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土木工程建築構造認知實習報告咋寫 要求3000字
【土木工程實習報告】
根據學校安排我於xxxx年xx月xx日到武漢第xx建築公司武漢xxx項目部進行建築施工實習,.1:工程簡介本工程是武漢市xxxx國企投資公司開發的公寓樓,承建單位是武漢第xxx建築公司,分別是五號和六號樓,及高爾夫球健身樓,地基由xxx第四
樁基公司承建。由北京xxxx設計院設計。採用框架剪力牆結構,柱子為異性柱。面積為13000平方米,由3棟樓組成的商住樓,現澆鋼筋混泥土六層框剪結構。2、引言——茅以升的時代已不再
我們這一代人,對於橋梁最初的感性認識,大多都來自於小學里的那篇課文。不知道到現在是不是還有許多人能像我一樣還能把那陌生的文字從記憶中打撈起。「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的刻著兩條相互纏繞的龍,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還有的刻著雙龍戲珠。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真像活了一樣。」沒錯,趙州橋,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中國橋梁工程技術的代名詞。
同樣,也有另一篇課文,它講的是中國橋梁工程史上的代表人物,茅以升的童年故事。故事大抵是個故事,有演繹有藝術渲染的需要,但字里行間,是中國近代工程發展的艱苦與老一輩工程師們的辛酸。
兩篇課文,讓我們憑空意識到了橋梁的存在是那麼的必須,而長久以來我們竟把這必須當作了理所當然,把前輩們的奢侈品饕餮般揮霍。如今,在這份逼人的庄偉前,我不得不再次把目光投向橋梁,一個那麼熟悉而又頓顯陌生的名詞。
橋梁,既是一種功能性的結構物,又是一座立體的造型藝術工程,也是具有時代特徵的景觀工程,橋梁具有一種凌空宏偉的魅力。
這種重新審視,讓我不由地愧疚。橋梁,再熟悉不過的稱呼,居然承受了那麼多變革,也背負了那麼多陳舊……
從錢塘江大橋到杭州灣大橋,技術上的完善,表現形式上的趨於多樣,這些讓人嘆為觀止的工程奇跡無不像我們暗示著,茅以升的時代已不再。
二、認知實習記錄
第一天上午8:00,我們在鐵道校區的電影院前集合,集體坐車開往參觀瀏陽河上的大橋。我們的第一站是橫跨圭塘河和瀏陽河的圭塘河大橋。
有趣的是,在此之前我在互聯網上搜索了一下圭塘河大橋這詞條,結果僅僅得到了這條XX年的「新聞」——圭塘河大橋於1995年10月建成通車,原橋長52米,寬6米。由於原設計橋面標高不能滿足泄洪要求,加之歷年來受洪水沖刷以及車流量日益增大,橋面和欄桿已有多處損壞,一旦水位上漲,整座橋就會被水淹沒,導致交通中斷,於是有關部門決定對其進行改造。市公路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圭塘河大橋改造後將長達115.78米,寬12.6米,不僅方便居民出行,泄洪能力也將大大增強。
我們看到的圭塘河大橋便是這新址,典型的下承式拱橋,其中引橋為預應力三跨連續箱梁,全橋總長170米,主橋長140米,拱長75.8米,橋寬32米。向西走下去後是瀏陽河大橋。瀏陽河大橋全長281米(其中主跨125米,邊跨各78米),橋面寬29米。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先參觀了引橋和主橋的橋墩,分析了橋面內部的組成,認識了拱橋的特點。
隨後我們乘車奔赴洪山大橋。洪山大橋的旁邊,有一座頹唐的老洪山石質拱橋。老師感慨,這座混凝土拱橋的造價在這座鋼結構的洪山大橋面前,是零頭。
洪山大橋在同類型橋梁中跨度和斜塔高度均居世界第一。主橋結構形式為無背索斜塔斜拉橋,主跨206米,跨下沒有一個橋墩,塔身與橋面完全靠13對豎琴式平行鋼絲斜拉。斜拉橋塔身採用等截面薄壁空心鋼筋混凝土結構,通過塔基與基礎固結,主梁也是鋼箱梁。
走在這座橋上,我們意外地發現橋中人行的隔離帶兩側有著一份樂譜,我獨自跑到盡頭,找到了高音譜號,升c調。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2009年9月15日,713的的大家早期後感覺天氣轉冷,紛紛加了衣物……
懷著對湘江的憧憬,我們駛向了二環……看著周圍的建築群,大家的話題還是長沙的房價。終於汽車停在了湘江二橋之下。
引橋很長,長到在這樣的晨霧中我在引橋上看不到主橋。
地上的牛糞還是新鮮的。隱約能看到湘江中的岸汀浮渚。湘江二橋。不算老,不新。沒有什麼滄桑感,也同樣很難給人現代感。很中庸的存在。
二橋全長3616米,寬25米,分為4車道,1991年1月30日,正式通車。
大橋共有橋墩159個,千噸級船隻在橋下可順暢通航。跨越湘江的主橋由雙塔單索麵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和兩側分別為連續梁所組成,總長為1025.26m。兩岸引橋總長1330.68m。主橋橋寬為凈25m,斜拉橋的主梁為三室閉合箱梁。採用全斷面一次總體式懸澆施工。橋塔採用倒y型獨柱結構,塔柱上部錨固段為h型截面,高31.3m,下部塔腿為矩形截面,高22.42m,兩腿與雙壁塔墩通過橫梁剛性連接。塔墩基礎採用14根φ2m的鑽孔灌注樁,用雙壁鋼圍堰施工。
它的壽命是一百年。
早早回到車上。這次真的駛出了二環,沿著湘江,我們來到三汊磯大橋。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自錨式懸索橋,它自詡不平凡,但這份不平凡在它的平凡面前顯得那樣平凡。
引橋混凝土澆注長845米, 主跨長328米,主橋長732米,橋面寬為29米
主橋由中南大學設計。算是中南橋隧人值得自負的驕傲了吧?
老師頓了頓,笑著說當年70號高強度鋼材的價格大概是一萬多人民幣一噸。大家盤算著,一萬一噸,合成5塊錢一斤,豬肉沒漲價時都比它貴,看著眼前這橋,剛好一輛拉著豬大概是送去屠宰場的農用車緩緩駛過,我們不禁慨然。
三、實習小結
翻開我的工程概論教材,發現在橋梁工程一章有這樣僅有的筆記。
整體規劃→工程可行性研究→發改委審批→設計招標→設計→施工招標→開工→竣工→荷載竣工測試→交付使用→工程維護。
本是一個再標准不過再平常不過的一個產業流程,我卻看得心酸。
這是一座橋的宿命。輪回,而沒有往生。
我想到了洪山大橋旁的舊橋,我想到了圭塘河大橋的翻新,我想到了比豬肉便宜的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自錨式懸索橋。
好的橋梁是藝術品。而沒有橋能夠流芳百世,至少當前的施工技術、材料技術不允許。即便有這種可能,它終究會有一天落後於時代,影響環境的發展,終究還是要為時代所棄。趙州橋只有一座,南京長江一橋只有一座。它們的存在是真實的。可百年後誰去見證這份真實?
橋梁這藝術品註定是短壽的。舉報補充回答: 工程造價實習報告(參考)
鋼筋籠的製作為現場製作,連接為焊接,分段下孔,鋼筋籠的加強箍必須與主筋焊接,焊條我們採用5字頭型號,以保證鋼筋籠焊接質量。鋼筋籠在安裝過程中不能變形。鋼筋籠一次性使用一台吊機。鋼筋籠頂端要焊吊掛筋,高出鋼護筒。鋼筋籠就位後,吊掛筋支承在護筒頂的枕木上,不能直接放在護筒上。為了讓我們在以後檢測樁位正常鋼筋與護筒距離正常,所以我們箍筋要求多焊出一圈。
混凝土灌注時必須保持連續灌注,中斷時間不超過30分鍾。因為我們的孔深都在20米以上所以混凝土一定要准備充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為2---3小時。在施工新河中橋z6z5樁時我們攪拌站還沒有建設完成,所以均為商品混凝土,但其造價之高令人望而卻步。澆灌的樁頂標高應高出設計標高0.5m以上。
水中墩概況,桂子湖中4個,水深4--5米,湖面寬120米,河床地質為:淤泥亞粘土,深度5米左右,再下層為粘土;系梁位於水下面20--30cm,河床以下。螞蟻河水中墩4個,水深3米,河面寬125米,河床地質為:4米深的淤泥層,淤泥質亞粘土1--5米,再下層為粘土;系梁位於水面下20--30cm,河床以下。根據設計圖紙要求和水中墩的構造特點,鑽孔樁採用固定平台,上鑽機成孔方法施工,系梁採用鋼板圍堰,下設模板支撐架方法施工。施工所需設備,機具,材料主要通過水上運輸船運送,小型機具及混凝土利用混凝土輸送管泵通過臨時踐橋輸送。
採用鋼板樁圍堰的水中墩及系梁:搭設固定平台,打設鋼護筒,鑽機就位成孔,灌注混凝土,插打定位管樁,布設圍堰導向框,插打鋼圍堰,內外支撐安裝,安裝底模支撐框架,立模,灌注系梁混凝土,拆模,拆除鋼板樁圍堰等工序。我們採用震動打樁機,震動打樁機是目前插打鋼板樁較好的施工機具,具有液壓夾樁位置,能與鋼板樁自行作鋼性連接,既可打樁,又能拔樁,操作簡便,能克服樁的摩阻力,使樁下沉較快,可提高沉樁速度。水上鑽孔平台鋼管樁作基礎,鋼管樁上布設工字鋼梁,主要為鑽機鑽孔提供作業平台。經測量定位後,鋼管樁由浮吊吊震動錘打入河床,入土深度不小於8米;鋼管樁採用∮529mm,壁厚為8mm,每根長為15米。每個墩位處設一座整體鑽孔作業平台,採用鋼管樁作基礎,順橋軸線方向的兩根鋼管樁上布置一片Ⅰ400工字鋼,以作橫墊梁,工字鋼與鋼管樁焊接在一起,以提高整體性;在橫樑上垂直橋軸線方向布設Ⅰ400工字鋼,以作縱梁。每根鋼管樁上做鋼板樁帽一個,分布梁支立在樁帽上並焊接好,以提高作業平台的整體穩定性。
搭設固定平台後,安裝下沉鋼護筒的導向架,用浮吊,震動錘把護筒下沉到設計位置,每個墩的幾個鋼護筒用泥漿槽連成一體,鑽孔時其他幾個護筒作為循環泥漿池。
辛苦的工作就是這樣進行的,每天我們都在荒蕪的稻田與水塘之間忙碌著,哪裡開工我們就在哪裡放線,經常要同一個樁位放好幾次,在主幹道施工之前要修便道,我們道路的便道修在內側,大軍山特大橋的便道修在橋下中間位置,漢南互通匝道便道修在路的里測。
總結:在**小區二期三組團,D17棟樓實習的一段日子裡我學會了許多土建工程的施工程序和質量的檢驗工作,並且了解了報表的填寫與記錄,能根據圖紙算出工程量,在技術指揮的指導下弄懂了實物與圖紙之間的區別。在施工過程中能進行測量放線的現場操作,並配合技術指導完成繁重的現場看管,我很珍惜在這方面所學到的實踐知識與一些施工中所謂「游丁走縫」的處理。並且知道了施工中安全的重要性,在安全的前提下才能進行工期與質量的話題。也明白了甲方與乙方之間的工作關系,監理的重要性等。我覺得是收益匪淺。
在**高速的施工期間所學的東西更是一言難盡。測量中控制點的重要,加密點的必須,方位角的准確,定向的步驟,全站儀的使用,坐標的計算等等都是施工前的必要「隱蔽工程」它在工程竣工後是看不見的,但在施工中又是不可缺少的。粉噴樁的施工過程,要素,重點,粉噴量的紀錄,樁位的計量機械的養護,都是十分重要的。攪拌站地點的選擇,三通一平的准備工作,設備進廠的位置安排都要認真考慮。鑽孔樁的施工更是要細心,樁位的確定,護樁的打設,護筒的安裝,鋼筋籠的焊接,下籠的進行,混凝土的灌注,正循環鑽機的施工原理,沖心轉的施工原理,都是我在漢洪高速上學到的,這也讓我記憶猶新。
我很珍惜學校為我們安排實習這理論與現實連接的重要環節,這為我們以後再施工企業單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更深刻的體會了實物與圖紙之間那密切的關系,明白了圖紙它要顯示什麼樣的物件,有的在圖紙上看不懂的地方在實物的面前就顯的那麼簡單明了。總之要謝謝學校在為迎合市場需求,促進學生實踐能力所安排的這段實習,我將永遠珍惜這段經歷。
Ⅱ 對建築工程技術的認識
以下是建築工程技術的主要分支和概念,圍繞這個去寫吧!
建築工程技術主要包括土建、採暖衛生與煤氣工程、電梯和消防四個方面。
一、土建:
二、採暖衛生與煤氣工程
三、電梯:
四、消防
[編輯本段]一、土建:
1.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出廠質量證明和質量試驗報告: 包括: 1)封面 2)分冊目錄表 3)水泥分目錄表 4)水泥出廠質量合格證和實驗報告 5)鋼筋分目錄表 6)鋼筋出廠質量合格證和實驗報告 7)剛結構用鋼材及配件分目錄 8)焊條\焊劑\ 焊葯分目錄 表 9)焊條\焊劑\焊葯出廠質量合格證和實驗報告 10)磚分目錄表 11)磚出廠質量合格證和實驗報告 12)骨料分目錄 13)骨料出廠質量合格證和實驗報告 14)外加劑分目錄表 15)外加劑出廠質量合格證和實驗報告 16)防水材料分目錄 17)防水材料出廠質量合格證和實驗報告 18)預制混凝土構件分目錄表 19)預制混凝土構件出廠質量合格證和實驗報告 20)封底 2.施工實驗: 1)封面 2)分冊目錄表 3)回填土分目錄表 4)回填土取樣平面圖 5)砌築沙漿分目錄表 6)砌築沙漿配合比申請單\通知單 7)砌築沙漿試件 抗壓強度匯總統計表 8)混凝土分目錄表 9)混凝土配合比申請單\通知單 10)混凝土試件 抗壓強度匯總統計表 11)商品混凝土出廠合格正 12)防水混凝土抗滲實驗報告 13)防水混凝土專向實驗報告 14)鋼筋焊接分目錄表 15)鋼筋焊接實驗報告 16)剛結構焊接分目錄表 17)鋼結構焊接實驗報告 18)現場預應力混凝土分目錄表 19)封底 3.施工記錄: 1)地基處理記錄 2)釺探記錄及平面布置圖 3)樁基施工記錄 4)承重結構及防水混凝土的開盤監定 5)結構吊裝記錄 6)現場預制混凝土構件記錄 7)質量事故處理記錄 8)混凝土冬季施工測溫記錄 9)屋面澆水實驗記錄 10)廁浴間第一次\第二次蓄水實驗記錄 11)煙風道 \垃圾道檢查記錄 12)預制外牆板淋水實驗記錄 4.預檢記錄: 1)建築物定位放線及高程引進 2)基礎驗槽 3)基礎模板 4)混凝土施工縫的留置方法\位置接茬處理 5)50厘米水平抄平 6)皮數桿檢查 7)主體預檢檢查記錄同上. 5.隱檢記錄 1)地基驗槽記錄 2)地基處理復驗記錄 3)基礎鋼筋綁扎焊接記錄 4)主體鋼筋綁扎焊接記錄 5)現場結構焊接 6)屋面防水層下各層細部做法 7)廁浴間防水層下各細部做法 6.基礎結構驗收記錄
[編輯本段]二、採暖衛生與煤氣工程
1)技術交底 2)隱檢記錄 3)預檢記錄 4)設備產品合格正 5)施工實驗 6)室外管線測量記錄 7)質量檢驗評定 8)設計變更洽商 9)監督站抽檢記錄 10)竣工圖 3.電氣安裝: 1)技術交底 2)隱檢記錄 3)預檢記錄 4)自互檢記錄 4)設備產品合格正 5)施工實驗 6)室外管線測量記錄 7)質量檢驗評定 8)設計變更洽商 9)監督站抽檢記錄 11)竣工圖 4.通風與空調: 1)技術交底與施工組織設計 2)隱檢記錄 3)預檢記錄 4)材料\產品\設備合格正 5)材料\產品\設備檢查記錄 6)施工實驗 7)隨機文件 8)安裝文件 9)質量檢驗評定 10)設計變更洽商 11)監督站抽檢記錄
[編輯本段]三、電梯:
1)技術交底與施工組織設計 2)隨機文件 2)隱檢記錄 3)預檢記錄 4)材料\產品\設備合格正 5)材料\產品\設備檢查記錄 6)絕緣接地電阻測試記錄 7)自檢互檢報告 8)安裝 調試記錄 9)質量檢驗評定 10)設計變更洽商記錄 11)安裝驗收報告 12)保修證書 13)監督資料(含核定證書)
[編輯本段]四、消防
1)技術交底與施工組織設計 2)隨機文件 2)隱檢記錄 3)預檢記錄 4)材料\產品\設備合格正 5)材料\產品\設備檢查記錄 6)絕緣接地電阻測試記錄 7)安裝 調試記錄 8)質量檢驗評定 9)設計變更洽商記錄 10)消防噴淋試驗 11) 消防局驗收資料
Ⅲ 對建築工程專業的認識
建築工程專業擁有一支理論基礎堅實,教學和實踐經驗豐富,年齡結構合理的師內資隊容伍,設有建築工程技術、建築工程項目管理、工程監理、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建築施工等五個專業。
本專業主要開設建築工程制圖、建築工程測量、建築力學、建築材料、房屋建築學、地基與基礎、鋼筋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鋼結構、建築施工技術、建築施工組織、建築工程定額與預算等課程。
培養人才: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基建生產第一線的,從事建築結構設計、建築工程施工與組織管理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
要求掌握房屋結構設計與計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獨立完成八層和八層以下的民用建築和單層工業廠房的結構設計; 熟悉建築施工組織與管理的程序和方法,能運用建築施工知識解決施工中的一般技術問題,具備施工操作的一般技能;了解計算機基本知識,能熟練運用計算機進行輔助設計。
主幹學科:力學、結構工程;主幹課程:材料力學、結構力學、鋼筋混凝土結構、地基與基礎、建築施工;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測量實習、畢業實習(施工實習)、結構課程設計、畢業設計.
Ⅳ 對建築工程專業的認識
建築工程專業擁有一支理論基礎堅實,教學和實踐經驗豐富,年齡結構版合理的師資隊伍,設有建築工權程技術、建築工程項目管理、工程監理、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建築施工等五個專業。
本專業主要開設建築工程制圖、建築工程測量、建築力學、建築材料、房屋建築學、地基與基礎、鋼筋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鋼結構、建築施工技術、建築施工組織、建築工程定額與預算等課程。
培養人才: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基建生產第一線的,從事建築結構設計、建築工程施工與組織管理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
要求掌握房屋結構設計與計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獨立完成八層和八層以下的民用建築和單層工業廠房的結構設計; 熟悉建築施工組織與管理的程序和方法,能運用建築施工知識解決施工中的一般技術問題,具備施工操作的一般技能;了解計算機基本知識,能熟練運用計算機進行輔助設計。
主幹學科:力學、結構工程;主幹課程:材料力學、結構力學、鋼筋混凝土結構、地基與基礎、建築施工;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測量實習、畢業實習(施工實習)、結構課程設計、畢業設計.
Ⅳ 論文 你對建築工程發展史的理解及認識
中國建築業經過幾十年的
奮斗和發展,尤其是近20年來以前所
未有的規模版和速度發展,建成了一大權
批規模宏大、結構新穎、技術難度大
的建築物,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和突破
性進展,充分顯示了我國建築技術的
實力。特別是超高層建(構)築物和新型
鋼結構建築的興起對我國建設工程技
術進步產生了巨大的推動力,促使我
國建築施工水平再上新台階,有些已
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本文在分析我國
施工技術現狀的同時,也闡述了國內
施工技術的發展趨勢,並提出一些建
議,以供參考。
Ⅵ 求一份土木工程認識實習報告,3000字。
土木工程認識實習報告
實踐是大學生活的第二課堂,是知識常新和發展的源泉,是檢驗真理的試金石,也是大學生鍛煉成長的有效途徑。一個人的知識和能力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發揮作用,才能得到豐富、完善和發展。大學生成長,就要勤於實踐,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一起,在實踐中繼續學習,不斷總結,逐步完善,有所創新,並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由知識、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為自己事業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類工程設施的學科、技術和工程的總稱。它既指與與人類生活、生產活動有關的各類工程設施,如建築公程、公路與城市道路工程、鐵路工程、橋梁工程、隧道工程等,也指應用材料、設備在土地上所進行的勘測、設計、施工等工程技術活動。土木工程是社會和科技發展所需要的「衣、食、住、行」的先行官之一;它在任何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中都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作為一名剛剛接觸專業知識的大學生來說,如果在學習專業課之前直接就接觸深奧的專業知識是不科學的,為此,學院帶領我們進行了這次實習活動,讓我們從實踐中對這門自己即將從事的專業獲得一個感性認識,為今後專業課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為今後書本與實踐的結合打下基礎。
緊張的兩周的實習生活結束了,在這兩周里我還是有不少的收獲。實習結束後好好總結一下。在實習過程中我們共進行了七項工地參觀,包括故宮博物院,首鋼液壓車間,學校實驗樓留學生公寓,兩處住宅小區工地,和豐台構件廠共七天的參觀。在每次參觀結束後我們都做了很認真的總結,把自己在參觀時學到的,了解到的知識進行梳理,也同時為今後的學習打好基礎,雖然我們不能完全明白老師講解的所有知識,但終歸是學習的過程,不同程度上都會有收獲。而實習的意義也在於此。首先,通過實習,通過實踐,使我學到了很多實踐知識。通過參觀,使我近距離的觀察了整個房屋的建造過程,廠房的結構,學到了很多很適用的具體的施工知識,這些知識往往是我在學校很少接觸,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礎的知識。比如,鋼筋的綁扎,底層基礎鋼筋的綁扎首先要放樣,每一跨度里鋼筋的接頭數只有25%,即4根鋼筋里只有一個接頭,另外,接頭要盡量放在受壓區內。在砌牆的過程中,如遇到牆要轉角或相交的時候,兩牆要一起砌起來,在留槎的過程中,可以留斜槎,如果要留直槎,則必須留陽槎,且要有拉結筋,不能留陰槎。在進行混凝土施工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天熱的時候要注意養護。其次我們還對一些細部的作法有所認識,了解了設計與施工間是有距離的,要靠施工工程師在技術上給予合理設計才能保證施工的順利和高質量。針對每次的參觀我做了以下的總結。
對於像故宮一樣古老的建築在施工上可以算是大興土木,但以後使用的機會較少,但針對對古建築的修復這一需要,為保存祖國的文化,古國風貌,是不可或缺的。所以研究古建築的構造是有必要的。對於廠房,我們今後會有單層廠房這門課程,以後走向社會我們或許現場房建設方面發展,而且本身各種建築理論的基礎知識本都是相通的,因此無論是為今後的學習還是以後投入社會的需要對廠房的認識都是必不可少的。廠房由山牆,梁,柱,屋蓋,水平支撐,豎直支撐組成。整體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在樑上設有吊車的槽鋼軌道,為了使整體結構穩定,在廠房的第一段,最後一段是有行家結構的水平支撐,在進深超過六十米時,中間的某一關也要加上水平支撐。豎直支撐則是在沉重的樑上起加固作用。而對於建築工地,我的體會就更深了,無論是對施工過程還是對施工工藝我都產生了很大的興趣。當今的不同建築多採用橡膠混凝土的方式,結構殺害能夠多為框架剪力牆。對於鋼筋的使用有著嚴格的規范,從配筋到綁扎,到架模板,再到灌漿,這一系列的工作,一項都不能出錯,小小的偏差可能會釀成無法收拾的嚴重後果。而在施工工藝方面,腳手架,模板,包括新材料的使用都更加直觀的展示在我們面前。
我們見到了滿堂紅式和爬升式兩種形式的腳手架,施工時,柱子的模板應在澆築混凝土後的第二天拆除,而樓板的施工需要在十五天左右後才能拆除模板,要配備3—4層的樓板的模板,以便施工。單樓體抗震性能不是很好時,比如L型樓會設計抗震縫,沉降縫,縫一般設計在L拐彎處。輕質材料是未來的主導材料,由於輕質材料總量比原有混泥土結構可減少20%,可大大減輕建築的自重,節約資源。而最讓人大開眼界的預制構件著實讓人驚嘆不已。為加快施工,縮短施工周期使用預制混凝圖構件是首選,尤其是大型的建築需要,預制構件的生產減少了很多問題。雖然在運輸上大型的構件有困難,但還可以使用現場預制現場裝配的辦法,更加高效。
但是通過在課余時間對當代建築業進行分析,也產生了一些我個人的看法。
建築結構設計是建築的主要部分,他關繫到建築的安全,可靠的程度,還有是否能夠滿足人們的使用要求。現在的建築結構是從解放的時候繼承下來的,所以,有很多東西雖然還是適合建築,但是,卻不適合時代的發展了,所以,建築結構的設計有待提高。首先,要從建築結構安全的角度來提高,其次,在從建築結構的材料、使用方面來提高,建築結構的提高將會給我們國家的建築業的發展帶了很大的影響。我們常說百年大計,這是建築的年限,和你的身體是一樣的,如果一個人的骨骼非常的結實,那麼他會是一個健康的人,也是能夠提供很多的勞動力,反之,則會給社會帶來很多不便。同樣,建築的結構和人的骨骼是一個概念的兩種事物。我們提倡全民健身運動的目的就是要我們的都有個健康身體來適合這個社會的發展,所以,建築結構的發展也同樣會帶來建築業的發展。
建築的發展歷史是悠久的,從原來的草棚到後來的用木頭做房子再到用石頭及其他的材料,這樣的發展過程;每一次的發展都帶來一次新的社會的變化,一種是社會制度變化,一種是社會的科技發生了變化,所以,我們現在就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是如果在現在的社會中找到一種適合人民生活水平和科學技術的建築,因為,我們人類一直居住在一個能夠遮風擋雨的地方,原來人們想的是如何能夠生活的溫暖和不受外界動物的侵襲,而現在,我們的社會發生了變化,現在,在人們的思想觀念里,居住的環境要舒心才行,所以說,建築業有待於發展,現在我們已經發現一種建築正在來臨,那就是——人工智慧建築。他是社會發展的產物,是人們心理趨向的一個產物,所以,他是合理的。我們現在就應該想一下現在的建築是不是真的要走向人工智慧,是不是下面還有更加先進的建築等待我們,我們面臨著這樣一個社會就不能推辭什麼,只有,為了建築業的新發展去努力,才是我們當前應該做的。不難看出,建築業的發展不是單一方面的問題,而是,需要很多方面的協助才能有所發展的,對於,我們應該勇於探索先進的科學技術,使我國的建築能夠成為國民的滿意產品,也同樣成為國際市場的搶手產品。
總之短短的實習,讓我大開眼界,也學會了不少東西,也讓我對自己今後要從事的行業有所思考。原來的那種心高氣傲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腳踏實地的努力工作學習的決心和信心。當我擺正自己的心態,從初涉社會工作的被動狀態轉變到開始適應社會的主動狀態,以放鬆的心情,充沛的精力重新回到緊張的學習工作當中時,我忽然有種這樣的感受:短短兩周,彷彿思想又得到了一次升華,心中又多了一份人生感悟。
這次實習讓我深刻體會到讀書固然是增長知識開闊眼界的途徑,但是多一些實踐,暢徉於實踐當中接觸實際的工作,觸摸一下社會的脈搏,給自己定個位,也是一種絕好的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選擇。
此次小學期我走出了學校,來到了工地實習是一次很好的啟蒙活動。希望我的經驗和體會能夠在以後的道路上指導我走向成功,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沒有實力就變成別人是你的精彩,而不是你是別人的精彩。
我們的實習雖然結束了,但是,我們的學習卻仍在繼續!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Ⅶ 對建築工程施工技術這門課的認識一千字左右
作為一名施來工員,建築施工源技術是必須要掌握的知識。學習這門課程首先可以通過課堂教學,從常規施工工藝流程入手,
掌握建築工程各工種的施工工藝、施工方法和質量驗收方法等基礎知識;然後通過課程現場實踐,在施工現場完成真實
的質量檢驗任務,按《建築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要求填寫質量驗收報告,並在教師的引導下,根據質量檢驗報告的數據,
分析發生質量缺陷的原因、產生的後果,在課後通過查找資料進一步擬出整改措施和處理方法,再通過暑期綜合實訓,
進一步鞏固課堂教學知識,並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制定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技術措施,實現獨立綜合應用制
圖、材料、力學和建築施工技術知識,解決工程施工技術問題的目的。只要踏踏實實的做了,你就一定會取得成功!
Ⅷ 建築房屋學認識實習報告
實習來報自告網路文檔里有http://wenku..com/view/399f521b10a6f524ccbf857d.html
Ⅸ 土木工程建築構造認知實習報告咋寫 要求3000字
網上有很多參考資料
Ⅹ 建築工程技術,工程造價專業認識實訓報告怎麼寫
一、實習目的
工程造價專業是一門交叉性學科專業。為了更好地與工程實踐相結合,以理論聯系實際;加深對已學專業知識的認識與理解以及實踐技能的培養;同時為了後續主幹專業課的學習和對工程相關知識的了解。社會實踐必須與工程實踐緊密結合在一起。在實踐過程中,將所學的專業知識和工程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檢驗並提高實踐動手能力和技能水平,加深對所學專業的理解和認識,增強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為後面其他專業課的學習打下基礎。看會圖紙下工地。學習手算工程造價。學慣用廣聯達軟體算工程造價。該專業要培養既懂工程技術又懂經濟管理的綜合型人才。而工程技術就是工業與民用建築。學生在學習專業以前必須對本專業有較全面的了解。因此本次實習主要是使學生了解施工現場。建築工地主要生產活動內容、程序。了解建築企業管理具體內容。通過認識實習可以使學生接觸生產,了解企業。提高學生以後學習專業課的主動性及自覺性。
二、實習內容
選擇典型工程,通過實習使學生對建築企業施工與管理等主要內容有深入了解。它具體應包括以下內容:
1.參觀典型工程,了解基本構造、作用及組織
2.參觀並了解
三、實習收獲
I.玻璃幕牆
幕牆工程按帷幕飾面材料區分,有玻璃幕牆、金屬幕牆和石材幕牆等。其中玻璃幕牆按其結構形式及立面外觀情況,可分為金屬框架式玻璃幕牆、玻璃肋膠接式全玻璃幕牆、點式連接玻璃幕牆;又可細分為金屬明框式玻璃幕牆、隱框式或半隱框式玻璃幕牆、後置式玻璃肋膠接全玻璃結構幕牆、騎縫式或平齊式玻璃肋膠接全玻璃幕牆結構幕牆、接駁式點連接全玻璃幕牆、張力索桿結構點支式玻璃幕牆。其中金屬框架式玻璃幕牆工程按其構件加工和組裝方式,又分為元件式(鑲嵌槽式、斷熱型、隱窗型、隱框式)幕牆和單元式玻璃幕牆等。
玻璃幕牆是當代的一種新型牆體,它賦予建築的最大特點是將建築美學、建築功能、建築節能和建築結構等因素有機地統一起來,建築物從不同角度呈現出不同的色調,隨陽光、月色、燈光的變化給人以動態的美。
當然,玻璃幕牆也存在著一些局限性,例如光污染、能耗較大等問題。但這些問題隨著新材料、新技術的不斷出現,正逐步納入到建築造型、建築材料、建築節能的綜合研究體系中,作為一個整體的設計問題加以深入的探討。
II. 建築結構形式
2013造價工程師考試全攻略 考試時間 考試介紹 考試地點
合格標准
1.框架結構:以混凝土樑柱組成的框架來作為抗側力體系並承擔豎向荷載的結構。
2.剪力牆結構:以混凝土剪力牆來作為抗側力體系並承擔豎向荷載的結構。
3.
框架-剪力牆結構,簡稱為框剪結構,它是框架結構和剪力牆結構兩種體系的結合,吸取了各自的長處,既能為建築平面布置提供較大的使用空間,又具有良好的抗側力性能。框剪結構中的剪力牆可以單獨設置,也可以利用電梯井、樓梯間、管道井等牆體。因此,這種結構已被廣泛地應用於各類房屋建築。
4.框架-核心筒結構:以內部設置混凝土筒體,外圍周圈設置框架,來作為抗側力體系並承擔豎向荷載的結構。(筒體其實是剪力牆的一種特殊形式)
5.筒中筒結構:以內部外部設置雙重混凝土筒體,來作為抗側力體系並承擔豎向荷載的結構。
6.板柱-剪力牆結構:以混凝土柱和樓板(即無梁樓蓋體系)組成的框架及剪力牆共同工作來作為抗側力體系並承擔豎向荷載的結構。
7.部分框支剪力牆結構:剪力牆結構的一種。其中部分剪力牆不落地,通過轉換梁(也叫框支梁)把荷載傳至框支柱(框架柱的一種特殊形式)。
III.模板
模板是新澆混凝土成型用的模型,模板系統由模板、支承件和緊固件組成,要求它能保證結構和構件的形狀尺寸准確;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裝拆方便可多次使用;接縫嚴密不漏漿。
常用的模板包括木模板、定型組合模板、大型工具式的大模板、爬模、滑升模板、隧道模、台模(飛模、桌模)、永久式模板等。
混凝土結構或鋼筋混凝土結構成型的模具,由面板和支撐系統組成。 模板分為:竹膠板、鋼模板、木模板、塑膠板。
竹膠板一般都是一次性的,而其他模板則可以刷上脫模劑、模板漆,以此延長模板的壽命,澆注出高質量的墩柱。 IV.變形縫
建築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會產生變形,導致開裂甚至破壞。變形縫是針對這種情況而預留的構造縫。變形縫可分為伸縮縫、沉降縫、防震縫三種。
伸縮縫:建築構件因溫度和濕度等因素的變化會產生脹縮變形。為此,通常在建築物適當的部位設置豎縫,自基礎以上將房屋的牆體、樓板層、
屋頂等構件斷開,將建築物分離成幾個獨立的部分。
沉降縫:上部結構各部分之間,因層數差異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較大;或因地基壓縮性差異較大,總之一句話,可能使地基發生不均勻沉降時,需要設縫將結構分為幾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較均勻,避免在結構中產生額外的應力,該縫即稱之為「沉降縫」。
防震縫:它的設置目的是將大型建築物分隔為較小的部分,形成相對獨立的防震單元,避免因地震造成建築物整體震動不協調,而產生破壞。
有很多建築物對這三種接縫進行了綜合考慮,即所謂的「三縫合一」。概括如下:
施工縫:受到施工工藝的限制,按計劃中斷施工而形成的接縫,被稱為施工縫。混凝土結構由於分層澆築,在本層混凝土與上一層混凝土之間形成的縫隙,就是最常見的施工縫。所以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縫,而應該是一個面。
伸縮縫:為克服過大的溫度應力而設置的縫,基礎可不斷開。
抗震縫:為使建築物較規則,以期有利於結構抗震而設置的縫,基礎可不斷開。在抗震設防區,沉降縫和伸縮縫須滿足抗震縫要求。
沉降縫:
指同一建築物高低相差懸殊,上部荷載分布不均勻,或建在不同地基土壤上時,為避免不均勻沉降使牆體或其它結構部位開裂而設置的建築構造縫。沉降縫把建築物劃分成幾個段落,自成系統,從基礎、牆體、樓板到房頂各不連接。縫寬一般為30~70毫米。將建築物或構築物從基礎至頂部完全分隔成段的豎直縫。藉以避免各段不均勻下沉而產生裂縫。通常設置在建築高低、荷載或地基承載力差別很大的各部分之間,以及在新舊建築的聯接處。
V.塔吊
一、安裝:
1、做好地基;
2、在地基上鋪設導軌;
3、在導軌上安裝塔身節(1節加強節、1節標准節);
4、在塔身節上安裝爬升套架
5、安裝迥轉支承及旋轉塔架:將塔頂、引機室塔身節、引機室迥轉支承安裝在一起;
6、安裝平衡臂及拉桿。
至此,塔吊安裝完畢,可以使用。以上安裝必須藉助汽車吊。
隨著建築物高度的增加,塔吊也要不斷增加高度。增加高度有塔吊自身完成,具體步驟是:
1、利用爬升套架,將爬升套架及以上部分頂升一個標准節高度,
2、在增加的空間內安裝標准節;
3、不斷爬升、不斷增加標准節數量,塔吊的高度就會隨著建築物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VI.基礎
基礎指建築底部與地基接觸的承重構件,它的作用是把建築上部的荷載傳給地基。因此地基必須堅固、穩定而可靠。
工程結構物地面以下的部分結構構件,用來將上部結構荷載傳給地基,是房屋、橋梁、碼頭及其他構築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礎按其構造特點可分為條形基礎、獨立基礎、筏形基礎、箱形基礎。
基礎按材料分類分為:磚基礎、毛石基礎、三合土基礎、灰土基礎、混凝土和毛石混凝土基礎。
條形基礎
條形基礎是基礎長度遠遠大於寬度的一種基礎形式。按上部結構分為牆下條形基礎和柱下條形基礎。
基礎的長度大於或等於10倍基礎寬度。
獨立基礎
當建築物上部結構採用框架結構或單層排架結構承重時,基礎常採用方行或矩形的獨立式基礎,這類基礎稱為獨立式基礎.也稱單獨基礎,是整個或局部結構物下的無筋或配筋基礎.一般是指結構柱基,高煙囪,水塔基礎等的形式.
筏形基礎
當建築物上部荷載較大而所在地的地基承載能力又比較弱,這時採用簡單的條形基礎或井格式基礎已不能適應地基變形的需要時,常將牆或柱下基礎連成一片,使整個建築物的荷載承受在一塊整板上,這種滿堂式的板式基礎稱筏式基礎。筏形基礎有平板式和梁板式之分。
箱形基礎
箱形基礎是由鋼筋混凝土的底板、頂板和若干縱橫牆組成的,形成中空箱體的整體結構,共同來承受上部結構的荷載。箱形基礎整體空間剛度大,對抵抗地基的不均勻沉降有利,一般適用於高層建築或在軟弱地基上造的上部荷載較大的建築物。當基礎的中空部分尺寸較大時,可用作地下室。
VII.樁基礎
樁基礎由基樁和聯接於樁頂的承台共同組成。若樁身全部埋於土中,承台底面與土體接觸,則稱為低承台樁基;若樁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於地面以上,則稱為高承台樁基。建築樁基通常為低承台樁基礎。高層建築中,樁基礎應用廣泛。
特點
(1)樁支承於堅硬的(基岩、密實的卵礫石層)或較硬的(硬塑粘性土、中密砂等)持力層,具有很高的豎向單樁承載力或群樁承載力,足以承擔高層建築的全部豎向荷載(包括偏心荷載)。
(2)樁基具有很大的豎向單樁剛度(端承樁)或群剛度(摩擦樁),在自重或相鄰荷載影響下,不產生過大的不均勻沉降,並確保建築物的傾斜不超過允許范圍。
(3)憑借巨大的單樁側向剛度(大直徑樁)或群樁基礎的側向剛度及其整體抗傾覆能力,抵禦由於風和地震引起的水平荷載與力矩荷載,保證高層建築的抗傾覆穩定性。
(4)樁身穿過可液化土層而支承於穩定的堅實土層或嵌固於基岩,在地震造成淺部土層液化與震陷的情況下,樁基憑靠深部穩固土層仍具有足夠的抗壓與抗拔承載力,從而確保高層建築的穩定,且不產生過大的沉陷與傾斜。常用的樁型主要有預制鋼筋混凝土樁、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樁、鑽(沖)孔灌注樁、人工挖孔灌注樁、鋼管樁等,其適用條件和要求在《建築樁基技術規范》中均有規定。
VIII.後澆帶
後澆帶為防止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由於溫度、收縮不均可能產生的有害裂縫,按照設計或施工規范要求,在板(包括基礎底板)、牆、梁相應位置留設臨時施工縫,將結構暫時劃分為若幹部分,經過構件內部收縮,在若干時間後再澆搗該施工縫混凝土,將結構連成整體。後澆帶是既可解決沉降差又可減少收縮應力的有效措施,故在工程中應用較多。
設置後澆帶的位置、距離通過設計計算確定,其寬度考慮施工簡便、避免應力集中,常為800~1200mm;在有防水要求的部位設置後澆帶,應考慮止水帶構造;設置後澆帶部位還應該考慮模版等措施內容不同的消耗因素。後澆帶的澆築時間宜選擇氣溫較低(但應為正溫度)時,可用澆築水泥或水泥中摻微量鋁粉的混凝土,其強度等級應比構件強度高一級,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間出現裂縫,造成薄弱部位。
後澆帶可以解決沉降差、減小溫度收縮影響。
IX.樓板
樓板通常是有兩種,一種是現澆的,一種是用預制板鋪的。
現澆是在現場支模,扎鋼筋,澆灌混凝土等施工程序做的。比起預制的來說它是整體現場成型,整體性好,對於有管道穿過,或形狀不規則的樓面還是很適合的,但其工序多,濕作業多,現場澆灌,施工周期長些。現澆樓板整體性好,抗震能力較強。一般不會有裂縫,但較薄,如果不做隔音處理,會比較吵。
預制樓板一般為空心板,裂縫是質量通病,整體性稍差,優點是樓板厚,隔音優於現澆。預制的是板在廠子里做好,運到工地安裝的鋼筋混凝土樓面,提高了施工效率,是對建築工業化水平的提高的促進,但其缺點就是現澆的優點了。具體的預制還可以分預應力和非預應力構件。
四、實習心得體會
通過這次的認識實習我了解到了許多教科書上所沒有的知識。實習的過程是愉快的、充實的!真正的到了工地上,才對那些課本上抽象的概念有了具體的認識。充分了解到了實際施工中因地制宜的重要性,有效地避免了紙上談兵的尷尬。實習的過程就是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系統的梳理了一遍理論知識。通過實習我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培養了縝密思考的習慣。在具體施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學習到的知識又有效地彌補了原本理論知識體系的漏洞。實習的過程就是知識的更新完善過程。
在書本上學過的理論知識,似乎通俗易懂,但從未付諸實踐過,也許等到真正做出一套大樓的造價時,才會體會到難度有多大;也許親臨其境或親自上陣才能意識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識的匱乏。通過畢業實習這三個月期間,我驗證和鞏固充實所學的理論知識,加深了對相關內容的理解,接觸課堂以外的實踐知識,加深了解了對本專業的需要。培養了獨立進行資料收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拓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體驗到社會競爭的殘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積累各方面的經驗,為將來自己走創業之路做准備。
實習結束了,但學習還在繼續。認識實習如同荀老師所說的是一個擴大我們知識面的過程。它旨在培養我們從專業角度思考的理念,是讓我們從門外漢變成行家的引導階段。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在日後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必須保持實習時發現問題的敏銳度,隨時補充自己的知識,給自己「充電」!
這次的認識實習給了我學習的動力,也給了我奮斗的目標,了解了以後自己踏上工作崗位後的工作性質,讓我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