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容果實成熟的句子
描寫秋天果實成熟的句子
1、當秋風吹拂著你的雙頰,稻田裡,那一株株飽滿的稻穗充滿著成熟的喜悅,彎著腰,躬著背,低著頭,它好像是成功者謙虛的楷模,當秋天來臨時,碩果累累,秋高氣爽,一股成熟的氣息撲面而來,這一切都是那神奇的畫布——大自然,精心用粗細不一的線條,五彩繽紛的顏料,勾畫出一幅又一幅美得動人,色彩斑斕的圖畫, 讓人心曠神怡。 我愛秋天,愛秋的寧靜,愛秋的樸素,愛秋的高潔。
2、秋天悄無聲息地來了,邁著輕盈的步子,帶著收獲的希望和喜悅。稻子成熟了。金燦燦的稻田,那一串串飽滿充實的稻穗,承載著的,是農人一年的寄託和夢想。
3、深秋的大自然界,留下的是一片凄涼的景象。農忙後的田野,一眼望去,光禿禿的。牲口垂頭喪氣地在來回走動。成群的麻雀不時從麥地里騰空而起,又像下雹子似地紛紛散落在滿是塵土的道路上。烏鴉在低空盤旋,突然,它絕望地叫了一聲飛走了。於是,一種惆悵的感覺會向你的心頭襲來,勾起你無限的愁緒。
4、秋天是豐收的季節,無邊的稻田裡,放眼望去,目之所及滿是令心醉的金色,在陽光的照射下,越發光耀奪目,好象滿地的金子。嗬!怪不得割稻的農民樂得連嘴都合不攏,看著這樣豐碩的成果,誰不心裡樂開花呢!秋天到了,天空一碧如洗,好象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一樣. 秋天的天空,像大海一樣湛藍。朵朵白雲宛如揚帆起航的輕舟,慢悠悠的漂浮著。風一吹樹葉落了,在天空中飄舞,就像一隻只黃燦燦的蝴蝶.還有楓樹,葉子全紅了,搖一搖,葉子紛紛落了下來,彷彿給大地鋪上了紅色的地毯,把大地裝點得格外美麗.而松樹,筆直筆直的,滿樹松葉綠得可愛,活像一把把張開的綠絨大傘, 風一吹,輕輕搖曳。秋姑娘唱著豐收之歌向我們走來了。稻田裡機聲隆隆,一台台收割機唱著歡歌,正在田裡來回穿梭,將沉甸甸的稻穗攬入「懷中」。
5、遠遠的,我聞到了撲鼻的香氣,一陣爽颯的風兒吹過,瞧,那一棵棵婆娑的桂花樹,隨風搖曳起來了。咦?那是什麼?好似金色的蝴蝶,好似銀色的綵帶,纏綿的飄呀飄,飄落下來,飄到了地上,桂花雖然沒有琦君故鄉那麼多,然而我卻真的感覺就像琦君所說的,成了「金沙鋪地的西方極樂世界。」
6、太行山的秋天,一派豐碩的山野。梯田裡是火紅的高粱,黃澄澄的玉茭,山坡上是熟透的大紅棗,小燈籠似的大柿子,掛滿枝頭的核桃和板栗。滿山滿谷,滿是成熟糧果的芳香。
7、十月是豐收的季節,美麗的北國更是風景如畫:你看那一望無際的稻田,稻浪滾滾,一片金黃,像金色的海洋。人們格外偏愛秋天。春天是耕耘的季節,夏天是孕育的季節,冬天是收藏的季節,惟有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是金秋時節, 當秋風吹過田野,吹黃了稻子,金燦燦的稻穀,笑彎了腰.人們這才感受到勞動的甘甜、豐收的喜悅,地里的農民,被太陽曬得發黑的臉上印出了笑容,不知淌了多少汗,如今豐收在望,能不叫人開心嗎?
8、秋天是豐收的,田野里到處是豐收的歌聲,一陣風拂過,大豆搖起響亮的銅鈴,高粱舉起火紅的火把,麥子在一旁不住地點頭 農民伯伯們看到了一年的成果,更是笑個不停。
9、田野一片金黃,好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給人一種「春華秋實」的感受。到了秋天,菊花盛開,各種各樣的菊花都不甘示弱,千姿百態,盡情綻放,菊花的顏色異彩紛呈:有的潔白如雪,有的黑紫如墨玉,有的金黃如金……顯得雍容華貴,令人賞心悅目。
10、秋天象徵著成熟,能給人們帶來收獲的喜悅。記得在霜地的黃昏里,在不遠處的裊裊炊煙里,抱著又圓又大的地瓜,那心情用現在的話說是多麼的「爽」啊!再大些,用枯葉燒起的黃豆稞里,尋覓著無盡的秋香,我敢說那是這世界上最美味的豆香!
2. 威寧縣草海鎮在工業上所取得的成就
草海鎮為貴州省畢節市威寧縣下轄的一個鎮,地處威寧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因「高原明珠」——草海坐落在鎮中心而得名。326國道和102省道交叉過全境,內昆鐵路貫穿5個黨工委,既是黔西北的「屋脊」,又是滇東北走廊的交通要道。
草海鎮平均海拔2237米,無霜期195至227天,年平均氣溫10—12度,年均日照167天,年平均降雨量960毫米。全鎮總面積360.7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66160畝,林地總面積113405畝,森林覆蓋率達21.19%。全鎮轄7個黨工委,11個社區,45個村民委員會,334個村(居)民小組,總戶數42542戶,總人口161461人,其中農業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2.29%,非農業人口占人口總數的27.71%,少數民族占人口總數的11.73%,居住有漢、彝、回、苗等十多個民族。轄區內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洋芋、大豆等,主要經濟作物有大白菜和細蔥等。全鎮生產總值94800萬元,增長25%;農民人均純收入3466元,2010年人均純收入500元;糧食總產量12800噸,增長3.2%,人均增糧5公斤;凈減少貧困人口2349人。財政財政稅收11993萬元。目前,草海鎮五里崗工業園區預期征地7000畝,現已經征地3000畝。新城區征地3200畝,其它建設征地800畝,現已征地550畝。
2011年,草海鎮將以「威寧試點」為契機,以「兩年提速」發展為核心任務,以「一核一海五條線」和「抓重點、塑亮點」的工作思路,進一步動員全鎮幹部群眾解放思想,統一認識,搶抓機遇,迎難而上,奮力推進草海鎮經濟社會大發展、大繁榮、大跨越。
草海鎮,地處黔西北烏蒙山區,高原明珠——草海之濱,位於全縣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全鎮有漢、彝、回、苗等民族聚居,屬全縣管轄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大鎮,東與草海鎮、金鍾鎮接壤,西與雙龍鄉、小海鎮毗鄰,南與么站鎮、麻乍鄉交界,北和羊街鎮、鹽倉鎮相鄰。
全鎮轄七個黨工委、六個黨總支、55個村(社區)委員會、334個村(居)民小組。總戶數32324戶,總人口126423人,72個黨支部,共有黨員1471名,總人口126423人(其中少數民族14834人)。
地形地貌:草海鎮境內地貌為高原面,地勢東北高,西南低,中部地勢平緩開闊,丘陵和壩子相間。最高海拔羊角山2625米,最低海拔草海出水口2170米。地面高程一般在2100米-2300米之間。
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其特點冬季寒冷,春季乾旱,風大,夏季多雨悶熱,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10.8℃,1月平均氣溫2.0℃,極端最低氣溫-15.1℃;7月平均氣溫18.0℃,極端最高氣溫30.9℃,無霜期181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828.5小時,年總輻射113.59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雨量964毫米。
水文:境內河流屬橫江水系和烏江水系,橫江水系一級支流洛澤河發源於草海,烏江發源於板倉村。被譽為高原明珠的草海湖位於縣城西南。
礦藏及其他自然資源:礦產資源有煤、鋅礦、黃白沙、草炭、白雲石等,其中煤炭資源儲量大、煤質優良、埋藏淺。其他自然資源主要是草海湖的生物資源,有高等水生植物37種,有魚類10餘種,鳥類178種
3. 劉飛的個人成果及經歷
1. 1986-1990年,拱壩CAD的研究與開發,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 1987年,完成五強溪壩後背管的三維有限元應力應變計算;
3. 1989年,完成廣東花山拱壩方案的設計(比較方案);
4. 1990年,完成廣東魚跳拱壩方案的設計(比較方案);
5. 1990年,完成井崗沖拱壩的優化設計,壩高92米,壩體方量從21萬方降為19.28萬方,實施方案即為優化方案;
6. 1990年,完成東江拱壩的應力復核計算,壩高157米;
7. 1990年,完成流溪河拱壩的應力復核計算;
8. 1990-1999年,江西井崗沖水電站監理,91年任副總監,92年至竣工任總監;並在水利學報發表論文《三心雙曲拱壩的體型優化》 ,91年被井崗山市評為優秀共產黨員,91年、92年被井崗山評為先進生產者;
9. 1993年,完成江西樂安縣山坑拱壩的優化設計計算,壩高54.3米,壩頂下游玄長162米,優化方案被設計單位採納,壩體方量從4.2萬立方降為2.98萬立方;
10. 1993年完成江西廣昌楊溪水電站拱壩的優化設計,壩高56.4米,壩頂弧長(上游)192.343米,壩體方量3.43萬立方,比原方案減少1.4萬立方;優化方案被設計單位採納;
11. 1994年完成江西遂川安村水電站拱壩優化設計,壩高67米,上部22米為土層,用重力墩,壩體方量6.25萬方,重力墩1,5602萬立方,比原設計減少3.01萬立方;
12. 1994年完成江西武寧縣盤溪水電站拱壩的優化設計,該工程壩高68.6米,壩體方量6.45萬立方,比原方案減少2.3萬立方,優化方案被設計單位採納;;
13. 1995年冬至1997年7月完成廣東大鋪縣梅譚電站的設計(可研和初設),任設總;
14. 1997-2001年完成福建周寧縣芹山水電站的監理工作,任總監,該工程壩高122米,面板堆石壩,工期比設計工期減少一年,投資比概算7.9億元減少1.6億元,滲漏量為12升/分鍾;實現了質量、投資、進度的全面控制,並在水利發電發表了論文《芹山水電站用臨時擋水斷面拉一期混凝土面板的實踐》 ,其本人被福建省建委評為有突出貢獻的先進個人,被寧德地區評為先進工作者;2000年被中南院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15. 2000年7月,完成浙江龍泉縣大賽一級水電站拱壩的優化設計,壩高39米,壩頂玄長98.583米,壩體方量11482方,比原設計14750方減少3270方;
16. 2002年完成了長沙市兒童醫院前坪地下停車庫(地下三層)上浮後的下沉復位方案設計和施工,單層約3600平方米;
17. 2002年底完成了湖北招徠河水電站的拱壩優化設計,招徠河壩高109.5米、壩頂厚6米、底厚18.5米,碾壓混凝土雙曲拱壩,大壩主體方量17.28萬立方,比原設計節約約5萬立方混凝土,該方案得到設計單位的採納;同年,在河海大學學報發表論文《對拱壩設計過程中幾個常見問題的探討》 ;
18. 2002年完成了廣東翁源縣長譚水電站拱壩的優化設計,由於原方案所需投資偏高,作為韶能集團上市公司投資的項目,其經濟指標達不到回報要求,工程無法上馬,通過調整壩軸線和體型優化設計,最後使經濟指標達標,開工建設。
19. 2003年完成了井岡山新城區足山水庫的大壩優化設計,壩高42.9米,按原設計開挖完成後,其基礎岩性很差,不能作為拱壩基礎,業主請其咨詢,要求在不增加投資的條件下提出解決方案。通過深挖基礎,優化體型,不但解決了基礎穩定問題還節約投資50萬元;
20. 2004年完成了湖南雙牌縣永江三級拱壩方案設計,壩高51.5米,由於投資商為私企,為節約投資,劉飛將原重力壩(設計方量為8.3萬立方)改為拱壩,上部17米均為土層,中部17米為強風化,下部岩石較好,方案為上部17米兩岸做重力墩,中部17米擴大基礎,工程量降為4.5萬立方,只為原設計方案的54%;
21. 2005年完成了江西修水小山口水電站的拱壩優化設計;
22. 2005年11月-2006年12月完成了江西井岡山雲珠一級水電站的拱壩設計施工總承包,壩高24米,原方案為重力壩,壩體方量1.34萬立方,改拱壩後為3120立方、頂厚2米、底厚4米,其方量僅為原方案的23%;
23. 2006年9月-2007年12月完成了江西修水淹家灘拱壩的設計施工總承包,壩高47.6米、壩頂弧長168米、壩體方量2.1萬立方,總價705萬(含設計費),獲利百分之十;
24. 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完成了湖南綏寧清溪江拱壩的設計施工總承包,壩高43.5米,頂部弧長144.685米,壩底弧長60米,壩體方量2.05萬立方,總承包價796萬元(大壩土建,含設計費);
25. 2008年完成了單江一級的拱壩方案設計,單江拱壩復工方案設計;
26. 2008年完成了28.2008年6月-2010年6月完成了重慶酉陽金家壩的技術咨詢,包括設計圖的咨詢、施工道路的布置、施工設備的配備、施工進度的安排、料場的確定以及對施工單位的管理等;
27. 2008年完成了重慶城口縣中壩子拱壩體型的優化設計,壩體方量從14.2萬立方降為8.9萬立方,開挖從29萬立方降為12.3萬立方,把拱座從原來坐落在山脊移至上游的山窩,既增加其穩定性,又減少開挖;
28. 2008年-2010年完成了雲南耿馬縣曼崗水電站的可研初設;
29. 2009年完成了金家壩溢洪道邊坡的穩定復核計算,並提出處理方案;
30. 2009年完成了湖南炎陵縣新開水電站的拱壩方案設計,壩高60米,壩體方量2.5萬立方;
31. 2009年完成了湖南炎陵縣筷子簍拱壩的加固方案設計;設計單位予以採納;
32. 2009年10月完成了長沙市奎塘河職教城河段的堤防改造設計;比原方案減少一半工程量;
33. 2010年完成了長沙市雨花區環保科技園旁的擋牆設計,比原方案減少工程量百分之三十;
34. 2000年3月至今負責葛洲壩一公司尼貝爾上催樹里水電站總承包項目的設計技術咨詢;
35. 2000年10月-2012年10月負責衣索比亞GD3水電站總承包項目的設計技術咨詢;減少直接投資1.6億元;
36. 2011年3月至今完成了江西黎川龍頭寨拱壩的除險加固初步設計和大部分施工圖設計;
37. 2012年5月至今完成了湖南桑植牛洞口水庫拱壩設計(可研和初設的水工施工地質專業設計);
38. 2012年對重慶巫山縣的千丈岩拱壩的設計方案進行了調整論證,該工程壩高65米,左岸為順向坡,10-15°,當壩基開挖完成後發現層面十分清楚,還有薄薄的夾層,壩肩穩定不滿足設計規范要求,工程停工,請其咨詢,劉飛通過對重力墩結構的調整,以及帷幕灌漿廊道方向的調整,使重力墩的水推力和帷幕幕體上的滲透壓力轉向山裡,最終使壩肩處於穩定狀態;
39. 2012年底至今完成了剛果利維索水電站的設計技術咨詢,實施方案比投標方案減少直接投資3000多萬元;
40. 2013年9月,葛洲壩一公司根據前面三個項目的咨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決定與長沙高新開發區飛宇水電工程技術咨詢有限公司簽訂咨詢合同,對其國外總承包項目均進行咨詢,目前已對阿根廷總統大壩、省長大壩、柬埔寨達岱水電站 隧洞工程、尼泊爾的上馬相迪投標工程、土耳其的卡斯卡亞斯投標工程、伊拉克的污水處理項目、衣索比亞的哥巴投標項目等均進行了技術咨詢,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另外,劉飛在2001年1月-2008年8月任中南院副總工程師,分管院里的監理工作、重慶分院的技術管理工作以及院里的部分其他項目的設計工作和總承包技術管理工作,在2003年底至2008年還兼任了深圳抽水蓄能電站的設計總監。
4. =家鄉新變化,祖國新成就=手抄報
歡慶十一國慶節詩歌散文專題
幸福的開端 作者:康朗英 [傣族]
一
過去,
我們的生活不如牛馬。
收得的糧食,
落到領主家;
鐵做的雞籠,
保不住雞的命;
池塘里的鴨,
被老黃狗當鳥打。
勐海地方,
處處荒涼,
寬闊的壩子長滿野草,
道路上老虎豹子成群,
田地沒有人耕種,
寨子像墓地一樣陰冷。
窮人的命
像枯黃的茅草,
領主點著罪惡的火,
巴不得一下燒掉。
二
毛主席的光輝照到邊疆,
各民族人民得到了解放,
我們的勐海也不再黯淡,
如同星辰一樣發亮。
窮人分得了土地、茶園,
心裡像寒冬時得到棉被一樣溫暖,
人們用勞動來建設祖國,
婦女也走出了竹樓。
黨是我們的眼睛和方向,
村村都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
就像千萬只孔雀,
展開金色的翅膀,
朝著社會主義飛翔。
神鬼被趕走了,
千年荒蕪的茶園發出嫩芽,
蓋起了高大的工廠,
壩子的新樓像盛開的荷花,
公路像新織的魚網。
三
我們幸福的開端,
我們神聖的節日,
偉大的國慶來臨了。
我們要在田野上鋪一層黃金,
用豐收,用蛋大的穀粒來迎接。
我們要替群山縫一件錦衣,
用千擔棉花,萬擔茶葉來迎接。
國旗
升起來了,升起來了,升到萬眾矚目的高度。
雖然沒有驚濤駭浪,但有一種排山倒海的氣勢在起伏,有一種雷霆萬鈞的力量在激盪。
升起來了,萬物在這個高度里陶醉!
多麼鮮紅的高度,尊嚴從這里獨領神州風騷,太陽就在燦爛里陪伴……
多麼有力的凝聚,自信從五角星的光芒中笑傲風景,萬物就在激情中生長,自信愈發堅強起來……
多麼豪邁的情懷,期待從這種浪漫中孕育美好,龍的傳人在佇立守望,期待愈發堅韌起來……
升起來了,升起來了,升起世人驚嘆的目光。
這鮮艷的五星紅旗喲,獵獵飄揚著半個世紀的輝煌,展示著神州風采!
面對國旗,山,站起來;水,活起來;天,闊起來!
面對國旗,每個生命都庄嚴起來、神聖起來,沿著國旗下的路向前延伸。
飄揚的國旗啊,您是我晝夜難眠的情感……
國歌
這是真的。
她容納了神州大地百分之百的樂感,她的每一個音節都凝聚著東方民族的骨氣,她的每一個音符都能夠滋生咆哮的力量,她的每一個音律都爆發出東方雄獅的最強音!
是的,每當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時候,總要唱響這力量與信心之歌;每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時候,總要奏響這庄嚴和聖潔之歌;每當取得勝利和收獲的時候,總要從內心深處吟誦這雄渾與驕傲之歌……
沿著這歌聲潮頭,我們駕馭著追求之舟,向著理想的彼岸航行。
每一個人生的碼頭都有我們金色的夢幻。
只要歌聲不滅,我們總能挽起手來,摘取時代掛在亮麗之處的金牌!
再一次唱響這不朽之歌吧。
一半是勇往直前的勢不可擋的力量,一半是我們共同擁有的目光。
遠方的地平線既是路的終點也是路的起點,在那裡,這歌聲還會與我們會合!
國徽
贊美有時不需要歌唱,要用心聆聽。
是的,我聽到了麥穗在齒輪中生長的聲音。
這個聲音縈繞著一群紅五星的光芒和一座城樓的文明。
文明都沐浴在這光芒和文明之中。
我深知泥土的真實和可靠,我深知鋼鐵的堅硬和骨氣。
這泥土、這鋼鐵終於用她的赤誠和硬度支撐起了一個偉大民族的脊樑!
在光芒中,我們揮舞鐮刀,收割幾千年的清香;在文明中,我們啟動齒輪,伸延幾千年的征程。
把民族的嚮往濃縮起來,把民族的尊嚴升華起來,濃縮到朴實里,升華到自然里!
這就是麥穗和齒輪的不朽糅合。
國慶節資料:
10月1日是中國的國慶節.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前赴後繼,取得了人民革命的偉大勝利. 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開國大典,在隆隆的禮炮聲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並親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聚集天安門廣場的三十萬軍民進行了盛大的閱兵和慶祝遊行.10月1日是我國的國慶節,為什麼把這一天定為國慶節呢?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奮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了人民革命的偉大勝利.在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偉大的轉變.1949年9月的政協一屆一次會議上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節.
1949年十月一日下午3時,北京30萬人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典禮,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澤東主席庄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並親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毛主席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願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願與之建立外交關系。"隨即舉行閱兵式和群眾遊行。朱德總司令檢閱了海陸空軍,並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迅速肅清國民黨一切殘余武裝,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國土。同日,北京新華廣播電台在天安門廣場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實況廣播。這是中國人民廣播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實況廣播,全國各地人民廣播電台同時聯播。
國慶節歷史由來 :
10月1日是我們偉大祖國的生日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這里應該說明一點,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並不準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宣布過了。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這一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
那麼10月1日的國慶又是怎麼回事呢?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許廣平發言說:「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托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毛澤東說「我們應作一提議,向政府建議,由政府決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並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從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了。
國慶節朗誦稿
五十前的今天
在亞細亞的廣大版圖上
一隻雄雞在昂首高唱
五十年前的今天
在天安門城樓上
一個聲音如春雷般炸響
剎那間
巨浪咆哮,天地呼應
四海翻騰,五洲震盪
風骨遒勁的中華民族啊
終於跨越一道沉重的門坎
巨人般挺起不屈的脊樑
五千年厚重的中國歷史啊
從此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
神話般揭開嶄新的篇章
用勤勞的雙手播種
用智慧的頭腦暢想
用滾燙的汗滴澆灌
用誠摯的期待盼望
十二億中國人富民強國的激情
如火山迸發的岩漿
終於
偏僻的角落長出了繁華的都門
貧瘠的土地結滿了收獲的希望
五十個深深的腳印
踏出了高速公路和立交橋
十五圈厚實的年輪
布滿了衛星電視和信息網
五十年漫長的等待
迎來了小康村和百強鄉
中國,不再守著清貧與自足
她用敏銳明亮的眼光眺望
以挑戰者的形象出現
以征服者的英姿登場
用奧運會上的金牌
體現一個民族的強盛
用發射場上的火箭
再現巨龍騰飛的形象
用香港澳門的回歸
證明綜合國力的強大
用崛起的跨世紀宣言
迎來整個世界羨慕的目光
讓我們用堅定的信念
迎接新世紀
中華民族的燦爛和輝煌
國慶節黑板報設計要求
黑板報,是配合學校美術學科開展素質教育的極好陣地。它對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學校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美化校園文化環境,對學生進行美育的一條重要途徑,把美術第二課堂教學活動建立在黑板報上。
設計美化製作黑板報是每個學生都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它在學生以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中,運用得比較廣泛。所以,如何把學生通過有限的課堂時間里所學得的基本理論付諸實踐,在實踐中使知識轉化為能力,是我們在黑板報上開展第二課堂教學活動的具體教學目的。第二課堂教學活動的切入點從如何辦好一塊高水準的黑板報進行展開。大家知道,一塊好的黑板報應當主題明確、版面醒目、抄寫整齊、設計美觀。故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首先從提高學生欣賞水平上做文章,例舉一些各種樣式、不同風格的典型範例,對學生進行講評,然後,教師進行示範,由此來引導和開啟學生創造性思維。當然,教學的重點還應放在輔導學生的親手實踐上,因為只有通過學生的實踐才能真正獲得能力。
國慶節黑板報設計
在具體教學中教師應把培養學生的興趣放在首位,只有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了,學生才會學得主動,學得輕松。國慶節黑板報設計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在具體訓練教學上,宣揚一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讓學生體會到其中的艱辛,同時也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另外,還可以在教師的啟發和引導下結合其他學科,如:語文、歷史、自然等和社會上具有典型代表意義的現象進行一些簡筆畫創作,這樣既幫助了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知識,培養了學生創造性思維,又提高了學生實際應用的表現能力。圖案、美術字等方面結合課堂教學進度,採取課堂教學、課外提高的辦法,給學生定予適度的量,通過教師的精心輔導,要求學生按質完成,這樣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使學生熟練掌握表現要領。在書法訓練方面,採取先讀帖、再臨帖、後脫帖的反復過程,使學生逐步提高欣賞水平和書寫能力。
通過讓學生分析或評價美術作品,涉足於美術鑒賞領域。使學生在感染熏陶、潛移默化和親身體驗的過程中,掌握藝術史知識、藝術表現手段的基本規律及其藝術語言,領會藝術作品產生的時代,作品內容的思想傾向及其由民族傳統所決定的表現形式,從而感知美,創造美。通過吸收和借鑒藝術的精華,擴大學生的藝術視野,啟迪智慧,發展形象思維能力和鑒賞能力,使學生的思想和情感得到升華,藝術修養得到提高,為形成正確的世界觀、道德觀、審美觀和勞動觀奠定科學的基礎。
利用黑板報長廊開辟一個教師和學生在教與學中的心得窗口,正是教師深入了解學生,樹立正確的教學觀的一條不可多得的渠道。這對增強教與學的互動活力,掌握學生的學習實情,提高教學質量和加深師生感情起著橋梁紐帶作用。教師利用這個窗口不斷總結教學中的經驗和教訓,學生通過這個窗口談論學習中的體會、收獲及對教師教育工作的建議和要求,大家都暢所欲言,把教學的實際問題擺在桌面,這為學校加強教學工作管理,教師業務能力的自身建設和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提供了明確的依據,同時也增強了教學的透明度。
美術學科在黑板報長廊上開展多方面的素質教育,前景是廣闊的,只要正確把握學生的身心特徵,合理安排和穿插教學的內容,開展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尊重教育發展的規律,就一定能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
--------------------------------------------------------------------------------
1、國慶節小知識
10月1日是中國的國慶節.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前赴後繼,取得了人民革命的偉大勝利. 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開國大典,在隆隆的禮炮聲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並親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聚集天安門廣場的三十萬軍民進行了盛大的閱兵和慶祝遊行.10月1日是我國的國慶節,為什麼把這一天定為國慶節呢?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奮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了人民革命的偉大勝利.在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偉大的轉變.1949年9月的政協一屆一次會議上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節
1949年十月一日下午3時,北京30萬人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典禮,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澤東主席庄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並親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毛主席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願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願與之建立外交關系。"隨即舉行閱兵式和群眾遊行。朱德總司令檢閱了海陸空軍,並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迅速肅清國民黨一切殘余武裝,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國土。同日,北京新華廣播電台在天安門廣場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實況廣播。這是中國人民廣播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實況廣播,全國各地人民廣播電台同時聯播。
2、世界各國國慶節由來
世界各國確定國慶節的依據千奇百怪。據統計,全世界以國家建立的時間為國慶節的國家有35個。以佔領首都那天為國慶節的有古巴、柬埔寨等。有些國家以國家獨立日為國慶節。1804年1月1日,海地人民殲滅了拿破崙的6萬遠征軍,在太子港宣布獨立,從此就把每年的1月1日定為國慶節。墨西哥、迦納等國也是如此。還有些國家以武裝起義紀念日作為國慶節。7月14日是法國國慶日。1789年的這一天,巴黎人民攻佔了象徵封建統治的巴士底獄,推翻了君主政權。另有一些國家以重大會議日為國慶節。美國以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的日子為國慶日。加拿大以英國議會1867年7月1日通過《大不列顛北美法案》這一天為國慶節。還有以國家元首的生日為國慶節的,如尼泊爾、泰國、瑞典、荷蘭、丹麥、比利時等國家
3、國慶節歷史由來
10月1日是我們偉大祖國的生日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這里應該說明一點,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並不準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宣布過了。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這一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
那麼10月1日的國慶又是怎麼回事呢?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許廣平發言說:「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托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毛澤東說「我們應作一提議,向政府建議,由政府決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並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從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了
4、國慶節有關稱呼
國慶節是每個國家的重要節日,但名稱有所不同。許多國家叫「國慶節」或「國慶日」,還有一些國家叫「獨立日」或「獨立節」,也有的叫「共和日」、「共和國日」、「革命日」、「解放日」、「國家復興節」、「憲法日」等,還有直接以國名加上「日」的,如「澳大利亞日」、「巴基斯坦日」,有的則以國王的生日或登基日為國慶日,如遇國王更替,國慶的具體日期也隨之更換
每逢國慶日,各國都要舉行不同形式的慶祝活動,以加強本國人民的愛國意識,增強國家的凝聚力。各國之間也都要相互表示祝賀。逢五逢十的國慶日,有的還要擴大慶祝規模。為慶祝國慶日,各國政府通常要舉行一次國慶招待會,由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或外交部長出面主持,邀請駐在當地的各國使節和其他重要外賓參加。但也有的國家不舉行招待會,如美國、英國均不舉行招待會。
外國國慶節摘要
(1)慶國慶樂曲聲聲焰火騰空
法國是以7月14日法國大革命時巴黎群眾搗毀巴士底監獄這一天作為國慶日的。1989年,正值法國革命200周年。為此,法國舉行了十分隆重的慶祝活動。當天,在巴黎愛麗舍田園大街上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閱兵式上,300多輛裝甲車、5000名士兵、250架飛機及直升機接受了檢閱。33位外國元首或政府首腦以及1萬多位外國來賓應邀參加了慶典儀式。在現場,有80多萬觀眾觀看了儀式。當天晚上,在雄壯的《馬賽曲》樂曲聲中,20萬支焰火騰空升起,80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多個民族的演員參加了在協和廣場舉辦的大型國慶演出。
(2)國慶節大典舉國歡騰
每逢8月9日,新加坡都會舉行國慶大典,舉國歡騰。同時還有國慶檢閱典禮,有戰機和跳傘表演。當總統檢閱儀仗隊後,3架F-16型獵鷹戰斗機、6架F-5S/T型戰斗機及5架A-4SU超級天鷹戰斗機,共14架戰機排列成五星與彎月形飛過,隊形就像是國旗上的五星彎月。步兵隊伍走過檢閱台後,組成五星彎月隊形的14架戰機,又與3架軍機——1架C-130大力士運輸機、1架E-2C鷹眼空中預警機及1架福克50海事巡邏機飛越上空。接著,7架直升機,包括切奴克、超級美洲豹及UH-1H型直升機以V字隊形飛過
直升機飛過後,接下來就是令人屏息仰首,由5名武裝部隊突擊隊員呈獻的跳傘表演,他們在1500米的高空,從大力士運輸機上跳下,他們身上都背負著40公斤重的裝備,政府大廈周圍摩天大樓林立,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挑戰。
(3)人潮花海慶佳節
5月17日是挪威國慶節(又叫憲法日)。在這個盛大的節日里,你會看到成千上萬的人穿著民族服裝,歡度佳節。街上,從少女到老婦幾乎都是背帶式拖地長裙,紅色、白色、黑色、綠色,在厚厚的毛呢或棉布上綉著鮮艷的花朵和圖案,每個人的胸前都有漂亮的銀制飾物,有的還披著配套的斗篷,戴著不同色彩的民族小帽,真是絢麗多彩。男士的服裝則從中世紀的宮廷禮服到21世紀的紅色流行時裝都有,也是千姿百態令人目不暇接。有許多老人胸前戴滿了各種各樣的勛章,手拿文明棍,頭戴高筒禮帽,頗有紳士風度.
這天,通向王宮的卡爾·約翰大街變成了人的海洋、花的海洋、國旗的海洋。路兩邊臨時豎起的高大旗桿上、樓頂上、陽台上、窗戶上都飄揚著國旗
國慶遊行開始的時候,國王穿著黑色禮服,站在觀禮台中央;右邊是身著紅色禮服的王後;王後的右邊是王子和公主。一切都是那麼自然,那麼純朴,一切都體現了人們發自內心的對祖國、對民族的無限熱愛。
4)各州首府輪流坐莊
德國10月3日的正式名稱叫「統一日」,是法定節日,但並非「國慶日」。與法國把7月14日、美國把7月4日、瑞士把8月1日作為國慶節不同的一點是,德國這個類似國慶的重要日子裡並無重大事件發生,不像法國1789年7月14日革命群眾攻佔了巴士底獄、美國在1776年7月4日發表《獨立宣言》、瑞士在1291年8月1日締結永久同盟。按照1990年統一後的規矩,各個州的首府輪流舉辦慶祝活動,如2000年輪到了德累斯頓。所以,盡管是逢五逢十,首都沒有舉辦隆重庄嚴的慶祝活動並不奇怪。首都市民照樣可以在秋季少有的明媚陽光下,盡情在勃蘭登堡門前玩樂一番。
(5)國慶節的悠久歷史燦爛文化
奈及利亞的民族獨立日為10月1日。它是非洲古老的、人口最多的國家,有一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的民族文化,在過去的一百多年間,奈及利亞一直是英國的殖民地,經濟相當落後,人民生活十分貧困。奈及利亞人民經過長期英勇斗爭,終於在1960年10月1日贏得了民族獨立
6、國慶節愛國教育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旗面為紅色象徵革命。旗上的五顆五角星及其相互關系象徵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星用黃色是為著在紅地上顯出光明,四顆小五角星各有一角正對著大星的中心點,表示圍繞著一個中心而團結。
1990年6月28日,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該法於當年10月1日起施行。
國旗的誕生
1949年6月16日新政協籌備會決定成立國旗、國徽圖案初選委員會,並於當年7月14日至8月15日在人民日報等報紙發表徵稿啟事。1949年9月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期間,初選委員會將收到的3012幅圖案選了38幅印發全體代表討論。經全體代表分組討論後,9月25日晚毛澤東主席召開國旗、國徽、國歌、紀年、國都協商座談會。關於國旗的問題,毛澤東主席指出,五星紅旗這個圖案表現我們革命人民大團結。現在要大團結,將來也要大團結,因此,現在也好,將來也好,又是團結,又是革命。
1949年9月27日,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的全體代表通過決議,選定了由曾聯松設計的五星紅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決議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為紅地五星旗,象徵中國革命人民大團結。」
更換國旗旗桿
豎立在天安門廣場的旗桿曾更換過一次。
第一根國旗旗桿是1949年開國大典毛主席升旗時用的那根旗桿,高22米。
1991年5月1日重新修建了國旗旗桿,高度達32.6米。更換旗桿基於兩種考慮,一是已站立了42年的國旗旗桿確實有些老化;二是天安門廣場及長安街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高大雄偉的人民大會堂、歷史博物館和毛主席紀念堂修建起來了,旗桿的高度已明顯顯低,與之不相襯。
改建後的國旗桿基座頗有講究,共分為三層:內層四周是高80厘米的漢白玉欄桿,東西兩邊各有2米寬的出入通道;第二層是環繞基座的2米多寬的赭色花崗岩帶,象徵「人民江山萬代紅」;第三層是5米寬的綠化帶,四季常青,象徵社會主義祖國欣欣向榮。國旗基座四周是用56個黃色銅墩連成的護欄,象徵56個民族手拉手心連心,團結在國旗下。
升降國旗
1990年通過的《國旗法》規定:升旗時,必須將國旗升至桿頂;降下時,不得使國旗落地。為此,國旗衛士們在降國旗時,練就了過硬的收旗動作:當國旗在2分07秒的時間內降到國旗桿底座時,一名戰士迅速用雙手將國旗托住,而後另一名戰士將旗面均勻地打成折疊狀,此動作精確在13至15把之間。
更換國旗
1990年通過的《國旗法》規定:不得升掛破損、污損、褪色或者不合規格的國旗。為確保國旗的聖潔和完整,天安門廣場上空的國旗基本上每天都要更換一面。每逢重大節日,必須更換新國旗。即使國旗不受損,懸掛的最長時間也不能超過10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內容為國旗、天安門、齒輪和麥稻穗,象徵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
1991年3月2日,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8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並於1991年10月1日起施行。
國徽的誕生
1949年6月16日,周恩來主持召開了新政協籌備會常委會第一次會議,決定在常委會領導下設立6個工作小組。第6小組的任務是研究草擬國旗、國徽、國歌、紀年、國都等方案,馬敘倫,副組長葉劍英、沈雁冰任組長
1949年7月10日,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擬就《徵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辭譜啟事》,對國徽設計提出要求:「(甲)中國特徵;(乙)政權特徵;(丙)形式須庄嚴富麗。」9月25日,毛澤東、周恩來在中南海豐澤園召開會議,協商國旗、國徽、國歌等問題。這次會議上,大家對國徽應征圖稿都不滿意。毛澤東最後說:國旗決定了,國徽是否可慢一點決定,原小組還繼續設計,等將來交給政府去決定。9月27日召開的新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討論並通過了國旗、國都、紀年、國歌4個決議案。大會主席團決定,邀請專家另行設計國徽圖案。清華大學和中央美術學院收到了政協的邀請,分別組成了由建築學家梁思成、林徽因領導的清華大學營建系設計組和以美術家張仃為首的中央美術學院設計組,展開設計競賽。
1950年6月20日,國徽審查小組召開會議,最後一次評審清華大學營建系與中央美術學院分別提出的方案,最終確定清華大學營建系梁思成、林徽因等8位教師設計的國徽方案中選,並送政協大會表決。此後又根據周恩來總理的意見,改進了國徽的稻穗細部形象。
1950年6月23日,全國政協一屆二次全體會議上,毛澤東主席主持通過決議,同意國徽審查組的報告和所擬定的國徽圖案。9月20日,毛澤東主席簽署中央人民政府命令,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及說明:「國徽的內容為國旗、天安門、齒輪和麥稻穗,象徵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 1950年下半年,中央人民政府把製作國徽的任務交給了沈陽第一機床廠。1951年5月1日,由沈陽第一機床廠青年工人焦百順、裴慶江、朱風儀等鑄造出的中國第一枚金屬國徽正式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
國歌的誕生
在新中國建立前夕,人民政協開會商討國歌。著名畫家徐悲鴻和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委員力薦以《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毛澤東、周恩來當即表示支持他們的意見。但有人認為新中國就要成立了,而此歌的歌詞中「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已經過時了,主張改詞。周恩來發言,提醒大家要居安思危,安不忘危,留下這句話,讓我們耳邊警鍾長鳴。
5. 果實當表示努力的成果時,怎樣寫句子
1、生活中有兩種演算法:工作時要算加法,你的每一點努力加起來,收獲會越來越多;談感情時要算乘法,其中一方為零,結果永遠是零。
2、生命是一種緣分,你刻意追求的未必能得到,你努力追尋的未必能獲取。生命中的燦爛,人生中的輝煌,往往不期而遇,盡在偶遇。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心盡力,得到是一種幸運,得不到也是一種幸運。因為盡心,我們總有收獲,因為盡力,我們總有進步。得失是一種心境,人生就是一種緣分,無悔就行。
3、樂觀,專注,用新的心態去做每一件事;充實,努力,用行動給每一天賦予夢想的意義。新的一年,請記住感恩、善意和夢想。新的一年,願你收獲快樂、愛和成長。
4、有生命就會有希望,有信心就會有成功,有思索就會有思路,有努力就會有收獲。如果你過得好,是因為你努力修來的;如果過得不太如意,是因為你正在積累。
5、今天收獲的幸福與快樂,是昨日夢想種子所盛開的花。(句子大全)。我們不能停止腳下努力的步伐,為眼前的困難猶豫不前,為明日的人生走向擔憂。我們能做的,就是珍惜現在,走好眼下堅實的那一步,之後才會海闊天空。
6、追逐夢想的道路,也許不會一直都是一帆風順,偶爾也會有挫折和坎坷。但是這並不會使前進的腳步停止,收拾起心情繼續不懈努力,錯過的終將在未來收獲。
6. 「壩」字能組成哪些詞
組詞:壩子、塘壩、土壩、丁壩、堤壩等等。
拼音:bà 部首:土
筆畫:7 五行:土
五筆:FMY
筆順名稱:橫、豎、提、豎、橫折、撇、點
基本釋義:
1.攔水的建築物:攔河~。大~。
2.壩子,西南地區稱平地或平原。用於地名時多單說,如沙坪壩(在重慶)。
(6)壩子成果擴展閱讀
相關組詞的解釋及造句
一、壩子
造句: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川西壩子極具地域特色的人文環境,使得傳統竹器依然存在於當下人們日常生活中。
解釋:
(1)壩。
(2)西南地區稱平地或平原:川西~。
二、塘壩
造句:塘壩子-葛仙山景點,地處舉世矚目的龍門山推覆-滑覆構造帶上,已成為擬建中的「龍門山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
解釋:見〖塘堰〗。
三、土壩
造句:本文通過對岳城水庫主壩淺層滑坡原因的分析,說明庫水位大幅度消落導致的滲透力對土壩安全的影響是很大的,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解釋:壩的全部或大部分用泥土築成。有均質土壩、斜牆土壩和心牆土壩。
四、丁壩
造句:為了驗證井柱樁透水丁壩的分水緩流作用效果,建立單排井柱樁透水丁壩運行時的水量平衡方程,導出了單排井柱樁透水丁壩上下游流速公式。
解釋:保護堤岸的水工建築物,一端跟堤岸連接成丁字形,能改變水流,使河岸不受沖刷。
五、堤壩
造句:於防洪堤壩決堤之時收留陌生受難者的善意,於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寧願減少自己工時也不肯看著朋友失業的無私,正是他們支撐我們走過黑暗的時刻。
解釋:堤和壩的總稱,也泛指防水、攔水的建築物。
7. 冉萬里的科研成果
1、《唐代俘虜政策述略》,《唐都學刊》1992年2期。
2、《唐代蠟燭小考》,《人文雜志》1994年1期。
3、《唐代南方金銀器的發現與特徵》,《西北大學學報》(哲社版)1994年4期。
4、《試論唐代金銀製造地的分布》,《考古文物研究——紀念西北大學文博學院考古專業成立四十周年文集》,三秦出版社,1996年。
5、《從考古發現看春秋戰國時期的金銀製造業》,《西北大學學報》(哲社版)1997年2期。
6、《唐長安城崇化坊遺址》,《中國考古學年鑒》(1997年),文物出版社。
7、《試論唐代北方金銀器的發現及特徵》,《文博》1997年5期。
8、《西安財政幹部培訓中心漢、後趙墓發掘簡報》,《文博》1997年6期。
9、《江蘇と浙江の東晉墓の時期につぃて》(獨立),(日)奈良縣立橿原考古學研究所匯報《青陵》第104號。
10、《唐代香供養具(金屬香爐)につぃての試論》(獨立),橿原考古學研究所紀要《考古學論考》第23冊,2000年3月。
11、《唐代金屬香爐研究》,《文博》2000年2期。
12、《萬縣中壩子遺址發掘獲重要收獲》,《中國文物報》1998年11月11日第1版。
13、《重慶市萬州區上中壩遺址發掘》,《文博》2000年第4期。
14、《陝西安塞毛庄科石窟調查簡報》,《文博》2001年第1期。
15、《重慶市萬州區中壩子遺址第三次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02年第3期。
16、《萬州中壩子遺址發掘報告》,《重慶庫區考古報告集》(1997年度),科學出版社,2001年11月。
17、《萬州上中壩遺址發掘報告》,《重慶庫區考古報告集》(1997年度),科學出版社,2001年11月。
18、《重慶雲陽喬家院子遺址第三次發掘簡報》,《文博》2002年第1期。
19、《重慶萬州中壩子遺址第四次發掘簡報》,《文博》2002年第3期。
20、《重慶雲陽喬家院子遺址唐宋時期遺存》,《江漢考古》2002年第3期。
21、《略論唐代公主的婚姻生活》,《西北大學學報》(哲社版)2002年第4期。
22、《遼代香爐的初步研究》,《文博》2002年第4期。
23、《西安南郊明代墓葬發掘報告》,《文博》2002年第5期。
24、《〈唐故貴妃豆盧氏志銘〉考釋》,《文博》2003年第2期。
25、《重慶萬州中壩子遺址發現唐代金銅佛教造像》,《考古與文物》2004年第2期。
26、《陝西安塞新茂台石窟調查簡報》,《文博》2003年第6期。
27、《略論北魏至隋唐時期的舍利瘞埋制度》,《絲綢之路學研究》(日本)第21冊,2004年。
28、《唐代舍宮為寺考略》,《西北大學學報》2005年第5期。
29、《略論隋代的舍利瘞埋制度》,《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11輯,三秦出版社,2004年。
30、《陝西安塞雲山品寺石窟調查報告》,《考古與文物》2005年第4期。
31、《隋唐時代的金銀器與陶瓷器的造型關系》,《文化史學》第60號(日本),日本同志社會大學,2004年。
32、《略論唐代僧尼的葬制》,《乾陵文化研究》(一),三秦出版社,2005年。
33、《帝陵建寺之制略論》,《西部考古》第一輯,三秦出版社,2006年。
34、《唐長安城崇化坊遺址發掘簡報》,《文物》2006年第9期。
35、《重慶雲陽縣喬家院子六朝及明代遺址的發掘》,《考古》2006年第5期。
36、《唐代金銀器社會角色的文化詮釋》,《西北大學學報》(哲社版),2009年第4期。
8. 拓跋鮮卑的藝術成就
通常是把拓跋部作為西部鮮卑的代表,其遺存中的墓葬使用頭寬腳窄的木棺,有的墓室設陳放隨葬器物。以牛、馬、羊、狗等家畜殉葬,但經常是以頭和蹄等作為象徵。長弧頸展沿壺、小口展沿罐、長弧頸盤口壺和小口盤口罐等是富有特徵的陶器,這些器物的表面常常飾有豎狀和網狀的暗紋與水波紋等 ,以此作為初步判別拓跋鮮卑遺存的依據。其中出土金銀器的主要有:內蒙古昭烏達盟林西縣蘇泗汰、烏蘭察布盟察右後旗三道灣、呼倫貝爾盟拉布達林墓群、涼城縣蠻漢山南部小壩子灘窖藏、呼和浩特市郊區添密梁墓地。這些遺跡出土金、銀飾件不容忽視反映了拓跋鮮卑文化演進的一個方面。
三道灣墓群出土有雙馬紋、單馬紋、三鹿紋、雙鹿紋、單鹿紋牌飾、駝形牌飾,還有帶鉤、耳墜、花飾、片飾和泡飾等豐富遺物 ,也是目前拓跋鮮卑墓葬中惟一進行過分期的遺跡。第一期年代為公元2世紀初到2世紀中葉,第二期時代相當於2世紀下半葉至3世紀上半葉。以此為分期標尺,拉布林達墓群早於三道灣第一期墓葬,林西縣蘇泗汰墓大約與三道灣第一期相當,小壩子灘為4世紀初。出現了拉布林達、三道灣第一期和蘇泗汰、三道灣第二期、呼和浩特市郊區添密梁墓地、小壩子灘的大致先後年代序列。
拉布達林的24座墓僅在5、24號墓出土金耳墜 ,從整個出土遺物的比例上看數量並不多。金耳墜的製法也相當簡單,只是用金絲盤成環形,上部帶勾(圖1)。三道灣的金帶鉤、金耳墜、金花飾和金泡飾稍稍復雜(圖2、3),金耳墜是用金絲層層盤結而成,製作比較細致,與扎賚諾爾出土的銅耳環的形狀和製法十分接近 。扎賚諾爾墓地位於呼倫貝爾盟木圖那雅河畔,先後四次發掘,多數學者認為是拓跋鮮卑的遺存。這種簡單的金耳墜等飾件,並無明顯特色,在北方地區各民族遺物中廣泛出現,質料也多樣。然而稍晚的遺跡中,出土器物中除了金耳墜還有較大型的牌飾,製作上要復雜得多。
三道灣墓群共50座,出土金器的墓7座, 15、17、118、122號墓為第一期,有雙馬紋牌飾、單馬紋牌飾、單鹿紋牌飾(圖4、5)。20、110號墓為第二期,有雙鹿紋牌飾、駝形牌飾。2號墓沒有分期,出土三鹿紋牌飾和片飾(圖6)。總體上看,金器出土情況有由少到多、由簡到繁的現象。由於考古發現的偶然性和局限性,這種現象未必就是發展演變特徵,但如果僅從三道灣墓群出土的金牌飾來看,第一期15號墓出土的雙馬紋牌飾是按馬的形體自然做出器型,而第二期的三鹿紋牌飾則加上長方形邊框,動物飾於框內,擺脫了以動物自然形態為器形的做法。與三道灣第一期時代相同的蘇泗汰墓出土的金牌飾似乎能代表金器製造的水平 ,那是一件長方形金牌飾,鏤空出三鹿紋(圖7),長7.8厘米,寬6.2厘米,重16.9克,含金量90%以上。
拓跋鮮卑的金器中牌飾雖然與匈奴文化有相似之處或受其影響,但製作上透雕鏤空的方法更突出,裝飾紋樣有區別。流行鹿紋,樣式也有單鹿、雙鹿、三鹿以及一些似鹿非鹿的動物。馬紋也多見,有的馬呈站立狀,頭部似有圓形冠。雙馬是在一跪卧狀的大馬背上,站立一個小馬,馬頭部也有圓形冠。與此同時也發現不少鹿紋和馬紋的銅牌飾,同樣的裝飾在不同材質的器物上普遍出現,樣式又接近,顯然反映著同一種文化特徵。
三道灣第二期以後金器顯然增多了,也變得復雜多樣,內蒙古涼城縣小壩子灘的一個窖藏出土一批金銀器 。一件四獸形金飾牌由一個身軀和四個動物頭部合成,動物頭似獸非獸,似鳥非鳥,身軀的束腰處一邊為騎坐的人,一邊為怪獸頭。另一件被稱作虎噬鹿紋金飾牌,其實虎、鹿的形象並不十分清楚,虎的腹部的怪獸被描述為狼頭。還有一件四獸形金飾牌由4獸兩兩相背,上下排列組成,背面鏨有「猗陁金」三字。據考「猗■」,即「猗陁」,為始祖神元皇帝拓跋力微之後,3世紀末拓跋鮮卑分為三部,「猗■」統率其中一部,居今涼城縣境內,曾助並州刺史司馬騰擊劉淵有功,晉假以金印 。小壩子灘窖藏恰好出土有「晉烏丸歸義侯」金印、「晉鮮卑歸義侯」金印和「晉鮮卑率善中郎將」銀印。呼和浩特市郊區添密梁墓地出土的雙羊紋金牌,鏤空出對稱的雙羊,用了很誇張的表現,頭部很大,昂首大眼,盤角粗壯繞至後腦部。目前,大體確認的拓跋鮮卑的各種牌飾採用了圓雕、透雕、浮雕及鑲嵌工藝,立體感很強。飾牌有穿孔,應是裝釘在某種器物上的配飾。時代越晚動物種類也隨之增多,和林格爾三道營鄉另皮窯村發現一座北魏早期墓 ,推測是拓跋鮮卑高級貴族的墓葬。出土金碗、條形飾片、管狀金飾、野豬紋帶飾和野豬紋圓飾等。土默特左旗也出土一批北魏時期的金器 ,有神獸紋帶飾、雲紋牌飾和火焰紋牌飾等。這兩批金器均為包鐵芯的金飾件,另皮窯村有的牌飾上還鑲嵌各種寶石,野豬紋的形象寫實。拓跋鮮卑的祖先在南遷的過程中,有許多神獸導行的神話,而出土的牌飾紋樣也都帶有一些神異色彩。《魏書·序記》雲:「聖武皇帝諱詰汾。獻帝命南移,山谷高深、九難八阻,於是欲止。有神獸,其形似馬,其聲類牛,先行導引,歷年乃出」 。遺物中的神獸紋樣,與文獻記載的族源與祖源神話在觀念上吻合 。而拓跋鮮卑所推崇的具體神獸中,「形似馬」的動物也常見,有的馬實際並非紋樣,而是整個牌飾的輪廓造型。扎賚諾爾墓地也出土飛馬紋、馬紋、鹿紋、羊紋銅牌飾,雖然可以認為都屬於北方系青銅牌飾風格,但這種特點突出的馬形牌飾在其他時代和民族文化中不多見。最富特色的鹿紋也是如此,形象並非寫實而加以神化。奇特的動物形制和紋樣的出現,聯系拓跋鮮卑人的神話傳說,或許不是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