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向發改委申請項目開展前期工作
一 、工作流程及資料辦理:
1、辦理項目選址意見書
2、單位申請紅頭文件2份
3、填寫《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跟蹤表
4、以上文件刻牒
5 、核准後向建設單位下發選址意見書
二、設計合同
1、設計費高於50萬的項目需公開招標
2 、與項目建設方設計合同
a、實際施工圖紙內容
b、規范允許范圍內盡量擴大設計
c、包含可能出現的設計變更和洽商記錄
d、包含可行性研究報告費
3、合同 嚴格控制實際施工圖紙內容
三、可行性研究報告
1、將設計委託書及選址意見書的紙質、電子版文件提交設計院要求出具可行性研究
報告
四、環境評價報告
1、建設單位向區環保局出具環評申請紅頭文件
2、選址意見書電子版、紙質文件
3、可行性研究報告電子版、紙質文件
4 、根據項目情況由建設方與環評單位簽訂合同,部分費用無票據
5、編制環境評價報告書或表
6、在媒體公示項目情況
7、區、市兩級環保局審批環境評價報告書或表
8、市環保局向申報單位出具環境評價批復文件
五、開展前期工作的通知(區發改委)
1、申報單位向區發改委提交開展前期工作申請紅頭文件、項目選址意見書、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環評批復
2、區發改委向市發改委出具開展前期工作的函
3、市發改委向區發改委下達開展前期工作的通知
4、區發改委向申報方轉發開展前期工作的通知
六、土地預審
1、由建設方與測繪單位簽訂合同
2 、向測繪單位提交選址意見書電子版文件
3、測繪單位編制土地報件( 體現項目用地面積、性質、符合國土局規劃的信息)4份
4、需要時辦理耕地協議、征地列入預算說明等具體事宜
5、申報單位出具土地預審的申請紅頭文件
6、建設單位的營業執照副本、組織機構代碼、企業法人證、法人身份證
7、項目開展前期工作的通知
上述文件由申報單位報送區國土局連同以下區國土局出具文件上報市國土局
8、現場查看記錄表
9、項目用地情況說明
10、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申請表
11、項目用地的初審意見
12、核准後市國土局向建設單位下發土地預審意見書
七、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查報告
1、申報單位向區建設局出具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查申請紅頭文件
2、區建設局向市建委出具關於審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報告和可研報告
3、市建委出具關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查意見
八、立項批復
1、申報單位向區發改委提交立項申請紅頭文件、選址意見書、項目可研報告、 環評批復、土地預審意見書
2 、區發改委出具立項請示紅頭件連同選址意見書、項目可研報告、環評批復、土地
預審意見書、資本金到位的函(貸款)提交到市發改委,專家論證可研報告合格後出具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即立項批復
九、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1、申報單位申請紅頭件2份
2、填寫《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申請表
3、填寫《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跟蹤表
4、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復印件2份
5、發改委立項批復2份(轉發件為原件,市發改委可復印件)
6、上述資料拷貝電子版2份連同紙質文件遞交至區規劃局大廳
7、核准後簽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十、地質勘查報告
1、 委託方與勘察院簽訂勘察設計合同
2 、委託方提交勘察院選址及可研文件
十一、初步設計方案提交及論證
1 、委託方向設計院提供地質勘查報告
2 、設計院實地放線
3 、公司領導現場踏勘並提出修正意見
4 、二次放線並請公司領導踏勘
5、向公司領導匯報並確認初步設計方案
十二、施工圖設計
1、深化初步設計至施工圖設計,出具兩個版本(內、外)的設計圖
十三 施工圖審查報告和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合格書
1、建設單位向市建委建設工程設計審查站提交項目施工圖設計申請
2、建設工程設計審查站及抗震辦公室簽發鄂爾多斯建設工程施工圖審查報告
3、建設工程設計審查站簽發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合格書
十四、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1、申報單位申請紅頭件2份
2、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復印件2份
3、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復印件2份
4、《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申請表
5、《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跟蹤表
6、施工圖設計圖紙1套及電子版文件
7、拆遷完成情況統計及協議書等證明書
8、上述資料拷貝電子版2份連同紙質文件遞交至區規劃局大廳
9、區規劃局設計室核對上述資料准確無誤簽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十五、建設用地批准書
1、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復印件
2、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復印件
3、發改委立項批復(轉發件為原件,市發改委可復印件)
4、國有土地摸底調查(項目拆遷明細需寫經摸底調查以上或以下均為國有土地加蓋申報單位公章)
5、申報單位的營業執照副本、組織機構代碼、企業法人證、法人身份證
6、土地局出具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及建設用地審批表(規劃局、國土局、政府審核領導簽字、蓋章)
7、通過媒體發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公告
8、上述資料核准後簽發建設用地批准書
B. 申報材料中的"前期成果"是自己的成果,還是現如今別人研究的成果
前期成果當然是指你自己的成果呀!你申報材料,填寫別人的成果不對的。
C. 申請書中填寫前期研究成果不就是等於透露了個人信息嗎
不管填寫什麼時候的研究成果,你只填寫結果,至於研究過程可以隻字不提,雖然國家版規定不允許不經本人同權意不許泄露別人隱私,自己也要注意填寫的技巧,既要讓對方知道自己的能力也要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D. 科學技術成果鑒定中前期調研怎麼寫
科學技術發展研製管理規定生產批准要求,給予鼓勵科學技術發展研究成果針對對生產流程加工目的
E. 本課題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怎麼寫
先要去查閱與本課題有關的研究資料,主要關注(就是前任主要研究成果):
1.相關研究已專經研究到什麼地步。屬
2.相關研究進幾年來不同流派的主要觀點,進行簡要的敘述。
3.前人已經得出的結論有什麼值得借鑒的和不足的。這部分要立足於你自己的課題研究,這是根本切入點,因為課題研究新穎性就在這里,需要你在前人的基礎上有創新和提高。比如前人研究的不足可以分觀點的局限性和研究手段(方法)的局限性等,這樣你可以針對前人理論中不足或者沒有涉及的方面進行研究。
4.最重要的這部分既要有事實依據,也要簡明扼要。就是說要對前人觀點進行整合,分析比同流派觀點背後的價值取向,可以適當地引用重要觀點。當然不要引用太多,關鍵還是在於你的概括,你分析得越清晰,你之後課題研究的思路就越清楚,畢竟這部分只是鋪墊部分不能顯得太復雜,這樣很容易頭重腳輕。
F. 如何申報國家社科基金課題
申報社科課題是社科研究人員最基礎的基本功,是做科研事業的第一步工作,這一步是就像一個人學走路一樣,一定要大膽地學,否則就不會走路。通俗地說,不會做課題申報,就像無米下鍋一樣。一個科研人員總不能一輩子等著、靠著別人去申報課題獲得立項後,把自己加入課題組作為成員之一來承擔課題,而應該學會自己單獨申報課題,當課題負責人,自己主持一個科研課題。因此,學會如何申報科研課題至關重要。下面,我們以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為例,對如何申報課題進行一些探討。
設計適合自己研究的選題
選題是成敗的關鍵。因此,每年課題指南公布後,要認真研讀課題指南,並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選題盡量與指南緊扣起來。
題目不要過大、過長。申報課題不要追熱門題目而扎堆,避免形成較強研究力量「大撞車」。選題時要考慮所選的相關題目資料佔有是否充分,課題組成員前期研究是否有實力、有基礎,研究隊伍構成是否符合選題。要實事求是,量力而行,非本所長的題目不要申報。處理好「自定」題目與「指南題目」的關系。選題不一定原原本本照抄「指南」的題目,可根據自己所處的地區、所熟悉的領域縮小一些范圍,可以將「指南」的題目化解為申請者要做的題目,因為范圍比較大,大題小做一般做不好;有的評委看不懂,可以寫一兩句話指出是根據哪一類題目或范圍演化而來。
二是突出地方、民族、學科特點。
課題指南覆蓋26個學科,題目上千,如何在茫茫題目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選題?這就需要突出我們的特點,我們有什麼特點?所謂特點就包括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或優長學科。以廣西為例,經濟、社會、文化、民族都有自己的特點,如果能從中找到適合的選題,申報命中率就會高一些。從多年來年,廣西申報課題命中率最高的是民族類課題。從所申報的課題來看,1984~2007年申報立項的9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有8個是與「民族」有關的,當然不一定在「民族問題」學科申報,有的是在社會學學科申報,如《構建西南民族地區庫區礦區和諧社會研究》;有的是中國歷史,如2007年申報立項的《南海絲綢之路與中國-東南亞民族經濟文化交流》。從這兩個課題看,地方性――庫區礦區、南海絲綢之路,在廣西、在西南是比較有特點的;民族性――西南民族地區有全國最多的少數民族民族種類和人口,地域廣闊,中國――東盟跨境民族經濟文化豐富多彩;優長學科――研究民族經濟、民族文化、中國-東盟壯泰族群,這些領域我們在全國是處於比較優長的。
三是考慮課題組成員的前期成果。
選題要考慮好所申報的選題有沒有前期成果,這個也很重要,有前期成果,評委容易通過,如果沒有前期成果,論證再好,評委擔心你花費的時間太多,一兩年拿不出成果來。所以這個也要考慮好。對於年輕人來說,沒有前期成果怎麼辦?這就需要組合好課題組成員,找一些有過這方面研究成果的同事、老師,甚至是院外的老師來合作,藉助的他的成果來增強課題前期成果的份量。這種申報課題、組合課題組成員的本身,也是向同事、向老師學習的過程。
四是選題要有時代感。
一句話,選題要與時俱進,跟上國內外形勢,不能落後於形勢。
五是貼近理論前沿。
即跟蹤學術前沿,這方面的選題比較有價值,因而容易入圍。如指南這兩年突出「南海問題「、「城鄉一體化問題」、「生態文明」都是前沿的理論問題。
六是選題要有全國性意義。
不能只有本地區意義,或局部意義。當然類似西南地區的范圍也是可以的,只有具有全國、大局的,一般容易立項。
七是與自己研究領域緊密相關。
最好從自己研究的大領域中派生出來若干個子課題作為選題,使自己在這個領域中做它十年八年,甚至一輩子,成為這一領域的學術領軍學者。
G. 如何申報科研課題
1、怎樣選擇課題
課題的選擇不是空想出來的,自己主觀想什麼樣的課題好,什麼課題能被評上。這是押寶式的選題,很難評上。
申報課題應有三個條件:
第一,你對申報的課題已經開始或正在研究的課題,應有前期成果。我們在評審時是先看申報者是否有前期成果。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條件。
除了自己的前期成果外,還應了解國內對這個領域的研究情況。如華中師范大學農村問題研究基地,把國內發表的有關農村問題的文章全部收集起來,然後把這些文章按內容分成幾類,掌握這些情況,對申報這個領域的課題非常有利。
第二,對申報的課題有實地調查的資料,或總結人民群眾創造的經驗資料。也就是說,申報的課題要有特點,沒有實地調查的資料就沒有特點,如湖北省一個單位申報的一個課題:《山區鄉鎮政權建設研究》,他們除調查了湖北省山區的情況外,又調查了四川、湖南、江西等省的山區的鄉鎮政府情況,有這些實際資料,誰也拿不到,只有這個單位才能拿到,這就說明有特點,必須批。西北師范大學王宗禮申報的《西北地區少數民族政治意識研究),他把西北牧民的政治觀念、意識資料情況掌握了,就評上了。此外,廣東中山大學及一些教學科研單位有關「珠江三角洲」各個方面的研究;江蘇省的教學科研單位關於「蘇南模式」的研究等課題都容易被評上。
這些都說明,申報課題,要有實際調查。到實際中去,有實際調查的資料才能申報出你所報課題的特點,否則你的課題就不能打動人。
第三,申報的課題要符合「課題指南」的要求。當然不是說,我們申報課題,要用「課題指南」題目作為課題,而是
說,申報的課題要符合「課題指南」的范圍。
全國社科基金是每年制定一次指南,教育部的課題是每個五年規劃,委託各學科學者制定五年規劃的咨詢報告,提出五年內各學科應研究的主要問題。
為什麼必須符合「課題指南」的要求呢?因為「課題指南」所提出的題目都是當前需要研究的基礎理論問題和現實中的重要問題。特別是重點課題是國家急需研究的問題。如我們政治學科提出的「行政體制改革」問題,因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進行過幾次行政機構改革,但哪次也不徹底,原因是沒有正確的符合國情的行政體制改革的理論做指導。
所以我們申報的項目一定要不脫離指南,不是說必須和指南上的一模一樣,但也要圍繞指南來選題。
2、課題論證
課題論證非常重要,論證好壞是決定你能不能被評上的前提條件。因為同樣課題申報者有幾家甚至幾十家,哪個能評上,哪些評不上,主要看論證。
怎樣論證?我們看論證的主要幾點:
第一,你為什麼要研究這個課題;
第二,你所研究的課題,主要解決什麼問題;
第三,解決主要問題的難點是什麼,怎樣解決,如何突破;
第四,前期成果。
所以在論證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周到,能讓評委很清晰地知道你這個課題所要解決的是什麼,難點是什麼,表明你可以解決。
3、課題組成員
課題組成員的材料是衡量課題組成員的水平能否完成課題任務。有過這種情況,課題組只有申報者一個人,或者成員水平不高而被拿掉。
H. 什麼是課題研究基礎
課題研究基礎指的是在某項課題上,前期做的工作或者具備的條件。包括但不限於研究結果、研究人員、課題經費預算、硬體條件等。
①研究結果指的是在該課題上曾經做過的類似研究所得出的結論、發表的文章、專利等。
②研究人員是指從事研究該課題的試驗人員,試驗人員從事該課題研究時間越長,說明研究越深入,人員穩定,研究延續性好。從人員年齡結構和學歷結構上也能說明一定問題。
③課題經費指的是能夠在這項課題上的開銷,包括開銷的明細,能夠說明對該課題有足夠的經費支持。
④硬體條件指的是研究該課題所需要用到的設備、設施等,能夠說明具備課題研究的硬體能力。
課題研究基礎和條件保障包括以下內容:
1.學術簡歷:課題負責人的主要學術簡歷、學術兼職,在相關研究領域的學術積累和貢獻等。
2.研究基礎: 課題負責人前期相關研究成果、核心觀點及社會評價等。
3.承擔項目:負責人承擔的各級各類科研項目情況,包括項目名稱、資助機構、資助金額、結項情況、研究起止時間等。
4.與已承擔項目或博士論文的關系:凡以各級各類項目或博士學位論文(博士後出站報告)為基礎申報的課題,須闡明已承擔項目或學位論文(報告)與本課題的聯系和區別。
5.條件保障: 完成本課題研究的時間保證、資料設備等科研條件。
(8)前期研究成果擴展閱讀:
制訂課題研究方案包括:准確表述研究問題和分解研究問題、將研究問題轉換成假設、確定採用研究方法、安排研究計劃及人員分工、課題研究的組織和協調等。
(一)分解課題研究目標,抓准研究切入點。
1.確定研究目標。確定研究方向或研究主題、總體目標。研究目標可分平行目標、層次目標和綜合目標等。
2.選定研究切入點:一是從基礎性的、容易的、關鍵性的問題中選定;二是從已經成功的經驗中去尋找;三是從學校教育面臨的實際問題中去尋找;四是從教育發展的趨勢中去尋找;五是從教育科學理論中去尋找。
(二)明確研究思路,確定研究方法。
1.理清研究思路。通過對研究問題進行正向分析、逆向分析和化歸分析等方法,理清和形成研究思路。
2.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有主法和輔法。主法有觀察法、調查法、文獻資料法、教育實驗法、經驗總結法、比較研究法、個案研究法、行動研究法、反思研究法和質的研究法等等;輔法有統計法、測量法、和問卷法等等。
3.課題研究方法的使用與選擇。不同類型(內容、條件)的研究課題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可以從不同角度、按照不同的標准選擇研究方法。
一是以研究過程的階段為標准,按階段研究任務確定方法。
二是以研究對象的性質為標准,按研究對象確定方法
三是以課題研究的延續性為標准,按延續方向確定方法。
四是以研究所採取的技術手段劃分,選擇不同的研究方法
(三)開展理論思維,提出研究假設。
研究假設是研究者將研究問題中的概念轉變為能通過觀察來計量的變數思考時預測的研究結果(也稱「半成品」)。
1.積極開展理性思維。
2.掌握研究假設的基本標准。研究假設應有4條標准:
一是能說明兩個或兩個以上變數間的期望關系;
二是研究者應有該假設是否值得檢驗的明確理由;
三是假設應是可檢驗的;
四是假設應盡可能簡潔明了。
3.明確研究假設形成的基本步驟。研究假設形成的基本步驟是:
⑴提煉問題;
⑵尋求理論支持、形成初步假設;
⑶推演出理論性陳述,使假設結構化;
⑷形成基本觀點;
⑸對基本觀點再提煉,形成假設的核心。
4.明確研究假設形成的基本條件。研究假設形成的基本條件:
⑴要以科學觀察和經驗歸納為基礎;
⑵要以科學的思想方法為指導,通過類比、歸納、演繹等方法,做出合乎邏輯的某種命題;
⑶研究者要有豐富的知識、經驗。
5.明確研究假設表述的方式。研究假設的表述應該是有傾向性的,可以是肯定式或否定式,而且所舉的變數與變數之間的關系應該是能夠操作,能夠觀察和驗證。研究假設可分為描述性假設和解釋性假設。
(四)根據課題類型,搞好研究設計。
1.應用性研究課題的設計。
這類課題,重點是研究如何把教育科學的基礎理論知識轉化為教育技能、教育方法和手段,使教育科學知識同實際教育教學銜接起來,達到某種預定的實際目標。
2.經驗研究性課題的設計。
經驗研究性總結分為一般性經驗總結和科學性經驗總結兩個層次。
3.實驗性課題設計。
實驗性課題是在一定教育理論或假設指導下,通過實驗探究變數關系揭示教育規律的活動。
I. 寫課題組成員的前期成果嗎
先要去查閱與本課題有關的研究資料,主要關注(就是前任主要研究成果):
相關研究已經研究到什麼地步。
2.相關研究進幾年來不同流派的主要觀點,進行簡要的敘述。
3.前人已經得出的結論有什麼值得借鑒的和不足的。這部分要立足於你自己的課題研究,這是根本切入點,因為課題研究新穎性就在這里,需要你在前人的基礎上有創新和提高。比如前人研究的不足可以分觀點的局限性和研究手段(方法)的局限性等,這樣你可以針對前人理論中不足或者沒有涉及的方面進行研究。
4.最重要的這部分既要有事實依據,也要簡明扼要。就是說要對前人觀點進行整合,分析比同流派觀點背後的價值取向,可以適當地引用重要觀點。當然不要引用太多,關鍵還是在於你的概括,你分析得越清晰,你之後課題研究的思路就越清楚,畢竟這部分只是鋪墊部分不能顯得太復雜,這樣很容易頭重腳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