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讀書成果摘要
讀書成果摘要,即讀書摘要。摘要又稱概要、內容提要。摘要是以提供文內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容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
讀書摘要屬於一種閱讀方法,能夠有效的幫助讀者理解文本內容,加強對文本的記憶。
讀書摘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具體地講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對象和范圍,採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結果和重要的結論,有時也包括具有情報價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
摘要一般應說明研究工作目的、實驗方法、結果和最終結論等.而重點是結果和結論。中文摘要一般是2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過250個實詞。除了實在迫不得已,摘要中不用圖、表、化學結構式、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摘要可用另頁置於題名頁(頁上無正文)之前,學術論文的摘要一般置於題名和作者之後,論文正文之前。
(1)閱讀成果是擴展閱讀
摘要的要求
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並且擁有與文獻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閱讀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不容贅言,故需逐字推敲。內容必須完整、具體、使人一目瞭然。英文摘要雖以中文摘要為基礎,但要考慮到不能閱讀中文的讀者的需求,實質性的內容不能遺漏。
② 讀書成果簡介20字
讀書的樂趣
讀書,對我來說是一種享受,我想這種享受不是每個人都能體會的到。能享受到回讀書的答樂趣依我看來也需要緣分。緣深,似乎成了書獃子,愚不可及;緣淺,開卷無益,擲書而茫然。
我所說的讀書,主要是指無功利性的讀書。所謂功利讀書,一來讀書為升學;二來讀書為考試;三來讀書為交差。這幾種讀書目的是顯而易見的,我不以為這是真正意義上的讀書。為升學而讀書,這是無可奈何之事,如鄭板橋之謂敲門磚,門敲開了磚頭不妨扔掉。為考試而讀書,是上班族常常要應付的,譬如業務考試、職稱考試、學位考試等,大多數人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通過考試,而不在乎能學到什麼東西。為交差而讀書更常見,這種讀書常常是要求寫讀書心得,我則根本沒有認真地讀過指定的必讀書,到了交差的時候上網一陣狂搜,剪貼拼湊起似通非通的文章,交上去就算大吉。
③ 閱讀成果展什麼意思
1、親子,即「親子教育」,是二十世紀末期開始在美國、日本和我國台灣等地興起的一種新型教育模式。在這里,「子」是指孩子,「親」就是指孩子以外的家庭內部成員,主要指孩子的雙親。
2、親子教育不同於我們通常理解的以家長為中心的「家庭教育」和以兒童為中心的「兒童教育」,其核心內容是父母與其子女相互尊重、共同教育、一起成長。,「親」與「子」兩者都應該受到教育,而母親在教育中的地位尤其重要。
3、親子閱讀,是親子教育中社會修養、知識教育、能力素質、與情感性格四個方面中的一個方面,不是傳統的園所教育讓孩子以接受知識為主。在「親子閱讀」活動中,除孩子學到知識,提高能力,陶冶情操與「親」加深情感交流外,家長也參與讀書,這樣做,能對孩子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起了一個很好的示範作用,與此同時,家長通過閱讀,要明白「先當好家庭教育的學生,後做好家庭教育的家長」的重要性。
4、小學生展示親子閱讀成果,「親子」在閱讀活動中取得的成績展示。因為是小學生,根據年級不同,應該分年級展示:一二年級可以展示親子閱讀卡的設計與製作作品;三四年級可以展示親子讀書手抄(工)報作品;五六年級親子讀書故事徵文作品 ;書香家庭等。「親」可以展示讀書體會、讀書感言。
④ 讀書成果形式是什麼
想事更加周密,做事更加理智,受到老師父母的表揚,成績有所進步,心情更加愉悅,心胸更加寬廣,待人更加友善和藹。呵呵,等等啦,形式多多~
⑤ 小學生展示親子閱讀成果是什麼意思
看看你和孩子前面某段時間閱讀的書籍及孩子、家長對閱讀的感受,都屬於閱讀成果
⑥ 怎樣寫讀書成果簡介
讀書使孩子們成了主動學習的人,他們會自主探究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通專過各種信息渠道來屬解決問題;讀書,使孩子們成了生活的主人,他們的獨立精神、自我意識在多樣的讀書活動中日益彰顯;讀書,使孩子們成了善交流、會合作的人,他們的團隊精神、責任意識在逐步形成;讀書,使孩子們成了有思想,有個性的人;讀書,更使孩子們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明白了人生的價值、生命的意義。
對不起,我可能跑題了。
⑦ 小學寒假讀書成果怎麼寫
選擇一本世界名著閱讀,增加課外閱讀量,定期做讀書筆記,把看版到的好詞好句記錄下權來,提高自己的知識層面。我會上網瀏覽一些名著的導讀,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漫長的寒假中,書本就是我的最佳伴侶,父母推薦的《簡愛》、《童年》我會一一看完,並且認真做好讀書筆記。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學生僅僅靠手中教材攝取知識那是遠遠不夠的,那隻是知識海洋中的一滴水。要讓學生與經典為友,與好書同行,與大師對話,時刻讓書籍滌盪學生的情感,豐滿學生的生命,增添生命的底色,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定好人生的准確坐標。為了更好地利用好寒假,制定此寒假讀書計劃。
⑧ 讀書成果怎麼寫
讀書的樂趣
讀書,對我來說是一種享受,我想這種享受不是每個人都能體會的到。能享受到讀書的樂趣依我看來也需要緣分。緣深,似乎成了書獃子,愚不可及;緣淺,開卷無益,擲書而茫然。
我所說的讀書,主要是指無功利性的讀書。所謂功利讀書,一來讀書為升學;二來讀書為考試;三來讀書為交差。這幾種讀書目的是顯而易見的,我不以為這是真正意義上的讀書。為升學而讀書,這是無可奈何之事,如鄭板橋之謂敲門磚,門敲開了磚頭不妨扔掉。為考試而讀書,是上班族常常要應付的,譬如業務考試、職稱考試、學位考試等,大多數人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通過考試,而不在乎能學到什麼東西。為交差而讀書更常見,這種讀書常常是要求寫讀書心得,我則根本沒有認真地讀過指定的必讀書,到了交差的時候上網一陣狂搜,剪貼拼湊起似通非通的文章,交上去就算大吉。
我所說的讀書,沒有特定的指向,但憑自己的興趣,依乎性靈,擇己所好,有所會意,有所感受。今天寫這篇文章與朋友交流,以為我們論壇的書友較多,其中必有同好者,以書會友,以友輔心,人生樂在遇知音,相知心,能遇知音,上此生一大賞心樂事。
我所說的讀書,不僅僅局限於報紙媒體的書刊,看過有本雜志,名為《世界博覽》,其所謂讀書就是讀天地,讀歷史,讀自然,讀人文,似乎世間沒有一樣不可以當作書來讀;有支叫做《讀你》的歌,歌詞是「讀你千遍不厭倦」,卻是讀人。我不敢給讀書下定義,況且站的角度不同,觀念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不同,分工不同,讀著影音、圖畫、文字……心裡感覺著一種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感受,那種感覺區別在於視角迥異。
為什麼讀書?這本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我希望與各位愛讀書人能作廣泛而深入的交流。在此我只談點自己的體會與大家共勉。
一、讀書是有樂趣的。這種樂趣是發自內心、無可替代的,五柳先生說:每有會意,欣然忘食,這種樂趣是吸引人的,不為外物所滯,而求於內心的樂趣。有時讀書的樂趣可以用放浪來形容,有些書讀過了以後,也許我們會手舞足蹈呢。
二、善讀書可以陶冶性情。腹有詩書氣自華,黃庭堅說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我相信讀書能改變人的氣質,林語堂的解釋是讀書使人得到一種優雅和風味。善讀書,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而香卻在骨里。
三、讀書是為了安身立命,是為了不斷的精神追求。桃園雖好,不是久戀之地,唯有用思想建立起來的精神家園才是自己心靈的永久歸宿。現代競爭的社會人們越來越失去自我而成為空心人,我曾體驗到冰涼徹骨的虛無感,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正是這種虛無感的真實寫照。帶著這種強烈的困惑,我開始讀聖賢書,從他們那兒體會到了人生的智慧。我正在修建自己的精神後花園,這個花園的主題只有一個,那就是人,天地間最偉大的事業在於做一個人。
四、讀書可以不斷的啟蒙自己,更新自己。有一本書曾經講過這樣一個道理,即「久假不歸論」,與三人成虎的道理差不多。我們雖然處在信息時代,但我們卻經常被蒙蔽。這種蒙蔽有時來自於外界,我們因為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而不自覺的就相信了。但更多的是自己蒙蔽了自己,因為懶惰而不想突破,不更新思想就會受蒙蔽,而廣泛的閱讀顯然有助於擺脫受蒙蔽的狀態。
以上四點,第一點是總論,後三點可以歸之於美善真,陶冶性情是求美,精神追求是求善,啟蒙自己是求真。一言以蔽之,讀書就是在樂趣之中求真善美!
時光悠悠,歲月匆匆,好讀書,樂此不疲,不好讀書,亦無所謂。讀書只是我們所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古人說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真誠地希望各位朋友,不管你們是經常來還是偶然光臨此地,希望你們在這個應該有所作為的時代來都做出一點事業來,為我們的國家,為我們的民族,為人類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然而,成功並不是人生的目的,心中只有成功兩個字的人,心靈也許註定是殘缺不全的。因此還是盡可能多讀點兒書吧,洞察歷史,省察人生,然後有所作為。如果你不以追求成功為目的,也不以事業為人生為重心,你喜歡過一種優雅的生活,那請你選擇多讀書吧。
不論你的人生航向駛往何方,如果你有時間了,還請你拿起書本來吧,多與書接觸,多與書親近。我們只有一次人生,而讀書卻可以擴展我們的視野,體驗多種人生的可能,這才是最為廣闊的世界!
春花秋月、暮雨朝雲、泰山奇觀、南海椰林,東京灣的海浪,曼哈頓的夜景——這些都是世間的美麗。誰不願意去領略這些美麗、把握這些美麗呢?在眾多獲取美麗的方式中,最容易的是讀書。
讀書不受時間限制。喧囂的白晝可以讀書,寧靜的夜晚,更可以讀書,晨曦初照時也可以讀書,落日西垂時還可以讀書。讀書也不受空間的限制。明凈的教室、寬敞的圖書館固然可以讀書,樹蔭下、走廊上、山間小徑、大道通衢同樣可以讀書,車上、船上、枕上甚至廁上也可以讀書。只要我們
⑨ 怎麼寫(自己的讀書故事,讀書經歷,讀書感悟,讀書成果800左右)參考作文
古語有雲:「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而且確, 讀書,可以拓寬我們的眼界,獲得豐富的知識;讀書,能引導我們明理,學會如何做個有修養的人;讀書,還能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個人,是一個不能進步的個人;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家庭,是一個平庸的家庭;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學校,是一個乏味的學校;一個不重視閱讀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久遠」。高爾基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可見讀書能帶來許多重要的好處。
多讀書,可以讓培養寫作靈感。可以讓你在工作中寫文的方法上用的更好。在寫作的時候,我們往往可以運用一些書中的好詞好句和生活哲理。讓別人覺得你更富有文采,美感,而且通過讀書對詞句的積累,文章的書寫也更加流暢,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多讀書,可以使你顯得有禮有節。俗話說:「第一印象最重要」。從你留給別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讓別人看出你是什麼樣的人。所以多讀書可以讓人感覺你知書答禮,頗有風度,仿若翩翩君子、窈窕佳人,不愧為新生代逆襲成為高富帥和白富美的最佳選擇。
多讀書,可以讓你增加見識。培根先生說過:「知識就是力量。」不錯,多讀書,增長見識,可以讓你感到渾身充滿了一股力量。這種力量可以激勵著你不斷地前進,不斷地成長。從書中,你往往可以發現自己身上的不足之處,使你不斷地改正錯誤,擺正自己前進的方向。所以,書也是我們的良師益友,讓我們在職場之路,愈走愈遠,不斷提升自我的高度,修煉心性,達到更上一層樓的境界。
多讀書,可以讓你變聰明,變得有智慧去戰勝對手。書讓你變得更聰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面對困難。讓你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這樣,你又向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邁出了一步。當你融入社會的同時,你不得不面臨更多的困惑,讀書,讓你領會更多處事處人的哲理,通曉天地運行的真理,探索宇宙自然的哲學,融匯人、環境的力量,對於生命的證悟與理性的考問都從容面對,在職場、生活、家庭面面俱到,無往而不勝,真可謂是牛!
多讀書,也能使你的心情便得快樂。讀書也是一種休閑,一種娛樂的方式。讀書可以調節身體的血管流動,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書的海洋里遨遊也是一種無限快樂的事情。用讀書來為自己放鬆心情也是一種十分明智的。良辰美景,賞心悅事,此為人間四美,通過讀書,讓我們體會在繁華浮躁的喧囂都市中那一刻難得的清凈,細細回味,彷佛脫離一切,庄夢化蝶物我兩忘的寧靜,又有扶搖直上逍遙萬里的酣暢。
讀書能陶冶人的情操,給人知識和智慧。所以,我們應該多讀書,為我們以後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扎實的基礎!
讀書,讀一本好書,讓我們得以明凈如水,開闊視野,豐富閱歷,益於人生。人一生就是一條路,在這條路上的跋涉痕跡成為我們每個人一生唯一的軌跡,此路不可能走第二次,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所見的風景是有限的。書籍就是望遠鏡,書籍就是一盞明燈。讓我們看的更遠、更清晰。同時也讓我們知道誰與我同行,又有誰看到了怎樣的風景,我們又該如何進行自我的追求與調整。在和他人所見的比較中,選擇自己的路,也不錯過他人遇到的、我們就不局限於視野無法領略的畫面,古人就有「百家所長,為我所用」的讀書情懷。
有的家人可能會說:工作那麼多,都等著要完成,那有時間看書?其實只要你肯擠時間來讀書,就不愁沒有時間。就像大文學家魯迅先生所言:「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願意擠,總是有的」。把別人喝咖啡、午休、聊天發獃等工作余隙或是等回家後的空閑時間,用在讀書會上,多利用節假日等點滴時間來讀書。每天一小時,積少成多,積沙成塔。人生的成就,多在於業余對於生活的積累。在這里,同大家分享一句「你的時間在哪裡,你的成就在哪裡」,與諸君共勉!
讀書是一種快樂,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極致。一本好書,一杯香茗,便可送走一個蒼白的早晨或風雪黃昏。朱自清大師說:「緩緩地咀嚼一番,便會有濃密的滋味從口角流出。」這濃濃的滋味就是書味,讀書之味。真個是:「博覽群書添雅趣,縷縷書香勝飯香。」人生樂趣在讀書,有書為伴心甘甜。讀好書,能知曉人生之難,體味天地之大,寂寞而不孤,受苦而不悲,受創而不餒,受寵而不驚,如閑雲野鶴,保持著一種雍容雅怡,瀟灑達觀的境界。
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人生中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上,書是一個人精神上的朋友,是這個世界能饋贈的最好、最優秀的禮物。
我們都知道,站在巨人的肩上,我們可以看得更遠;以書作墊腳石,我們可以攀得更高。「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暴十寒。」讓我們以審視的目光閱讀書籍,與書為友,以書為鑒,讓一縷書香伴你我同行!
⑩ 讀書成果簡介
讀書之星事跡材料範文:
我叫XXX,就讀於莞城實驗小學五()班,今年10歲,別看我年齡小,我可是《南方都市報》、《東莞時報》、《米老鼠》的忠實讀者,曾獲得莞城區實驗小學第四屆讀書活動「閱讀之星」和莞城第五屆讀書活動「閱讀之星」以及學校「讀書積極分子」等榮譽稱號。
從小我就是一個喜歡讀書的男孩,還在咿呀學語的時候,媽媽講的故事陪伴我長大,《龜兔賽跑》、《狼來了》、《小貓釣魚》、《烏鴉喝水》……許多有趣的故事和可愛的主人公每天陪我進入甜美的夢鄉;當我自己可以看書時,媽媽給我買了許多有趣的色彩鮮明的圖畫書,也是我第一次真正認識那些可愛的小白兔、大灰狼、小紅帽,第一次和他們成為好朋友;上學了,媽媽特意給我買了書架,她還說這就是我的「藏書閣」,於是我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天地」。教語文的老師們都告訴我要多看書,這樣才會積累很多知識,當我能認清那上面變化多端的文字時,我才真正領略到讀書的樂趣,《西遊記》里的孫悟空勇斗妖魔鬼怪教會我要勇敢面對困難,《水滸傳》里武松打虎的高大形象讓我記憶猶新,《少兒網路全書》解答了我的無數為什麼……每當我打開書,津津有味地讀書時,我彷彿進入書的世界,與高尚的人對話,與書中的主人公交談,在書的海洋中遨遊。
我還看了很多名人名著,例如曹文軒的《草房子》、《青銅葵花》、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等等,它讓我認識了愛搗蛋的桑桑、童真童趣的小豆豆、具有冒險精神的魯濱遜。
在看書的同時,媽媽還告訴我,會讀還要學著寫寫,利用寒暑假,我完成了好幾篇習作,雖然文筆還是很稚嫩,但老師和媽媽給了我很多鼓勵和鍛煉的機會,同時也讓我不再懼怕動筆。我還利用課余的時間,開通了屬於我自己的博客,把平時的一些練筆放上去,同時也便於自己積累和與別人分享我讀書的喜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