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復印機屬於哪類固定資產
其他設備
2. ,財務部購買復印機一台20000元以現金支付。(注:在固定資產模塊完成)
你的問題?是想問做分錄?還是說因定資產模塊怎麼操作?
3. 您好,請問12月份的月報表就是年度報表嗎企業購買的新電腦列印機復印機等列入固定資產,如何計提折舊呢
請問12月份的月來報表就是年自度報表嗎?
是的。只是不僅是日常報表,還有年度報表和稅務報表等。
比如說企業本月購買進1台新電腦,價格:4800元;復印機:1100元;列印機:1000元;這些如何每月來算固定資產的折舊?
月折舊額 = (原值 - 預計殘值(一般為5%))/ 折舊年限 / 12個月
月折舊額 = 4800 -(4800*5%)/ 3 /12 = 126.67(元)
計提折舊分錄
借:管理費用
貸:累計折舊
其他設備同理。稅法規定,電子設備折舊年限為3年,這是上限,即不得少於。
4. 請問,好比一台復印機買來的價值為5500,這個固定資產折舊要怎麼計提呢
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按直線折舊法,年折舊額=5500/5=1100
借:管理費用 1100
貸:累計折舊 1100
5. 請問不同的固定資產的殘值率是怎樣算出來的啊(比如復印機、電腦、辦公樓、汽車、、、、)
固定資產的凈殘值率=凈殘值/原值*100%,由於以前稅法規定固定資產的凈殘值率不得低版於5%,所以一般按5%作為固定資產的權凈殘值率。
固定資產與低值易耗品的區別在於單位價值的高低,使用時間的長短。單位價值較低且使用時間較短的作為低值易耗品,反之作為固定資產。
6.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折舊年限是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時所用的年限。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是按照物理耐用年限,即按固定資產經受物理磨損和自然磨損所能延續使用的時間確定的。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6)復印機固定資產攤銷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1、年限平均法(也稱直線法)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年)×100%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年折舊率÷12
2、工作量法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3、雙倍余額遞減法(加速折舊法)
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壽命(年)×100%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凈值×年折舊率÷12
4、年數總合法(加速折舊法)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壽命/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合×100%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預計凈殘值)×年折舊率÷12
一般企業使用較多的是直線法。企業計提折舊可以個別計提,也可分類計提。
7. 辦公設備固定資產怎麼記賬,怎麼提折舊,謝謝 我們的固定資產主要是(電腦,列印機、復印機、電機等)謝
借:固定資產——電腦,列印機、復印機、電機等
貸:銀行存款
借:管理費用
貸:累計折舊
8. 復印機怎麼提折舊
3年
固定資產抄計算折舊的襲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9. 公司購買了復印機,請問是屬於固定資產還是管理費用
新會計准則只是對固定資產加以定義
沒有具體金額標准
但稅法中對固定版資產有金額和年限的標准--2000元以上權,使用年限2年以上一般是屬於固定資產
固定資產具體金額標准視企業的會計政策而定
例如一個小企業花800元買了一個保險櫃也可以作為固定資產核算
10. 辦公設備固定資產怎麼記賬,怎麼提折舊,謝謝 我們的固定資產主要是(電腦,列印機、復印機、電機等)謝
1,平均年限法,比較常用
2,工作量法
3,雙倍余額遞減法
4,年數總和法
1,平均年限法/直線法
月折舊額=[原值*(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年限*12)
2,工作量法
月折舊額=月工作量*[原值*(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工作總量
3,年數總和法
年折舊率=(N-I)/0.5*N*(N+1)
年折舊額=(原值-預計凈殘值)*年折舊率
[其中,N=預計使用年限.I=已使用年限]
4,雙倍余額遞減法
年折舊率=2/使用年限
年折舊額=(原值-累計折舊)*年折舊率
最後兩年的年折舊額用直線法計算,即
(原值-累計折舊-預計凈殘值)/2
PS:3和4合稱為加速折舊法
預計凈殘值率=預計凈殘值/原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又稱直線法,是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均是等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l-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年)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提固定資產折舊額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例10:甲公司的一台機器設備原價為680000元,預計生產產品產量為2000000件,預計凈殘值率為3 %,本月生產產品34000件。則該台機器設備的月折舊額計算如下:
單件折舊額=680000×(1-3%)/2000000
=0.3298(元/件)
月折舊額=34000×0.3298=11213.2(元)
3.雙倍余額遞減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是在不考慮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年年初固定資產凈值和雙倍的直線法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額的一種方法。應用這種方法計算折舊額時,由於每年年初固定資產凈值沒有扣除預計凈殘值,所以在計算固定資產折舊額時,應在其折舊年限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的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平均攤銷。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2/預計的使用年限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年初賬面余額×月折舊率
例11:乙公司有一台機器設備原價為600000元,預計使用壽命為5年,預計凈殘值率為4%。按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折舊,每年折舊額計算如下:
年折舊率=2/5=40%
第一年應提的折舊額=600000×40%=240000(元)
第二年應提的折舊額=(600000-240000)×40%
=144000(元)
第三年應提的折舊額=(360000-144000)×40%
=86400(元)
從第四年起改按年限平均法(直線法)計提折舊:
第四、五年應提的折舊額=(129600-600000×4%)/2
=52800(元)
4.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又稱合計年限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價減去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乘以一個以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壽命為分子,以預計使用壽命逐年數字之和為分母的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壽命/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和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例:承例11,採用年數總和法計算的各年折舊額如表1:
表1
年份 尚可使用壽命 原價-凈殘值 年折舊率 每年折舊額 累計折舊
1 5 576000 5/15 192000 192000
2 4 576000 4/15 153600 345600
3 3 576000 3/15 115200 460800
4 2 576000 2/15 76800 537600
5 1 576000 l/15 38400 576000
例:丁企業在2002年3月購入一項固定資產,該資產原值為300萬元,採用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為5%,要求計算出2002年和2003年對該項固定資產計提的折舊額。
採用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需要考慮固定資產的凈殘值,同時要注意折舊的年限一年與會計期間一年並不相同。
該固定資產在2002年3月購入,固定資產增加的當月不計提折舊,從第二個月開始計提折舊,因此2002年計提折舊的期間是4月到12月,共9個月。
2002年計提的折舊額為:300×(1-5%)×5/15×9/12=71.25(萬元)
2003年計提的折舊額中(1-3月份)屬於是折舊年限第一年的,(9-12月份)屬於是折舊年限第二年的,因此對於2003年的折舊額計算應當分段計算:
1-3月份計提折舊額:300×(1-5%)×5/15×3/12=23.75萬元。
4-12月份計提折舊額:300×(1-5%)×4/15×9/12=57萬元
2003年計提折舊額為:23.75+57=80.7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