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出版管理條例 》的相關規定:
1、依法設立:第十二條設立出版單位,由其主辦單位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後,報國務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門審批。設立的出版單位為事業單位的,還應當辦理機構編制審批手續。
2、禁止轉讓:第二十一條出版單位不得向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出售或者以其他形式轉讓本單位的名稱、書號、刊號或者版號、版面,並不得出租本單位的名稱、刊號。
出版單位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利用出版活動謀取其他不正當利益。
3、處罰標准:第六十六條出版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出版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給予警告,沒收違法經營的出版物、違法所得,違法經營額1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經營額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違法經營額不足1萬元的,可以處50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限期停業整頓或者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
(一)出售或者以其他形式轉讓本出版單位的名稱、書號、刊號、版號、版面,或者出租本單位的名稱、刊號的;
(二)利用出版活動謀取其他不正當利益的。
Ⅱ 店鋪轉讓他人了,但還是自己名字的合同,現在他們雙方有糾紛需要打官司,自己會惹上麻煩嗎
如果你在轉讓時沒有協議,同時沒有變更執照的話,他們因糾紛而打官司的話,一定是與你有關的。
如果你在轉讓時有轉讓協議,只是沒有變更其他執照或是合同等,可以申訴的。
總之,只要有你的名字,只是走程序多少會涉及你的。
祝好!
Ⅲ 商鋪轉讓糾紛
目前商鋪轉讓有兩種理解:一是轉讓所有權,即產權人把商鋪賣給你;二是轉讓使用權或回租賃權,即答不改變房屋所有人,只是把房屋轉讓給你使用。你所說的應當是第二種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一般轉讓方會在轉讓租賃權的同時要求轉讓貨物,這一點你們雙方可以協商。但必須注意的是:如轉讓方是房屋所有人,那你應該要求對方出示房屋產權證書,並與對方訂立書面的租賃合同;如果轉讓方不是房屋所有人,那你應當要求對方出示房屋所有人與其訂立的租賃合同,在合同中應有同意轉讓方轉租的條款,同時要求由房屋所有人出具同意轉租的書面聲明。這樣才能保證你的權益。
Ⅳ 甲方和乙方簽轉讓合同甲方之前有一切債務糾紛乙方概不負責這有效嗎
有效。來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簽訂源合同是本著平等自願、公平公正的原則,任何一方不得欺詐或隱瞞。甲方和乙方簽訂的轉讓合同,不論是轉讓財產還是轉讓權益,只要甲方承諾此前的一切債務均與乙方無關,乙方也要求自己對甲方此前的一切債務糾紛概不負責,雙方簽字按手印,就是合法有效的。這樣的約定對雙方都有約束力。
Ⅳ 股權轉讓合同糾紛案件,轉讓方也就是原告丟失轉讓合同手續原件能有什麼樣的後果對官司來說求專業人士回答
這個要具體分析。如果其他證據佐證雙方之間存在股權轉讓合同的,也可以得到法律支持。
Ⅵ 股權轉讓糾紛的主要類型有哪些
有關「股權轉讓」的案件可以具體區分為以下幾種不同類型的糾紛:
1、轉讓雙方之間的股權轉讓合同糾紛案件。如請求履行轉讓合同,請求支付股權轉讓款並賠償損失(或支付違約金),或者請求解除轉讓合同,請求認定轉讓合同無效,等等。總之,這類糾紛主要適用《合同法》的相關規定進行審理,同時個案審理也要兼顧新《公司法》中的特別規定及原則。
2、涉及保護公司內部其他股東優先購買權的訴訟糾紛案件。例如,新《公司法》第72條第2款規定,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時,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但關於購買價格如何確定,是以對外轉讓合同的價格,還是以公司凈資產重新進行評估確定價格,實務中爭議較大,有必要盡快統一認識。再如,股權轉讓合同履行完畢,因出讓股東未履行向公司其他股東的告知義務,公司其他股東主張合同無效並請求行使優先購買權糾紛案件,對這類案件,有些法院認為應當首先審查公司章程是否有約定,公司章程有約定的,按約定處理;公司章程沒有約定時,應當考慮合理期限,在股東名冊或者工商登記作出變更超過一定期限時,其他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可以考慮不予支持。
3、因轉讓瑕疵出資股權引起的糾紛案件。受讓方如果明知出讓方出資存在瑕疵仍受讓股權時,對未足額出資部分應承擔連帶補充責任;相反,如果受讓方對此不知情,不應承擔責任,並且也有權以此為由請求撤銷股權轉讓合同。
4、隱名、顯名股東轉讓股權引起的訴訟案件。這類案件情況比較復雜,隱名與顯名股東之間是合同關系,具有相對性。通常情況下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之間的約定,不能對抗公司及公司其他股東,也不能對抗第三人。
5、股權的善意取得糾紛案件。公司股權被無權轉讓後,受讓方主張善意取得公司股權。審理這類案件時,既要考慮公司法律關系具有外觀公示的特點,又要注意善意取得制度的基本原理,依法保護公司股東和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