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辛亥革命的三個成果

辛亥革命的三個成果

發布時間:2021-01-31 08:45:33

Ⅰ 辛亥革命取得了哪些成果

辛亥革命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

關於辛亥革命,目前有多種解釋,其中之一便是把它界定為1911年(辛亥年)10月10日爆發的武昌起義。尤其在人們的一般觀念中,作如是觀者不在少數。與此相關還有一種比較流行的解釋,即把辛亥革命定義為1911年10月10日爆發的「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或「資產階級舊民主主義革命」。這後一種解釋顯然比前一種解釋界域要寬,它可以不必把辛亥革命限定為武昌起義,因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外延要比「武昌起義」廣泛得多。但另一方面,由於特定時間(即「1911年10月10日」)的限制,這里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實際上又成為對「武昌起義」的性質的界說。這樣一來,它又很難與前一種解釋劃清界限。現在不少人往往把「武昌起義」——「辛亥革命」——「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或「資產階級舊民主主義革命」——這幾個既密切聯系又有一定區別的概念混為一談,其症結就在於對「辛亥革命」缺乏一個准確的理解和把握。那麼,究竟應該怎樣界定辛亥革命呢?

筆者認為,所謂「辛亥革命」,確切地說,是指以孫中山為首的中國資產階級政黨——同盟會所領導的、以1911年10月10日爆發的武昌起義為主要標志的推翻清王朝專制統治的革命。這一革命,雖然以武昌起義為主要標志,但卻不能簡單地等同或歸結於武昌起義。它始自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義,延及同年11、12月湖南、陝西、江西、山西、雲南、上海、江蘇、貴州、安徽、浙江、廣西、廣東、福建、四川等省市響應武昌起義而宣告獨立(脫離清政府)的行動,終至1912年初清王朝的覆滅和中華民國的成立。至於1907年至1911年10月前孫中山等領導的一系列武裝起義——潮州黃崗之役、惠州七女湖之役、防城之役、鎮南關之役、欽廉之役、河口之役、廣州新軍之役和廣州起義,以及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存續期間和解體之後資產階級革命派為維護共和而展開的一系列斗爭,包括孫中山發動的「二次革命」和「護法戰爭」等,雖然都屬於中國資產階級舊民主主義革命的一部分,但卻不屬於嚴格意義上的辛亥革命的范疇。

辛亥革命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

談及辛亥革命,在人們的觀念中,往往留下「辛亥革命失敗」的印象。之所以如此,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我們的研究和宣傳中,長期以來始終沒有把辛亥革命本身的勝利同辛亥革命勝利後的失敗這兩個問題區分開來。「辛亥革命失敗論」的一個典型的論據就是: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凱篡奪,中國資產階級沒有能夠領導廣大人民群眾徹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而且,「辛亥革命的失敗」成了普遍運用於論證舊民主主義革命何以必然轉變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依據。

無庸諱言,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凱篡奪是事實,中國資產階級沒有能夠領導廣大人民群眾徹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也是事實。然而,這並不足以成為論證辛亥革命失敗的根據。把資產階級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失敗看作就是辛亥革命的失敗,其根源仍在於把近代中國的整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與辛亥革命混為一談。

筆者認為,辛亥革命既然是「以孫中山為首的中國資產階級政黨——同盟會所領導的、以1911年10月10日爆發的武昌起義為主要標志的推翻清王朝專制統治的革命」,那麼,「推翻清王朝專制統治」,就意味著革命取得了成功。馬克思主義認為,革命的根本問題是政權問題。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年的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的革命政權,這既是它的偉大歷史功績,也是它取得勝利的根本標志。辛亥革命以後,中國資產階級沒有能夠鞏固革命的成果,進一步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務,而是在強大的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勢力的進逼下喪失了政權,這本身已不屬於辛亥革命的范疇,而是整個資產階級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挫折和失敗。我們切不可因為中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最終失敗而否定辛亥革命本身的成功,就像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不能因為後來的「熱月政變」而否定其本身的勝利一樣

Ⅱ 辛亥革命三個實質性成果的歷史意義

談到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在文革時期曾因其是資產階級革命而加以否定、抹殺。現在也有人貶低其意義,認為辛亥革命並沒有給中國帶來多少進步。甚至認為正因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和皇帝,中國失去了統治權威,才出現後來的軍閥混戰、政治動盪,似乎反而是歷史的倒退。事實果真如此嗎?因此我們必須闡明辛亥革命的偉大歷史功績。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首先就是推翻了封建勢力的政治代表、帝國主義勢力在中國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統治,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為振興中華和民族復興開辟了道路。當時,清王朝的腐朽統治已經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但是它仍要維護其既得利益,決不肯自動退出歷史舞台。因此辛亥革命用革命暴力推翻了清政權,正是為中國的發展進步打開了閘門,這是一個歷史性的巨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至於辛亥革命後出現的軍閥混戰、政治動盪,一方面說明了正是因為辛亥革命打亂了中外反動勢力的陣腳,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再也難以在中國建立起比較穩定的統治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
性,並沒有真正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統治,而袁世凱和軍閥勢力則利用了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軟弱性、妥協性乘機篡奪權力,並依仗其軍事實力割據、混戰。因此,孫中山才要說「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辛亥革命的另一豐功偉績就是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即帝制),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共和國(中華民國)和資產階級政權(南京臨時政府)。也可以說是亞洲大國的第一個共和國(菲律賓1897年革命曾一度成立共和國和共和政府,但時間很短)。這也是一個歷史性的巨變,使民主共和的觀念在中國深入人心,「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成為共識。因此,這以後當袁世凱、張勛企圖復辟帝制時,就受到社會輿論的強烈譴責和全國人民的反抗,很快遭到失敗的可恥下場。辛亥革命打倒了皇帝,給中國人民帶來一次巨大的思想解放。自古以來,皇帝(君權)一直是至高無上、神聖不可侵犯的絕對權威。(皇帝是天子,金口玉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如今連皇帝也可以拉下馬,那麼還有什麼腐朽、落後的東西不可以被懷疑、被拋棄呢!辛亥革命大大激發了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覺醒。
辛亥革命的具體成果還有很多,促使中國社會經濟、思想、文化和社會風俗等方面發生了許多新的積極的變化。如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以後,以振興實業為目標,設立實業部、先後頒布了一系列有利於民族工商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以推動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使辛亥革命後的幾年成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黃金時代」(加上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戰帝國主義列強忙於戰爭略為放鬆對華經濟侵略控制的機會)。南京臨時政府還提倡移風易俗,破除舊時代的許多舊規陋

Ⅲ 辛亥革命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
(2)辛亥革命結束了統治了中國兩版千多年權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政府-中華民國。
(3)辛亥革命給人們帶來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4)促使社會經濟、思想習慣和社會風俗等方面發生了積極的變化。
這是結合了其相關意義的回答,簡析簡答題可以用。

Ⅳ 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主要是什麼

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清王朝,打開了中國進步的閘門,推動了中國社會變專革。

面對中國被列屬強瓜分的危局,孫中山先生第一個響亮喊出「振興中華」的口號,發動一次次的武裝起義,最終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開啟了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新篇章。辛亥革命打開了中國進步的閘門,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

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清王朝,但由於其反帝反封建不徹底,並沒有實現真正的民族獨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

(4)辛亥革命的三個成果擴展閱讀:

思想解放

辛亥革命沖破了封建思想的牢籠。自漢代董仲舒以來的中國思想文化,君臣關系是「三綱五常」中三綱之首。皇帝不僅是政治上的權威,也是文化中諸多價值觀念的重要依據與合法性的來源。

辛亥革命不但從行動上堅決地打倒皇帝,並從輿論上對君權神授觀念和皇權思想進行鞭撻和批判,極大地促進了人民的思想解放,為探索救國興邦的道路打開了新的思想境界

Ⅳ 辛亥革命取得的最大勝利成果是什麼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使人民獲回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答由的權利。從此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2.辛亥革命推翻了 「洋人的朝廷」,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
3.辛亥革命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4.它對近代亞洲各國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產生了比較廣泛的影響,成為這一時期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有力推動力量。

Ⅵ 辛亥革命取得的成果!

辛亥革命以反對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為目標,是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正如毛澤東指出的:「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正規地說起來,是從孫中山開始的。」辛亥革命的領袖們,則認識到要救國必須革命,要想救亡圖存,只能是推翻封建皇權。

辛亥革命沖破了封建思想的牢籠。自漢代董仲舒以來的中國思想文化,君臣關系是「三綱五常」中三綱之首。皇帝不僅是政治上的權威,也是文化中諸多價值觀念的重要依據與合法性的來源。

辛亥革命不但從行動上堅決地打倒皇帝,並從輿論上對君權神授觀念和皇權思想進行鞭撻和批判,極大地促進了人民的思想解放,為探索救國興邦的道路打開了新的思想境界

辛亥革命促進了社會習俗的除舊布新。辛亥革命的實際政治影響遠遠超出了人們的預料。政治體制的革故鼎新帶來了民國初年的中國社會面貌為之一新。正是這些新的變化,打開了中國通向現代化的閘門。



(6)辛亥革命的三個成果擴展閱讀:

歷史背景

以清道光二十年到二十二年(1840—1842)的鴉片戰爭為標志,中國歷史進入了近代,也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代。鴉片戰爭和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訂立,使中國社會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中國領土和主權的完整遭到破壞,開始喪失了政治上的獨立地位。

辛酉政變後,隨著太平天國的失敗,清廷政局逐漸穩定下來,慈禧太後的統治地位也日趨鞏固。1895年中日戰爭後,英、俄、美、日、法、德等國爭先恐後地奪取侵華權益,迅速形成了瓜分中國的局勢。

1894年11月(光緒二十年十月),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1895年2月,孫中山在香港建立興中會總部,規定誓詞為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建立合眾政府,鮮明地提出了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第一個綱領。


Ⅶ 辛亥革命的最主要成果是

答案C
辛亥革命最主要的成果就是推翻了帝制。打擊帝國主義和促進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在以前和以後的資產階級政治運動中都有涉及。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相對於推翻帝制而言只是次要的,只要它的結果和影響。

Ⅷ 辛亥革命的成果

最大的成果是推翻兩千多年的帝制!從此之後就沒有皇帝了。毛想當皇帝,但阻力太大,他轉彎抹角花了很大力氣也搞不成。

Ⅸ 辛亥革命的成果有哪些

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統治。
結束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讓MZ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推動社會的進步。

Ⅹ 辛亥革命三個實質性成果的歷史意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18c50f0102e7j5.html第四十題的第三小內問容

閱讀全文

與辛亥革命的三個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王者達摩大發明家 瀏覽:904
金庸為什麼不要版權 瀏覽:305
蘭州經濟糾紛律師 瀏覽:994
沈陽盛唐雍景糾紛 瀏覽:973
工商局生態市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757
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規定 瀏覽:553
招商地塊南側公共服務項目批前公示 瀏覽:208
盤錦公交投訴電話 瀏覽:607
馬鞍山到宿遷汽車時間 瀏覽:215
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 瀏覽:813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
警察管詐騙叫民事糾紛 瀏覽:650
馬鞍山胡駿 瀏覽:110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