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盤點2016兩會最佳科技尖貨,都走智能范兒了
導讀
從谷歌眼鏡到VR技術,從自拍桿到全景相機.……近年來,每屆兩會都會出現幾款一夜爆紅的「神器」。2016年兩會也不例外,VR技術、全景相機、機器人記者……這些高科技尖貨也都成了引領科技潮流的風向標,一起來看看這些智能范兒的科技尖貨吧~~
兩會今天就結束了,但是這些科技尖貨的征程才剛剛開始。未來社會中,它們會扮演怎樣的角色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文章內容綜合自騰訊科技、鳳凰科技、央視網、《知識就是力量》雜志等內容)
❷ 兩岸「兩會」交流成果有哪些
海峽交流基金會
1990年12月4日在台北成立。
董事長:辜振甫,字公亮,1917年1月6日生,台灣省台北市(原籍彰化縣)人。台北帝國大學法學士,東京帝國大學財政學研究室畢業。一九七五年九月接受南朝鮮高麗大學名譽經濟博士銜。辜祖籍福建,祖先於清朝康熙年間遷往台灣省彰化縣鹿港鎮。
副董事長為許勝發和陳長文,董事會聘請「總統府資政」孫運璇為名譽董事長,陳長文為秘書長。
該會自稱是民間團體,其主要任務是,接受當局委託辦理兩岸人民入出境條件核轉,大陸地區「文書驗證」及送達,兩岸人犯的遣返,經貿糾紛的調處,學術文化的交流,一般咨詢服務,協助保障台灣地區人民在大陸地區停留期間的合法權益,以及其他由當局委託辦理的事項。
海峽兩岸關系協會
隨著兩岸關系的密切,1991年12月16日,祖國大陸成立了海峽兩岸關系協會。這個由大陸各界人士組成的民間團體,其宗旨是促進海峽兩岸交往,發展海峽兩岸關系,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在海協會成立大會上,推舉榮毅仁為名譽會長,選舉汪道涵為會長,唐樹備為常務副會長。海協會的工作任務是:逐步建立和發展與台灣島內外民間團體和人士的聯系與相互合作,發揮民間力量,共同促進兩岸直接三通和雙向交流;就兩岸合作打擊台灣海峽走私、搶劫問題與台灣受權團體海基會具體商談;
「汪辜會談」
1987年11月以後,海峽兩岸接觸、交往日漸增多,其間衍生不少問題,諸如人員互訪、經貿糾紛、投資保障、財產繼承、法律認可、防範走私、打擊罪犯等。促成「汪辜會談」正是探求這些問題的解決之道。1992年1月8日,海協會函邀海基會董事長、副董事長或秘書長率團來訪。8月4日,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又向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發出邀請,希望就「兩岸經貿合作與兩會會務問題交換意見,洽商方案」。此舉得到積極響應,8月22日,辜振甫正式復函汪道涵,對其邀請會談之盛意表示接受。辜在復函中表示,鑒於最近兩岸民間交流日趨頻繁,雙方如果能夠開誠務實,加強溝通,諒對兩岸關系之穩定增進,尤其兩會會務之開展,有所裨益。基此理念,願在適當之時日,就有關雙方會務及兩岸文化、經貿交流,進行磋商。
1993年3月9日,台灣「陸委會」草擬《汪辜會談政策說明書》;3月18日,「陸委會主委」黃昆輝在台北來來飯店舉行記者招待會,公布了《汪辜會談背景說明書》全文。期望藉此會談建立制度化的聯系、協商管道及糾紛調處的原則、方式,以提升兩會中介的功能,謀求兩岸交流間事務性問題的妥善解決。3月26~27日,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咨詢部副主任周寧、綜合部主任李亞飛等與海峽交流基金會法律服務處處長許惠佑等在北京就「汪辜會談」預備性磋商的程序問題交換了意見,進行了「兩岸公證書使用」和「掛號、函件業務」兩項工作性商談,共同擬定了《兩岸公證書使用查證協議》和《兩岸掛號函件查詢、補償事宜協議》草案。4月3日,台灣「陸委會」正式核准授權海基會進行「汪辜會談」的預備性磋商,公布「汪辜會談」預備性磋商的議題與背景。4月7日,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邱進益一行10人飛抵北京,與海協會就「汪辜會談」進行預備性磋商。在首都機場邱進益告訴記者,目前海基會和海協會都跨出了歷史性的一步,兩會已建立起相當良好的關系。並表明他此次來大陸目的,要拜訪大陸紅十字總會、海協會,草簽《兩岸公證書使用查證》及《兩岸掛號函件查詢補償事宜》兩個協議,並就在新加坡舉行的「汪辜會談」進行預備性磋商。8~10日,海協會常務副會長與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邱進益就「汪辜會談」的時間、地點、議題、參加人員及其他相關問題進行討論,並達成8點共識,完成了預備性磋商任務,取得雙方均感到滿意的結果。10日下午磋商結束時,雙方宣布:決定4月27~28日在新加坡舉行兩岸民間性的、經濟性的、事務性的、功能性的「汪辜會談」,討論有關兩會會務、兩岸經濟交流、兩岸科技文教交流等3項議題,正式簽署兩岸有關公證書和掛號函件兩項協議,並在會後發表共同文件,宣布「汪辜會談」成果。25日下午,海協會會長汪道涵抵達新加坡,受到中外百餘名記者的包圍。汪道涵向記者表示:「我們主張和平統一,我們雙方都有發展兩岸關系、實現和平統一的願望,本人願以滿腔熱忱,為維護兩岸同胞正當權益,為發展兩岸關系,竭盡綿薄之力。」26日下午,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抵達新加坡。他在機場向中外記者表示,海基會與海協會已跨出了歷史性的一步,希望這次會談能夠使交流制度化,促進兩岸關系的良性發展。
4月27~29日,備受世人矚目的「汪辜會談」在新加坡海皇大廈舉行,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和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作為兩岸民間團體高層負責人在這里進行首次會談,這是兩岸隔絕40多年後通過民間渠道進行的首次高層負責人接觸,意義重大。
❸ 2016年全國兩會
會議時間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於2016年3月5日在京召開。
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於2016年3月3日在北京召開。
會議日程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
主要內容:
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審查和批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審查和批准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批准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審查和批准201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批准2016年中央預算;
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提請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草案)》的議案;
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
審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審議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日程安排:
3月5日(星期六)
上午9時 開幕會
1.聽取國務院總理李 克 強關於政府工作的報告
2.審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
3. 審查國務院關於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4. 審查國務院關於201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
下午3時 代表團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3月6日(星期日)
上午9時 代表小組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下午3時 代表小組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3月7日(星期一)
上午9時 代表團全體會議,審查「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
下午3時 代表小組會議,審查「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
3月8日(星期二)
上午9時 代表團全體會議,審查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
下午3時 代表小組會議,審查計劃報告
3月9日(星期三)
上午9時 代表小組會議,審查預算報告
下午3時 第二次全體會議
1. 聽取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 德 江關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的報告
2. 聽取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 建 國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草案的說明
3月10日(星期四)
上午9時 代表團全體會議,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
下午3時 代表小組會議,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
3月11日(星期五)
上午9時 代表團全體會議,審議慈善法草案
下午3時 代表小組會議,審議慈善法草案
3月12日(星期六)
代表休息
3月13日(星期日)
上午9時 第三次全體會議
1.聽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關於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報告
2.聽取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關於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的報告
下午3時 代表團全體會議,審議慈善法草案修改稿和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3月14日(星期一)
上午9時 代表小組會議,審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下午3時 代表小組會議,審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3月15日(星期二)
上午9時 代表小組會議,審議關於政府工作報告、「十三五」規劃綱要、年度計劃、年度預算的四個決議草案
下午3時 代表團全體會議,審議各項決議草案、慈善法草案建議表決稿和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接受黃潤秋辭去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職務的請求的決定
3月16日(星期三)
上午9時 閉幕會
1.表決關於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草案
2.表決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的決議草案
3. 表決關於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草案
4. 表決關於201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草案
5. 表決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草案
6. 表決關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草案
7. 表決關於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的決議草案
8. 表決關於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草案
9. 表決關於確認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接受黃潤秋辭去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職務的請求的決定草案
閉 幕
代表團全體會議和代表小組會議審議時間:
上午9時至11時30分
下午3時至5時30分[2]
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
主要內容:
聽取和審議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和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
列席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
聽取並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及其他有關報告;
討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
討論慈善法草案。
新聞采訪
地點
北京市復興路乙11號梅地亞中心設立新聞中心,負責接待和安排中外記者對兩個會議的采訪。
申請
凡要求采訪兩個會議的記者需提出申請。中央新聞單位記者向新聞中心提出申請,地方隨團記者由各代表團向新聞中心提出申請,香港特別行政區記者向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提出申請,澳門特別行政區記者向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提出申請,台灣地區記者向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提出申請,外國駐華記者向新聞中心提出申請,外國臨時來華記者向中國駐所在國使領館或我外交部授權的簽證機構提出申請。記者報名截止日期為2月25日。
兩會代表
全國人大常委會於2016年2月26日發布第十七號公告,宣布:「截至目前,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實有代表2943人。」相較於2015年全國兩會代表人數,在這一年內,共有48人終止代表資格,27人獲補選為全國人大代表。
其中,6人被罷免了全國人大代表職務,他們分別是:
雲南省委原副書記仇和,
甘肅酒泉鋼鐵公司原董事長、黨委原副書記馮傑,
河北省委原書記、省人大常委會原主任周本順,
武警福建總隊原司令員楊海,
陝西省政協原副主席孫清雲,
四川省委原副書記、原省長魏宏。
除被罷免的仇和等6人外,共有33人辭去全國人大代表職務,8名全國人大代表去世以及湖北長江證券黨委原書記、原董事長楊澤柱墜樓身亡,從而使得他們的代表資格自然終止。
除上述48名代表在過去的一年內終止代表資格外,另有遼寧大連市委副書記、市長肖盛峰,沈陽市委副書記、市長潘利國,中華全國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李玉賦等27人被補選為全國人大代表,並獲全國人大常委會確認資格有效。
參考資料:http://ke..com/link?url=8NxdwlXIti7tN--_
❹ 2016年兩會主要內容
「十三五」規劃
新發展理念
供給側改革
綠色發展
慈善法
司法體制改革
制度反腐
防控風險
脫貧攻堅
城市發展
❺ 2016年兩會熱點
【熱點】「十三五」規劃:引領新常態開拓新境界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三五」是沖刺的5年。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如何繼續推進?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如何「落地」?作為一份引領國家開創發展新境界的綱領性文件,兩會審查、討論的「十三五」規劃草案,將回答國內外關注的諸多「中國之問」。
【熱點2】供給側改革:「高頻詞」化為具體「路線圖」
自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以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為重點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式啟動。新常態下,供給側改革正從「高頻詞」化為政府、企業明晰具體的改革「路線圖」。
【熱點3】扶貧攻堅戰:吹響沖鋒號立下「軍令狀」
「小康路上,不讓一個困難群眾掉隊。 」到2020年讓7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是十八屆五中全會既定目標,也是我國對全球減貧事業的庄嚴承諾。
從層層立下「軍令狀」到22個中西部省區市考核扶貧成效,脫貧攻堅戰的沖鋒號已經吹響。精準扶貧還有哪些障礙?哪些政策需要改進完善?代表委員將帶來大量一線情況與真知灼見。
【熱點4】慈善法審議:「懷胎」十餘年有望「呱呱落地」
慈善法草案將提交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歷經十餘年努力,我國關於慈善事業的首部立法將走上前台。草案經過兩次審議,多處修改,此次提交審議後還將有哪些變化,將成為今年兩會一大看點。
【熱點5】司法改革:為全面小康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在前兩批共18個省市司法改革試點基礎上,今年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將在全國各地推開,成為全面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攻堅之年。完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制度、完善司法責任制、健全司法人員職業保障制度等司法改革的基礎性措施如何深入推進,引人關注。
【熱點6】民生改善: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按照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注重機會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實現全體人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熱點7】創新驅動:社會經濟發展新動能
創新正被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科學獎、C919大型客機總裝下線、「悟空」衛星升空探索暗物質粒子、科技成果轉化法修訂實施、新登記企業 「井噴」、創新創業平台到處落地生根、創業投資迅速增長……一系列創新標志性事件,透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正發生重大變革。
【熱點8】綠色環保:讓執法監督「硬起來」
從中央提出綠色發展理念,到大氣污染治理寫入31個省區市政府工作報告,再到「十三五」規劃建議中強調環保,社會各界對加快建設美麗中國充滿期待。
【熱點9】拓展空間:
「中國方案」潛力巨大「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三大戰略深入推進;「一帶一路」戰略為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國際環境;亞投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已經起航,G20將吸引更多目光。中國推進更高層次的開放發展路線圖,將在今年兩會上更加明晰。此外,新一輪的東北振興也令人期待。【熱點10】政府自身改革:建設廉潔政府為改革發展添動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打造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成效顯著。從一批批行政審批事項取消和下放,到推行「權力清單」「責任清單」,政府「法無授權不可為」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同時反腐倡廉推動市場建立公平公正的秩序,提升了政府公信力,為改革發展增添動力。
❻ 關於國家2016年「兩會」至2017年「兩會」期間重要時事政治事件全部內容。
兩會當然要關注 但是你應重點關注在兩會上 總理做的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 這裡面涵蓋了國家的大政方針 和一些時事政治 16年考試就關注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了 希望可以幫到你
❼ 2016全國兩會召開的重大意義
「兩會」召開的意義在於:將「兩會」代表從人民中得來的信息和要求進行收集及整理,傳達給回黨中央,「兩會」代答表是代表著廣大選民的一種利益的,代表著選民在召開兩會期間,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選民們自己的意見和要求。
❽ 2016兩會提案有哪些
2016年全國兩會提案匯總
發布時間:2016-02-17 電腦版
提案是由政協委員向人大或政府提出的,其針對的是大政方針、社會生活等重大問題,主要體現的是政協的參政。2016兩會提案會有哪些?下面跟yjbys小編來看看!
2016年全國兩會召開時間確定。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將於2016年3月5日在北京召開;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被建議於明年3月3日在北京召開。
現在2016年全國兩會還沒有召開,所以下面跟yjbys小編來回顧一下2015年兩會提案!
【政協一號提案出爐:行政審批事項要進一步取消】
由民盟中央提交的《關於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提案》列為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提案第0001號,提案人為民盟中央王璇,提案形式為黨派提案。王璇在提案中建議,全面取消各級政府面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
【民盟提案「一帶一路」:建立各具特色的自貿區成地方普遍訴求】
今年兩會,有關「一帶一路」的提案佔比不小。民盟中央今年兩會提案中,除了傳統的有關農業、教育、醫療改革等提案,區域經濟發展成為其中重點議題之一。32篇提案中,針對國家三大區域戰略之一的「一帶一路」,就有3篇提案,外加1篇大會發言稿。這4篇提案或發言稿中,3篇來自甘肅、雲南、黑龍江地方民盟委員會:結合地方區位優勢,支持交通線路聯通,啟動自由貿易區,在進出口方面給予特殊優惠等,為地方普遍的呼籲。
【民進2015兩會提案:提高公共文化設施管理水平】
富麗堂皇的文化設施卻成了擺設,究其原因不外乎供需不對等、管理不到位、服務待提升。公共文化設施建好本身不是目標,用好才是根本。已建和新建的公共文化設施,必須把內容建設提到應有高度,切實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真正做到平台、渠道、內容一體。
【民進2015兩會提案:改進我國收養制度】
諸多問題暴露出兒童收養在制度建設、政策環境、實際操作方面存在的缺陷。建議對收養制度進行改革,出台政策鼓勵家庭收養作為彌補政府對孤兒救助不足的最重要的渠道,這樣,政府也可以騰出更多人力、物力、財力來保障難以被收養的「殘疾孤兒」。
【遲福林提案:支持海南發展健康服務業】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在其提交的《支持海南健康服務業發展的建議》建議,批准實施《海南省健康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海南省盡快編制出台《海南健康服務業發展規劃》,在此基礎上,由海南省會同國家相關部委提出《海南省健康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上報國務院批准。
【馬化騰建議加快制定推動「互聯網 」全國戰略】
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CEO馬化騰在今年兩會期間共發出四項議案,均與互聯網相關。他建議加快移動互聯網在民生領域的普及和應用,通過互聯網解決防治霧霾等重大民生問題。
馬化騰表示,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與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各行業現在都在圍繞互聯網做融合創新,這不僅有助產業升級,還能促進大眾創業,極大方便人民生活。
【李彥宏兩會提案:建議設立「中國大腦」計劃】
全國政協委員、網路公司CEO李彥宏今年將提出兩個提案,分別涉及「看病難」和「人工智慧」話題。看病難方面,建議加大醫院掛號號源上網的比例;人工智慧方面,建議設立「中國大腦」計劃,推動人工智慧跨越發展。
【張近東兩會提案:力推電商「平台首問負責制」】
政協委員、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在兩會上提出六項提案,目光聚焦消費者權益和行業發展。內容包括「平台首問負責,系統屏蔽假冒偽劣」、「發展農村、跨境電商,激活新的經濟增長點」、「保護環境,發展綠色物流,推廣電子發票」、「建立互聯網徵信規范,保護網民隱私」等。
張近東表示,「網路平台集客能力強、輻射面廣,缺乏嚴格前置審核流程的開放平台,使制假販假的不法經營行為有機可乘、蔓延泛濫。」張近東提案建議:推進網購平台首問負責制,從制度層面促進網購平台企業在事前、事中、事後全流程防範假冒偽劣,保障消費者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❾ 通過學習2016兩會學習,都有哪些收獲
從兩會報復告中,我們能得到很多制啟示,能讓我們更快的成長,更清楚的了解國情,更好的關注未來。我們作為學生黨員,雖然不能去親自到兩會現場,參加商議普通群眾所關切的話題,但是我們仍然要堅持作為黨員的原則,通過學習兩會精神,了解國際國內形勢,明辨是非,認清大局,堅定立場,堅決擁護黨中央和國家所做出的科學決策。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學習中自覺實踐兩會精神,自覺履行學生應盡的義務,積極極帶動同學參與到兩會精神的學習、討論和實踐中去。密切關心時事並且帶動身邊同學一起關注。平時生活中,要關心同學,熱心幫助,維系同學們之間良好的關系,促進班級和諧,營造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要起到帶頭作用,以冷靜的態度對待國內發生的突發事件,不造謠,不宣傳謠言,以國家大局出發,穩定情緒。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奉獻給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