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考試費屬涉企收費嗎
你好,這個要問市場監管局,以前就要問發改。個人理解是屬於行政事業性收費,按照收費對象來說,不涉企。因為這是針對個人的,就像駕駛證考試費一樣。
⑵ 行政事業性收費的法律規定
根據《行政事業性收費標准管理暫行辦法》:
法律規定如下:
1、設立行政事業性收費的原則。
(1)符合國際慣例或國際對待原則的按國際對待或國際慣例審批收費項目。
(2)法律和行政法規規定的行政許可收費,按法規、行政法規規定3審批收費項目。
(3)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明確規定的收費(不屬於行政許可收費),按規定審批收費項目。
(4)向公民、法人提供除行政許可事項以外的特定公共服務,按規定程序審批收費項目。(5)各類考試費需要上下級分成的必須按規定的審批程序批准。
2、不符合設立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的事項。
(1)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行政許可收費。
(2)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行政審批、行政許可、各類證照、資格等事項進行監督檢查、年檢、年審或查驗收費。
(3)行政機關提供行政許可申請格式文本的收費。
(4)具有地方性法規依據,但與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相抵觸的收費。
(5)違反WTO規則的收費。
(6)不利於全國統一市場形成的歧視性收費、地方保護性收費。
(7)專門面向農民的收費。
(8)有關部門和單位自行規定頒發的證照、證件,或雖有法律、法規、地方性法規依據但已有經費來源的。
(9)未經人事部批准組織的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包括與評聘專業技術職務有關的考試。執業資格准入考試和職業水平認證考試);未經勞動保障部批準的職業技能鑒定收費。
(10)除法律、法規和地方性法規,以及人事部、勞動保障部規定以外,有關部門組織的各種強制性考試收費。
(11)除法律、法規或國務院規定以外,有關部門和單位強制要求公民和法人參加的評比(包括評選、評優、評價、評獎、評審和展評)收費。
(12)未經合法程序批准,行政機關擅自將職責范圍內的公務交由企事業單位、中介機構、社會團體辦理實施的收費。
3、行政事業性收費轉經營服務性收費規定。
行政事業性收費必須按審批程序,經有關部門批准後方可轉為經營服務性收費。
分類
一、按收費對象分為:涉企收費、涉農收費、其他收費等三類。
二、按收費性質分為:行政性收費、事業性收費等二類。
(一)「行政性收費」指根據法律、法規等有關規定,在履行政府行政管理職能時,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收取的費用。
(二)「事業性收費」指根據法律、法規等有關規定,在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供特定服務時,收取的費用。
三、按管理許可權分為:中項中標收費、中項省標收費、省項省標收費、其他收費等四類。
(一)中項中標收費指中央審批項目、中央制定標準的行政事業性收費。
(二)中項省標收費指中央審批項目、省(區、市)制定標準的行政事業性收費。
(三)省項省標收費指省(區、市)審批項目、省(區、市)制定標準的行政事業性收費。
(四)其他收費指省(區、市)審批項目、省(區、市)委託下級價格主管部門制定標準的行政事業性收費。
⑶ 規范涉企收費與加快轉變金融發展方式有聯系么
有聯系的
大力清理和規范涉企收費,優化實體經濟發展環境,是貫徹穩中求進回工作總基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答改革的重要舉措,是深化簡政放權的關鍵內容。
一、清理規范的目標圍繞當前涉企收費存在的突出問題,按照摸清底數、突出重點、分類規范、創新制度、部門協同、強化監管的原則,通過放開一批、取消一批、降低一批、規范一批,落實出台的惠企政策措施,取消不合理收費項目,降低偏高的收費標准。堅決杜絕中介機構利用政府影響違規收費,行業協會商會不得強制企業入會或違規收費。大力推進中介服務市場化改革,有序放開競爭性服務和收費。全面建立健全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制度,完善收費監管規則,推出一批制度性、管長遠、見實效的清費舉措,切實降低實體經濟運行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減輕企業實際負擔。
二、清理規范的范圍對以企業為繳費主體的各類經營服務性收費進行清理規范,重點是行政審批前置中介服務收費(政府部門開展行政審批時,要求申請人委託中介服務機構開展的作為行政審批受理條件的有償服務,具體包括各類技術審查、論證、評估、評價、檢驗、檢測、鑒證、鑒定、證明、咨詢、試驗等),以及行業協會商會收費。
⑷ 兩行業協會違規涉企收費多少錢
400多萬。
該部近日對中國建築裝飾協會、中國水利電力質量管理協會違規涉企收費的行為作出警告並處沒收違法所得的行政處罰。
經查,中國建築裝飾協會在2013年至2016年間,違規開展中國建築裝飾行業百強企業評價推介、中國建築裝飾設計機構五十強企業及中國建築裝飾優秀專業化設計機構評介、建築裝飾行業科技示範工程、科技創新成果、優秀項目經理申報等評比表彰活動並收取費用,在開展全國建築工程裝飾獎評選工作的過程中違規收取費用,上述活動違法所得共計431萬余元。中國水利電力質量管理協會在2014年至2016年間,違規開展全國電力行業質量獎評審活動並收取費用,違法所得計11萬余元。
下一步,民政部將加大對社會團體違反規定收取會費、強制收費、評比達標表彰收費、利用政府名義或政府委託事項為由擅自收費等違規收費行為的查處力度,持續不斷地規范社會團體涉企收費行為,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
⑸ 哪五方面降低涉企收費
發改委:將五方面降低涉企收費
將出台10餘項措施推進物流降本增效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11日透露,未來發改委將從五方面降低涉企收費。並將持續推進降成本工作,更加註重中長期目標確立和長效機制建設,把降成本與產業轉型升級、提升持續發展能力結合起來。
五是進一步強化收費監管。取消、降低部分服務性收費,建立清單動態調整機制,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規收費行為,堅決防止不合理收費死灰復燃。
據介紹,2017年降成本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總體降低成本在1萬億元,其中涉企收費減負就達到1700億元。
孟瑋說,2018年,國家發改委將持續推進降成本工作,以提高實體經濟供給體系質量為重點,把降成本與產業轉型升級、提升持續發展能力結合起來,持續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
孟瑋表示,未來還將繼續下大力氣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進一步簡化投資項目審批流程,從精簡報建事項、開展多圖聯審、推廣區域評價、簡化竣工驗收、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等方面,提出進一步精簡的舉措。全面推行政務服務網上辦理,實現數據通、業務通。
同時,繼續下大力氣推進物流降本增效。未來將在物流領域簡政減稅降費方面陸續出台10餘項政策措施,為實體經濟發展營造更好環境。編制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推動構建國家骨幹物流基礎設施網路。並開展物流降本增效綜合改革試點,打破地方保護和行業壟斷,破除制約物流降本增效和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
政府掌控的經濟還是有好處的。
⑹ 取消或停徵中央涉企行政事業收費35項,收費項目減少多少,保留的項目要盡可能降低收費標准。
一、取消或停徵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共35項)
(一)取消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共12項)
發展改革部門
1.非刑事案件財物價格鑒定費
公安部門
2.口岸以外邊防檢查監護費
3.機動車抵押登記費
環境保護部門
4.核安全技術審評費
5.環境監測服務費
住房城鄉建設部門
6.白蟻防治費
7.房屋轉讓手續費
農業部門
8.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費
質檢部門
9.設備監理單位資格評審費
測繪地信部門
10.測繪儀器檢測收費(不含按經營服務性收費管理的自願委託檢測費)
11.測繪產品質量監督檢驗費(不含按經營服務性收費管理的自願委託檢驗費)
宗教部門
12.清真食品認證費
(二)停徵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共23項)
國土資源部門
1.地質成果資料費
環境保護部門
2.城市放射性廢物送貯費
3.登記費。包括:進口廢物環境保護審查登記費,化學品進口登記費
交通運輸部門
4.船舶登記費
5.船舶及船用產品設施檢驗費(中國籍非入級船舶法定檢驗費)
衛生計生部門
6.衛生檢測費
7.委託性衛生防疫服務費
水利部門
8.河道工程修建維護管理費
9.河道采砂管理費(含長江河道砂石資源費)
農業部門
10.植物新品種保護權收費
11.農葯、獸葯注冊登記費。包括:農葯登記費,進口獸葯注冊登記審批、發證收費
12.檢驗檢測費。包括:新飼料、進口飼料添加劑質量復核檢驗費,飼料及飼料添加劑委託檢驗費,新獸葯、進口獸葯質量標准復核檢驗費,進出口獸葯檢驗費,獸葯委託檢驗費,農作物委託檢驗費,農機產品測試檢驗費,農業轉基因生物檢測費,漁業船舶和船用產品檢驗費
質檢部門
13.出入境檢驗檢疫費
14.產品質量監督檢驗費(含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發證檢驗費,不含按經營服務性收費管理的自願委託檢驗費)
15.計量收費(即行政審批和強制檢定收費。非強制檢定收費不得列入行政事業性收費,不得強制企業接受服務並收費)
食品葯品監管部門
16.認證費。包括:葯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認證費,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認證費
17.檢驗費。包括:葯品檢驗費,醫療器械產品檢驗費
18.麻醉、精神葯品進出口許可證費
19.葯品保護費。包括:葯品行政保護費,中葯品種保護費
新聞出版廣電部門
20.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費
民航部門
21.民用航空器國籍、權利登記費
林業部門
22.植物新品種保護權收費
測繪地信部門
23.測繪成果成圖資料收費
⑺ 安全生產協會涉企收費標准報告
(一)規范會費收取。嚴格按照民政部、財政部《關於取消社會團體會費標准備案規范會費管理的通知》(民發〔2014〕166號)的規定,行業協會商會(學會)可以依據章程規定的業務范圍、工作成本等因素,合理制定會費標准。會費標準的額度應當明確,不得具有浮動性。制定或者修改會費標准,應當召開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應當有2/3以上會員或者會員代表出席,並經出席會員或者會員代表1/2以上表決通過,表決採取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除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以外,不得採取任何其他形式制定或者修改會費標准。社會團體應當自通過會費標准決議之日起30日內,將決議向全體會員公開。收取會費時,應到同級財政部門購領和使用《社會團體會費統一收據》。
(二)規范經營服務性收費。行業協會商會(學會)收取經營服務性收費應依照財政部、國家計委《關於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有關收費管理問題的通知》(財規〔2000〕47號)的有關規定執行。行業協會商會(學會)舉辦的非法定培訓實行政府指導價,應當在舉辦培訓20日前到價格主管部門辦理備案手續。行業協會商會(學會)收取的經營服務性收費,應當遵循自願、公平、公開的原則,不得強制服務和強制收費,不得轉包或委託與行業協會商會(學會)負責人有直接利益關系的企業、事業單位實施。
(三)規范接受捐助。行業協會商會(學會)接受社會、企業捐贈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主席令19號)規定,符合公益性的社會團體和規定的公益事業要堅持自願和無償的原則,禁止強行或者變相攤派。接受捐贈的行業協會商會(學會)必須與捐贈人訂立捐贈合同,並向捐贈人出具合法有效的公益性單位接受捐贈統一收據。捐贈所得必須用於合同約定的用途,並向捐贈人公開捐贈資金使用情況。捐贈合同約定的用途應當符合行業協會商會(學會)章程規定的業務范圍。
行業協會商會(學會)等社會組織接受捐贈、資助的,應當在接受捐贈、資助後10個工作日內主動申請通過同級民政部門網站向社會公布接受捐贈款物的信息,並相應披露使用捐贈、資助的有關情況。
(四)規范收費管理。行業協會商會(學會)開展的各類收費業務必須符合章程規定的業務范圍,履行章程規定的程序。收費所得除了用於組織管理、開展業務活動的必要成本及與組織有關的其他合理支出外,必須全部用於章程規定的非營利性事業,盈餘不得在社會團體成員間分配。行業協會商會(學會)的各項收費,除稅收法律、行政法規及規章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不予征稅的,應到指定稅務主管部門購領和使用相關稅務發票,依法納稅。
(五)規范評比表彰。行業協會商會(學會)設立評比表彰項目必須符合全國評比達標表彰工作協調小組下發的《社會組織評比達標表彰活動管理暫行規定》(國評組發〔2012〕2號)和《民政部關於貫徹落實〈社會組織評比達標表彰活動管理暫行規定〉的通知》(民函〔2012〕125號)要求,並按規定履行報批程序,嚴禁社會團體未經批准擅自組織開展評比達標表彰活動。
二、建立和完善行業協會商會(學會)收費公示制度
行業協會商會(學會)應建立和完善收費公示制度,遵循「誰收費、誰公示」的原則,明確收費公示的種類、內容和方式。
(一)公示種類。會費、經營服務性收費。
(二)公示內容。收費單位、服務內容、收費項目和標准、計量單位、收費政策依據(授權單位名稱、批准機關及文號、優惠措施等)、代行政府職能的法律依據、收費單位監督電話、價格投訴舉報電話「12345」等。公示內容不能隨意更改、刪減。公示實行動態管理,對變更的收費項目和標准,要及時變更公示內容。
(三)公示方式。收費公示遵循「誰收費、誰公示」的原則。經批准委託代收的收費項目和標准,應按規定由代收單位負責公示。收費公示可在行業協會商會(學會)辦公場所設立公示欄、公示牌、價目表(以下統稱為「公示牌」),有網站的應在其網站上醒目位置公示規定的收費內容。公示牌的設立要做到項目齊全、內容真實合法、標示醒目、字跡清晰,長期固定設置在收費場所或方便群眾閱知又不易損壞的位置。相關收費信息應及時報民政、物價部門備案。
對有關單位需向行業協會商會(學會)轉移行政職能或購買公共服務的項目,應當向社會公示。公示遵循「誰轉移、誰公示」的原則,除通過在辦公場所設立公示牌外,還應在部門網站上對外公開轉移行政職能或購買公共服務的具體內容,接受社會監督。公示的內容:轉移行政職能或購買公共服務的名稱、法律依據、涉及的收費項目和標准、收費政策依據(批准機關及文號、優惠政策等)、執行期限等。
三、注重形成工作整體合力
各行業協會商會(學會)要更好地服務企業、服務社會,積極引導企業依法生產經營和履行社會責任,主動加強與政府相關部門的溝通與聯系,及時反映企業的有關意見和合理訴求,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嚴禁打著政府旗號強制企業入會,嚴禁強制企業付費參加各類會議、培訓、展覽或贊助捐贈等行為。
各有關部門、各縣(區)民政部門要加快政社脫鉤步伐,確保於2015年8月底前實現黨政機關與行業協會商會(學會)全面實現機構分設、人員分離、財務分賬、職能分清,要鼓勵行業協會商會(學會)減免企業會費、支持企業發展,同時進一步加大對涉企收費行為的監督管理力度,積極配合相關職能部門,堅決糾正行業協會商會(學會)侵害企業和群眾利益行為,嚴肅查處亂收費、亂攤派問題。
⑻ 如何落實好涉企收費清單的建議和意見
根據《關於清理規范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通知》(財綜[2010]32號)文件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個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開展治理和規范涉企收費工作的通知》(發改價檢[2010] 794號)文件的規定,清理規范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的落實措施主要包括: 1、完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目錄管理,進一步提高涉企收費透明度。 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在公布《2009年全國性及中央部門和單位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目錄》時,已註明企業直接負擔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價格主管部門要嚴格按照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行政事業收費項目管理規定,定期向社會公布本地區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目錄。 2、嚴格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審批,進一步規范涉企收費管理。 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在審批企業直接負擔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時,將嚴格以法律、行政法規為依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設立企業直接負擔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和標准,一律要嚴格按照中發[1997]14號文件規定,報經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核同意。凡未經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核同意的,有關企業一律可以拒絕繳納。 3、全面實施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收支兩條線」管理,健全涉企收費預算管理制度。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經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核同意保留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必須嚴格按照「收支兩支線」管理規定,全額上繳國庫,納入財政預算管理。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執收部門的相關支出,一律通過部門預算統籌安排,嚴禁執收部門截留、坐支、挪用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也不得將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與執收部門的預算支出直接掛鉤。
⑼ 什麼叫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
行政事業性收費是指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有關規定,依照國務院規定程序批准,在向公民、法人提供特定服務的過程中,按照成本補償和非盈利原則向特定服務對象收取的費用。
涉企收費國家一級審批。省級單位、省以下單位申請設立專門面向企業的收費項目,應當向省級財政、價格主管部門提出書面申請,經省級財政、價格主管部門審核後報省級政府審批,省級政府在審批之前應當按照中發〔1997〕14號文件的規定徵得財政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同意。
(9)涉企收費版權使用費擴展閱讀:
3月23日,財政部網站發布《關於清理規范一批行政事業性收費有關政策的通知》(下稱《通知》),自2017年4月1日起,取消或停徵41項中央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將商標注冊收費標准降低50%。
具體來看,41項被取消或停徵的收費中,涉及個人等事項的收費有6項,包括停徵婚姻登記費、收養登記費以及申請提供政府公開信息收取檢索費、復制費、郵寄費。
涉及企業的收費共35項,包括取消公安部門的機動車抵押登記費、環境保護部門的環境監測服務費、住房城鄉建設部門的房屋轉讓手續費等,停徵衛生計生部門的衛生檢測費、質檢部門的出入境檢驗檢疫費、食品葯品監管部門的葯品檢驗費等。
⑽ 2017取消行政事業性收費包括哪些
此次取消和停徵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包括行政管理類收費、證照類收費、鑒定類收費、教育類收費和考試類收費等,
主要項目有:義務教育雜費、義務教育借讀費、高等學歷文憑工本費、暫住證(卡)工本費、勞動合同鑒證費、勞動爭議仲裁費、職業資格證書工本費、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費、工程定額測定費、建設工程質量監督費、畜禽及畜禽產品防疫費、農機服務費、進出口貨物許可證工本費、外商投資企業批准證書費、廣告經營單位注冊登記費、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工本費等,共計100項。
此次取消和停徵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涉及教育、勞動就業、人才流動、執業資格、工程建設、外貿出口、葯品生產、家禽養殖、農業生產等多個領域,總的減免金額約190億元。
連同自2008年9月1日起停徵的集貿市場管理費和個體工商戶管理費約170億元,今年以來國家採取的減費措施可直接減輕企業和社會負擔約360億元。
(10)涉企收費版權使用費擴展閱讀:
近年來,各級財政部門對行政事業性收費進行了全面清理整頓,採取多項措施加強收費管理,較好地規范了政府收費行為。
此次取消和停止徵收100項行政事業性收費,主要是落實當前中央關於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決策部署,有效發揮積極財政政策作用,通過實施強有力的減費措施,進一步減輕企業和社會負擔,發揮與減稅政策相同的擴張效應,促進企業增加投資和居民消費,擴大國內需求。
同時,出台此項政策也有利於推進行政事業性收費改革,進一步理順政府收入分配關系,充分發揮稅收籌集財政收入的主體功能和提高財政收入質量,加強和改善政府行政管理,促進服務型政府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