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山東社會科學院的經濟
山東社會科學院對外經濟研究所是山東省專門從事對外經濟與國際經濟方面研究的科研機構,成立於1988年11月。現有科研人員11人,其中研究員4人,副研究員2人,助理研究員3人,研究實習員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人,山東省優秀專業技術人員1人,山東省勞動模範1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山東省委省直機關「三八紅旗手「1人,山東社會科學院優秀專家3人,入選山東省委宣傳部全省理論人才「百人工程」3人。盧新德、劉淑琪研究員曾分別任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副所長。現任所長為范振洪研究員、副所長為王愛華研究員。
對外經濟研究所自建所以來,全體科研人員堅持正確的科研方向,按照黨中央和山東省委、省政府關於拓展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的總體要求,特別是把省委、省政府關注的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問題作為主攻方向,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取得了較大成就。據不完全統計,對外經濟研究所共主持完成國家級課題5項,國際合作課題7項,省部級課題32項。共在國外、國家和省級重要出版社、報刊發表科研成果950餘項,其中出版專著26部,發表論文、研究報告、調查報告等900餘篇。共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和山東省科技進步獎29項,其中一等獎4項、二等獎11項、三等獎14項。有20餘項成果獲山東省委、省政府領導肯定性批示。多次參與山東省委、省政府有關對外開放的重大理論、決策咨詢活動和有關文件、規劃的起草、論證工作,為山東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做出了重要貢獻。2003年6月,對外經濟研究所黨支部被山東省委省直機關工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盧新德,現任山東社會科學院資深研究員,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山東省十大優秀專家、山東省對外經濟研究基地首席專家,兼任山東大學博士生導師,山東經濟學院、山東工商學院特聘教授,山東師范大學、山東理工大學、山東財政學院等兼職教授,中國亞太學會副會長,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山東省對外經濟學會會長。自1981年以來,已主持完成國家和省部級重點研究課題26項,出版發表專著、學術論文、研究報告等科研成果280多項,其中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3項,山東省科技進步獎3項,山東省優秀圖書一等獎1項,還獲其他優秀成果獎30多項。在經濟學特別是國際經濟、國際貿易、信息經濟、環渤海經濟研究方面有重大突破,對韓國經濟有開創性研究。主持完成的國家社科基金課題「信息傳播全球化與中國企業經營國際化戰略研究」,最終成果是一部35萬字的專著,鑒定等級為一級(A),平均93分,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公開出版發行。該書出版後,谷源洋、王勝今、張璉瑰、陳繼勇、王乃靜等知名專家寫書評。國家社科規劃辦在全國核心期刊《馬克思主義與現實》作專題評介,被評為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和全國最具影響力的十大信息化專著。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全球信息戰的新形勢與我國信息安全戰略的新思路》,最終成果是長篇研究報告,鑒定等級為優秀,《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作長篇評介,眾多網站作肯定性評介。以此報告為基礎擴寫為一部28萬字的專著,中國經濟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盧新德堅持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相結合,以應用研究為主」的方針,寫了許多對策性研究報告,為省委省政府決策服務。其中:《創造條件,制定和實施經濟國際化戰略》、《中國加入WTO與山東經濟國際化》、《中國加入WTO對山東服務業的影響及對策》、《依據科學發展觀審視和調整山東半島製造業基地的戰略和策略》、《把山東省建設成為環渤海經濟圈的「龍頭」》、《提升山東大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戰略對策》、《加快發展山東服務貿易的戰略對策》等研究成果獲得了省委書記或省長、副省長的肯定性批示。
范振洪,現任山東社會科學院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主要兼任山東省人民政府對外經貿咨詢專家組成員,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理事並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亞太學會理事,山東省對外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經濟合作、東亞經濟合作、開放型經濟。先後主持、參與完成韓國和國家、省級重點課題18項,主編、主筆對外經濟論著11部,參著9部,在國外、國家和省級以上重要報刊發表論文、研究報告等100餘篇。10餘項成果被山東省委、省政府領導採納或肯定性批示。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7項,其中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第1位)、二等獎5項(3項獨立)、三等獎1項(獨立)。被授予「山東省勞動模範」、「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山東省十佳理論工作者」稱號和「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 高度重視研究山東對外開放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積極主動認真地為省委、省政府決策服務。其研究報告和對策建議等,具有較強的現實針對性和較高應用價值,多項成果進入省政府決策。如:2000年4月主持完成的省社會科學重點課題《山東省農業積極合理有效利用外資的對策研究》,獲山東省委書記、省長、2位副省長等4位省領導肯定性批示,推動了山東農業利用外資的發展。2002年8月主持完成的省社會科學重點課題《加入WTO對山東對外投資的影響及對策》,獲山東省省長、副省長和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肯定性批示,對山東擴大對外投資發揮了重要作用。2004年9月,撰寫的研究報告《加快我省與日韓經貿合作急需解決的幾個問題》,獲山東省省長、副省長肯定性批示,促進了我省與日韓經貿合作的深入發展。作為省政府對外經貿咨詢專家組成員,撰寫並上報省政府領導的《關於加強山東與韓國經濟合作的幾點建議》、《關於發展電子商務和網路經濟的建議》、《從與江蘇的比較看我省外經外貿的差距》等10餘項專題研究報告,被省政府領導採納或肯定性批示;多次參與省政府重大決策咨詢活動並建言獻策,受到省政府領導的肯定和好評;多次參與省領導在全省對外開放會議上的報告、有關對外開放文件和規劃的起草、論證工作,為提高山東開放型經濟水平做出貢獻。
長期潛心研究國際經濟合作的學術前沿課題,對學科建設有一定貢獻。其著作、論文、研究報告《21世紀初期中韓經濟合作展望》、《山東與日韓經濟合作研究》、《加入WTO後利用外資的對策》、《加入WTO對中國對外投資的影響》等,對中韓經濟合作、山東與日韓經濟合作、我國和山東利用外資、對外投資的總體戰略、重點領域、政策措施等方面進行了創新研究,促進了國際經濟合作基本理論框架的完善,受到國際經濟合作專家學者的好評。
王愛華,山東社科院對外經濟所研究員,副所長。自調至外經所工作以來,能夠堅持科研為改革開放服務,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為省委、省政府領導決策服務的正確方向,把我國特別是山東對外經濟的對策性研究作為科研重點,在亞太經濟領域有著較系統的研究。1998年被院確定為亞太經濟學科帶頭人,並入選山東省委宣傳部理論人才百人工程。2008年3月被山東省委省直機關「三八紅旗手」。
近年來的科研成績主要有:主持和參與課題情況。先後主持和參與國外、國家和省級課題17項。其中主持完成省社科規劃重點課題「新形勢下山東利用外資新思路研究」、「山東經濟園區的產業整體布局與協作互動發展研究」、「擴大軟體外包,帶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研究」等3項,主持軟科學課題「山東與日本投資合作難點熱點問題研究」1項,主持完成省領導交辦課題3項;參與國外課題3項,參與國家課題3項,參與省社科規劃重點課題4項。
發表成果情況:(1)主編與參寫專著22部。其中主編專著《品牌戰略》、《企業形象設計》、《WTO與中國對外貿易》、《中國走進WTO》、《山東與日韓經濟合作研究》、2006、2007《山東對外經濟發展報告》等7部;參與撰寫專著15部。(2)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在《當代亞太》、《當代韓國》、《中國外資》、《東北亞論壇》、《大眾日報》、《東岳論叢》、《山東社會科學》、《理論學刊》等國家級、省級核心期刊刊物發表論文約20篇。
成果獲獎情況:(1)主編的專著《品牌戰略》獲山東優秀圖書獎。(2)刊於國家級刊物《當代亞太》的論文「加入WTO後中國零售業業態結構的調整與優化」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3)刊於國家級刊物《當代亞太》的論文「山東對韓貿易合作現狀及發展對策」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4)主持的省社科規劃重點課題「山東經濟園區的產業整體布局與協作互動發展研究」,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另外,有多項成果獲山東社會科學院優秀成果獎和山東省對外經濟學會優秀成果獎。 截至2007年底,對外經濟研究所共在國外、國家和省級重要出版社、報刊發表科研成果950餘項,其中在人民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經濟管理出版社、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中國商務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時事出版社、山東人民出版社等出版專著26部,在《世界經濟》、《世界經濟與政治》、《管理世界》、《經濟學動態》、《國際貿易問題》、《當代亞太》、《當代韓國》、《國際經濟合作》、《中國外資》、《經濟研究參考》、《日本學刊》、《東北亞研究》、《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亞太經濟》、《東岳論叢》、《經濟學家》,以及韓國《東北亞研究》、《臨海地域開發》、《亞洲地域開發》、《京畿論壇》等刊物發表論文、研究報告、調查報告等900餘篇。
1、在國際經濟發展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其代表作主要有:專著《信息傳播全球化與中國企業經營國際化戰略》、《構建信息安全保障新體系》等。論文《經濟全球化的新特徵及中國的對策》、《全球信息戰的新形勢簡析》、《信息傳播全球化與經濟全球化》、《論我國經濟發展的國際環境》、《論新經濟安全觀》、《論美國信息安全戰略的擴張性》、《全球信息戰的新形勢與我國信息安全戰略的新思路》、《關於我國國內國際的發展環境研究》等。
2、在經濟國際化研究方面取得較多有價值、有深度、有影響的科研成果。其代表作主要有:專著《科技進步與企業國際化經營》、《中國對外開放:新趨勢與新領域》、《新形勢下的對外經貿合作》、《2006年山東對外經濟發展報告》、《2007年山東開放型經濟發展報告》等。論文《努力實施山東經濟國際化戰略》、《創建山東半島製造業基地戰略和策略研究》、《提高經濟國際化水平,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新形勢下山東省創建與發展跨國公司的新思路研究》、《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速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加快發展山東服務貿易的戰略對策》、《加快發展我省服務外包的幾點建議》、《山東省農業積極合理有效利用外資的對策》、《新形勢下山東利用外資新思路》、《擴大軟體外包,帶動山東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山東經濟園區的產業整體布局與協作互動式發展研究》、《山東對外貿易制度競爭力研究》、《山東海外資源開發戰略研究》、《加快山東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對策》、《加快山東服務業利用外資的政策建議》、《新貿易保護主義對山東對外貿易的影響及對策》、《山東利用外資的效益研究》、《外資並購新動向及山東應採取的對策》、《服務產品數字化與服務企業國際市場進入模式選擇》等。
3、在日本經濟特別是韓國經濟研究方面取得較顯著的科研成果。其代表作主要有:專著《當代日本市場經濟模式研究》、《山東與日韓經濟合作研究》、《韓國經濟國際化與經濟騰飛》、《韓國企業在山東投資的調查與研究》等。論文《日本經濟的競爭優勢及形成機制》、《日本科技實力優勢及發展新趨勢》、《日本外貿體制的宏觀調控和微觀運行機制探討》、《中日貿易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新形勢下的中日關系探析》、《論日本信息安全的保障型》、《韓國實施「科技立國」戰略的新動向及其啟示》、《韓國外貿體制改革的經驗及其對我國的啟示》、《論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建設》、《韓國金融危機及對我國的啟示》、《21世紀初期中韓經濟合作展望》、《山東吸收韓國投資的現狀、前景及對策》、《山東與韓國貿易現狀及發展對策》、《加快我省與日韓經貿合作急需解決的幾個問題》、《韓國投資企業在山東的發展現狀與趨勢》、《發揮地方政府作用,促進中韓環黃海地區省道合作》、《中韓貿易平衡的調查報告》、《我國與日韓勞務合作:機遇、制約因素及對策》、《韓國經濟的比較優勢及發展趨勢》等。
4、在加入WTO與我國特別是山東改革和發展研究方面取得較好科研成果。其代表作主要有:專著《中國加入WTO與山東經濟國際化》、《WTO與中國對外貿易》、《中國走進WTO》、《機遇與挑戰——加入WTO對中國工商業的影響與對策》、《加入WTO後的山東改革與發展》等。論文《中國加入WTO對山東服務業的影響及對策》、《加入WTO對山東對外投資的影響及對策》、《山東省適應加入WTO進一步擴大開放發展經濟的對策研究》、《加入WTO後中國零售業態結構的調整與優化》、《走進WTO的中國互聯網業》、《加入WTO後的山東省出口貿易》、《加入WTO對山東勞動就業的影響及對策》、《加入WTO與山東利用外資》、《加入WTO「後過渡期」山東服務業利用外資的戰略與策略研究》等。
5、在環渤海經濟圈的開放開發問題研究方面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其代表作主要有:專著《環渤海經濟圈》(山東卷)等。論文《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環渤海經濟圈可持續發展》、《環渤海經濟圈發展與協作研究報告》、《把環渤海地區建設成為東北亞經濟圈的「巨龍」》、《環渤海地區的開放開發研究報告》、《環渤海地區應成為中國經濟第三次騰飛的「龍頭」》、《東北亞經濟合作的態勢與環渤海地區的戰略選擇》、《環渤海地區與東北亞地區的經濟合作》等。 近20年來,對外經濟研究所以多出精品力作為中心,組織全所人員並整合所外資源,積極主持承擔國家和省級以上重點課題研究。截至2007年底,對外經濟研究所先後主持承擔國家、國際合作、省領導交辦和省部級重點課題40項。其中,國家級研究課題4項、國際合作研究課題4項、省部級研究課題32項。
1、國家級和國際合作研究課題。(1)國家級研究課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信息傳播全球化與中國企業經營國際化戰略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全球信息戰的新形勢與我國信息安全戰略的新思路》,中國社會科學院APEC政策研究中心課題《市場開放與企業國際競爭力——山東大中型企業案例研究》,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為總負責人的國家大型課題《環渤海經濟圈大型系列叢書》(山東卷)。(2)國際合作研究課題。韓國國際交流財團重大課題《未來15年韓國與中國山東省經貿合作戰略研究》、福特基金課題《泰國社會安全網:政府的作用》、韓國京畿開發研究院重大課題《深入研究韓國企業在山東省投資,推進山東省與京畿道經濟合作》、韓國仁川市重大課題《東北亞地區物流合作研究》。
2、省部級研究課題。《南朝鮮與山東經濟發展比較研究》、《山東省科技進步促進企業國際化經營發展途徑研究》、《當代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和意識形態研究》、《環渤海地區的開放與開發研究》、《環渤海經濟圈發展與協作研究》、《山東與日、韓、新、德四國外貿體制比較研究》、《山東省實施經濟國際化戰略的條件及對策研究》、《山東省農業積極合理有效利用外資的對策研究》、《新形勢下山東利用外資新思路研究》、《加入WTO對山東對外投資的影響及對策研究》、《技術性貿易壁壘對山東出口貿易的影響及對策》、《應對入世突破綠色壁壘促進山東外貿發展研究》、《信息化與增強山東工業企業核心競爭力研究》、《中國加入WTO與山東經濟國際化》、《山東吸收跨國公司戰略性投資的對策研究》、《創建山東半島製造業基地的戰略和策略研究》、《加入WTO後山東利用外資的對策研究》、《山東經濟園區的產業整體布局與協作互動式發展研究》、《以科學發展觀推動山東外貿可持續發展研究》、《山東外貿企業發展電子商務戰略和策略研究》、《山東省海外資源開發戰略研究》、《山東對外貿易制度競爭力研究》、《山東與日韓經濟合作研究》、《新形勢下創建與發展跨國公司的新思路研究》、《新形勢下山東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研究》、《加入WTO「後過渡期」山東服務業利用外資的戰略與策略研究》、《新形勢下山東承接日本產業轉移的熱點與難點問題研究》、《實施經濟國際化戰略,加快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研究》、《擴大軟體外包,帶動山東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研究》、《新形勢下山東服務業國際化的戰略設想》、《人民幣升值對山東外貿增長方式轉變的影響及對策》、《加強出口品牌建設,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研究》等。 近20年來,對外經濟研究所不斷實施精品戰略,科研成果的質量和水平顯著提高,獲得了較大社會反響。截至2007年底,共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和科技進步獎29項,其中一等獎4項、二等獎11項、三等獎14項。另外,獲山東社會科學院、山東省對外經濟學會等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60餘項。
(1)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的主要情況:《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環渤海經濟圈可持續發展》,獲第十三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中國加入WTO對山東服務業的影響及對策》,獲第十六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山東省農業積極合理有效利用外資的對策研究》,獲第十六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信息傳播全球化與中國企業經營國際化戰略》,獲第十八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2)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的主要情況:《談談重工業服務方向的調整問題》,獲第一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南朝鮮的外債結構及其啟示》,獲第七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南朝鮮經濟結構調整的新動向及啟示》,獲第八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從按勞分配的本質規定談收入差距》,獲第八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科技進步與企業國際化經營》,獲第十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試論中韓經貿合作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獲第十一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當代日本市場經濟模式研究》,獲第十三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1世紀初期中韓經濟合作展望》,獲第十五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加入WTO後山東對外投資的發展策略》,獲第十七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中日貿易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獲第十八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山東與韓國貿易合作現狀及發展對策》,獲第二十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3)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和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的主要情況:《依據和運用價值規律改進農村計劃工作》,獲第二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韓國實施「科技立國」戰略的新動向及其啟示》,獲第九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韓國對外貿易增長機制探討》,獲第九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韓國外貿體制改革的經驗及其對我國的啟示》,獲第十二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日本外貿體制的宏觀調控和微觀運行機制探討》,獲第十二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科技進步促進企業國際化經營發展途徑的研究》,1993年12月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用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分析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成敗》,獲第十三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日本經濟蕭條的原因及對中國啟示》,獲第十四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實施多元戰略開拓新的國際市場》,獲第十五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對外科技交流與合作的重點領域和項目選擇及合作交流對策》,2000年10月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山東省實施經濟國際化戰略的條件與對策系列研究》,2001年9月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加入WTO後的中國零售業態結構的調整與優化》,獲第十七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推進山東省與日本、韓國經貿合作的對策》,獲第二十一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山東經濟園區產業整體布局與協作互動式發展研究》,獲第二十一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多年來,對外經濟研究所高度重視研究山東對外開放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積極主動認真地為省委、省政府決策服務。有20餘項成果獲得山東省委、省政府領導肯定性批示。如:研究報告《創造條件,制定和實施經濟國際化戰略》,獲山東省常務副省長肯定性批示,為我省進一步制定和實施經濟國際化戰略提供了理論依據。專著《中國加入WTO與山東經濟國際化》,獲山東省委書記肯定性批示,對我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加快推進經濟國際化進程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研究報告《日本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特點及新趨勢》,獲山東省委副書記肯定性批示,為我省更好地掌握日本政治、經濟、社會的新特點和新趨勢,加強與日本的經濟合作提供了重要依據。研究報告《中國加入WTO對山東服務業的影響及對策——21世紀初山東服務業國際化戰略選擇》,獲山東省省長、副省長的肯定性批示,有效地推進了新形勢下山東服務業的國際化進程。研究報告《把山東省建設成為環渤海經濟圈的「龍頭」》,獲山東省副省長肯定性批示,對加快山東對外開放起到積極作用。研究報告《山東省農業積極合理有效利用外資的對策研究》,獲山東省委書記、省長、2位副省長的肯定性批示,並印發全省縣以上領導參閱,推動了山東農業利用外資的發展。研究報告《我省擴大對外投資的對策建議》,獲山東省省長、副省長和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肯定性批示,對山東擴大對外投資發揮了重要作用。研究報告《進一步加快山東半島製造業基地建設的對策建議》,獲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山東省副省長肯定性批示,促進了山東半島製造業基地的快速、健康發展。研究報告《加快我省與日韓經貿合作急需解決的幾個問題》,獲山東省省長、副省長肯定性批示,並轉全省各市政府、開發區參閱,推動了我省與日韓經貿合作的深入發展。研究報告《提升山東大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戰略對策》,獲山東省省長、副省長肯定性批示,對加快我省大企業建設特別是提升其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報告《加快發展山東服務貿易的戰略對策》,獲山東省省長、副省長肯定性批示,推動了我省服務貿易的深入發展。研究報告《關於加快發展我省服務外包的幾點建議》,獲山東省副省長肯定性批示,對加快我省服務外包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研究報告《關於吸收外資促進山東服務業發展的幾點建議》,獲山東省副省長肯定性批示,有效地推動了我省服務業利用外資的發展。同時,對外經濟研究所的專家作為山東省人民政府對外經貿咨詢專家組成員,撰寫並上報省政府領導的10餘項專題報告,被省政府領導採納或肯定性批示。另外,對外經濟研究所的專家多次參與山東省委、省政府有關對外開放的重大理論、調研、決策咨詢活動並建言獻策,受到省領導的肯定和好評;多次參與省領導在全省對外開放工作會議上的報告、有關對外開放文件和規劃的起草、論證工作,為山東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做出重要貢獻。
另外,許多論文和研究報告被《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世界經濟》、《外貿經濟·國際貿易》、《特區與開放城市》、《金融與保險》、《體制改革》和《經濟管理文摘》等全文轉載。
❷ 山東省開設旅遊管理的大學有哪些
山東高職院校排名
標簽:高考志願填報高職院校排名教育
1山東中醫葯高等專科學校山東省公辦煙台市專科
2淄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山東省公辦淄博市專科
3山東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山東省公辦濟南市專科
4山東水利專科學校山東省公辦泰安市專科
5菏澤醫學專科學校山東省公辦菏澤市專科
6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山東省公辦臨沂市專科
7濟寧師范專科學校山東省公辦濟寧市專科
8山東萬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山東省教育廳民辦淄博市專科
9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山東省公辦濰坊市專科
10威海職業學院山東省公辦威海市專科
11聊城職業技術學院山東省公辦聊城市專科
12日照職業技術學院山東省公辦日照市專科
13曲阜遠東職業技術學院山東省教育廳民辦曲阜市專科
14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山東省公辦濟南市專科
15萊蕪職業技術學院山東省公辦萊蕪市專科
16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山東省公辦青島市專科
17濟寧職業技術學院山東省公辦濟寧市專科
18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山東省公辦濟南市專科
19山東軍星職業技術學院山東省公辦濟南市專科
20山東經貿職業學院山東省公辦濰坊市專科
21東營職業學院山東省公辦東營市專科
22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山東省公辦泰山市專科
23濟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山東省公辦濟南市專科
24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山東省公辦濟南市專科
25濰坊職業學院山東省公辦濰坊市專科
26山東鋁業職業學院山東省公辦淄博市專科
27煙台職業學院山東省公辦煙台市專科
28山東紡織職業學院山東省公辦濰坊市專科
29濱州職業學院山東省公辦濱州市專科
30山東交通職業學院山東省公辦濰坊市專科
31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山東省公辦濰坊市專科
32濟南職業學院山東省公辦濟南市專科
33淄博職業學院山東省公辦淄博市專科
34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山東省公辦曲阜市專科
35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山東省公辦青島市專科
36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山東省公辦青島市專科
37山東工業職業學院山東省公辦淄博市專科
38山東勝利職業學院山東省公辦東營市專科
39山東服裝職業學院山東省公辦泰安市專科
40山東化工職業學院山東省公辦淄博市專科
41山東現代職業學院山東省教育廳公辦濟南市專科
42山東旅遊職業學院山東省公辦濟南市專科
43濟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山東省公辦濟南市專科
44山東外貿職業學院山東省公辦濟南市專科
45山東葯品食品職業學院山東省公辦淄博市專科
46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教育部公辦東營市本科
聊城職業技術學院是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的專科層次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座落於素有「江北水
城、運河古都」美譽的歷史文化名城——聊城。學校佔地面積53.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館藏圖書
89萬冊。教學信息網路暢通,建有千兆校園網和功能完善的教學視頻點播系統。
近年來,學院先後被教育部等六部委確定為「全國技能型緊缺人才培訓基地」,被教育部、財政部確定為
「中央財政支持的實驗實訓基地」, 順利通過了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山東省高校校園文明
建設檢查評估、山東省高等學校德育工作評估,被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廳授予省級「文明校園」。 被山東
高校工委授予山東省「德育工作優秀高校」。《母嬰護理》、《計算機應用基礎》、《成人護理》、《房屋建
築學》四門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護理專業和計算機應用技術專
業被山東省教育廳確定為省級職業教育「十百千工程」示範專業「山
東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
學院現設機電工程系、計算機系、醫學系、護理系、經濟管理系
、旅遊外語系、農牧科技系、基礎部等8個系部,28個專科招生專業
,全日制在校生11245人,招生范圍覆蓋山東、河北、河南、江蘇甘
肅、內蒙古、遼寧等12個省、市、自治區。師資力量雄厚 學院現有專兼職教
師533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248人,
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129人,有一
名教師被評為山東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
。中科院院士陳達擔任名譽院長,聘請
台灣著名教育家高震東先生等56位海內
外知名學者為客座教授。理論課教學教
師與實踐課教學教師比例合理,形成了
老中青結合,素質過硬,結構合理的專
業教師隊伍。
人才培養成就斐然 學院始終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面向社會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2005年
,在全省計算機技能大賽中榮獲高校團體組一等獎;2006年至2008年連續三年在山東機電產品創新設計大賽中榮
獲一等獎;在第三屆「天偃杯」全國護理教學成果展示賽中,我院代表隊榮獲團體第一名和最佳教學創新獎,3名
同學分別獲得個案護理第一名、護理操作第一名和綜合評定第三名,另有5名學生獲優勝獎;在「正保教育杯」第
三屆全國ITAT教育工程就業技能大賽中,1名同學獲得總決賽一等獎;在第二屆「用友杯」全國大學生管理信息化
應用技能與創業大賽中,我院代表隊獲山東賽區團體第三名。在全國大學生「ZLG杯」電子設計競賽中,我院學生
選送的設計兩項作品,獲得山東賽區本科組一、二等獎。
科研碩果累累 學院高度重視科研工作。 近幾年,公開發表學術論文587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 62篇,被
SCI收錄的論文 5 篇;獲得省部級、市廳級的各類科研獎勵101 項,其中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
山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山東省軟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3項,山東省高等學校優秀科研
成果二等獎2項,三等獎10項,聊城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獲國家發明專利14項;出版學術論著和教材158部
,其中,有9部教材被列為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十一五"規劃教材;圍繞高職教育理論和地方經濟發展要求和特色
,先後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07項,項目成果對引領教育教學改革、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起到了極大地推動作用。
校企合作成效明顯 學院始終堅持與行業、企業開展多層次、多領域、多形式的合作,為企業培養面向生產
和管理第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不斷深化校企合作,大力推進工學結合,積極探索工學結合新模式,先
後與新加坡凱日國際有限公司、用友軟體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上海武警總醫院、浙
江武警總醫院、山東省立醫院、山東藍海酒店集團、山東時風集團、中通客車控股有限公司、山東思創軟體工程
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簽署合作協議,開展頂崗帶薪實習、實現了學生高層次的實習、就業。
就業前景廣闊 學院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指導思想,根據市場需求確定培養目標、專業
及課程設置等,從建立就業服務網路入手,努力搭建學生就業服務平台。建立了完善的就業工作網路,畢業生一
直保持較高的就業率,就業層次較高。近幾年,學院每年舉辦大規模的畢業生供需見面會,邀請一些知名企業來
學院招聘人才,就業層次逐年提高,並且與韓國、紐西蘭等國外知名院校聯合開辟了國外就業渠道。畢業生最終
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用人單位對畢業生質量綜合反映滿意率達92%。部分畢業生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北京友誼醫院、山東省立醫院、上海武警總醫院、上海華普汽車有限公司、廣州風神藍鳥汽車製造有限公司、
勝利油田、中原油田設計院、齊魯軟體園、山東省農村信用社、南通蘇中醫葯物流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就業。目
前我院畢業生分布全國各地,大部分畢業生已成為業務骨幹,有些已走上領導崗位。
對外交流成績顯著 學院先後與美國紅岩大學、瑞士松伯格酒店管理學院、紐西蘭北方理工學院、紐西蘭塔
士蘭農學院、德國德累斯頓工業大學、菲律賓伊密里歐學院 Emilio Aguinaldo College(簡稱EAC)等結為友好學
院,簽訂教育合作協議,為我院學生搭建了出國留學深造的平台。 「專升本」渠道暢通 根據教育部和省教育廳當年的專升本政策,學生畢業後可考入本科院校繼續學習同時我
院已按照省教育廳文件開辦自考本科試點,實施「專本並讀」,專科畢業後可獲得本科學歷和學士學位。
獎助貸措施完善 根據規定為學生辦理「國家生源地助學貸款」,並設有獎學金、助學金,獎學金最高可達
8000元。2008年學院獎學金、助學金總額達到571.5萬。學院對特困生實行特困補助,同時為學生提供勤工助學
機會。
❸ 彭建武的科研成果
在CSSCI 核心期刊《外語教學與研究》、《當代語言學》、《外國語》、《外語學刊》、《外語界》、《外語教學》以及各類刊物、雜志上發表論文80餘篇,有的論文被中國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語言文字學》全文轉載和教育部辦《中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摘發。出版《認知語言學研究》等專著3部,著作、教材等近20部。
三、科研項目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規劃基金項目
主持: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主持: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項目
主持:國家留學基金項目
主持:山東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計劃項目
主持:山東省高等學校基礎學科課程建設項目
主持:山東省教育廳人文社科研究項目
主持:山東省藝術科學重點課題
主持:青島市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子項目
主持:中國外語教育基金項目
主持:全國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資助金項目子課題
四、主要獲獎
山東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獎
山東省外語專業教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山東省社會科學普及與應用優秀作品獎
山東省優秀學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獎
山東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三等獎
山東省軟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三等獎
泰安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泰安市「十佳社科人才」
青島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三等獎
青島開發區青年學術工程技術帶頭人
青島開發區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❹ 徐偉的教育科研
主要教授課程管理學、經濟預測與決策、決策理論與方法、電子商務概論、企業管理理論和方法、高級管理學、組織行為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導論、管理科學與工程導論主要社會兼職中國信息經濟學會理事、信息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建材工業經濟研究會會員,山東省統計學會常務理事,山東省經營管理研究會理事,《濟南生活日報》經濟管理專家顧問。主要工作及學術經歷1984.9-1988.7,就讀於山東建材學院生產過程自動化專業,獲工學學士;1988.7-2001.4,於山東建材料學院經貿及工商系從事教學工作;1996.9-1999.5,於武漢理工大學攻讀系統工程碩士學位;2001.5-今,濟南大學管理學院從事教學及科研工作。其中2003.9-2009.5,於南開大學商學院攻讀工商管理博士學位。2007.3-2007.11,於日本東北大學國際經濟文化研究部做客座研究員。主要 科研成果包括近五年來主持和參與的主要科研項目:(1山東省社科規劃項目《推進山東省企業自主創新機制建設研究-基於公司治理的視角》(主持))2009.12(2)山東省軟科學計劃項目《基於產業差異化的創新型企業公司治理問題研究》(主持)2009.03(3)山東省社科規劃項目《基於自主創新能力的山東省科技企業治理機制研究》(主持)2006.12(4)山東省軟科學計劃項目《企業創新服務體系及發展能力研究­­—山東省高新技術開發區企業創業服務政策體系研究》(主持)2005.03(5)山東省軟科學計劃項目《基於競爭優勢的科技企業集群治理研究》(第2位) 2007.03(6)山東省軟科學計劃項目《基於工作流技術的關聯企業集成信息化組織支持體系研究》(第2位) 2009.03(7)國家軟科學研究項目《民營科技企業集群發展及其政策體系研究》(第五位)2003.10(8)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攻關項目《中國民營經濟制度創新與發展問題研究》-子課題《民營上市公司治理評價研究》(第2位)(2003-2006)2004.10(9)國家自然基金項目《上市公司董事會治理診斷與治理風險預警系統研究》(第五位)2005.06(1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國公司治理及其評價研究》—子課題《金融上市公司治理評價研究》(第3位)2004.06(11)濟南市科技局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電子商務環境下濟南市現代物流發展戰略及策略研究》(第2位)2006.4(12)山東省社科規劃項目《電子商務環境下山東省物流發展戰略及策略研究》(第4位)2007.11(13)山東省社科規劃項目《山東省生態環境競爭力評價體系研究》(第5位)2009.12發表文章如下:1、國有資本從競爭性行業退出的辯證思考,中國軟科學[J].2000,9:35-38 2、股東參加公司治理成本研究,南開大學管理評論[J]. 2004,5第二位3、上市公司關聯交易中定價機制影響因素分析,價格理論與實踐,2005,3:49-504、技術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成長軌跡研究,科科學與科學技術管理[J].2005,10:149-1525、, 控制權和剩餘索取權背離與集團治理—從另一角度看德隆的夭折,企業管理[J].2005,10:94-956、基於上市公司的經理層股權激勵影響因素分析,中國人力資源開發[J].2005,4:18-227、我國上市公司負債與股權結構相關性研究,統計與決策[J].2005,9:120-1218、公司治理結構對總經理長期激勵的影響分析,中央財經大學學報[J].2005,10:55-599、公司治理的新趨勢—E治理,管理現代化[J].2005,4:19-2110、控制權過度偏離與企業集團治理改進,中州學刊[J].2004,10:46-4911、企業集群規模與效應的相關性分析,東岳論叢[J].2005,3:161-16412、跨國公司治理機制與中國跨國企業改制,雲南社會科學[J].2005,5:69-7213、基於中小股東權益保護視角的股東行為評價研究,華僑大學學報[J].2005,2:15-22 14、控股股東行為效率與公司業績---基於中國上市公司的分析,山西財經大學學報[J].2005,3:116-12015、資本結構、股權結構與經營績效--基於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山西財經大學學報[J].2005,4:56-61獲獎情況:1、2006.05《中國上市公司治理指數與治理績效的實證分析》,獲「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論文成果二等獎,項目組主要成員2、2009.10《我國農村信用社制度創新與治理結構研究》,山東省第23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濟南市第23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項目組主要成員3、2010.3《企業創新服務體系及發展能力研究—山東省高新技術開發區企業創業服務政策體系研究報告》,濟南市第24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山東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獎三等獎(項目主持人)主要 教研成果 包括近五年來:科研項目:1、高等學校基礎學科建設項目(JCXKO613)省教育廳(第一位)2006-- 2、管理科學實驗室建設研究(省實驗技術研究項目)(SJ200513)省教育廳(第三位)2005-20083、信息資源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0235)濟南大學(第一位)2002-2005 4、管理學實踐教學體系與實踐教學內容改革研究(JZC0909)濟南大學(第二位)2009-5、管理學科網路教學平台建設研究(J0514)濟南大學(第三位)2005-2008 6、網路教學平台下的考試模式研究(GJ200610)濟南大學(第三位)2006-20097、管理學科人才培養模式多樣化改革與實踐研究(J0513)濟南大學(第四位)2005-20068、基於i6/ERP的管理類綜合實驗教學平台的構建(實驗教學項目)濟南大學(第四位)2008.69、我校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方案的研究(J0411)濟南大學(第三位)2004-2006 發表文章:1、企業信息資源管理模式分析,現代教學與研究雜志 [J].第一位2005.72、管理信息系統實驗教學體系的改革研究,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R].2005.11第二位3、對數據結構中演算法的教學方法探討,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J]. 2004.11第二位4、超級競爭環境下組織學習的魅力所在,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J].2005.2第二位 5、基於WEB的計算機輔助教學與測試系統的研究,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J].2005.2(第三位)6、大眾化教育下提高《數據結構》教學質量的探討,中國教學縱橫雜志[J].2004.10(第三位)獲獎情況:1、數據結構中演算法的教學方法探討,濟南大學優秀教學論文 三等獎2005.9(第二位) 2、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的實驗教學改革與應用,濟南大學實驗教學三等獎2004.11(第二位)3、管理學科分類培養方案建設研究,濟南大學三等獎(第五位) 3、山東省大學生優秀論文指導教師,20074、濟南大學精品課程--《管理學》課程負責人5、濟南大學精品課程--《高級管理學》課程負責人
❺ 山東省科學院的發展定位
山東省科學院以建設大而強的現代科研院所為目標,努力發揮在科技創新體系中的骨乾和專引領作用,成為屬全省科技創新體系中不可替代的核心力量,成為: 對全省開放的以自然科學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前沿高技術研究和公益研究為主的研發基地; 全省凝聚和造就高層次科技創新創業人才的基地; 全省最大的開放式公共創新服務平台; 全省吸納國內外科技創新資源的前沿平台; 全省科技創新軟科學研究基地。
❻ 魯東大學的學術研究
截至2015年月,該校擁有語言資源開發與應用、食用菌技術等2個山東省重點實驗室,分子設計與材料合成、高性能與功能高分子材料、應用生物技術、信息物理融合與智能控制等4個「十二五」高校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漢語辭書研究中心、山東省環渤海發展研究基地、山東省環渤海海洋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軟科學研究基地等3個省部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吸附與分離高分子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華文化傳統與中國現代思想研究基地、應用型外語人才培養研究基地等2個山東省「十二五」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 2011至2015年8月,該校共主持各類國家級項目151項、省部級項目387項、廳局級項目231項,獲得科研經費1.25億元,其中縱向課題經費7316萬元、橫向課題經費5223萬元;發表SCI、EI、SSCI、CSSCI論文1032篇,出版著作139部,授權發明專利82項;獲得教育部全國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等省部級以上獎勵67項 。其中:
2012年,該校共獲立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24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8項;到賬科研經費3237萬元;獲教育部高校科研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3項,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1項(一等獎1項),泰山文藝獎2項,山東省藝術科學優秀成果獎10項(一等獎2項),山東省社會科學突出貢獻獎1項 。
2013年,該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的批准經費累計達到了838萬元,其中,新上縱向項目批准經費500.95萬元,到帳經費398.20萬元,橫向項目到賬經費337.05萬元;批准經費首次突破800萬元,到賬經費數首次突破700萬元 。全年立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23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1項。截至12月25日,到賬科研經費3541.8萬元,比2012年增長304.8萬元。榮獲省自然科學二等獎、科技進步二等獎各1項;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0項(二等獎5項);入選教育部「高校人文學術成果文庫」著作1部 。 學術刊物
魯東大學公開出版發行的學術刊物有《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魯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及校報《魯東大學報》等。
館藏資源
據2014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圖書館藏書212.9萬余冊、電子圖書298萬種、中外文期刊1502種 。藏有比較珍貴的大型文獻資料:《四庫全書》、《續修四庫全書》、《古今圖書集成》、《四部叢刊》、《萬有文庫》、《民國叢書》、《中國地方誌集成》、《申報》、《晨報》等 。
❼ 【山東省軟科學基金項目】求助申報書範文
所有的這種基金都大同小異。你自己的專業領域要自己寫才最好。這種科委主管的基金最主要是寫出技術的優越性。
❽ 曲阜師范大學經濟學院的科研工作
該學院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近5年來經濟學院教師主持和完成省級以上科研項目40項,其中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項,主持和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7項,主持和完成山東省社科基金項目、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山東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山東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項目等各類省級項目24項;出版教材和專著13部,在《中國軟科學》、《經濟管理》、《經濟問題參考》、《世界經濟》、《經濟問題探索》、《哲學研究》、《文史哲》、《江漢論壇》、《東岳論叢》、《齊魯學刊》、《晉陽學刊》、《開發研究》、《上海經濟研究》、《企業經濟》、《金融教學與研究》、《經濟師》、《財會研究》、《中國農業會計》、《理論學刊》、《理論探討》、《亞太經濟》、《國際貿易問題》、《山東經濟》、《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華中師范大學學報》、《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400多篇,被《新華文摘》、《光明日報》、《社會科學報》、《高校文科學術文摘》和人大復印資料等轉載近100餘篇次。;發表核心期刊論文300餘篇;榮獲各類教學科研成果獎約50項,其中省級教學科研成果獎約10項;2011至2015年已經連續5年獲得國家級項目立項,科研工作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已開設各類專業課程50多門,其中政治經濟學為校級優質課程。
自2006年學院成立以來,本科科研和實踐團隊分別獲得「調研山東」、「挑戰杯」、「證券模擬大賽」等各類獎勵百餘項。學院的教學質量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每年都有多名畢業生獲山東省優秀畢業論文。
❾ 戚桂傑的科研項目
1. 基於信息技術與管理融合度分析的企業創新機制研究,山東省軟科學項目(B2006075)
2. 企業信息化效能指標體系在山東省製造業應用的實證研究,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項目(04BJZ46)
3. 企業信息資源整合與管理模式創新研究,山東省軟科學項目(A200424-1)
4. 價格波動控制與管理系統及其在山東省的應用研究,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Q99G08)
5. 製造業信息信息化的路徑選擇與關鍵成功因素實證研究,山東省教育廳項目(13550421)
6. 中小型企業信息化建設若干關鍵問題研究,山東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青年成長基金(10000054187019)
1. 信息系統理論、方法與技術應用——2006年獲山東省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 數量經濟模型分析及其應用——1999年獲山東省教委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山東大學社科成果一等獎
3. 論計量經濟學識別理論與統計應用的關系——1999年獲山東省經濟管理學會科研成果一等獎
4. 山東省通貨膨脹、失業、人口流動與社會發展相關分析及對策研究——2000年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5. 《計算機網路技術》獲2005年山東省省級精品課程
6. 2005年山東省優秀學士論文指導教師
7. 2003年獲山東大學青年教學能手獎勵
8. 數學建模競賽——1998年獲全國二等獎
❿ 山東農業大學水利土木工程學院的科學研究
獲獎情況
序號 獲獎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及等級 獲獎時間 獲獎者
1 混凝土疊合梁受力性能的研究
水利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0.12
翟愛良
2 山東省地下水資源開發與環境問題研究
山東水利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2.7
王開章
3 東平湖—大汶河水質預測及信息管理系統研究
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3.2
王開章
4 專利:土壤水分中子儀用水中定標器
授權專利
2003.8
范世香
5 小型水電站經濟運行
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3.8
李天科
6 城市供水水廠及管網無線數傳實時監測調度系統研究
山東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3
馬樹升
7 第三屆教師教學質量優秀獎評選
教師教學質量優秀三等獎
2004.7
顏宏亮
8 城市生活用水考核與節水對策研究
山東水利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4.8
張慶華
9 涌流節水灌溉技術水力自動裝置研究
山東省水利廳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4.9
王春堂
10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試點專業的改革與實踐
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2004.11
林洪孝
11 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工程報價管理體系的研究
山東省軟科學三等獎
2004.12
徐學東
12 工程預算與報價系列課程教學改革
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
2004.11
顏宏亮
13 農業節水模式研究與示範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4(參與)
龐清江
14 水庫灌區自動化測水量水實時監測調度系統
山東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4
馬樹升
15 用水管理理論與實踐
山東省軟科學三等獎
2005.3
林洪孝
16 招標投標管理體系的研究
山東省軟科學三等獎
2005.3
林洪孝
17 城市生活用水考核與節水對策研究
山東軟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2005.3
張慶華
18 建設項目智能招標評標管理系統的研究與開發
泰安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5.7
徐學東
19 大汶河流域水資源承載能力及其調控戰略研究 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5 龐清江
20 小開河引黃生態灌區建設與管理模式研究 山東水利科技進步二等獎、濱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6 林洪孝
科研項目鑒定
序號
鑒定項目名稱
項目負責人
鑒定水平
組織鑒定部門
鑒定時間
1 磚混結構設計助手系統BASE的開發
翟愛良
國內領先
省科委
2000.12
2 在AutoCAD環境下應用計算機進行土建工程量分析
翟愛良
國內領先
省教育廳
2002.1
3 小型水電站經濟運行
李天科
國內領先
省科委
2002.12
4 涌流節水灌溉技術水力自動裝置研究
王春堂
國內領先
省教育廳
2003.6
5 建設項目電子招標管理體系的研究
徐學東
國內領先
省科技廳
2004.6.18
6 建設項目智能招標管理系統的研究與開發
徐學東
國內領先
省科技廳
2004.9.26
7 大汶河流域水資源承載能力及其調控戰略研究
龐清江
國際領先
山東省科技廳
2004.12.4
8 缺水山區雨水積蓄利用系統優化模式研究
白清俊
國內領先
省教委
2004.12
9 水資源管理理論研究與實踐
林洪孝
正式出版
水利部
2005.3
10 用水管理理論研究與實踐
林洪孝
正式出版
水利部
2005.3
11 小開河引黃生態灌區建設與管理模式研究 林洪孝 國內領先 省科技廳 2006.4
主要科研項目
序號 項目、課題名稱
項目來源
負責人
1 生態建設措施與涵養城市水源的關系研究
省科委
白清俊
2 缺水山區雨水集蓄利用系統優化模式研究
省教委
白清俊
3 玉米作物的調虧灌溉節水模式研究
山東農大博士科研基金
白清俊
4 科爾沁沙地退化草地植被恢復與重建技術示範
科技部
范世香
5 科爾沁沙地典型地區荒漠化定位監測
國家林業局
范世香
6 科爾沁沙地西部退化土地可持續經營示範研究
內蒙科委
范世香
7 科爾沁沙地退化草地生態恢復與畜牧業經營研究
中日合作項目
范世香
8 生態建設與水資源有效利用研究
山東農大
范世香
9 小型水電站運行研究與對策
省水利廳
李天科
10 汶源水庫規劃研究
萊蕪市
李天科
11 水資源管理理論研究與實踐
水利部
林洪孝
12 用水管理理論研究與實踐
水利部
林洪孝
13 臨沂市水資源綜合規劃研究
臨沂市水利局
林洪孝
14 臨沂市城市飲水安全保障規劃研究
臨沂市水利局
林洪孝
15 小開河引黃灌區生態建設與管理運行模式研究
濱州市水利局
林洪孝
16 濱州市平原水庫建設與科學管理研究
濱州市水利局
林洪孝
17 威海市城市節約用水規劃研究
威海市水利局
林洪孝
18 城市水務系統循環規律與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校青年科技創新基金 林洪孝
19 水庫灌區自動化量水無線數自動檢測調度系統研究
水利廳
馬樹升
20 城市供水監視、監控系統研究
濱州市
馬樹升
21 大棚果蔬微灌系統微機自動控制研究
水利廳
馬樹升
22 大汶河流域水資源承載能力及其調控戰略研究 山東省水利廳 龐清江
23 中小城市(以泰安市為例)分質供排水系統模式研究
泰安市科技局
龐清江
24 集約化養殖精準生產技術平台的研究開發與應用示範
山東省科技廳
龐清江
25 涌流節水灌溉技術水力自動裝置研究
省教育廳
王春堂
26 作物控根節灌技術研究
學校
王春堂
27 滴灌條件下土壤鹽分的運動規律試驗研究
學校
王春堂
28 城市供水水源地地下水環境模擬與安全供水對策研究
水利廳
王開章
29 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工程報價管理體系的研究
山東省科技廳
徐學東
30 建設項目智能招標管理系統的研究與開發
泰安市科技局
徐學東
31 中國建築業企業生產方式的變革與國際化的比較研究
建設部
徐學東
32 用炭纖維加固混凝土結構關鍵技術研究
省教育廳
翟愛良
33 山東省經濟自立灌區管理模式研究與示範
山東省科技廳
張慶華
34 WUA規范運行研究
省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辦公室
張慶華
35 WUA建立、支持與運行成本研究
省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辦公室
張慶華
36 岩石破壞機理的非線形動力學分析及其混沌控制 校青年科技創新基金 劉傳孝
37 岩體微地震精確定位及震源機制反演研究 校青年科技創新基金 史紅
38 非線性統計理論及其應用研究 校青年科技創新基金 董潔
39 邊坡岩體穩定性影響因素敏感性分析的神經解釋理論與方法 校青年科技創新基金 曹茂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