設立「金鳳凰獎」,表彰成績突出及為學校做出突出貢獻的學生,鼓勵全校學生向他們學習。
2006年10月,遼寧省民辦教育協會為我校頒發「遼寧省民辦教育發展突出貢獻獎」,此獎項首次設立,我校是第一家此獎單位。
文化部授予全國唯一一所同級同類學校《文華藝術院校獎》
二00七年:
2007年11月24日,遼寧省在遼寧對外經貿學院舉行頒獎儀式,表彰遼寧省優秀學校。
二00八年:
2008年5月,組織學生在三亞參加迎接奧運會聖火傳遞的文藝晚會演出。
2008年9月,我校被遼寧地區誠信學校調查推廣活動組委會辦公室、遼寧城市經濟建設文化宣傳活動組委會辦公室入選為遼寧地區誠信學校
二00九年:
2009年05月12日吉林歌舞劇院集團公司副董事長兼藝術總監,中國舞蹈家協會理事,吉林省舞蹈家協會主席-王曉燕來我校指導。
2009年7月國家著名舞蹈編導王舉老師來我校指導。
2009年7月上海舞蹈學院的李濤教授、北京舞蹈學院魏笛老師、延邊大學崔美善、金英花教授、中央民族大學周戈特立加教授來我校指導教學。
2009年7月4日,原中國民族大學舞蹈系主任、中國著名舞蹈教育家馬躍教援,中國著名作曲家鄧建明先生,到我校進行專業課教學考查指導工作
2009年7月,全總文工團馬恩成團長與我校簽定舞蹈演員培訓基地合作協議。遼寧文化藝術學校成為中華全國總工會文工團舞蹈演員培訓基地!
2009年10月,我校織組學生參加由中華全國總工會和中央電視台主辦的《時代領跑者——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具影響的勞動模範頒獎盛典》的演出。
2009年12月,組織學生參加遼寧電視台春節晚會的演出。
二0一0年:
2010年4月,組織學生參加由中宣部、人力資源和保障部、文化部、全國總工會、中央電視台舉辦的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201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文藝晚會演出。
2010年5月中國鐵路文工團舞蹈編導王鐸老師、蘭州軍區戰鬥文工團舞蹈編導王思思老師來校指導。劇目《一條大河》
2010年5月,組織學生參加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獻禮劇目、黑龍江省重點劇目、原第七屆荷花獎銅獎劇目《鶴鳴湖》的演出。
2010年6月,組織學生參加原生態歌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劇《龍在北方》的演出。
2010年7月,組織學生參加中國舞蹈「荷花獎」校園舞蹈大賽藝術院校專業組比賽,我校原創作品《一條大河》獲得總分第三,銀獎第一的好成績。名列北京舞蹈學院、中央民族大學之前。
2010年11月,組織學生參加廣州第十六屆亞運會的開幕式、閉幕式演出。我校這些十幾歲的學生能夠參加亞運會、亞殘會開閉式共四場世界性的、重量級的大型演出,並且能免得到導演組的認可與稱贊。這是對我校培養學生的專業高度的肯定,對我校的教育成果的肯定。亞開《花城之邀》亞閉《月光光》《星星索》《凱旋》,亞殘開《追夢》《葉與脈》。
二0一一年:
2011年1月,組織雜技班學生參加遼寧衛視春節晚會《小兔乖乖》的演出
2011年4月,組織學生24人參加由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央電視台舉辦的「勞動頌歌五一國際勞動節」文藝晚會的演出。2011年4月30日我校教工參加沈陽市政府、華商晨報、沈陽體育總局舉辦的全民健身活動,我校被評為《優秀參與單位》
2011年5月,與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國立文化藝術學院建交十一年。「2000年5月,我校組成友好代表團出訪俄羅斯,並與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國立文化藝術學院簽訂了合作協議,該院為我校制定了學制三年,本科學歷的政策,我校保送五名學生到該院就讀,為我校與國際知名院校接軌邁出了堅實一步。
2011年5月31日晚,我校學生慶祝六一兒童節晚會,學生們自編自導自演的組織了一台別開生面的晚會。
2011年6月24日在剛剛結束的中韓藝術特長生國際邀請賽中,遼寧文化藝術校兩名學生分類榮獲聲樂、器樂兩項金獎!並代表遼寧隊參加在韓國首爾的總決賽!
2011年6月30日俄羅斯外教尤里.木魯耶夫、塔吉亞娜.木魯耶娃兩位教授來我校,深入課堂教學指導,使我校舞蹈專業技巧與世界先進水平接軌。
2011年7月8日我校參加第十二屆全國運動會大型啟動儀式的演出活動。
2011年7月11日我校應民盟沈陽市委邀請組織學生參加「與你同行----紀念民盟沈陽地方組織成立60周年文藝演出」,屆時沈陽市委書記曾維、市長陳海波等領導將出席觀看。
2011年9月8日,話劇《郭明義》的扮演者,李躍民老師來到我校,與教師們交流現代奉獻精神。
2011年9月20日,參加第十二屆全國運動會大型啟動儀式的演出活動。
2011年10月26日歷年來一直被省市區評為優秀學校,今年我校又一次獲得「優秀學校」的光榮稱號。
2011年11月10日應我校的邀請,華裔美籍小提琴家林靜怡,來華進行講學。
二0一二年
2012年2月,學校成立遼寧華新演藝有限公司。遼寧華新愛樂樂團,遼寧城市芭蕾舞團。
2012年4月13日下午三點,我校96屆表演專業優秀畢業生,馬麗回到母校,她是受遼寧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的邀請,隨《烏龍山伯爵》劇組到沈陽演出期間回到母校。
2012年9月,學校參加「金鶴杯」東北地區電視舞蹈大賽,群舞《守望》榮獲專業院校銀獎第一名,居同級同類專業藝術院校之首。
2012年9月,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頒獎晚會上,我校參加的黑龍江省歌舞劇院舞劇《鶴鳴湖》喜獲中宣部第十二個歌舞劇組「五個一」工程獎。
2012年11月。遼寧文聯、省舞協共同主辦的第五屆遼寧舞蹈「荷花獎」我校群舞《一條大河》榮獲金獎。
2012年11月,我校被沈陽市教育局評為「雙星級學校」。
2012年11月6日,我校208名學生應邀參加2013年遼寧春晚《美麗中國幸福年》的排練演出。
2012年11月17日,我校18名學生應邀參加2013年央視春晚和星光大道節目。
二0一三年
2013年1月5日至1月17日,我校208名學生參加2013年遼視春晚《美麗中國幸福年》的演出。
1月17日,我校18名學生,參加星光大道歌舞演出,央視三頻道播出。
2月9日開始,遼寧文化藝術學校和北京魅力湘江西藝術團聯合參加了《央視春晚》;《戲曲春晚》;《BTV全球春晚》;《僑聯春晚》的演出。
2013年11月4日遼寧文化藝術學校參演由團中央主辦的第九屆振興杯全國青年技能大賽閉幕式頒獎晚會《青春夢想聚力起航》。
12月25日,學校又受到遼寧電視台之邀,160名學校進駐遼寧電視台,參加2014年遼寧電視台馬年春節晚會排練演出,是遼寧省唯一一所連續參加遼寧電視台春節晚會演出的學校。
12月30日下午,遼寧省政協副主席高鵬及部分常委來校參觀視察。
二0一四年
2014年1月29日應邀參加遼寧電視台《馬年春節聯歡晚會》演出。
2014年7月,原創舞蹈作品《守望》獲得第二屆「荷花少年」(中學)校園舞蹈展演金獎。囊括表演金獎、作品金獎、導演金獎、指導教師金獎和組織獎。
2014年10月15日上海戲劇學院姜晨等領導來我校參觀考察。並研究雙方合作辦學事宜。
2014年10月浙江杭州宋城演藝股份有限公司,授權我校為東北地區演員培養基地,並委託招生。
⑸ 沈陽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的教學成果
化學工程學院的畢業生,理論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獲得了社會的普遍贊譽,在各行各業中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貢獻力量。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化學工程學院教學、科研設施日臻完善,已經形成了以流體混合與反應過程、清潔生產工藝、新型化工分離過程、催化與石油化學品開發、化工過程安全、化學葯品合成及生物過程制葯等為代表的相對穩定且富有研究成果的研究方向,在學科發展、科技進步和國家及地方經濟建設中做出了突出貢獻。
優秀成果
一、省級教學成果獎
1) 遼寧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05年6月
項目名稱:「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完成人 : 李文秀、王國勝、郭瓦力、申延明、於三三
2) 遼寧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05年6月
項目名稱:「化工原理精品課程建設」
完成人 : 劉雲義、孫懷宇、王國勝、裴世紅、王祝敏
3)遼寧省教學成果獎,三等獎,2005年6月
項目名稱:「大力開展CAI教學,提高化工原理實踐環節教學水平」
完成人 : 孫懷宇、王國勝、王祝敏、裴世紅、高楓
4)遼寧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999年6月
項目名稱:「大力開展化工原理實驗CAI工作,全面提高實驗課教學質量」
完成人 : 譚學富
5) 遼寧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997年12月
項目名稱:「化工原理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完成人 : 譚學富、孔桂琴、田振勇、薛惠芳、李平
二、遼寧省高校教師多媒體課件大賽,三等獎,2005年8月
課件名稱:「化工原理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完成人 : 高楓
三、校級教學成果獎
1) 沈陽化工學院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00年12月
項目名稱: 「大力開展CAI教學,提高化工原理實踐環節教學水平」
完成人 : 孫懷宇、王國勝、王祝敏、裴世紅、高楓
2) 沈陽化工學院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00年12月
項目名稱: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教學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完成人 :王國勝、申延明、於三三、劉東斌、李文秀
3)沈陽化工學院教學成果獎,三等獎。2000年12月
項目名稱: 「化工熱力學教學改革」
完成人 :於萍、李文秀、於三三、劉東斌
省級重點學科
學科名稱:化學工藝
學位授權:碩士
單位名稱:沈陽化工大學
學科歷史沿革:本學科始建於1958年,當時只開設有機化工專業,1960年增設了無機化工專業,80年代後又陸續增設了高分子化工、精細化工、石油加工、工業分析、生物工程(生物化工)等專業,從而基本覆蓋了化學工藝的主要方向。本學科於97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92年起與國內外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現有在校碩士生74人、本科生1545餘人,工程碩士研究生31人。先後有三名青年教師在國內外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二人在日本、五人在國內攻讀博士學位,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人員已佔中青年教師總數的90%,合理的師資結構為教學、科研及學科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除相關教研室以外,本學科下設應用化工研究所(原部級),精細化學品及工程技術研究室,化工新技術開發研究室。實驗室面積3000餘平方米。本學科擁有的催化劑單管試驗裝置和從日本Milton Roy公司購進的超臨界萃取裝置居國內領先水平。近幾年來學院投入本學科建設經費達150餘萬元,學科獲各種科研進款500餘萬元,14項成果得到推廣應用,為企業新增產值累計約3億元,創利稅累計約5千萬元。本學科努力跟蹤化工技術的發展。
主要研究方向的特色及發展前景:清潔生產工藝過程的開發、開發節能工藝和技術、催化與石油化學品開發
⑹ 誰能獲國家教學成果獎
入圍的數學類項目
1數學專業本科生課程體系建設,北京大學王長平(數學學院副院長、傑青、長江)、張繼平(數學學院院長、傑青、長江)
2概率統計課程體系的發展變革,北京大學何書元(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統計學教學指導分委會主任)、耿直(統計所所長,傑青)
3 工科基礎數學課程引入建模思想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北京交通大學李琦、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李尚志
4數學建模思想融入基礎課教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李尚志(理學院院長,名師,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數學基礎課教學指導分委會副主任)、鄭志明(副校長,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數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會副主任)
5構建科學教育公共課新模式,推進文化素質教育「科學與人文雙翼齊飛」, 南開大學顧沛(名師,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數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會副主任)、張偉剛(教務處副處長)
6全面提升大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機制研究與實踐,天津大學熊洪允,天津理工大學於義良
7泛函分析課程改革和建設的研究與實踐,內蒙古大學孫炯(數學基礎課教學指導分委會委員)、劉德
8改革大學數學課程內容與體系,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東北大學宋叔尼、孫艷蕊
9高等數學課程建設和改革的研究與實踐,遼寧工業大學佟紹成、王濤
10省精品課程線性代數教學資源建設、遼寧科技大學李大衛、劉洪
11大學數學課程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沈陽農業大學惠淑榮、張闞
12建設實踐類數學課程群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東北電力大學張傑、周碩
13科學組織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探索創新人才培養與數學教學改革新模式,復旦大學李大潛(院士,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葉其孝
14金融數學課程體系、教材建設及人才培養,同濟大學姜禮尚、徐承龍
15經濟數學教學成果與教材建設,南京財經大學張從軍、時洪波
16數學集中實踐性教學及課外數學創新活動對培養創新型人才的作用,南京郵電大學孔告化、邱中華
17依託質量工程建設提高工科大學生數學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合肥工業大學朱士信(數學系主任,名師)、唐爍(數學系副主任)
18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南昌大學朱傳喜(理學院院長,名師,數學基礎課教學指導分委會委員)、徐義紅
19公共數學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華東交通大學劉二根、徐保根
20金融數學高級人才培養體系的創建與實踐,山東大學彭實戈(院士),陳增敬
21《數學物理方法》多元化雙主型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魯東大學李清山、徐秀瑋
22發揮學科建設優勢 優化數學專業培養模式,曲阜師范大學劉立山、尹傳存
23高職高專工科數學教學改革與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王秀梅、秦體恆
24隨機分析及其應用在培養高層次科技人才中的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華中科技大學黃志遠(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隨機研究中心主任)、萬建平
25經濟數學課程體系革新與立體化教材建設,武漢理工大學吳傳生(數學基礎課教學指導分委會委員)、王衛華
26大學數學立體化教育資源與集成系統的研究和實踐,華南理工大學郝志峰(數學基礎課教學指導分委會委員)、廖芹
27數學建模方法與高等數學課程融合的探索與實踐,海南大學李志林、歐宜貴
28西部高校數學教師創新能力的培養,四川大學劉應明(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王寶富
29依託學科優勢,立足特色創新,工科院校數學與應用數學特色專業建設與實踐,成都理工大郭科、周仲禮
30圍繞統計學省級重點專業建設,探索統計人才培養新模式,雲南財經大學石磊、王力賓
31培養大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和創新素質的綜合改革與實踐,重慶大學楊虎、劉瓊蓀
32構建西部教學團隊,深化數學教育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積極服務基礎教育,西南大學宋乃慶、陝西師范大學朱德全
33《高等代數》教學改革與實踐(教材),西北師范大學劉仲奎、楊永保
34加強《數值分析》課程建設及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新疆大學阿布都熱西提、帕力旦
35少數民族高等數學課程知識體系的改革研究與實踐,塔里木大學周保平、吐爾洪江
36《數值分析》系列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河北理工大學劉春鳳、何亞麗
37優化隨機數學系列課程內容體系,培養多層次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西北工業大學田錚、肖華勇
38創新大學數學教育,全面提高數學教學質量,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劉三陽(理學院院長兼數學系主任,名師,跨世紀人才,數學基礎課教學指導分委會委員,全國人大代表)、王金金(理學院黨委書記)
39依託數學建模創新實踐基地,構建特色鮮明的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實踐平台,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吳孟達、吳翊
⑺ 遼工大摘遼寧省的大學中排名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是一所具有50餘年悠久歷史的國家重點大學。早在建國前夕,為恢復生產,發展經濟,支援解放全中國,經東北人民政府批准,分別成立了鶴崗工科高級職業學校、雞西煤礦工業學校、撫順工科高級職業學校、阜新工科高級職業學校以及東北煤礦工人速成學校。1958年分別成立了阜新煤礦學院、撫順煤礦學院、遼寧煤礦師范學院和雞西礦業學院。六十年代初期院校調整,四校合並,校址選於遼寧省阜新市,定名為阜新煤礦學院,成為東北地區唯一一所煤炭高等院校。1978年被國家確定為重點院校,並更名為阜新礦業學院。1996年4月,經國家教委批准更名並升格為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從此揭開了學校發展的嶄新篇章。
半個多世紀以來,伴隨著祖國的茁壯成長,沐浴著改革開放的縷縷春風,遼寧工大蓬勃發展、日益壯大,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績。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首批88所重點院校之一,1981年被批准為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93年獲准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全國200所有條件接收留學生單位之一,1999年被批准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同年學校又成為工程碩士學位授權單位。今天的遼寧工大已成為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於一體,擁有工、理、文、管、經、法等多學科,辦學設施完善,師資力量雄厚的著名高等學府。現設有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土木建築工程學院、技術與經濟學院、職業技術學院、葫蘆島軟體學院、力學與工程科學系等16個院、系、部,64個本科、高職專業。目前,在校生2.4萬餘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高職生19000餘人。
遼寧工大教學科研設施完善、學習生活環境幽雅。校園內古樸、典雅的建築鱗次櫛比,現代化的CAI中心、工程力學實驗室等30餘個實驗室都配備著一大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儀器設備,教學科研設備總值達7000餘萬元。一萬二千平方米的現代化圖書館,藏書120餘萬冊,訂有中外文期刊2000多種。學校編輯出版的《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均在國內外公開發行,其中《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已進入CSTA 和EI以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並首批進入中國核心期刊。
學科建設是高等學校的立足之本。遼寧工大人以前瞻的意識,站在學校發展的戰略高度,大力加強學科建設。目前,學校不僅擁有一批基礎厚、實力強的傳統學科,也擁有一批生機勃勃的新興學科。建有礦業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5個博士學位授權點、2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5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擁有5個省級重點學科、4個部級重點建設實驗室,已形成了適應國家經濟建設和遼寧經濟發展需要的學科體系。
一流的大學必須擁有一流的師資隊伍。遼寧工大緊緊抓住世紀之交的歷史時機,以培養高水平、高素質、高能力的跨世紀優秀學術帶頭人為核心,以加強中青年隊伍建設為重點,努力造就一支適應學校發展需要的施教隊伍。目前,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157名,其中教授153人、 副教授231人;具有或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148人;一批教師先後被確定為省部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和拔尖人才,初步形成了一支素質較高、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師資隊伍。
遼寧工大始終將人才培養質量視為生命,以培養政治信念堅定、道德品質優良、知識結構合理、心理體魄健康的優秀人才為目標,大力開展了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教學質量日益提高。學校自98級學生開始實行了完全學分制,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能力提供了充分條件。近年來,學校先後有23項教學成果獲國家和遼寧省優秀教學成果獎。1999年,學校教務處被國家教育部評為"全國普通高校優秀教務處",2000年,學校學生處被教育部評為"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廣大畢業生以思想文化素養較高、基礎專業知識扎實、埋頭苦幹富於創新的特點,贏得了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歡迎,受到了社會的好評。
遼寧工大做為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積極貫徹為國家、地方、行業經濟建設服務的科技工作方針,不但保持和發揮為煤炭工業服務的科研方向的優勢和特色,而且大力開展科技創新,不斷調整科研主攻方向,擴大科技服務領域,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學校每年都承擔著數百項國家、省部委下達的及橫向協作科研課題。近年來,先後承擔國家科技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星火計劃、"863 "國家高新技術等各類科研課題800餘項,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200多項成果獲得國家、省部及市級科技進步獎,其中60餘項獲得國家、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目前,學校在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機械CAD、管理信息系統、電力傳動與控制、地理信息系統、金屬材料等研究方向形成了明顯優勢和突出特色,在"三下"採煤、無煤柱開采、沖擊地壓的預測與防治、地質動力區劃、煤成氣資源勘探與評價等許多研究領域都已進入國際科技前沿。學校成功參加了三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先後榮獲大會優秀成交獎、優秀組織獎。
學校的對外學術交流與合作日益擴大,先後與德國、美國、澳大利亞、南非、日本等10多個國家的許多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建立了校際聯系和學術交流關系,互派專家、學者、留學人員進行學術交流,開展科研合作,聘請世界知名學者擔任學校名譽教授。常年聘請外籍教師為學生上課。學校培養了一大批外國留學生,與國外科研院所合作承擔了數十項科研課題。學校與南非比陀利亞大學、德國柏林工業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日本秋田大學、越南礦業學院等國外高校簽訂了合作辦學協議,聯合培養學生,其中學校與德國克勞斯達爾技術大學簽定了互相承認學習成績協議,在遼寧工大開辦\\\"6年制本科+碩士"模式專業,優秀本科生直接被選送到德國克大攻讀碩士學位,由中德雙方發放畢業文憑。德國文化交流中心業已批准雙方中德夥伴學校計劃項目,雙方在遼寧工大合作開辦了德語強化培訓班,學員學業成績德方予以承認,一批學員已赴德國學習深造。學校與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共同開辦了"2+2"聯合培養模式,由中澳雙方發放畢業文憑。
遼寧工大校園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機械設計大獎賽、計算機程序設計大獎賽等豐富多彩的科技學術活動形成了校園文化的主旋律。學校每年都有10餘項學生發明專利問世。在1999年遼寧省"鳳祥杯"首屆大學生電視辯論賽上,我校代表隊獲得了冠軍。在第六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學術科技作品大賽上,有5項作品獲獎。以掛職鍛煉為主要形式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多次受到中宣部、國家教委、共青團中央的表彰。2000年,學校團委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光榮稱號。
櫛風沐雨,春華秋實。遼寧工大多次被遼寧省政府、省高校工委、省教委授予\\\"文明單位"、"文明校園"、"優良學風校"等光榮稱號。學校已向國家輸送了4 萬余名各類人才,他們遍布國民經濟各條戰線,不僅涌現出了一大批各級領導崗位的卓越管理人才,而且也涌現出了一大批國內外著名專家和學者。
在充滿希望與挑戰的新世紀,遼寧工大人信心百倍,正以團結勤奮、求實進取的精神風貌,為把學校辦成多學科協調發展、綜合實力強、教學科研水平較高,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影響、國內一流工程技術大學而努力奮斗。
2003~2006遼寧省大學前12名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排名 校 名 排名 校 名 排名 校 名 排名 校 名
1 大連理工大學 1 大連理工大學 1 大連理工大學 1 東北大學
2 東北大學 2 東北大學 2 東北大學 2 大連理工大學
3 中國醫科大學 3 中國醫科大學 3 中國醫科大學 3 中國醫科大學
4 東北財經大學 4 遼寧大學 4 遼寧大學 4 遼寧大學
5 沈陽葯科大學 5 東北財經大學 5 東北財經大學 5 沈陽農業大學
6 遼寧大學 6 沈陽農業大學 6 沈陽農業大學 6 東北財經大學
7 沈陽農業大學 7 沈陽工業大學 7 沈陽工業大學 7 遼寧師范大學
8 沈陽工業大學 8 沈陽葯科大學 8 遼寧師范大學 8 沈陽工業大學
9 遼寧師范大學 9 遼寧師范大學 9 沈陽大學 9 沈陽大學
10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10 大連海事大學 10 大連海事大學 10 大連海事大學
11 大連海事大學 11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11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11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12 沈陽師范大學 12 沈陽大學 12 沈陽葯科大學 12 撫順石油學院
⑻ 李穎的主要教學成果
專業英語教學。主抄持遼寧襲省教育廳立項課題三項,解決了高職英語教學中的關鍵性問題,填補了相關領域的空白,其中「高職英語閱讀問題與策略研究」榮獲遼寧省2009優秀教育教學成果獎。參與其它教改課題五項,負責並主講《商務英語函電》省級精品課,公開發表的省級以上論文二十餘篇,出版教材十餘部,獲得專家和同仁好評。
2006年負責、主持的「高職英語閱讀問題及策略研究」課題,於2008年結題。
2007年主持、主講的《商務英語函電》課程被遼寧省教育廳評為省級精品課。
2009年負責、主持的「高職英語閱讀問題及策略研究」課題榮獲遼寧省教育廳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三等獎。
2009年負責、主持的「高職英語應用能力測評體系的研究」獲遼寧省教育廳教研課題重點支持項目。
2010年負責的商務英語專業被遼寧省教育廳評為省級品牌專業。
2010年負責、主持的「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難點研究」被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批准為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科研專項立項課題。
⑼ 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幹部學院怎麼樣
必須嚴格,學校不抄讓抽煙,襲抓到了的話一根煙罰款100元RMB,要是整合煙被抓到了的話那你算吧!並且一個打火機抓到了的話是150元RMB.不允許學生串寢室(指的是男女同寢),抓到了必須開除。學校定期會舉辦各種晚會、聯歡會、比賽什麼的。很不錯的!學習方面嘛,刑法的金老師教的不錯,邏輯學董老師教的好,合同法姚大師教的最好你花多少錢都聽不到的,我這就不都說了。目前學校可能搬到東陵了所以必須住校。如果你想上網的話學校會提供你上網的地方這個你不用想。總體來講學校很好,有很多值得我去回憶的地方。我是04級法本畢業的學生。
⑽ 遼寧輕工職業學院文憑國家是否承認
遼寧輕工職業學院(校址在大連市金州新區)的前身是遼寧省紡織工業學校,隸屬於遼寧省教育廳,是遼寧及東北地區唯一一所以輕工為主的高等職業院校。服裝設計、服裝工藝技術、電腦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服裝表演藝術等7個專業被評為遼寧省高等職業教育試點、示範或品牌(特色)專業,這些專業在省內同類院校中處於領先地位,具有較高的影響力。
遼寧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校址在丹東)前身是始建於1965年的國家級重點中專——遼寧儀器儀表工業學校,現隸屬於遼寧省教育廳,現為全國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訓基地、國家數控技術緊缺人才培養基地、全國機械行業骨幹職業院校、遼寧省首批示範性高職院校。學院是一所以工科專業為主體,機電類和儀器儀表類專業為特色,兼顧汽車、工商和黃金珠寶專業,其中「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為國家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檢測技術及應用」專業為全國機械行業特色專業,「機電一體化」和「物流管理」專業為中央財政支持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建設專業,「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和「電子商務」等6個專業被確定為省級品牌、示範專業,有省級精品課14門,有15項教學改革成果獲省優秀教學成果獎。
兩所學校都隸屬於遼寧省教育廳,公辦院校,但專業特色不同,一所以服裝設計等輕工類見長,一所以裝備製造領域的機電、儀表類見長,看你自己喜歡什麼、想學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