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加入WTO後取得的成就和面臨的挑戰
入世5年來,中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此過程中,中國百姓究竟得到了內哪些實惠?以下一組數據或容許能初步給出答案:從2001年到2005年,在物價基本維持穩定的前提下,中國人均GDP由1038美元增長到1700美元,人均儲蓄余額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由5780元和6860元上升到10787元和10493元,電腦和家用汽車普及率則分別由13.3%和0.6%上升到41.5%和3.4%。
外貿貿易的快速增長,必然會遭到其他國家的不滿,它們將採取更多的措施來限制其國民到中國的投資,例如提高我國商品出口的門檻,捏造有損中國形象的謠言,尤其是加快迫使我國人民幣升值的步伐.
我們時刻要有一種危機感,因為在未來的日子裡機遇與挑戰是並存的。
Ⅱ WTO中國的發展
從世界135個經濟體抄先後加襲入關貿總協定到世界貿易組織的多邊組織,迄今沒有一個成員退出,30多個經濟體正在努力申請加入和我國13年孜孜不倦的努力可以看出,加入多邊組織對一個國家的長遠發展具有很大的積極意義。盡管中國為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需要付出一定的「入門費」,為此可能產生一定的臨時性的負面影響。但只要我們拿出應對措施,正面影響一定會遠勝於負面影響:
1
Ⅲ 中國加如WTO這幾年來,取得了哪些成就
可見,這5年對全球經濟體系的參與不僅推動中國的改革開放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更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了基礎,具體來說,對普通百姓生活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就業穩定、收入增長。在這5年中,中國參與多邊貿易體制的利益逐步顯現,外貿出口連年攀升,年均增長率達25%,同時,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1/3。在此過程中,外商投資企業不僅成為出口增長的主力軍,也是就業水平保持穩定的主要因素。雖然在2001年至2005年間我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每年達到800萬至900萬,但城鎮登記失業率卻始終維持在4%左右的低水平。 二是消費福利顯著提高。2001年至2006年,我國進口關稅的總體水平由15.6%降至9.3%。同時,我國取消了化肥、轎車和摩托車及關鍵零部件、電視機、錄音機、照相機、手錶等13類產品的非關稅措施,農產品的關稅配額限制也正逐步放鬆。貿易壁壘的消除不僅導致了進口產品的量增價跌,對國內同類產品在價格和質量上也構成巨大的競爭壓力,加上收入的增長,中國百姓的物質消費水平顯著提高。2001年至2005年,我國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速達12%,而消費增速較快的產品大多與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提高密切相關,如汽車、通訊器材、家用電器、音像器材、建築裝潢材料等。 三是法制觀念日益增強、社會生活更加有序。5年中,僅國家立法機構和中央政府制定、修改和廢除的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就達2000多件,基本形成了一套涵蓋工業、農業和服務業三大經濟部門,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和知識產權保護四個領域的與國際規則趨同的國內法律制度框架。市場經濟規則的逐步完善不僅規范了政府行政行為和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更使公民的法制觀念和規則意識普遍得到增強、社會生活秩序得到保障、消費者的根本利益得到維護。
Ⅳ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10年來都取得了哪些成就請舉例說明
●10年間,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從2001年的11萬億元人民幣增至2010年的近40萬億元人民幣,年均回增長超過10%。答
●10年間,國際貿易總量從2001年的12.65萬億美元增至2010年的30.39萬億美元,10年增長了140%。
●10年間,中國貨物貿易額由2001年的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成為全球第二大進口國,第一大出口國。貨物貿易進出口規模從2001年的5098億美元增長到了2010年的近3萬億美元,增長4.8倍。出口從2660.98億美元上升至15777.89億美元,增長493%。
●10年間,累計吸收外商直接投資7595億美元,居發展中國家首位。
●10年間,對外直接投資年均增長超40%,2010年達688億美元,居世界第五位。
●10年間,中國關稅總水平由15.3%降至9.8%;服務貿易開放部門達到100個。
Ⅳ 世界貿易組織的主要成果
首個全球性貿易協定誕生
世貿組織第九屆部長級會議2013年12月7日中午在印尼巴厘島圓滿閉幕,世貿組織成立18年來首個全球性貿易協定誕生的喜訊傳出。或許是因為之前的談判太膠著、等待太漫長,會議閉幕式顯得格外溫情。隨著《巴厘部長宣言》一錘定音,剎那間全場起立,掌聲夾雜著歡呼聲久久不息。
「巴厘一攬子協定」是本次會議上最甘美的果實。這份世貿組織成立18年來的首個全球貿易協定,共包括10份文件,其中涵蓋簡化海關及口岸通關程序、允許發展中國家在糧食安全上有更多選擇權、協助最不發達國家發展貿易等內容。
WTO達成近20年來最大規模關稅減讓協議
2015年12月17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50餘個成員國達成近20年來規模最大的關稅減讓協議,取消了對201項IT產品1.3萬億美元貿易的限制。
2015年12月15日至19日,世貿組織第十屆部長級會議在肯亞內羅畢舉行。商務部部長高虎城率由商務部、外交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部、海關總署和駐世貿組織代表團組成的中國代表團出席會議。
經過幾天幾夜艱苦的談判,會議通過了《內羅畢部長宣言》及9項部長決定,承諾繼續推動多哈議題,成果豐富。一是世貿組織成員首次承諾全面取消農產品出口補貼,並就出口融資支持、棉花、國際糧食援助等方面達成了新的多邊紀律;二是達成了近18年來世貿組織首個關稅減讓協議——《信息技術協定》擴圍協議,涉及1.3萬億美元國際貿易;三是在優惠原產地規則、服務豁免等方面切實給予最不發達國家優惠待遇;四是正式批准阿富汗和賴比瑞亞加入世貿組織。
Ⅵ 中國加入WTO的10成就
入世的10年,大幅度掏空了國家資源,換了資本,然後這些資本由社會各界錢權大腕以各種方式轉移到了境外!
Ⅶ 加入WTO以來,中國企業的收獲和成就有哪些
中國企業改變全球商業風貌:中國並沒有統治世界,但的確正在改變全版球商業的風貌。同時,權這種改變也反過來在改造中國企業自身。在向海外市場輸出產品、發起並購的同時,部分中國企業自身亦在加快推進內部的國際化。中國企業國際化已進入一個相對成熟的階段,這就是,越來越懂得如何更聰明地收購,做更有耐心的整合,以及發起更富成效的自我革命
Ⅷ 中國加入wto15年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
最巨大的要數貪官數量多了,而且貪污的數額都巨大了。
Ⅸ WTO成立以來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世界貿易組織(英文縮寫WTO,中文簡稱世貿組織或世貿)是負責監督成員經濟體之間各種貿易協議得到執行的一個國際組織,它的前身是1948年開始實施的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的秘書處。世貿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現任總幹事是帕斯卡爾.拉米(Pascal Lamy).截止2007年1月12日,世界貿易組織有150個成員。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分四類:發達成員、發展中成員、轉軌經濟體成員和最不發達成員。
世界貿易組織的宗旨是:
在提高生活水平和保證充分就業的前提下,擴大貨物和服務的生產與貿易,按照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實現全球資源的最佳配置;努力確保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最不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增長中的份額與其經濟需要相稱;保護和維護環境。其目標是建立一個完整的、更具有活力的和永久性的多邊貿易體制。與關貿總協定相比,其管轄的范圍除傳統的和烏拉圭回合確定的貨物貿易外,還包括長期游離於關貿總協定外的知識產權、投資措施和非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等領域。世界貿易組織具有法人地位,它在調解成員爭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權威性和有效性。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原則是非歧視貿易原則,包括最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條款;可預見的和不斷擴大的市場准入程度,主要是對關稅的規定;促進公平競爭,致力於建立開放、公平、無扭曲競爭的「自由貿易」環境和規則;鼓勵發展與經濟改革。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職能有:管理和執行共同構成世界貿易組織的多邊及諸邊貿易協定;作為多邊貿易談判的講壇;尋求解決貿易爭端;監督各成員貿易政策,並與其它同制訂全球經濟政策有關的國際機構進行合作。
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以來所取得的成果
1)、落實烏拉圭回合協議內容,繼續談判框架協定
世界貿易組織成員除按照已達成的關稅減讓表減讓關稅外,還有43個成員方在1997年3月26日同意從1997年7月1日開始到2000年逐步取消信息技術產品的關稅,它們涉及的貿易額約為6000億美元。7國集團和歐盟同意對465種葯品實施零關稅待遇。
同時,世界貿易組織確定在2000年1月1日前,就農產品、服務貿易兩個關鍵領域進行談判。迄今為止,通過談判已達成4個重要的協議:①1995年7月28日自然人流動協議;②1997年2月15日69國達成基礎電信服務協議,並於1998年2月15日生效;③1997年3月26日43個國家達成減讓信息技術產品關稅協議;④1997年12月12日,70個國家達成一項多邊金融協議,同意開放各自的金融服務業,它包括95%以上的有關銀行、保險、證券和金融信息等方面的貿易,該協議將於1999年3月1日生效。
2)、解決成員之間貿易爭端
3)、舉行高層會議,幫助最不發達國家成員解決貿易發展問題
1997年10月,世界貿易組織、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世界銀行就最不發達國家的貿易發展舉行高層會議、探討幫助解決最不發達國家的市場准入、與貿易有關的技術援助、訓練和智力建設等問題。9個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宣布主動改進從最不發達國家進口的市場准入措施,如削減產品進口限制、拓展已有的關稅減讓表,重點放在紡織品和農產品領域,要大量簡化附加條件等等。世界貿易組織其他成員也表示要採取相應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