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成果的丈夫

成果的丈夫

發布時間:2020-12-30 01:17:03

① 居里夫人真名,出生地,成就

常被稱為瑪麗·居里(Marie Curie)或居里夫人,波蘭裔法國籍女物理學家、放射化學家。版1903年和丈夫皮埃爾·居里及亨利權·貝克勒爾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又因放射化學方面的成就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995年,她與丈夫皮埃爾·居里一起移葬入先賢祠。她還是「居里學院」的創始人。

以上是基本信息,你去這個網址看看嘛~~

② 關於居里夫人的資料

簡介

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波蘭語:Maria Skłodowska-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通常稱為瑪麗·居里(法語:Marie Curie)或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波蘭裔法國籍物理學家、化學家。

她是放射性研究的先驅者,是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獲得物理學獎及化學獎)的第一人及目前唯一的女性,亦是目前唯一獲得二種不同科學諾貝爾獎的人。她是巴黎大學第一位女教授。

1995年,她與丈夫皮埃爾·居里一起移葬先賢祠,成為第一位憑自身成就入葬先賢祠的女性。

瑪麗·居里原名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Maria Salomea Skłodowska),生於當時俄羅斯帝國統治下的波蘭會議王國的華沙,即現在波蘭的首都。她在華沙地下飛行大學讀書,並開始接受真正的科學訓練。

她在華沙生活至24歲,1891年追隨姐姐布洛尼斯拉娃至巴黎讀書。她在巴黎取得學位並在畢業後留在巴黎從事科學研究。1903年她和丈夫皮埃爾·居里及亨利·貝可勒爾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又因放射化學方面的成就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瑪麗·居里的成就包括開創了放射性理論,放射性的英文Radioactivity是她造的詞,她發明了分離放射性同位素的技術,以及發現兩種新元素釙(Po)和鐳(Ra)。

在她的指導下,人們第一次將放射性同位素用於治療腫瘤。她在巴黎和華沙各創辦了一座居里研究所,這兩個研究所至今仍是重要的醫學研究中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她創辦了第一批戰地放射中心。

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在法國時,雖然法國大革命隔年即規定:「任何公民都不能冠上與其出生證明紀載不符的姓或名」,居里夫人雖沒有「換夫姓」,但仍使用雙姓,除了冠夫姓居里外,還保留她波蘭原姓斯克沃多夫斯卡。

雖然瑪麗·居里是法國公民,人身在異國,但也從未忘記她的祖國波蘭。她教女兒波蘭文,多次帶她們去波蘭。她以祖國波蘭的名字命名她所發現的第一種元素釙。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瑪麗·居里利用她本人發明的流動式X光機協助外科醫生。1934年病逝於法國上薩瓦省療養院,享年66歲。

影響

居里夫婦在科學和社會方面的工作,對塑造20世紀和21世紀的世界有重大貢獻。康奈爾大學教授萊斯利·皮爾斯·威廉姆斯指出:

居里夫婦的工作是劃時代的。鐳的放射性如此顯著,我們不能忽視它。這一現象似乎違反能量守恆定律,這使物理學家不得不重新思考物理學的這一基礎。

在實驗層面,鐳的發現給盧瑟福等人探測原子結構提供放射源。盧瑟福利用α輻射做的散射實驗,首次證實了原子核的存在。在醫學上,鐳的放射性為成功制伏癌症提供了可能的方法。

居里夫人的工作有助於推翻物理和化學的舊有概念,而且給社會帶來同樣深刻的影響。無論在祖國還是異鄉,為了科研,她都必須克服社會給女性強加的重重阻礙。

這一方面也被弗朗索瓦絲·吉魯的《瑪麗· 居里:她的一生》(Marie Curie: A Life)強調為居里夫人起到了女權主義先驅的作用。

居里夫人的誠實正直和節儉的生活方式為人熟知。1893年,有人曾捐給她一小筆錢,以資助她的學業,1897年她剛剛自己賺錢,能維持生活,便立即將其如數奉還。她將第一個諾貝爾獎的獎金中的一大部分給了朋友、家人、學生和科研助手。

她還曾做出人意料的決定,刻意不為鐳分離法申請專利,不給科研設置阻礙。她堅持把各類獎金全數捐獻給所屬的科研機構,自己卻分文不取;她和丈夫更是時常謝絕獎項和獎章。據報道,愛因斯坦曾評論道,居里夫人大概是世上唯一不為名利腐蝕的人。

(2)成果的丈夫擴展閱讀:

榮譽與紀念

身為迄今為止最負盛名的女性科學家之一,瑪麗亞,居里成為科學界中的偶像式人物,為世界所緬懷和紀念,甚至是在流行文化領域。

《新科學家》雜志2009年的一項民意調查中,瑪麗亞·居里被評為「最鼓舞人心的女性科學家」,支持率(25.1%)近乎排名第二的羅莎琳·富蘭克林(14.2%)的兩倍。

法國和波蘭宣布2011年為「瑪麗亞·居里年」,聯合國將2011年定為「國際化學年」。聖地牙哥當代藝術博物館的雅各畫廊,布置一座紀念「居里夫人」的藝術裝置。11月7日,谷歌推出紀念其誕辰的紀念塗鴉。12月10日,紐約科學院慶祝瑪麗亞·居里獲得第二個諾貝爾,瑞典瑪德琳公主出席典禮。

瑪麗亞·居里不僅是首位諾貝爾獎女性得主,首位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的人,還是唯一一位獲得兩個領域諾貝爾獎的女性和獲得多個科學領域諾貝爾獎項的人。她獲得的獎項包括:

1、諾貝爾物理學獎(1903年)

2、大衛獎章(1903年,與丈夫皮埃爾共同獲獎)

3、馬泰烏奇獎章(1904年,與丈夫皮埃爾共同獲獎)

4、艾略特·克瑞森獎(1909年)

5、阿克頓獎(1909年)

6、諾貝爾化學獎(1911年)

7、美國哲學會本傑明·佛蘭克林獎章(1921年)



③ 搬家呢老公卻偷偷去釣魚,想收拾但看到收獲,該咋辦

當然是選擇要原諒他呀,因為他都已經釣了魚,而且有收獲已經過去了你再罵他,再跟他吵架其實也是沒有用的,如果你當時看到了這樣的情景,你發脾氣有可能會讓他覺得你並不尊重她的愛好,反而會讓你們兩個之間吵架。
所以我覺得這些小事情就不要放在心上面的,因為每一次吵架都是把你們之間的關系一點點的再敲碎。如果你沒有生氣反而好好地跟他講話,我覺得老公心裏面可能會知道錯誤,同時也會有內疚,下一次就不會這樣子做了。有些事情不能太過於著急,不然的話結果可能和自己想像中的更加不一樣。

④ 49歲村婦種地之餘勤練書法,最終成果了得,一筆好字有多驚艷

由於漢字的構造很特殊,書法這門能把漢字表現得更具有美感的藝術,成為中國文化的代表符號之一。中國的漢字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進時期,最早的時候,寫字對於人們來說也還是主要停留在實用的階段,可是到了魏晉時隨著門閥士族的崛起,一群舞弄筆墨的文人騷客就出現了,他們終日沉浸於文學藝術,漢字在他們手中變成了具有欣賞價值的書法。秦漢到魏晉,五種基本的書法字體篆、隸、楷、行、草基本形成,古人都用毛筆寫字,因此歷朝歷代都留下了不少絕世書法佳作。




一晃數十年過去了,李艷紅寫的字最終成果了得,也越來越被大家認可,名氣傳出去後,有一些專家特意跑過來和她交流,一些附近的大學生紛紛想拜她為師學習書法,破舊的農村房子迎來了越來越多的客人。李艷紅可能從來沒想過會有今天的成就,她的想法很簡單,其實就是喜歡,單純地緣於愛好,有愛好的人很多,可她跟別人不一樣,她做到了拋開外界的浮躁,忠實於自己的內心,因為樸素的熱愛她獲得了真正的安寧,做到了對藝術的極致追求。

⑤ 居里夫人的家庭背景

瑪麗1867年出生於波蘭的華沙,高中畢業後,曾患了一年的精神疾病。由於是女性的原因,她不能在任何俄羅居里夫人斯或波蘭的大學繼續進修,因此她做了幾年的家庭教師。瑪麗和姐姐都有想去法國留學的夢想,姐姐為了去留學已經存了一部分錢,但這些錢只夠在法國學習一年。瑪麗為了完成自己和姐姐的夢想,向姐姐提議。自己先去當家庭教師為她提供上學的資金,而等到姐姐畢業找到工作後,再為她籌備留學的資金。瑪麗為了留學的夢想,整整做了8年的家庭教師。8年沒有磨滅的夢想最終終於實現了。在她的姐姐的經濟支持下來到巴黎,並在索邦(Sorbonne,巴黎大學的舊名)學習數學和物理學。經過四年的努力後,瑪麗於巴黎大學取得物理及數學兩個碩士學位。在那裡,她成為了該校第一名女性講師。
瑪麗亞在索邦結識了另一名講師,皮埃爾·居里,就是她後來的丈夫。他們兩個經常在一起進行放射性物質的研究,以瀝青鈾礦石為主,因為這種礦石的總放射性比其所含有的鈾的放射性還要強。1898年,居里夫婦對這種現象提出了一個邏輯的推斷:瀝青鈾礦石中必定含有某種未知的放射成分,其放射性遠遠大於鈾的放射性。12月26日,居里夫人公布了這種新物質存在的設想。
在此之後的幾年中,居里夫婦不斷地提煉瀝青鈾礦石中的放射成分。居里夫婦經過不懈的努力,他們終於成功地分離出了氯化鐳並發現了兩種新的化學元素:釙(Po)和鐳(Ra)。因為他們在放射性上的發現和研究,居里夫婦和亨利·貝克勒爾共同獲得了190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居里夫人也因此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八年之後的1911年,居里夫人又因為成功分離了鐳元素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出乎意外的是,在居里夫人獲得諾貝爾獎之後,她並沒有為提煉純凈鐳的方法申請專利,而將之公布於眾,這種作法有效的推動了放射化學的發展。
居里夫人晚年跟丈夫生前的學生保羅·朗志萬有一段韻事,這個事件在法國鬧得風風雨雨。1911年巴黎新聞報在11月4日的標題《愛情故事:居里夫人與郎志萬教授》,傳言皮埃爾在世,郎志萬和居里夫人有密切的來往。愛因斯坦對這件事的看法是,如果他們相愛,誰也管不著,他在1911年11月23日給居里夫人寫了封信,以表安慰。
居里夫人是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兩項諾貝爾獎的人,而且是僅有的兩個在不同的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之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居里夫人倡導用放射學救護傷員,推動了放射學在醫學領域里的運用。之後,她曾在1921年赴美國旅遊並為放射學的研究籌款。居里夫人由於過度接觸放射性物質於1934年7月4日在法國上薩瓦省逝世。在此之後,她的大女兒伊倫·若里奧-居里(Irène Joliot-Curie)獲1935年諾貝爾化學獎。她的小女兒艾芙·居里(Eve Curie)在她母親去世之後寫了《居里夫人傳》。在20世紀90年代的通貨膨脹中,居里夫人的頭像曾出現在波蘭和法國的貨幣和郵票上。化學元素鋦(Cm, 96)就是為了紀念居里夫婦所命名的。居里夫人著有《我的信念》。
一、靠自己的勤奮學習走進巴黎大學
瑪麗·居里是家中5個子女中最小的,也是最聰明的一個。她的父親是一名收入十分有限的中學數理教師,媽媽是中學教員。瑪麗的童年是不幸的,她的媽媽得了嚴重的傳染病,是大姐照顧她長大的。後來,媽媽和大姐在她不滿10歲時就相繼病逝了。她的生活中充滿了艱難。這樣的生活環境不僅培養了她獨立生活的能力,也使她從小就磨煉出了非常堅強的性格。
瑪麗從小學習就非常勤奮刻苦,對學習有著強烈的興趣和特殊的愛好,從不輕易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處處表現出一種頑強的進取精神。從上小學開始,她每門功課都考第一。15歲時,就以獲得金獎章的優異成績從中學畢業。她的父親早先曾在聖彼得堡大學攻讀過物理學,父親對科學知識如飢似渴的精神和強烈的事業心,也深深地熏陶著小瑪麗。她從小就十分喜愛父親實驗室中的各種儀器,長大後她又讀了許多自然科學方面的書籍,更使她充滿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學世界探索。但是當時的家境不允許她去讀大學。19歲那年,她開始做長期的家庭教師,同時還自修了各門功課,為將來的學業作準備。這樣,直到24歲時,她終於來到巴黎大學理學院學習。她帶著強烈的求知慾望,全神貫注地聽每一堂課,艱苦的學習使她身體變得越來越不好,但是她的學習成績卻一直名列前茅,這不僅使同學們羨慕,也使教授們驚異,入學兩年後,她充滿信心地參加了物理學學士學位考試,在32名應試者中,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優異成績,考取了數學學士學位。
1894年初,瑪麗接受了法蘭西共和國國家實業促進委員會提出的關於各種鋼鐵的磁性科研項目。在完成這個科研項目的過程中,她結識了理化學校教師皮埃爾·居里,他是一位很有成就的青年科學家。用科學為人類造福的共同意願使他們結合了。瑪麗結婚後,人們都尊敬地稱呼她居里夫人。1896年,居里夫人以第一名的成績,完成了大學畢業生的任職考試。第二年,她又完成了關於各種鋼鐵的磁性研究。但是,她不滿足已取得的成績,決心考博士,並確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站到了一條新的起跑線上。
二、鐳之光
1896年,法蘭西共和國物理學家貝克勒爾發表了一篇工作報告,詳細地介紹了他通過多次實驗發現的鈾元素,鈾及其化合物具有一種特殊的本領,它能自動地、連續地放出一種人的肉眼看不見的射線,這種射線和一般光線不同,能透過黑紙使照相底片感光,它同倫琴發現的倫琴射線也不同,在沒有高真空氣體放電和外加高電壓的條件下,卻能從鈾和鈾鹽中自動發生。鈾及其化合物不斷地放出射線,向外輻射能量。這使居里夫人發生了極大的興趣。這些能量來自於什麼地方?這種與眾不同的射線的性質又是什麼?居里夫人決心揭開它的秘密。1897年,居里夫人選定了自己的研究課題--對放射性物質的研究。這個研究課題,把她帶進了科學世界的新天地。她辛勤地開墾了一片處女地,最終完成了近代科學史上最重要的發現之一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並奠定了現代放射化學的基礎,為人類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三、金子—般的心靈
由於居里夫婦的驚人發現,1903年12月,他們和貝克勒爾一起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夫婦的科學功勛蓋世,然而他們卻極端藐視名利,最厭煩那些無聊的應酬。他們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科學事業,而不撈取任何個人私利。在鐳提煉成功以後,有人勸他們向政府申請專利權,壟斷鐳的製造以此發大財。居里夫人對此說:「那是違背科學精神的,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應該公開發表,別人要研製,不應受到任何限制」。「何況鐳是對病人有好處的,我們不應當藉此來謀利」。居里夫婦還把得到的諾貝爾獎金,大量地贈送別人。
1906年,居里先生不幸因車禍而去世,居里夫人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她決心加倍努力,完成兩個人共同的科學志願。巴黎大學決定由居里夫人接替居里先生講授物理課。居里夫人成為著名的巴黎大學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教授,還是在他們夫婦分離出第一批鐳鹽的時候,就開始了對放射線各種性質的研究。僅1889年到1904年間,他們就先後發表了32篇學術報告,記錄了他們在放射科學上探索的足跡。1910年,居里夫人又完成了《放射性專論》一書。她還與人合作,成功地製取了金屬鐳。1911年,居里夫人又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一位女科學家,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兩次在兩個不同的科學領域里獲得世界科學的最高獎,這在世界科學史上是獨一無二的事情!
1914年,巴黎建成了鐳學研究院,居里夫人擔任了學院的研究指導。以後她繼續在大學里授課,並從事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工作。她毫不吝嗇地把科學知識傳播給一切想要學習的人。她從16歲開始,成年累月地學習、工作,整整50年了。但她仍不改變那嚴格的生活方式。她從小就有高度的自我犧牲精神,早年她為了供姐姐上學,甘願去別人家裡做傭人。在巴黎求學期間,為了節約燈油和取曖開支,她每天晚上都在圖書館讀書,一直到圖書館關門才走。提取純鐳所需要的瀝青鈾礦,在當時是很昂貴的,他們從自己的生活費中一點一滴地節省,先後買了8、9噸,在居里先生去世後,居里夫人把千辛萬苦提煉出來的,價值高達100萬金法郎以上的鐳,無償地贈送給了研究治癌的實驗室。
1932年,65歲的居里夫人回到祖國,參加「華沙鐳研究所」的開幕典禮。居里夫人從青年時代起就遠離祖國,到法蘭西共和國求學。但是她時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小時候,她的祖國波蘭被沙俄侵佔,她就非常痛恨侵略者。當他們夫婦從礦物中分離出新元素以後,她把新元素命名為釙。這是因為釙的詞根與波蘭國名的詞根一樣。她以此表示對慘遭沙俄奴役的祖國的深切懷念。
幾十年來,居里夫人由於長期從事放射性物質的研究工作,加上惡劣的實驗環境和對身體保護的不夠嚴格,時常受到放射性元素的侵襲,使她的血液漸漸受到了破壞,患上白血病。她還患有肺病、眼病、膽病、腎病,甚至患過神經錯亂症。在居里夫人看來,科學研究要比她本身的健康更重要。她曾為了能參加世界物理學大會,請求醫生延期施行腎臟手術;她曾帶病回國參加鐳研究所的開幕典禮。她曾忍受著眼睛失明的恐懼,頑強地進行科學研究。直到她生命的最後一息,由於惡性貧血、高燒不退,躺在床上的時候,仍然要求她的女兒向她報告實驗室里的工作情況,替她校對她寫的《放射性》著作。居里夫人1934年7月4日不治而亡,她把她的一生完全獻給了她所摯愛的科學事業。
1934年7月4日,居里夫人病逝了。她最後死於惡性貧血症。她一生創造、發展了放射科學,長期無畏地研究強烈放射性物質,直至最後把生命貢獻給了這門科學。她一生中,共得過包括諾貝爾獎等在內的10次著名獎金,得到國際高級學術機構頒發的獎章16枚;世界各國政府和科研機構授予的各種頭銜多達107多個。但是她一如既往地那樣謙虛謹慎。偉大的科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評價說:「在所有的著名人物裡面,瑪麗·居里是唯一沒有被盛名寵壞的人!」居里夫人是女性的代表。
居里夫人一生共獲得了10項獎金、16種獎章、107個名譽頭銜,特別是獲得了兩次諾貝爾獎。
[編輯本段]名人軼事
淡泊名利
居里夫人天下聞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獲得各種獎金10次,各種獎章16枚,各種名譽頭銜107個,卻全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來她家做客,忽然看見她的小女兒正在玩英國皇家學會剛剛頒發給她的金質獎章,於是驚訝地說:「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國皇家學會的獎章,是極高的榮譽,你怎麼能給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說:「我是想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絕不能看得太重,否則就將一事無成。」
教女有方
居里夫人有兩個女兒。「把握智力發展的年齡優勢」是居里夫人開發孩子智力的重要「訣竅」。早在女兒不足周歲的時候,居里夫人就引導孩子進行幼兒智力體操訓練,引導孩子廣泛接觸陌生人,去動物園觀賞動物,讓孩子學游泳,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孩子稍大一些,她就教她們做一種帶藝術色彩的智力體操,教她們唱兒歌、講童話。再大一些,就讓孩子進行智力訓練,教她們識字、彈琴、搞手工製作等等,還教她們開車、騎馬。
居里夫人和朋友們商量——這些朋友們都和她一樣,是索爾本的教授;都和她一樣,也是家長。在居里夫人的鼓動下,產生了一個教育合作計劃——一些有大才大智的學者把他們的兒女聚在一起,實施新教育方法。居里夫人對人類教育界的極大貢獻在於她聯合一大批科學家(許多是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組成科學講師團,向孩子們開放他們的實驗室,親自對他們的孩子們進行科學啟蒙教育,激發孩子們的科學興趣,破除孩子們對科學的神秘感,培養孩子們的科學興趣,鼓勵孩子們樹立遠大的科學理想,堅定孩子們的科學意志,傳授孩子們科學方法、科學思維、實驗訣竅,使孩子們在少年時代形成極高的智力潛力,使孩子們天生的天才遺傳智力得以開發,居里夫人最終培養出了10多位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
簡朴生活
1895年,居里夫人和皮埃爾·居里結婚時,新房裡只有兩把椅子,正好兩人各一把。皮埃爾·居里覺得椅子太少,建議多添幾把,以免客人來了沒地方坐,居里夫人卻說:「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來就不走啦。為了多一點時間搞研究,還是算了吧!」
居里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萬法郎時,但她照樣「大方」。她每次從國外回來,總要帶回一些宴會上的菜單,因為這些菜單都是很厚很好的紙片,在背面寫字很方便。難怪有人說居里夫人一直到死都「像一個匆忙的貧窮婦人」。
有一次,一位美國記者尋訪居里夫人,他走到村子裡一座漁家房舍門前,向赤足坐在門口石板上的一位婦女打聽居里夫人的住處,當這位婦女抬起頭時,記者大吃一驚:原來她就是居里夫人。
品德教育
1.培養她們節儉朴實、輕財的品德。她對女兒的愛,表現為一種有節制的愛,一種有理智的愛,她對女兒生活上嚴加管束,要求她們「儉以養志」,她教育女兒說:「貧困固然不方便,但過富也不一定是好事。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謀求生活。」
2.培養她們不空想、重實際的作風。 她告誡兩個女兒:「我們不應該虛度一生」。
3.培養她們勇敢、堅強、樂觀、克服困難的品格。她常與子女共勉道:「我們必須有恆心,尤其要有自信心。 」
4.教育她們必須熱愛祖國。除了教她們波蘭語,居里夫人還以自己致力於幫助祖國科學發展和波蘭留學生的行動感染伊倫娜和艾芙,尤使她們念念不忘的祖國。
在居里夫婦發現鐳元素之前,人們剛剛知道有一種稀有金屬叫做鈾,能發出具有穿透能力的射線,這就是X射線。居里夫人知道這個消息後,馬上想到也許還有別的物質也具有類似鈾的放射能力。為了證實這種猜想,他們開始做實驗。
居里夫婦有一個用儲藏室改造成的小實驗室,這間實驗室沒有地板,冬天冷夏天熱,屋子裡只有一個壞了煙囪的火爐子、四張長短不齊的凳子和一塊破舊的黑板。他們就在這間實驗室開始了艱苦的工作。
瑪麗用儀器觀測一種瀝青鈾礦,她認為裡面還含有另外一種放射能力較強的元素,這是人們尚未發現的新元素。她和丈夫決定要把這種元素找出來,他們先把這種新元素稱作「鐳」要證實鐳的存在,就要從瀝青鈾礦中把它提煉出來。為了節省費用,他們沒有購買昂貴的瀝青鈾礦,只是購買了大量提煉過鈾的瀝青鈾礦的殘渣。在院子里設有專門的提煉設備,但是夏天要頂著烈日,冬天又凍得發僵。如果遇到大雨,兩個人又要手忙腳亂地把機器往屋裡搬。
瑪麗和她的丈夫全身心投入到了工作中。他們每天穿著沾滿灰土、染著各種液體的工作服,守著鍋中沸騰的礦物,不停地用手中的鐵棍攪動。煤煙和有毒的氣體刺激著他們的眼睛和嗓子,使他們十分難受。這種工作艱苦單調,就這樣,一年、兩年、三年地持續下去,鐳還是沒有出現。
因為太艱苦,丈夫想暫時停止工作,可是居里夫人說:「不,我決不會放棄,相信我們一定會成功的!」他們想像著鐳會有一種美麗的顏色,工作累了他們就會坐在一起聊聊這種新元素鐳,這讓他們激動而興奮。
終於有一天,瑪麗和彼埃爾日思月想的鐳出現了。
那天晚上,他們回到家中後遲遲不能人睡。居里夫人的心裡尤其感到一種不安定,她便站起來拉著丈夫說:「走,我們到那裡去好嗎?」
「那裡」就是他們的實驗室。他們趁著月色急急地往實驗室趕去,彷彿聽見鐳在輕輕呼喚他們。
夫婦兩人沿著街道,走過工廠、空地,走過一片住宅區,最後走進了他們的小小的實驗室。
門被打開後,瑪麗輕輕地說:「親愛的,別點燈!我們不是希望鐳有美麗的顏色嗎?」彼埃爾點點頭,「那好,讓我們來看看。」
屋子裡一片黑暗,在黑暗中若有若無地閃爍著一種熒火似的藍光,它在黑暗中跳躍著,像是夜晚的一隻螢火蟲。瑪麗望著這美麗的藍光,激動得握緊彼埃爾的手。她知道他們成功了,這種美麗的光就是神秘元素鐳發出的光。
經過四年的時間,居里夫婦戰勝了艱難困苦,證實了鐳元素的存在。很多科學家原本不相信鐳的存在,現在在事實面前不得不承認了。他們對居里夫婦表示敬佩。
1895年瑪麗跟物理學家皮埃爾·居里結婚。從此,夫妻倆共同投入到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工作之中。
瑪麗·居里用驗電器測驗許多物質的放射性,發現瀝青鈾礦有極強的放射性,初步斷定其中一定含有比鈾還強得多的放射性物質。於是,她下決心把它提取出來。然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首先要把瀝青礦進行分解,然後進行無數次分離提純,才有可能捕捉到新元素。這個工作真像大海撈針一般。
但是,最難的事也難不倒這位女科學家。在缺少經費和設備的情況下,瑪麗·居里請丈夫居里暫時放棄物理研究,來全力協助她進行捕捉新元素的戰斗。居里為了實現妻子的宏願,毅然地答應了她的請求,共同承擔起處理大量瀝青鈾礦的工作。
從奧地利運來了數以噸計的瀝青鈾礦,可實在找不到可以處理這么大量鈾礦的實驗室。因此,瑪麗·居里只得向學校借用一個既潮濕又不通風的倉庫作實驗室。冬天室溫只有6℃,夏天又熱又悶。居里夫婦在工作緊張時,只得啃冷麵包、喝冷牛奶充飢。他倆就在這最簡陋的實驗室里,創造出了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
瀝青鈾礦含大量雜質,有鉍、銅、鉛、鐵、鈾、釷……數十種化合物,得先用酸溶解,然後通入硫化氫將它們一一沉澱,一組一組地進行分離。最後終於在硫化鉍沉澱中發現了一種新的放射性元素。這是他們夫婦幾年的心血結晶。
新元素叫什麼名字好呢?
瑪麗·居里對丈夫說:「雖然我嫁給您後入了法國籍,成了法國公民,但我仍念念不忘那生我養我哺育我成長的苦難祖國——波蘭,讓我把它命名為釙來紀念那偉大又苦難的祖國吧!」居里十分理解妻子的苦心,欣然表示同意。
居里夫人的美名從她發現鐳那一刻起就流傳於世,迄今已經百年。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換來的榮譽。她一生共得了10項獎金、16種獎章、107個名譽頭銜,特別是兩次諾貝爾獎。她本來可以躺在任何一項大獎或任何一個榮譽上盡情地享受。但是她視名利如糞土,她將獎金贈給科研事業和戰爭中的法國,而將那些獎章送給6歲的小女兒去當玩具

⑥ 追蔡明遭拒,娶圈內演員,梁天現在過得怎麼樣

在喜劇界,以沈騰賈玲為代表的喜劇演員頻繁活躍在舞台上,老一輩登上春晚的喜劇演員已經出現頹勢。至於90年代熱門的「喜劇三劍客」,更是如此。

結語

梁天的事業路,走的坎坷艱難。好在妻子一直陪伴在其左右,梁天也懂得知足者常樂,才有了生活。不管梁天也好,還是我們普通人也好,總和別人比較的人生能有多快樂呢?還不如珍惜自己擁有的,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這才是正確的生活觀,你覺得呢?

⑦ 居里夫人的資料:相關故事,評價,科研成果,人物品質(不要太長)

居里夫人資料

人物姓名:居里夫人 (1867~1934)
人物國別:波蘭
物理學家

居里夫人(1867—1934),原名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卡,波蘭物理學家,最早榮獲諾貝爾獎的女性。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出生在波蘭華沙市的一個教師家庭。10歲喪母、家境貧困,造就出她吃苦耐勞、好學不倦的品質。1891年,她隻身前往法國巴黎大學理學院求學深造。她珍惜其間艱苦而又「完美」的時光,勤奮努力,於1893年獲得物理學碩士學位,1894年又獲得數學碩士學位。幾乎與此同時,科學之緣將她和彼埃爾·居里吸引到一起。1895年兩人結了婚。

1897年,居里夫人看到亨利·柏克勒爾發現鈾具有放射性的報告,引起她極大興趣。她悉心探索、反復實驗,與居里先生密切合作,終於研究出兩種新的化學元素,它們比鈾具有更強的放射性。一個是「釙」,它是居里夫人出於對祖國的熱愛,以波蘭的第一個字母命名的;另一個是「鐳」,它傾注了居里夫婦巨大的心血、智慧、體力,甚至生命。為了證實鐳的存在,他們在一間夏不避燥熱,冬不避寒冷的破舊棚屋內從事起腦力加苦力的勞動,從1898年到1902年四年時間里,堅持不懈,終於從幾十噸鈾瀝青礦廢渣中提煉出十分之一克純鐳鹽,並測定了鐳的原子量。1903年,居里夫婦和柏克勒爾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金。

1906年,居里先生突遇車禍逝世。居里夫人以堅強的意志戰勝巨大悲痛,承擔起全部家庭責任。很快地,她又繼任了居里先生在巴黎大學的課程,並指導實驗室工作。
1911年,居里夫人參加法國科學院院士競選,由於有人提出「女人不能成為科學院院士」而以一票之差落選。但這阻撓不住她獻身科學的追求。同年12月她又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居里夫人終生為人類的幸福獻身科學,從不計較個人的私利和榮譽。她先後獲得獎金10種之多、獎章16種之多,以及100多個名譽頭銜。1914年,鐳學研究所在巴黎落成,她開始在此主持居里實驗室工作,培養出許多頗有成就的科學家。
居里夫人富於犧牲精神。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她利用X光設備診救傷病員。她長期在艱苦的條件下進行緊張的放射性元素研究,致使有毒物質侵害了她的健康,晚年身患多種疾病。1934年7月4日因白血病逝世

閱讀全文

與成果的丈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企業知識產權部門管理辦法 瀏覽:455
消費315投訴 瀏覽:981
馬鞍山鋼城醫院 瀏覽:793
馮超知識產權 瀏覽:384
介紹小發明英語作文 瀏覽:442
版權使用權協議 瀏覽:1000
2018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表 瀏覽:884
馬鞍山候車亭 瀏覽:329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領導小組 瀏覽:709
張江管委會知識產權合作協議 瀏覽:635
關於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關項目督導的函 瀏覽:941
閨蜜證書高清 瀏覽:11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
王者達摩大發明家 瀏覽:904
金庸為什麼不要版權 瀏覽:305
蘭州經濟糾紛律師 瀏覽: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