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正如會計是核算、反映,成果是會計報表。那麼,內部審計是什麼
內部審計是監督會計部門工作,強化企業內部管理控制制度,及時發現問題糾正錯誤,堵塞漏洞,減少損失,保護資產的安全與完整,提高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可靠性。
B. 注冊會計師如何有效利用內部審計工作成果
注冊會計師在認定內部審計的客觀性後,可以利用內部審計成果,以達到不重復審計,不浪費審計資源。
C. 如何利用以往審計成果進行內部控制評價
第十條 審計人員在確定內部控制的可信賴程度時,應當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充分關注內部控制 的以下固有限制: 即使是設計完善的內部控制,也可能因執行人員有粗心大意、精力分散、判斷失誤以及對指令的誤解而失效; 內部控制可能因經營環境、業務性質的改變而削弱或失效。第十一條 在編制審計方案時,審計人員應當了解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設計和運行情況。在確定 了解內部控制所應當實施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時,審計人員應當主要考慮下列因素: 固有風險的評估結果。第十二條 審計人員了解內部控制時,應當合理利用以往的專業經驗。對於重要的內部控制,通常 還可實施以下程序: 選擇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交易和事項進行符合測試。第十三條 審計人員應當充分了解控制環境,以評價被審計單位管理階層對內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 態度、認識和措施。影響控制環境的主要因素有: 控制系統。第十四條審計人員應當充分了解會計系統,以識別和理解: 重大交易和事項的會計處理過程。第十五條 審計人員應當充分了解以下主要控製程序,以合理確定相關審計程序: 獨立稽核或檢查。第十六條 內部獨立的管理稽核或檢查是被審計單位控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審計員應當考慮下 列因素,對內部管理稽核工作質量進行研究和評價,以確定是否利用其工作結果: 管理階層對內部稽核工作的重視程度。第十七條 審計人員可採用文字敘述、調查問卷、核對表、流程圖等方法對內部控制進行了解和評 價,並形成審計工作底稿。 第十八條 審計人員應當將審計過程中注意到的內部控制重大缺陷,告知被審計單位管理階層。必 要時,可出具審計建議書。
D. 財務審計報告包括什麼
財務審計報告是具有審計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出具的關於企業會計的基礎工作即計量,記賬,核算,會計檔案等會計工作是否符合會計制度,企業的內控制度是否健全等事項的報告,是對財務收支、經營成果和經濟活動全面審查後作出的客觀評價。
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無保留意見是指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依照中國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准則的要求進行審查後確認:被審計單位採用的會計處理方法遵循了會計准則及有關規定;會計報表反映的內容符合被審計單位的實際情況;會計報表內容完整,表述清楚,無重要遺漏;報表項目的分類和編制方法符合規定要求,因而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無保留地表示滿意。無保留意見意味著注冊會計師認為會計報表的反映是合法、公允和一貫的,能滿足非特定多數利害關系人的共同需要。
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保留意見是指注冊會計師對會計報表的反映有所保留的審計意見。注冊會計師經過審計後,認為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的反映就其整體而言是恰當的,但還存在著下述情況之一時,應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個別重要財務會計事項的處理或個別重要會計報表項目的編制不符合《企業會計准則》和國家其他有關財務會計法規的規定,而且被審計單位拒絕進行調整;因審討范圍受到局部限制,無法按照獨立審計准則的要求取得應有的審計證據:個別會計處理方法的選用不符合一貫性原則。
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否定意見是指與無保留意見相反。認為會計報表不能合法、公允、一貫地反映被審計單位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動情況。注冊會計師經過審計後,認為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存在下述情況)。時,應當出具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會計處理方法的選用嚴重違反《企業會計准則》和國家其他有關財務會計法規的規定,被審計單位拒絕進行調整;會計報表嚴重歪曲了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動情況,而且被審計單位拒絕進行調整。
無法(拒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無法表示意見是指注冊會計師說明其對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貫性無法發表意見。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由於審計范圍受到委託人、被審計單位或客觀環境的嚴重限制,不能獲取必要的審計證據,以致無法對會計報表整體反映發表審計意見時,應當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E. 會計、統計、審計有什麼區別
審計學和會計學不是一個專業。
1.審計學是一門專門研究審計理論和方法,探索審計發展規律,對經濟專活動進行有效監督的社會學科。審屬計學是在審計實踐的基礎上產生的,經過實踐檢驗和證明了的,是客觀事物本質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審計理論必須用來指導審計實踐,否則就成為脫離實際的理論。
2.會計學(Accounting)是以研究財務活動和成本資料的收集、分類、綜合、分析和解釋的基礎上形成協助決策的信息系統,以有效地管理經濟的一門應用學科,可以說它是社會學科的組成部分,也是一門重要的管理學科。會計學的研究對象是資金的運動。
3.審計學專業培養適應現代市場經濟需要,具備人文精神、科學素養和減信品質,具備經濟、管理、法律及審計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通曉審計、會計准則及相關的經濟法規,掌握現代審計理論、方法和手段,能在經濟管理領域從事會計、審計和管理咨詢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專業人才。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F. 會計事務所審計可以提供階段性成果嗎
會計事務所審計可以提供階段性成果
階段性,是證明做這是是有分階段分步驟的。階段性成果,就是這階段的成果或發現, 然後簡述出來。
審計了哪些內容,依據這些內容作出階段性評價,會計師事務所是可以寫出報告的。
G. 會計中的審計報告是什麼
審計報告,是指內部審計人員根據審計計劃對被審計單位實施必要的審計程版序後,就被權審計單位經營活動和內部控制的適當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出具的書面文件。
審計報告應當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一)標題;
(二)收件人;
(三)正文;
(四)附件:
(五)簽章;
(六)報告日期。
審計報告的正文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一)審計概況:說明審計立項依據、審計目的和范圍、審計重點和審計標准等內容;
(二)審計依據:應聲明內部審計是按照內部審計准則的規定實施,若存在未遵循該准則的情形,應對其做出解釋和說明;
(三)審計結論:根據已查明的事實,對被審計單位經營活動和內部控制所作的評價;
(四)審計決定:針對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提出的處理、處罰意見;
(五)審計建議:針對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提出的改善經營活動和內部控制的建議.
H. 會計,統計,審計有什麼區別
問:審計學和會計學的區別是什麼
會計學是就當會計的和干財務管理的。審計就是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資料進行審計,以對其經營業績做出評價的過程。
會計學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具備經濟、法律、管理等知識,具有會計、財務、審計專業理論與技能,能在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及審計機構從事會計、審計、財務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經濟法、初級財務會計學、中級財務會計學、高級財務會計學、成本管理會計、審計學、會計信息系統、會計電算化模擬實習等。
審計學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具備經濟、法律、管理等知識,具有審計、會計專業理論與技能,能在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及審計機構從事審計、會計、財務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經濟法、初級財務會計學、中級財務會計學、高級財務會計學、成本管理會計、審計學基礎、注冊會計師審計、計算機審計、內部審計、政府審計、獨立審計准則、會計信息系統等。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