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中美建交成果

中美建交成果

發布時間:2021-01-02 04:08:27

①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外交事業取得了重大成就。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美兩國的社會制度根本不同,在中


(1)尼克松總統訪華。(分)分歧:社會制度、台灣問題。(2分)成果:在上海發表《中美聯合公報》。(2分)
(2) 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2分)特點:具有包容性、廣泛性,適合各類國家處理國家間問題。(2分)健康發展:以史為鑒,面向未來。(1分)
(3)1972年,(1分)在中美關系改善的直接推動下,(1分)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1分)周恩來與之會談,中日兩國簽訂了聯合聲明,標志著中日兩國建立了外交關系,這為和緩亞洲緊張局勢和維護世界和平作出貢獻。(2分)

② 中美建交的成果與意義是什麼

當年中國為了解決越南問題,希望得到美國的支持,所以1979年在美國沒有徹底斷絕供應台灣武器的前提下匆匆與美國建交的!

③ 中美建交算不算是改革開放的成果

個人觀點,和改革開放關系並不大。中美邦交正常化的確始於1971年,當時陸陸續續兩內國就已經有接容觸了,中國能重返聯合國其實美國背後也是有助力的。我覺得可以這樣理解:改革開放加快了中美正式建交的步伐。
建議你再去問一下老師,如果考到肯定以老師的說法為准。

④ 有人稱我國70年代的外交成就為「梅開三度」,指哪三度

一、我國重返聯合國。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第1976次會議,以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通過版,由阿爾權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等23個提案國提議的2758號決議,決議驅逐台灣當局駐聯大的代表,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26日,聯合國秘書長吳丹正式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1971年11月15日,喬冠華、黃華出席聯合國第26屆大會。團長喬冠華發言,表明中國人民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發展的重要力量。
二、中美建交。1972年2月21日--28日,美國總統尼克松應周總理的邀請訪華。毛主席會見尼克松總統。1972年2月28日,中美簽署《上海公報》,1979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簽署《中美建交公報》,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美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3月1日互派大使並建立大使館。
三、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9月25日--30日,日本首相田中角榮應周總理的邀請訪華,毛主席會見田中角榮,9月29日,兩國政府發表《中日聯合聲明》,標志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1978年,締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

看下是不是這個,我不確定哦

⑤ 中美關系取得那些成果你對未來中美關系走向有何預測

著名的美國商會中國美國商會對每個陣營14日發布的獨家文章美國的政策對中國的兩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和麥凱恩寫道:在其網站上。美聯社說,兩人在文本應該是在美國已呼籲消除貿易摩擦,應對全球變暖,提高軍事交流,以防止核武器擴散進行更密切的合作,筆者本身更像是一個不尋常的戰斗海外選民的拉票活動。 「環球時報」記者也注意到,強調美國的共同利益,是兩國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未來的總統。」麥凱恩更連續5次使用了「共同利益」。
到美聯社報道,奧巴馬和麥凱恩的文章將每月根據美國商會「中國簡報」上的第22版在中國出版。該雜志將發送到2700成員的手中,約1000名中國官員。美聯社說,在最近的美國大選,以及美國與中國的貿易關系是顯著的話題,但今年是伊拉克戰爭和美國經濟蒙上陰影。一位發言人在中國魯德曼的美國商會表示,今年該組織在七月邀請奧巴馬和麥凱恩寫自己的文章中國的政策。這是第一次組織邀請美國兩黨總統候選人寫了一篇關於美國與中國的關系的文章,填補了人們對於奧巴馬和麥凱恩未來的政策走向中國,「理解的真空。」

美聯社說,奧巴馬和麥凱恩在文章中並沒有提出具體建議,文章有點空洞。但兩人肯定中國發展成就,強調美國與中國的合作。奧巴馬說,30年來,中國取得了非凡的,可持續的發展。只要美國和中國認識到雙方的共同利益,就能達到這樣的目的是多方面的。近年來,美國,中國在六方會談中的合作清楚地表明,雙方能夠開展建設性的雙邊合作,並攜手與其他國家緩和緊張局勢甚至引起格外敏感的問題。

麥凱恩說,中國的經濟增長使數百萬人擺脫了貧困,為鄰國活力的經濟,帶來許多新的經濟機會。下一屆美國總統應該採取雙方的共同利益,結成更穩定的美國與中國的關系。他的論文也不忘批評自己的對手,他說:「美國一些政客,包括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由亞洲活力引發的恐懼所困擾,他們不鼓勵美國人創新和創業,而是提議設置達貿易保護主義壁壘,美國越不利。「

路透社15日報道,在闡述了中國的政策,奧巴馬的更加強硬的語氣。 「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與麥凱恩,奧巴馬的文章長度比較長感動更細,更敏感的話題。他說,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文字盟友關系的基礎是美國維持安全部隊在該地區的存在,不會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奧巴馬政府將尋求合作與中國合作促進地區的穩定與發展。在經濟方面,他敦促中國擴大內需,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實現金融服務產業轉型升級,並再次敦促中國改變其匯率政策。他還表示,將應對中國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停止爭吵有關中國的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性問題,呼籲中國全面保護人權,「保護西藏獨特的宗教和文化傳統的人。」

去年下半年以來,奧巴馬和中國有關麥凱恩的言論經常見諸報端。他們也呼籲布希抵制北京奧運會,也有出版的「西藏問題」的不當言論,與達賴會面竄麥凱恩還訪問美國期間。奧巴馬還表示,中國「既不是敵人也不是朋友,而是競爭對手。」美聯社說,最近訪問了歐洲二,作者是美國企業家在中國的一個不尋常的拉票

⑥ 中美建交後,中國可以引進美國最新的科技成果嗎

沒有這種可能,以前沒有,現在沒有,將來也沒有。即使日本那樣的美國鐵桿小弟,專美國也不賣F22給它,只屬肯賣F35。西方國家曾今有個「巴統」組織,全稱是「對共產黨國家出口管制統籌委員會」,對中國限制比蘇聯還多。八十年代中美蜜月期,西方放寬了限制,但是留了不止一手,中國吃了不少虧,典型的是「和平珍珠」計劃。八九年之後,西方國家以某個事件為借口,重新開始對中國的禁運。不談最先進的軍用技術,就是比較先進的民用技術也禁止出口給中國。

與中美建交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領導小組 瀏覽:709
張江管委會知識產權合作協議 瀏覽:635
關於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關項目督導的函 瀏覽:941
閨蜜證書高清 瀏覽:11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
王者達摩大發明家 瀏覽:904
金庸為什麼不要版權 瀏覽:305
蘭州經濟糾紛律師 瀏覽:994
沈陽盛唐雍景糾紛 瀏覽:973
工商局生態市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757
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規定 瀏覽:553
招商地塊南側公共服務項目批前公示 瀏覽:208
盤錦公交投訴電話 瀏覽:607
馬鞍山到宿遷汽車時間 瀏覽:215
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 瀏覽:813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
© Arrange www.jhzxd.com 2006-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