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科技成果人

科技成果人

發布時間:2020-12-29 03:55:40

『壹』 科技成果完成人和科技成果持有者的區別

B,C,D 科技成果持有者可以採用下列方式進行科技成果轉化:自行投資實施轉化;向他人回轉讓該科技成果;許可答他人使用該科技成果;以該科技成果作為合作條件,與他人共同實施轉化;以該科技成果作價投資,折算股份或者出資比例。

『貳』 人類最新科技成果

1、MG132/320W採煤機

2、高溫預制直埋保溫管

3、MIMN通風機運行監測管理系統

4、雞西市城區基礎設施回調查與答對策

5、干脫細目大豆顆粒粉

6、超選擇子宮動脈栓治療子宮肌瘤

7、數字減影選擇性全腦血栓造影臨床應用

8、復方腐植酸鈉葯膜治療子宮糜爛外陰潰瘍臨床研究

9、空氣發動機
你聽說過用空氣來推動汽車嗎?這可是一件新鮮的事,在國際汽車界的汽車族譜里是找不到的,是完完全全的一種另類汽車,但事情總是在變化的,近十年來,在法國、英國、西班牙、美國、墨西哥、南非一些非汽車界的工程師,熱心於研製空氣汽車,並已經取得近乎實用性試驗階段,達到令人感嘆的進步!

據說,空氣汽車最高時速已達100-120公里,加速能力0-50公里為6秒,行車距離230公里或12小時,在加氣站添加「燃料」只需2分鍾,售價大約在6-7萬港幣。現在,MDI已設立設計工作室,利用電腦,改進外觀設計,適應時尚需求。

空氣發動機是空氣汽車的關鍵部件,從外觀上看近似一種直列的小型內燃機,它有曲軸、活塞、閥門、進氣管,排氣管、定時皮帶等等,但它具有自己獨特的運行規則。

『叄』 現代科技成果 發明人或國家 對人類社會的貢獻

1.EAST全超導非圓截面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
2006年9月26日,由國家發改委投資建設的國家大科學工程EAST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在進行的首日物理放電實驗的過程中,成功獲得了電流大於200千安,時間接近3秒的高溫等離子體放電,這標志著世界上第一個全超導非圓截面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已在中國首先建成並正式投入運行.
2.納米量子結構可控性實驗和理論研究新進展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組圍繞納米電子器件的基礎問題,在納米結構的探索、組裝規律和單元器件的物性等方面,在過去的幾年裡已產生國際影響.2006年更是取得系列重要進展,並逐步形成了系統性的工作.
3.繪制出天空中的宇宙線分布圖,發現宇宙線分布是各向異性的和宇宙線的運動規律
在《科學》雜志2006年10月20日刊上,依據在我國西藏羊八井宇宙射線觀測站的「西藏大氣簇射探測器陣列」所獲得的、積累近九年之久的近四百億觀測事例的實驗數據的系統分析,中國和日本兩國物理學家合作發表了有關高能宇宙線各向異性以及宇宙線等離子體與星際間氣體物質和恆星共同圍繞銀河系中心旋轉的最新結果,這些實驗觀測的前沿進展被審稿人譽為宇宙線研究領域中「里程碑」式的重要成就.
4.甲醇製取低碳烯烴技術開發及工業性試驗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
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與陝西新興煤化工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石化集團洛陽石化工程公司合作的「甲醇製取低碳烯烴(DMTO)技術開發」工業性試驗項目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在日處理甲醇50噸的工業化試驗裝置上實現了近100%甲醇轉化率,乙烯選擇性40.1%,丙烯選擇性39.0%,低碳烯烴(乙烯、丙烯、丁烯)選擇性達90%以上的結果.試驗裝置的成功運轉,對我國綜合利用能源、拓展低碳烯烴原料的多樣化具有重大的經濟意義和戰略意義.
5.龍芯2E通用64位處理器
龍芯2E通用64位處理器是目前全球除美日之外性能最高的通用處理器,也是祖國大陸地區第一個採用90納米設計技術的處理器.中科院計算機所研製的龍芯2E處理器最高主頻達到1.0GHz,實測性能超過1.5GHz奔騰IV處理器的水平,具有低成本、低功耗、高性能、高安全性等特點,在不同工作條件下龍芯2E處理器的功耗在3瓦~8瓦范圍內.「十一五」期間,龍芯處理器將為推進我國信息化做出更大的貢獻.
6.水體污染的激光誘導熒光非接觸監測技術裝備系統
水是人類在生產和生活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資源,我國江河湖庫和近海海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水體污染有逐年加重的趨勢.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採用激光誘導熒光監測技術實現水體污染遙測,系統集光學遙感技術、光譜學、分析化學、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於一體,利用激光誘導熒光光譜法,實現對水體多組成份有機物的在線遙測,發展和提高了我國水體污染在線遙測的技術水平.
7.我國科學家發現阿爾茨海默症致病的新機制
2006年11月19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醫學》網路版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組關於β澱粉樣蛋白產生過程新機制的最新研究成果.這項成果揭示了阿爾茨海默症致病的新機制,並且提示β2-腎上腺素受體有可能成為研發阿爾茨海默症的治療葯物的新靶點.
8.我國抗糖尿病新葯研究取得開創性進展
中科院上海葯物所科學家2006年在非肽類小分子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的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相關成果於2007年元月第一周發表在國際權威科學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網路版上.美國科學院院刊編輯部在向媒體的書面新聞發布中指出,這類口服有效的非肽類小分子激動劑有可能成為糖尿病、肥胖症和其他相關代謝性疾病的一種新型療法.
9.揭示果蠅記憶奧秘,探索記憶的神經生物學基礎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組關於果蠅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果蠅的腦中並不存在一個通用的記憶中心,而是不同感覺記憶儲藏在不同的區域里,並且像人類能記住圖像的高度、大小、顏色等不同參數一樣,果蠅的圖像記憶也有對應的不同參數.通過對果蠅記憶基因的研究,可進一步運用到小白鼠、哺乳動物甚至人類身上,從而解決人類失眠、老年痴獃等精神性疾病.
10.飲用水質安全風險的末端控制技術與應用
為及時評價水質狀況及應對突發事件,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和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合作開發出適合末端水質監控的生物在線監測與預警技術,建立並完善生物毒性測試方法,在分子、細胞水平上形成一套適用於水質評估的技術體系.研究中開發的關鍵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共產生發明專利22項。

『肆』 科技成果主要完成人是指所有完成人還是指前幾位完成人

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是指經過形式審查,已完成科技成果備案登記的自然人或單位。


自然人包括參與科技成果研發、完成的團隊人員和單位的領導人員,其中,領導人員包括單位的正職領導(內設機構除外)和其他崗位擔任領導職務的科技人員。


國務院部門、單位和各地方所屬研究開發機構、高等院校等事業單位(不含內設機構)正職領導,以及上述事業單位所屬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單位的正職領導,是科技成果的主要完成人或者對科技成果轉化作出重要貢獻的管理工作人員。


其他擔任領導職務的科技人員,是科技成果的主要完成人或者對科技成果轉化作出重要貢獻的管理工作人員。


科技成果完成人享有的權利有:


1、獲得獎勵和報酬權、成果署名權。其中獎勵和報酬權包括但不限於股權獎勵、股票期權、項目收益分紅權、崗位分紅權等;


2、科技成果完成單位的領導人員,包括單位的正職領導(內設機構除外)和其他崗位擔任領導職務的科技人員,正職領導可以獲得現金獎勵,原則上不得獲得股權/股份獎勵;


3、其他擔任領導職務的科技人員,是科技成果的主要完成人或對科技成果轉化作出重要貢獻的,可以獲得現金、股權/股份或出資比例等獎勵和報酬。


(4)科技成果人擴展閱讀:


科技成果鑒定及進步獎申報評審程序:


(一)材料准備階段


由申請鑒定(驗收)單位準備以下材料:


(1)科技成果鑒定證書


(2)科技成果鑒定(驗收)審批表;


(3)項目計劃任務書或實施方案;


(4)項目實施技術總結(按科技局提供的提綱);


(5)成果應用的有關證明材料。


(二)鑒定申請階段


(1) 申報單位將按照要求組織好的材料報送縣科技局;


(2) 由科技局對申請鑒定(驗收)的項目材料進行審查,需進一步補充完善的,返回申報單位對材料進行補正;


(3) 材料審查合格後准備進行鑒定(驗收)。


(三)鑒定階段


(1) 由科技局聘請同行專家組成鑒定(驗收)委員會(小組),並提前15天將全套材料送交鑒定(驗收)成員審查;


(2) 召開鑒定(驗收)會議,對申請鑒定(驗收)項目進行鑒定(驗收),採取無記名投票方式通過鑒定(驗收)意見;


(四)公告、授獎階段


通過評審的獲獎項目報經縣政府批准後,由政府發出公告,公告時間為30天。公告期滿後對獲獎項目予以授獎。


『伍』 中國的科技成果有哪些

1、全球首對體細胞克隆猴姐妹「中中」「華華」誕生

2018年1月24日,中國科學院宣布我國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非人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誕生;12月5日第二個克隆猴「華華」誕生。多年來,與人類相近的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一直沒有解決,成為世界性難題。該成果標志中國率先開啟了以體細胞克隆猴作為實驗動物模型的新時代,實現了我國在非人靈長類研究領域由國際「並跑」到「領跑」的轉變。

2、「慧眼」衛星填補我國空間X射線探測衛星空白

2018年1月30日,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慧眼」正式投入使用,標志著其進入科學成果產出的新階段。據介紹,「慧眼」衛星已多次參加了國際空間和地面的聯測,獲得了銀道面掃描巡天、黑洞、中子星、太陽耀發等的大量觀測數據,發布了30多個伽馬射線暴的觀測結果,直接測量到了目前最強的中子星磁場迴旋吸收線,完成了國內最高精度的脈沖星導航試驗。

3、我國科學家實現全球首例人類肺臟再生

從患者支氣管刷取出的幾十個幹細胞,在體外擴增數千萬倍之後,被移植到患者肺部的病灶部位;經過3至6個月的增殖、遷移和分化,這些幹細胞逐漸形成了新的肺泡和支氣管結構,進而完成了對患者肺部損傷組織的修復替代——同濟大學醫學院左為教授團隊在國際上率先利用成年人體肺幹細胞移植技術,在臨床上成功實現了人類肺臟再生。

4、「3010份水稻基因組計劃」揭示水稻遺傳信息密碼

2018年4月25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雜志長文刊登了「3010份水稻基因組計劃」研究成果。研究人員用新一代基因組測序技術和高性能計算機平台,對這些水稻種質資源進行了大規模基因組重測序和大數據分析,解析了水稻種群基因組多樣性本質。

5、「天鯤號」海試成功中國疏浚事業邁向深藍

「天鯤號」於2018年6月8日-11日進行海上試航,期間,「天鯤號」完成多項考驗,如航速測定、停船試驗、回轉試驗、拋錨試驗、操舵裝置試驗、船舶動力系統功能試驗及其他輔助系統功能試驗。除了航行時需要進行慢車、停車、全回轉、溺水救生等一系列緊急動作外,還要對雷達、電羅經、磁羅經等助航輔助設備進行調試校正,返航後開始為後期挖泥試驗做准備。

『陸』 現代科技成果有哪些 及發明人

中文名稱:航空母艦英文名稱:aircraft carrier定義:以艦載機為主要武器並作為其海上活專動基地的大型水屬面戰斗艦艇。所屬學科:船舶工程(一級學科) ;船舶種類及船舶檢驗、國際公約和證書(二級學科)

英「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設計圖
航空母艦(Aircraft Carrier),簡稱「航母」、「空母」,前蘇聯稱之為「載機巡洋艦」,是一種可以提供軍用飛機起飛和降落的軍艦。中文「航空母艦」一詞來自日文漢字。航空母艦是一種以艦載機為主要作戰武器的大型水面艦艇。現代航空母艦及艦載機已成為高技術密集的軍事系統工程。航空母艦一般總是一支航空母艦艦隊中的核心艦船,有時還作為航母艦隊的旗艦。艦隊中的其它船隻為它提供保護和供給。

『柒』 科技成果獎項中的主要完成人指的是哪些人

一等獎不超過12人,二等獎不超過9人,三等獎不床6人

『捌』 如何認定 科技成果轉化主要貢獻人

所謂的高來新技術成果轉源化,即企業以技術成果形成產品、服務、樣品、樣機等。主要是考查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
具體的體現材料如下:
著作權證書、新產品證書、檢測報告、查新報告、銷售證明(合同、發票、用戶意見)、生產許可批文、實物照片、獎勵證明、其他相關證明材料等。
高新要求企業,三年的科技成果轉化能力達到12項以上,平均每年要完成4項以上的成果轉化,而且要是不同的產品,當然在原有的產品上進行的創新以及改進也算。

『玖』 創始人為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或所有人

這對科技成果有「創新性貢獻」的完成人,從事一般性工作的參加人不能作為主要完成人。

『拾』 現代科技成果,要知道發明人和對人類社會的貢獻

抗生素
1928年,一個外國人弗萊明在實驗室偶然發現能殺死細菌的青黴素,命名為「盤尼西林」。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青黴素能使傷兵因為傷口感染而導致的死亡大大降低,成為非常稀罕和貴重的葯品,英國首相邱吉爾曾經下令青黴素「必須給最好的軍隊使用」。鏈黴素的作用更是神奇無比,被人們稱為成為結核的「剋星」,使以往治療無望的結核病人得以治癒。隨著新抗生素的不斷的被發現,白喉、猩紅熱、肺炎、梅毒等全部被抗生素遏制住,人們發現世界上那些最可怕的疾病突然失去了威脅,抗生素真是人類的大救星。
請參考互動網路http://www.hudong.com/wiki/%E6%8A%97%E7%94%9F%E7%B4%A0

閱讀全文

與科技成果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州加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5
企業知識產權部門管理辦法 瀏覽:455
消費315投訴 瀏覽:981
馬鞍山鋼城醫院 瀏覽:793
馮超知識產權 瀏覽:384
介紹小發明英語作文 瀏覽:442
版權使用權協議 瀏覽:1000
2018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表 瀏覽:884
馬鞍山候車亭 瀏覽:329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領導小組 瀏覽:709
張江管委會知識產權合作協議 瀏覽:635
關於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關項目督導的函 瀏覽:941
閨蜜證書高清 瀏覽:11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
王者達摩大發明家 瀏覽:904
金庸為什麼不要版權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