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於成果

於成果

發布時間:2020-12-31 08:56:27

A. 拉瓦錫化學方面的貢獻於成果

得出空氣是由氧氣和氮氣組成的結論

B. 宋茜新劇成了爆款作品,她還演過哪些出名的劇

宋茜是一位實力派的女演員,她對自己演藝事業要求的非常嚴格,所以每位角色的性格特質都拿捏的非常到位,不論是感情戲,還是喜劇戲等等,付出的功力於成果讓觀眾們直呼過癮。多棲領域發展的宋茜如今在娛樂圈有著不俗的口碑,以至於後來的戲路也越來越寬廣,比較出名的作品有《下一站是幸福》、《山月不知心底事》、《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等等,下面就圍繞著三部劇來聊一聊吧。

一、《下一站是幸福》

《下一站是幸福》是由宋茜、宋威龍等人主演的都市愛情劇,主要講述了資深少女賀繁星是一位職場精英,年過30的她對自己的感情一直抬不起頭,後來結識男主角之後慢慢走出陰霾,並克服種種壓力,最終得到幸福的故事。這部劇映射了許多當然年輕人的現狀,因為工作許多,在感情方面總是力不從心,這部劇很好的表達了對於這方面的觀念,非常好看。

以上就是關於本期話題的全部內容了,不知道各位對此還有哪些補充呢?歡迎在下方評論里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討論吧。

C. 如何理解今日事今日畢

意思是今天的事情今天就做完,不要把今天的事情拖待到明天。這版句話旨在勉勵人們不權要拖拉,將本該今日做完的事情一直往後拖。

拖延使目標任務在最後期限內無法完成,或者目標任務在最後期限內才剛剛啟動。會拉低工作效率,無法高效、高質量的完成任務。

這是一句諺語,出處、作者、創作年代已無從考察。

(3)於成果擴展閱讀:

今日事今日畢的名人名言:

1、昨日之日不可追,今日之日須臾期——出自唐代詩人盧仝的《嘆昨日》,意思是:過去的日子已永遠過去,再也無法追回,現在的日子很快也會過去。

2、今日不為,明日亡貨。昔之日已往而不來矣——出自《管子·乘馬》,意思是:今天不努力做事,明天就會財貨貧乏。過去的時光已經過去了,再也不會回來了。

3、今天事,今天做。太陽決不會為你而再升。——法國,康納勒普

D. 描寫月亮的作文

適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說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雲,如煙似霧,彌蒙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雲的紅娘,牽於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
有人說,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圓月如西子之明眸。這似明眸的圓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實為不妥,諺語有「八月十五雲遮月」之說。雲生月隱,神秘、迷離。此中秋圓月雖不及西子之善睞明眸,卻獨具情調。
我願隨月在雲中漫步,聽她講古老的傳說;也願站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一切都化為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這才是真實的接觸,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願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寧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台或戶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露點朝夜」。
我曾讀過唐人曹松的《中秋對月》中「直到天頭無盡處, 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詩句,也曾看過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的絕對,還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這些難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詩抒發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發對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發哀愁。他們均寫月,寫月的無私公平普照大地,寫月的淡淡月光給人的安慰,縱然其中並非都是中秋圓月。月亮從古至今都是思念、溫柔、恬靜的象徵。尤其是中秋圓月,多少詩人睹物生情,寫下傳世之作;又有多少離別之人的惆悵。而我卻沒有這樣的哀愁,我記起台灣的地震,它牽動著我也牽動著億萬炎黃赤子的心,一片片溫暖跨海傳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為此感人之舉默默流淚。她,繁忙的信差,祖國人民的安慰由她傳達。那麼,原來思念、溫柔、美好、恬靜的象徵中,更應添上一筆關愛和幫助,使無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這月光雖不及太陽熾熱的光芒,但卻更能喚起聯想——在困難之時,定有人伸出無私的手,給你幫助和溫暖。這聯想不是對世俗的乞求,而是我們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類年輕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納百川,這中秋圓月彷彿是平靜的大海吸收這每個人的思索,在她的溫柔恬靜中,思索的波濤也在緩緩地釋放,化成雲霧環繞其周。這是意境,注入新象徵的意境。
願這意境盪滌我陳舊的思想,沖刷掉世間的不平。或許你對這圓月還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請開啟你思維的閘門,暢想明天,暢想屬於自己的「心月」吧。

E. 地質調查項目的成果

一、地質調查項目成果的含義

廣義上,地質調查成果可以表述為:在一定的地質理論指導下,運用一定的地質方法和手段,由專門的地質技術人員對客觀地質體取得的認識。在社會經濟的應用當中,地質成果是指「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所提供的各種階段性或最終的礦產資源儲量和地質資料」。

在上述的成果定義中,包含了以下幾方面的理解:

(1)地質調查成果是在一定的地質理論指導下取得的。不同的客觀地質體,需要不同的地質理論,地質理論與客觀地質體相一致。如在岩漿岩區開展地質工作,必須運用岩漿岩地質學理論指導地質工作。

(2)運用一定的地質方法和手段。不同的地質工作、不同的地質工作階段需要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如地質填圖、鑽探、物探、化探等。

(3)地質工作的對象是客觀地質體。這個客觀地質體主要是指地球上的客觀地質體,因為目前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所提供的物質原料仍然來源於地球。但是天體地質學也可以對諸如月球、火星等其他天體上的地質自然現象進行研究,取得地質成果。

(4)地質調查成果是由專門的地質技術人員取得的。說明地質工作是一種研究工作,需要專門的技能和理論。

(5)地質調查成果是一種信息「產品」,是用報告、圖表、數據、實物、模型等綜合表達方法描述對客觀地質體的認識,並提出對客觀地質體的評價,包括客觀地質體位置、數量與質量、價值、成因、規律和運動等。

地質調查成果是地質成果的主體成果,地質調查成果大多數是基礎性、公益性和戰略性的成果。以項目形式取得的成果就是地質調查項目成果。

二、地質調查項目成果的特徵

地質調查項目成果屬於科技成果,它既有科技成果的一般特徵,又有自己的特殊性。科技成果是指某一科學技術研究課題,通過試驗研究、調查考察取得的具有一定實用價值或學術意義的結果,包括研究課題結束,已取得的最後結果,研究課題雖未全部結束,但已取得的可以獨立應用或具有一定學術意義的階段性成果。研究工作的一般工作進展不屬於階段性成果。地質調查項目成果具有以下基本特徵:

(1)信息性。地質調查項目成果資料是一種信息「產品」,通過地質調查活動,獲得對客觀地質體的認識和了解,提交反映客觀地質體情況和礦產儲量的地質調查報告,通常用文字、圖表、影像、數據來表達,還有一些具有代表意義的實物資料。

(2)述實性。地質調查成果是按地質調查的規則取得的對客觀地質體的認識,這種認識是調查取得的,是客觀存在的,即使有推測的成分,也是按照允許的規則所作的主觀判斷。例如,經過地質調查查明了一條斷層的傾向、走向、規模及斷層的性質,並對其活動性質作出的評價,都是客觀存在的,經驗證查實的,具備一定的精度和准確性,可以用於國民經濟規劃和建設的地質依據。

(3)地質調查成果產出的周期長。地質調查活動以地質調查項目為單元進行,一個地質調查項目從開始立項到最終提交地質調查報告通常需要幾年的時間,有的勘查項目,從普查到勘探甚至需要幾十年的時間,無論是階段性成果還是最終成果的產出,都不是在短期內所能完成的。

(4)地質調查成果既有使用價值,又具有潛在價值。有效的地質調查成果可以滿足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這就是地質調查成果的使用價值。地質調查成果中的各種地質資料對於國民經濟各部門來講具有現實的使用價值,而探明的礦產資源儲量則是一種潛在的使用價值,會在以後的礦產開采中得到體現。

馬克思說:「一切勞動,從一方面看,是人類勞動力在生理學意義上的耗費,作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類勞動,它形成商品的價值。」地質調查活動既然是生產與科研的統一,其勞動也是科研的一部分,勞動的耗費凝結在地質調查成果中,形成地質調查成果的價值。

(5)地質調查成果的公益屬性與排他性。從地質調查成果的經濟屬性來講,公益的地質調查工作由政府投資進行,其成果無償向社會公眾提供使用,為政府規劃決策和商業投資提供基礎依據。而商業地質勘查成果則具有排他性,其成果往往表現為礦權(包括探礦權和采礦權)和勘查評價報告,在經濟活動中可以作為無形資產參與投資、轉讓等商業運作。

三、地質調查項目成果的表達形式與內容

1.表達形式

如上所述,地質調查項目成果是一種信息產品,與工農業產品和一般的信息產品不同。地質調查項目成果,其本質是用一種合適的方式,對認知的客觀地質體的形體、成分、規律、成因的表達,其目的是將取得的認知應用於現實的經濟社會發展和建設,因此,有其特殊的表達方式。它既包括項目完成後提交的成果報告、礦產資源量、科研成果、相關軟體和技術方法,也包括了調查和研究過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原始資料。地質調查項目成果一般有以下幾種表達方式:

(1)紙介質為載體的成果報告。目前仍然是地質調查成果的主要表達形式,如各類地質調查評價報告、專題報告、各類圖件表格、照片、影像、在各類專業刊物上發表的論文等。

(2)計算機為載體的成果報告。包括紙介質的成果報告直接轉化成的各類電子文檔、資料庫,平面的、立體的、動畫的模擬、演示系統,計算軟體等。

(3)實物資料。如需要保存的岩(礦)心、樣品、標本等。

(4)原始資料。野外地質調查過程中取得的原始記錄、原始數據、原始圖件等。原始資料是地質調查項目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原始資料的綜合整理、研究,形成了可提供社會使用的成果形式。

2.成果分類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必須建立國土資源科學技術成果管理的新體系,實現對國土資源科技成果的科學化、規范化管理,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促進科技成果共享和轉化,國土資源部於2001年制定了科技成果管理辦法,將國土資源科技成果分為4類:

(1)基礎研究類科技成果;

(2)應用基礎研究類科技成果;

(3)技術開發類科技成果;

(4)軟科學類科技成果。

在國土資源部科技成果管理辦法中,沒有對上述4種成果內容進行詳細說明,天津市科委2001年制定的科技成果管理細則,將科技成果劃分為3類,可以借鑒。

(1)理論成果

指闡明某一自然現象、特徵、規律及其內在聯系的在學術上具有新見解,並對科學技術發展具有指導意義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理論成果。

(2)應用技術成果

1)具有新穎性、先進性和實用價值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計和生物、礦產新品種以及計量、標准、科技信息、環境科學等研究成果。

2)科技成果在應用推廣、轉化過程中取得新的進展、創造或與之配套的科技成果(包括工藝技術、檢測方法等)。

3)消化、吸收、引進技術取得的科技成果。

(3)軟科學研究成果

為推動決策科學化和管理現代化,對促進科技、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起重大作用,並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直接應用的研究成果。

中國地質調查局將地質調查項目成果按項目性質分為3類:

(1)地質調查評價類報告(包括區域地質、礦產地質、區域地球物理、區域地球化學、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遙感地質等)。其中包括:

1)區域地質調查成果報告、說明書及地質圖;

2)礦產資源調查評價成果報告及相關圖件;

3)水文地質成果報告及相關圖件;

4)環境地質成果報告及相關圖件;

5)地球物理調查成果報告及相關圖件;

6)區域地球化學調查成果報告及相關圖件;

7)航空物探成果報告及相關圖件;

8)航空遙感攝影成果報告及有關圖片;

9)遙感地質解譯成果報告及有關圖件;

10)地質調查科技項目成果報告;

11)礦產勘查報告。

(2)技術方法類報告(包括物探、化探、鑽探工藝、遙感技術、實驗測試、信息技術等)。其中包括:

1)實驗測試新方法、新工藝和新流程;

2)物探、化探新方法;

3)地質施工新方法或新工藝;

4)消化、吸收或引進新技術研究的新成果;

5)地質調查技術標准。

(3)研究類報告(包括基礎研究、戰略研究、規劃編制、標准制定、管理制度制定、資料庫建設、重大項目預研究等)。其中包括:

1)地質調查科技信息;

2)地質調查管理科學;

3)為政府決策和規劃部署進行的戰略研究;

4)地質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結合的宏觀研究等。

上述成果內容側重於成果的表達,或者說側重於可以提供用戶使用的成果形式,而將原始資料作為科技檔案的管理內容,歸入了地質資料的內容。實際上,地質調查的主要任務是對客觀地質體和地質現象認識取得的客觀、公正、科學的數據,經過整理加工以後直接提供社會使用,而這些數據恰恰存在於原始資料當中。因此,對地質調查項目成果的不同認識,決定了對地質調查項目取得的原始資料的對待方式和管理形式。

F. 鑒定標準的制定

標准制定主要是針對原始地質資料的。首先要確定地質科技文件材料的范圍清單,在這個范圍的清單里劃分:哪些資料應該列入歸檔范圍,哪些資料劃入不歸檔范圍;哪些資料劃入歸永久保管,哪些劃入歸定期保管范圍,定期保管的期限又怎樣劃分。

(一)制定歸檔與不歸檔范圍清單

劃定歸檔范圍應把握的幾個方面:

1.關注地質資料的產出源頭

決策機關形成的地質科技文件材料,在本單位屬於最重要的歸檔范圍。生產機關形成的地質科技文件材料重要性隨其次,從外單位收集來的資料再次之。如:項目驗收書中,決策權威機關的驗收文件最重要,生產管理部門的驗收意見次之;公司的驗收、分公司的驗收、本單位的驗收效率梯次下降。外單位收集來的資料只能作為參考性材料在原始地質資料中存在,如與本單位研究或生產項目無直接關系,應該排除在原本系列以外,只能作為成果資料為日常利用而保存。

2.關注地質資料負載的信息內容

反映重大的學術研究、生產規劃與決策的內容,比一般事務性生產活動記錄顯得重要,反映典型的問題比反映一般問題的文件材料顯得重要,方法技術研究、經驗總結等文件材料比一般性生產日報等顯得重要。科技攻關研究課題、礦產勘探取得重大突破的材料比一般性生產課題研究、日常生產性記錄顯得重要。

重視內容上的獨一無二特徵,有的地質科技文件材料內容獨特,孤本或稀有,內容新穎對利用者富吸引力顯得重要。基層資料館藏部門應針對自己單位資料形成情況列出歸檔范圍。

3.關注地質資料的形式特徵

資料題名能體現出它的內容特定性能與作用。研究報告、工作決議、發展規劃、勘探部署、開發年會會議紀要等,能反映出重要業務活動,體現出主要業務工作、技術權威聲音,價值較高。而一般來往函件處理一般技術事務,價值較低。針對文件特徵,結合資料內容綜合評價更能准確判定。

文件時間是特定地質工作歷史標志。如油氣突破時間點。

不同稿本其價值也是不同的,正本、副本、草稿、定稿、原始帶、處理帶其價值也是不一樣的。又如底圖與藍圖、成果圖價值也是不同的。

(二)制定原本資料的保管期限表

制定保管期限表是為了有效控制館藏的總量增長和提高館藏質量,使有限的庫容能存放更多的優質精練的原本地質資料。很多地質資料館藏單位因為資料量小,館藏空間大,並不制定保管期限表,只有歸檔范圍和不歸檔的科技文件材料范圍。也有地質資料館,為力求館藏豐富、完整,覆蓋面廣,並不確定具體資料的永久、長期或短期標注,造成「脹庫」現象。

少數地質資料室根據自己對檔案鑒定原則的理解,強調「以我為本,上下砍光」,原始地質資料只保存本機關形成的,不將上、下級和其他來源的地質科技文件材料劃入歸檔范圍清單,認為其他單位文件其有它自己的單位保存,你用不著操心。這是站在檔案觀念上的「避免重復」歸檔思維的作用,在地質資料管理側重「資料利用」現實情況下,有點不合時宜。上、下級組織適量的重復歸檔,有利於方便利用和容災保護。

鑒定從全宗角度思考,力求全宗內的地質資料保持完整、齊全。全宗內地質資料保存完整的情況下有些地質資料保存價值相對降低,在保存不完整的情況下,殘存原始地質資料保存價值相對提升。

企業地質資料室、地質資料館,鑒定標准制定主要的價值依據:一是原本地質資料的完整程度,因為它是地質檔案,齊全必不可少。二是資料內容可否被替代。原始地質資料保存,主要考慮完整,成果資料的印刷與保存主要考慮匯交和利用率,實物地質資料要考慮保存價值與效益。地質資料的保存價值,體現在兩個方面:內容的重要性、時間性。成果地質資料在某利用時段價值很高,過了這段時間,又有了新的工程技術產生新的資料覆蓋,原有的資料價值降低。將重要性和時間性分別考慮,綜合權衡,做出判定。實物資料如岩心岩屑只需保存典型代表井即可,開發井岩心一般無須全保存,只有重要的開發井對重要層位進行保存。

1987年國家檔案局分布了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表。這不適用於地質資料的鑒定,只能理解其要旨,在原本地質資料鑒定中作為參考。國家也沒有頒布統一的地質資料的保管期限表。檔案保管期限有永久、長期和短期保管三種。

實踐中原本地質資料的保管期限也有分有永久、定期和不定期三類。

地質測繪資料原本的保管期限表

續表

續表

以上是測繪資料1999年國家測繪局頒布的規定中的保管期限的表,現今也該修訂了。GPS的廣泛應用,省略了筆算文件材料,出現了新的測繪儀器,改變了原有的測繪程序。產生了新的機出資料和電子數據需要界定。

上表中除了永久期限外,還有「一至二等為永久,三至四等為五年」屬定期,「至有同比例尺新圖為止」為不定期限設置。

其他原本地質資料的保管期限設置,無統一標准,由各歸檔單位根據自身資料情況制定;還有許多單位沒有對原本地質資料設置保管期限表,由單位相關地質科技人員和地質資料管理人員組成鑒定小組,認為有保存價值的就歸檔,地質報告只要求對終審定稿歸檔。各礦產公司和相關研究單位都制訂了歸檔規則,對那些需要歸檔的資料列出了清單,卻沒有設定保管期限。結合現代地質科技的發展,地質資料按類制定出一個保管期限表是時候了。否則館藏資料太多,庫容難以承受。

(三)關於成果地質資料的保管期限

成果資料不需要單獨確定保管期限,它的印刷與復制考慮的是向上級館匯交和提供利用的,復制保存以提供利用為館藏機構主要職能。

成果地質資料不設保管期限的原因:一是成果地質資料在原本地質資料系統中都有原始本保存,二是成果地質資料純粹是為了方便利用而復制的,對它的存在也實施歸檔管理。但復制本不存在承擔「記憶歷史」的義務。

成果地質資料為利用而歸檔。例如,單位考慮對某一檔成果地質資料復制22套,其中6套歸檔於成果資料庫,為日常眾多的地質科技人員提供借閱;10套分發到相關科研、生產部門、技術負責人手中供技術骨幹隨時查閱;3套用於匯交國家地質資料館,這是國家基於礦權管理提出的強制性要求,也是國家館館藏來源之一;還有3套暫存備用。

成果資料在確定印刷份數時,一般會考慮有一定暫存量,以備歸檔借閱中利用率太高,磨損太大准備替換或其他單位索要等不時之需。從以上的22套成果地質資料的分發中可以看出,成果地質資料的復制歸檔是為利用而存在並對其實施管理的。

企業館中成果地質資料的利用對象主要是行業內部和企業內部,而不是像圖書館那樣向社會提供敞開式的服務。地質資料向社會開放利用的僅僅是其中一部分,它是按《地質資料管理條例》規定執行的。對已經匯交到全國地質資料館的成果地質資料,如果還沒有達到向社會開放的期限(不是所有匯交到國家地質資料館的都向社會敞開利用),它有知識產權保護期的設定,在保護期內的成果地質資料也不向社會開放利用,若有人想利用這保護期內的資料,只有通過知識產權轉讓渠道,與知識產權所有者和相關利益者協商取得利用許可權。

從外單位收集或購買來的成果地質資料如何鑒定?首先得肯定它必須歸檔,收集它是因為其有利用價值,復制歸檔份數由其利用價值與利用面決定,利用價值高,利用面廣其復制歸檔的份數就多一些。前提是產權方的利用許可。

(四)數據磁帶保管期限

人工地震數據的保管期限是永久。但人工地震數據磁帶分為「模擬帶」和「數據帶」兩類,「模擬帶」已經沒有相應的磁帶閱讀機及其生產廠家了,目前模擬帶既讀不出數據,又不便銷毀便成了館藏負擔。也有單位通過相關軟體,開發出將模擬帶轉化為數字帶技術。筆者認為,已將模擬帶轉化為數字帶的,或相同區塊重新做過數字物探工作,已經取得了數據磁帶的,模擬帶可銷毀。這是因為模擬帶占據空間很大,又有新的數據信息能取代模擬帶所載信息。

不論單位是否決定對模擬帶銷毀,根據模擬帶做出的地震處理報告、地震解釋報告等原始資料仍執行原始地質資料的永久保管期限。

由於存貯技術的飛速發展,磁帶商不斷推出新型號磁帶和新的磁帶閱讀機及與之配套的閱讀和處理軟體。從而迫使磁帶數據不斷轉錄到新載體上,否則原有的磁帶和磁帶閱讀機因落後而被市場淘汰,造成與模擬帶一樣的結局:數據無法閱讀。新型號的磁帶和磁帶機閱讀機推出周期大約為1~3年,原有舊型號磁帶上的數據如果讀不出,就是數據垃圾。所以轉錄與拷貝地震數據成了不少館藏單位的一項負擔。

地震磁帶的保管期限不是磁帶載體本身,而是磁帶上面承載的數據和信息。磁帶上面的數據與信息一般是永久保存,但若要永久保存的數據信息,需要不斷將載體上的數據信息遷移到能夠閱讀的新的載體之上,如硬碟、光碟、新型號磁帶等,有的企業還將數據保存到數據倉庫中的陣列盤上了,網上的雲盤用來存貯數據的目前還不多,主要是擔心數據的外泄和黑客的攻擊。

地質勘探工程技術人員在一個地質區塊上做了人工二維地震,獲取了該區塊的二維地震數據和圍繞數據而存在的其他記錄信息。它應該保存多長時間?從技術信息的數據方面思考,在該區塊沒有進行新的二維人工地震勘探,獲取新的二維數據信息之前,它是應該得到永久保存的。在該區塊重新部署二維地震勘探取得資料後,前一次二維地震勘探數據資料就顯得沒有必要保存的了。如果保存純粹是因為它的歷史價值,作為它的信息利用價值已被第二次工程的二維、三維地震勘探取得資料數據取代。從理論上講,因為技術和設備的進步,第二次的勘探所取得的數據與資料會更接近客觀現實。在磁帶數據的保管期限上,用不定期界定更合適,一般沒有在該區塊進行新的勘探取得新資料之前,作永久保存。我這里再次強調的是原生態的「數據」與「信息」,不包括載體。

(五)實物地質資料保管期限

實物資料主要是岩心岩屑和標本,行業沒有設定統一的保管期限表,企業在實踐中一般分為永久、定期和不定期三類保存。定期保管,各單位的操作情況也不一致,一般將定期分為:10年、5年、3年和1年四個檔次。不定期是指在該區域的實物資料極少,即使該井的實物資料無礦產價值,同樣是珍貴的,直到在該區域有新的探井實物資料取代,至於今後什麼時間會在該區域勘探獲取新的實物資料,無法確定。有的單位資金實力雄厚,對探井的岩心在現場清洗完後即用劈樣機,將其「一分為二」,一半永久保存,另一半用於實驗分析與觀察。也有的單位因為實物資料的量很少,除了用於實驗分析外,其餘都作永久保存。另一些單位,勘探井的實物資料是永久保存;開發井的實物資料不定期保存,過一段時間清理一下。筆者會結合本書中的「實物資料的後期整理」部分闡述。

G. 初二語文作文:最愛……

書,像鵬程萬里的雄鷹,帶著我飛越知識的天空;像風帆伴著我走進無邊無際的知識的海洋;像一把金鑰匙使我打開了知識的大門……

書,把我帶到了一個廣闊多彩的世界。愛書的我就像一股柔弱細小的溪水,匯集起許多晶瑩的泉水和露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人喜愛運動,有人酷愛旅遊——性格不一,興趣愛好不同。我呢,就喜歡拿一本書,找個僻靜之處,坐下來,津津有味地看。時而被書里幽默有趣的故事逗得開懷大笑;時而被書里凄楚傷感的故事引得潸然淚下;時而也為書中的英雄人物頑強不息的精神感動不已。

童年時代的我總愛問「為什麼」。天上的星星為什麼不掉下來?地上的水為什麼不往高處流?人為什麼會生病?收音機為什麼會唱歌?《紅樓夢》是什麼?……真有問不完的為什麼,但我卻從不會思考,而書給了我刻骨銘心的答案。對事物只是一知半解的我竟融會貫通了,對什麼事都不愛刨根問底的我竟愛打破沙鍋問到底了。知道做人處世該「獨立思考」的大道理。以前,我的成績並不出色,那是由於我與書成了無話不談的知己,一有空閑,我總是貪戀地讀著書,如同一隻飢餓的小羊闖進芳草嫩綠的草地,慢慢地享受,忘記了時間的流逝,又宛如在百花園里飛舞的貪嘴的小蜜蜂,忙碌在知識的花海中,吮吸知識的甘露,盡情地采擷著藝術的小花。不出半年,我的成績竟突飛猛進,興高采烈地捧著試卷,同書一起分享這份喜悅。我知道,這都是書——你的功勞,這時,你又不失時機地告誡我「驕傲使人落後,虛心使人進步!」

在讀書生活當中,我為賣火柴的小女孩傷心,為美人魚深深地嘆息,為拇指姑娘暗暗地叫好,為漢斯的聰明而羨慕,為白雪公主的的善良而稱贊……

書,你傳遞了中華的燦爛文化,告訴我人世間最美的真情、寬容、善良……你是我的最愛!

H. 信息傳輸與數據分析應用

(一)遠程自動監測系統

遠程自動化監測系統是地熱動態監測系統信息化、標准化和提高有效數據採集率的發展目標。遠程自動化監測系統具備井口數字化計量、採集地熱資源采灌信息(包括流量、水溫、壓力、水位等),實現遠程傳輸;終端具備數據存儲和輸出功能,為地熱科研、資源評價、生產提供基礎數據,為行政管理部門制定地熱資源勘查、開發、利用管理制度和規劃提供技術支持。

天津地區現已安裝了多套 WS-1040地下水動態自動監測儀,以提升地熱動態監測水平。該儀器採用進口壓力感測器和溫度感測器組成小巧的復合式探頭,裝入一個密封的不銹鋼圓筒內放入井中,將水位壓力信號和水溫值轉變為電信號,通過電纜與主機連接。探頭內部有存儲單元,測量的數據自動保存在存儲單元內,可定期通過介面將數據調入計算機中(圖6-12)。測試探頭應安裝在水泵進水口以上5m的位置,信號線應逐級與泵管捆綁固定,直至井口出線法蘭處,要保證信號線出井口的密封。

圖6-12 固定在泵管上的投入式探頭和井口智能監測儀

圖6-13至圖6-15為天津市目前推行的單眼地熱井井口各種監測儀器儀表的相對位置和布線示意圖,以這種位置順序和方式在采、灌井井口主管道上設計安裝地熱井井口監測儀器儀表,能保證觀測到真實、准確的動態數據。

圖6-13 開采井遠程監控系統井口儀器儀表布置圖

①井口裝置;②蝶閥;③單閥水嘴;④溫度變送器;⑤壓力變送器;⑥電磁流量計;⑦除砂器

1)「DX」為管道直徑,電磁流量計為表前5DX,表後為3DX;若為渦街流量計,則表前為10DX,表後為5DX;

2)管道中的閥門應按照工程要求需要設置與電磁流量計相連接的法蘭為標准法蘭,GB/T9119 2000;

3)為保證測量數值穩定,壓力變送器與溫度變送器之間間距要不小於200mm

圖6-14 回灌井遠程監控系統井口儀器儀表布置圖

①井口裝置;②蝶閥;③溫度變送器;④壓力變送器;⑤電磁流量計;⑥單閥水嘴;⑦液位計

1)DX為管道直徑(φ150mm);

2)與電磁流量計相連的法蘭為標准法蘭;

3)若⑤為渦街流量計,則表前為10,表後為5

圖6-15 地熱回灌井智能監測系統儀器儀表布置圖

由於放置於井底的自動監測系統受溫度(>80℃)、壓力(液面埋深>120m)及流體腐蝕性影響等,自動監測系統的關鍵部件——感測器晶元穩定性較差,傳輸數據誤差大;加之探頭捆綁固定於泵管,與下泵、提泵同步操作,安裝質量不穩定,監測成本增加。因此,常常需要人工監測配合。

(二)地熱井口監測儀器儀表

由於地熱水質本身特點,在安裝和組件中按要求施工,以保證測試數據的准確性和測試儀器儀表的使用壽命。

1.電磁流量計的安裝方法

1)按圖紙安裝在主管道位置上,旋轉傾斜角小於20°。

2)流量計受現場條件限制,不能按圖紙安裝時,按照產品說明書明示的其他安裝方式安裝,但必須安裝在地熱井口處所有分水管及設備之前。

3)流量計安裝要嚴格按照管道中水流方向與箭頭標識方向一致。

4)流量計主體與顯示部分的信號連接嚴格按照說明書所示連接。

5)流量計主體配置變送器,輸出直流電流信號,信號應為4~20mA。

6)正確選擇流量計測試量程,兼顧冬夏季采量的變化。

7)流量計應配有出廠標定證書(儀表常數)。

2.溫度感測器的安裝方法

1)溫度感測器主體部分按圖紙安裝在主管道位置上;配套附件中應包括管道螺栓盲堵,一旦探頭需要拆卸及維修,應及時封堵。

2)溫度感測器主體探頭部位,應處於管道中心線以下。

3)探頭部位應採用聚四氟護套,並根據地熱水溫度,選擇合適的測溫量程和精度。

4)溫度感測器主體配戴變送器,輸出直流電流信號,信號應為4~20mA。

3.壓力感測器的安裝方法

1)壓力感測器應按圖紙安裝在主管道位置上;配套附件中應包括管道螺栓盲堵,一旦探頭需要拆卸維修,應及時封堵。

2)壓力感測器根據測試壓力范圍,選擇合適的量程和精度。

3)壓力感測器輸主體配置變送器,輸出直流電流信號,信號應為4~20mA。

4)凡具備安裝標准井口管路的地熱井口,應按照標准圖進行施工或改造。

4.水位監測儀的安裝方法

1)測試探頭隨潛水電泵一並安裝,將其固定在與潛水電泵連接處第二根揚水管自下而上1m處。探頭採用卡箍固定,內襯膠皮護套,固定時用力不宜過大,信號線保護套須逐節泵管捆綁固定,直至井口出線法蘭處。

2)安裝時探頭底部測孔不得被任何物體遮擋或堵塞,不得破壞探頭與通氣管導線之間的密封,不得磕碰測試探頭。

3)井口基座上安裝出線法蘭,出線後應採用壓蘭保證出線口密閉,防止空氣泄漏,加速井、泵管腐蝕,並方便拆裝。

地熱井井口主要監測儀器儀表安裝方式見圖6-13至圖6-15。

5.下位機安裝的安裝方法

1)需安裝在方便監測、維護及環境較好的位置。

2)採用支架固定機箱;如現場條件較差或防雨措施較差,機箱上部安裝遮水擋板。

3)安裝機箱支架時應保證兩支架水平,高低位置適合人員觀測及維修。

6.電源要求

1)220V交流電源,電源容量大於500VA,有接地端。

2)在下位機附近安裝電源箱,內置不少於3個兩孔插座和3個三孔插座,斷電保護裝置及下位機接線端子若干(視測試數據的數量而定)。

7.信號傳輸線安裝要求

1)信號傳輸線可採用普通信號線或屏蔽信號線,需用不同顏色信號線區分不同感測器的接地線及信號線。

2)在機房電氣控制櫃中,安裝的電流互感器用於測量潛水泵電機變頻後的電流,電流互感器的副邊不得有開路。

3)各路信號線(水位測試、壓力、溫度及流量等)無論分線還是集中走線,要全部進入線橋(PVC管或PVC線槽),或地下走線,直至下位機電源機箱入口端,不得走明線。

8.通訊方式的安裝要求

現場應安裝有固定電話或網路介面,並接至下位機安裝位置,以便用於連接網路通信。

井口監測儀表安裝及布線見圖6-16;網路監測系統見圖6-17;計算機監控數據採集系統平面布置見圖6-18。通過該套系統,可實現地熱井口動態採集數據,由計算機按事先設定好的頻率通過遠程向監控中心傳輸,中心系統可遠程掌握地熱井瞬時開采量、回灌量、水位動態變化;可累計地熱井開采量和回灌量,監控是否超量開采;監控中心可對數據進行存儲、分析,生成必要的報表和曲線(天津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2006)。

圖6-16 供熱站井口監測儀表安裝、布線圖

圖6-17 供熱站網路監測系統圖

圖6-18 典型地熱利用系統計算機監控數據採集系統平面布置圖(圖修改)

(三)數據整理

1.資料整理步驟

1)考證基本資料;

2)審核原始監測數據;

3)按照統一數據處理格式整理數據;

4)編製成果匯總的相關文字和圖表;

5)原始數據建庫和整編成果驗收、歸檔。

2.基本資料的考證

1)考證包括:監測井位置、編號和熱儲層位等;

2)影響監測精度的因素;

3)監測井類別、監測項目、頻次的變動情況;

4)監測工具精度校核情況。

經考證,若發現導致監測數據不符合設計布設目的的或測具校核不符合要求的,其相應監測數據不予整編,及時要求進行復測,並將考證結果詳細闡述於成果總結中。

3.原始監測數據審核

1)監測方法和誤差。

2)原始記錄表填寫格式。

3)各監測點監測資料的合理性檢查。通過與歷次數據對比分析數據的合理性,出現較大誤差的數據應確定為「可疑」數據,資料使用中應不予考慮,並及時安排復測。

4)測壓水頭(壓力)對比和分析採用歷年同月靜測壓水頭(靜壓力)對比分析,最好以每年集中開采期前一個月數據進行對比,出現較大誤差的可採用年平均靜測壓水頭(靜壓力)對比分析,並根據同月測壓水頭(壓力)數據編制熱儲測壓水頭(壓力)平面分布圖。

4.水位資料整理

為消除井筒效應,在採用監測所得的不同溫度下水位埋深數據資料來分析熱儲層動力場變化特徵時,需要進行溫度統一校正。由於地熱流體密度與溫度呈現一一對應的特點,通過線性回歸計算可近似地認為二者呈線性關系,則校正水位埋深可由公式6-1來計算:

沉積盆地型地熱田勘查開發與利用

式中:h為校正後的水位埋深(m);H為取水段中點埋深(m);ρ為地熱井內水柱平均密度(kg/m3);h1為觀測水位埋深(m);ρ1為統一溫度對應的密度(kg/m3);h0為基點高度(m)。

5.壓力換算

根據水位數據換算熱儲壓力採用公式6 2進行。

P(z)=(z-s)·ρ·g 6-2

式中:P(z)為z點熱儲壓力(Pa);z為熱儲的埋深或計算深度(m);s為觀測的水位埋深(m);g為重力加速度(m/s2);ρ為地熱井內水柱平均密度,即井口溫度和井底溫度平均值所對應的流體密度(kg/m3);

6.地熱資源前景分析

在研究地熱資源條件的基礎上,根據監測資料編制圖件,論證地熱資源開發潛力、開發利用前景和地熱資源開發對環境的影響,提出進一步開發利用建議。

7.地熱資源監測圖件編制

(1)編制原則

圖件編制要素應直觀反映地熱資源動態,開發利用現狀以及開發利用潛力及前景。

(2)編制圖件內容

實際材料圖:反映動態監測工作投入的實物工作,動態監測點布局。

開發利用現狀圖:直觀表現各地區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現狀。

主要熱儲壓力(水位)平面分布圖:反映近期和當前主要熱儲層壓力(水位)分布狀況,用以對比分析熱儲壓力在開采條件下變化趨勢。

主要熱儲壓力(水位)下降速率等值線圖:反映熱儲開發壓力下降情況;要素包括壓力(水位)下降速率,構造單元開采量。

主要熱儲流體化學圖:要素包括流體水質類型分區和礦化度等值線,反映區域熱儲流體化學特徵,分析流體補、徑、排條件。

主要熱儲開采狀況分區圖:綜合分析以上數據,劃分開采狀況分區,作為開發潛力和前景分析依據。

(四)年度動態監測報告編寫

考慮到能反映完整的供暖期與非供暖期地熱資源動態,年度動態數據統計周期為上一年度11月至當年10月,年度動態監測報告形成周期為上一年度11月至當年12月。

(1)年度總結重點分析熱儲測壓水頭(壓力)變化,可採用以下分析方法:

1)從地熱井已有監測歷史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形成對比結論;

2)分區進行對比分析,闡明各分區變化趨勢;

3)全區對比分析,分析全區熱儲壓力(測壓水頭)變化趨勢。

(2)年度總結報告主要內容

前言

主要闡述項目背景、目的和任務、完成工作量、項目經費使用情況等。

第一章 地熱地質條件

主要地質背景,監測區斷裂構造、儲層分布、地熱流體補徑排特徵等(根據近期地熱勘查工作成果簡單描述)。

第二章 開發利用現狀及本年度工作

1)不同行政區、不同熱儲層采、灌井分布;采、灌量;資源利用狀況等,形成相應圖表;

2)上一年度主要監測結論、成果;

3)本年度監測網布設、數據採集、分析情況。

第三章 壓力場(測壓水頭)動態分析

熱儲層測壓水頭動態變化趨勢分析,需要根據測壓水頭歷時曲線、下降速率發展趨勢及歷時曲線、平面等值線(熱儲測壓水頭、下降速率、單位降深等值線等)等相關數據處理結果和圖件,得出熱儲壓力(測壓水頭)橫、縱向(時間、空間)上變化及分布,為開采區劃提供直接依據。

回灌系統分析。分析各回灌對井利用狀況,包括回灌水溫、開采井熱儲壓力(水位)和回灌井桶壓力(水位)變化情況和回灌率(回灌量與開采量比值)等分析,初步分析影響回灌效果的因素,提出回灌初步建議。

建立集中開采區概念模型,並逐步完善,在此基礎上利用數學模型進行短期預報。

第四章 溫度場分析

分析溫度場平面、縱向特徵,重點分析回灌地區溫度場變化情況。

第五章 流體化學特徵

分析各熱儲層流體化學特徵和流體特徵離子歷年變化趨勢,對流體化學質量進行評價。

第六章 各熱儲層開采區劃

根據壓力(測壓水頭)動態下降趨勢,按構造單元,以年降幅、目前測壓靜水頭埋深情況和短期預報結果為依據劃分各熱儲層開采區劃,並針對各區特點提出地熱開發利用建議。

結論和建議

結論應包括:①本年度地熱井總數、開采量、回灌量;②監測網調整情況,數據採集率、質量保證程度;③分層分區開采量、回灌量、靜水位、動水位(或熱儲壓力)、降落漏斗變化、水位年降幅;④全區不同熱儲層化學場;⑤全區不同熱儲層溫度場;⑥根據動態監測資料,對熱儲層特徵、地質構造條件的新認識等。

建議應包括:①下一年度動態監測網調整、工作計劃;②針對本年度監測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下一年度改進措施;③對地熱資源開發、管理的建議。

(3)原始數據建庫和資料成果驗收、歸檔

I. 以「月亮」為話題 寫一篇500至600字的作文

月亮
舉頭望明月。晚上的時候,看見那溫馨而美麗的月亮,心中就有了很多對月亮的想像和聯想。
夜幕降臨的時候,月亮升起來了。她像是望著我們,對著我們笑。她那圓圓的臉龐有些嫣紅,也許是暗暗的粉紅,像一個紅紅的燈籠掛在天邊。月亮懶懶的往上升的時候,就像是背著一個大包袱,慢慢地向上爬,一縱一縱的,看起來很累。費了好大的勁,月亮才沖出了地平線,掛在了半空中。這時,她脫去了紅裝,換上了金黃色的紗巾,用白玉般的笑臉來迎接我們這些雲雲眾生。可是我們再看看她的面龐,就又感到是藍月亮,綠月亮,藍微微,綠瑩瑩,也許月亮姑娘是個變臉大王,美得令人驚奇。
在我心中,月亮不光會變換各種瑰麗的色彩,還像很多美麗的東西。月亮很圓的時候,就像一個玉盤,天上的仙女們正在吃盤子中的大仙桃。月亮還像彩色的氣球,那氣球下面有一根線,我順著就爬了上去,月亮這個大氣球把我帶到了海邊,欣賞了美麗的海景。月亮有時是月牙,這時我想起了小時候的一首兒歌,是歌唱月牙的:「小小的月亮彎彎的船,玩玩的船兒兩頭尖,我在小小的船上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夜空中的月牙真的像一條小船,我多麼想飛到這條金船上,劃起雙槳,在夜空中神遊呀。
看見夜空中的月亮,我聯想到了八月十五。八月十五月兒圓,這天晚上,家人們坐在一起,吃月餅,賞月亮,快快樂樂,高高興興。圓圓的月亮就像一塊大月餅,吃在嘴裡,一定會又香又甜。
都說月亮裡面住著嫦娥。有一個傳說故事叫「嫦娥奔月」,嫦娥和後羿是一對夫妻,因為後羿射死了九個太陽,使大家不再生活在苦海之中。王母娘娘表彰後羿,給了他一顆仙丹,說:「一個人吃了它可以成仙,兩個人一人一半可以長生不老。」後羿拿這顆仙丹回家了,後羿的一個弟子知道了仙丹的事,看後羿不在家就來偷仙丹。嫦娥不給他,一下子把仙丹吞到了肚子里,一下子就變輕了,飛上了天空,來到了月亮上。在月亮上,嫦娥很傷心,因為他和後羿分開了,天天思念著。
想到了上面這些,我覺得月亮更美了。

閱讀全文

與於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介紹小發明英語作文 瀏覽:442
版權使用權協議 瀏覽:1000
2018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表 瀏覽:884
馬鞍山候車亭 瀏覽:329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領導小組 瀏覽:709
張江管委會知識產權合作協議 瀏覽:635
關於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關項目督導的函 瀏覽:941
閨蜜證書高清 瀏覽:11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
王者達摩大發明家 瀏覽:904
金庸為什麼不要版權 瀏覽:305
蘭州經濟糾紛律師 瀏覽:994
沈陽盛唐雍景糾紛 瀏覽:973
工商局生態市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757
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規定 瀏覽:553
招商地塊南側公共服務項目批前公示 瀏覽: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