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公證書是否可以在網上查詢
公證書不可以在網上查詢的。
公正文書涉及當事人的秘密,公正處自己都有存檔,直接到公證處查詢即可。公證書由當事人或其代理人到公證處領取。必要時也可由公證處發送。 當事人或其代理人應在公證書送達回執上簽名或蓋章,並註明收到的日期、份數和公證書編號。
公證書根據當事人申請,依照事實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製作的具有特殊法律效力的司法證明書,是司法文書的一種。
(1)公證書缺頁擴展閱讀
公證書不僅在國內具有法律效力,而且還具有域外法律效力。因為,公證書是證明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的真實性、合法性的可靠的司法證明文書,被廣泛地運用在國際交往中。
在國際上,公證書得到了廣泛的承認,在國外也具有法律證明力,是進行國際間民事、經濟交往不可缺少的法律文書。這是公證證據效力在空間上的延伸。
公證書注意事項:
1、公證證詞中註明的文件是公證書的組成部分。
2、公證書不得塗改、挖補、必須修改的應加蓋公證處校對章。
3、公證書應使用中文,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區,除涉外公證事項外,可使用當地民族通用的文字。
4、根據需要或當事人要求,公證書可附外文譯文。
5、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公證書從審批人批准之日起生效。審批人批准日期即為出證日期。
6、公證書需要辦理領事認證的,應由承辦公證處送有關部門認證,並代收認證費。
⑵ 公證好的公證書可以修改或重新公證嗎
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根據不同情況由公證機構復查,予以補證、更正,撤銷錯誤回公證書答。如果公證書沒有錯誤,那麼就不允許更改,只能重新公證相關事項。
《公證程序規則》
第六十三條公證機構進行復查,應當對申請人提出的公證書的錯誤及其理由進行審查、核實,區別不同情況,按照以下規定予以處理:
(一)公證書的內容合法、正確、辦理程序無誤的,作出維持公證書的處理決定;
(二)公證書的內容合法、正確,僅證詞表述或者格式不當的,應當收回公證書,更正後重新發給當事人;不能收回的,另行出具補正公證書;
(三)公證書的基本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應當作出撤銷公證書的處理決定;
(四)公證書的部分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可以出具補正公證書,撤銷對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部分的證明內容;也可以收回公證書,對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部分進行刪除、更正後,重新發給當事人;
(五)公證書的內容合法、正確,但在辦理過程中有違反程序規定、缺乏必要手續的情形,應當補辦缺漏的程序和手續;無法補辦或者嚴重違反公證程序的,應當撤銷公證書。
被撤銷的公證書應當收回,並予以公告,該公證書自始無效。
公證機構撤銷公證書的,應當報地方公證協會備案。
⑶ 公證書是什麼
公證書,是指公證處根據當事人申請,依照事實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製作的具有特殊法律效力的司法證明書,是司法文書的一種。是法律界常用的應用寫作文體之一。
⑷ 公證書查閱問題
根據司法部、國家檔案局《公證檔案管理辦法》第四章檔案的借調與查閱規定: 第十一條 公證機關應嚴格執行保密制度,建設公證檔案借閱制度和檔案借閱登記簿。借閱檔案必須履行一定的批准和登記手續,並限定借閱期限。在限期內因特殊情況不能按期歸還的,應辦理延期手續。
第十二條 本公證處的公證人員因工作需要,履行借閱登記手續後,可以借閱公證檔案。
第十三條 同級或上級司法行政機關的公證管理部門因工作需要借閱公證檔案的,應履行借閱登記手續。
第十四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有關國家機關因工作需要,要求查閱有關檔案的,應出具正式查卷函件,經公證處主任批准後辦理查閱手續。因特殊情況必須借出的,應經同級司法行政機關批准。借出時要交點清楚,辦理正式借據,並限期歸還。
借出的檔案不得轉借其他單位或人員使用。
第十五條 除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有關國家機關外,其他單位和個人一般不得借調和查閱公證檔案。因特殊情況必須查閱的,須由公證處報經同級司法行政機關批准。
第十六條 律師因訴訟代理的需要,向公證機關提交律師的身份證明、律師事務所的查卷證明,及當事人同意律師查閱本人的公證檔案的證明,經公證處主任或副主任批准後,可查閱當事人提交給公證處的證明材料和公證處所記錄的與當事人談話筆錄。
第十七條 凡涉及國家機密和個人隱私的公證密卷檔案,以及當事人要求保密的公證檔案,一般不得借調和查閱。特殊情況必須查閱的,須經當事人同意後,由公證處報同級司法行政機關批准。
第十八條 凡經批准允許查閱的公證檔案,可以摘抄或復印所查閱的內容。
第十九條 對查閱或借出的公證檔案,要及時催還。還回時如發現案卷被拆,文件材料短缺、塗改、增刪、污損等情況,應立即向本處領導匯報並及時追查。
第二十條 檔案管理人員必須嚴格遵守保密制度,保守國家機密和當事人的秘密。不得超越制度向任何人提供檔案或擴大利用范圍;不得向他人泄露檔案的內容。
⑸ 公證書封面破了就一點點沒有殘缺
公證書屬於書證,以其記載或表達的思想內容證明真實,封面破損不影響其證明效力。
⑹ 公證書下來之後還能更改嗎
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根據不同情況由公證機構復查,予以補證、更正,撤銷錯誤公證書。如果公證書沒有錯誤,那麼就不允許更改,只能重新公證相關事項。
《公證程序規則》
第六十三條公證機構進行復查,應當對申請人提出的公證書的錯誤及其理由進行審查、核實,區別不同情況,按照以下規定予以處理:
(一)公證書的內容合法、正確、辦理程序無誤的,作出維持公證書的處理決定;
(二)公證書的內容合法、正確,僅證詞表述或者格式不當的,應當收回公證書,更正後重新發給當事人;不能收回的,另行出具補正公證書;
(三)公證書的基本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應當作出撤銷公證書的處理決定;
(四)公證書的部分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可以出具補正公證書,撤銷對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部分的證明內容;也可以收回公證書,對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部分進行刪除、更正後,重新發給當事人;
(五)公證書的內容合法、正確,但在辦理過程中有違反程序規定、缺乏必要手續的情形,應當補辦缺漏的程序和手續;無法補辦或者嚴重違反公證程序的,應當撤銷公證書。
被撤銷的公證書應當收回,並予以公告,該公證書自始無效。
公證機構撤銷公證書的,應當報地方公證協會備案。
(6)公證書缺頁擴展閱讀:
繼承權的公證應注意的事項有:
(1)不動產繼承,應到不動產所在地的公證處申請公證;如果是多個繼承人的,則必須到同一個公證處申請公證。如果是幾個公證處都有管轄權,當事人可以協商去一個公證處公證。
(2)當事人應提供必要的證明文件,包括:
①當事人的身份證明,如工作證、居民身份證、戶口簿等。
②被繼承人死亡的證明,如醫院出具的死亡證明書等。
③被繼承人的遺產產權證明,如房產證等。
④如果被繼承人生前立有遺囑的,應提交遺囑。
⑤當事人與被繼承人的關系證明,如父子關系、夫妻關系等,以證明繼承人是否屬於法定繼承人的范圍。
(3)代位繼承的,應當提供繼承人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證明。
⑺ 公證書遺失可以補辦嗎
如果公證書遺失的,在當時辦理公證的公證處會有當時辦理公證的檔案,你可版以直接到公證處去復印一份,並由權公證處在復印件上蓋上公證處的公章後,此復印件與原件具體同等的法律效力。
公證書原本是承辦公證員擬定的,經公證機構審批人(簽發人)核准簽發的原始公證書,是據以製作公證書正本、副本的公證書原稿(簽發稿)。原本是最原始的公證書,是公證書效力的淵源。根據規定,公證書原本必須按原樣附卷歸檔,不得塗改、遺失、銷毀或發給當事人。
⑻ 認為公證書錯誤,如何救濟
相關法條:《公證法》第三十九條: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版認為公證書有錯權誤的,可以向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查。公證書的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公證機構應當撤銷該公證書並予以公告,該公證書自始無效;公證書有其他錯誤的,公證機構應當予以更正。 第四十條: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對公證書的內容有爭議的,可以就該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因此,認為公證書錯誤的,可以先提出復查,如果公證機構予以維持,就此也不可以提起行政訴訟,因為:公證處是依法成立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組織,不是行政機關,公證文書不是行政行為,起訴要求法院撤銷公證文書,缺乏相應的法律依據。案件不屬於人民法院行政訴訟受案范圍。 不過當事人或者利害關系人並非無路可走,有以下救濟途徑:可以就公證事項所涉內容,提民事訴訟,法院是可以受理,並且根據證據材料予以判決認定。
⑼ 公證書遺失怎麼辦
分析如下:
只要做過公證,而且你知道在那個公證處辦理的,直接可以向該公證處申請查詢的。當然如果能夠提供公證辦理的年限、辦理時間和公證文書的文號,對你查詢會更加有利。
但是你是否可以查詢,則要看你的身份。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查詢他人的公證文書的。如果公證處不能接受你的申請,你可以根據實際進展情況作為利害關系人在提起相關訴訟的時候申請法院查詢。那麼,我前面所說的公證處以及相關公證年限、時間、文號等提供就非常重要了。總不能要求法院一家一家公證處去跑。
(9)公證書缺頁擴展閱讀:
公證書的法律效力
1、公證當事人無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辦理公證時公證員必須問清當事人是否在訂立時具有法律規定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而且會將協議給雙方看,如果一方不識字,可以由公證員念給他聽,並且在公證存檔的談話筆錄中寫明。
2.法院沒有權利解除公證,只有採納與不採納,撤消公證書只有本公證機構和司法局有權撤消
如果你的親戚想撤消本公證書,得先爭得對方的同意,一起到公證處說明情況,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到當地司法局公管處申請.
3.贈予自己財產與他人,無須他人同意。對依法辦理的房屋贈予公證,依法具有法律效力,其證明力高於其他一般書證。
國際認可度
此外,公證書不僅在國內具有法律效力,而且還具有域外法律效力。因為,公證書是證明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的真實性、合法性的可靠的司法證明文書,被廣泛地運用在國際交往中。在國際上,公證書得到了廣泛的承認,在國外也具有法律證明力,是進行國際間民事、經濟交往不可缺少的法律文書。這是公證證據效力在空間上的延伸。
(資料來源:網路:公證書)
⑽ 我的房屋公證書丟了怎麼補辦
房屋公證處丟失可以去房產公證處進行補辦。
補辦房屋公證書所需材料:
辦理補證登記前,申請人須提交身份證明等材料,向檔案窗口申請刊發不動產權證書(證明)遺失、滅失聲明。
1不動產登記申請審批表原件;
2補證申請原件;
3申請人身份證明;
4其他必要材料。
申請補發房屋公證書,該房屋設定他項權利或者預告登記的,房屋所有權人應當會同相關權利人一並換發相應的房屋公證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
第三十條公證機構經審查,認為申請提供的證明材料真實、合法、充分,申請公證的事項真實、合法的,應當自受理公證申請之日起十五個工作日內向當事人出具公證書。但是,因不可抗力、補充證明材料或者需要核實有關情況的,所需時間不計算在期限內。
第三十二條公證書應當按照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規定的格式製作,由公證員簽名或者加蓋簽名章並加蓋公證機構印章。公證書自出具之日起生效。
公證書應當使用全國通用的文字;在民族自治地方,根據當事人的要求,可以製作當地通用的民族文字文本。
第三十九條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認為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向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查。公證書的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公證機構應當撤銷該公證書並予以公告,該公證書自始無效;公證書有其他錯誤的,公證機構應當予以更正。
房產公證的類型:
一、房產繼承公證,也就是繼承權公證。
繼承權公證是公證機關根據法定繼承權,遺囑繼承權和協議繼承權等國家法律所承認的繼承權,對繼承死者生前私有財產者,進行身份確定,材料核實等一系列工作後,所出具的公證書。
繼承權公證根據被繼承人生前有無遺囑分為依遺囑繼承、依法定順序繼承。根據中國繼承法的規定:第一順序繼承人為被繼承人的父母、配偶、子女、在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時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繼承。
也就是說,對於子女或家屬要辦理繼承房產的話,必須要有公證處辦理的公證書;
二、遺囑公證。
1、遺囑公證是指公民生前對自己的財產作出安排,並經國家公證機關公證,於死亡時立即發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為。為此,立遺囑的內容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神志清楚,有行為能力.
(2)遺囑的內容要合法,不能剝奪無行為能力或無獨立生活能力的人的繼承權;
(3)遺囑中的財產是個人合法財產.
2、遺囑應包括以下內容
(1)遺囑人的姓名、性別、出生日期、住址;
(2)遺囑處分的財產狀況(名稱、數量、所在地點以及是否共有、抵押等。)
(3)對財產和其他事務的具體處理意見;
(4)有遺囑執行人的,應當寫明執行人的姓名、性別、年齡、住址等;
(5)遺囑製作的日期以及遺囑人的簽名遺囑公證
處分房產的遺囑未經公證,在遺囑生效後其法定繼承和遺囑受益人可根據遺囑內容協商簽訂遺產分割協議,經公證證明後到房地產管理部門辦理房產所有權的轉移登記手續;
三、贈與房產公證
房產贈與,應當辦理贈與人的「贈與公證書」和受贈人「接受贈與公證書」,或雙方共同辦理「贈與合同公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