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陝西科技成果獎

陝西科技成果獎

發布時間:2020-12-31 21:45:26

㈠ 韓九強的科研成果

主持完成的「嵌入式軟測量柔性開發平台關鍵技術與系列智能測控儀器設備開發」項目榮獲國家2009年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智 能測控關鍵技術及電視成套智能測控儀器裝備」獲陝西省2006年科學技術一等獎「研究型 自動化學科專業教學體系改革與實踐」獲陝西省2009年教學成果一等獎「電嘴火花能量微機自動測控系統」獲航空部1995年科技進步三等獎「點火裝置火花 參數計算機自動測控系統」獲陝西省1997年科技進步三等獎;合作完成「河南省人口與經濟發展規劃」獲得陝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電子材料溫頻特性計算機測控系統」獲陝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經濟規劃決策支持系統—系統動力學模擬語言」獲機電部科技進步二等獎「陝西省科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宏觀決策支持系統原型」獲教育部1997年科技進步三等獎並獲得陝西省教育廳和西安交通大學教學科研獎勵18項;此外,合作完成的「系 統模擬、分析、系統辨識軟體」獲國家科技成果完成者證書
主持研製開發的「投影電視會聚特性高速自動檢測調整儀」(專利號:ZL02139543.8)、「彩管電子槍扭曲與彎曲特性誤差智能檢測判定儀」(專利號:ZL200510041939.3)、「蔭罩網板孔徑的智能測量儀器」(專利號:ZL2005100227317)、「塔吊群交叉作業的安全防護智能測控儀器」(專利號:ZL200610041832.2)、「一種工業智能相機」(專利號:ZL200710199232.4)、「機器視覺教學創新實驗平台」(專利 號:ZL200710018798.2)等獲國家發明專利。
主持開發的「機器視覺組態軟體XAVIS1.0」適合製造、包裝、印刷、醫學等行業快速開發視覺測控新系統、新裝置和新儀器應用需求,為機器視覺檢測技術在工業檢測領域廣泛應用架起了橋梁,該軟體性能完全可與價格昂貴的德國大型組態軟體HACOL相媲美,正受到國內廣大企業的高度關注,獲得了國家軟體著作權(授權號:2007SR20093);
在研究突破測控關鍵技術的基礎上,在國內外期刊與國際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近200篇,其 中SCI/EI檢索80餘篇;主編出版了《現代測控技術與系統》和《機器視覺技術及應 用》、《MATLAB高級語言及其在控制系統中的應用》等3部教材著作,參加編寫出版《過程式控制制系統》、《自動化學科專業發展戰略研究報告》、《高等學校本科自動化指導性專業 規范》等教材報告3本;主編出版的《機器視覺技術及應用》教材與獲得國家發明專 利的「機器視覺教學創新實驗平台」有效結合,有力推動了全國高校機器視覺檢測技術課程的創建與開設。

㈡ 陝西省農業科學院的科研成果和推廣

建院以來,共完成科研成果671項,其中獲國家和省部級獎勵178項,育成農牧良種195個,出版專著151部,發表論文3000餘篇。小麥育種、玉米雜交育種、生物技術、大白菜不育系選育、黃土高原綜合治理等一些研究項目居全國乃至世界先進水平。一大批科研成果在生產上推廣應用,累計創經濟效益50億元。主要科研成果和推廣情況是:
1.棉花枯萎病菌生理型研究 1972至1973年,俞啟葆副院長聯合北京農業大學植物病理學家沈其教授和西北農學院仇元教授,爭取國家農林部和中國農科院的支持,成立全國棉花枯萎病菌生理型研究協作組,有23個科研、教學單位參加。先後在西北農學院和陝西省農科院聯合試驗,對陝西、河南、江蘇、四川、山東、遼寧、新疆、雲南等地的32個菌系進行鑒定比較,將棉花枯萎病菌劃分為生理型Ⅰ24個菌系、生理型Ⅱ5個菌系和生理型Ⅲ3個菌系,為棉花育種和品種布局提供了科學依據,具有學術上、生產上的重要意義。
2.小麥條銹病菌生理小種鑒定和保存研究 由植保所路端誼研究員主持,1961年在海拔1600米的太白縣建立了我國第一座夏季條銹病實驗室,採集、鑒定並保存黃淮麥區和長江上游地區的條銹菌菌種。1974年又爭取國家農林部撥款,建成全國條銹病夏季研究中心。通過實驗研究,發現條中18、條中20兩個新小種,揭示了當時的主栽小麥品種阿勃和豐產3號抗銹性退化的本質。「文革」結束後,全國原有條銹病研究單位因工作中斷,菌種喪失,研究工作難以為繼。陝西為保存菌種做出了獨有貢獻,受到國家農林部的表彰。
3.作物蟲傳病毒病和陝北小麥下川問題研究 植保所朱象三研究員主持的研究組對陝北和渭北旱作農區的蟲傳病毒病進行研究。經過多項聯合試驗,重點對小麥的紅矮、藍矮、黃矮等病毒進行研究,取得新的進展。與國家衛生部、天津勞動衛生研究所合作開展鉀拌磷(即3911)殘毒研究,共同制訂出我國第一個劇毒農葯鉀拌磷用於小麥拌種的安全用葯量和殘留量標准。並以蒲城為中心,在渭北500萬畝麥田實施葯劑拌種、治蟲防病等綜合治理措施,解決了陝北川壩地因媒蟲和病毒疾病嚴重發生而不能種植小麥的問題。
4.旱原耕作改制「四改三擴」研究 植保所李立科研究員在渭北旱原地區蹲點實踐,把豌豆害蟲防治研究方向轉向提高豌豆產量的研究,歷經10年,於1972年總結提出了提高豌豆產量的「四改三擴」新技術,主要是施足磷肥,改良品種,擴大豌豆麥和復種面積,並在試驗區做出樣板。實施「四改三擴」後,乾旱農區由原來的三年四熟制改變成兩年三熟制,增產效果顯著。該項研究成果1972年送全國農林科技工作會議交流,為陝西省旱地農業研究和乾旱農區低產田改造研究開創了新路。
5.玉米自交系「武105」及雜交種「陝單一號」 由糧作所林季周研究員與西北農學院科技人員協作育成,是國內公認的少數幾個優良自交系之一。以它為材料培育出了17個在生產上大面積應用的雜交種和多個衍生系。以「武105」為母本培育的「陝單一號」高產、耐旱、耐澇、抗倒伏、適應性廣。1975年陝西省種植面積225萬畝,佔全省玉米雜交種推廣面積的21%。該品種在四川、甘肅、貴州、雲南、河南、河北、廣東等省也有一定種植面積。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6.抗枯、黃萎病棉花良種「陝棉1155」選育 由棉花研究所王遠研究員主持,用表現型差異大的品種與當地豐產性強的品種雜交,後代在致病力強的枯萎、黃萎菌種接種的病圃中連續選擇培育而成。1978年育成後,河南、山西、江蘇、湖北、湖南等省累計推廣面積271萬畝,增產皮棉1626萬公斤,增收4878萬元。1984年獲國家發明三等獎。
7.線辣椒高產栽培與人工干制技術研究 1963至1970年,蔬菜研究所趙稚雅研究員在耀縣菜區設點試驗,摸索出一套辣椒高產栽培和人工干制技術,在陝西省14個商品基地推廣,有40500畝干椒平均畝產由原來100公斤提高到200公斤以上。採用人工干制後,成品合格率由40%提高到90%以上,出口量由500噸上升到1700~2000噸。1971年此項成果在廣交會上展出,受到周總理重視。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8.耕牛蹄腿腫爛病的研究 1975至1978年,由畜牧獸醫研究所秦晟研究員主持,針對漢中地區多年來發生一種原因不明的蹄腿腫爛病開展調查研究。該病發病率高,死殘率25%~50%。研究揭示了該疾病是由木賊半裸鐮刀菌為主的真菌毒素引起的中毒病,並掌握了流行發病規律。該研究成果為我國牛病學增添了新的內容,並為發病區類似疾病的診斷與防治提供了科學依據。1979年獲國家農牧漁業部技術改進一等獎。
9.蘋果新品種秦冠 由果樹研究所原蕪洲研究員等科技人員經過近30年努力,以金冠作母本、雞冠作父本雜交,通過有性選育而成。該品種具有結果早、豐產、抗逆性強的特點,已在全國27個省、市栽植,年增純收益5億元左右。1989年獲國家發明二等獎。
10.小麥新品種「陝農7859」 由糧食作物研究所寧錕研究員主持育成。該品種弱冬性、耐旱性好、抗倒伏、抗條銹兼抗葉銹、白粉、葉枯、黃矮病。三年省區試及黃淮區試41個點次平均畝產385.5公斤,比對照品種增產13.2%。已在陝西、河南、皖北、魯南、晉南、鄂西、青海等省大面積累計推廣9000餘萬畝,增產糧食20餘億公斤,直接經濟效益15億元。1990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1.黃土高原峁狀丘陵溝壑區土地利用模式研究 由朱象三研究員主持。該項目在米脂縣泉家溝小流域通過六年的實驗,使糧田退耕43%,糧食單產、總產均大幅度提高。在人口年增長9‰的情況下,仍保持人均糧食500公斤左右,人均收入由169.5元提高到380元。林草面積由18%提高到50%,流失泥沙減少45%。該成果已在榆林地區大面積推廣,為我國治理黃土高原做出了樣板。198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2.陝西省畜禽有毒真菌及真菌中毒病研究 由畜牧獸醫研究所汪昭賢研究員主持,通過研究基本查清了陝西省不同地區飼草、飼料有毒真菌相污染情況,分離鑒定出103種有毒真菌,新發現微小根毛黴菌病等3種條件致病真菌,新確診7種真菌性疾病,並在國內首次發現乳牛毛黴菌病與馬黃麴黴中毒病,完成了黃麴黴素B↓1等4種真菌黴素的分離、提純與測定。該成果對醫學、獸醫學和畜牧業生產具有重要意義。1991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3.辣椒新品種「8212」 由蔬菜花卉研究所庄燦然研究員主持選育。該品種具有抗病、抗災、優質、高產等特點,畝產干椒300公斤,最高達400公斤,出口成品率90%以上。1986至1989年在陝、晉、豫、甘和新疆等省、區推廣130萬畝,凈增值3.6億元。1994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4.小麥新品種「229」 由小麥研究中心寧錕研究員主持育成。該品種耐旱、抗病、優質、高產,在省區試和黃淮區試中平均畝產分別為419.2公斤和435.6公斤,比對照分別增產16.7%和8.2%,均居第一位。該品種適宜關中平原灌區、渭北高原南部及黃淮麥區種植。1994至1996年累計推廣848.8萬畝,新增產值4.07億元。199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5.普通小麥穩定自交結實缺體系統創制和小麥染色體工程育種研究 由小麥研究中心薛秀庄研究員主持。該項研究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地創制出20個連續穩定自交結實的阿勃小麥缺體系,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並在國內首次利用染色體工程育種方法育成小麥新品種「陝麥8003」等。1998年獲國家發明三等獎。
16.秦白系列大白菜新品種 由蔬菜花卉研究所趙稚雅、柯桂蘭研究員主持選育。其突出特點是營養品質優良,抗多種病害,豐產、穩定。已在全國10餘個省區推廣250餘萬畝,獲經濟效益10億余元。該研究成果填補了陝西省自育白菜品種的空白,1990年被列入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1992年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㈢ 西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七,科研成果

1 張莉 我國檔案概念演變的歷史邏輯(三等獎) 陝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 2009
2 薛冰 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二等獎) 陝西省人民政府 2009
3 薛冰 陝西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 (一等獎) 陝西省教育廳 2009
4 薛冰 西安市第六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 (三等獎) 西安市人民政府 2009.2
5 許琳 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二等獎) 陝西省人民政府 2009.2
6 許琳 西安市第六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 (二等獎) 西安市人民政府 2009.9.
7 許琳 陝西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 (二等獎) 陝西省教育廳 2009.
8 許琳 2009年獲科技獎 陝西省 2009
9 曹蓉 《西安市公務員在職培訓研究》
西安市第六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西安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 2009
10 曹蓉 《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研究——基於人力資本的視角》,2009年度陝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陝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 2009
11 何君安 論社會資本與政治系統的關系人文社科(三等獎) 陝西省教育廳 2009.9
12 楊九龍 圖書《數字信息資源檢索》獲第十七屆中國西部地區優秀科技圖書(2008年度)(三等獎) 中國版協科技出版工作委員會、中國西部地區優秀科技圖書評委會 2009.9
13 楊玉麟 《信息描述》(教材)(二等獎) 西北大學優秀教學成果 2009.2
14 張盈華 構建西安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研究(三等獎) 西安市政府 2009.7
15 劉文瑞、梁忠民、孫錄見 管理學課程研究型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西北大學 2009.2
16 劉文瑞、梁梁忠民、孫錄見 管理學課程研究型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陝西省 2009.4
17 朱海霞(2) 《漢長安城遺址保護與利用模式研究》(研究報告)2009年度陝西高校科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陝西省教育廳 2009.6
18 朱海霞(2) 《漢杜陵萬畝生態林建設與區域發展》(調研報告)(2009年)第三屆陝西科技調研成果獎三等獎 陝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陝西省科學技術協會 2009.8
19 朱海霞(2) 《大遺址保護與遺址文化產業發展--以漢杜陵(雁塔)區域發展為例》(專著)
2009年度陝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陝西省教育廳 2009.6
20 張莉 檔案管理:價值轉向與範式轉換 三等獎 陝西省第九次社科優秀成果 2009
21 牛紅亮 民主黨派基層組織建設研究三等獎 2008年度全省統戰工作優秀調研成果 2009.2
22 席恆 西安市社會保障資金籌集模式演講二等獎 西安市科學技術獎 2009.2
23 楊玉麟 「志願者行動—基層圖書館服務」項目 獲國家圖書館「創新服務獎」 2009.2
24 楊玉麟 中國圖書館學會全國圖書館志願者行動 獲第三屆文化部創新獎 2009.10

㈣ 哪位有《陝西師范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科研成果級別認定辦法(修訂版)》、《科研業績認定辦法(哲社類)》

《陝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是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11版)收錄的核心期刊。也是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收錄的核心期刊。

㈤ 孫宏的主要科研成果

1993年發表專著《中美兩國教育制度的比較研究》(西北大學出版社出版;1997年獲陝西省教育委員會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1998年獲陝西省第五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1997年發表英文專著Myth and Reality in the Rural and Urban Worlds: A Survey of the Literary Landscape in American and Chinese Regional Literatures(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年獲陝西省教育委員會高等學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2001年獲陝西省第六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1999年發表《世界詩學網路全書》(第二主編,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5年發表譯著《劍橋美國文學史》第七卷(主譯,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
1999年發表《論龐德的史詩與儒家經典》,載於《外國文學評論》第2期。
2001年發表《美國文學對地域之情的關注》,載於《外國文學評論》第4期。
2003年發表「Pound』s Quest for Confucian Ideals: The Chinese History Cantos」,載於Ezra Pound and China(Michigan University Press出版)。
2005年發表《〈我的安東尼亞〉中的生態境界》,載於《外國文學評論》第1期。
2006年發表《「石牆酒吧造反」前後同性戀文學在美國的演變》,載於《外國文學研究》第2期。
2006年發表《解讀魯濱遜的書信體「創世紀」》,載於《世界文學》年第4期。
2007年發表《從美國性到多重性:凱瑟研究的回顧與反思》,載於《外國文學評論》第2期。
1991-1993年主持教育部留學歸國人員基金科研項目;1996-1997年主持陝西省教委科研項目。在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凱瑟研究的歷史沿革與批評經驗」。

㈥ 陝西省煤田地質局一八五隊的獲獎成果

國家科學技術獎 序號 項目名稱 完成單位 主要獲獎人員 獲獎情況 1 陝北侏羅紀煤田榆神府區找煤成煤規律研究與勘探 陝西省一八五煤田地質勘探隊 勞炎明,林文英,王覺藝,白宗鏞,王緒住 1989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省(部級)科學技術獎
(1)陝西省科學技術獎 序號 項目名稱 完成單位 一八五隊主要完成人員 獲獎情況 1陝北侏羅紀煤田榆神礦區錦界,榆樹灣井田綜合勘探技術及開采技術條件研究 陝西省煤田地質局一八五隊 蘇時才,雷少毅,高立強,牛建國,關汝青,蔣澤泉,侯飛龍 2003年陝西省科學技術三等獎 2煤田綜合勘探技術及陝北榆神礦區詳查與勘探 陝西省煤田地質局陝西省煤田地質局一八五隊陝西省煤田地質局物測隊 范立民,姚建明,劉清泉,王永岩,蔣澤泉,雷少毅 2005年陝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3陝北煤炭基地採煤過程中的地下水滲漏及對策研究(系列論文) 陝西省煤田地質局一八五隊 蔣澤泉 2006年陝西省自然科學學術論文三等獎 4神南大型礦區煤炭開采水資源動態及保水開采技術研究陝西省煤田地質局一八五隊
中國礦業大學 姚建明、蔣澤泉2011年陝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5榆林地方煤礦安安全高效開采關鍵技術及應用 榆林市楊伙盤煤礦
陝西省煤田地質局一八五隊
西安科技大學 蔣澤泉2013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三等獎6生態脆弱礦區礦井水資源及利用研究 陝西省地質調查院
陝西省煤田地質局一八五隊 2014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三等獎7礦產資源高強度開采區地質災害與防治關鍵技術 陝西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陝西省煤田地質有限公司、山東大學、陝西天地地質有限責任公司、陝西省煤田地質局一八五隊范立民、寧建民、蔣澤泉、李成、陳建平、劉輝(山東大學)、張廷會、杜江麗、郝業、鄭苗苗、滕宏泉2015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2)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獎 序號 項目名稱 完成單位 一八五隊主要完成人員 獲獎情況 1 陝北侏羅紀煤田榆神府區找煤成煤規律研究與勘探 陝西省一八五煤田地質勘探隊 勞炎明,林文英,王覺藝,白宗鏞,王緒柱,陳全福,李寶珠 1989年能源部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 TSP-185型配電櫃 陝西省一八五煤田地質勘探隊 季成豹,夏高柱,王玉森 1990年煤炭工業部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3 中國西部侏羅紀煤田(榆神府礦區)保水採煤與地質環境綜合研究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中煤水文地質局,陝西省煤田地質局一八五隊,中國礦業大學 段中會,楊宏科,范立民,趙洪林,夏 婓 2000年國家煤炭工業局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4 神南大型礦區煤炭開采水資源動態及保水技術研究 神南礦業公司、陝西省煤田地質局一八五隊、中國礦業大學 姚建明,蔣澤泉 2011年度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二等獎
(3)礦產勘探報告質量獎 序號 項目名稱 完成單位 主要完成人員 獲獎情況 1 陝北侏羅紀煤田榆(林)神(木)府(谷)區找煤地質報告 陝西省一八五煤田地質勘探隊 白宗鏞,王覺藝,勞炎明,王緒住,林文英,劉子勛,陳全福,趙洪林,王汝墀,潘繼光,韓樹青,延 偉,陳其祥,李 季,趙文勤,周宗余,趙雲祥,田西平,王建華,華春生 1983年煤炭工業部優秀地質報告獎 2 神木北部礦區詳查地質報告 陝西省一八五煤田地質勘探隊 林文英,劉子勛,陳全福,勞炎明,王覺藝,王緒住,趙洪林,韓樹青,劉世昉,趙文沛,高世賢,等 1988年能源部優秀地質報告獎 3 神木北部礦區擰條塔井田勘探(精查)地質報告 陝西省一八五煤田地質勘探隊 葛管社,魯文宇,趙洪林,勞炎明,王覺藝,郭守營,梁佩君,等 1991年全國礦產儲量委員會礦產勘探報告質量一等獎 4 神木北部礦區檸條塔露天區勘探地質報告 陝西省一八五煤田地質勘探隊 陳全福,段中會,牛建國,勞炎明,王緒住,劉子勛,韓樹青,王覺藝,侯飛龍,趙文沛 1992年全國礦產儲量委員會礦產勘探報告質量二等獎 5 神木北部礦區前石畔井田勘探(精查)地質報告 陝西省一八五煤田地質勘探隊 段中會,姚建明,范立民,侯飛龍,時亞民,王彥利,蔣澤泉,許開倉,等 1995年全國礦產儲量委員會礦產勘探報告質量一等獎,1995年中國煤田地質總局第八屆優秀地質報告一等獎 6 神木北部礦區大柳塔井田(擴大)勘探地質報告 陝西省一八五煤田地質勘探隊 姚建明,田曉營,魏秉亮,侯飛龍,鄧 巍,段中會,范立民,等 1998年國土資源部優秀地質報告二等獎

㈦ 張紅霞的科研成果

1、關於復增加陝西省農民工資性制收入的思考[J].《陝西農業科學》,2008.(4)
2、陝西省城鄉居民家庭耐用品消費需求探析[J].《經濟師》,2008(9)
3、擴大農民消費需求研究觀點綜述[J].《農村經濟與科技》,2008.(6)
4、陝西省農村居民生活消費需求變動分析[J].《陝西農業科學》,2009,(2)
5、張紅霞,余勁.退耕還林政策實施後陝西北部農戶消費結構實證分析—基於麟游、安塞、米脂三縣205個農戶的調查[J].鄉鎮經濟2009(2)
6、堅持以人為本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07,(36)
目前主持商洛學院教改項目「校地共建模式創新研究」一項、參與課題研究兩項:陝西省社科聯項目「退耕還林政策對陝西北部農戶經營轉化的績效研究」(第二參與人,編號:08Z011)和陝西省教育廳項目「陝西商洛核桃產業化發展及戰略研究」(第三參與人,編號09JK064)。

㈧ 李松柏的科研成果及獲獎情況

人口質量測評模式與陝省人口質量綜合評估研究(主持)陝西省軟科學項目2005-2006
失地農民補償與就業機制研究(主持)陝西省軟科學項目2008-2009
陝西省貧困地區人力資源現狀與開發研究(主持)西北農大人文社科專項課題2004-2005
陝西新農村建設中的人口質量問題研究(主持)西北農大人文社科重大項目2006-2007,
陝西農村人口質量調查(主持)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長基金2008
陝西關中廟會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研究(主持)西北農大人文社科專項課題2012-2013 近年來發表論文30餘篇,被CSSCI檢索2餘篇。發表的主要論文有:
從土地徵收看中國新農村建設的博弈均衡西北大學學報(哲社版)2009.4
陝西省新生嬰兒性別比失衡及對策探討西北人口2009.1
新形勢下我國農村「國家與社會」間關系解讀–以某村婦女主任的個案研究為例農業經濟2012.1
農村中老年人口與邊緣性流動研究生態經2011.10
「生態貧民」對國家生態保護政策認同度研究–以秦巴山區為例,科學、經濟、社會,2012.1
城市化背景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現狀、原因及對策–以楊凌示範區為例特區經濟2012.3
論國家政策某些領域男性「遺忘」現象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8.3
土地徵用中基層政府與農民的博弈行為分析湖北農業科學2012.4
陝西秦巴山區10個村莊成年人口死因調查醫學與社會2010.12
失地農民社會角色轉換的困境及原因分析鄉鎮經濟2009.3
實地農民城市適用困境與對策探討鄉鎮經濟2008.10
農村留守婦女生存現狀調查–以東溝村、石門村為例理論觀察2010.3
多元現代性視角下的農民工現代性中國成人教育2008.22
失地農民城市適應力思考–從非經濟角度進行的調查與分析理論探索2008.6
農民工「退保」現象的原因及解決途徑廣東農業科學2009.11
秦嶺山區板橋村生態模式轉變及對策安徽農業科學2008.24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對農產品安全的影響分析-以陝西眉縣獼猴桃安全生產為例安徽農業科學2012.10
男性的生活勝任模式淺析東南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S2
陝西貧困地區人力資源現狀與開發雲南農業大學學報2006.5A
陝西秦巴山區人力資源現狀與開發 學雲南農業大學報2006.5A
楊陵示範區農村居民生活滿意度調查和評價現代經濟探討2009綜合
關於建立標准人(StandardPerson簡寫SP)體系的假設2004.3
用人口質量指數分析人口質量的缺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6.1
楊凌崔西溝村生態旅遊與產業結構調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6.6
中國中產階級消費文化研究福建行政學院學報2009.5
陝西貧困地區人力資源現狀與開發–以商洛地區為例陝西農業科學2006.1
陝西省楊凌農村勞動適齡人口素質狀況調查陝西農業科學2010.1
新鄉村文明建設可測性指標研究陝西農業科學2009.1
中國社會弱勢群體的成因、危害及對策發展研究2009.3
論女人的社會化消費導刊2008.3
均衡博弈:中國新農村建設的關鍵社科縱橫2008.8
中國家庭男性暴力的原因淺析消費導刊2008.6 大學生如何看待學習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生學習情況調查分析陝西省高等教育學會陝西省優秀高教科研成果三等獎2009.9
大學生科技創新校級優秀指導教師2007.12

閱讀全文

與陝西科技成果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8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表 瀏覽:884
馬鞍山候車亭 瀏覽:329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領導小組 瀏覽:709
張江管委會知識產權合作協議 瀏覽:635
關於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關項目督導的函 瀏覽:941
閨蜜證書高清 瀏覽:11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
王者達摩大發明家 瀏覽:904
金庸為什麼不要版權 瀏覽:305
蘭州經濟糾紛律師 瀏覽:994
沈陽盛唐雍景糾紛 瀏覽:973
工商局生態市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757
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規定 瀏覽:553
招商地塊南側公共服務項目批前公示 瀏覽:208
盤錦公交投訴電話 瀏覽:607
馬鞍山到宿遷汽車時間 瀏覽: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