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四會違章能不能在金利處理
這個的話當然是可以的,因為的話現在都是一個這個互聯網在處理這個違章事情,那麼說你在那裡,也就是說在你本地的話是可以進行處理的。
❷ 高要市供電所投訴電話是多少
若您有供電方面問題需要反映,建議您可致電95598供電客服服務熱線進行反映,該熱線24小時為用戶提供用電業務咨詢、電量電費查詢、停電信息、故障報修、投訴舉報及建議等服務。供電部門將會安排相關客戶經理為您跟進處理您所反映的問題。
❸ 肇慶有哪幾個轄區
截至2018年,肇慶市下轄端州區、鼎湖區、高要區。
1、端州區,廣東省肇慶市市轄區,位於廣東省中部偏西,西江中下游北岸,屬於珠江三角洲經濟區范圍,是肇慶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臨西江,北靠北嶺山,東鄰鼎湖山,西與高要市小湘鎮接壤。端州,有2000多年的建城歷史,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級風景旅遊城市。
2、鼎湖區,位於廣東省中部偏西,西江下游,是肇慶市中心城區重要組成部分,屬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范圍主體之一。全區總面積596平方公里。西江航道、321國道和廣茂鐵路三條重要交通要道成「川」字型橫貫全境,扼西江水陸之咽喉。
3、高要區,是廣東省肇慶市轄區,地處肇慶市南部,東鄰佛山市三水區。屬廣佛肇經濟圈和肇慶市經濟發展中心區。全區總面積2071平方公里,高要歷史悠久,金利鎮茅崗遺址,是廣東省首次發現的靠近江河的最大一處新石器時代晚期居住建築遺址,距今4000多年。
(3)四會肇水投訴擴展閱讀:
截至2016年,肇慶市下轄3個市轄區(端州區、鼎湖區、高要區)、4個縣(廣寧縣、懷集縣、封開縣、德慶縣),代管1個縣級市(四會市)。另設肇慶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市政府派出機構,駐大旺區,享有地市一級的經濟管理權和行政審批權)。
1、位置境域:
肇慶市位於廣東省中西部、西江的中游。土地總面積1.49萬平方公里。肇慶市全境處於北緯22°47′~24°24′和東經111°21′~112°52′之間。
2、地貌:
肇慶市地勢西北高,東部和南部較低,由西北向東南傾斜。以中低山丘陵為主,平原較少,形成山地、盆地、丘陵、沖積平原等形態相間分布的山區地貌,山地和丘陵主要分布在北部的懷集、東北部的廣寧和西部的封開與德慶等縣。
全市土地總面積1.49萬平方公里,中低山丘陵約佔全市土地面積的81%,平原和河川水域占總面積的19%。
3、水文:
肇慶市兩大水系分別是西江和北江,西江自西向東在三水區與北江匯合流入珠江。區內水質良好。
4、植被:
肇慶市是南亞熱帶地區的物種寶庫,有不少馳名於世的珍貴種類,是廣東省主要林區之一。自然植被基本上屬南亞熱帶常綠季雨林,其代表是鼎湖山和封開縣的黑石頂自然保護區。
5、氣候:
肇慶市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1.2℃,1月份平均氣溫約12℃,7月份平均氣溫約28.7℃。懷集縣北部山區冬季可見霜凍。
年平均降雨量約1650毫米,主要集中在4~9月;年蒸發量1300毫米以上。無霜期310~345天。早春多陰雨,夏秋受台風外圍影響,晚秋有寒露風侵襲。
參考資料:網路——肇慶
❹ 明朝時代四會縣歸那裡管
四會市因境內四水(西江、北江、綏江和龍江)會流之地,故名「四會」。位於廣東省中部、肇慶以東,珠江三角洲西北邊緣,地處西、北、綏三江下游,北回歸線將全境南北一分為二。東與佛山市三水區交界,南與肇慶市鼎湖區相連,西北與廣寧縣接壤,東北與清遠市清新區毗鄰,屬珠江三角洲經濟區范圍。
先秦時期,屬百越地。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始皇遣任囂、屠雎略取嶺南,置桂林郡、象郡、南海郡。並置四會縣,轄區包括現四會、廣寧、懷集等市縣的全部或部分,隸南海郡 。
漢高祖四年(前203),趙佗據嶺南立南越國,四會縣為其屬地。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 地域內置8縣,四會縣隸屬南海郡;廣信、謝沐、高要、封陽、端溪5縣隸屬蒼梧郡;高涼縣、臨允縣隸合浦郡;統屬交州 。
三國吳黃武五年(226),將縣東南部(即今三水、鶴山、新會、江門、開平、台山、斗門等縣市部分地區)分置平夷縣(後改為新夷縣、新會郡)。
南北朝時期(公元420~479年),設置高要、廣信、封興、武化、端溪、晉化、都城、樂城、悅城、夫阮、安遂、賓江、文招、南興、新興、臨允、甘東、單牒、龍潭、撫納、博林、威平、新招、化蒙、化穆、四會、懷集、化注、平興、初寧、招興、建寧、崇化、熙穆、崇德、謝沐、開建、永固38縣,分隸南海、蒼梧、晉康、新寧、綏建、宋隆(原宋熙)、臨慶7郡,分屬廣州、湘州 。
隋開皇九年(589),廢郡,撤銷新招、樂成、化成3縣並入四會縣。大業三年(607),復置南海郡。四會縣與化蒙縣同屬於南海郡。
唐武德五年(622),以四會、化蒙三縣地置南綏州。並復置新招、化注(原稱樂成)、化穆(原稱化成)3縣,同隸於州。龍朔元年(661),佛教禪宗六祖惠能來四會,在扶盧山(信大南山北麓)藏匿於獵人隊伍15年。
北宋熙寧六年(1073),四會割屬端州(後改肇慶府)。
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懷集縣隸廣州。元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改肇慶府為肇慶路,置總管府,隸廣西道(二十九年改隸廣東道)。至順元年(公元1330年),高要縣、四會縣隸肇慶路 。
明洪武八年(1375年),在縣治東建分巡嶺西道行署。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朝廷平大小羅山瑤民暴動後由四會析出置廣寧縣。
清初沿明制。肇慶府為廣肇羅道治所,隸廣東省。順治六年(公元1649年)置開平縣;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置鶴山縣,時肇慶府領德慶州及高要、四會、新興、高明、廣寧、開平、鶴山、封川、開建、陽江、陽春、恩平等12縣 。
民國九年 是年秋,取消縣以下的都、鋪行政區劃制,改用區、鄉(鎮)建制。
在1952年和1958年間,四會曾與廣寧縣合並過,合並後稱廣四縣。1954年和1961年兩次分設,四會縣分別屬粵中區行政專員公署和肇慶地區專員公署。
1993年11月25日,四會撤縣設市。
1996年,四會市轄3個街道、14個鎮:城中街道、東城街道、貞山街道、龍甫鎮、地豆鎮、威整鎮、羅源鎮、逕口鎮、大沙鎮、新江鎮、石狗鎮、黃田鎮、鄧村鎮、江谷鎮、江林鎮、龍灣鎮、下茆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四會市總人口409804人,其中:城中街道87021人,東城街道76490人,貞山街道13238人,龍甫鎮12387人,地豆鎮23474人,威整鎮11784人,羅源鎮7897人,逕口鎮15055人,大沙鎮30080人,新江鎮11451人,石狗鎮19053人,黃田鎮12756人,鄧村鎮10468人,江谷鎮25535人,江林鎮3666人,龍灣鎮12762人,下茆鎮12031人,大旺綜合經濟開發區24656人。
2002年,四會市轄貞山、城中、東城3個街道和龍灣、龍甫、地豆、威整、羅源、逕口、新江、大沙、鄧村、石狗、黃田、下茆、江谷、江林14個鎮,158個村委會、25個居委會。
2003年11月,全市由17個鎮(街道)撤並為13個鎮(街道):撤銷新江鎮並入東城街道,撤銷鄧村鎮並入貞山街道,撤銷江林鎮並入江谷鎮;撤銷龍灣鎮並入下茆鎮。全市總面積1163平方千米。總人口40.10萬人,外來人口3.97萬人。轄東城、城中、貞山3個街道和龍甫、地豆、威整、羅源、逕口、大沙、石狗、黃田、下茆、江谷10個鎮,共有159個村委會和26個居委會,市政府駐東城街道。
2009年末,四會市面積1260.02平方千米,轄3個街道、10個鎮,39個居委會、123個行政村。市政府駐東城街道四會大道南廣場北路。
❺ 廣東省四會市屬幾線城市
截至2019年8月,廣東省四會市屬於肇慶市的下轄市,不在一線城市到五線城市排名名單中。
四會市因境內四水(西江、北江、綏江和龍江)會流之地,故名「四會」。四會位於東經112°25′25″—112°52′35″,北緯23°11′40″—23°41′42″之間,廣東省中部偏西,西、北、綏三江下游。東與佛山市三水區交界,南與肇慶市鼎湖區相連,西北與廣寧縣接壤,東北與清遠市清新縣毗鄰。
四會屬珠三角經濟區,是肇慶市東大門和經濟中心區,綏江經濟走廊龍頭城市,也是珠三角通往粵西和廣西的交通要沖。全市總面積1166.38平方千米,市政府設在東城街道。
(5)四會肇水投訴擴展閱讀
四會市的歷史沿革:
先秦時期,屬百越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始皇遣任囂、屠雎略取嶺南,置桂林郡、象郡、南海郡。並置四會縣,轄區包括現四會、廣寧、懷集等市縣的全部或部分,隸南海郡。
唐武德五年(622),以四會、化蒙三縣地置南綏州。並復置新招、化注(原稱樂成)、化穆(原稱化成)3縣,同隸於州。龍朔元年(661),佛教禪宗六祖惠能來四會,在扶盧山(信大南山北麓)藏匿於獵人隊伍15年。北宋熙寧六年(1073),四會割屬端州(後改肇慶府)。
清初沿明制。肇慶府為廣肇羅道治所,隸廣東省。順治六年(公元1649年)置開平縣;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置鶴山縣,時肇慶府領德慶州及高要、四會、新興、高明、廣寧、開平、鶴山、封川、開建、陽江、陽春、恩平等12縣。
民國九年是年秋,取消縣以下的都、鋪行政區劃制,改用區、鄉(鎮)建制。在1952年和1958年間,四會曾與廣寧縣合並過,合並後稱廣四縣。1954年和1961年兩次分設,四會縣分別屬粵中區行政專員公署和肇慶地區專員公署。1993年11月25日,四會撤縣設市。
❻ 四會奇石河門票
肇慶四會瀑布奇石景區成人票:60元;
肇慶四會瀑布奇石景區兒童票:30元。
優待政策:
1、免票人群:1.2米以下小孩免票。
2、優惠人群:1.2-1.4米兒童可購買兒童票。
3、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具體請以景區當天披露為准。
四會瀑布奇石景區生態旅遊度假區,位於廣佛肇一小時經濟生活圈內的四會市威整鎮,與清遠市、廣寧縣交界,全景區總面積約8平方公里。
景區以獨特的自然景觀和優雅的生態環境而著稱。景區內森林繁茂、瀑布飛流、奇石遍布。集休閑度假、觀光旅遊、鄉村風情體驗、鄉村風味美食於一體,被譽為省內最具特色的生態旅遊度假區。
景區內主要的景點有:省內最大蔚為壯觀的銀龍大瀑布;集吃、喝、玩、樂於一體的神仙道公園;大森林天然氧吧區;奇石遍布的十里奇石河;穿越深山鑿林的休閑養生木棧道、古樸風情水車群和天然泳場等。同時,景區還特邀連創吉尼斯世界紀錄河南高空飛車藝術團駐場每天表演,免費觀看。