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會計制度下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必須要計提折舊嗎
根據新會計制度,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是需要計提折舊的。
『貳』 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要計提折舊嗎
對於事業單位復一般是不制計提折舊的,但是如果是要進行成本核算的事業單位(醫院、煙草等部門可以計提「修購基金」)
購入設備時,
借:事業支出——設備購置款
貸:銀行存款
同時,借:固定資產
貸:固定基金
提取修購基金時,
借:事業支出(經營支出)
貸:專用基金-修購基金
『叄』 計提固定資產折舊費,車間5000元,行政部門2000元的會計分錄
借:製造費用 5000
借:管理費用 2000
貸:累計折舊 7000
『肆』 請問什麼叫做計提、分攤、攤銷,謝謝
1、計提就是計算和提取。按規定的比率與規定的基數相乘計算提取,列入某科目。是指在一個規定的基數上(如支付的合法員工薪酬),乘以規定的比率(如應付福利費全國規定的都是工資的14%),按此方法計算出來的就是應提取的應付福利費過程,計入應付福利費科目就是對後一句話的解釋。
2、分攤,是確定成本的各項成本對象,把各項成本分攤或分配給各產品、工序、任務、或部門。費用分攤是指將各部門、各產品之間的共同費用進行分攤,便於各生產成本的科學計算。
費用分攤的原因在於:
1)現代化生產導致共同費用的出現,而高科技進一步提高了共同費用的比例 ,共同費用可以說是無處不在;
2)從科斯關於企業的討論我們可以知道,既然企業仍然能節約交易成本,共同費用就不可避免。
3、攤銷(Amortization)指對除固定資產之外,其他可以長期使用的經營性資產按照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攤購置成本的會計處理辦法,與固定資產折舊類似。攤銷費用計入管理費用中減少當期利潤,但對經營性現金流沒有影響。
(1)常見的攤銷資產如大型軟體、土地使用權等無形資產和開辦費,它們可以在較長時間內為公司業務和收入做出貢獻,所以其購置成本也要分攤到各年才合理。
(2)攤銷期限一般不超過10年,與折舊一樣,可以選擇直線法和加速法來攤銷無形資產。從金額上看,一般情況下,攤銷的費用相對於折舊費用要小很多,也就是說,大多數公司固定資產要遠遠大於無形資產,因此攤銷和折舊一般會放在一起披露而不加區分。
(4)行政單位計提攤銷費用擴展閱讀:
根據《稅法細則》第四十九條規定,企業籌辦費應自開始生產經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攤銷,攤銷期不少於5年。土地使用權應作為無形資產單獨計算攤銷。無形資產的攤銷期,凡合同有年限規定的,按合同規定的年限攤銷,無合同規定的,按不少於10年的期限攤銷。
費用分攤的基本原則:
(1)費用分攤與持續的成本降低
費用分攤應當能夠促進內部形成持續的成本降低機制。
例如,在水電費分攤中,如果輔助部門用電、用水"免費",可能的後果會是什麼?
(2)費用分攤應當能促進企業內部的合作
此時,要注意隔離成本分配與非隔離成本分配的問題。隔離成本分配可以使各部門各司其職,適用於各部門之間關系不緊密的情況,但是容易造成內部的不合作;非隔離成本分配會使各部門之間相互影響,它鼓勵必要的合作與相互監督,但是,操作不當容易造成新的大鍋飯。
計提的功能:
1、在權責發生制前提下,預先計入某些已經發生但未實際支付的費用。
2、根據制度規定,計算、提取有關的(留存、減值)准備。
3、預計某些應付賬款。
4、其他符合會計制度的預計項目。
參考資料:攤銷-網路費用分攤-網路計提-網路
『伍』 什麼是計提費用
在權責發生制(與之對應的是,收付實現制)核算方法下,對當期應承擔的但尚未取得發票結算的成本、費用進行計提,以確保相關業務內容計入當期,與收入配比。
一般情況下,需要計提的費用分如下情況:
一、跨月費用:當月發生的日常費用,如差旅費、電話費、水電費或招待費等,因出發人員未返回、當月不能及時開具發票等原因,相關費用不能及時結算入賬,屬跨月結算的費用,為使用此類費用計入當期,必需進行「跨月費用」計提,可通過各部門提報,審核簽批入賬;
二、季度、年度費用:按行政事業單位要求,需在季度末、半年度末或年度末繳納的行政性費用,如需在季度末或年末一次性繳納的排污費、水資源費等;
三、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此類費用,也有「計提」性質,需要按一定規則,在每月末結賬業務處理前,計提相關費用入賬,同時具有「攤銷」性質;
四、工資、社保費用:因當期不能及時核算出准確的工資數額及實繳社保數據(當然,一些企業此類費用可以當月即核算出實際數據),每月末結賬前,需對當期應承擔人工成本進行計提,在次月實際核算出數據後,再沖減計提費用「應付工資」、「其他應交款-社會保險金」等計提項目,並進行差額調整;
五、貸款利息:因貸款利息不能及時取得發票結算,需要當月計提:「財務費用-利息」,在取得發票結算時,進行沖減。
六、稅費計提:對當月應交納或應承擔(有的是次月繳納,有的是季度、年度繳納)的印花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等稅費進行計提,在實際申報繳納的月份進行沖銷。
七、其他,在權責發生制下,應由當期承擔,但在後期才支付或結算的各類費用。
『陸』 新制度下,行政單位要計提折舊嗎
由於行政事業抄單位的會襲計核算一般採用收付實現制原則,所以本期發生的費用如果未支付就不能確認費用,由此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是不需計提折舊的。
《行政單位會計制度》第24條規定:「行政單位的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事業單位財務規則》、《事業單位會計准則(試行)》等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是否計提折舊亦均未做明確規定。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的購入的資金來源是財政撥款。是納稅人的錢。行政事業單位不上繳利潤,所以才不用提折舊。但是應納入固定資產管理。
『柒』 計提本月行政管理部門的固定資產折舊費230285,編制會計分錄
計提本月行政管理復部門的固定製資產折舊費230285。編制會計分錄為借管理費用230285,貸固定資產折舊230285。會計分錄格式和要求:先借後貸:借和貸要分行寫,並且文字和金額的數字都應錯開,在一借多貸或一貸多借的情況下,要求借方或貸方的文字和金額數字必須對齊。
折舊僅僅是成本分析,折舊不是對資產進行計價,其本身既不是資金來源,也不是資金運用,因此,固定資產折舊並不承擔固定資產的更新。但是,由於折舊方法會影響企業的所得稅,從而也會對現金流量產生一定影響。
(7)行政單位計提攤銷費用擴展閱讀:
層析法是指將事物的發展過程劃分為若干個階段和層次,逐層遞進分析,從而最終得出結果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利用層析法進行編制會計分錄教學直觀、清晰,能夠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其步驟如下:
1、分析列出經濟業務中所涉及的會計科目。
2、分析會計科目的性質,如資產類科目、負債類科目等。
3、分析各會計科目的金額增減變動情況。
4、根據步驟2、3結合各類賬戶的借貸方所反映的經濟內容(增加或減少),來判斷會計科目的方向。
5、根據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記賬規則,編制會計分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