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如何獲得了美國正面管教家長培訓師資格證
1、通過筆試以後,需要在下一個考試周期申請面試。面試的內容一般是根據所版發材料當場寫一課權時的教案,然後照此完成試進/說課(根據考官要求),另外考官按照要求、結合手中你報考時填寫的簡歷還會予以提問和點評,最後給予打分。面試環節
㈡ 你是如何考取到美國正面管教證書的
任何證書都是需要下功夫的,但是如果學過教育學和心理學的話,會對這門專業上手快一些。但是需要在實踐中夯實基礎,因為這也是這門專業考查的一部分
㈢ 美國正面管教認證講師是不是假的
這個肯定不是假的啦,這是一個正規的機構,講師認證都是有考核、分階段的。只不過有人級別比較低,冒充自己很專業很高深而已。正面管教在全國都有,比如南京、廣州、甚至常州、無錫這些地方也都有。
㈣ 幼兒教育書籍有哪些
關於教養的圖書會非常長——所有與父母、兒童有關的心理學、社會學、哲學、醫學等作品都算相關。但若說適合家長讀的優秀教養圖書,就少了許多。
我認為家長挑選優秀的教養圖書可以重點關注以下幾方面:
1、科學
教養應依據心理學和教育科學的當代研究成果,因此教養的觀點和方法須持之有據,如果能吸納當代研究成果,與時俱進更佳。以孫瑞雪流傳甚廣的《愛和自由》為例,她的理論來源為蒙台梭利,的確她為國人介紹了蒙氏很多有益的教育思想,不過蒙氏非常看重的」紀律「(自律)在書中卻鮮少提及,讓很多家長易生誤解。
科學從來是與時俱進、推陳出新的,舉例來說,蒙台梭利對幼兒教育的發展貢獻卓著,但她認為假裝游戲(如孩子們玩「過家家」)對孩子無益,然而大量當代心理學研究卻證明假裝游戲對兒童的想像力、計劃性、社會能力、語言發展等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而在孫瑞雪的圖書中,她仍持蒙氏的傳統觀點,未能明辨並做相應調整。
因此我建議家長們要多了解於教養有益的當代研究成果。適合家長閱讀,近年引進介紹新發現的圖書佳作有《關鍵教養報告》、《讓孩子的大腦自由》等。
2、系統性
一本書要有自己的體系,或者能系統地解決一個領域的問題。有些教養圖書寫自己的育兒經歷和反思,勝在細節生動,娓娓道來,家長也愛讀,當然屬於開卷有益的圖書(如《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不過未能總結出清晰的教養規律,家長遇到書中未提及的其它情況時也不知該如何處理,難以舉一反三。
教養知識有了科學性和系統性,看待和處理孩子的行為便有了一幅合宜的「地圖」,家長有了比較清晰的方向,在日後的實踐反思調整中逐步掌握內化。
系統性的教養圖書注重讓家長「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例如在區別贊揚和鼓勵的不同時,《正面管教》用下表來說明不同的做法及影響。
圖片來自《如何說孩子才會聽,如何聽孩子才肯說》
4、家長應根據自身需要選擇教養圖書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建議家長在了解基本教養知識基礎上,依據孩子的需要重點選擇所需的圖書。例如您苦惱於孩子常常和其他孩子起沖突,建議重點閱讀《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並善加應用,不必面面俱到。
㈤ 教師資格證為何是國內含金量最高的十大職業證書之一
終身受益的科學體驗觀,因為考取教師資格證,受過系統訓練的人在心理上更加讓人覺得容易保持理性,這樣的人才在各大公司都是受歡迎的。
㈥ 為什麼和你一起同行的人,走著走著,就走到了你的前面
前兩天在簡書上看到一位全職媽媽分享自己的2017總結。因為全職媽媽的身份,吸引我走進她的文章。認真看完後,我被深深震撼到了。
我也大致過濾過自己的年度事件,我是以事件為線索總結的,分類別,找事情。比如看書,我看了多少本書,寫了多少書評;手工,我這一年織了幾件毛衣。
總結完了,一點成就感都沒有。
看完她的年度總結,我明白了,我只是完成了事件,沒有成績。怪不得,我沒有成就感。
她的年度總結是這樣寫的。
她以時間為軸,以事件為分支,她完成的事情在時間軸上像芝麻開花一樣,步步登高。
除了二月份春節期間,她思想迷茫,一下無法適應自己全職媽媽的身份,但在月底她就迅速地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接著,她每個月都有進步,每個月都有新的驚喜。我從她的總結描述中,知道了「日記星球」。她在這里起步的。我也迅速地按圖索驥找到了組織。
她的事情讓我深思。同樣是一年,同樣是全職媽媽,為什麼她到年底收獲了那麼多?而我只是完成幾件事情而已。回顧自己走過的路,曾經同行的同伴,有很多現在已經摔下自己走到了前面。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我也很努力啊,為什麼總是感覺沒有成就呢?
思索了好幾天,總結出以下幾點。希望和我有同樣的想法的全職媽媽們共勉。
一,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並沒有在一件事情上堅持不懈地走下去。
四年前,我在朋友的介紹下參加了心理咨詢師的培訓學習。認識了一批對心理學感興趣的夥伴。當然,大多數還是自己的生活當中出現了問題,或是孩子,或是家庭。大家都希望通過心理學習找到解決自己困惑的辦法。
每周末,大家一起聽課學習。轉眼到了考試時間,很多人就慌了神。都是成年人,工作、家庭、應酬每天都有一堆的事情。有誰能靜下心來看看書呢。能保證每周到老師那裡報到聽課就很不錯了。其實,從聽課的狀態也可以看出誰在下面時間里是下過功夫的。
果然,很多人被考試機器甩出來了。有人不甘心,繼續參加補考,最後也成功拿到合格證書。
我第一次考試,一科沒有過,心裡清楚,那是自己學的不夠扎實,准備下次補考。還借來了考過的同學的書來復習。可是,我竟然發現自己懷孕了。考試就此耽擱下來。
但是,同行的一個妹妹,她沒有停下來。雖然她也是一次補考,但是補考通過。考試通過後,她還繼續在心裡咨詢的路上探索,去參加各種不同的心理師培訓,還在醫院精神科實習大半年。
每次看到她微信更新,都是自己的心理領域又有了什麼樣的收獲。
四年後,她已經是一位可以接受咨詢的心理咨詢師。而我,又返回了原點。
同樣,也有位大姐。我們是一同參加正面管教的課程認識的。她是我們那個班級的班長。因為那個課程是免費的,我並沒有當回事。一個星期課程結束後就完事了。而這位姐姐卻沒有停下來,她繼續深造了正面管教講師的課程,並拿到了講師證書。
而我,還停留在聽過正面管教這個詞彙而已。
說起來真的慚愧。能說自己不努力嗎?認識的人都這樣評價你:看你多努力,整天不停地學習!是啊!我整天都在學習,卻什麼都是蜻蜓點水,浮光掠影。最後,都落得個竹籃打水一場空。
你真的是看起來很努力,卻沒有在一件事情上堅持不懈地走下去。
二、惰性太強,沒有持續不斷的行動力。
全職媽媽這個身份,真的很尷尬。沒有工作紀律和老闆的約束,不用朝九晚五的打卡。大把的時光哦,自己可以隨意支配。多麼愜意的生活。
可是真的要每日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一天天睡衣著身,蓬頭垢面嗎?肯定不是的。很多全職媽媽都很努力。看看我,不是曾經參加過心理咨詢師的考試,也上過正面管教的課程嗎?沒事我還在家寫寫文章,在頭條上掙點小費。我並沒有整天和鄰居們家長里短,從麻將桌上下不來。我已經很努力了。
可是我並沒有持續不斷的行動力。任何事情的開始,因為新鮮,因為好奇,我都積極地參與並完成。可是隨著時間的流失,我就懈怠了、鬆弛了。這是造成我總是不能一件事情善始善終的最根本原因。
惰性太強,沒有持續不斷地行動力。
我該怎麼做?除了堅持,還是堅持
光是在紙面上感嘆別人的成功沒有任何意義。光是在自己內心裡心潮澎湃也沒有任何作用。
內觀一下自我,現在的這個時間,不可能拋下嗷嗷待哺的娃娃奔赴職場,我還得做回一個安分的全職媽媽。一邊帶娃,一邊學習。
寫作,是目前最能充實自我的好機會。寫作是輸出,要持續不斷地輸出,就要源源不斷地輸入。感謝現在這個多媒體時代。可以學習的機會那麼多,可以讓我在家足不出戶也能看到很多書,聽到很多課。
至於自己寫作的定位是什麼?這個問題我考慮了很久很久,一直在思索,一直沒有明確的答案。或許是我無能,沒有更多的技藝加身。
聽星老師的課,老師說剛開始找不到自己定位的時候,不要著急,可以多嘗試。無論什麼題材,什麼方向,都去嘗試一番,慢慢找到自己最擅長的,最適合自己的。
現在就去多嘗試,多輸出。在一條路上堅持,堅持,再堅持。
㈦ 適合全職媽媽學習的技能有哪些
6、會計
會計也是很多媽媽們願意選擇的方向,因為會計相對來說不會太難,而且市場的需求也很大,工作比較好找。
7、瑜伽教練
其實還有很多,任何事情都有可能,關鍵是要找到自己的感興趣的,然後堅持去做總會有所收獲的。
㈧ 微信這么強大,為什麼找個微信講師這么難關於親子教育,兒童心裡方面的。
親子教育、兒童心理方面最好的老師就是家長自己。微信裡面也好、網站視專頻也好,那些講師屬基本就是正面管教家長講師,都是經過美國專門的正面管教協會認證的,不同階段都有資質證書的,如果你感興趣可以自己報名參加當地城市的家長課堂,或者從那裡面尋找適合自己的微信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