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文化創意的概念介紹
文化創意在文化這個領域類創出新意,或指文化創新的成果。實際上文內化創意最核心的東西容就是「創造力」。也就是說,文化創意的核心其實就在於人的創造力以及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創造力。「創意」是產生新事物的能力,這些創意必須是獨特的、原創的以及有意義的。
「創意」或者「創造力」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原創」,這個東西是前人和其他人沒有的,完全是自己首創的,比如京劇、崑曲、武術就屬於中國原創。第二就是「創新」,它的意義在於雖然是別人首先創造的,但將它進一步地改造,形成一個新的東西,就可以給人新的感覺。電影《卧虎藏龍》就是一個採用西方化的藝術表達方式來包裝中國內核的故事,屬於一個創新過程而不是原創。
② 中國內地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前景如何
中國有眾多的傳統文化,正隨著時間的流逝而不斷流失,所以當前將文化和創意融合是大勢所趨,在中國內地,文化內容同質化嚴重,而此時結合現代科技的文化創意產業應運而生,其發展前景是非常可觀的,因為越來越多的人將目光投放在了文化創意產業上,他們都想要通過更前沿的科學技術,將文化商業化,並不斷的傳承下去。
其實不單單是在文化產業的發展上,在生活的很多方面,只要轉換一下思維,給大眾呈現一個新鮮的事物,這就會讓有獵奇心理的人為其買單,所以一個文化想要流傳,還是需要大力去創新的,要敢於為傳統文化動手術,才能讓中國傳統文化得以源遠流長。
③ 如何申請文化創意知識產權不只是單純的構思,有一定的表現形式
你好。文化創意是一個行業分類,包括很多的內容。
文化創意的智力成專果,要看具屬體表現形式,從而採取相應的知識產權保護措施。
如果是書法、繪畫、字體等方面的創作成果,主要通過著作權法保護,當然也可以考慮商標、包裝裝潢等商業標識。
如果是軟體、程序方面的創作成果,可以考慮軟體著作權保護,當然也可以通過商業秘密、專利等其他途徑。
④ 在中國,文化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有區別嗎
有區別。
區別1:現代與後現代之分。文化屬於現代,文創屬於後現代,前者在中國以工業化(第二產業)為基礎,後者在中國以知識化(第三產業)為基礎,這是由於兩者誕生時機和基礎不同而決定的。
區別2:工業經濟與產業經濟之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把文化產業定義為:「按照工業標准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 「簡而言之,文化工業意指通過工業化和商業化方式所進行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生產、再生產、供應和傳播。這里,大規模的要求和經濟上的策略,比其他考慮更為重要。」相反,創意產業是一種知識產業或知識經濟,這一點姜奇平先生最先意識到。他認為創意產業第一理論權威凱夫斯的《創意產業經濟學》的致命傷,是沒有把信息革命內生到創意經濟中,而上海的《創意產業》,正沿著凱夫斯的方向展開。 信息革命的成果,是互聯網經濟,知識經濟,新經濟。我非常認同姜奇平先生的觀點,他是少數對創意產業具有真正前衛理念的人。
區別3:大眾消費與分眾消費之分:文化產業是通過傳統的大眾傳媒進行傳播和消費的,大眾傳媒的受眾主要是大眾,從這種意義上說,文化產業的消費者是大眾。工業化的「機械復制」,導致產品一模一樣,沒有個性,這是與大眾傳媒的受眾相適應的。在大眾傳媒強勢的時代,我們很難分清,究竟「機械復制」導致大眾統一偏好,還是大眾傳媒強化了大眾的統一偏好。大眾傳媒本身的生產,也是「機械復制」的。而在互聯網時代,個體獨立化引發小眾趣味滋生爆發,隨著個體意識的增強,分眾消費會變成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考量。
⑤ 文化創意產業是什麼專業
文化創意抄產業的概念最早源自於襲英國。多年來這個概念經過不斷變化和更新衍生出很多定義方式。文化創意產業分類主要包括:廣告、建築藝術、藝術和古董市場、手工藝品、時尚設計、電影與錄像、互動式互動軟體、音樂、表演藝術、出版業、軟體及計算機服務、電視和廣播等等。此外,還包括旅遊、博物館和美術館、遺產和體育等。
華威大學的Creative and Media Enterprises MA是英國第一個開設從全球文化到自由經濟方面研究產業創造力的專業。除此之外,拉夫堡大學的MA Global Media and Cultural Instries,利茲大學的Culture, Creativity and Entrepreneurship MA 也頗受學生的青睞。
⑥ 什麼是文化創意
文化創意就是在「文化」的基礎下創出新意,或者說是文化創新的成果。文化創意最核內心的就是「創造力」容。如何最大限度的發揮人的創造力更是重中之重。合理安排時間也能更好地發揮人的創造力。
文化創意自英國首先提倡,往後其他國家也紛紛提出了相關的概念,主要包括有版權產業、文化產業、休閑產業、體驗經濟、注意力經濟等概念。
一些手工藝、陶藝、布藝、木工藝、石藝等等,創意DIY這些都缺不了創意。文化創意具有獨特的魅力。
文化創意衍生的文化創意行業也有很多,這里我就舉幾個栗子(肚子有點餓),服裝設計師、廣告設計師、建築設計師、軟體設計等等。
目前也有一些網站是關於文化創意的,網路一般都可以搜得到。網頁鏈接
純手打!QAQ
⑦ 文化創意產業都包括什麼
文化創意產業主要包括廣播影視、動漫、音像、傳媒、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工藝與設計、雕塑、環境藝術、廣告裝潢、服裝設計、軟體和計算機服務等方面的創意群體。
中國近幾年在文化藝術市場蓬勃、公共展演場地加大建設(如國家大劇院、798藝術區)等,除在既有製造業的優勢下尋找出路外,也開始重視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7)文化文創成果擴展閱讀:
發展層次:
我國的文化產業其實也分成幾個不同層次,鑒於這些層次在產值、經濟總量、發展步伐方面不一樣,我們把它分成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以旅遊為龍頭的文化產業發展方式,這是較為初級或低級的發展方式。這種方式簡單、門檻低、入門方便,依託於本地資源,容易掌控,所需的初步資金不多。在整體的管理和操作形式上也處於較低層面,所以中國各地,尤其是西部、中部城市,總是先採取旅遊,或者叫人文旅遊的方式來發展文化產業。
第二個層次,目前我國在各地佔據主導地位的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就是國有的廣電集團、電影集團、廣播電視集團、新聞出版集團、演出集團等等,在國家層面上有中演集團、中國電影公司、中國廣電集團等等,還有其他的電視台、廣播電台等等
第三個層次,在東部一些地區,包括西部和中部的省份,已經開始意識到文化產業發展的高端形態是創意產業。創意產業的最大特點是以高科技為支撐,以全球化為背景。它們要上市就是去納斯達克、紐交所、倫敦交易所上市,是有全球背景的。
⑧ 怎樣發展文化創意產業
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指出,要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文化建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使文化創意產業健康發展就顯的尤為重要了。
一、重視文化創意產業人才的建設與培養
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人才是第一位的。新思想的產生,完全靠人。沒有人才,創意產業的發展就無從談起。目前,我國的創意產業人才總量、結構、素質還遠不能適應產業發展的需要,急需大力引進和培養。要加強對創意產業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復合型數字藝術人才、營銷人才的引進工作,不拘一格選用人才;加快對創意產業人才的培養,並納入國家人才培養計劃,有條件的高校可以設立創意產業院系;認真做好創意產業企業員工隊伍的培訓工作,大力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注意借用文化產業項目吸引創意人才的柔性流動,使更多的優秀人才為我所用。
二、建立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載體
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離不開文化、科技、企業這些重要載體。文化是發展創意產業的靈魂。文化創意源於文化並高於文化,是對文化資源創造性的開發和利用,是文化對經濟社會發展滲透力、影響力的拓展和挖掘。我們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要依託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把創意產業做大做強。科技是發展創意產業的支撐。創意產業是技術文明的產物,現代科技催生了這一產業。發展創意產業,必須緊緊依靠科技。企業是發展創意產業的主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業發展主要靠企業。要以「三個有利於」為根本標准,放開手腳大力培育創意企業,尤其是股份制企業和民營企業,促進創意企業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弱到強、由內到外的轉變。
三、營造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要加強對文化創意產業的研究和宣傳,引導全社會進一步提高認識,全面系統地把握這一新興產業的戰略地位和發展趨勢,培育新型的產業觀念、創意創新的意識和能力。打破思想枷鎖和陳規陋習,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讓一切創造潛能和聰明才智競相迸發。切實加強領導,把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學習和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先進經驗,研究制定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戰略。
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影響深遠,關系重大。只要我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立足我國豐富的文化資源,廣泛吸收和借鑒人類創造的一切先進文化、先進理念和科技成果,注重國際視野與中國特色的統一,傳統繼承和時代創新的統一,歷史文化與現代科技的統一,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我們就能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