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共十一屆全國人大會議主要成就有哪些
兩會
兩會是指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每年3月份「兩會」先後召開全體會議一次,每5年稱為一屆,每年會議稱X屆X次會議。 "兩會」召開的意義在於:將」兩會」代表從人民中得來的信息和要求進行收集及整理,傳達給黨中央,「兩會」代表是代表著廣大選民的一種利益的,代表著選民在召開兩會期間,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選民們自己的意見和要求。 地方每年召開的人民代表大會和政協會議也稱為兩會,通常召開的時間比全國「兩會」時間要早。
人民代表大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它的常設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人民代表大會簡介
人民代表大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權力機關。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縣、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的人民代表大會;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
人民代表大會由民主選舉產生。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和人民解放軍選出的代表組成。省、自治區、直轄市、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由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選出的代表組成。縣、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以及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由選民直接選出的代表組成。
在一九七五年憲法中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以工農兵代表為主體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現行憲法則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和軍隊選出的代表組成。各少數民族都應當有適當名額的代表。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持。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代表產生辦法由法律規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五年。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任期屆滿的兩個月以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必須完成下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如果遇到不能進行選舉的非常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以全體組成人員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可以推遲選舉,延長本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任期。在非常情況結束後一年內,必須完成下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每年舉行一次,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召集。如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認為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可以臨時召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舉行會議的時候,選舉主席團主持會議。
職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修改憲法;
(二)監督憲法的實施;
(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四)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
(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提名,決定國務院總理的人選;根據國務院總理的提名,決定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的人選;
(六)選舉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根據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提名,決定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的人選;
(七)選舉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八)選舉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九)審查和批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
(十)審查和批准國家的預算和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
(十一)改變或者撤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不適當的決定;
(十二)批准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建置;
(十三)決定特別行政區的設立及其制度;
(十四)決定戰爭和和平的問題;
(十五)應當由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的其他職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權罷免下列人員: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
(二)國務院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
(三)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和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
(四)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五)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憲法的修改,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並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
法律和其他議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過半數通過。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由下列人員組成:
委員長,
副委員長若幹人,
秘書長,
委員若幹人。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中,應當有適當名額的少數民族代表。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並有權罷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不得擔任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的職務。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它行使職權到下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出新的常務委員會為止。
委員長、副委員長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解釋憲法,監督憲法的實施;
(二)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三)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四)解釋法律;
(五)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審查和批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國家預算在執行過程中所必須作的部分調整方案;
(六)監督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工作;
(七)撤銷國務院制定的同憲法、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決定和命令;
(八)撤銷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權力機關制定的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和決議;
(九)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根據國務院總理的提名,決定部長、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的人選;
(十)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根據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提名,決定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的人選;
(十一)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的提請,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審判員、審判委員會委員和軍事法院院長;
(十二)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提請,任免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檢察員、檢察委員會委員和軍事檢察院檢察長,並且批准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任免;
(十三)決定駐外全權代表的任免;
(十四)決定同外國締結的條約和重要協定的批准和廢除;
(十五)規定軍人和外交人員的銜級制度和其他專門銜級制度;
(十六)規定和決定授予國家的勛章和榮譽稱號;
(十七)決定特赦;
(十八)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如果遇到國家遭受武裝侵犯或者必須履行國際間共同防止侵略的條約的情況,決定戰爭狀態的宣布;
(十九)決定全國總動員或者局部動員;
(二十)決定全國或者個別省、自治區、直轄市進入緊急狀態;
(二十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主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工作,召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議。副委員長、秘書長協助委員長工作。
委員長、副委員長、秘書長組成委員長會議,處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重要日常工作。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設立民族委員會、法律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外事委員會、華僑委員會和其他需要設立的專門委員會。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各專門委員會受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領導。
各專門委員會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領導下,研究、審議和擬訂有關議案。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認為必要的時候,可以組織關於特定問題的調查委員會,並且根據調查委員會的報告,作出相應的決議。
調查委員會進行調查的時候,一切有關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公民都有義務向它提供必要的材料。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分別提出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會期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在常務委員會開會期間,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提出對國務院或者國務院各部、各委員會的質詢案。受質詢的機關必須負責答復。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非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主席團許可,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非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許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審判。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種會議上的發言和表決,不受法律追究。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必須模範地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並且在自己參加的生產、工作和社會活動中,協助憲法和法律的實施。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應當同原選舉單位和人民保持密切的聯系,聽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見和要求,努力為人民服務。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受原選舉單位的監督。原選舉單位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罷免本單位選出的代表。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織和工作程序由法律規定。(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章第一節)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人民政協)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中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一種重要形式。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的革命斗爭,在新中國成立前夕,由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團體、各界愛國人士共同創立的。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又稱「新政協」,以別於1946年1月召開的「舊政協」。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在重慶談判,決定為組諸新政府而召開政治協商會議。1946年1月10日,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召開,參加這次會議的有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中國民主同盟、中國青年黨和社會賢達五個方面。同年11月,國民黨撕毀政治協商會議決議,單方面宣布召開「國民大會」,遂使政治協商會議即舊政協解體。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布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的口號,提出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號召,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無黨派民主人士及國外華僑積極響應,參加籌備新政治協商會議。
1949年1月30日,北平宣布和平解放。6月15日,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在北平開幕,參加會議的有23個單位的代表共134人。9月17日,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正式決定將新政治協商會議定名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隆重舉行,宣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正式成立。參加會議的有46個單位的代表共662人。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這三個為新中國奠基的歷史性文件。會議還通過了關於國旗、國歌、國都、紀年等項決議,會議選舉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的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當時還不具備召開普選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條件下,肩負起執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的重任,完成了建立新中國的歷史使命,揭開了新中國歷史的第一頁。
1954年9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至此,作為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的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以圓滿完成其歷史使命而載入史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後,人民政協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的組織繼續存在。在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以及對外友好交往活動中繼續發揮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作用,為推動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迄今為止,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舉行過九屆全國委員會會議。毛澤東當選為第一屆全國委員會主席,周恩來當選為第二、第三、第四屆全國委員會主席,鄧小平當選為第五屆全國委員會主席,鄧穎超當選為第六屆全國委員會主席,李先念當選為第七屆全國委員會主席,李瑞環當選為第八屆、第九屆全國委員會主席,賈慶林當選為第十屆全國委員會主席。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由中國共產黨、8個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人民團體、各少數民族和各界的代表,台灣同胞、港澳同胞和歸國僑胞的代表,以及特別邀請的人士組成,具有廣泛的社會基礎。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根據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對國家的大政方針和群眾生活的重要問題進行政治協商,並通過建議和批評發揮民主監督作用。人民政協的主要職能是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組織參加本會的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參政議政。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一切活動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為根本的准則。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設全國委員會和地方委員會。
政協全國委員會每屆任期5年。設主席、副主席若幹人和秘書長。政協全國委員會全體會議每年舉行一次。政協全國委員會設常務委員會主持會務。常務委員會委員由全國委員會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和常務委員組成。全國委員會主席主持常務委員會的工作。主席、副主席、秘書長組成主席會議,處理常務委員會的重要日常工作。
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2238人,常務委員299人,主席、副主席、秘書長26人。主席賈慶林,副主席王忠禹、廖 暉、劉延東、阿沛•阿旺晉美、帕巴拉•格列朗傑、李貴鮮、張思卿、丁光訓、霍英東、馬萬祺、白立忱、羅豪才、張克輝、周鐵農、郝建秀、陳奎元、阿不來提•阿不都熱西提、徐匡迪、李兆焯、黃孟復、王選、張懷西、李 蒙、董建華、張梅穎、張榕明。
政協全國委員會設副秘書長若幹人,協助秘書長進行工作。設立辦公廳,在秘書長領導下進行工作。設立若干專門委員會及其他工作機構。十屆全國委員會設立了提案委員會、經濟委員會、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教科文衛體委員會、社會和法制委員會、民族和宗教委員會、港澳台僑委員會、外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等9個專門委員會。
省、自治區、直轄市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委員會;自治州、設區的市、縣、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和市轄區,凡有條件的地方,均可設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各地方的地方委員會。地方各級委員會每屆任期5年。各級地方委員會設主席、副主席若幹人和秘書長。縣、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和市轄區的地方委員會根據具體情況,也可不設秘書長。各級地方委員會的全體會議每年至少舉行一次。
政協全國委員會對地方委員會的關系和地方委員會對下一級地方委員會的關系是指導關系。
⑵ 一道秘書職業資格試題(多選題)「可以作為合同標的物的有( )」
1、公民要寫明姓名和住所,法人或其他組織寫明單位名稱和單位所在地,便於雙方聯絡。
2、標的。經濟合同的標的,是指合同主體的權利和義務所指對象。經濟合同當事人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法律上稱它為標的。標的可以是物行為或智力成果。
a.物。指經濟合同當事人能夠實際支配、具有一定價值、可以滿足人們生產或生活需要的物質財富。它包括自然物和人工製造的產品。
b.行為。行為是指經濟合同當事人有意志的、產生權利義務的活動。如當事人提供的勞務、服務等。
c.智力成果。智力成果是指人的腦力勞動成果,這是一種非物質的財富。可作為經濟合同的智力成果,主要有技術成果(包括專利技術等)知識產權(如著作權等)和品名商標等。
3、數量。合同中的計量單位,均採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
4、質量。質量條款具體規定標的物的質量。簽訂和履行合同,應始終以質論價的原則。在衡量標的物的質量標准時,凡有國家標準的,要按行業標准簽訂和履行;沒有國家標準的,要按行業標准簽訂和履行;既沒有國家標准又沒有行業標準的,要按經過批準的企業標准簽訂和履行。為了確保標的物的質量,合同條款中還應規定產品的檢驗或檢疫的方法。
5、包裝。產品的包裝標准應充分考慮產品的無力、化學性能與外形、體積、結構等因素,應注重選擇包裝材料和包裝方法。同時,還要考慮運輸工具的特點、路程的遠近、貨物的重量、產品的外形、貨物的價格等,盡量做到合理包裝,以提高包裝質量、節約運費,提高包裝的規格化和標准化水平。此外,要考慮包裝技術,注意包裝材料輕量化。
6、權利和義務。嚴格地說,所有的經濟合同條款,都是為了確定合同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在經濟合同中,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應該是對等的。一方從另一方那裡取得產品、勞務和智慧成果,就應該付給對方以相應的報酬。而另一方取得了報酬,就必須付出相應的產品、勞務或智慧成果。這樣才能貫徹平等互利、等價有償的原則。否則,就會損害一方當事人的利益,訂立不平等條約。這是有違經濟合同雙方權利和義務對等的原則的。
7、價款或酬金。價款或酬金是指合同的一方向另一方取得產品、接受另一方的勞務和智力成果時,所應付出的代價。包括租金、利息和買賣合同中的價款;也包括受益的一方為對方提供的勞務或智力成果而支付的報酬。
8、履行的原則、期限、地點和方式。合同中一旦寫了如何履行,則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變更。如果合同中的交貨方式是自提自運,則供貨方不得代辦托運;如果合同中規定的是代辦水運,則需方不得用轉賬支票、信用證或者商業匯票。如一方需要變更方式,要取得另一方的同意,否則,就是違約行為。
自然物應該是指土地范疇之類的.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⑶ 關於孫中山的故事
1、鎮南關親手炮擊清軍
1906年,孫中山自日本到越南,在河內金碧台街六十一號設立秘密機關,策劃了幾次武裝起義。1907年的鎮南關之役,便是其中孫中山親臨前線,直接參加戰斗的一次。
1907年,孫中山先生任命熟悉鎮南關一帶情況的黃明堂為鎮南關都督,李裕卿(鎮南關附近之憑祥地方土司)為副,何五為支隊長,招募勇悍善戰的廣西遊勇為先鋒隊,計劃襲取鎮南關為根據地。
1907年12月2日,黃明堂率領廣西遊勇八十餘人,循山背間道向鎮南關猛烈襲擊,奪取了鎮南、鎮中、鎮北三座炮台,奪獲大小炮十四門,步槍四百多支。
孫中山隨即於同月4日率黃興、胡漢民等親臨前線,慰勞戰士,鼓舞士氣,並與黃興、黃明堂等坐鎮鎮北炮台,調度指揮,命令李裕卿守鎮中炮台,何五守鎮南炮台。
翌日,清政府嚴令清軍陸榮廷部四千餘人傾巢出動,要奪回三座炮台。孫中山率革命軍固守炮台,並親自發炮轟擊清軍,第一炮即命中六十餘人,清軍陣腳大亂。孫中山先生在戰斗中感慨地說:「反對清政府二十餘年,今日始得親自發炮轟擊清軍。」
據守鎮南關三座炮台的革命軍,在孫中山先生親臨前線的鼓舞下,銳氣倍增,以寡敵眾,屢挫清軍。清政府雖先後調派清軍丁槐、龍濟光等部增援,傷亡數百人,仍然不能越雷池半步。
革命軍堅守陣地,與清軍血戰七晝夜,直至彈葯告罄,糧食不繼,始忍痛撤退。時清軍正向鎮南關四面圍攻,黃明堂率軍殿後,沖圍而出,及至半山,軍中有一小子回顧炮台上軍旗未撤,慮為清軍所得,竟一人冒著清軍炮火重登山巔,取回軍旗。
2、會見張之洞
清光緒年間,孫中山從日本留學回國,有一次,路過武昌總督府,想會見兩廣總督張之洞,便寫了一張便條,讓守門人傳了進去。張之洞見條子上寫的是:「學者孫中山求見張之洞兄」,便問:「什麼人?」
當差的答道:「一個書生。」
張之洞不大高興,提筆在便條上寫:「持三字貼,見一品官,白衣尚敢稱兄弟?」
守門官把條子交給孫中山。孫中山一看,也在便條上寫:「行千里路,讀萬卷書,布衣也可傲王候。」
守門官又把條子傳了進去,張之洞一看,「啊」了一聲,連忙說:「請!」
3、孫中山愛讀書
他在英國留學的時候,有一天,幾個中國留學生一起去看他,發現他的生活很艱苦,幾乎連吃飯的錢都沒有了。離開前,這幾個留學生湊了40英鎊,送給孫中山補貼生活。三天以後,這幾個留學生又一起去看孫中山。
來到孫中山的宿舍門口,他們敲了半天門,都沒有人答應。 「算了,先生大概不在。我們下次再來吧。」一個姑娘說。「等一下兒,我來敲。」一個不高不矮的年輕人說。
他用力敲了一會兒,孫中山才來開門。孫中山不好意思地說:「請原諒,我正在看書,沒聽見你們敲門。快請進!」他們走進孫中山的宿舍,看見桌子上擺滿了新書。
大家一算,買這些書大概需要30英鎊。他們覺得很奇怪,問孫中山:「你連吃飯的錢都不夠,還有錢買書?」「這是用你們送給我的錢買的,我還剩下10英鎊呢!」「你應該多買一些好吃的,不要把身體搞壞了。」孫中山笑著說:「我覺得買書比買吃的還重要。」
4、中山先生和中山裝
中山裝自1923年誕生迄今,五十多年來一直是中國男子最通行和喜歡穿著的服飾。1923年,中山先生在廣州任中國革命政府大元帥時,感到西裝不但式樣繁瑣,穿著不便。
又不大適應當時中國人民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實用要求,而中國原來的服裝(對胸式短衫袴,大襟式長衫等),既不能充分表現當時中國人民奮發向上的時代精神,在實用上也有類似西裝的缺點。
於是主張以當時在南洋華僑中流行的「企領文裝」上衣為基樣,在企領上加一條反領,以代替西裝襯衣的硬領。
這樣一來,一件衣服上便兼有西裝上衣、襯衣和硬領的作用,又將「企領文裝」上衣的三個暗袋改為四個明袋,下面的兩個明袋還裁製成可以隨著放進物品多少而漲縮的「琴袋」式樣。
孫中山先生說,他這樣改革衣袋,為的是要讓衣袋放得進書本、筆記本等學習和工作的必需品,衣袋上再加上軟蓋,袋內的物品就不易丟失。
孫中山先生設計的褲子是:前面開縫,用暗紐,左右各一大暗袋,前面一小暗袋(表袋),右後臀部挖一暗袋,用軟蓋。這樣的褲子穿著方便,隨身必需品的攜帶也很適用。
協助孫中山先生創制中山裝的助手名叫黃隆生,廣東台山人,原在越南河內保羅巴脫街開設隆生洋服店。1902年12月,孫中山先生到河內籌組興中會,偶入其店購物,相與攀談。
黃隆生獲悉當前顧客即為革命黨領袖孫中山先生,大為傾倒,懇切要求參加興中會,為革命出錢出力,1923年隨孫中山先生在大元帥府任事。孫中山先生設計中山裝時,曾請他幫助和負責縫制,順利地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套中山裝。
當中山先生穿上自己設計的、也是世界上第一套中山裝時說:「這種服裝好看、實用、方便、省錢,不像西裝那樣,除上衣、襯衣外,還要硬領,這些東西又多是進口的(當時這些東西多是從外國進口),費事費錢。」
5、改名故事
孫中山使用過不少名字,多數是為了宣揚革命或擺脫通緝而取的,部分則在於表達人生期望。孫中山還用過陳文、山月、杜嘉偌、公武、帝朱、高達生、吳仲等化名,以及杞憂公子、中原逐鹿士、南洋小學生、南洋一學生等筆名。
辛亥革命以後,孫中山不再面臨滿清的追捕,其本人之所有公私檔案均以本名「孫文」署名。
此外,孫中山曾自稱為洪秀全第二,並認為洪氏為「反清英雄第一人」。有人認為這是由於孫接受西式教育,不受傳統忠君觀念束縛,才敢於如此自稱;民國時期歷史教科書亦採用此說。
至於「孫大炮」這個當時政治對手揶揄孫文的外號,在辛亥革命前已有,大炮是粵語「不切實際之人」的意思,暗諷孫文言辭誇大不實。
清政府官方文件中,皆在其名字「文」上作文章,加上三點水部首,貶稱其為孫汶。「汶汶」一詞,出自《史記·屈原列傳》:「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註解此文的人,或說「汶汶,猶昏暗不明也」,或說「蒙垢塵也」,或說「玷污也」。
⑷ 如何運用自己的善良恰到好處
善良不是拿來用的,如果你這樣小氣就變惡人好了,古人說積小善為大善,當善人是要吃虧的,先人而後己吧!人應心存善念而含蓄表達,無人之處可以很清楚的表達善意,前提是不再相見,否則有可能重演農夫和蛇的故事。
⑸ 魏徵,作為古代秘書的事跡及成就。急!謝謝!
魏徵是我國初唐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傑出的歷史學家。輔佐唐太宗17年,以「犯顏直諫」而聞名。他那種「上不負時主,下不阿權貴,中不侈親戚,外不為朋黨,不以逢時改節,不以圖位賣忠」的精神,千百年來,一直被傳為佳話。 隋末,天下大亂,農民起義紛紛而起。尤其以李密領導的瓦崗農民起義氣勢最大。 魏徵公園大業十三年,武陽郡丞元寶藏起兵響應李密,讓魏徵掌管文書。李密每次得到元寶藏的書信,總稱贊寫得好,後來聽說是魏徵寫的,馬上把他召來。自從魏徵參加瓦崗農民起義以後,一直積極參與謀劃,他上書向李密獻策,提出「西取魏郡(今河北臨漳),南取黎陽倉(在今河南浚縣西南)」的主張。李密按照其建議,瓦崗軍很快奪取了黎陽倉,連同以前奪取的洛口倉、回洛倉,隋在中原的三大糧倉,已全部被瓦崗軍控制。這樣,就使隋軍陷入缺糧的困境,自然也解決了起義軍的糧食供給問題,加之他們開倉賑濟,又擴大了瓦崗軍的影響,壯大了起義隊伍,河南一帶的起義軍大多歸附了瓦崗軍。李密非常欣賞魏徵,就召他為行軍元帥府的文學參軍,主管軍中文書。後來,魏徵隨李密降唐,自願去安撫山東地區,被提拔為秘書丞。當時,李勣還在為李密守黎陽,魏徵寫信給他說:「當初魏公由叛逆者而起兵,振臂大呼,四萬響應,有部下數十萬,勢力所及半個中國,然而,一失敗就再也振作不起來,最後終於歸附唐朝,因此知道天命已有所屬。現今您處於兵家必爭之地,如果自己不及早謀劃,那麼大事就會無可挽回!」李勣得到信,終於定計歸附唐朝,並開倉發糧,贈給唐淮安王的軍隊。同時,魏徵也說服了元寶藏歸順了唐朝,為唐朝的統一作出了貢獻。
⑹ 中科院秘書長為何說要和中關村越走越近
1月29日,「率先行動砥礪奮進」——中國科學院「十八大」以來創新成果展在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舉行,中關村眾多企業家及企業代表參觀展出,中關村管委會主任翟立新、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翁啟文、海淀區副區長李長萍等政府領導也出席了此次活動。
鄧麥村介紹,十八大以來,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使社會企業新增銷售收入1.7萬億元、利稅2289億元;院所投資企業營業收入1.7萬億元,上繳稅金450多億元。而「十三五」期間的目標是,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使社會企業和院所投資企業新增銷售收入累計超過4.8萬億元,利稅480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15萬個;孵化「雙創」企業5000家;為不低於2萬家企業提供「四技」服務;5年間專利實施超過1萬件,有效專利5年實施率達到20%。
「中科院要和中關村走得越來越近。」鄧麥村說道。中關村企業家群體走進中科院,更深入的了解中科院的科研成果,也讓中科院和中關村企業未來的合作以及科研成果的轉移轉化上有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⑺ 他是下半身癱瘓的殘疾小伙,創業成功後娶了公司女秘書,後來怎樣
很多人都相信,自己的一生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被安排好了,上天是公平的,他盡量的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美好的人生,如果大家覺得一開始人生非常艱難,那也許是老天在暗示你,後來迎接你的會是更好的東西,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相信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
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羅馬,而有的人一出生就註定要度過艱難的一生,我們的出發點自己是決定不了的,可是該以一個什麼樣的速度去追求我們想要的人生,這一點我們卻是可以左右的,曾經在中國有一個侏儒症患者,身高一輩子都超不過1米,大部分時間只能在輪椅上度過,不過他並沒有因此放棄生的希望,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創業成功,還娶了公司的女秘書,如今這么多年過去了,他們感情還穩定嗎?
事業愛情雙豐收
生意越做越大,他成立了一家自己的公司,在專業人士的打理下,運作的一直非常不錯,李創利也親力親為,為了工作的方便,他給自己找了一個女秘書,平時也擔任他的生活助理,就這樣,兩個人一天當中大部分時間都在一起,可能是日久生情,李創利和這個女秘書走到了一起,相處一段時間後就結婚了,速度還是比較快的,或許在他們的心中,其實早就這個想法了,如今妻子為李創利生下一個兒子,身體狀況非常不錯,並沒有遺傳李創利的侏儒症,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結語:每個人面對生活挫折的時候,不要輕言放棄,因為未來無法預測,我們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也許就是轉機呢。
⑻ 李世英的學術成果
1.《論清代初期尚情崇雅的戲曲藝術思想》,《戲曲藝術》2013年第1期。
2.《戲曲藝術思想史研究的狀況、方法及其價值》,《戲曲藝術》 2008年第4期
3.《千古浩嘆 異代同悲——讀查慎行<三閭祠>》 《名作欣賞》 2006年第2期
4.《短小的文章 深刻的哲理》,《閱讀與寫作》2001年第4期
5.《論沈德潛的詩歌審美理想》,《攀登》2001年第1期
6.《論清初詩歌思想的特點》,《蘭州大學學報》(社科版)2000年第4期
7.《大學語文教學的滾動拓展原則》,《中國高教研究》2000年第12期
8.《論「文從字順」與文學語言的陌生化》,《北方工業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
9.《中國古代文論中的以「人」論詩》,《北方工業大學學報》,2000年第2期
10.《論傅山反奴性的文學思想》,《北方工業大學學報》1999年第4期
11.《論吳偉業敘事詩的審美特徵》,《殷都學刊》1999年第2期
12.《構建有民族特色藝術學體系的新探索》,《光明日報》 1998年4月13日
13.《熟處求生開新境—論查慎行對清代詩歌的貢獻》北方工業大學學報1998年第4期
14.《關於提高大學生應用寫作能力的思考》,《北方工業大學學報》,1998年第2期
15.《論施閏章的詩學思想》,《北方工業大學學報》1997年第2期
16.《論錢謙益與朱彝尊詩學觀的異同》,《北方工業大學學報》1996年第4期
17.《論王弼的「無咎」說》,《周易研究》1996年第1期
18.《論馬戴詩歌的藝術風格》,《蘭州大學學報》(社科版) 1995年第4期
19.《論杜浚的詩學思想》,《社科縱橫》 1995年第4期
20.《論田雯崇尚奇麗的詩學主張和創作風格》,《天津商學院學報》1994年第2期
21.《在世俗與宗教的邊緣徘徊——論寒山詩》,《祁連學刊》1992年第2期
22.《試論詩歌中的情趣與理趣》,《青海師范大學學報》1992年第4期
23.《論溫庭筠對詞境的開掘》,《蘭州大學學報》1992第4期
24.《晚唐三首鴛鴦詩欣賞》, 《花鳥詩詞欣賞》河南古籍出版社 1992年版
25.《論唐五代的佛教講唱文學》,《蘭州大學學報》1991年第2期
26.《論敦煌曲中的佛曲歌詞》,《蘭州大學學報》1990年第1期
27.《初唐應制詩卮言》,《絲路論壇》1988年第2期
28.《近年來韋應物研究之檢論》,《蘭州大學學報》1988年第2期
29.《淺析敦煌曲子詞<送征衣>》,《陽關》1988年2期
30.《揭示心靈奧秘的高超藝術》,《鄭州教育學院學報》1987年第1期
31.《李翱的「截冠雄雞志」賞析》,《秘書之友》1986年2期
32.《<戒浮文巧言諭>簡析》 《秘書之友》 1985年2期
33.《異曲同工 卓絕千古》,《秘書之友》1984年第2期 1.《中國戲曲藝術思想史》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年版
2.《唐宋詩歌導讀》 中國社會出版社,2005年版
3.《清初詩學思想研究》 敦煌文藝出版社, 2000年版
4.《清代詩學》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文學鑒賞導讀》(合著)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4年版(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6.《中國文學家大辭典(遼金元卷)》(參編)中華書局,2006年版
7.《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參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版(「九五」國家級重點教材)
8.《普通高校新的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的研究與探索》(合著)海洋出版社,2002年版
9.《中國詩詞名句賞析大典》(參編)台灣三思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版
⑼ 環保局裡主要有哪些部門呢
主要有:污染控抄制科、環境監察大隊、環境監測站、生態科、辦公室、開發科。
⑽ 秘書學在中國的發展成果
(1)促進了我國上層建築來的建自設。當代秘書學與當代行政管理學、領導學、決策學等新興學科,幾乎在同一時期誕生,它們共同構成了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中的政治學科系列。這些學科研究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若干問題,共同促進了領導機關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
(2)促進了新時期秘書工作的飛躍。當代秘書學系統地總結了多年來秘書工作實踐的豐富經驗,並逐步上升到理論高度,為制定秘書部門的方針政策提供了理論支持,使秘書工作得以邁進一個新階段。(3)促進了秘書人才的培養。當代秘書學的誕生與秘書人才的培養,互為因果,互相促進。培育了大批新型的具有現代知識結構的秘書人才,初步適應了社會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