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中國脫貧攻堅戰的成果

中國脫貧攻堅戰的成果

發布時間:2021-01-03 13:06:56

① 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取得重大成就,向我國貧困發生率降至

六千多萬。
脫貧攻戰取得決定性進展,六千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從百分之十點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

② 哪一年來扶貧資產效益,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戰

哪一年來扶貧資產效益,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戰?
經濟

③ 分析我國脫貧攻堅取得的歷史性成就,並論述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今天,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偉大意義

歷史性成就:一、按現行標准衡量,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大幅減少.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農村居民收入水平持續提高,生活水平顯著改善,貧困人口大幅減少,我國農村從普遍貧困走向整體消除絕對貧困。
二、東部地區率先脫貧,中西部地區貧困人口全面下降。改革開放之初,我國農村生產力低下,農民生活水平普遍很低,處於普遍貧困狀況。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東部發達地區已率先基本實現脫貧,中西部地區貧困人口也全面下降。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深入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區域性整體貧困明顯緩解,為實現到2020年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打下了堅實基礎。
三、減貧人口佔全球減貧超過70%,對全球減貧作出巨大貢獻。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通過深化改革和大規模的扶貧開發,貧困人口大幅減少,也為全球減貧作出了巨大貢獻。一是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七成。二是為全球減貧提供了中國經驗。
四、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生活水平明顯改善。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聚焦貧困地區,大力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不斷加大投入和攻堅力度,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收入持續保持較快增長,與全國農村平均水平的差距縮小,生活消費水平明顯提高。

偉大意義:偉大意義:從歷史維度看,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將在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發展中首次整體消除絕對貧困現象。從政治維度看,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庄嚴承諾。從發展維度看,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我國發展必須完成的底線任務。從治理維度看,在脫貧攻堅戰中不斷完善的中國特色脫貧攻堅制度體系成為貧困治理的中國方案。

④ 論述新中國成立以來扶貧工作取得突出成就的主要原因不少於一千字

新中國成立以來扶貧工作取得突出成就的主要原因:

經過多年持續努力,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中國的脫貧攻堅成就,足以載入人類社會發展史冊。舉世矚目成就的取得,究其原因,是因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脫貧攻堅工作,既擁有正確的理論指引,又具有扎實的經濟基礎和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

一、脫貧攻堅的理論基礎

黨的根本宗旨是指引脫貧攻堅工作的理論基礎。古往今來,受資源約束、發展不平衡以及自然災害甚至戰爭等影響,貧困就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長期存在。既然貧困問題在人類歷史上長期存在,為什麼只有中國共產黨才提出脫貧攻堅的偉大號召,並且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和使命。

中國共產黨從立黨之初就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黨的根本宗旨,為此,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國家發展、共同富裕,繼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成為中國共產黨不懈追求的目標和使命。反觀中外歷史,不乏羅馬輝煌、漢唐盛世時期,所有的封建君主和帝王將相,除了追求文治武功或開疆擴土外,沒有哪個王朝提出過消除社會貧困並努力去實踐。

其主要原因是既沒有為人民服務的覺悟和意識,更沒有將治國理政的宗旨和目標設定在為人民服務上面,所以數千年漫長的奴隸社會、封建社會雖時有經濟社會的繁榮昌盛,但人民的貧困卻是普遍長期存在。

近看當前的資本主義社會,雖然在短短的三百餘年時間里,藉由工業技術、信息技術等,將人類社會的發展速度提升到空前水平,社會財富創造和積累更是前所未有。但是,三百餘年的資本主義社會進程中,資源掠奪和戰爭、貧富差距持續擴大等不公平不公正現象也是屢見不鮮,甚至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貧困現象在資本主義社會仍然廣泛存在。

其根本的原因是由資本主義社會的「資本」本質所決定。馬克思早在《資本論》中就無情地揭露,資本是追逐利潤的,「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潤,它就保證被到處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

反過來,如果資本不能產生利潤,社會的經濟活動就難以正常運轉,甚至發生嚴重的經濟危機。所以,資本主義社會以及資本背後的政府和國會等,是不會將資金、人力等社會資源投入到不會產生直接「利潤」的脫貧和減貧工作之中。

回顧歷史、對比中外,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只有中國共產黨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並為此不斷追求全體人民的福祉,這就是我們當前脫貧攻堅的理論基礎。

二、脫貧攻堅的經濟基礎

持續穩定的經濟發展是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的經濟基礎。原始社會在食物分配上的人人平等,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消除貧困,因為其物質發展水平極其低下。黨的十八大以後,我國適時實施脫貧攻堅戰略,是因為此時我們已經具備了足夠的經濟基礎和物質條件。

1978年,我們黨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將工作重心向經濟建設轉移並實行改革開放戰略;1987年,在經濟社會發展上進一步提出「三步走」發展戰略;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取得舉世矚目成就。2007年、2009年,中國先後超越德國和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2018年,中國GDP總量超過90萬億元,摺合13.6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位,佔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接近16%;人均國民總收入達到9732美元,汽車、住房、旅遊已成為中國家庭重要的生活消費。現在,中國已是第一大工業國、貨物貿易國、外匯儲備國,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

因此,持續穩定的經濟發展和物質財富積累是我們黨能夠堅定開展脫貧攻堅的經濟基礎和信心來源。

三、脫貧攻堅的制度保障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脫貧攻堅工作的制度保障。脫貧攻堅工作有了正確的理論指導,同時也具備了堅實的經濟基礎,關鍵還需要現代化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來確保政策的貫徹落實。

首先是系統的制度設計和政策體系。在制度層面建立脫貧攻堅責任體系,實行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管理體制,為此中西部22個省份黨政主要負責人均向中央簽署脫貧攻堅責任書,並層層壓實責任。

同時,圍繞中央脫貧攻堅精神要求和相關文件部署,中辦、國辦先後制定14個配套文件,中央和國家機關出台200多個扶貧政策文件或實施方案,各地方更是在結合實際情況基礎上制定出台系列地方性脫貧攻堅文件,從而在政策體繫上確保了脫貧攻堅的政策依據和行動指南。

其次是行之有效的組織動員能力和資源調配能力。一是持續加大扶貧資金投入。2013年至2019年,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年均增長21%,2016年至2019年,連續4年每年新增200億元;同時,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年均增長27.4%,市縣兩級投入也大幅增加。

目前每年有過萬億資金投入貧困地區的縣鄉村用於扶貧和脫貧。二是大力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和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僅2018年,東部9省市共撥付財政援助資金177億元,動員社會幫扶資金48億元,互派掛職幹部和專業技術人員2.85萬名;中央單位對定點扶貧縣直接投入資金55.6億元,引進幫扶資金115.2億元,培訓基層幹部和技術人員42.3萬名。三是大力充實脫貧攻堅一線力量。

目前,全國縣級以上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共選派駐村工作隊24.2萬個、駐村幹部90.6萬人,以及197.4萬鄉鎮扶貧幹部,這些均是脫貧攻堅一線最堅實的力量。

三、嚴謹的脫貧攻堅考核體系和方法。

在脫貧目標上,將「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和「三率一度」作為量化指標,即貧苦戶收入達標,吃、穿不愁,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安全住房有保障;中部、西部貧困縣綜合貧困發生率分別低於2%和3%,脫貧人口錯退率低於2%,貧困人口漏評率低於2%,群眾認可度達到90%。

圍繞脫貧攻堅指標要求,獨立第三方評估、省際交叉考核以及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和上級機關的巡視督查等,從不同角度和不同維度,全方位確保脫貧攻堅工作達到「脫真貧、真脫貧」的目標。

經過長期堅持不懈努力,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脫貧攻堅工作成效顯著。現行標准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底的9899萬減少到2018年底的1660萬,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到1.7%;全國12.8萬個貧困村,已有10.2萬個已經脫貧摘帽。



(4)中國脫貧攻堅戰的成果擴展閱讀:

長期困擾貧困群眾的出行難、飲水難、上學難和就醫難等問題得到大幅改善。廣大人民群眾對脫貧攻堅工作的認可度幾近滿分,我們黨的群眾路線重新煥發新的活力。脫貧攻堅的中國實踐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既消除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又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優勢和社會主義制度優勢。

⑤ 為了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體人民,黨和政府應該採取哪些措施

您好;為了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無論是什麼行業,簡單的說;因地專制宜、因人而異、屬腳踏實際,真抓實乾落實科學發展觀。這就是為一出入。農業也好、工業也好、各行各業和部門只有依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真理,才能得到保駕護航作用。這樣推理認識問題,不難得出結論,落實人才政策質量好與壞是關鍵?黨和政府應該利法保護不同層次技術人才,使他們合理得到幹事有舞台、發展有空間。

⑥ 請你通過身邊的真實案例,具體說說我國脫貧攻堅戰已經取得了哪些成果

我國脫貧攻堅戰已經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比如說,我小時候跟我十年之後。周文房間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⑦ .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取得哪些成就 .打贏脫貧攻堅戰有何

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的成績是巨大的。2018年是脫貧攻堅三年行動的開局之年,經過各方的共同努力,去年共減少貧困人口1386萬人,貧困發生率也比2017年下降了1.43個百分點,連續6年超額完成千萬以上減貧任務。

打贏脫貧攻堅戰,就是堅持人民主體地位,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貧困地區人民群眾擺脫貧困,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快步前進,這也是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堅實基礎。

(7)中國脫貧攻堅戰的成果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處理好快速脫貧與持續發展的關系。脫貧攻堅戰開始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攻堅克難,針對貧困群眾的各項優惠政策接連出台,各級黨政一把手負總責,駐村工作隊親自上陣,財力物力人力全面傾斜,在這種態勢下貧困群眾脫貧指標很快完成。

要堅持大扶貧格局,處理好消除局部貧困與鄉村振興的關系,把脫貧攻堅當作一項系統工程來抓,納入鄉村振興的大局下通盤謀劃,不能搞單打一。各地區貧困群眾的基礎和條件不同,致貧原因千差萬別,各級黨委和政府在制定脫貧規劃時,必須因地制宜,既要著眼貧困群眾的脫貧實際,又要照顧到邊緣及其他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

⑧ 國際人士如何評價中國脫貧攻堅成就

去年暑假,江蘇大學「大眼睛」和「桑梓心」支教團的50多名中外大學生奔赴安徽金寨、貴州六盤水、江西吉安等地,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公益支教活動,為貧困山區的留守兒童送去關懷。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這是中國共產黨的庄嚴承諾。到2020年中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這在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將是首次整體消除絕對貧困現象,對中華民族、對整個人類都具有重大意義。

越南媒體對中國的減貧措施和經驗非常關注。越南國家電視台曾專門采訪中國雲南、四川等脫貧民眾的「致富經」,稱贊中國減貧事業取得巨大成功。越南夢想廣告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胡錫忠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的減貧措施從最初的輸血型向造血型、精準幫扶轉變,放眼未來、立足長遠,非常值得借鑒。

「正是中國的成功經驗啟迪了衣索比亞的快速發展。」衣索比亞總理首席經濟顧問尼瓦伊·吉布里阿布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減貧的成功經驗在於持續快速的經濟增長、創造大量就業、經濟增長成果為人民所共享。目前,衣索比亞正在進行「農業導向的工業化發展計劃」的第二階段,著重發展工業,建立了十多座工業園區,大量青年人有了工作,幫助他們的家庭走出貧困。

墨西哥專欄作家、中國問題專家阿爾伯特·羅德里格斯指出,中國承諾將實現新的減貧目標,並做出了具體的規劃。「每個國家都有其特有的國情和發展道路,中國顯然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這讓中國人民享受到發展成果,也給其他發展中國家帶來信心和啟示。」

美國「全球未來」研究所主席、知名未來學家詹姆斯·坎頓博士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把消滅絕對貧困現象,實現全國繁榮作為目標,本身也是一項成就。未來10年,交通基礎設施的改善和互聯網的普及將繼續減少貧困。教育、就業增長、數字經濟,以及支持創新的強勁經濟,都對中國的未來至關重要。

卡瑪奇亞認為,按照中國政府的脫貧路線圖,到2020年打贏脫貧攻堅戰,這不僅是中國消滅貧窮問題,更是為人類社會作出的巨大貢獻,為包括發達國家在內的所有國家做出了榜樣,這是中國方案和中國理念對世界的貢獻。

⑨ 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哪些歷史性成就

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六千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從百分之十專點二下降到屬百分之四以下。

按現行農村貧困標准,2013-2018年我國農村減貧人數分別為1650萬人、1232萬人、1442萬人、1240萬人、1289萬人、1386萬人,每年減貧人數均保持在1000萬以上。六年來,農村已累計減貧8239萬人,年均減貧1373萬人,六年累計減貧幅度達到83.2%,農村貧困發生率也從2012年末的10.2%下降到2018年末的1.7%,其中,10個省份的農村貧困發生率已降至1.0%以下,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有望得到歷史性解決。

(9)中國脫貧攻堅戰的成果擴展閱讀: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脫貧攻堅大力推進建檔立卡、駐村幫扶、資金監管、規范退出等重點工作,確保脫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扎實、脫貧結果真實。

在責任制度方面,形成了「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責任制,東西部協作機制等。

閱讀全文

與中國脫貧攻堅戰的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領導小組 瀏覽:709
張江管委會知識產權合作協議 瀏覽:635
關於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關項目督導的函 瀏覽:941
閨蜜證書高清 瀏覽:11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
王者達摩大發明家 瀏覽:904
金庸為什麼不要版權 瀏覽:305
蘭州經濟糾紛律師 瀏覽:994
沈陽盛唐雍景糾紛 瀏覽:973
工商局生態市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757
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規定 瀏覽:553
招商地塊南側公共服務項目批前公示 瀏覽:208
盤錦公交投訴電話 瀏覽:607
馬鞍山到宿遷汽車時間 瀏覽:215
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 瀏覽:813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