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公司貸款時評估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增值,現在要增資,評估的增值部分能計入資本公積並轉增實收資本嗎
評估增值部分部分可以轉資本公積,但不可以不能轉增資本。
1、根內據《財政部關於股份有容限公司進行資產評估增值處理的復函》(財會二字【1995】25號),資產重估增值只有在法定重估和企業產權變動的情況下,才能調整被重估資產帳面價值。對於兩種法定情形之外的其他資產評估增值,企業不能將資產重估增值入帳,調增資產價值。
2、《實施<企業會計制度>及其相關准則問題解答》(財會【2001】43號)中明確規定,公司執行《企業會計制度》時,原設置的「資本公積-被投資單位評估增值准備」科目的余額,轉入《企業會計制度》中的「資本公積-股權投資准備」科目。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第八十二條規定,資本公積各准備項目是不能轉增資本(或股本)的。
❷ 怎麼根據預評估值知道可貸款額
無形資產評估的方法
無形資產評估方法直接關繫到評估結果,我國無形資產評估實踐中,往往由於不能運用科學的方法,造成較大的誤差,要深入研究各類無形資產的評估方法,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綜合我國評估工作的具體實踐加以創新。現行的無形資產計算方法主要有市價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三種。
1、市場價值法。該法根據市場交易確定無形資產的價值,適用於專利、商標和版權等,一般是根據交易雙方達成的協定以收入的百分比計算上述無形資產的許可使用費。該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由於大多數無形資產並不具有市場價格,有些無形資產是獨一無二的,難以確定交易價格,其次,無形資產一般都是與其他資產一起交易,很難單獨分離其價值。
2、收益法。此法是根據無形資產的經濟利益或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計算無形資產價值。諸如商譽、特許代理等。此法關鍵是如何確定適當的折現率或資本化率。這種方法同樣存在難以分離某種無形資產的經濟收益問題。此外,當某種技術尚處於早期開發階段時,其無形資產可能不存在經濟收益,因此不能應用此法進行計算。
3、成本法。該法是計算替代或重建某類無形資產所需的成本。適用於那些能被替代的無形資產的價值計算,也可估算因無形資產使生產成本下降,原材料消耗減少或價格降低,浪費減少和更有效利用設備等所帶來的經濟收益,從而評估出這部分無形資產的價值。但由於受某種無形資產能否獲得替代技術或開發替代技術的能力以及產品生命周期等因素的影響,使得無形資產的經濟收益很難確定,使得此法在應用上受到限制。
中國馳名商標貸款額度為30% 省著名商標貸款20% ,專利一般是20% 都是指的評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