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服務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服務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發布時間:2020-12-28 21:26:34

㈠ 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認證為什麼認證

ISO 20000是面向機構的IT服務管理標准,目的是提供建立、實施、運作、監控、評審、維護和改進IT服務管理體系(ITSM)的模型。建立IT服務管理體系(ITSM)已成為各種組織,特別是金融機構、電信、高科技產業等管理運營風險不可缺少的重要機制。ISO 20000讓IT管理者有一個參考框架用來管理IT服務,完善的IT管理水平也能通過認證的方式表現出來。
不同於ITIL只有個人認證系列,ISO 20000則是對組織的整體認證,因此需要全方位的建立符合標準的體系。

㈡ IT服務管理體系認證的費用是多少

IT服務管理體系即ISO20000認證。

ISO20000認證費用也是認證方案准備過程中需要了解的內容之一。與實施計劃一樣,影響ISO20000認證費用的因素取決於組織自身的成熟度,越成熟的組織需要在IT服務管理體系建設和完善上花費的資源相對越少。

人力資源:通常包括組織自身、第三方咨詢機構、認證審核機構等的人力資源,其中通常較為容易忽視的是組織在全員培訓上的人力投入。這在流程體系試運行和認證審核階段都是相當關鍵的。

工具資源:現階段,任何組織的IT服務管理體系都與工具軟體有一定關聯,而且這種依存度正在逐漸上升。組織在實施ISO20000認證時,可能需要對其現有的工具平台進行一定的調整,也可能需要采購一些新的產品。

費用方面,ISO20000認證費用包含以下5個部分:

①認證咨詢服務費(咨詢合作方,可選)

②認證服務費(審核機構)

③培訓費用(可選)

④認證相關參考資料、宣傳費用(可選)

⑤工具軟體費用(可選)

具體費用根據組織規模而有所不同。對於希望通過該項認證的組織來說,在項目方案中應確認認證服務費用是否包含後續年度的復審、復評和證書管理費用等。

除以上介紹的管理基礎分析、效益分析、認證實施計劃、資源與費用等主要內容外,認證可行性方案中還可以包括ISO20000體系建立過程、風險因素及對策等內容,組織可根據自身情況豐富方案內容。

㈢ 跟服務管理相關的體系認證有哪些

售後服務管理體系認證,另外服務行業也可以做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18001職業健康管理體系認證

㈣ IT服務管理體系認證和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認證是一樣的嗎

是一樣的。都是ISO20000,企業需要做嗎?

㈤ 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如何查詢

正規認證機構頒發的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均可以在「全國認證認可信息公共服務平台」上查詢到企業證書相關詳細信息。

㈥ 什麼是ISO20000 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認證有哪些可以做此認證的機構

ISO20000標准著重於通過「IT服務標准化」來管理IT問題,即將IT問題歸類,識別問題的內在聯系,然版後依據服權務水準協議進行計劃、推行和監控,並強調與客戶的溝通。該標准同時關注體系的能力,體系變更時所要求的管理水平、財務預算、軟體控制和分配。

在實施認證ISO20000管理體系後,在各個流程中,各個工作崗位上都建立了一個自我完善的循環,工作的策劃、執行、檢查,以及持續的發現問題改善問題的體系建立起來,使每個員工都擁有問題意識,自覺的發現自己工作當中的問題,並通過系統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將問題一個一個的解決。

做此認證的機構那就有很多啊,比較大型的機構有ICAS英格爾認證。

㈦ 什麼是iso20000標准,it服務管理體系認證

ISO20000認證可以抄稱為IT服務管理體襲系認證,目的是提供建立、實施、運作、監控、評審、維護和改進IT服務管理體系的模型,是金融機構、電信、高科技產業等管理運營風險不可缺少的重要機制。
那麼做ISO20000的好處是什麼呢?

1、獲得業界普遍認同的國際證書ISO20000證書;
2、提高IT服務的可用、可靠、安全性;
3、提高市場競爭力;
4、促進跨部門協作,完善員工考核制度;
5、可以提高企業IT投資報酬率等。

㈧ 什麼是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

一、ISO20000認證的概況。


ISO20000,即「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是面向機構的IT服務管理標准。它幫助識別和管理IT服務的關鍵過程,保證提供有效的IT服務滿足客戶和業務的需求 。ISO20000提出了服務文化,提供了滿足業務需求的服務的方法論和管理方式的優先權。


獲得ISO20000認證,意味著您的組織達到了世界公認的領先的IT服務管理標准,意味著您的服務管理採用於IT服務管理最佳實踐,確保為客戶提供有效的、可靠的IT服務。



二、ISO20000認證證書有效期


ISO20000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的認證證書有效期是三年。


期間每年要接受發證機構的監督審核(也稱為:年檢或年審),三年證書到期後,要接受認證機構的再認證(也稱為復評或換證)。



三、ISO20000的認證范圍

㈨ ISO9001管理體系認證與售後服務體系認證為什麼不一樣

眾所周知,售後服務體系認證證書是分等級的,基本達標級至最高級五星級。不同星級象徵著企業在售後服務方面所做的規范達標要求程度,當然也體現出企業的綜合實力及對待售前售中售後的服務水準。據武漢迭世信息科技負責人了解而企業擁有星級售後服務認證證書,則可以幫助企業實現招投標加分,日常工作日臻完善,贏得客戶的忠實信賴,成就企業大長宏圖。
售後服務星級認證是依據《商品售後服務評價體系》國家標准實施,是國家批準的權威認證。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型企業和銷售服務型企業的售後服務水平的評價。據了解,自2006年發布以來,先後有海爾集團、廈門航空、美的日用家電等企業通過了國標售後服務認證。
通過認證,九腦匯企業能夠做到持續改進服務,完善服務體系,不斷強化服務管理水平及服務能力,增強服務利潤鏈持續收益。同時,證明了企業在全行業的服務領先性,獲得消費者和市場認可,企業在產品及包裝上使用服務認證星級標志,具有說服力和證實性,以供消費者放心選購,也為大型項目招標、政府采購招標等方面提供資質證明。

為何能得到市場經濟的認可,蓋因商品售後服務認證擁有如下特性:
1、以九腦匯《商品售後服務評價體系》國家標准,對不同行業的服務要點和評價指標進行了要求。「評價體系」,指該標準是一個對售後服務進行評價的「體系模型」。
2、認證評價涵蓋了企業的服務管理、服務資源配置、人員要求,以及具體執行的環節,除了對企業總部的評審,還包括對服務網點的評審。
3、包括對服務的暗訪和顧客體驗評價。
4、審核方式採用評分制,是服務要素評價的體系集合,能夠客觀有效地對企業服務水平進行衡量。獲得達標(70分)並不困難,但高星級有難度,在拉開行業服務水平的同時,也促進受審方持續遞進和提升,不斷改進服務。
5、結合了售後服務專業人員(售後服務管理師)的培訓配置要求,讓認證企業從資源到人員上做到標准化和專業化。

同時,售後服務體系與大多數企業所熟知的ISO9001管理體系認證相比還有所區別:
1、「管理體系」是一個專有名詞,也可稱為「管理方法的集合」,指企業在質量控制上採取的管理措施。管理體系認證的關鍵詞是在「管理體系」四個字上,意思就是對「管理體系」進行認證。比如質量管理體系ISO9001,認證的結果是證明企業按照ISO9001標準的要求進行了管理。而商品售後服務認證不僅有對服務的管理,還有對服務執行效果的評價。
2、管理體系認證范圍指「管理的方法」,而商品售後服務認證細化到了更詳盡的層面,比如對服務評價的具體指標,如資質、時間、效果、承諾、人員著裝等方面的關鍵要素,並根據行業不同,還有一些專業化的指標。包括了(九腦匯在服務方面)更細化的管理方法,及對具體執行的評價要求。
3、管理體系認證要求受審方達到標准全部條款合格,而商品售後服務認證則是採用評分制,將服務能力劃為四個等級,達到70分及為合格,高水平的服務當然獲得更高星級。
《商品售後服務評價體系》是國家標準的認證,是對企業售後服務水平提升的一種方式,有較高的約束性和實證性,同時將認證標志在市場上明示給消費者,也是一種督促,能起到優勝劣汰的效果,幫助企業走得更遠、更穩。

㈩ 什麼是服務認證

服務認證是針對服務的認證,所稱認證,是指由認證機構證明產品、服務、管理體系符合相關技術規范、相關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或者標準的合格評定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規定我國認證分「管理體系、服務、產品」三類認證中的一種。目前國家認監委批準的服務認證有:商品售後服務評價體系認證、體育場所服務認證、汽車玻璃零配安裝服務認證、環境服務認證等。

商品售後服務評價體系認證是目前服務認證涉及面最多最廣的服務認證,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注冊的生產、貿易、服務型企業均可申請認證。

(10)服務管理體系認證證書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

第三章 認證

第十七條

國家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推行產品、服務、管理體系認證。

第十八條

認證機構應當按照認證基本規范、認證規則從事認證活動。認證基本規范、認證規則由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制定;涉及國務院有關部門職責的,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

屬於認證新領域,前款規定的部門尚未制定認證規則的,認證機構可以自行制定認證規則,並報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第十九條

任何法人、組織和個人可以自願委託依法設立的認證機構進行產品、服務、管理體系認證。

第二十條

認證機構不得以委託人未參加認證咨詢或者認證培訓等為理由,拒絕提供本認證機構業務范圍內的認證服務,也不得向委託人提出與認證活動無關的要求或者限制條件。

第二十一條

認證機構應當公開認證基本規范、認證規則、收費標准等信息。

第二十二條

認證機構以及與認證有關的檢查機構、實驗室從事認證以及與認證有關的檢查、檢測活動,應當完成認證基本規范、認證規則規定的程序,確保認證、檢查、檢測的完整、客觀、真實,不得增加、減少、遺漏程序。

認證機構以及與認證有關的檢查機構、實驗室應當對認證、檢查、檢測過程作出完整記錄,歸檔留存。

第二十三條

認證機構及其認證人員應當及時作出認證結論,並保證認證結論的客觀、真實。認證結論經認證人員簽字後,由認證機構負責人簽署。

認證機構及其認證人員對認證結果負責。

第二十四條

認證結論為產品、服務、管理體系符合認證要求的,認證機構應當及時向委託人出具認證證書。

第二十五條

獲得認證證書的,應當在認證范圍內使用認證證書和認證標志,不得利用產品、服務認證證書、認證標志和相關文字、符號,誤導公眾認為其管理體系已通過認證,也不得利用管理體系認證證書、認證標志和相關文字、符號,誤導公眾認為其產品、服務已通過認證。

第二十六條

認證機構可以自行制定認證標志,並報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認證機構自行制定的認證標志的式樣、文字和名稱,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不得與國家推行的認證標志相同或者近似,不得妨礙社會管理,不得有損社會道德風尚。

第二十七條

認證機構應當對其認證的產品、服務、管理體系實施有效的跟蹤調查,認證的產品、服務、管理體系不能持續符合認證要求的,認證機構應當暫停其使用直至撤銷認證證書,並予公布。

第二十八條

為了保護國家安全、防止欺詐行為、保護人體健康或者安全、保護動植物生命或者健康、保護環境,國家規定相關產品必須經過認證的,應當經過認證並標注認證標志後,方可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

第二十九條

國家對必須經過認證的產品,統一產品目錄,統一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標准和合格評定程序,統一標志,統一收費標准。

統一的產品目錄(以下簡稱目錄)由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調整,由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發布,並會同有關方面共同實施。

第三十條

列入目錄的產品,必須經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指定的認證機構進行認證。

列入目錄產品的認證標志,由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統一規定。

第三十一條

列入目錄的產品,涉及進出口商品檢驗目錄的,應當在進出口商品檢驗時簡化檢驗手續。

第三十二條

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指定的從事列入目錄產品認證活動的認證機構以及與認證有關的檢查機構、實驗室(以下簡稱指定的認證機構、檢查機構、實驗室),應當是長期從事相關業務、無不良記錄,且已經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取得認可、具備從事相關認證活動能力的機構。

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指定從事列入目錄產品認證活動的認證機構,應當確保在每一列入目錄產品領域至少指定兩家符合本條例規定條件的機構。

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指定前款規定的認證機構、檢查機構、實驗室,應當事先公布有關信息,並組織在相關領域公認的專家組成專家評審委員會,對符合前款規定要求的認證機構、檢查機構、實驗室進行評審;

經評審並徵求國務院有關部門意見後,按照資源合理利用、公平競爭和便利、有效的原則,在公布的時間內作出決定。

第三十三條

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公布指定的認證機構、檢查機構、實驗室名錄及指定的業務范圍。

未經指定,任何機構不得從事列入目錄產品的認證以及與認證有關的檢查、檢測活動。

第三十四條

列入目錄產品的生產者或銷售者、進口商,均可自行委託指定的認證機構進行認證。

第三十五條

指定的認證機構、檢查機構、實驗室應當在指定業務范圍內,為委託人提供方便、及時的認證、檢查、檢測服務,不得拖延,不得歧視、刁難委託人,不得牟取不當利益。

指定的認證機構不得向其他機構轉讓指定的認證業務。

第三十六條

指定的認證機構、檢查機構、實驗室開展國際互認活動,應當在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或者經授權的國務院有關部門對外簽署的國際互認協議框架內進行。

閱讀全文

與服務管理體系認證證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州加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5
企業知識產權部門管理辦法 瀏覽:455
消費315投訴 瀏覽:981
馬鞍山鋼城醫院 瀏覽:793
馮超知識產權 瀏覽:384
介紹小發明英語作文 瀏覽:442
版權使用權協議 瀏覽:1000
2018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表 瀏覽:884
馬鞍山候車亭 瀏覽:329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領導小組 瀏覽:709
張江管委會知識產權合作協議 瀏覽:635
關於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關項目督導的函 瀏覽:941
閨蜜證書高清 瀏覽:11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
王者達摩大發明家 瀏覽:904
金庸為什麼不要版權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