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凱克望遠鏡構造
凱克望遠鏡是位於在太平洋夏威夷島上的一座天文望遠鏡,坐落在海拔4200多米人跡罕至的莫納內克亞山上。加容州理工大學建造,口徑達10米。莫納克亞山上的大氣的清潔度很高,大部分時間里天氣晴朗,許多世界一流的大望遠鏡都集中在這里。凱克望遠鏡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望遠鏡之一,耗資1.3億美元,主要由美國的企業家凱克捐助修建。
參考:http://ke..com/view/96703.htm
2. binculars(雙筒望遠鏡)發明作文
在17世紀初,荷蘭人抄首先發明瞭望遠鏡。望遠鏡由荷蘭人發明出來絕不是
偶然的,因為那時在荷蘭磨製玻璃和寶石技術很發達,也就有很多製作眼鏡的工
人。
這一天,陽光普照,小鳥在空中唱著歌兒飛來飛去。在荷蘭的密特爾堡小鎮,
制鏡工人利比斯赫為檢查磨製出來的透鏡質量,用透鏡去看教堂頂上的風向標。
當時,他帶了一塊凸透鏡和凹透鏡。當他把兩塊透鏡離開一點排成一條線時,
驚訝地看到遠處的風向標又大又近。他興奮不已,立刻想到去製造能看得更遠更
清楚的裝置。
在1608年秋天,利比斯赫製造出這種裝置,後來被稱為荷蘭式望遠鏡。
就是把一個凸透鏡和一個凹透鏡裝在一個筒的兩端,眼睛看的一端裝凹透鏡。
12月,他又做出了雙筒望遠鏡。
3. 凱克望遠鏡的基本認識
凱克望遠鏡有兩台,是以它的出資建造者來命名的,隸屬於美國加州大學和加州理工學院 。
1991年,凱克望遠鏡Ⅰ建成,1996年凱克望遠鏡Ⅱ建成 。天文學家若要使用該望遠鏡,必須預先得到委員會的審批,並在委員會的協助下操作望遠鏡,通常天文學家在夏威夷瓦梅亞(Waimea)天文觀測總部遠程收集數據 。 凱內望遠鏡巨大的鏡面使它使用起來非同一般,由於望遠鏡的口徑不可能無限擴大,最切實可行的辦法就是用一些小鏡片組合成一台大口徑的望遠鏡 。凱克望遠鏡最關鍵的改革就是採用了這種系統,它的主鏡片由36塊口徑為1.8米的六角形小鏡片組成,組合後的效果相當於一架口徑10米的反射望遠鏡 。一台計算機每秒鍾兩次將所有的鏡片排列在0.00003毫米以內,而電視監視器可使科學家們看到望遠鏡所看到的一切 。
這個龐大的系統採用計算機來控制它的支撐系統和軌道齒輪,這些軌道齒輪可以調整望遠鏡系統指向天空的精確方向 。在這個運行過程中,36塊鏡片的相對位置必須保持一致 。由小鏡片組合成大鏡片,這種技術堪稱望遠鏡的革命,凱克望遠鏡就是這種新思路的代表作品。它能看到的極限星為22等。 遙遠的星光就像水中的波紋那樣源源不斷地向前邁進,當它進入地球的大氣層後,由於大氣的密度不一樣,星光常常會發生抖動,這樣到達望遠鏡鏡面的光波是不完美的,畸變了的 。(當我們用肉眼看星星時,常常感到星星在眨眼就是這個原因)由於這種大氣的擾動,星光的波長會發生某些不規則的變化,凱克望遠鏡有一套價值740萬美元的的光學自適應系統。可以克服這個問題 。
適應性光學系統提高了凱克望遠鏡的地面基礎天文觀測能力,觀測圖片比之前清晰了10倍 。
舉個例子,由凱克激光引導恆星適應光學系統拍攝的蛋雲翳(Egg Nebula)近紅外波長的合成圖片,這是一個原行星雲翳,在其生命的最後階段,雲翳最外部有垂死恆星正在脫落,當恆星表面越來越多的物質開始脫離,其表面變得更加熾熱,使得紫外光線電離成為氣體,從而在望遠鏡觀測下呈現出美麗的色彩。該區域幾千年之後可以形成行星。
4. 凱克望遠鏡的介紹
凱克望遠鏡是位於在太平洋夏威夷島上的一座天文望遠鏡,坐落在海拔4200多米人跡罕回至的莫答納克亞山上。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以及加州理工學院建造,口徑達10米1。莫納克亞山上的大氣的清潔度很高,大部分時間里天氣晴朗,許多世界一流的大望遠鏡都集中在這里。凱克望遠鏡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望遠鏡之一,耗資1.3億美元,主要由美國的企業家凱克捐助修建。
5. 凱克望遠鏡的意義影響
凱克望遠來鏡開創了基於地面的望源遠鏡的新時代 。它的規模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落馬山上的海耳望遠鏡的兩倍,是當時世界上口徑最大的望遠鏡。
凱克望遠鏡先進的適應性光學鏡頭為後來的計算機驅動鏡頭的出現打下了基礎。 科學家們藉助凱克望遠鏡以追蹤、尋找行星。憑借凱克望遠鏡,一個晚上,就可以觀測85顆恆星。
6. 凱克天文台的凱克望遠鏡
1985年,時任W. M. 凱克基金會主席的霍華德·凱克捐資7千萬美元,資助凱克望遠鏡的設計和建造。如此大口徑的望遠鏡的建造成為可能,歸功於利用多塊小型鏡片組建組合而成一個單一鏡片,降低了重量和製作難度。對於凱克望遠鏡,它的主鏡片則由36片口徑1.8米的六角形鏡片組合而成,鏡片採用了德國肖特集團的ZERODUR微晶玻璃製造。每架凱克望遠鏡的架台都是經緯儀的設計,大量的計算機分析得以使用最少的鋼材獲得最大的強度。,每架望遠鏡約耗鋼270噸,望遠鏡的全重則為300噸。
每架凱克望遠鏡都裝有自適應光學系統,能夠補償大氣抖動的影響。另外,凱克Ⅰ和凱克Ⅱ還可以做為凱克干涉儀;相隔85米的距離,使它們聯合作業時在特定方向上的解析力相當於口徑85米的單一望遠鏡,比得上其他天文干涉儀的解析力,像是距離200米遠,但沒有干涉測量圖能力的VLTI。 凱克天文台由位研究天文而成立的加利福尼亞協會管理,理事來自加州大學和加州理工學院的非營利501(c)3組織。在1996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加入成為天文台的一個夥伴。望遠鏡的基地是由總部設在檀香山的夏威夷大學向當地土著承租的。私人的W. M. 凱克基金會贊助了一億四千萬美金建造望遠鏡。凱克天文台的總部設在夏威夷的卡姆艾拉(Kamuela),望遠鏡的使用時間由工作夥伴共同分享。加州理工學院、夏威夷大學和加州大學受理自家研究員的提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則接受來自全美國各地研究人員的企畫案,美國國家光學天文台(NOAO)受理來自世界的研究人員的提案。
2001年3月12日,兩架凱克望遠鏡開始用於光干涉觀測,成功觀測了位於天貓座的恆星HD61294,其等效解析度相當於一台口徑85米的望遠鏡。
7. 什麼是凱克望遠鏡
凱克望遠鏡是位於在太平洋夏威夷島上的一座天文望遠鏡,坐落在海拔4200多米人專跡罕至的莫納克屬亞山上。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以及加州理工學院建造,口徑達10米 。莫納克亞山上的大氣的清潔度很高,大部分時間里天氣晴朗,許多世界一流的大望遠鏡都集中在這里。凱克望遠鏡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望遠鏡之一,耗資1.3億美元,主要由美國的企業家凱克捐助修建。
8. 哈勃望遠鏡是折反射式望遠鏡嗎。那凱克望遠鏡和甚大望遠鏡呢。還有我是15年的高考生,打算報中國地質大學
你好!
對於這些大口徑望遠鏡,從製作技術以及生產成本上來考慮的話只可能選內擇(卡塞格林)反射式容望遠鏡,你所說的這三個都是地地道道的反射式望遠鏡。
最近5年武漢高校的天文社發展還是相當不錯的,如果你感興趣的就積極參加學校天文社的活動,地大的情況我不太清楚,應該也有天文社吧,當然你也可以參加其他高校的相關活動結識更多的天文愛好者。
好好加油吧!
9. 口徑10米的凱克望遠鏡建在夏維夷的莫納克亞山,請你估算一下用凱克望遠鏡進行目視觀測的極限星等。
1.肉眼在黑暗中,瞳孔直徑是6mm,望遠鏡的口徑是10m。那聚光能力是肉眼的多少倍呢?(10000/6)的平方。肉眼能看到最暗的天體是6.5等,星等每高一等,亮度是原來的2.512倍。現在這個問題已經轉化為一個簡單的對數了,還請親力親為。
2.我想到了兩個因素。首先哈勃可以對一個天體曝光,哈勃超深場對一塊十分之一月面大小的天體曝光整整三個月。這在地面上是可望不可及的,試想下,連續三個月觀測到太陽,能有多少的地方有這樣的條件呢?第二就是沒有大氣,沒有大氣擾動,望遠鏡的解析度能夠達到衍射的理論值,對於地面來說,口徑稍大的望遠鏡解析度的控制因素已經是大氣的寧靜度了。
10. 夏威夷的莫納克雅山上坐落著著名的凱克望遠鏡,它的口徑為10米,那麼它能夠看到的極限星等是()
人眼瞳孔直徑6mm 極限星等6.5m
m1-m2=-2.5lg(d2/d1)^2
m1=22
約2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