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財務報表後要附主要科目明細,不知這主要科目明細指什麼有誰能告訴我嗎
財務報表明細是指報表中每個數據的構成。
比如貨幣資金,分為現金有多少,其中本幣、外幣各多少;銀行存款有幾個賬戶,各賬戶金額是多少。應收賬款的明細是指應收哪些單位的,每個單位是多少金額。
財務狀況變動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通常是年度)內資金的來源渠道和運用去向的會計報表,是一張綜合反映企業理財過程,以及財務狀況變動的原因與結果的報表。
(1)財報中的無形資產擴展閱讀:
根據總賬賬戶期末余額計算填列
資產負債表中一部分項目的「期末余額」需要根據有關總賬賬戶的期末余額計算填列。
1、「貨幣資金」項目,應根據「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等賬戶的期末余額合計填列。
2、「未分配利潤」項目,應根據「本年利潤」賬戶和「利潤分配」賬戶的期末余額計算填列,如為未彌補虧損,則在本項目內以「一」號填列,年末結賬後,「本年利潤」賬戶已無余額,「未分配利潤」項目應根據「利潤分配」賬戶的年末余額直接填列,貸方余額以正數填列,如為借方余額,應以「一」號填列。
3、「存貨」項目,應根據「材料采購(或在途物資)」、「原材料」、「周轉材料」、「庫存商品」、「委託加工物資」、「生產成本」等賬戶的期末余額之和,減去「存貨跌價准備」賬戶期末余額後的金額填列。
4、「固定資產」項目,應根據「固定資產」賬戶的期末余額減去「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准備」賬戶期末余額後的凈額填列。
5、「無形資產」項目,應根據「無形資產」賬戶的期末余額減去「累計攤銷」、「無形資產減值准備」賬戶期末余額後的凈額填列。
㈡ 企業財務報表的審查方法有哪些
審查和分析會計報表是稅務稽查的重要環節。一般情況下,稅務稽查都是從審查和分析企業單位的會計報表開始的。通過會計報表的審查分析,一方面可以概括地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期間的財務狀況、資金狀況和獲利水平;另一方面通過對企業報表各式各樣指標與資料的分析,可以了解企業存在的問題,找出疑點,明確稽查重點,縮小稽查范圍,有利於提高稅務稽查的效率和質量,從而收到執簡馭繁的效果。現對會計報表的個組成部分的審查方法進行了探討,以供同行參考。
會計報表是會計核算的最終產品,並不能顯示企業經濟活動的全部,更不能完全依靠其查證所有的會計錯弊。是對已經發生的業務活動即既存的客觀事實進行記錄和反映,而不能對未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記錄和反映,即會計報表是對經濟活動的事後反映,而不能進行事中和事前的預測和控制。
1 對資產負債表的審查分析
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期間(月末、季末、年末)全部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財務會計報表,它是一張靜態報表。資產負債表按月編報,它是根據「資產等於負債加所有者權益」的會計等式,依照一定的分類標准和一定的次序,將企業在一定期間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予以適當排列,按照規定的編制要求編制而成的。資產負債表提供企業期末財務狀況的現狀,以及前後財務狀況的資料,它表明企業在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方面的實力。
1.1平衡關系的審查分析。資產負債表的格式是賬戶式,資產列示在左方,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列示在右方。根據會計平衡公式原理,資產總額應恆等於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之和。審查分析時,如發現左右兩方不平衡,就可判定企業在核算中有錯誤;如發現同欄各項目的合計數與總計數不相等,則一般是其中某些項目計算填列有錯或原始資料不平衡,應在具體分析後找出稽查重點,查明原因並調整賬務。
1.2表中數據來源正確性的審查分析。在核實資產負債表平衡關系的基礎上,一般應區分以下四種情況審查分析資產負債表中數據來源的正確性:
(1)「年初數」和「期末數」的審查。資產負債表中的各項目都列有「年初數」和「期末數」兩欄,欄內「年初數」各項數據是根據上年資產負債表期末數所列數字填列的;「期末數」是指月末、季末或年末數,是根據當期各項目有關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的。稽查時,可採用抽查法復算表中的數據來源,看各項目的「年初數」與上年末資產負債表的「期末數」是否一致。
(2)對根據各有關總賬科目的期末余額直接或計算填列的項目。應與各有關總賬科目的期末余額核對。如短期投資、應收票據、壞賬准備、固定資產原價、累計折舊、短期借款、實收資本等。審查時應注意是否將一些應剔除的因素剔除,如應收票據中的已貼現的應收票據等。
2 損益表的審查分析
損益表是反映企業在月份、季度或年度內利潤(虧損)實現情況的報表,按月編報。通過對損益表的審查分析,可以全面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確定企業的盈虧;分析企業經濟效益的好壞。通過對損益表所反映的營業利潤、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支等企業損益項目的分析,可以測定企業損益的發展趨勢,預測企業未來收益能力。通過對損益表中各指標的分析,可以了解企業實現利潤的構成、影響利潤增減變動的原因等。
2.1產品(商品)銷售收入的審查分析。影響產品(商品)銷售收入額變化的因素是銷售數量和銷售價格。審查時,應分別對銷售數量和銷售單價進行審查。對銷售數量的審查,應結合當時產銷情況,將本期實際銷售數量與結轉成本的產品(商品)數量對比,看是否一致。如不一致,要注意審查有無銷售產品(商品),不通過「產品(商品)銷售收入」賬戶核算,漏報銷售數量的情況。對銷售價格的審查,可根據「產品(商品)銷售利潤計算表」中的銷售價格進行審查,查明有無隱匿銷售收入的問題。
2.2產品(商品)銷售成本的審查分析。產品(商品)銷售成本是反映企業銷售產品和提供勞務等主要經營業務的實際成本。
審查銷售成本的主要方法是審查期末庫存產品(商品)成本是否正確,因為銷售成本結轉不正確,必然導致庫存產品(商品)數量和成本不實。審查時,可將核實後的期末結存數量按產品(商品)平均單位成本計算出期末應保留的庫存產品(商品)成本,並與賬面數相核對,如大於賬面數,則說明可能存在多轉銷售成本的問題,則需要進一步稽查。
2.3產品(商品)銷售稅金及附加的審查分析。產品(商品)銷售稅金及附加是指銷售產品(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應負擔的消費稅、營業稅、城建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和教育費附加。產品(商品)銷售稅金及附加數額的變動主要由三種原因引起:一是稅法變動,稅率調整;二是不同稅率的產品(商品)產量結構變動;三是企業申報不實。審查時,可根據「產品(商品)銷售利潤計算表」中的「平均單位稅金」數額與上年數額進行比較,如果有差異且稅率和產品(商品)結構沒有變動,則說明稅金計算有錯誤,應進一步查明原因。
2.4產品(商品)銷售利潤的審查分析。產品(商品)銷售利潤是利潤總額的主要組成部分,應審查企業是否完成了利潤計劃,比上期有無增減變化,在損益表中的計算是否正確。稽查時,可將本期的銷售利潤率與上期、上年同期的銷售利潤率進行比較,如變化較大,而企業生產經營規模並無多大變化,就有可能存在收入、成本計算不實的問題,應作進一步稽查。
2.5管理費用的審查分析。管理費用是反映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而發生的管理費用。這類費用通常相對固定,稽查時,如發現有突增現象,應著重審查企業業務招。
3 財務狀況變動表的審查分析
財務狀況變動表也稱資金來源和動用表,按年編報,是根據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及其他有關資料加以分析編制而成的。它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內資金取得的來源渠道和資金的去向,可以提供企業在當期內營運資金的流動情況和財務狀況變動的原因,可以發現企業資金的籌集和使用是否合理。
3.1核對流動資金來源項目。將「本年凈利潤」與損益表中「凈利潤」核對;將「固定資產折舊」與「累計折舊」賬戶核對;「無形資產、遞延資產及其他資產攤銷」與「無形資產」、「遞延資產」賬戶的貸方發生額核對;將「固定資產盤虧(減盤盈)」與「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賬戶的有關內容核對;將「清理固定資產損失(減收益)」和「固定資產清理收入(減清理費)」項目與「固定資產清理」賬戶核對;將「增加長期負債」項目與「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賬戶的貸方發生額核對;將「收回長期投資」項目「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賬戶核對:將「資本凈增加額」與「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賬戶的年末數與年初數的差額的合計數核對。
3.2核對流動資金運用項目。將「利潤分配」的各個項目與「利潤分配」賬戶的各個二級科目核對;將「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凈增額」項目與「固定資產」、「在建工程」賬戶核對;將「增加無形資產、遞延資產及其他資產」項目與「無形資產」、「遞延資產」賬戶核對;將「償還長期負債」和「增加長期投資」項目分別與「長期負債」和「長期投資」賬戶核對。
3.3審查表的右方流動資金各項目變動情況是否真實可靠。流動資金各項目的變動是以資產負債表各有關項目的期末數減去期初余額的差額列示的,為了全面反映企業流動資金增減變動的產生原因,便於財務分析,對不直接影響流動資金增減的某些項目,也不能過於忽視而不進行審查。
3.4分析企業財務狀況。通過審核無誤的報表數據,考察評價企業財務狀況變動的情況,分析財務狀況變動的原因。一是審查資金來源及運用情況,分析企業重大財務活動是否符合有關財經法規和財政制度要求,是否合理運用資金,有無運用不當;造成企業資金緊張;二是分析流動資金本年增減變動的原因,主要考核企業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增減變化的原因是否合理、正當;三是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重點分析企業營運資金的增減變化,即企業以流動資產減去流動負債的差額,這一差額越大說明企業償債能力越強。
㈢ 財務報表分析的依據或載體是什麼
財務報表的編制,基本都是通過對日常會計核算記錄的數據加以歸集、整理來實現的。為了提供比較信息,資產負債表的各項目均需填列「年初余額」和「期末余額」兩欄數字。其中,「年初余額」欄內各項目的數字,可根據上年末資產負債表「期末余額」欄相應項目的數字填列。如果本年度資產負債表規定的各個項目的名稱和內容與上年度不相一致,應當對上年年末資產負債表各個項目的名稱和數字按照本年度的規定進行調整。「期末余額」欄各項目的填列方法如下:
(一)根據明細賬戶期末余額分析計算填列
資產負債表中一部分項目的「期末余額」需要根據有關明細賬戶的期末余額分析計算填列。
1.「應收賬款」項目,應根據「應收賬款」賬戶和「預收賬款」賬戶所屬明細賬戶的期末借方余額合計數,減去「壞賬准備」賬戶中有關應收賬款計提的壞賬准備期末余額後的金額填列。
2.「預付款項」項目,應根據「預付賬款」賬戶和「應付賬款」賬戶所屬明細賬戶的期末借方余額合計數,減去「壞賬准備」賬戶中有關預付款項計提的壞賬准備期末余額後的金額填列。
3.「應付賬款」項目,應根據「應付賬款」賬戶和「預付賬款」賬戶所屬明細賬戶的期末貸方余額合計數填列。
4.「預收款項」項目,應根據「預收賬款」賬戶和「應收賬款」賬戶所屬明細賬戶的期末貸方余額合計數填列。
5.「應收票據」、「應收股利」、「應收利息」、「其他應收款」項目應根據各相應賬戶的期末余額,減去「壞賬准備」賬戶中相應各項目計提的壞賬准備期末余額後的金額填列。
(二)根據總賬賬戶期末余額計算填列
資產負債表中一部分項目的「期末余額」需要根據有關總賬賬戶的期末余額計算填列。
1.「貨幣資金」項目,應根據「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等賬戶的期末余額合計填列。
2.「未分配利潤」項目,應根據「本年利潤」賬戶和「利潤分配」賬戶的期末余額計算填列,如為未彌補虧損,則在本項目內以「一」號填列,年末結賬後,「本年利潤」賬戶已無余額,「未分配利潤」項目應根據「利潤分配」賬戶的年末余額直接填列,貸方余額以正數填列,如為借方余額,應以「一」號填列。
3.「存貨」項目,應根據「材料采購(或在途物資)」、「原材料」、「周轉材料」、「庫存商品」、「委託加工物資」、「生產成本」等賬戶的期末余額之和,減去「存貨跌價准備」賬戶期末余額後的金額填列。
4.「固定資產」項目,應根據「固定資產」賬戶的期末余額減去「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准備」賬戶期末余額後的凈額填列。
5.「無形資產」項目,應根據「無形資產」賬戶的期末余額減去「累計攤銷」、「無形資產減值准備」賬戶期末余額後的凈額填列。
6.「在建工程」、「長期股權投資」和「持有至到期投資」項目,均應根據其相應總賬賬戶的期末余額減去其相應減值准備後的凈額填列。
7.「長期待攤費用」項目,根據「長期待攤費用」賬戶期末余額扣除其中將於一年內攤銷的數額後的金額填列,將於一年內攤銷的數額填列在「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項目內。
8.「長期借款」和「應付債券」項目,應根據「長期借款」和「應付債券」賬戶的期末余額,扣除其中在資產負債表日起一年內到期、且企業不能自主地將清償義務展期的部分後的金額填列,在資產負債表日起一年內到期、且企業不能自主地將清償義務展期的部分在流動負債類下的「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項目內反映。
(三)根據總賬賬戶期末余額直接填列
資產負債表中大部分項目的「期末余額」可以根據有關總賬賬戶的期末余額直接填列,如「交易性金融資產」、「固定資產清理」、「工程物資」、「遞延所得稅資產」、「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負債」、「應付票據」、「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遞延所得稅負債」、「預計負債」、「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等項目。這些項目中,「應交稅費」等負債項目,如果其相應賬戶出現借方余額,應以「一」號填列:「固定資產清理」等資產項目,如果其相應的賬戶出現貸方余額,也應以「一」號填列。
(四)資產負債表附註的內容
資產負債表附註的內容,根據實際需要和有關備查賬簿等的記錄分析填列。
如或有負債披露方面,按照備查賬簿中記錄的商業承兌匯票貼現情況,填列「已貼現的商業承兌匯票」項目。
㈣ 會計的四大財務報表是哪四個,分別是做什麼用的
四大財務報表包括:
1、資產負債表:它反映企業資產、負債及資本的期未狀況。長期償債能力,短期償債能力和利潤分配能力等。
2、利潤表(或稱損益表):它反映本期企業收入、費用和應該記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的金額和結構情況。
3、現金流量表:它反映企業現金流量的來龍去脈,當中分為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及籌資活動三部份。
4、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它反映本期企業所有者權益(股東權益)總量的增減變動情況還包括結構變動的情況,特別是要反映直接記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
(4)財報中的無形資產擴展閱讀
資產負債表的編制:
1、根據總賬科目余額填列。如「應收票據」、「交易性金融資產」、「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職工薪酬」等項目,根據「應收票據」、「交易性金融資產」、「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職工薪酬」各總賬科目的余額直接填列;有些項目則需根據幾個總賬科目的期末余額計算填列。
2、根據明細賬科目余額計算填列。如「應付賬款」項目,需要根據「應付賬款」和「預付款項」兩個科目所屬的相關明細科目的期末貸方余額計算填列;「應收賬款」項目,需要根據「應收賬款」和「預收款項」兩個科目所屬的相關明細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額計算填列。
3、根據總賬科目和明細賬科目余額分析計算填列。「長期借款」項目,需要根據「長期借款」總賬科目余額扣除「長期借款」科目所屬的明細科目中將在一年內到期、且企業不能自主地將清償義務展期的長期借款後的金額計算填列。
4、根據有關科目余額減去其備抵科目余額後的凈額填列。如資產負債表中的「應收賬款」、「長期股權投資」、 「在建工程」等項目,應當根據「應收賬款」、「長期股權投資」、「在建工程」等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壞賬准備」、「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在建工程減值准備」等科目余額後的凈額填列。
「固定資產」項 目,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准備」備抵科目余額後的凈額填列;「無形資產』』項目,應當根據「無形資產」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累計攤銷」、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備抵科目余額後的凈額填列。
利潤表的編制:
1、以營業收入為基礎,減去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加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減去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和投資收益(減去投資損失),計算出營業利潤。
2、以營業利潤為基礎,加上營業外收入,減去營業外支出,計算出利潤總額。
3、以利潤總額為基礎,減去所得稅費用,計算出凈利潤(或虧損)。
參考資料網路——財務報表
㈤ 一般的簡單財務報表要怎麼做
准備軟體:抄excel表格。
1、首先打開excel表格,然後框選最上面一行,再單擊滑鼠右鍵,選擇合並。
㈥ 在資產負債表上,無形資產項目一般應當分別列示哪幾項科目
分別列抄示以下3個項目:
1、無形資產項目,反映無形資產的攤余價值。
2、無形資產減值准備項目,反映無形資產可收回金額低於賬面價值的差額。
3、無形資產凈額項目,反映無形資產的可收回金額,是無形資產項目減無形資產減值准備項目的差額。無形資產是以凈額計入資產總值的。
在資產負債表中「無形資產」項目,應當根據「無形資產」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累計攤銷」、「無形資產減值准備」備抵科目余額後的凈額填列。
(6)財報中的無形資產擴展閱讀
無線資產的核算
無形資產的取得有外購,自行研發,股東投入等方式。對於外購的無形資產,其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項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其他支出。自行研發的無形資產,研究階段的支出應當在發生時全部計入當期損益。
開發階段的支出滿足資本化條件時計入無形資產的成本;無法區分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支出,應當在發生時作為管理費用,全部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企業應按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假定該價值公允),借記「無形資產」科目,貸記「實收資本」或「股本」等科目。
㈦ 怎麼從報表中看公司的研發投入是多少是在無形資產中嗎
是在無形資產中。
內部研發無形資產核算是對於核算企業內部開發的無形資回產進行核算,需要答區分研究階段與開發階段分別進行核算。研究階段的支出應當全部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開發階段的支出,滿足資本化條件的資本化計入無形資產成本。無法區分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支出,應當全部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
(7)財報中的無形資產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在獲取的無形資產相關信息基礎上,根據被評估無形資產或者類似無形資產的歷史實施情況及未來應用前景,結合無形資產實施或者擬實施企業經營狀況,重點分析無形資產經濟收益的可預測性,恰當考慮收益法的適用性。
2、合理估算無形資產帶來的預期收益,合理區分無形資產與其他資產所獲得收益,分析與之有關的預期變動、收益期限,與收益有關的成本費用、配套資產、現金流量、風險因素。
3、保持預期收益口徑與折現率口徑一致。
4、根據無形資產實施過程中的風險因素及貨幣時間價值等因素,合理估算折現率,無形資產折現率應當區別於企業或者其他資產折現率。
㈧ 中國的四大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利潤分配表,和外國的四大財務報表有什麼區別
財報三大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
資產負債表主要是告回訴我們,在出報答表的那一時刻,這個公司資產負債情況如何,是窮還是富,窮的話,窮到什麼地步,富得話,富得是不是流油。
利潤表或損益表,這張報表主要是告訴我們,在一段時間里,這個公司損益情況如何。
現金流量表,這張報表主要是告訴我們,在一段時間里,這個公司收進了多少現金,付出去了多少現金,還餘下多少現金在銀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