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改善成果模板

改善成果模板

發布時間:2021-01-07 13:03:01

❶ 改善提案

提案改善制度
 
提案改善制度
一、目的
為啟發全體員工的想像力,集結個人的智慧與經驗,提出有利於本公司生產的改善及業務的發展,以便達到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增進公司經營、激勵同仁士氣,特製定本辦法。
二、范圍
(一)提案內容針對本公司生產、經營范圍、具有建設性、及具體可行的改善方法。
1.各種操作方法、製造方法、生產程序、銷售方法、行政效率等的改善。
2.有關機器設備、維護保養的改善。
3.有關提高原料的使用效率,改用替代品原料,節約能源等。
4.新產品的設計、製造、包裝及新市場的開發等。
5.廢料、廢棄能源的回收利用。
6.促進作業安全,預防災害發生等。
(二)提案內容如屬於下列各項范圍,為不適當的提案不予受理:
1.攻擊團體或個人的提案。
2.訴苦或要求改善待遇者。
3.與曾被提出或被採用過的提案內容相同者。
4.與專利法抵觸者。
三、提案
提案人或單位,應填寫規定的提案表,必要時另加書面或圖表說明、投入提案箱,每周六開箱一次。
四、審查
(一)審查組織
1.各廠成立「提案審查小組」由有關主管組成。
2.公司成立「提案審查委員會」由各廠長及公司有關部門主管組成並設執行秘書。
(二)審查程序
1.各提案表均須先經各廠提案「審查小組」初審並經評分通過後,始可匯報「提案審查委員會」。(公司各部門提案經送委員會)
2.「提案審查委員會」每月視提案需要,以召開1~2次委員會,審查核定各小組匯送的提案表及評分表,必要時並請提案人或有關人員列席說明。
(三)審查准則
1.提案審查項目及配合
(1)動機20%
(2)創造性15%
(3)可行性25%
(4)回收期投資30%
(5)應用范圍10%
2.成果審查項目及配合
(1)動機15%
(2)創造性20%
(3)努力程度15%
(4)投資收回期25%
(5)同效益25%
五、處理
(一)採用的提案:交由有關部門實施,除通知原提案人外,並予列管及實施成效檢查。
(二)不採用的提案:將原件發還原提案人。
(三)保留的提案:須經較長時間考慮者,先將保留理由通知原提案人(一般系每期限以三個月為限,但經委員會同意可延長至六個月)。
(四)成果檢查
1.實施的提案、各實施部門,應認真執行,每月應填具成果報告表(如附表3.7.4)呈直屬主管核定後,轉呈各廠「提案審查小組」經三個月的考核,並予評分後,再呈提案審查委員會。
2.「提案審查委員會」依「審查小組」所報的成果報告表及評分表詳作審查核定。
六、獎勵
(一)提案獎勵:改善提原因「審查委員會」評定,凡採用者發給1200~6000元的提案獎金,未採用者發給50元的獎金。
(二)成果獎勵:「審查委員會」依提案改善成果評分表,可核給500~10000元的獎金。
(三)特殊獎勵:提案採用實施後,經定期追蹤效益,成果顯著績效卓越者,由委員會核計實際效益後,報請核發20000~100000元的獎金。
(四)團體特別獎:
以科為單位,六個月內,每人平均有採用四件提案以上發給前三名特別獎:
第一名:錦旗及獎金5000元
第二名:錦旗及獎金3000元
第三名:錦旗及獎金2000元
七、附則
(一)提案內容如涉及國家專利法者,其權益屬本公司所有。
(二)本辦法經呈董事長核定後,公布實施,修改時亦同

❷ 如何維持精益改善成果

o 如何運用目視化的SQDC板,現場小時產量表來管理績效衡量指標並驅動持續改進,包括目標的設定和跟蹤管理方法。
o 針對每一個改善項目如何評審和報告其改善效果。
o 如何建立並運用業務控制中心,使精益改善的實施體系化,可追蹤。
o 分層評審的設計方法,評審內容的設計方法,以確保改善行為在組織內部的協同性。
o 掌握A3方法和模式,創建清晰,目視化的的信息, 經驗分享流程,使問題的分析解決更高效,簡單易溝通。
o 如何運用8D解決問題,包括認識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具體工具技術。
o 文化變革的工具技術將幫助您更深刻地理解變革過程, 管理變革中人的熱情和阻力,提升領導變革的能力。
o 性格分析將幫助您理解人的性格模式,並更清晰地了解團隊成員的性格特徵,有助於根據不同成員的性格特徵組建高效的改善團隊。

❸ 如何改善書刊排版軟體的更新技術成果報告

此類報告一般包含四個方面:(1)改善前的存在的問題、困境或缺陷(2)採取版的改善的方案或措施權(3)改善前後情況的對比:(4)改善後的成果參考的事例:生產流水線的改進一、改善前的問題點:1、流水線布局不合理,物流不暢通;2、平衡

❹ 關於提案改善的心得報告怎麼寫

提案管理制度提案管理辦法
創意提案改善制度
員工建議改善辦法
會議提案改善方案
提案建議效益獎的管理條例一、提案管理辦法

總則
第一條
了為推動我公司科學技術的發展,鼓勵全體員工提出合理化建議和參與技術革新、技術開發活動,加強科技成果的管理、推廣和應用,不斷提高科技水平,根據上級單位有關規定,結合我公司的實際,制定本管理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合理化建議,主要是指有關改進和完善生產和經營管理等方面的辦法和措施;所稱技術革新、技術開發主要是指對科學技術、業務的開發和對生產設備、工具、工藝技術等方面所作的改造和挖潛。
第三條
本辦法由總工室組織實施。

項目的范圍與來源
第四條
項目的范圍
(一)適用於市場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計。
(二)對引進的先進設備和技術進行消化、吸收、改造。
(三)開拓新的生產業務。
(四)計算機技術在通信生產和管理中的應用。
(五)發展規劃的理論和方法、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培訓等軟科學的研究。
(六)生產中急需解決的技術難題。
第五條
項目的來源
(一)由上級單位下達的項目。
(二)由本公司有關部門下達的項目。
(三)各部門根據生產和管理需要提出的項目。

項目的申報、立項和經費來源
第六條
合理化建議由建議人填寫提案申報卡,交總工室。
第七條
技術革新、技術開發項目由各部填寫項目申請書報總工室。若要申請經費,需填報項目經費申請表及可行性報告。
第八條
由總工室組織相關部門對所報項目進行評審篩選、匯總後報總工程師審批。
第九條
批准立項後,由總工室向相關部門下達項目計劃,項目承擔部門按計劃實施。
第十條
需向申請立項的項目,由總工室上報上級主管部門。
第十一條
為了避免項目的低水平重復開發,任何項目必須經部門同意後才能上報,經公司立項後才能實施。

❺ 改善報告怎麼寫

此類報告一般包含四個方面:
(1)改善前的存在的問題、困境或缺陷
(2)採取的改善的方案或措施
(3)改善前後情況的對比:
(4)改善後的成果
參考的事例:
生產流水線的改進
一、改善前的問題點:
1、流水線布局不合理,物流不暢通;
2、平衡率偏低,效率低下;
3、各工位所使用的工具無固定裝置放置;
4、部分工位會因物料配送不及時導致延誤生產;
5、5S推行不到位。
二、改善採取的措施:
1、根據現生產機型安吉爾Y1160LKD-C制定工藝流程圖,對工序重組,平衡各工位,並設定標准人力及產能;
2、依據工藝流程圖設計線體布局圖,對各工位明確規定作業位置及擺放方式;
3、工藝員對所用工具製作定位裝置以便按位擺放;
4、依據線體布局圖推行5S;
5、在實際生產中對工位內容再作調整,對作業方法進行修正以求完善。
三、改善前後對比:
1、數據對比表
2、成本對比表
3、利潤對比表
四、改善後的成果:
1、生產率:
A.改善前23人作業,間接人員4人,時產45PCS,27人*7元/H÷45PCS=4.2元;
B.改善後24人作業,間接人員4人,時產55PCS, 28人*7元/H÷55PCS=3.56元;
C.節約成本:4.2-3.56=0.64元/台,平均日產量以600台計算,每月工作26天; 即:
每天可節約成本:600台*0.64元/台=384元. 每月可節約成本:600台*26天*0.64元/台=9984元.
每年可節約成本:600台*26天*12月*0.64元/台=119808元. D.生產率提高了:4.2元÷3.56元-1=17.98%。
2、5S推行:
按制定的線體規劃圖進行按位擺放後,各工位均無亂放現象,5S推行較為順暢,生產現場有序進行。
3、IE思想推行:
通過此次改善,讓線長及全體員工都有深入參與,讓他們有了成本意識,對工位及線體的改善方法有了初步了解,對於帶動全體員工參與改善有著積極的影響。
供參考

❻ 我國在改善營商環境方面,取得顯著成就,尤其是在()改革當中取得的成果得到國際

成就:中國鐵路營業總里程達12,1萬公里,規模居世界第二;開啟「高鐵時代」,高速鐵路1.9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主要原因:國家實行改革開放政策。

❼ 為改善民生,確保人民共享經濟繁榮成果,我國採取了哪些措施


(1)取消農業稅
(2)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3)實施下崗人員再就業工程
(4)實現「兩免一補」政策
(5)發展社會保障事業,健全社會保障制度

❽ 怎樣寫改善前改善後報告

此類報告一般包含四個方面:
()改善前的存在的問題、困境或缺陷
(2)採取的改善的方案或措施
(3)改善前後情況的對比:
(4)改善後的成果

參考的事例:
生產流水線的改進
一、改善前的問題點:
1、流水線布局不合理,物流不暢通;
2、平衡率偏低,效率低下;
3、各工位所使用的工具無固定裝置放置;
4、部分工位會因物料配送不及時導致延誤生產;
5、5S推行不到位。
二、改善採取的措施:
1、根據現生產機型安吉爾Y1160LKD-C制定工藝流程圖,對工序重組,平衡各工位,並設定標准人力及產能;
2、依據工藝流程圖設計線體布局圖,對各工位明確規定作業位置及擺放方式;
3、工藝員對所用工具製作定位裝置以便按位擺放;
4、依據線體布局圖推行5S;
5、在實際生產中對工位內容再作調整,對作業方法進行修正以求完善。
三、改善前後對比:
1、數據對比表
2、成本對比表
3、利潤對比表
四、改善後的成果:
1、生產率:

A.改善前23人作業,間接人員4人,時產45PCS,27人*7元/H÷45PCS=4.2元;
B.改善後24人作業,間接人員4人,時產55PCS, 28人*7元/H÷55PCS=3.56元;
C.節約成本:4.2-3.56=0.64元/台,平均日產量以600台計算,每月工作26天; 即:
每天可節約成本:600台*0.64元/台=384元. 每月可節約成本:600台*26天*0.64元/台=9984元.
每年可節約成本:600台*26天*12月*0.64元/台=119808元. D.生產率提高了:4.2元÷3.56元-1=17.98%。
2、5S推行:
按制定的線體規劃圖進行按位擺放後,各工位均無亂放現象,5S推行較為順暢,生產現場有序進行。
3、IE思想推行:
通過此次改善,讓線長及全體員工都有深入參與,讓他們有了成本意識,對工位及線體的改善方法有了初步了解,對於帶動全體員工參與改善有著積極的影響。

供參考

❾ 請問 現在有什麼環境改善的成果嗎

http://news.sohu.com/20040814/n221530223.shtml

北京市城市水環境治理取得成果

2001-08-13 水信息網

經過兩年半的努力,北京市城市水環境治理工程取得很大進展,北京的城市水系基本實現了貫通,水質較以前也有了很大提高。

為治理城市水環境,北京市共投資11億元人民幣,清淤178萬立方米, 挖土方 148萬立方米,新增岸邊綠地62公頃,新增水面15公頃。

為治理城市水環境,北京市共投資11億元人民幣,清淤178萬立方米, 挖土方 148萬立方米,新增岸邊綠地62公頃,新增水面15公頃。

各種神奇有趣的
綠色建築
在西方發達國家,節能與綠色建築已經有幾十年的成功發展史。有的國家甚至已經取得經濟發展和能耗持續下降的突出成就。及時、系統、廣泛地引進它們的成功經驗和技術,對引導我國剛起步的節能與綠色建築的發展尤為重要。這對於我們少走彎路,加快節能與綠色建築的新技術、新產品和管理經驗的推廣是不可替代的。
美國
美國生態建築、健康建築的試點建造工作,近年來異常活躍,已建造具有特色的生態建築有:
1.美國生態房。美國諾次大學設計並建造了一種生態房。這個四居室的生態房,隔熱性能特別優良,它的熱能來源於人工散熱、陽光及使用家電設備所產生的熱量。家庭用電依靠安裝在涼亭上的風力發電機和太陽電池來提供。用水是從屋檐流下來的雨水,蓄存在地下室,使用前用沙床過濾,糞便和污水則流入一個堆肥坑裡,經發酵後供花園施肥用。
2.美國生態村。在面積為488公頃的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維寺的海島上,建起了150棟生態房屋,叫做生態村。這里保留著原來的自然面貌,沒有一點人為破壞的痕跡。設計者在建築這些生態村時,用合住的方法替代了以前的獨住,如每6~8個住宅單元合用一個能源中心、一個煤氣鍋爐、一個家用熱水器和一個通風系統等。但仍有的獨住的成分,如每家每戶還是有自己的卧室、浴室和廚房等。能源的節約和環境的保護變得切實可行,據測算,這種生態村裡的居民其能源用量僅為原居住地的五分之一。
3.美國的植物建築。20世紀80年代初期,美國在芝加哥建成了一座雄偉壯觀的生態樓,樓內沒有磚牆,也沒有板壁,而是在原來應該設置牆壁的地方種上植物,把每個房間隔開,人們稱這種牆為「綠色牆」,稱這種建築為植物建築。這種建築的施工方法並不復雜,它無需成材木料,無需採用笨重的建築設備,而是就地取材,以樹林為主材,採用經過規整的活樹林來做「頂梁」、「代住」和「替代牆體」。運用流行的「彎折法」和「連接法」,建造出許多構思巧妙、造型新奇、妙趣橫生的拱廊、曲橋、屏風、圍場、商場、住宅和辦公樓等。
4.美國綠色旅館。美國為滿足大眾對環境保護的要求,建成了一座別具風味的綠色旅館。旅館的建築材料有一半取自經再生製造的鋁、玻璃、鐵、鋼等。旅館內的用品盡量「安全」,如用不含酸的信封、信紙,以植物油煉制的肥皂,不用化學合成的洗衣粉,床單、毛巾等均不用化學纖維,而是用不受殺蟲劑、化肥污染的棉花或亞麻織成。
5.美國新型太陽能建築。美國太陽能設計協會正在研製新型的太陽能住宅,稱為建築物一體化設計,即不再採用在屋頂上安裝一笨重的裝置來收集太陽能,而是將那些能把陽光轉換成電能的半導體太陽能電池直接嵌人到牆壁和屋頂內。這種建築一體化的設計思想是該協會創始人史蒂文·斯特朗在20年前所倡導的,由於當時太陽能電池過於昂貴,無法實施。如今太陽能電池的價格只有20世紀80年代價格的三分之一,所以推廣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電力供應商被吸引的原因是太陽能電池能夠在白天高峰時間內產生過剩的電能,從而形成電能儲備,可供隨時使用。根據一體化的設計思想,美國電力供應部和能源部合作正在研製推出一些新型建築部件,如用於住宅屋頂太陽能「屋面板」,及用於商業性建築正面的「窗簾式牆壁」。
6.美國資源保護屋。美國一家建築公司為保護環境,節省地球資源,用回收的垃圾建造房屋,開創解決未來住宅的新創舉。這種化腐朽為神奇的房屋,被命名為「資源保護屋」,俗稱「垃圾屋」。他們在360平方米的地面上,建造了4間居室,2間浴室和可停放2部汽車的車庫,同時,室內陳設齊全配套。屋框架似乎很簡單,主要是從破舊的汽車和橋梁中回收的鋼材,外飾由鋸末和碎木加上20%聚乙烯製作而成,這不但減少木材的使用,也不像木材那樣會招引白蟻,使房屋更堅固安全。廢物建房的特點,在建房時,可就地回收65%的金屬、紙板、木材廢物等,較好地解決了廢物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問題。由於實用經濟可行,這家公司獲全美年度住宅風格獎。
7.美國綠色辦公樓。美國Mobil公司建成一棟建築面積為6.2萬平方米的綠色辦公樓。這棟辦公樓在美國環境局的支持下,由於在選材、照明效率、降低加熱和冷卻負荷、通風和改善建築功能等方面進行了合理設計,在節約資金和提高室內空氣質量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技術經濟效果。辦公樓建成後不到一年可節約有關費用11.57萬美元,照明和設備能耗可降低50%以上。
8.美國的綠色辦公室。美國國立資源保護委員會總部是以節能、保護環境及健康為原則,以廢舊回收物品的再生材料為主要材料建築的綠色辦公室。該棟辦公樓從外表看,與普通寫字樓並無區別。但它的牆壁其實是由麥秸桿壓制並經過高科技加工而成。但其堅固性並不次於普通木結構房屋。其地板系由廢玻璃製成,辦公桌由廢舊報紙與黃豆渣製成。最具特色的是其外牆外繞爬山虎等多種蔓生植物。這件綠衣不僅使辦公室顯得美麗清爽,並且能調節空氣,使室內冬溫夏涼,有益於身心健康。
德國
1.德國的生態樓。德國柏林建造了第一座生態辦公樓。大樓的正面安裝了一個面積64平方米的太陽能電池來代替玻璃幕牆,其造價不比玻璃幕牆貴。屋頂的太陽能電池負責供應熱水。大樓的屋頂設儲水設備,用於收集和儲存雨水,儲存的雨水被用來澆灌屋頂上的草地,從草地滲透下去的水又回到儲存器,然後流到大樓的各個廁所沖洗馬桶。樓頂的草地和儲水器能局部改善大樓周圍的氣候,減少樓內溫度的波動。
2.德國的太陽能房屋。德國建築師塞多·特霍爾斯建造了一座能在基座上轉動的跟蹤陽光的太陽房屋,該房屋安裝在一個圓盤底座上,由一個小型太陽能電動機帶動一組齒輪,該房屋底座在環形軌道上以每分鍾轉動3厘米的速度隨太陽旋轉。當太陽落山以後,該房屋便反向轉動,回到起點位置。它跟蹤太陽所消耗的電力僅為該房屋太陽能發電功率的1%,而該房太陽能量相當於一般不能轉動的太陽能房屋的2倍。
3.德國的植物生態建築。德國在漢諾威城市建造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名為「萊爾草場」的住宅區,這住宅區是按照「植物生態建築」建造的。所謂「植物生態建築」指的是按照生態平衡的大批量,使植物與居住空間融為一體,互為依存,是古老的建築學和年輕的生態學有機結合的產物。住宅區內,69套院落式上下兩層的民居錯落有序地分布著。每棟樓房外表各有特色,內部設計也不盡相同,每棟樓房結構為磚木骨架,四壁用木材,顯得朴實無華。居室里鋪設的是麻織地毯或用玉米皮或麥稈紡織,沙發大都採用純棉布料製成,符合環保要求,圖案講究雅潔,以簡單的條紋、格子或碎花等圖案為主,甚至是凈色的。傢具不採用堅硬的傢具,而多採用不噴任何塗料的原色木器傢具。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萊爾草場」修起了綠色的生態化公路。這種新型公路不僅兩旁種植了高聳的林帶和繁茂的花草用來防止空氣污染和減少雜訊,而且還在路面上實施了綠化。「萊爾草場」的路面上穿著小孔,並在小孔里種上綠草,路面在綠草的保護下不會受到汽車碾壓的影響。由於70%的長有綠草,大大減少了太陽光在路面的反射。行走在「萊爾草場」里,猶如置身於大自然的懷抱中,聽不到汽車賓士時所發出的噪音,也聞不到刺鼻的汽油味,感到格外賞心悅目。
4.德國能量可自給自足的太陽能住房———零能量住房。一種能量自給自足的太陽能住房———零能量住宅在德國1995年BHW展覽會上展示,給參觀者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這種住宅過去認為是空想的,不可能實現的,但今天成了現實。這種100%靠太陽能供給的住宅,可以不需要電、煤氣、木材或煤,這樣就不需要煙囪和取暖爐也沒有有害的廢氣排人空氣中,保持環境空氣的清新。
這種房屋的設計,向南開放的平面是扇形平面,這樣可以獲得很高的太陽能射幅能。其牆面採用儲熱能力較好的灰沙磚、隔熱材料和裝飾材料組成。陽光透過保溫材料,熱量在灰沙磚牆中存儲起來。白天房屋通過窗戶由太陽來加熱,夜間通過隔熱材料和灰沙磚牆來加熱。
荷蘭環保屋
近幾年來,荷蘭在推行「環保屋」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果。荷蘭推行的「環保屋」屋頂鋪草皮,使原來光禿禿的屋頂成為綠色屋頂;四壁裝有太陽能電池板,可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排水管用陶瓷代表塑膠管,並增加使用多種「循環再造材料」,避免混凝土及乙烯基等化學材料的過多使用;引雨水沖洗廁所,以節約用水;在室內設置了溫度、灰塵、化學品、放射性毒素等測量計,監測室內的空氣污染。目前,在荷蘭建「環保屋」其成本約比建普通房子高10%。
英國綠色城市
20世紀50年代,倫敦曾被一場黑沉沉的煙霧籠罩,造成白天黑夜不分。煙霧在數天內不散,結果有4000名市民被奪走生命。這就是被載入環保史冊的倫敦煙霧事件。為凈化空氣,英國50年代後期出台了《潔凈空氣法》。根據該法案,倫敦劃出煤煙控制區,並以法規形式規定了在這些區域內只許燃燒無煙煤,或必須使用可對煤煙進行完全凈化的爐具。在70年代,英政府推出了《工作場所健康和安全法》,規定污染工業必須採取最有效的手段避免將有害氣體排入大氣,否則將對其進行罰款等嚴厲處罰。倫敦環境治理的另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是科學管理。由於19世紀工業革命帶來的後遺症,20世紀50年代,流經倫敦的泰晤士河的污染狀況壞到了極點,河中的魚類都不見了蹤影。60年代開始,英國加大了整治泰晤士河的力度。除通過嚴格的治污染法案,宣布對違規排放污水的工廠等部門實施法律制裁之外,有關當局還制定了嚴格的水質標准,同時每隔5年對河流水質的達標情況進行徹底檢測。另外,倫敦市政當局還下大力氣發展城市綠化,有意識地加強都市公園建設,在城市寶貴的留出空間,營造「綠洲」,以充分發揮綠色植被在城市生態系統中類似「肺部」的調節功能。倫敦現有土地面積中,10%已被辟為空地或城市公園,倫敦市內公園總面積已超過了1.7萬公頃。
經過數十年的艱苦努力,倫敦的環保工作在20世紀90年代結出了碩果。統計表明,目前倫敦市中心冬季平均能見度已比50年代提高1倍以上,從2.5公里上升到6公里左右。市中心冬季日照強度也比50年代上升了70%。1970年至1990年間,倫敦上空空氣中燃煤排放所形成的黑煙量也下降一半以上。80年代初,一位垂釣者150年來首次在泰晤士河中捕獲一條鮭魚,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近年來,徊游至泰晤士流域產卵的各種魚類已成千上萬,倫敦人已「見怪不怪」。
丹麥和瑞典的健康建築
丹麥和瑞典等北歐國家,近年來也在積極實施健康住宅工程,如丹麥早在1984年底,在丹麥Arhus市已建成了「非過敏性住宅」建築,這是有111個單元的兩層建築。建築材料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健康建材,主要結構選用混凝土以及層壓的木材製成。飾面塗料是以無機硅酸鹽為主要成分的建築塗料。採用機械裝置通風,換氣1次/小時,是普通住宅的2倍,通風系統中的過濾器要定期更換。
日本
1.日本健康建築。1997年夏天在日本兵庫縣建成了一棟實驗型「健康住宅」,整個住宅盡可能不選用有害於人體健康的建築材料,其牆體為雙重結構,每個房間建有通風口,整個房屋系統的空氣採用全熱交換器和除濕機進行循環。全熱交換器能夠有效地回收熱量並加以再次利用,其過濾器可有效地收集空氣中細小的塵埃。這種住宅能夠抑制黴菌等過敏生物繁殖。其建築費用比普通住宅增加約2成。
2.日本首幢環境生態高層住宅。日本在九州市新建了一幢環境生態高層住宅,這幢住宅是按照日本國建設省提出的省能源、減垃圾的「日本環境生態住宅地方標准」要求建造的,是綜合利用自然環境物的嘗試。這種生態住宅,其電力由風車提供,溫熱水由太陽能供給。即住在住宅內的居民所用溫熱水,不用煤加熱,而是用裝在大樓南側的太陽能集熱器提供。這種太陽能收集器,在晴天,可使儲水箱中的水加熱到沸騰,即使下雨天,也能使水加熱到約55℃。每戶家庭的陽台上,都裝有垃圾處理機,將每戶家庭的生活垃圾進行處理變成植物的肥料。公寓外的停車場的地面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使雨水存留於地下,與停車場內的樹林形成一種供水循環系統。分隔房間的牆壁上留有通風口,並配置有通風設備,使每個住房成良好的通風效果。在大樓前,裝有風車,由風車發電為公共場所照明提供輔助電源。據測算,每個住戶一年用於空調的電費和煤氣費可節約57000日元。
3.日本無化學住宅。日本東京比埃克斯設計事務所,針對人們對化工產品的畏懼心理,推出了「無化學」住宅。過去,在住宅環境方面,一些化學合成物的使用,對人體產生一定危害。比如,建築材料常常含有致癌作用的揮發性有機物;地毯和窗簾,也通常經過防燃性處理,其防燃劑、防蟲劑的成分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比埃克斯設計事務所的做法是:不在樓板或地板下等處噴塗有機磷等防白蟻的化學葯物,採用具有防蟲效果的檜葉油、干餾木和密蠟加工樓板、地板材料,並在地板下鋪炭層,利用其吸濕性防黴菌和防白蟻;不使用石化油漆,改用澀柿子

閱讀全文

與改善成果模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張江管委會知識產權合作協議 瀏覽:635
關於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關項目督導的函 瀏覽:941
閨蜜證書高清 瀏覽:11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
王者達摩大發明家 瀏覽:904
金庸為什麼不要版權 瀏覽:305
蘭州經濟糾紛律師 瀏覽:994
沈陽盛唐雍景糾紛 瀏覽:973
工商局生態市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757
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規定 瀏覽:553
招商地塊南側公共服務項目批前公示 瀏覽:208
盤錦公交投訴電話 瀏覽:607
馬鞍山到宿遷汽車時間 瀏覽:215
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 瀏覽:813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
警察管詐騙叫民事糾紛 瀏覽: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