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廣東省教育部科技部產學研合作成果展覽會 怎麼翻譯英文!謝謝
Fair of Science and Technic Achievements Resulted from Cooperation of Instry, Ecation and Academy
Sponsor: Gongdong province government, Ecation Department of Chinese givernment, Science and technic Department of Chinese Government
2. 廣東省在科技發展方面取得成就,有哪些例子
關於新中國取得成就的例子:
1.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號成功升天;
回2.2001年7月13日,北答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
3.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號成功升天;
4.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號成功升天;
5.003年10月15日9時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將中國第一名航天員送上太空;
6.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7.2008年8月8日,北京舉辦第二十九屆奧運會,中國取得了金牌51枚、獎牌總數100枚的歷史最好成績;
8.2010年,我國內地首條海底隧道、全長8.695公里的廈門翔安隧道正式通車,標志著我國海底隧道自主設計、自行施工的能力躍入世界先進行列。
9.株洲誕生時速305公里電力機車。其動力車在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總體的高集成化模塊結構等十項國際先進水平的設計理念。
10.2013年,神舟十號再次飛天實現對接。
3. 如何進一步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率給出一些建議
一是激發創新主體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積極性。科研人員積極性不高,是導致我國科技版成果轉移轉化權率偏低的根本原因,金智創新認為,要想有效的提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效率,需要積極探索有效的獎勵機制與模式,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構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新型研發機構等協同開展成果轉化。推動成果轉化與創新創業互動融合,
二是重視科技成果轉移中間機構。一般來說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主要由三方組成,一是由科研機構提供前沿科技成果,二是有技術需求的企業提供技術支持,但是科研機構和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等,無法高校的溝通,這個時候就需要重視科技成果轉移中間機構的,充分發揮其溝通協同的作用。讓企業和高校能夠各取所需,提高各自的工作效率。
三是開展科技成果信息匯交與發布。圍繞新一代信息網路、智能綠色製造等重點產業領域,以國家財政科技計劃成果和科技獎勵成果為重點,發布一批能夠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投資規模與產業帶動作用大的重大科技成果包,探索市場化的科技成果產業化路徑。
4. 給一些關於廣東省科技館的介紹
廣東科學中心耗資19億元人民幣、歷時近5年建成
世界上最大的科技館馬上就要在廣州人的家門口開放了!在廣州大學城小谷圍島的最西端,耗資19億元人民幣、歷時近5年建成的廣東科學中心將在今天舉行亮燈儀式。在本月26日下午的開館儀式之後,27日,中心將正式對公眾開放。
聚焦
世界上最大的科技館馬上就要在廣州人的家門口開放了!在廣州大學城小谷圍島的最西端,耗資19億元人民幣、歷時近5年建成的廣東科學中心將在今日舉行開館新聞發布會暨亮燈儀式。在本月26日下午的開館儀式之後,27日,它就將正式對公眾開放了。
航行在廣州的這艘巨型「科技航母」馬上就要揭開它的神秘面紗了!
遠觀如航母 俯瞰似木棉
佔地45萬平方米的廣東科學中心位於廣州大學城小谷圍島,它南、北臨江,西靠濱江生態公園,東鄰廣州大學城外環路,主入口正對廣州大學。
從遠處望去,它彷彿一艘正待啟航的航空母艦;從空中俯瞰,它又變成一朵在藍天下怒放的巨大木棉花。就是這個木棉花和航空母艦的結合體,總建築面積達13.75萬平方米,成為目前世界上展示面積最大、功能最齊全的科普教育場館。
廣東科學中心主任、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張明介紹說,廣東科學中心總投資為19億元人民幣,全部由政府出資,是目前國內投資最大的科學館項目。
張明透露,廣東科學中心項目,先後進行了兩輪設計方案和國際招標,經過嚴格挑選,最終,國內的中南建築設計院憑借「科技航母」方案,從國內外30多個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近年來,在國內的重大建築項目中,由國內設計師中標的項目並不多,可以說,這也給國內的建築界爭了一口氣。」
廣東科學中心以「自然、人類、科學、文明」為主題,是一個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社會公益性事業機構,是為廣大公眾提供科普教育的社會科技活動場所。
四百餘展項 半數為創新
廣東科學中心主體建築內目前共有8大常設主題展區、4座科技影院、兩個開放實驗室和一個2500平方米的「數字家庭體驗館」,此外還有建築面積達2萬平方米的臨時展區,用於隨時展示國內外最新的科學技術成果。
廣東科學中心主任張明介紹說,廣東科學中心的展項目前已超過400個,「這些展項形式非常新穎,至少有一半都是國內外第一次出現的創新展項。」
科技大廣場 免費任你睇
在廣東科學中心主樓周邊,除了水主題展區——8萬平方米的人工湖外,還有一個互動性很強的大型室外展區——科學廣場,這里匯聚了巨大杠桿、人體日冕、回聲管和傳聲管、排簫、石板琴和木板琴等63個大型展項。
「科學廣場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室外科學展示區」,張明說:「廣場上的63個展項全部都將對公眾免費開放。」
既能看展覽 又可吃喝玩
科普教育、科技成果展示和科學技術交流是廣東科學中心三個主要的功能,張明介紹說:「廣東科學中心設有專門的學術交流區域,裡面有功能齊全的會議廳、學術報告廳和信息中心。不僅如此,這里的『科學傢俱樂部』還將定期請著名科學家前來開展學術研究和交流活動。」
「廣東科學中心其實還有一個很大的功能,那就是科普旅遊和休閑功能」,李象益教授表示,這里不僅有面積約2000平方米的餐廳,還有面積約700平方米的商場,裡面擺放著具有廣東科學中心特色的紀念品、小型展示模型及科普書籍和音像製品,「它體現了21世紀『玩中學』的理念,將帶動廣東省的旅遊檔次登上一個新台階。」
5. 科技成果轉化是什麼意思
科研成果轉化是指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已轉化成成品、樣機、技術得到全面推廣應用等,證明一般是如轉化為新產品,可以用該產品新產品證書、生產批文(葯類的)、銷售合同、訂單、銷售發票等一種或多種材料證明;若轉化為新設備,則用該設備說明書、設備備案文件、發票等證明;轉換為新技術,一般是要多個使用單位的推廣應用證明。6. 廣州哪個科技館最好玩
建議到廣州青少年科技館玩玩,下面介紹一下科技館的情況:
一、交通:
1、公交車
(1)可乘公交車到電視塔站下車後,步行上天橋,往北(廣州電視台方向)走約50米,可見到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及廣州青少年科技館。途經電視塔站的公交車有:30路、109路電車、110路電車、111路電車、210路、225路、234路、242路、256路、269路、271路、272路、278路、280路、290路、529路、545路、549路、550路、862路A、862路B、886路等
(2)可乘公交車到童心南站下車後,沿西勝街往上走約200米(即廣東省電大旁邊岔路),可見到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及廣州青少年科技館。途經童心南站的公交車有:36路、66路、76路A、189路、278路、529路、810路、864路等
2、地鐵
可乘坐5號線至小北站下車,從D出口出站後步行至童心路,前行約50米轉左進入西勝街,前行約200米可見廣州青少年科技館指示牌。
3、自駕車由童心路轉入西勝街,前行約200米,可見廣州青少年科技館指示牌。
二、門票:
1、18歲以下學生免費、教師持教師資格證免費、軍人持軍人證免費、65歲廣州老人持老人證免費;
2、半票:大學生持學生證半價(不含成人教育)、60—65歲廣州老人持老人證半價,5元/人;
3、全票:10元/人。
7. 廣州大學城科技館
觀後感就沒有了,不過地理位置就有,你可以自己去看看,修改一下,加些自己意見:
佔地45萬平方米的廣東科學中心位於廣州大學城小谷圍島,它南、北臨江,西靠濱江生態公園,東鄰廣州大學城外環路,主入口正對廣州大學。
從遠處望去,它彷彿一艘正待啟航的航空母艦;從空中俯瞰,它又變成一朵在藍天下怒放的巨大木棉花。就是這個木棉花和航空母艦的結合體,總建築面積達13.75萬平方米,成為目前世界上展示面積最大、功能最齊全的科普教育場館。
廣東科學中心主任、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張明介紹說,廣東科學中心總投資為19億元人民幣,全部由政府出資,是目前國內投資最大的科學館項目。
廣東科學中心主體建築內目前共有8大常設主題展區、4座科技影院、兩個開放實驗室和一個2500平方米的「數字家庭體驗館」,此外還有建築面積達2萬平方米的臨時展區,用於隨時展示國內外最新的科學技術成果。
在廣東科學中心主樓周邊,除了水主題展區——8萬平方米的人工湖外,還有一個互動性很強的大型室外展區——科學廣場,這里匯聚了巨大杠桿、人體日冕、回聲管和傳聲管、排簫、石板琴和木板琴等63個大型展項。
科普教育、科技成果展示和科學技術交流是廣東科學中心三個主要的功能。中心設有專門的學術交流區域,裡面有功能齊全的會議廳、學術報告廳和信息中心。不僅如此,這里的"科學傢俱樂部"還將定期請著名科學家前來開展學術研究和交流活動。這里不僅有面積約2000平方米的餐廳,還有面積約700平方米的商場,裡面擺放著具有廣東科學中心特色的紀念品、小型展示模型及科普書籍和音像製品,「它體現了21世紀"玩中學"的理念,將帶動廣東省的旅遊檔次登上一個新台階。
8. 廣州大學城科技館 (觀後感)
觀後感就沒有了,不過地理位置就有,你可以自己去看看,修改一下,加些自己意見:
佔地45萬平方米的廣東科學中心位於廣州大學城小谷圍島,它南、北臨江,西靠濱江生態公園,東鄰廣州大學城外環路,主入口正對廣州大學。
從遠處望去,它彷彿一艘正待啟航的航空母艦;從空中俯瞰,它又變成一朵在藍天下怒放的巨大木棉花。就是這個木棉花和航空母艦的結合體,總建築面積達13.75萬平方米,成為目前世界上展示面積最大、功能最齊全的科普教育場館。
廣東科學中心主任、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張明介紹說,廣東科學中心總投資為19億元人民幣,全部由政府出資,是目前國內投資最大的科學館項目。
廣東科學中心主體建築內目前共有8大常設主題展區、4座科技影院、兩個開放實驗室和一個2500平方米的「數字家庭體驗館」,此外還有建築面積達2萬平方米的臨時展區,用於隨時展示國內外最新的科學技術成果。
在廣東科學中心主樓周邊,除了水主題展區——8萬平方米的人工湖外,還有一個互動性很強的大型室外展區——科學廣場,這里匯聚了巨大杠桿、人體日冕、回聲管和傳聲管、排簫、石板琴和木板琴等63個大型展項。
科普教育、科技成果展示和科學技術交流是廣東科學中心三個主要的功能。中心設有專門的學術交流區域,裡面有功能齊全的會議廳、學術報告廳和信息中心。不僅如此,這里的"科學傢俱樂部"還將定期請著名科學家前來開展學術研究和交流活動。這里不僅有面積約2000平方米的餐廳,還有面積約700平方米的商場,裡面擺放著具有廣東科學中心特色的紀念品、小型展示模型及科普書籍和音像製品,「它體現了21世紀"玩中學"的理念,將帶動廣東省的旅遊檔次登上一個新台階。
9.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為什麼會這么難
1、高校科研機制的限制10. 如何進一步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率
1、強化政府職能,加強政策導向。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同時也是一項風險性事業。沒有政府作後盾,沒有政府資助,單個個人或企業很難做到。高校的科技成果要迅速轉化,首先是政府要加強引導,制定相應的政策。目前,我國已出台的政策有:《科學技術進步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專利法》、《創業投資企業管理暫行辦法》、《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管理暫行辦法》、《關於企業技術創新有關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關於國家大學科技園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關於科技企業孵化器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國防科工委關於進一步推進民用技術向軍用轉移的指導意見》、《關於印發關於支持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若干政策的通知》等等,這些政策需要不斷修訂和完善,更好地鼓勵科技創新,促進技術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工作。 由於我國的科技體制有一個很大的弊端,就是高校和科研機構獨立於企業之外,長期形成了科技與經濟相分離的局面,必然存在大量的科技成果亟待轉化的問題,因此,政府應當在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過程中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各級政府應加強職能建設,出台相關引導政策,積極引導和支持高校與企業建立相關科研機構和研發平台,盡快承擔科技成果轉化主體的重任,推動搞好科技成果的轉化。政府應組織金融、稅務、工商等有關部門應盡快制訂有效的產業政策、產業技術政策和產業結構政策,根本目的就是引導和推動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促進經濟社會快速可持速健康發展。
2、加強企業創新,促進科技轉化。 企業是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過程中的重要主體。企業可以自行發布信息或者委託技術交易中介機構徵集其單位所需的科技成果,或者征尋科技成果的合作者,也可以獨立或者與境內外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合作者實施科技成果轉化、承擔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研究開發和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還可以與研究開發機構、高等院校等事業單位相結合,聯合實施科技成果轉化。我國絕大部分企業仍然通過資金、人力投入來實現量的擴張,通過上規模來增加企業的效益。而以科技創新和科技進步為主的內涵式擴大再生產,還沒有成為企業發展戰略的主流。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本質上取決於企業的技術創新、吸納科技成果能力和經營管理能力的增強,而不是僅靠資金、人力的投入、上規模來實現量的擴張及效益的提高。企業的擁有者和管理者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科技企業是科技成果轉化的主體,要勇挑重擔,努力實現適應市場、自主經營、自負盈虧、風險自擔、自我約束、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科技企業創新發展之路,將科技創新成果融於產品開發和生產發展之中,真正成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途徑。
3、提升高校實力,有利成果轉化。高校等科研單位是知識創新的源頭,也是科技成果的供給主體。隨著「科教興國」、「創新型國家」戰略的實施,高校實行「985工程」和「211工程」質量工程建設,加大了我國高校科技體制和管理體制改革的力度,高等教育在「聯合、共建、合作、合並」的方針指導下,高校管理體制改革取得了歷史性的發展,高校科技創新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高校已發展成為基礎研究的主力軍,應用研究的重要方面軍,高新技術產業化的生力軍,高校科技工作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高校及科研機構承擔建設了一大批科技創新基地和平台,承擔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國防軍工等一系列科研任務,高校總體科技實力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力大大增強,已成為我國科技自主創新的強大力量,提高了知識對於經濟和社會的貢獻率,促進了高校的科技成果轉化,科技服務社會的能力和水平有了顯著改變。
4、建立中介機構,推動科技轉化。 我國自技術市場開放後,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大量涌現。特別是創新型國家體系建設,重點要加強以社會化、網路化的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建設,培養一大批懂業務、善經營、會管理、高素質的技術經紀人隊伍,讓他們介入技術市場化的全過程的各階段,溝通技術供給方與需求方的聯系,解決技術與經濟結合的切入點,使技術真正進入市場的重要渠道,推動技術市場化的進程,切實發揮技術經紀人在技術市場中的作用。目前,北京、上海、江蘇等省市,技術轉移工作和成果轉化工作相對比較成熟,已經開始創新驛站建設和技術經紀人培訓工作,建立了相應組織機構,形成了一支技術經紀人隊伍。但是,技術經紀人和資格認定工作尚未全面開展,必須盡快出台相應政策,完善技術服務體系,穩定技術經紀人隊伍,有利於科技中介機構和隊伍建設,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希望科技部門、各地科委和成果推廣機構積極通過科技成果展示和科技洽談會、技術成果交易會、校企科技對接活動、大學科技園、創業園、孵化器、生產力促進中心、技術轉移中心等機構和形式,加速技術轉移工作,促進科技成果的迅速轉化,努力實現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發揮科學技術服務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應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