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城市總體規劃成果包括哪些內容.請一一說出成果圖的名稱及主要表達的內容
(自1)城市總體規劃文本和附件
2)城市總體規劃的圖紙
市(縣)域城鎮布局現狀圖
城市現狀圖
用地評定圖
市(縣)域城鎮體系規劃圖
城市總體規劃圖
道路交通規劃圖
各項專業規劃圖
(3)圖紙比例:
大中城市為1/10000~1/25000,
小城市為1/5000~1/10000,
其中建制鎮為1/5000;
(4)期限
總體規劃20年
建制鎮總體規劃10至20年
㈡ 城鄉總體規劃的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城市與鄉村1
一、城市與鄉村的區別和聯系
二、城鄉劃分和建制體系2
三、我國城鄉發展的總體現狀3
第二節 城鎮化及其發展4
一、城鎮化的基本概念4
二、城鎮化的機制與進程6
三、中國城鎮化的歷程與現狀7
第二章 城鄉總體規劃的基本理論及內容11
第一節 城鄉總體規劃的基本概念及作用11
一、城市總體規劃、鄉鎮總體規劃、城鄉統籌規劃的概念11
二、城市總體規劃、鄉鎮總體規劃的內容12
第二節 城鄉總體規劃的制定原則及程序13
一、制定城鄉規劃的基本原則13
二、制定城鄉規劃的基本程序13
第三章 城鎮體系規劃15
第一節 城鎮體系規劃的概念及特徵15
一、城鎮體系規劃的概念15
二、城鎮體系規劃的特徵15
第二節 城鎮體系規劃的地位與作用16
一、城鎮體系規劃的地位16
二、城鎮體系規劃的主要作用17
第三節 城鎮體系規劃的編制原則及內容(以市域城鎮體系規劃為主探討)17
一、市域城鄉空間的基本構成及空間管制17
二、市域城鎮空間組合的基本類型19
三、市域城鎮發展布局規劃的主要內容19
四、城鎮體系規劃的編制原則20
五、市域城鎮體系規劃編制的主要內容21
第四章 城市總體規劃22
第一節 城市總體規劃綱要22
一、城市總體規劃綱要的任務及內容22
二、城市總體規劃綱要的成果要求22
第二節 城市總體規劃編製程序和方法23
一、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基本工作程序23
二、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基本工作方法24
第三節 城市總體規劃基礎研究26
一、城市總體規劃與其他相關規劃的關系26
二、城市總體規劃現狀調查27
三、城市自然資源條件分析30
四、城市總體規劃的實施評估31
五、城市空間發展方向32
六、城市發展目標和城市性質39
七、城市規模40
八、城市環境容量研究44
第四節 城市用地布局規劃44
一、城市用地分類及用地評價44
二、城市總體布局52
三、主要建設用地規模的確定55
四、居住用地規劃布局56
五、工業用地規劃?局58
六、公共設施用地規劃布局63
七、倉儲用地規劃布局69
八、城市用地布局與城市交通系統的關系71
第五節 城市綜合交通規劃76
一、城市綜合交通的基本概念76
二、城市綜合交通規劃的基本內容和要求79
三、城市交通調查和分析81
四、城市綜合交通發展戰略與交通預測注冊書和教材83
五、城市對外交通規劃87
六、城市道路系統規劃93
七、城市公共交通系統規劃110
第六節 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規劃124
一、歷史文化遺產保護124
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125
三、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128
第七節 其他主要專項規劃130
一、城市市政公用設施規劃130
二、城市綠地系統規劃137
三、城市綜合防災減災規劃140
四、城市環境保護規劃143
五、城市豎向規劃144
六、城市地下空間規劃148
第八節 城市近期建設規劃151
一、城市近期建設規劃的作用與任務151
二、城市近期建設規劃的內容153
三、城市近期建設規劃的編制方法155
四、城市近期建設規劃的成果157
第九節 城市總體規劃成果159
一、城市總體規劃文本內容與深度要求159
二、城市總體規劃主要圖紙內容與深度要求161
三、城市總體規劃附件內容與深度要求162
四、城市總體規劃強制性內容162
第五章 鎮、鄉和村莊規劃164
第一節 鎮、鄉和村莊規劃的工作范疇及任務164
一、城鎮與鄉村的關系164
二、鎮、鄉和村莊規劃的工作范疇167
三、鎮、鄉和村莊規劃的主要任務171
第二節 鎮規劃的編制173
一、鎮規劃概述173
二、鎮規劃的編制內容174
三、鎮規劃編制方法176
四、鎮規劃的成果要求180
第三節 鄉和村莊規劃的編制181
一、鄉和村莊規劃概述181
二、鄉和村莊規劃編制的內容181
三、鄉和村莊規劃編制的方法183
第四節 名鎮和名村保護規劃188
一、歷史文化名鎮和名村188
二、名鎮和名村保護規劃的內容188
三、名鎮和名村保護規劃的成果要求189
第六章 城鄉總體規劃實施190
第一節 城鄉規劃實施的概念與作用190
一、城鄉規劃實施的概念190
二、城鄉規劃實施的目的與作用191
第二節 城鄉總體規劃的實施管理191
一、城鄉規劃實施191
二、建設項目選址規劃管理192
三、建設用地規劃管理193
四、建設工程規劃管理(含建築、管線和市政交通工程)193
五、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規劃管理194
六、城鄉規劃實施監督檢查196
第三節 城鄉規劃實施的影響因素198
一、國家或地區政策198
二、城鄉發展狀況198
三、社會意願與公眾參與198
四、法律保障199
五、城鄉規劃的體制199
參考文獻200
㈢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改方案成果及內容要求是什麼
一、文本
(一)規劃修改方案的文字說明
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規劃修改的理由,主要闡述規劃修改的必要性;
(2)規劃修改的依據;
(3)規劃修改指標平衡方案,包括規劃修改涉及的鄉鎮、土地總面積,調入建設用地總面積、涉及地類面積、涉及鄉鎮等,調出建設用地總面積、涉及地類面積、涉及鄉鎮等;
(4)規劃修改後各項土地利用規劃指標的變化。
(二)規劃修改對規劃實施影響的評價
(1)對規劃實施影響評估,應詳細評估對各項規劃控制指標的影響,土地利用結構的影響。
(2)環境影響評價。
涉及地級以上市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改的,須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第七條的規定,參照《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試行)》(HJ/T130-2003)的要求,單獨編制本次規劃修改的環境影響篇章或說明。
涉及縣級(縣級市、區)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改的,在編制有關規劃修改對規劃實施影響的評估報告時應有本次規劃修改的環境影響評價內容,應按廣東省環境保護局《關於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改環保審查意見的函》(粵環函[2006]766號)的具體要求編制。
涉及鎮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改的,附具縣級環保局的初審意見,說明本次規劃修改是否符合各級環保規劃及環境功能區劃的要求,以及可能產生的環境與生態影響,特別是對飲用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或自然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區和對周圍環境敏感點的影響,並提出相應的保護措施及要求。
二、附表
(1)規劃修改指標平衡表;
(2)規劃修改前後指標對比表;
(3)規劃修改涉及基本農田的,需提交規劃修改前後基本農田質量對比表。
三、圖件
規劃修改之前和之後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鎮級1:1萬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上取局部圖斑)。修改之前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要標出擬調出與調入圖斑的位置、范圍和地類面積。
㈣ 廣東省對市、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成果的要求
根據《廣東省來市、源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技術指引(試行)》要求,市、縣級規劃成果有如下要求:
(1)規劃文本及說明。在大綱文本及說明基礎上,編制規劃文本及說明,並按有關部門要求開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
(2)規劃成果圖件。對規劃大綱成果圖件進行修改、完善,編制並提交如下圖件成果:①基本農田保護區分布調整圖;②中心城市控制范圍圖;③建設用地二次開發利用規劃圖;④其他專題分析或示意圖件,包括節約集約用地情況分析圖,補充耕地潛力分析圖、重大建設項目分布圖、土地開發整理復墾規劃圖等。
(3)縣級規劃資料庫成果。在大綱數據要求基礎上,縣級規劃應根據《廣東省縣(市)土地利用規劃資料庫標准》建立規劃資料庫(市級、鎮級規劃參照執行)。縣級規劃資料庫存成果包括資料庫建設工作方案、技術方案、工作報告、技術報告、元數據等。
㈤ 廣東省市、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件成果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市級規劃圖件比例尺一般為:市級1:10萬左右、縣級1:5萬左右,文本附圖以或A3幅面為宜。圖件成果包括:
(1)土地利用現狀影像圖。最新正射遙感影像,含行政邊界,政府駐地標記,河流、水庫、湖泊及山脈名稱,公路、鐵路、機場、港口名稱及圖例等要素。
(2)土地利用現狀圖。含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圖斑及地類編碼,行政邊界,政府駐地標記,河流、水庫、湖泊及其名稱,公路、鐵路、管道運輸線路、機場、港口名稱及圖例等要素。
(3)土地利用空間管制規劃圖。在土地利用現狀圖上反映規劃的交通布局、各類園區和重大項目等要素,劃定禁止建設區(淺綠色)、允許建設區(淺紅色)、限制建設區(淺黃色),圖上各類控制區面積應與調控指標銜接。
(4)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在土地利用空間管制規劃圖基礎上,重點落實耕地保有量、基本農田、城鎮用地、工礦用地、農村居民點用地,確保約束性指標與圖上面積一致。其他用地參照用途管制區的規定表示。
(5)土地重大工程建設規劃圖。在現狀圖上標出「三舊」改造、25度以下園地山坡地改造、現代標准農田建設、土地開發整理復墾、圍填海造地等各項重大工程開展的類型、范圍、面積、時限。
(6)基本農田保護區分布調整圖。以現狀圖為底圖,疊加原劃定基本農田及新劃定的基本農田(按新的基本農田任務目標),反映基本農田調整情況。
(7)中心城市控制范圍圖。比例尺1:1萬~1:5萬,與城鎮規劃協調銜接,劃定中心城市擴展邊界。
(8)建設用地二次開發利用規劃圖。現狀建設用地面積超過土地總面積20%的市、縣,需在土地利用現狀圖上重點對存量、低效建設用地的二次開發利用進行規劃安排(比例尺根據需要自定)。
(9)其他專題分析或示意圖件。包括節約集約用地情況分析圖,補充耕地潛力分析圖、重大建設項目分布圖、土地開發整理復墾規劃圖等。
㈥ 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公告的內容和形式是什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的規定,鄉(鎮)上地利用總體規劃公告專的內容包括規劃目屬標、規劃期限、規劃范圍、地塊用途、批准機關和批准日期。各地還可以結合實際,增加有關內容,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關於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違反規劃的法律責任等規定,以及土地用途分區管制規則等。國家對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公告的形式尚未作統一規定。各地的做法多樣,主要形式有:
(1)在鄉(鎮)政府或村民委員會辦公室設公告欄,張貼規劃圖及有關規定。
(2)在鄉(鎮)醒目位置(交通要道旁、村鎮公共中心等)設固定公告牌。
(3)將規劃成果印製成小冊子,按戶分發。
(4)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公告規劃主要內容。
㈦ 簡述城市總體規劃的內容及成果
總體規劃綱要成果包括綱要文本、說明、相應的圖紙和研究報告。
城市總體規劃的成果應當包括規劃文本、圖紙及附件(說明、研究報告和基礎資料等)。在規劃文本中應當明確表述規劃的強制性內容。
城市總體規劃的強制性內容包括:
(一)城市規劃區范圍。
(二)市域內應當控制開發的地域。包括:基本農田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濕地、水源保護區等生態敏感區,地下礦產資源分布地區。
(三)城市建設用地。包括:規劃期限內城市建設用地的發展規模,土地使用強度管制區劃和相應的控制指標(建設用地面積、容積率、人口容量等);城市各類綠地的具體布局;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布局。
(四)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包括:城市幹道系統網路、城市軌道交通網路、交通樞紐布局;城市水源地及其保護區范圍和其他重大市政基礎設施;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等方面主要公共服務設施的布局。
(五)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包括:歷史文化保護的具體控制指標和規定;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築、重要地下文物埋藏區的具體位置和界線。
(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目標,污染控制與治理措施。
(七)城市防災工程。包括:城市防洪標准、防洪堤走向;城市抗震與消防疏散通道;城市人防設施布局;地質災害防護規定。
㈧ 城市總體規劃綱要成果的文字說明的內容包括 ( )
A,B,C,D
答案解析:
城市總體規劃綱要成果的文字說明的內容包括:簡述城市自然、歷史、版現狀特點;權分
析論證城市在區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目標、發展優勢與制約因素,提出市域城鄉統籌發展戰略,確定城市規劃區范圍;確定生態環境、土地和水資源、能源、自然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等方面的綜合目標和保護要求,提出空間管制原則;原則確定市域總人口、城鎮化水平及各城鎮人口規模;原則確定規劃期內的城市發展目標、城市性質,初步預測城市人口規模;初步提出禁建區、限建區、適建區范圍,研究中心城區空間增長邊界,確定城市用地發展方向,提出建設用地規模和建設用地范圍;對城市能源、水源、交通、公共設施、基礎設施、綜合防災、環境保護、重點建設等主要問題提出原則規劃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