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風行業中有哪些是高新技術企業
作為一家專注於新風行業,產、研、銷一體的創新型企業,江蘇凈松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始終注重科技創新,在研發人才和硬體設施方面雙管齊下,形成了行業中的獨特競爭力。
首先,在技術團隊的人才建設上,由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領銜。經過多年的刻苦鑽研,獲得了多項國家發明專利。
在研發硬體設施上,公司擁有風量、風壓、凈化、噪音等多個實驗室。產品覆蓋家用住宅新風系統,商用新風系統,除濕新風系統,正負壓殺菌新風系統,消毒設備、凈化設備等。產品應用至家庭住宅、校園、醫院、辦公樓宇、科研院所等場所,產品創新技術引領行業。
作為國家重點支持的具有高成長性的創新型企業,凈松環境獲得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由科技部、財政部、稅務總局負責指導、管理和監督。對凈松環境的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研發開發的組織管理水平、成長性指標和人才結構進行了嚴格的考量。
凈松環境獲得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考察組除了要考察凈松環境整體經營業績之外,更著重對凈松環境的創新研發管理水平、產品技術含量、成果轉化能力、成長性、質量保證等重要指標進行考察,評審過程嚴格而苛刻。
「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實施後,對「十三五」期間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目標、重點任務、政策措施等進行了全面部署。智能家居作為其中一項,被寄予了進行研發和產業化發展的要求。凈松環境將智能化的室內空氣凈化解決方案與智能家居進行融合的方式,不僅非常符合國家的規劃部署,而且也為自己在行業中的競爭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能最終獲得認定,說明凈松環境在室內空氣凈化及殺菌領域技術創新,以及智能化研發方面已得到國家層面的認可。
凈松環境獲此殊榮,是對凈松的一次巨大的鼓舞,也是寄予更高的要求。這一殊榮必將推動企業繼續朝著自主研發、創新的道路不斷向前,為消費者提供更有效的空氣凈化解決方案。凈松環境將持之以恆,不懈努力,為推動我國人居環境健康作為新的貢獻。
㈡ 項目的成果形式都有哪些種類
項目的成果形式的種類有:
1、學術論文
2、軟體
3、設計技術資料
4、實版用新型專利權
5、外觀設計專利
6、帶有技術參數的圖紙等
科技項目是指以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為內容而單獨立項的項目,其目的在於解決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出現的科學技術問題。不同的科技項目,根據其性質、實施范圍、運作特點有不同的分類。
科技成果根據其性質可分為三大類型:
1、基礎理論成果,是指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領域取得的新發現、新學說,其成果的主要形式為科學論文、科學著作、原理性模型或發明專利等。
2、應用技術成果,是指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應用中取得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材料、新設備,以及農業、生物新品種、礦產新品種和計算機軟體等。
3、軟科學成果,是指對科技政策、科技管理和科技活動的研究所取得的理論、方法和觀點,其成果的主要形式為研究報告。
㈢ 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迄今為止在計算機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首創在漢字輸入中應用聯想功能,中科院計算所公司和聯想集團首任總工程師,主持開發了聯想式漢字系統、聯想系列微型機,一直致力於發展自主可控的信息核心技術和產業。
倪光南,1939 年生,浙江鎮海人,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1961 年畢業於南京工學院, 首創在漢字輸入中應用聯想功能,中科院計算所公司和聯想集團首任總工程師,主持開發了聯想式漢字系統、聯想系列微型機。1981-1983年在加拿大國家研究院工作,擔任訪問研究員。1984底中科院計算所為轉化科技成果,創辦了計算所公司,他出任總工,主持開發了聯想式漢字系統,創造了重大經濟和社會效益,於198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計算所公司也於1989年11月改名為聯想集團公司。此後他擔任公司董事兼總工,主持開發了聯想系列微機,確立了公司的主營業務,於1992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此外,他於1990年獲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1991年獲國家特殊津貼、億利達科技獎;1992年獲中科院重獎。此後,一直致力於發展自主可控的信息核心技術和產業,1994年被遴選為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2011年和2015年分別獲得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和中國計算機學會終身成就獎。
一般說來,基礎軟體、基礎硬體和關鍵網路設備,對信息安全的影響最大,必須優先替換。我們要高度重視基礎軟硬體和關鍵網路設備的國產化,打好構建網路空間安全體系的基礎。這樣,才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使中國網路空間具有強大的防禦能力,能真正保護中國單位和個人的信息不被“棱鏡”這類計劃所監視和利用。
㈣ 要評職稱,什麼硬體也沒有,那位大蝦幫助我弄個輔導獎的獎勵證書,或是科研成果獎或其他對評職稱有用的證
啊?這樣都行?弄到證書貌似也沒有用的說,我們單位好像要到各個頒發獎勵證書的部門落實的,平時多參加一些活動什麼的很容易就有證書了
㈤ 同樣的功能不同的硬體設計能否申請專利
知識產權
英文為「intellectual property」,德文為「Gestiges Eigentum」,其原意均為「知識(財產)所有權」或者「智慧(財產)所有權」,也稱智力成果權。在我國台灣地區,則稱之為智慧財產權。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知識產權屬於民事權利,是基於創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業標記依法產生的權利的統稱。有學者考證,該詞最早於17世紀中葉由法國學者卡普佐夫提出,後為比利時著名法學家皮卡第所發展。
知識產權是指:公民或法人等主體依據法律的規定,對其從事智力創作或創新活動所產生的知識產品所享有的專有權利,又稱為「智力成果權」、「無形財產權」,主要包括發明專利、商標以及工業品外觀設計等方面組成的工業產權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文學、音樂、戲劇、繪畫、雕塑、攝影和電影攝影等方面的作品組成的版權(著作權)兩部分。
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產權,它是指智力創造性勞動取得的成果,並且是由智力勞動者對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種權利。
這種權利被稱為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也稱之為精神權利和經濟權利。所謂人身權利,是指權利同取得智力成果的人的人身不可分離,是人身關系在法律上的反映。例如,作者在其作品上署名的權利,或對其作品的發表權、修改權等等,即為精神權利;所謂財產權是指智力成果被法律承認以後,權利人可利用這些智力成果取得報酬或者得到獎勵的權利,這種權利也稱之為經濟權利。
知識產權的對象是人的心智,人的智力的創造,屬於「智力成果權」,它是指在科學、技術、文化、藝術領域從事一切智力活動而創造的精神財富依法所享有的權利。
[編輯本段]具體解釋
知識產權的三點意思:
(1)知識產權的客體是人的智力成果,有人稱為精神的(智慧的)產出物。這種產出物(智力成果)也屬於一種無形財產或無體財產,但是它與那種屬於物理的產物的無體財產(如電氣)、與那種屬於權利的無形財產(如抵押權、商標權)不同,它是人的智力活動(大腦的活動)的直接產物。這種智力成果又不僅是思想,而是思想的表現。但它又與思想的載體不同。
(2)權利主體對智力成果為獨占的、排他的利用,在這一點,有似於物權中的所有權,所以過去將之歸入財產權。
(3)權利人從知識產權取得的利益既有經濟性質的,也有非經濟性的。這兩方面結合在一起,不可分。因此,知識產權既與人格權親屬權(其利益主要是非經濟的)不同,也與財產權(其利益主要是經濟的)不同。
知識產權包括:工業產權和版權(在我國稱為著作權)一共兩部分。
發明專利、商標以及工業品外觀設計等方面組成的工業產權。工業產權包括專利、商標、服務標志、廠商名稱、原產地名稱、制止不正當競爭等。
工業產權中的一些主要類型:
1、商標權是指商標主管機關依法授予商標所有人對其注冊商標受國家法律保護的專有權。商標是用以區別商品和服務不同來源的商業性標志,由文字、圖形、字母、數字、三維標志、顏色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組合構成。我國商標權的獲得必須履行商標注冊程序,而且實行申請在先原則。 商標是產業活動中的一種識別標志,所以商標權的作用主要在於維護產業活動中的秩序,與專利權的作用主要在於促進產業的發展不同。
2、專利權與專利保護是指一項發明創造向國家專利局提出專利申請,經依法審查合格後,向專利申請人授予的在規定時間內對該項發明創造享有的專有權。發明創造被授予專利權後,專利權人對該項發明創造擁有獨占權,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和進口其專利產品。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即侵犯其專利權,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專利權人或厲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專利保護採取司法和行政執法「兩條途徑、平行運作、司法保障」的保護模式。本地區行政保護採取巡迴執法和聯合執法的專利執法形式,集中力量,重點對群體侵權、反復侵權等嚴重擾亂專利法治環境的現象加大打擊力度。
3、商號權。即廠商名稱權,是對自己已登記的商號(廠商名稱、企業名稱)不受他人妨害的一種使用權。企業的商標權不能等同於個人的姓名權(人格權的一種)。
此外,如原產地名稱、專有技術、反不正當競爭等也規定在巴黎公約中,但原產地名稱不是智力成果,專有技術和不正當競爭只能由反不當競爭法保護,一般不列入知識產權的范圍。
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文學、音樂、戲劇、繪畫、雕塑、攝影和電影攝影等方面的作品組成版權。版權是法律上規定的某一單位或個人對某項著作享有印刷出版和銷售的權利,任何人要復制、翻譯、改編或演出等均需要得到版權所有人的許可,否則就是對他人權利的侵權行為。知識產權的實質是把人類的智力成果作為財產來看待。 著作權是文學、藝術、科學技術作品的原創作者,依法對其作品所享有的一種民事權利。
著作權。在我國,著作權用在廣義時,包括(狹義的)著作權、著作鄰接權、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等,屬於著作權法規定的范圍。這是著作權人對著作物(作品)獨占利用的排他的權利。狹義的著作權又分為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著作權法第10條)。著作權分為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著作權與專利權、商標權有時有交叉情形,這是知識產權的一個特點。
[編輯本段]知識產權特點
知識產權的特點
(1)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財產。
(2)知識產權具備專有性的特點。
(3)知識產權具備時間性的特點。
(4)知識產權具備地域性的特點。
(5)知識產權的獲得需要法定的程序。
㈥ 曠視科技在硬體開發方面有什麼比較驚艷的成果
這 個 當 然 有 了來 , 2 0 1 6 安 博 會 上 , 就自 展 出 曠 視 科 技 和 N V I D I A 共 同 開 發 研 制 的 智 能 處 理 器 M e g B r a i n - M 1 0 0 1 , 不 僅 具 備 1 T F l o p s 的 浮 點 性 能 , 而 且 體 積 超 小 。
㈦ 電腦CPU 發展史
1971 年,Intel 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微處理器 4004,它是一個包含了2300個晶體管的4位CPU。
1978年,Intel公司首次生產出16位的微處理器命名為i8086,同時還生產出與之相配合的數學協處理器i8087。
1978年,Intel還推出了具有 16 位數據通道、內存定址能力為 1MB、最大運行速度 8MHz 的8086, 並根據外設的需求推出了外部匯流排為 8 位的 8088, 從而有了 IBM 的 XT 機。
1979年,Intel公司推出了8088晶元,它是第一塊成功用於個人電腦的CPU。它仍舊是屬於16位微處理器,內含29000個晶體管,時鍾頻率為4.77MHz,地址匯流排為20位,定址范圍僅僅是1MB內存。
1981年8088晶元首次用於IBM PC機中,開創了全新的微機時代。
1982年,Intel推出80286晶元,它比8086和8088都有了飛躍的發展,雖然它仍舊是16位結構,但在CPU的內部集成了13.4萬個晶體管,時鍾頻率由最初的6MHz逐步提高到20MHz。
1985年Intel推出了80386晶元,它X86系列中的第一種32位微處理器,而且製造工藝也有了很大的進步。80386內部內含27.5萬個晶體管,時鍾頻率從12.5MHz發展到33MHz。
1989 年,80486 橫空出世,它第一次使晶體管集成數達到了 120 萬個,並且在一個時鍾周期內能執行 2 條指令。
2004 奔四處理器開始占據市場的主流地位。
2006 AMD速龍64*2處理器佔主流地位。
2007年酷睿四核第一次出現在市場上。
2008年intel誕生720與820處理器。
2010年 I3與I5處理器誕生。
2010年9月 全世界尚未發布的消息,amd六核已經開始供應。
2011年 I7 980X處理器即將退市。
2013年Intel在IvyBridge發布後僅一年發布了新的Haswell架構。
2015年Intel發布了下一代產品Skylake架構。
(7)硬體研發成果擴展閱讀:
cpu的發展現狀:
據中科院計算所介紹,「十一五」計劃期間,中科院計算所將研製多核的龍芯3號,可用來研製生產高性能的計算機和伺服器,進一步縮小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現在龍芯系列研發和推廣的重點依然是龍芯2號產品。
與此同時也末放棄龍芯1號和3號的繼續研發,龍芯家族的各號產品嵌入式系統(龍芯1號)、PC機(龍芯2號)和伺服器(龍芯3號)研發將齊頭並進。面對中國這個潛力廣闊的大市場,龍芯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合理地找准市場地位,如何發揮其產品的技術優勢並加大應用推廣的力度,是目前龍芯處理所需要做的。目前單核心處理器已經走到盡頭,在國外雙核心被Intel和AMD確定為下步發展項目。
雙核處理器的應用環境已經頗為成熟,大多數操作系統已經支持並行處理,許多新或即將發布的應用軟體都對並行技術提供了支持,雙核處理器一旦上市,系統性能的提升將能得到迅速的提升,整個軟體市場其實已經為多核心處理器架構提供了充分的准備。
在單一處理器上安置兩個或更多強大的計算核心的創舉開拓了一個全新的充滿可能性的世界。多核心處理器可以為戰勝今天的處理器設計挑戰提供一種立竿見影、經濟有效的技術———降低隨著單核心處理器的頻率(即「時鍾速度」)的不斷上升而增高的熱量和功耗。
Intel酷睿i72600K(盒)採用全新的32nm製程,基於四核八線程設計,默認主頻為3.4GHz,在第二代睿頻技術的支持下,可以最高自動超頻至3.8GHz,此外,它還是不鎖倍頻的「K」系列處理器,可以輕松提升處理器的倍頻來實現更高頻率。
擁有1MB二級緩存和高達8MB的L3高速智能緩存,另外,Intel酷睿i72600K(盒)內部還融合了採用32nm製程的HDGraphics3000顯示核心,默認頻率為850MHz,根據負載情況可以動態調至最高1350MHz。
參考資料:網路-cpu發展史
㈧ 機械專業真的前景慘淡嗎
機械專業是一個大專業,通用專業。除學習基礎課以外,計算機、電子、電氣、物理、化學、材料等等都要學。在大學期間,起碼要熟練掌握一兩門計算機語言,達到熟練編程的程度;熟練掌握電子元器件、集成電路設計原理;電氣電路設計原理;熟練掌握有機化學知識。如果沒有掌握計算機編程、電子電氣設備原理、豐富的有機化學知識,那就是沒有認真學習。有了豐富的理論知識,以後無論從事什麼行業,都會立於不敗之地。除了學習好以外,職業規劃非常重要,一定要奏好三部曲,才能有更大發展。
穩、保、沖
進入工作單位以後,既然工資待遇已經談好了,就安心工作,千萬不要和別人攀比,你高他低,天天為工資苦惱,人最怕計較,計較就輸了一半。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穩定下來,虛心向有經驗的同事學習,不會就問,不管是工人還是工程師,他們都有很豐富的經驗。機械行業不僅需要理論知識,實踐非常重要,熟能生巧。
第二就是保,保主要是保家庭。剛出校門沒有經驗,單位不可能讓你承擔重任,有時間就談一場浪漫的戀愛吧!早找對象早成家早生孩子早穩定,對你以後的發展助力很大。如果25歲有孩子,40多歲孩子上大學,你可以有20年的黃金生涯。如果30歲生孩子,可能正是你最忙碌的時候,又照顧孩子又忙於事業,一定會焦頭爛額,身心交瘁,影響事業發展。
第三就是沖,沖就是沖事業。畢業後三年內是學技術的最佳黃金期,大學知識和工作實踐相結合,再有人稍加指導,大部分聰明肯學的畢業生都會掌握關鍵技術,工資待遇會有很大提升。而一旦掌握關鍵技術,無論以後轉什麼崗位,再回到技術崗位很會快檢起來,不至於什麼也不會。如果在技術領域深研,30歲左右就可以成為行業知名人物,名利雙收。
轉、承、合
如果工作幾年後,發現所在行業確實不景氣,工資待遇持續下降,維持不了生活,這時候可以考慮轉。轉盡量轉相關行業,就是專業跨度不大,經過一段時間培訓就可以出成績的行業。機械專業可以覆蓋60%的工業行業,不愁找不到好工作。
承就是就在工作中,不管工作多忙,抽時間靜下心來,不斷學習最新技術,通過自我學習,專業培訓的方式,學習和本專業相關的新技術、新發現、新進展。本專業工作之餘多參與其他專業工作,比如幫電氣工程師畫畫圖、安裝一下電氣設備,從中學到專業知識。千萬不要抱怨不是自已分內之事,你的目的是學習。
合就是整合、歸納、總結。一個人長期忙於工作,極容易陷入亂忙的境地,結果似乎什麼都行,又什麼都不行。這時候就應該找時間,把以前的工作進行歸納整理,該存檔的存檔,該舍棄的舍棄,總結出共同點,形成模塊。這樣以後工作時就會輕松許多,許多圖紙方案經過修改可以用到其他項目,節省了大量時間,你就有機會做其他事情,你的人生起飛點就開始了。
聯、提、營
當你在一個行業工作十年八年的,技術應該非常成熟了,這時候還走技術路線那後半生只有累死了,沒人同情。這時候就應該聯,聯就是在不影響工作的情況下,充分拓展人脈,多與別人合作,機械行業產品太多,但普遍銷售難。如果拓出人脈,給相關廠家配套做銷售,幾單下來,就會有不菲的收入,可以賺很多外快。
在大力拓展業務的同時,還要提升自己在行業的知名度。不管在什麼行業,知名度高掙錢就容易。雖然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口碑很重要,但是經常在眾人面前混個臉熟,別人就容易想起你,業務多了,自然收入提高。如果有知名度,技術工作都找你咨詢設計,自然會有許多額外收入。
如果有了一定的資金積累,就可以考慮自己經營辦廠。先從自己熟悉的行業從小一步步做起,別貪多求大,做出品牌做出信譽,企業很快就能做大做強。
㈨ 有什麼軟體測電腦各硬體的電壓嗎
1. EVEREST Professional 1.51.195 漢化版 EVEREST(原名AIDA32)一個測試軟硬體系統信息的工具,它可以詳細的顯示出PC每一個方面的信息。支持上千種(3400+)主板,支持上百種(360+)顯卡,支持對並口/串口/USB這些PNP設備的檢測,支持對各式各樣的處理器的偵測。新版增加查看遠程系統信息和管理,結果導出為HTML、XML功能。 2. 3DMark 2003 3.5.0 自2002年12月11日MadOnion.com宣布更名為Futuremark後,大家便期望著3DMark03的到來。作為一款最新的顯卡測試軟體,3DMark03針對顯卡提供了四個Game的測試。第一項測試為Wings of Fury這是一個基於DirectX7的測試,使用了vertex shaders 1.1。第二和第三項測試分別為Battle of Proxycon和Trolls Lair這兩項測試是基於DirectX8的測試,使用了pixel shaders 1.4和vertex shaders 1.1。第四項測試為Mother Nature,這個場景基於PixelShaders2.0和Vertex Shader2.0引擎,真實的模擬出了大自然的美麗景色。3DMark03有什麼特殊的要求和特性呢?首先,運行測試必須具備在PCMark2002中得分超過2500分得CPU,256MB的內存,1G的硬碟空間和一塊完整支持DirectX7.0兼容DirectX9.0的顯卡。在特性上3DMark03與上一版的3DMark2001SE也有這明顯的區別。第一,3DMark03提供了對PixelShaders2.0和Vertex Shader2.0的支持(由於PixelShaders2.0和Vertex Shader2.0就是微軟DirectX9.0所提供的,所以要完整運行3DMark03必須安裝DirectX9.0,點擊下載微軟DIRECTX 9.0完全安裝版For Win9x/ME/2000/XP)。第二,3DMark03引入了畫質過濾測試,並且提供了紋理過濾的選項。第三,提供了並非默認的FSAA抗鋸齒選項。第四,3DMark03受到處理器、內存和主機板的影響更小,並且專注於顯示卡著色能力的測試,顯示卡的效能高低將成為3DMark03得分的主要瓶頸。第五,3DMark03內置了一個獨立的CPU測試項目,可以進行深度的處理器測試。第六,AGP速率對3DMark03的影響甚微。(轉自驅動之家) 3. 3DMark 2001 SE Build 330 3D Mark系列測試軟體憑籍著亮麗的畫面和動感的音樂兩大法寶,已經成為了標准測試軟體,且深受大家的喜愛。簡便的操作,直觀的結果,與3D Winbench相比,3D Mark確實更能打動我們這些普通玩家。新版本里更加入了對DirectX 9.0、AGP 3.0 (AGP 8x)、日文和韓文操作系統、新型號的硬體產品(主要在圖形晶元方面)的支持,修正了上個版本的一些BUG。 4. Cpu-Z 1.32.1 漢化版 Cpu-Z 是一款家喻戶曉的CPU檢測軟體,除了使用Intel或AMD自己的檢測軟體之外,我們平時使用最多的此類軟體就數它了。它支持的CPU種類相當全面,軟體的啟動速度及檢測速度都很快。另外,它還能檢測主板和內存的相關信息,其中就有我們常用的內存雙通道檢測功能。當然,對於CPU的鑒別我們還是最好使用原廠軟體。 漢化說明: ①本漢化對所有的非標准資源字元串基本上都進行了漢化,包括主界面和生成的報告,這樣以來我們就可以利用Cpu-Z生成中文版的檢測報告了(包括網頁報告和文本報告,推薦生成網頁報告)。 ②修正了Windows 98下字體顯示不美觀的問題。強烈感謝雅楓及其他各位好友對此問題的支持。 ③修正了跟蹤緩存的數據單位顯示為亂碼的問題。 5. 效率源大容量硬碟檢測修復程式 軟盤版 3.0 效率源大容量硬碟檢測修復程序是國內硬碟行業著名開發商「效率源」公司為慶祝重慶分公司開業,而推出的最新成果(6月1日推出),本程序支持超過136G硬碟的准確高速檢測,最大可測試2000G,而且不需要主板支持,全物理訪問,准確、可靠。遇壞道跨越時間比原1.6版縮短近一倍,內置
㈩ 信息技術遠程培訓信息應用成果指的是什麼
一、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准(初級)
1.硬體操作技能:
①了解和掌握計算機的基本功能和操作,常用計算機輸入、輸出設備的基本操作(如常用的鍵盤、滑鼠、光碟機、U盤、列印機、顯示器等);
②了解計算機硬體系統的基本組成與結構;
③會正確開關計算機;能夠正確使用校內所配備的各類電教教學設備。
2.軟體使用技能:
①熟悉常用計算機操作系統用戶界面和基本操作(如文件管理、啟動運行應用程序);
②熟練掌握一種漢字輸入法,每分鍾可輸入15個漢字;
③掌握在計算機上新建、重命名文件夾及復制、粘貼、刪除、移動文件等操作;
④會使用Winrar、Winzip壓縮軟體進行壓縮與解壓處理;
⑤會使用Word辦公軟體進行文字輸入並進行簡單的內容、格式編排和列印;
⑥能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
⑦會在互聯網上瀏覽信息,搜索教育、教學資源,會在網上進行上傳、下載等操作。
3.信息化教學素養:樹立與教育信息化相適應的信息意識;能夠對各類信息化教育資源進行價值判斷,選擇與任教學科相適應的信息化教育資源並應用於課堂教學。
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准(中級)
除具備初級能力外,還須達到:
1.硬體操作技能:
①知道常用硬體媒體設備種類與功能(如聲音、圖形、圖像、動畫、視頻,每種設備適用於何種環境以及適用於傳遞哪一類型的信息);
②了解多媒體硬體技術在教學中的發展趨勢。
2.軟體使用技能:
①能使用文字處理軟體(如Word等)熟練編排所任教學科的試卷;
②會使用電子表格軟體(如Excel等)進行較高級的數據分析、篩選及其它數學運算;
③熟練使用多媒體課件製作工具(如PowerPoint等)製作課件,能將聲音、圖片、視屏、動畫等各類素材進行整合運用。
③能初步運用多媒體工具對信息加工處理(如對聲音、圖形、圖像、動畫、視頻等形式的信息進行加工、編輯和處理);
④熟練使用電子郵件、電子公告板(BBS)、網路尋呼工具(QQ、MSN等)、個人博客(Blog)進行表達和交流;
⑤會安裝與卸載常用的應用程序。
⑥了解計算機病毒的一般特徵也預防措施。
3.信息化教學素養:能利用信息技術構建有利於學生學習的教學環境;編制適於所任教學科信息化教案及課堂實施方案;將各類教育資源與日常教學進行整合並合理應用,善於利用教育資源突破教育教學重、難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能夠幫助學生有效地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指導學生獲取信息化學習資源(如通過網路獲取學習資源或相關輔導材料,利用網路教學平台進行學習)。
4.等級要求范圍:我市中心小學以上學校校級班子成員及45周歲(含)以下教師均應達到信息技術中級應用標准。
三、信息技術能力應用標准(高級)
除具備初、中級能力外,還應達到:
1.硬體操作技能:
①熟練掌握計算機網路架設所需的各類硬體知識;
②能對機房及電子備課室計算機等設備進行簡單故障排除;
③能對學校常用電教設備進行維護和簡易故障排查;
2.軟體使用技能:
①對計算機操作系統及網路操作系統有較深的了解(會安裝、使用、備份與還原操作系統);
②熟練使用常用軟體對素材進行加工、處理(如利用文字處理軟體對信息進行編輯,利用統計軟體對信息進行統計分析等);
③熟練掌握常用辦公軟體的操作技巧;
④熟練掌握1-2種多媒體課件製作工具(如PowerPoint、Flash、幾何畫板等),能夠製作網路課件;
⑤為學校信息化教學資源庫建設及各類資源系統軟體的架設和WEB發布提供支持等;
3.信息化教學素養:認識網路教學信息的傳遞手段,以及教學媒體的類別和功能;能夠根據不同信息化教學媒體的特點,設計實現不同教學目標的學習活動與學習模式(如利用網路多媒體技術實現探究性學習、研究型學習與案例學習等學習模式);利用信息技術和網路環境開展教學交流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