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想問一下,公司員工一個月的通訊費報銷,稅務局有沒有規定上限
這個是公司的規定,愛給多少給多少,稅務局不管
② 車360互助修車分攤費用是否有上限
修車還是非常復便捷的,車損壞制時第一時間打電話給圈圈互助客、服,客、服會立即聯系拖車或者代駕將車就近修理。而且是先修車後付款,比自己修車或者保險公司維修都要便捷的。一般互助修車分攤費要看具體情況,是否達到上限。
③ 社會保險單位繳費部分有上限嗎
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體數額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而定。
社會保險,以職工的月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當職工的工資高於社會平均工資的300%時,就按照社會平均工資的300%作為繳費基數,因此,社會平均工資的300%,就是最高的繳費上限,不能超過。
(3)公司車輛使用費上限擴展閱讀:
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有上下限的規定,最低不能低於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私營企業職工、個體工商戶僱工和非本市城鎮戶口職工不得低於50%,私營企業法人、股東、個體工商戶業主不得低於100%);最高不能高於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300%。本市職工平均工資每年由市統計局公布。
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計算用人單位及其職工繳納社保費和職工社會保險待遇的重要依據,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體數額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而定。
繳費基數上限是指,職工工資收入超過上一年省、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算術平均數300%以上的部份不計入繳費基數;本市職工平均工資每年由市統計局公布。
繳費基數下限是指,職工工資收入低於上一年省、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算術平均數60%的(私營企業職工、個體工商戶僱工和非本市城鎮戶口職工不得低於50%,私營企業法人、股東、個體工商戶業主不得低於100%),以上一年省、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算術平均數的60%為繳費基數。
繳費基數在同一繳費年度內一年一定,中途不作變更。每年4-6月,用人單位應根據所在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通知,申報本單位職工新一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
職工工資收入總額應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工資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性收入等。
④ 公司今年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控制上限分別是多少
企業管來理者可以採取制源定費用上限的辦法來控制,例如在每個 部門的撥款過程中可以使用「限額備用金」制度,增加財務科為監督 方,對各部門資金的使用進行監視,從而提高資金的利用率;或者規 定各部門經理對本部門的每項支出都要進行審批,以增加監督控制 點。
⑤ 公司簽訂財務顧問費最高上限是多少
上限是多少視你的業務量有多大,及你公司與銀行或投資公司等的業務部門討價還價而定。
我上班的公司去年有些顧問費是60萬,有些是50萬,有些是90萬。
⑥ 司機給很多發票我,都是車輛通行費發票、油費發票。請問如何做分錄,上限是多少,我有很多發票,連續幾個
計入:管理費用-車輛費用,涉稅注意,車輛必須是企業固定資產的在冊車專輛,同時需要注意其合屬理性,沒有上線規定,關鍵的衡量是否合理,如果企業賬面只有一台耗汽油的小轎車,提供的油票是柴油發票,自然不合理,核實油票的加油量,看汽車的公里數。
⑦ 營業費用扣除有上限嗎
營業費用是由各種費用組成的,其中業務招待費、廣告費、業務宣傳費等是受限版制的。
1、廣告費的列支問權題:按不超過銷售(營業)收入的2%以內據實扣除,超過部分可無限期向以後納稅年度結轉。准予扣除的廣告費,必須取得廣告業專用發票,沒有廣告業專用發票的,不能按廣告費在稅前提除,應視同業務宣傳費列支(營業收入的0.5%以內據實扣除)。
2、招待費列支標准問題:是按規定比例范圍內,據實扣除,超出部分按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年營業收入1500萬元以下的,不超過營業收入凈額的0.5%,年營業收入超過1500萬元的,不超過該部分的0.3%。
⑧ 請問公司車輛的日常費用(油費\過路費\維修費),有上限標准嗎
一般來說是沒有上限標準的.
根據各個公司使用車輛型號、里程、油耗、零配回件、答維修點的不同,費用標准也有不同。
油費:
1、保證里程錶的數字是准確的,定期核查;
2、根據里程錶所提供的數字,結合市場上同一車型的油耗比例,針對實際使用中每日、每周、每月的里程數,用加權平均法,得出正確的油耗,核定油費;
過路費:
制定最為合理的路線,同時最好親自己跑一遍,記下途徑的收費點,確定從甲地至乙地的過路費,登記備案。
維修費:
1、指定維修地點,對於日常零配件的保養,制定價格標准;
2、對於車輛大修,必須上報上級主管機構,親自派人前往現場監督修理,並記錄。
⑨ 企業管理費用有限額嗎
管理費用明細科目如下內容:
1、工資:指企業管理部門職工的各種工資、獎金、工資性津貼、補助及其他工資性費用。
職工福利費:指按管理部門職工工資總額及福利費開支的職工工資總額的14%提取的職工福利費。
2、折舊費:指企業管理部門使用的各種固定資產計提的折舊費。
3、辦公費:指企業管理部門發生的各項辦公費用。
4、差旅費:指企業管理部門職工出差而實際發生的車、船、飛機、市內交通費、住宿費、住勤補助費、誤餐補助、司機出車補助和單位核定的差旅費包干費用等。
5、運輸費:指企業管理部門使用內部、外部運輸車輛的運輸費用和租用交通車的租用費,過橋費、養路費,市內交通費,以及企業職工上下班使用的交通車輛所發生的費用和職工為上下班辦理的乘車證費用等。
6、保險費:指企業管理部門使用的房屋、設備及其他資產向保險機構投保而應支付的保險費用。
7、租賃費:指企業管理部門採用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各類管理用資產而支付的租金,包括辦公用房租賃費、生活用房租賃費等。不包括融資性租賃固定資產的租賃費。
8、修理費:指企業管理部門使用的房屋、日常辦公用品修理發生的人工費及材料費等。
9、咨詢費:指企業因業務需要向有關咨詢機構進行生產技術咨詢和經營管理咨詢所支付的費用或支付企業經濟顧問、法律顧問、技術顧問等發生的費用。
10、訴訟費:指企業向法院起訴或應訴而支付的各項費用。
11、排污費:指企業根據環保部門的規定交納的排污費用,以及超標准排污加收的排污費。
綠化費:指企業對生產經營場所進行綠化而發生的零星費用。不包括納入基本建設預算進行的配套綠化費用。
12、物料消耗:指企業管理部門領用或購買的消耗性物料的費用,包括電腦軟盤、色帶、配件、辦公用設備配件等。購買的復印紙、列印紙、傳真紙和財會部門購買和印製的賬簿、憑證、報表的費用也在本科目核算。
13、低值易耗品攤銷:指企業管理部門領用的低值易耗品。
14、無形資產攤銷:指企業無形資產的攤銷費,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和商譽等的攤銷費。
15、長期待攤費用攤銷:指攤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項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銷。
16、壞帳准備:指企業計提的應收款項壞帳准備。
17、技術開發費:指企業上繳集團公司每年分攤核定的開發費和企業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所發生的費用,包括:新產品設計費、工藝規程編制費、設備調試費、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實驗費、技術圖書資料費、未納入國家計劃的中間試驗費、研究人員的工資、研究設備的折舊、與新產品、新技術研究有關的其他經費、委託其他單位進行科研試制的費用以及試制失敗損失等。
18、技術轉讓費:指企業為使用他人的非專利技術而支付的費用。
19、業務招待費:指企業因業務經營的合理需要招待客人而支付的費用等。
20、工會經費 :指按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2%提取並撥交給工會專門用於工會活動的專項經費。 職工教育經費:指按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1.5%提取的職工教育經費。
21、社會統籌保險費:指按國家規定為企業職工提取的基本社會統籌保險基金,包括統籌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等。
22、勞動保險費:指支付給離退休人員的工資、補貼、醫葯費、活動經費以及為職工支付的喪葬費、撫恤金等。
23、稅金:指企業按規定交納的房地產稅、車船使用稅、印花稅、土地使用稅。
24、土地使用費:指企業按規定交納的土地使用費。
25、土地損失補償費: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破壞其他單位使用的國有土地或者國家不徵用的集體所有土地,除負責土地復墾外,還應當向遭受損失的單位支付的土地損失補償費。土地損失補償費,分為耕地的損失補償費、林地的損失補償費和其他土地的損失補償費。
26、存貨跌價及盤虧損失:指庫存物資在清查盤點中,發現物資盤虧、毀損和定額內損毀造成的損失,以及提取的存貨跌價准備。
27、水電費:指企業的管理部門耗用的水費、電費。
28、取暖費:指企業的管理部門發生的取暖費用。
29、倉庫經費:指企業實際發生的倉庫清理、倒運、裝卸等費用。
30、會議費:指企業管理部門因業務需要而舉辦或參與的各種發生在本埠及外地的會議支出,包括會議期間租用的場地費用、車輛費用、資料印刷費用、住宿費、往返交通費、補貼費用等。不包括企業股東在會和董事會的有關會議費。
31、審計費:指企業聘請會計事務所等中介機構進行審計、驗資、資產評估等發生的各項費用。不包括企業內部審計部門發生的費用。
32、董事會費:指董事會發生的包括董事會員津貼、會議費和差旅費等費用。
33、上級管理費:指企業按照上級核定的金額上繳的管理費。
34、提取的新增效益工資:指工效掛鉤企業按當年工效掛鉤有關規定提取的新增效益工資。
35、住房公積金:指按國家規定為管理部門職工提取的住房公積金。
36、攤銷的潛虧掛帳數:指企業當年攤銷的潛虧掛賬數。
37、其他費用:批企業發生的除上述費用以外的其他管理費用。
⑩ 管理費用和經營費用的上限是多少
沒有上限,不過,管理費用中的招待費達到一定比例後是需要調增的,到年底所得稅清繳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