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無形資產出資缺點

無形資產出資缺點

發布時間:2020-12-25 15:27:03

Ⅰ 為什麼說應用單一傳統評估方法去評估一項無形資產的價值是有缺陷的

加油啊

Ⅱ 誰可以提供一個國內企業如何管理無形資產的案例,最好是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的

企業品牌既屬於無形資產,無形資產管理失敗一般是因為公司的產品存在致命的問題而專導致公司的品牌出現信任屬危機,如果企業的產品不存在較大問題,一般無形資產則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國內因為產品導致品牌出現信任危機的企業也有不少,最近的就有三鹿,以前的有三株,都是有名的企業

Ⅲ 企業通過募集途徑為無形資產研發籌集資金有什麼優缺點

他說的發生的公司

Ⅳ 財務管理:長期籌資方式有幾種,優缺點分別是什麼

長期籌資有以下五種方式。

1、吸收直接投資

(1)企業採用吸收直接投資方式籌集的資金一般可分為三類:吸收國家投資、吸收法人投資和吸收個人投資。

(2)吸收直接投資的特點:有利於增強企業信譽,有利於盡快形成生產能力,有利於降低財務風險;但資金成本較高,容易分散企業控制權。

優點:可以盡快形成生產力,容易進行信息溝通。

缺點:資金成本高,不易進行產權交易。

吸收直接投資的程序:

1、確定籌資數量

企業在新建在擴大經營時,首先確定資金的需要量。資金的需要量應根據企業的生產經營規模和供銷條件等來核定,確保籌資數量與資金需要量相適應。

2、尋找投資單位

企業既要廣泛了解有關投資者的資信、財力和投資意向,又要通過信息交流和宣傳,使出資方了解企業的經營能力、財務狀況以及未來預期,以便於公司從中尋找最合適的合作夥伴。

3、協商和簽署投資協議

找到合適的投資夥伴後,雙方進行具體協商,確定出資數額、出資方式和出資時間。企業應盡可能吸收貨幣投資。

如果投資方確有先進而適合需要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亦可採取非貨幣投資方式。對實物投資、工業產權投資、土地使用權投資等非貨幣資產。

雙方應按公平合理的原則協商定價。當出資數額、資產作價確定後,雙方須簽署投資的協議或合同,以明確雙方的權利和責任。

4、取得所籌集的資金

簽署投資協議後,企業應按規定或計劃取得資金。如果採取現金投資方式,通常還要編制撥款計劃,確定撥款期限、每期數額及劃撥方式。

有時投資者還要規定撥款的用途,如把撥款區分為固定資產投資撥款、流動資金撥款、專項撥款等。如為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投資,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核實財產。

財產數量是否准確,特別是價格有無高估低估的情況,關繫到投資各方的經濟利益,必須認真處理,必要時可聘請專業資產評估機構來評定,然後辦理產權的轉移手續取得資產。

2、發行普通股

(1)普通股是股份有限公司依法發行的具有管理權、股利不固定的股票。普通股具有股票的一般特徵,是股份有限公司資本的最基本部分。

(2)普通股股東一般具有如下基本權利:公司管理權、分享盈餘權、出售或轉讓股份權、剩餘財產要求權。

(3)普通股籌資的特點:沒有固定的利息負擔,沒有固定到期日,籌資風險小,能增加公司信譽;但普通股籌資的資金成本較高,容易分散控制權。

優點

①沒有固定利息負擔,不構成固定費用;

②沒有固定到期日,不用償還;

③籌資風險小;

④普通股可作為債權人損失的緩沖,發行普通股能增加公司的信譽;

⑤籌資限制較少。

缺點

①資金成本較高;

②出售普通股將使投票權和控制權分散給新股東,容易分散控制權。

3、長期借款

(1)長期借款指企業向銀行或其它非銀行金融機構借入的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借款。

(2)長期借款按是否需要擔保,分為信用借款和擔保借款等。

(3)長期借款的償還方式包括:定期支付利息、到期一次性償還本金的方式;定期等額償還方式;平時逐期償還小額本金和利息,期末償還下的大額部分方式。

(4)與其他長期籌資方式相比,長期借款的特點為:籌資速度快,籌資成本較低,借款彈性較大,但限制條款較多。

優點

1、籌資迅速。

2、借款彈性大。

3、成本低。

4、發揮財務杠桿作用。

5、易於企業保守財務秘密。

缺點

1、籌資風險大。

2、使用限制多。

3、籌資數量有限。

4、發行債券

(1)債券是一種發行人承諾在某一特定的時日將利息與本金付給債券持有人的債權債務憑證。

(2)債券的基本要素包括:債券的面值、債券的期限、債券的利率和利息、債券的價格。

(3)債券按發行主體不同分為: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和企業(含公司)債券;按有無抵押擔保,分為信用債券和有擔保債券;按是否可轉換成股份,分為公司債券(不可轉換債券)和可轉換公司債券等。

(4)債券籌資的特點:資金成本較低,保證控制權,發揮財務杠桿作用;但債券籌資的籌資風險高,限制條件多,籌資額在限。

優缺點:

發行債券的優缺點介於上市和銀行借款之間,也是一種實用的融資手段,但關鍵是選好發債時機。選擇發債時機要充分考慮對未來利率的走勢預期。

債券種類很多,國內常見的有企業債券和公司債券以及可轉換債券。企業債券要求較低,公司債券要求則相對嚴格。

只有國有獨資公司、上市公司、兩個國有投資主體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才有發行資格,並且對企業資產負債率以及資本金等都有嚴格限制。可轉換債券只有重點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才能夠發行。

採用發行債券的方式進行融資,其好處在於還款期限較長,附加限制少,資金成本也不太高,但手續復雜,對企業要求嚴格。

而且我國債券市場相對清淡,交投不活躍,發行風險大,特別是長期債券,面臨的利率風險較大,而又欠缺風險管理的金融工具。

5、融資租賃

(1)租賃是指出租人在承租人給予一定報酬的條件下,授予承租人在約定的期限內佔有和使用財產權利的一種契約行為。

(2)融資租賃又稱財務租賃,具體有售後租回、直接租賃和杠桿租賃三種形式。

優缺點:

籌資速度快,限制條款少,設備淘汰風險小,到期還本負擔輕,稅收負擔輕等;但融資租賃的資金成本較高。

Ⅳ FDI相對於許可證經營有哪些優缺點

FDI(對外直接投資)是現代的資本國際化的主要形式之一,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定義FDI是指:在投資人以外的國家所經營的企業擁有持續利益的一種投資,其目的在於對該企業的經營管理具有發言權。

跨國公司是FDI的主要形式。到1999年為止,5.3萬跨國公司約有3.5萬億美圓資產。且跨國公司的投資主要是在發達國家之間,且基本上分布於日本,美國,歐盟三極之中。日本早前的FDI主要投資於東南亞,80年代後,80%投資於美國,20%投資於歐洲。現在為中國的第三大外資來源國。從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對外投資趨緩。

關於國際直接投資(FDI)的本質,有的學者強調「經營資源」,尤其是企業的無形資產。例如,日本學者原正行(1992)認為,FDI是企業特殊經營資源在企業內部的國際轉移;另一位日本學者小島清(1987)認為,FDI是以經營管理上的技術性專門知識為核心。有的學者則強調「控制權」,例如A.G.肯伍德和A.L.洛赫德(1992)認為,FDI是指一國的某公司在另一國設立分支機構,或獲得該國某企業的控制權。相關國際機構、政府部門與理論界,例如聯合國跨國公司與投資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WTO、美國商務部等,認為國際直接投資與國際間接投資的根本區別在於是否獲得被投資企業的控制權,因為FDI所形成的無形資產處於核心地位,而貨幣資本則處於非常次要的地位,只能進行間接投資,所以,FDI不僅直接參與經營管理,而且其直接目標就是獲得被投資企業的控制權。基於此,有學者認為,「FDI是指一國或地區企業通過壟斷優勢(主要表現為無形資產)的國際轉移,獲得部分或全部外國企業控制權,以實現最終目標和直接目標高度統一的長期投資行為。」

Ⅵ 簡述資產評估成本法的定義,優缺點和適用范圍

成本法定義:

就是在現實條件下重新購置或建造一個全新狀態的評估對象,所需的全部成本減去評估對象的實體性陳舊貶值、功能性陳舊貶值和經濟性陳舊貶值後的差額,以其作為評估對象現實價值的一種評估方法。

成本法的優點:

成本法作為國際上公認的資產評估三大基本方法之一,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可行性,特別是對於不存在無形陳舊貶值或貶值不大的資產來說,在進行計算的時候只需要確定重置成本和實體損耗貶值,從而確定兩個評估參數的資料,計算的依據又比較具體,並且很容易被搜集到,因此該方法在資產評估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它特別適合使用在評估單項資產和沒有收益,市場上又難找到交易參照物的評估對象。

成本法的缺點:

由於成本法本身特殊的性質,市場上不易找到交易參照物的和沒有收益的單項資產,因此需要進行價值評估的並不多。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成本法在現實應用中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運用成本法評估資產時,往往容易將無形資產漏掉,為了防止評估結果的不實,還需要再使用收益法或市場法進行驗證,也增加了操作的復雜性。

成本法的適用范圍:

成本法適用於可復制、可再生、可重新建造和購買的,具有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特性的單項資產。比如說:各種房屋建築物、各種機器設備,以及具有陳舊貶值性的技術專利、版權等無形資產。另外,也適用於可重建、可購置的整體資產。例如:賓館、劇院、企業、車間等。但是,與整體資產相關的土地不能採用成本法評估。


(6)無形資產出資缺點擴展閱讀:

成本法的評估程序:

第一步,被評估資產一經確定即應根據該資產實體特徵等基本情況,用現時(評估基準日)市價估算其重置全價。

第二步,確定被評估資產的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及總使用年限。

第三步,應用年限折舊法或其他方法估算資產的有形損耗和功能性損耗。

第四步,估算確認被評估資產的凈價。

參考鏈接:網路——成本法

Ⅶ 無形資產項目金額高有什麼利弊

可以多提折舊,減少利潤,達到少交稅收的目的。缺點是如果被查,會罰款,比少交稅收多多了。

Ⅷ 舉例說明對外直接投資的缺點

  1. 對外直接投資(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簡稱OFDI。是指我國國內投資者以現金、實物、無形資產等方式在國外及港澳台地區設立、購買國(境)外企業,並以控制該企業的經營管理權為核心的經濟活動(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制度,2004)。一般認為,對外直接投資是一國投資者為取得國外企業經營管理上的有效控制權而輸出資本,設備,技術和管理技能等無形資產的經濟行為。

  2. 舉例:A總向B國的C總進行對外直接投資

    方式:合資企業和獨立子公司

    (1)合資企業有可能使得對技術的控制權落到合作夥伴手中,A總入資到B國的C總,因為地域的問題可能會導致不變管理,C總在B國有絕對的管理權,不利於A總對企業的管理

    (2)合資企業可能無法獲得為實現經驗曲線和區位經濟所需要的對子公司的控制,如A總出於全球競爭的需要,可能會要求C總在當地做一些戰略犧牲,損失一些利益。面對這種要求,B國的C總不會接受的。

    (3)建立獨資子公司是成本最高的直接投資方法,投資企業所要承擔的風險也是最大的。A總如果在B國讓C總直接建立子公司,因為地域經濟不同,政策不同的各種原因需要承擔很大風險,需要大量的資金、管理和其他資源的投入,這就意味著風險更大,靈活性差

  3. 優點:對外直接投資有很多優點:進行對外直接投資縮短了生產和銷售的距離,減少了運輸成本;可利用當地便宜的勞動力、原材料、能源等生產要素,降低製造成本;能隨時獲得當地市場的信息和產品的信息反饋,從而可根據市場的需求來調整生產;還能使企業跨越東道國政府的各種貿易和非貿易壁壘,有時直接投資還能享受東道國提供的某種優惠。

閱讀全文

與無形資產出資缺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商局廉政談話講話稿 瀏覽:979
轉讓優思明 瀏覽:583
知識產權代理服務協議格式 瀏覽:117
商河縣工商局 瀏覽:810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