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李旺興的主要成就
李旺興同志是我國有色金屬冶煉領域知名專家,二十多年來一直從事鋁冶煉工藝內技術和工程技術容研發轉化工作,先後完成了國家「九五」和「十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一水硬鋁石管道化溶出技術創新」、「選礦拜耳法生產氧化鋁新工藝」、「樹脂吸附法從聯合法母液中提取金屬鎵新工藝研究」、「一水硬鋁石生產砂狀氧化鋁技術」等一批我國重點科技攻關和技術創新項目,解決了一批鋁工業重大技術難題,轉化了一批鋁工業重大技術成果,提高了整體技術和裝備水平,取得了顯著的節能降耗效果和巨大的經濟效益,為鋁工業科技進步和可持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Ⅱ 劉振東的主要研究成果及突出貢獻
獨立編著了《消防行政執法與法律文書運用》,牽頭編著了《河南省社會單位「三會一標」建設手冊》,均為公安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內容新,質量高,有深度,在省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還在省級以上科技刊物和學術會議上發表了多篇消防專業論文,部分論文、成果獲得了獎勵。《科學研判新形勢,努力實現新跨越,用和諧理念指導消防執法規范化建設向更高層次邁進》等論文,被總隊、部局、部三基網等多家網站轉載。《堅持立警為公執法為民,改革創新消防執法工作》榮獲總隊論文評比二等獎。該同志被公安部選拔承擔「高級工程師評審組」出題人之一。在執法規范化建設上創新性提出「五規范、三統一」模式,在社會火災防控體繫上,創造性提出「三會一標」建設,先後均在河南省予以推廣,在全國作了經驗介紹。早河南安陽支隊任支隊長期間,安陽支隊的工作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公安部授予支隊「英雄群體」榮譽稱號,河南省政府為支隊榮記集體一等功,團省委授予支隊「青年文明號「,市人民政府先後為支隊榮記集體二等功,三等功等多項榮譽。任河北省公安消防總隊防火監督部部長以來,先後組織參與了保定市萬博廣場、廊坊燕郊巴迪倉儲物流中心等工程消防性能化設計專家論證會,提出了具有科學依據的建設性設計評估建議。對國家重點工程曹妃甸工業區首鋼京唐鋼鐵公司鋼鐵廠項目進行消防安全指導,確保國家重點工程建設的消防安全。組織對承德、唐山、邯鄲、秦皇島、保定等市及部分縣(市、區)城市總體規劃消防部分進行了審查。組織制定了全國城市消防規劃編制審批工作標准,對消防規劃編制審批工作中編製程序與步驟、規劃內容、規劃成果和規劃審批程序作了規定,為各市消防規劃的編制和審批工作提供了依據。研究確立了重大火災隱患掛牌督辦、整改承諾、輿論監督、專項督察、信息上報等機制,有效促進了重大火災隱患的整改銷案。創造性的開展社會單位」四個能力「建設(檢查和整改火災隱患能力、撲救初期火災能力、組織引導人員疏散逃生能力和自我宣傳教育培訓能力),在全省廣泛推廣,有效提高了社會單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和抗禦火災的能力。
Ⅲ 李茂松的主要研究成果及突出貢獻
(主要內容包括:所學專業、從事過哪些突發事件應急處置以及相關的科研工作、版發表的論文專著、權取得的研究成果及獲獎情況等。可附頁)
1984年畢業於中國農業大學農業氣象專業。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致力於旱地農業、節水的科研、教學、成果轉化和技術推廣工作,取得了驗收、鑒定的科研成果11項,省、部級獎勵的成果5項。所取得的成果全部用於生產,有的成果已經被國家和地方列入農業增產的重要技術普遍推廣。
Ⅳ 陳長汶的主要成就
陳長汶博士長期從復事圖像視頻信號制處理、分析與通信,無線通信與網路中高效、安全和穩健的多媒體數據傳輸等領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在這些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開創性的成果,對學術界和工業界做出了突出貢獻,在國際上享有崇高的聲譽。
他是視頻處理與通信領域國際著名期刊IEEE Trans.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 (CSVT)的前任主編。
陳長汶博士以其對圖像視頻處理、電子成像與視覺通信等領域的卓越貢獻,當選為IEEE Fellow(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會士)和SPIE Fellow(國際光學工程學會會士)。
他曾任美國佛羅里達工學院電機工程系Allen S. Henry傑出講座教授、戴維斯-沙諾夫(David Sarnoff)研究中心互動式多媒體實驗室主任、柯達 (Kodak)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微軟亞洲研究院特約研究員、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特約研究員。
Ⅳ 王宏理的主要成就
發表語言文學、文獻學、金石書畫論文及日語譯著60餘篇,其中約10篇得國家、省級專優秀論文獎,
獨立完成屬國家哲社規劃重點課題《由墓葬文字對各時期書體書風的再研究》
學術專著《志墓金石源流》獲省哲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獲得書法界取得重大成就和突出貢獻的最高獎項與最高榮譽——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理論)獎一等獎。
Ⅵ 王恩多的主要成就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研究組長。主要進行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研究,長期從事「酶與核酸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在蛋白質生物合成中關鍵的氨基醯-tRNA合成酶與tRNA相互作用的研究中為我國在取得國際地位做出了突出貢獻。
長期從事酶學和酶與核酸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在蛋白質生物合成中關鍵的氨基醯-tRNA合成酶與tRNA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做出重要貢獻:從酶和tRNA的角度,用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等手段研究了原核和人氨基醯-tRNA合成酶在氨基醯化tRNA和編校誤氨基醯化tRNA中涉及到的氨基酸和核苷酸殘基,最先提出大腸桿菌亮氨醯-tRNA合成酶的CP1結構域與編校誤氨基醯-tRNA有關,系統研究了超嗜熱菌亮氨醯-tRNA合成酶單獨的CP1結構域編校功能,提出古老的細菌帶有合成酶的進化遺跡,證明了氨基醯-tRNA合成酶/tRNA共進化的理論。為我國在該領域取得國際地位做出了突出貢獻。 王恩多同志長期在教學、科研和行政領導崗位上辛勤工作,在教育界及生命科學研究領域具有很高的聲望。他治學嚴謹,言傳身教,為國家培養出了大批優秀人才。他為人正直,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深受師生的愛戴和尊敬。他學術造詣精深,勇於探索,刻苦鑽研,取得了豐碩成果,發表了許多高水平的論文和論著,並編著出版教材多種。
至今她已指導和培養博士生32名、碩士生4名,學生們獲得包括全國百篇優秀論文獎和提名獎、中科院院長特別獎和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等各類獎項59人次,王恩多4次被評為中科院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2008年被評為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傑出貢獻教師。 王恩多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近90篇。論文被美國《生物化學年鑒》、《細胞》、《自然》、《分子細胞》、《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雜志》、《美國科學院院報》等雜志的文章引用500多次。
1Li T,Li Y,Guo NN,Wang ED,Wang YL,Discrimination of tRNALeu Isoacceptors by Insertion Mutant of Escherichia Coli Leucyl-tRNA Synthetase,Biochemistry(US),1999,38(28):9084~9088
2Liu MF,Huang YW,Wu JF,Wang ED,Wang YL,Effect of the Cysteine Resies on the Activity of Arginyl-tRNA Synthetase from Escherichia Coli,Biochemistry (US),1999,38(34):11006~11011
3Li T,Guo NN,Xia X,Wang ED,Wang YL,The Peptide Bond between E292-A293 of Escherichia Coli Leucyl-tRNA Synthetase is Essential for Aminoacylation Activity,Biochemistry (US),1999,38(40):13063~13069
4Chen JF,Guo NN,Li T,Wang ED,Wang YL,CP1 Domain in Escherichia Coli Leucyl-tRNA Synthetase is Crucial for its Editing Function,Biochemistry (US),2000,39(22):6726~6731
5Chen JF,Li T,Wang ED,Wang YL,The Effect of Alanine-293 Replacement on the Activity,ATP-binding,and Editing of Escherichia Coli Leucyl-tRNA Synthetase,Biochemistry(US),2001,40(5):1144~1149
6Du X,Wang ED,Discrimination of tRNALeu Isoacceptors by the Mutants of Escherichia Coli Leucyl-tRNA Synthetase in Editing, Biochemistry (US),2002,41:10623~10628
7Du X,Wang ED,Tertiary-structure Base Pairs between D- and T?C-loops of Escherichia Coli tRNALeu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both Aminoacylation and Editing,Nucleic Acid Research,2003,31(11):2865~2872
8Xu MG,Zhao MW,Wang ED,Leucyl-tRNA Synthetase from the Hyperthermophilic Bacterium Aquifex Aeolicus Recognizes Minihelices,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2004,279:32151~32158
9Zhao MW,Zhu B,HaoR,Xu MG,Eriani G,Wang ED,Leucyl-tRNA Synthetase Editing Site of the Ancestral Bacteria Aquifex Aeolicus Contains Relics of Synthetase Evolution,EMBO J,2005,24:1430~1439
10Hao R,Zhao MW,Hao ZX,Yao YN,Wang ED,A T-stem Slip in Human Mitochondrial tRNALeu(CUN) Regulates its Charging Capacity,Nucleic Acids Research,2005,33(11):3606~3613
11Zheng YG,Wei H,Ling C,Xu MG,Wang ED,Two Forms of Human Cytoplasmic Arginyl-tRNA Synthetase Proced from Two Translation Initiations by a Single mRNA,Biochemistry (US),2006,45:1338~1344
12Zhu B,Zhao MW,Eriani G,Wang ED,A Present-day Aminoacyl-tRNA Synthetase with Ancestral Editing Properties,RNA,2007,13:15~20
13Yao P,Zhu B,Zheng YG,Eriani G,Wang ED,Recognition of tRNALeu by Aquifex Aeolicus Leucyl-tRNA Synthetase,Nucleic Acids Research,2008,36(8) :2728~2738
14Zhou XL,Zhu B,Wang ED,The CP2 Domain of Leucyl-tRNA Synthetase Is Crucial for Amino Acid Activation and Post-transfer Editing,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2008,283:36608~36616
15Zhu B,Yao P,Tan M,Eriani G,Wang ED,tRNA-independent Pre- transfer Editing by Class I Leucyl-tRNA Synthetase,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2009,284:3418~3424
Ⅶ 主要績效及突出貢獻什麼寫
考核期內主要業績·工作創新·工作質量及成效。
具體的成績要寫出來
Ⅷ 「講理想,比貢獻」活動,「主要事跡與成果要」怎麼寫
唉~~~~~~~~~~~~
Ⅸ 郭孔輝的主要成就和貢獻
一、我國汽車操縱穩定性(含制動與驅動穩定性)、平順性科技領域的主要開拓者和學術帶頭人。為解決「紅旗」轎車高速穩定性創造的「高速操縱穩定性試驗方法與評價理論」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80年代他承擔的「汽車操縱穩定性計算機動態模擬研究」、「汽車轉彎制動穩定性的模擬研究」分別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1990年完成的「人—車閉環系統操縱運動的計算模擬」,1993年獲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出版了《汽車操縱穩定性》、《汽車操縱動力學》兩種專著,主持制訂了我國《汽車操縱穩定性試驗方法》等10多項技術標准。
二、我國汽車輪胎力學的主要奠基人。他1973年主持開發設計的「輪胎側偏特性試驗台」現已發展成具有9種試驗功能的輪胎特性綜合試驗機,1985年獲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全國首屆發明展覽會銀獎。1988年他提出「輪胎側偏特性的一般理論模型」、「轉向制動、驅動聯合運動模擬的輪胎力學統一模型」。1990年負責的「汽車輪胎力學特性試驗研究」獲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近 年來,在汽車輪胎力學理論研究上又取得了重大突破,提出了全工況的UniTire模型,在現代汽車動力學研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國內外產生重大影響。
三、最早將系統動力學理論與隨機振動理論引入汽車振動與載荷研究的學者。他應用自己在1959年提出的「力矩中心」的概念和後來提出的輪胎力學模型,創造了研究汽車側向振動的新方法。早在1976年發表的《汽車振動與載荷的統計分析與懸架系統參數的選擇》論文被美國密執安大學翻譯並作為文獻保存。1993年12月該校機械繫主任Papalambros教授在信中說「我們至今仍應用你的車輛模型」。
四、負責我國首台開發型汽車駕駛模擬器開發與研製。1993年後主持國家計委、國家教委下達的該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總經費2500萬元)。在汽車動態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中,負責大型開發型汽車駕駛模擬器的研製。該項目採取系統自行設計與集成,關鍵部件國外引進,一般部件國內配套,應用軟體自行開發,經過不懈努力已於1996年12月通過國家驗收。專家委員一致認為,該裝備在規模和功能上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填補了國內空白,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擁有該裝備的國家之一。
五、我國汽車工程科學技術領域做出重大貢獻的專家。他五十年來鍥而不舍,獻身祖國汽車工業。先後獲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拔尖人才、吉林省特等勞動模範、全國汽車行業優秀科技人才、中汽公司勞動模範及有突出貢獻專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歸僑先進個人、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首批特聘專家、吉林省優秀省管專家、「中國汽車工業50周年50位傑出人物之一」等榮譽稱號。 1994年5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