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共享發展成果是發展新理念的

共享發展成果是發展新理念的

發布時間:2020-12-29 18:29:43

① 五大發展理念中協調和共享的區別

協調更強調區域,解決地區發展不均衡的問題;協調更強調公民,保證公民的生活質量。

1、協調:

協調一般是指各主體之間行為的相互適應、避免相互掣肘。協調發展新理念,不僅包括部分之間的靜態協調,還包括部分與整體的協調整合。強調的是全局下和整體中多方面、各層次、全方位的動態平衡和結構優化;

同時,協調必須促進發展,部分之間的協調,必須著眼於整體實力的提升,包括在協調發展中拓寬發展空間,在加強薄弱領域中增強發展後勁。

協調發展,涵蓋了區域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軍民融合發展。而我們現實的經濟發展,各方面都還存在著大量的不協調,部門分割、地方封鎖、行政藩籬等掣肘的現象還處處可見,阻礙著經濟發展。

2、共享:

共享是人類對理想社會的美好追求,是社會主義的真諦,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改革開放初提出的允許一部分人依靠辛勤勞動先富起來的大政策,就是要通過先富帶動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

提出共享發展理念,不僅是強調共同富裕發展目標的實現,而且賦予了發展動力、發展過程、發展方式和發展性質的新內涵。共享發展,不能僅僅理解為發展後對發展成果的共享,而是把共享賦予發展的全過程,形成共享式發展。

(1)共享發展成果是發展新理念的擴展閱讀:

五大發展理念: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是實現我國「十三五」既定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的理論指南,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

進入新時代,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為了讓中國強大起來,並且滿足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須進行各種方式的創新。在創新過程當中,必須根據不同類型的產業的特性來進行不同方式的創新。

金融要服務實體經濟,也必須根據不同產業的發展和創新的方式,以合適的金融安排來支持。並且在創新的過程中,關注協調、綠色、開放、共享,若能如此,相信黨的十九大所提出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以及讓中國強起來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新時代中國新發展理念解讀

② 如何推動「五大發展理念」中的共享發展,請你為國家提出建議

一是推動創新發展。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內位置。
二是推動協容調發展。
在協調發展方面存在三個比較突出的問題:
一是城鄉二元結構和城市內部二元結構的矛盾依然比較突出;
二是區域發展不平衡,東中西部、東北區域間是不平衡的;
三是社會文明程度和國民素質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還不匹配。所以「十三五」期間要按照協調發展的要求,繼續推動區域協同、城鄉一體、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在協調發展中拓寬發展的空間,在加強薄弱領域中增強發展的後勁。
三是推動綠色發展。
當前長期積累的大氣、水、土壤污染的問題在我們國家還比較突出,人民群眾對改善生態環境的呼聲也比較強烈,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社會,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為我們國家也為全球的生態安全做出貢獻。
四是推動開放發展。
必須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並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構建更加廣泛的利益共同體。
五是推動共享發展。
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③ 如何正確理解共享發展理念

黨的十八復屆五中全會的一個突制出亮點就是提出了必須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用新的發展理念引領我國發展方式的轉變。全會提出堅持共享發展,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那麼,我們應當如何正確理解共享發展理念呢?

④ 中國主張與各國分享發展機遇,共享發展成果,體現中國堅持什麼發展理念

體現中國堅持和平,和諧,共同繁榮的理念。

⑤ 如何正確理解共享發展理念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首次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出新的發展目標。全會提出,堅持共享發展,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共享發展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黨執政為民理念的嶄新表述,是黨和政府執政為民、服務於民的政策基點和時代命題。共產黨的實踐歷程,是踐行「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的歷程。共享發展充分體現了「十三五」發展目標的重要特點,全面小康是全民共享的小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僅追求發展速度,更要強調發展的科學性和可持續性,最終的受益者是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發展理念深刻闡釋了「為了誰發展、依靠誰發展和發展成果的分配」等問題」,是與人民最廣泛最關切的利益訴求形成的共振和共鳴,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堅持共享式發展,是黨和政府在發展實踐中的自覺自醒,有利於破解社會發展的各類難題,消除人民參與經濟發展,分享經濟發展成果的障礙,順應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期待,實現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在特定的歷史階段,黨中央提出以共享發展理念來帶動共同富裕,既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也表明了我們黨堅定不移地帶領全國人民走具有中國特色的共享式發展道路的決心與信心。
當前,隨著轉型社會的深度推進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非均衡態勢不斷增強,如何實現公共產品和社會服務的有效供給,保障社會的公平正義和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成為黨和政府亟需解決好的課題。共享式發展集中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制度關懷和社會主義基本價值理念。作為戰略性的發展指導理念,在利益共享和共同富裕的整體價值觀的引導下,共享式發展有利於推進和整合多重利益的價值訴求,促進社會公平、公正、公開地分享改革發展成果,讓社會大眾尤其是弱勢群體能夠有尊嚴地維護和實現自身的根本利益。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我們黨的根本目的和宗旨,是我們黨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實踐中的重要經驗總結。
馬克思指出:「社會也是由人生產的。活動和享受,無論就其內容或就其存在方式來說,都是社會的活動和社會的享受。」恩格斯指出「從人就他們是人而言的這種平等中引申出這樣的要求:一切人,或至少是一個國家的一切公民,或一個社會的一切成員,都應當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馬克思和恩格斯從人的社會性本質角度,揭示了社會活動應該由全體社會成員平等參與,社會活動的結果應該由全體社會成員平等共享。人們在共同的發展中互為發展,共同享有社會發展的成果,是社會平等的必然要求。強調關注每個社會成員的價值和尊嚴,強調發展的目的是為了每個人的發展而發展,釐清了人的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關系,指出了全體社會成員應當具有平等的權利和地位,為我們提出共享發展的理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撐和指導。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十三五」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這個奮斗目標來制定。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遵循以下原則: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科學發展,堅持深化改革,堅持依法治國,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黨的領導。關於共享發展的基本原則,全會提出:按著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重用機會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實現全體人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關於共享發展的具體舉措,全會提出: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從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實施脫貧攻堅工程,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分類扶持貧困家庭,探索對貧困人口實行資產收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人關愛服務體系。提高教育質量,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實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促進就業創業,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完善創業扶持政策。縮小收入差距,堅持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完善人口發展戰略。上述一系列戰略舉措,抓住了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要害問題,對於建設全體人民共享的全面小康社會至關重要。

⑥ 如何正確理解共享發展理念

共享發展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版民、發展成果由人權民共享是黨執政為民理念的嶄新表述,是黨和政府執政為民、服務於民的政策基點和時代命題。

共享發展充分體現了「十三五」發展目標的重要特點,全面小康是全民共享的小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僅追求發展速度,更要強調發展的科學性和可持續性,最終的受益者是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發展理念深刻闡釋了「為了誰發展、依靠誰發展和發展成果的分配」等問題」,是與人民最廣泛最關切的利益訴求形成的共振和共鳴,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堅持共享式發展,是黨和政府在發展實踐中的自覺自醒,有利於破解社會發展的各類難題,消除人民參與經濟發展,分享經濟發展成果的障礙,順應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期待,實現社會的公平與正義。

⑦ 共享發展理念的內涵之一是全民共享這是就共享的什麼而言的

覆蓋面。

實現全民共享就是要把不斷做大的蛋糕分好,讓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得到更充分體現,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共享發展是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之一。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集中體現。

(7)共享發展成果是發展新理念的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共享發展理念以推進社會公平正義為前提,以推進扶貧脫貧,縮小收入差距為抓手,以推進區域,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保障,以推進共同富裕為目標。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大幅提升,民生得到了很大改善,人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這是實現共享發展的基礎保障。如果沒有高度發達的生產力,沒有充裕的可供分配的社會總產品,就不可能實現共同富裕。

⑧ 十八大提出的共享發展理念是指什麼

堅持共享發展,關鍵是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加快建構和完善對實現共享發展具有推動作用的制度體系。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實施脫貧攻堅工程、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就業創業、縮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等八個方面的部署,是共享發展的主要著力點,蘊涵了一系列關涉共享發展的制度建構與完善的內容。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堅持和鞏固,以及有利於推動公平正義的具體制度的建構和完善,是實現共享發展的兩個關鍵著力點。

一、堅持和鞏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社會形態層面的制度因素不僅是影響社會發展速度和前景的決定性力量,也是左右能否真正實現共享發展的關鍵性條件。馬克思在分析英國對印度侵略所造成的後果時指出,印度人之所以失掉了他們的舊世界而沒有獲得新世界,使得他們現在所遭受的災難具有一種特殊的悲慘色彩,根本原因就在於社會制度。在馬克思主義看來,如果離開經濟基礎談共享發展問題,是不可能獲得徹底正確的答案的。

只有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礎上,廣大勞動者才能夠不僅獲得創造財富的權利,更獲得平等享有勞動成果的權利,真正成為他們所創造的社會財富的主人。中國道路的探索尤其證明了這一點。近代以來中國只有在徹底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最終選擇並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之後,才逐漸走上獨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道路,逐漸走上共享發展的現實道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根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的實際水平,逐步確立了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這一基本經濟制度是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發展的根本制度保障。

當前存在的社會貧富分化以及衍生出的一系列不平等現象,雖然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必須正視經濟基礎這個不可忽略的關鍵性因素。私人資本的大規模存在以及公有制經濟在實踐中出現的對社會主義原則的偏離現象,是分析這一問題起因兩個至關重要的方面。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在實踐中體現共享發展的取向:

一方面,必須在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同時,堅決拒絕大規模私有化的主張,切實防止以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為目標的國有企業改革在實踐中淪為私有化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必須在堅持按照市場經濟要求做強做優做大國有經濟的同時,按照社會主義價值原則對國有經濟做出一系列戰略調整,不斷提升國有經濟之於社會主義的意義與價值。

二、加快有利於公平正義的具體制度的建構與完善。

隨著現代化、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深入推進,隨著廣大人民群眾權利意識的持續增強,隨著勞資、干群等一些矛盾和問題的不斷出現,公平正義的問題已經上升為中國道路探索的關鍵性問題之一。推進共享發展的過程,則必然是社會公平正義不斷擴大和提升的過程。用歷史的眼光分析和判斷,也許當前中國社會存在的不公正現象有其必然性的一面,但對此必須下大力氣進行解決,因為沒有公平正義,就沒有社會主義,更談不上社會主義的未來。維護和實現公正的制度化安排必須成為共享發展的主要著力點。要在建立和完善均等化公共服務體系、階層利益表達機制、收入分配調節機制和社會保障機制等方面下大力氣,取得實質性和突破性進展。

加快完善對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具有推動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基點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構築起共享發展的制度保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階段的實踐標識。需要著重強調的是,完善制度要遵循差異性原則,著力於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之所以強調這一點,是因為理論界在共享發展的實踐取向上存在著不同的看法。

應該看到,共享發展理念提出的初衷首先在於對貧困人口、社會弱勢群體的特別關注。對於這部分群體而言,機會平等還遠遠沒有充分兌現,只有通過教育資源的均等化等一系列努力,才能逐步實現機會平等與事實平等的統一。這就決定了共享發展必須堅持底線思維,在政策的制定和制度的完善上,做出最有利於貧困人口、社會弱勢群體的安排,明顯增加低收入勞動者收入,提高低收入群眾生活水平和質量,不斷縮小社會貧富差距。在共享發展的旗幟下,通過構建和完善保障公平正義的制度體系,進一步鞏固公平正義的社會秩序,最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第二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打好根基鋪好路,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在新的歷史階段所要堅持的方向和要完成的重大任務。

⑨ 十三五五大發展理念中的共享是什麼意思

十三五五大發展理念中的共享:堅持共享發展,必專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屬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改善,但同時出現了分配不公的問題,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有不少短板要補。按我國現行脫貧標准,必須要堅持共享發展。

(9)共享發展成果是發展新理念的擴展閱讀:

十三五期間,要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充分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著眼於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放手支持群眾大膽實踐,大膽探索,大膽創新,及時發現、總結和推廣群眾創造的成功經驗,把群眾的積極性和創業精神引導好、保護好,充分發揮了人民群眾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為改革發展創造了一個寬松的環境。

閱讀全文

與共享發展成果是發展新理念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企業知識產權部門管理辦法 瀏覽:455
消費315投訴 瀏覽:981
馬鞍山鋼城醫院 瀏覽:793
馮超知識產權 瀏覽:384
介紹小發明英語作文 瀏覽:442
版權使用權協議 瀏覽:1000
2018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表 瀏覽:884
馬鞍山候車亭 瀏覽:329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領導小組 瀏覽:709
張江管委會知識產權合作協議 瀏覽:635
關於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關項目督導的函 瀏覽:941
閨蜜證書高清 瀏覽:11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
王者達摩大發明家 瀏覽:904
金庸為什麼不要版權 瀏覽:305
蘭州經濟糾紛律師 瀏覽: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